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餘蔭山房

(廣東省廣州市境內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鎖定
餘蔭山房,又稱“餘蔭園”,為清代舉人鄔彬的私家花園, [13]  位於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北大街。 [5]  餘蔭山房始建於清同治六年(1867年),建成於同治十年(1871年)。 [12] 嶺南園林的代表,與清暉園可園梁園一道合稱為嶺南四大園林。佔地總面積約1598平方米。 [13] 
餘蔭山房的園林部分有四座主體建築,包括卧瓢廬、 [15]  臨池別館、深柳堂和玲瓏水榭,中間橫卧一座小虹橋,把花園分成東西兩部分。餘蔭山房具有小巧玲瓏、佈局精細的藝術特色,充分表現了古代嶺南園林建築的獨特風格和高超的造園藝術。園中亭台樓閣、堂殿軒榭、橋廊堤欄、山山水水等園林所需的全部元素盡納於園中,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文化特色,表現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宇宙觀。 [13] 
2001年6月25日,餘蔭山房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2023年3月,廣州市餘蔭山房景區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17] 
中文名
餘蔭山房
地理位置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北大街
保護級別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日 08:00—18:00
別    名
餘蔭園,餘蔭山房
著名景點
廊橋
深柳堂
著名景點
玲瓏水榭等
始建時間
1867年(清同治六年)
建築面積
1598 m²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文物編號
5-0501-5-028
門票價格
全票18元,學生票9元
景區級別
AAAA [17] 

餘蔭山房歷史沿革

餘蔭山房 餘蔭山房
清咸豐八年(1858年),鄔彬以母年邁為由,辭去官職,歸隱鄉里。
餘蔭山房 餘蔭山房
清同治六年(1867年),鄉試中舉,同年族人將建造潛居鄔公祠和善言鄔公祠所剩下來,面積約為三畝的土地賞給鄔彬。鄔彬便參考畫師繪製的園林景觀圖紙和在京任職時獲貝勒王爺贈送的一幅水粉畫,又借鑑了廣州“海山仙館”的造園技法,利用這塊土地因地制宜地建造餘蔭山房。經過五年時間,耗資白銀三萬兩,於同治十年(1871年)落成。 [12] 
2015年10月,一場龍捲風災,餘蔭山房遭受重創,當即閉園維修。
2016年7月1日,餘蔭山房重新開放。 [1] 
2023年3月,廣州市餘蔭山房景區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17] 

餘蔭山房建築格局

餘蔭山房佈局

餘蔭山房的園林部分有四座主體建築,包括卧瓢廬、臨池別館、深柳堂和玲瓏水榭,中間橫卧一座小虹橋,把花園分成東西兩部分。深柳堂是整個園林的主體建築。穿過餘蔭山房景區的大牌坊就是兩座大祠堂,分別是餘蔭山房建造者鄔彬的祖父和父親的祠堂,潛居鄔公祠和善言鄔公祠,鄔彬當年隱居的私家花園就緊挨着祠堂,再往最深處走還有鄔彬後人建造的瑜園。
餘蔭山房

餘蔭山房特點

餘蔭山房的佈局巧妙,以“藏而不露”和“縮龍成寸”的手法,將園中亭台樓閣、堂殿軒榭、橋廊堤欄、山山水水等園林所需的全部元素盡納於園中,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文化特色,表現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宇宙觀。 [13] 
餘蔭山房的造林之妙在於通過迴廊、花窗、影壁的巧妙借景,造就了園中有園、景外有景的絕妙效果,使得小小園中的景緻更加的深幽廣邃。而且在以模仿自然山水為特色的中國古典園林中,融入不少來自西方的建築元素。中西合璧,共同營造出這方別具特色的嶺南佳景。有“夾牆竹翠”“虹橋印月”“深柳藏珍”“雙翠迎春”等四大奇觀。
餘蔭山房視建築物使用功能,裝飾有簡有繁,在簡樸中顯出典雅,繁瑣之間卻有諧調美感。被視為嶺南園林裝飾精華的木雕、磚雕、石雕和灰塑,廣泛用於園林建築的門頭、窗楣、屋脊、牆壁、山牆的裝飾中。大量裝飾品應用,彌補了空間變化的不足,豐富了視覺感受。室內的書畫作品,不僅是欣賞的藝術品,而且成為牆面裝飾的一部分。祠堂建築裝飾亦別具一格,山牆頂部設計較高,而且垂脊上有彎曲翹角,正脊上設有精彩灰塑,建築的主要裝飾都放在頂部,下部只露磚體本色。 [11] 
餘蔭山房的古典建築,其獨特的建築外形是由建築的功能、結構和藝術高度結合而產生的。它的基本藝術造型特點來自其結構本身。建築的承重體系主要是採用抬梁式木構架結構,就是屋瓦鋪設在椽上,椽架在檁上,檁承在樑上,屋頂部分的重量主要由樑柱承擔,再傳給基礎。這種結構開敞穩重,用柱較少,使建築物內部有較大的使用空間。 [11] 

餘蔭山房造園四巧

一是嘉樹濃蔭,藏而不露。滿園綠樹遮蔽,蔭涼幽靜,顯現“餘蔭”意境。
二是縮龍成寸,小中見大。它傳承了嶺南庭院小巧玲瓏的風格,園地面積僅為三畝,但內部設計巧妙地當,亭、堂、樓、榭與山、石、池、橋搭配自如,建築佈局緊湊,有條不紊。而且園中有園,景中有景。
三是以水居中,環水建園。園林建築分設周邊,遊人環水而行,深淺曲折,峯迴路轉,常有未盡之感。
四是書香文雅,滿園詩聯,文采繽紛。 [12] 

餘蔭山房文物遺存

灰塑
餘蔭山房在文物區內可辯有主題的灰塑約有360幅,發佈在脊飾、照壁、門牆楣、楹聯、花盒、花基、落水管道等處。 [14] 

餘蔭山房主要景點

  • 綜述
餘蔭山房主要建築有紅雨綠雲景觀、深柳堂、卧瓢廬、臨池別館玲瓏水榭、來薰亭、孔雀亭和廊橋等。
  • 紅雨綠雲景觀
紅雨綠雲景觀 紅雨綠雲景觀
餘蔭山房園中二門有一副名聯,為山房故主鄔彬所撰,名士陳允恭所書。上聯“餘地三弓紅雨足”,“弓”即是箭,古人以一箭之地來比喻一百步的距離,意指這座園林的面積很小,只不過是三百步距離而已。“紅雨”狹指深柳堂前的炮仗花,盛花期時開花一串串,池塘落英繽紛,狀如一片紅雨,蔚為壯觀。泛指整座園林,四時花果不斷,奼紫嫣紅。下聯“蔭天一角綠雲深”,則把園內綠樹成蔭,清幽雅靜的環境和嶺南園林“高樹深池”的傳統技法表現得淋漓盡致,深刻描寫了該園植物造景的較佳效果。 [15] 
  • 浣紅跨綠廊橋
浣紅跨綠廊橋是嶺南園林最經典的造型,橋廊高於堤廊,形制歇山。橋廊全場只有20米,將橋、廊、亭、欄巧妙地構成一體,精緻。該廊橋把園區分隔成東西兩部分。西部“紅雨”,東部“綠雲”,故名“浣紅跨綠”。據傳該廊橋是參考“海山仙館”的“柳波橋”而建,被譽為嶺南園林最經典的造型,成為該園標誌性景觀。廊橋的廊檐下和廊柱用鏤空圖案花紋的木雕掛落裝飾。遊廊兩側欄杆做有背靠,即可休息,又能觀景,可謂匠心妙用。透過遊廊拱橋,隱約看到水榭、迭石與樹木,層層景色增添了迷離之感,起到了幽邃的效果。 [15] 
  • 瑜園
餘蔭山房 餘蔭山房
餘蔭山房主人的第四代孫鄔仲瑜於民國十一年(1922年)添建了“瑜園”,以作息居宴客之所,其子女亦曾在瑜園居住。瑜園與餘蔭山房並在一起,起到了輔弼作用。瑜園的平面可分為三部分,入口大門設在南面,面對村內的街巷,南門進入後有門廳、正廳;正中部分為船廳,建有兩層,首層是客廳,分前後兩艙,兩艙之間用木雕門罩分隔。瑜園以船廳為中心,底層船廳外有小型方尺一個,建築平面迂迴曲折,內有橋、亭、池、館,有觀音堂、羅漢堂等。觀魚橋與船廳相映成趣,遊人及此無不駐足留連。二樓設書房、居室。自二樓平台上俯視,園內景色及餘蔭山房的亭榭台閣及山石池水,均可飽覽無遺,實為借景的成功範例。
在造型方面,瑜園門廳、正廳為三間廳堂形式,外觀兩扇黑漆大門和高大的圍牆,呈現出莊重嚴肅的氣氛。而廳、齋等建築,則採用樓閣形式,門窗格扇開敞、通透,建築直接通向內庭、天井和平台,使室內與室外滲透相通,加上裝飾、紋樣、色彩和傢俱均選自本地,故更富有南國風味。 [15] 
  • 善言鄔公祠
餘蔭山房 餘蔭山房
餘蔭山房既是嶺南園林文化精品,又是嶺南宗祠文化、書院文化的代表,以園主鄔彬之父鄔拜颺為先祖的善言鄔公祠,建築凝重,外觀莊嚴肅穆,建築佈局是面寬三間,進深三間,其規模、構件、對聯、匾額的內容等,都有着濃厚的宗族文化色彩。享堂內還陳列着一副難得一見的聖旨木刻匾,為清咸豐皇帝誥封園主人鄔彬及其父親、祖父為通豐大夫(從二品),誥封園主祖母、母親和妻子為夫人的三道聖旨。除了堂內的佈局考究外,屋脊上也用了大量的灰塑裝飾,圖案精美,寓意深刻。 [15] 
  • 深柳堂
深柳堂 深柳堂
深柳堂(深柳藏珍景觀)是園主會客之所,取名沿自唐詩“閒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句。它是餘蔭山房的主體建築,形制歇山,堂外開闊廊檐和庭階直透池面,外表華麗,內部裝飾精細,富有嶺南建築風格特色。堂前的鑄鐵花棚架,纏繞着炮仗花古藤,枝葉茂盛。堂前有柱聯:“鴻爪為誰忙,忍拋故里園林,春花幾度,秋花幾度;蝸居容我寄,願集名流笠屐,舊雨同來,今雨同來。”
深柳堂堂內書香濃郁,珍品極多,木雕精品琳琅滿目,名家墨寶閃耀清華。在珍貴的檀香木雕屏上刻有清代名家的書法作品。其中有晚清三大才子劉山舟、張船山、翁方綱等人的詩句和乾隆大學士劉墉的書法手跡;兩件珍奇的“松鶴延年”“松鼠葡萄”木刻大花罩;三十二幅桃木扇畫,把深柳堂裝飾得富麗堂皇,具有嶺南建築風格特色。在空間組織上,兩幢花罩把室內分割成流通的兩“廳”。分別利用碧紗櫥和扇格分隔成封閉的、私密性很強的、完整的一“室”兩“間”,從而使內部空間充滿魅力。 [15] 
  • 卧瓢廬
餘蔭山房 餘蔭山房
卧瓢廬為硬山頂風火牆建築,是園主人專為賓友憩息而設的小廬舍。廬中陳設簡樸,窗户設計別開生面。北面是一排百葉窗,有通風采光功能。南面是一排鐫嵌着藍白相間的玻璃滿州窗,透過藍色玻璃的重迭變換,觀看窗外的景色,就能觀賞到南方難得一見的“千里冰封”和“香山紅葉”景緻;若把窗户全部打開,看到的是自然的春夏季節。 [15] 
  • 臨池別館
餘蔭山房 餘蔭山房
臨池別館,原是書齋,為硬山頂建築,前臨四方荷池。古時候的文人雅士以墨硯為“池”, 蘸硯揮毫稱為“臨池”。因此用“臨池”來命名這館舍真是精妙絕倫。館內樸素簡潔,與深柳堂形成鮮明對照。外觀新穎,明間以細密的冰紋花隔斷塗金假窗裝飾。為適應嶺南地區颱風頻襲的特點,屋頂不陡,屋面線平直,以減少受風面,建築形象簡樸中顯出典雅。廊檐柱聯:“別館恰臨池洗硯有時鷗可狎,迴廊移步月尋詩不覺鶴相隨。” [15] 
  • 玲瓏水榭
玲瓏水榭 玲瓏水榭
玲瓏水榭為八角捲棚歇山頂建築。窗户八面開啓,玲瓏通透,置身水中,是園主人邀集騷人墨客揮毫雅敍的地方。因使用功能需要,所以體量較大,反映了嶺南園林文化務實的特點。榭內設八條檐柱四條金柱,均用坤甸木製成,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和研究價值。啓窗向外觀賞四周景物,清晰可見。月夜時分,裏暗外明,修竹長影,有若國畫,美不勝收。榭中有園主人親筆撰寫的對聯:“每思所過名山,坐看奇石皴雲,依然在目;漫説曾經滄海,靜對明漪印月,亦足瑩神。” [15] 
  • 文昌閣
文昌苑以中華文昌文化為主線,繼承餘蔭山房的造園技法,營造“以水居中、每週以樓、高樹深池、柳影樨香”的園林形態,造就“文昌飛閣”和“掛榜青山”兩大景觀。
文昌閣,閣高15.4米,外觀呈八角形,採取貌似四層實為三層的空間分隔,既加強了立面景觀美,又符合陽數寓意吉祥,整座建築高聳挺拔,直上凌空,飛檐優美,翼角起翹,氣宇軒昂。每當風起,梵鈴叮噹,令人心曠神怡。殿內天花藻井、繪有人物、花卉、鳥獸、山水等,畫工精細、生動引人。文昌閣兩側迴廊天花,亦滿布番禺地方風情彩繪及催人奮進的連環畫,飽覽之餘,實有啓迪人生之感。 [15] 
  • 掛榜青山
餘蔭山房 餘蔭山房
掛榜山是與文昌閣遙相呼應,相輔相成的景點。昔日文昌閣、魁星像、掛榜山三者巧妙結合為一整體,成了讀書人的必往之地。登文昌閣、拜魁星、眺掛榜山,彷彿“金榜題名”就在眼前。掛榜山高8米,山體寬宏,羣峯突起,雄奇峻峭,有危徑、洞壑、石崖、絕壁、飛瀑流泉,境界多變,洗手間藏於洞壑之中,立意出奇鬥巧,遊人可拾級而登,也可穿壑而過,洞口頂部築成“穹”形,狀如鍾乳垂掛。 [15] 
  • 石砌荷池
餘蔭山房 餘蔭山房
西半部以長方形石砌荷池為中心,池南有造型簡潔的臨池別館,建築細部裝飾玲瓏精緻。這是園主的書齋,環境清靜素雅。池北為主廳深柳堂。堂前庭院兩側有兩棵蒼勁的炮仗花古藤,花兒怒放時宛若一片紅雨,絢麗。
  • 夾牆翠竹
夾牆翠竹是餘蔭山房綠化景觀之一。蘇東坡在“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令人俗”的《詠竹》詩中,體現了竹類“雅”的風格。
  • 後花園
後花園為園中小苑,內設曲水流觴、迭泉小瀑及象棋殘局,遍植嶺南佳果。 [15] 

餘蔭山房歷史文化

餘蔭山房名字來歷

餘蔭山房 餘蔭山房
鄔彬是清朝舉人,官至刑部主事,後來被咸豐皇帝誥授為通奉大夫,官至從二品。他的兩個兒子也是舉人,所以有“一門三舉人,父子同登科”之説。為紀念先祖的福廕,取“餘蔭”二字作為園名。與餘蔭山房緊貼相通的建築就是善言鄔公祠,是鄔家的祖祠

餘蔭山房藝文

餘蔭山房的“八角亭”,水榭呈八角形,八面全是窗户,結構高雅。有一首五律詩曰:“丹桂迎旭日,楊柳樓台青;臘梅花開盛,石林咫尺形;虹橋清輝映,卧瓢聽琴聲;果壇蘭幽徑,孔雀盡開屏。

餘蔭山房相關人物

鄔彬(1824—1897年),又名鄔繼彬,字燕天,為鄔拜颺之獨子。清同治六年(1867年),鄉試中舉,同年族人將建造祠堂所剩餘土地獎給鄔彬建園(是年43歲),以作晚年自娛之所。鄔彬於清同治六年(1867年)至同治十年(1871年)建成餘蔭山房。 [4] 

餘蔭山房活動建設

餘蔭山房 餘蔭山房
2017年7月,餘蔭山房將680平方米的建築空間建設數間園林共享書吧,免費向遊客開放。不用辦理借閲證、不用交押金,遊客便可免費借閲圖書,書籍可帶到園中隨意閲讀,讀畢將書歸還書吧原處或放於園內書架上即可。書吧位於餘蔭山房善言鄔公祠兩處偏房和文昌苑瑞景樓二樓兩處空間,總面積約680平方米,核心區域可容納100人左右。其中,一間佔地20平方米書吧專門設置兒童閲讀區。書吧每天9時至18時開放,全年無休。
2018年中秋前,番禺餘蔭山房迎來了一批廣式紅木宮燈。中國手工藝一級大師,廣東省非遺“廣式紅木宮燈”代表性傳承人羅昭亮從藝30年首次藝術成就展在餘蔭山房舉辦亮燈儀式,展覽持續到10月31日。 [2] 
2019年,番禺區“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在餘蔭山房舉行,活動現場既有番禺區部分非遺項目展演和展示,還進行了區級非遺傳承基地的頒牌儀式。在項目展演方面,主要由市粵劇傳統教育特色學校番禺區南村鎮羅邊小學的民樂隊、粵曲隊和武術隊分別為現場觀眾表演廣東音樂《娛樂昇平》和《校園歡歌》、粵曲《嶺南英才傳繡蹺》以及南家拳武術等節目。

餘蔭山房文物價值

餘蔭山房是在中國古典園林的晚期造園高峯期——明、清時期修建的。中國造園藝術之集大成,始於明,理論代表作是計成著的《園冶》;成於清,理論代表作是李漁著的《一家言》。清代,私家園林如雨後春筍,湧現於全國各地,尤其在南方形成了空前絕後的造園高潮。廣東四大名園都是在清代建造的。
餘蔭山房體現其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科學價值。它與佛山樑園、東莞可園、順德清暉園合稱“廣東四大名園”。因其是四大名園中唯一能基本保存原貌的,並以其“藏而不露,縮龍成寸”的建築特色,被譽為嶺南古典園林的代表之作,是人們感悟廣府士大夫精神,領略嶺南園林建築藝術,博覽地方民俗文化的殿堂。 [12] 

餘蔭山房文物保護

餘蔭山房
餘蔭山房(4張)
1989年6月,餘蔭山房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
1990年,國家建設部、國家文物局、中國建築學會將餘蔭山房核定公佈為全國近代優秀建築單位。
2001年6月25日,餘蔭山房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3] 
從2008年開始,廣東清代四大名園之一的番禺餘蔭山房進行擴建。
2012年9月3日,餘蔭山房入選“廣州名樓60棟”。 [8] 
2013年5月8日,餘蔭山房對局部危牆進行搶險維修。 [9] 
2013年10月16日,餘蔭山房召開修繕工程勘察設計專家研討會。 [9] 
2017年11月2日,餘蔭山房修復門窗,重現歷史風貌。 [10] 

餘蔭山房所獲榮譽

2023年5月,入選廣州市第一批歷史名園。 [18] 

餘蔭山房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餘蔭山房位於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北大街。 [5] 
  • 開放時間
8:00—18:00(全年),17:00停止售票、入園。 [5] 
  • 門票價格
1、全票售價18元;
2、半票售價9元:身高為1.2—1.5米兒童及60—64週歲老人(憑相關證件);
3、免票(憑相關證件):1、身高為1.2米以下兒童及65週歲以上長者;2、現役軍人、軍隊離退休幹部、殘疾軍人、軍人家屬和烈士、因公犧牲軍人、病故軍人的遺屬;3、消防救援人員、消防救援院校學員;4、民政部門確認的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特困人員和本市享受撫卹補助的優撫對象;5、殘疾人士;6、持有廣州市無償獻血優待證 [5]  [16] 
  • 交通
公共交通
1、廣州地鐵7號線至員崗站B出口,轉乘番30路(餘蔭山房總站下);
2、廣州地鐵7號線至板橋站A出口,步行約20分鐘;
3、廣州地鐵2號線至洛溪站,轉乘番17或番53路(南山公園站下);
4、廣州地鐵3號線至大石站,轉乘地鐵接駁8路(南山公園站下);
5、廣州地鐵3號線至夏滘站,轉乘番17路(南山公園站下);
6、廣州地鐵3號線至市橋站,轉乘番30路(餘蔭山房總站下);
7、廣州地鐵3號線至漢溪長隆站,轉乘地鐵接駁9路(南村醫院站下)或番30路(餘蔭山房總站下);
8、廣州地鐵4號線至新造站,轉乘番51、番53或番71路(南山公園站下);
9、廣州公交節假日專線11:廣州火車東站總站至廣州醫科大學(番禺校區)站(南山公園站下);
10、廣州公交302A路:廣州火車東站總站至雅居樂(劍橋郡)總站(南山公園站下);
11、廣州公交788路:海珠客運站總站至南村汽車站總站(南山公園站下)。 [7] 
自駕出行
1、由北環高速公路經岑村立橋上華南快速幹線經番禺大橋,亦可由北環高速公路經三窖立交上105國道經番禺洛溪大橋,上番禺迎賓路共行25公里左右即可到達南村鎮,鄰近金山大道東收費站。;
2、佛山→餘蔭山房:佛山一環→廣台高速(隔崗站出)→金山大道→市新公路→南村東線路→市新公路北段→餘蔭山房;
3、順德→餘蔭山房:廣珠西線→廣台高速(隔崗站出)→金山大道→市新公路→南村東線路→市新公路北段→餘蔭山房;
4、東莞、深圳→餘蔭山房:廣深沿江高速→黃埔大氣→廣台高速(金山大道東出)→金山大道→市新公路→南村東線路→市新公路北段→餘蔭山房。 [7] 
  • 參觀預約
1、應疫情防控要求,在重大節假日及景區客流高峯期,景區將採取分時段入園監控措施,建議您能錯峯出遊;
2、進入景區需佩戴口罩並主動出示綠色健康碼,同時請您配合景區做好入園體温檢測以及實名登記工作。 [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