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客家建築

鎖定
客家建築即是客家民居。客家民居有三種樣式:客家排屋客家圍屋福建土樓,在建築美學視野中,客家民居有千姿百態的建築造型,在各地有不同的名稱,大都以圍字命名,有圍屋、圍村、圍堡、圍樓、圍寨等,
客家民居與其他地區的傳統民居建築一樣有共同特點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內採光;以木樑承重,以磚、石、土砌護牆;以堂屋為中心,以雕樑畫棟和裝飾屋頂、檐口見長。
中文名
客家建築
外文名
Hakka architecture
別    名
圍屋
圍堡
圍村
排屋
水圍 展開
別名
圍屋
圍堡
圍村
排屋
水圍
土圍 收起
建築風格
客家民居
地理位置
廣東、福建、江西
分    類
客家排屋、客家圍屋、福建土樓
分佈最多
梅州、深圳、惠州、河源、福建
梅州客家建築
善述圍躲世圍磐石圍齊安圍磐安圍棣華圍東昇圍盤龍圍樂善圍馨梓圍朝天圍泰安圍玉成圍張家圍桂安圍粟壩圍屋崇德圍瑞徵圍巨汌圍鳳翔圍俊康圍萬安圍恆升圍鞏寧圍祥安圍 [3] 
深圳客家建築
貴湖塘老圍洪圍上圍藝術村大萬世居鶴湖新居茂盛世居大田世居田豐世居豐田世居沙魚湧新橋世居大芬油畫村鰲湖藝術村榮田世居龍田世居福田世居鶴藪古村麻磡村盤龍世居吉坑世居 [4-5] 
惠州客家建築
吉水圍鶴湖圍瑞獅圍高布老圍梁全興客家圍屋松齡圍井頭圍埔梓圍望天圍通奉第馮大利四角樓蘇茅壠四角樓有慶堂圍屋曲水樓周田老屋會新樓崇林世居南陽世居碧灩樓會源樓圍屋 [6] 
河源客家建築
蘇家圍崇興圍、松秀圍、德馨圍、林寨古村南園古村德先樓何新屋阮嘯仙故居仙坑八角樓榮封第 [7-8] 
贛州客家建築
慄園圍漁仔潭圍烏石圍東生圍雅溪圍屋虎形圍燕翼圍關西新圍明遠第圍西昌圍龍光圍福和圍田心圍圓圍上灶圍蘭田圍陳屋圍沙壩圍耀三圍羅屋圍壪仔圍矮守圍鵬皋圍潤洞圍 [9] 
韶關客家建築
滿堂圍八卦圍興昌圍靈溪客家大圍車田圍紅圍、長安圍、長圍村圍屋大袁屋圍樓湖心壩民居羣 [10] 
最古老客家建築
東昇圍(宋朝)、高布老圍(宋朝)、蔡蒙吉故居(宋朝)、朝天圍(宋朝)、盤龍圍(元朝)、磐石圍慄園圍吉水圍璼公祠餘慶堂烏石圍八卦圍蘇家圍田豐世居洪坑土樓羣
福建客家建築
振成樓承啓樓環極樓初溪土樓羣高北土樓羣洪坑土樓羣田螺坑土樓羣

客家建築簡介

客家民居始建於唐宋,興盛於明清。圍屋結合了古樸遺風以及南方文化的地域特色,是中國五大民居特色建築之一。只要在客家人聚居之處,都能見到圍屋的蹤跡,包括中國大陸南部的廣東、江西、廣西、福建省,台灣的屏東、雲林台中東勢等。中國傳統的民居建築不可能拋開風水觀念而談,所以建房之初,尤其重視屋基的選擇.客家“圍龍屋”以“一進三廳二廂一圍”為基本的結構,其它無論是二圍、三圍還是多圍,都是在這基礎上增添擴建而成的。
梅州時光梅州都會人文休閒綜合體 梅州時光梅州都會人文休閒綜合體
客家民居建築有較多講究,營造前必按“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理想格局,踏勘選址。根據“涉水藏鳳”的要求“覓龍”、“察砂”、“觀水”、“點穴”,由大的四境到具體界址,分步確定居住的方位朝向,最後選好吉日時辰立“泰山石敢當”,開工動土。房屋結構分前後棟,中間設天井,中軸設正廳,其餘的叫偏廳或橫廳,房間均為二層,樓上供儲藏之用,樓下為卧室或書房。門前一般有一塊大的場地,稱為“禾坪”,供曬物之用。 [12] 

客家建築梅州客家建築

客家建築惠州客家建築

客家建築河源客家建築

客家建築贛南客家建築

客家建築韶關客家建築

客家建築深圳客家建築

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客家民居建築羣,是深圳現存300多座客家圍中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一座。鶴湖新居建於清朝乾隆年間,為廣東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廣東客家人開發深圳地區的歷史見證,為研究深圳歷史、文化、民俗和建築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深圳觀瀾版畫村,是在原深圳客家村落的基礎上改擴建而成,位於中國新興木刻運動的先驅者、著名版畫家、美術理論家陳煙橋的故鄉—深圳市龍華區觀瀾街道牛湖社區。其建築風格為典型的客家排屋形式。
大萬世居坐落在深圳市坪山區大萬路33號坪環社區西南的客家村,為古堡式客家圍屋建築。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規模宏大,佔地1.5萬平方米。平面呈方形,四角建有炮樓,正面有大六樓,均為高高的圍牆相連,圍牆上有走馬廊相通。圍龍屋大門向南,門樓上塑有“大萬世居”4個大字。大門前為禾坪,再前是月形池塘,禾坪側仍保留有旗杆石
田豐世居位於深圳市龍崗區龍崗鎮田祖上村。建於明永曆十六年。由梅州興寧遷居龍崗的劉姓客家人所創建。
龍田世居位於深圳市坪山區坑梓街道田段心社區。建於清朝道光十七年),佔地5000平方米,是深圳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客家圍龍民居之一,1987年被列為寶安縣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8月,被核
定為廣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這裏是坑梓黃氏鄉親的最古老的居住、生活、祭祀場所之一,也是情繫海內外坑梓黃氏鄉親的根。
甘坑村原是一個有着悠久歷史的古老村莊,被譽為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甘坑客家民居特色有炮樓、碉樓騎樓吊腳樓等風情建築融于山水之中,與幾百年的客家老屋形成一種獨特的客家文化載體。
環水樓位於深圳龍崗區龍崗街道龍新社區,目前,光緒二年時光緒皇帝為葉伯熙頒發的“歲進士”牌匾,仍完整地高掛在環水樓正門上。歷經百年歲月,牌匾表面的朱丹紅雖已褪去顏色,但“歲進士”三個大字依舊清晰可辨。
新喬世居為廣東省深圳市典型的客家圍屋建築。位於深圳市坪山區坑梓街道新喬村新喬圍
福田世居客家圍,位於深圳市大鵬新區葵涌鎮三溪村委會辦公樓院東北側。為三堂兩橫式佈局。朝向東偏北13°。通面闊72.2米,進深50米,現存建築佔地面積3610平方米。
茂盛世居位於深圳市橫崗街道茂盛路,是典型的客家圍屋,是客家人特有的、
融多功能於一體的建築,中國五大民居之一。茂盛世居是廣東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長安世居
長安世居客家圍位於深圳市大鵬新區葵涌鎮三溪村。

客家建築福建土樓

福建稱土樓 [11]  ,江西稱圍樓、半圍樓,廣東稱客家圍。有園寨土樓、方形土樓(四角樓)、八卦土樓、五鳳樓等。竹片木條做筋骨,石灰砂石為原料,內有住房,學堂、水井等。是同宗聚族而居的集中住宅,互相守望相助,具防禦功能。

客家建築土樓特色

高、大、全
振成樓 振成樓
小型:2、3層單環。21-28間
中型:3、4層,大直徑或雙環。30-40間
大型:4、5層,大直徑,兩環或三環。60-72間
皆有1至3個水井,下層廚房,中層倉儲,上層居室,只有上層居是對外開窗,每户有樓梯。珠牛圈、廁所在樓外。中間危祠堂、學校、議事廳
方形土樓:馥馨樓遺經樓永隆昌樓
八卦土樓:振成樓、在田樓

客家建築五鳳樓

兩廣人稱圍龍屋或圍屋,閩西上杭人則稱大屋,大樓,閩西上杭五鳳樓有2000以上,廣東全部一萬以上。東西南北中五方配五色五鳳,由廳下(正身)、橫屋(護龍)、圍龍(外圍保護)等組成。

客家建築客家文化城

客家文化城於2003年9月開工,2004年10月竣工。整體設計外方內圓,整個建築風格既秉承了中國傳統文化建築理念,又結合了濃郁的地方人文特色,她集祭祀慶典、文博展覽、商貿活動、休閒娛樂為一體,是國內目前規模大、功能全的客家文化建築羣,可謂客家文化之聚焦,是一座展示客家文化的“大觀園”,是一座客家人的“精神家園”。
文化城是十九屆世客會的重要參觀點之一,中國(贛州客家文化節主會場,中國客屬第三屆懇親聯誼大會主會場。
城內包括客家宗祠、太極廣場、楊公祠、藝術長廊、客家博物館風情街等主要景點。贛南是歷史上客家人的重要集散地和當今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
歷史上一直處於贛南中心的贛縣,其地居贛江源頭,籍舟楫之利,北扼中州,南撫百粵,東接八閩,西連三湘,加之地勢開闊、土地肥沃、物阜年豐,成了最早接納南遷中原漢人的重要一站,是客家人的主要發祥地、中轉站、大後方之一。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