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公元183年

鎖定
公元183年,公曆平年,共365天,52周零1天;其中182年2月21日~183年2月9日為農曆壬戌年(狗年),183年2月10日~184年1月30日為農曆癸亥年(豬年),全年無農曆閏月光和六年。
中文名
公元一八三年
外文名
One Eighty-three
公    曆
183年
世    紀
2世紀
年    代
180年代
春    節
2月10日
天    數
平年,共365天
中    歷
黃帝紀年2880年
癸亥年時間
183年02月10日~184年01月30日
立    春
2月8日
生    肖
干    支
癸亥
農曆立春
無春
上一年
182年
下一年
184年

公元183年所處朝代

東漢:25年8月5日至220年11月25日。

公元183年年代大事

十常侍權勢大盛
光和六年(183),張讓等宦官勢力又達到極盛,時中常侍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璋、畢嵐、粟嵩、段珪、高望、張恭、韓悝、寧典等十二人皆封侯,貴寵無比,時人稱為“十常侍”,靈帝曾説“張常侍是我公,趙常侍是我母”。於是十常侍無所忌憚,各起高宅大第,規模同於皇宮,又其父兄子弟出任州郡牧守,殘害百姓,貪暴胡為,無人敢問,天下怨聲四起
張角準備起義
光和六年(183),鉅鹿郡(今河北寧晉西南)人。張角以“太平道”傳教已十餘年,擁有徒眾數十萬,遂將徒眾分為三十六方,“方”各為一部,大方統眾萬餘人,小方統眾六、七千,方各有首領。命人傳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準備起義。時大方首領馬元義等先收合荊(今湖南常德東北)、楊(今安徽和縣)二州徒眾數萬人,約期在鄴城(今河南東北)起事。馬元義又來往於京師洛陽(今河北臨漳西南),聯合宦官封諝、徐奉等為內應,約定次年三月五日內外俱起。

公元183年文化紀事

《熹平石經》刻成
自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熟讀儒家經典成為一種進身之階,而經書轉相傳抄,文字或有脱論,師承不同,亦多歧異。諸博士為爭高下,更互相攻訐,甚至有人向宮中主管藏書的官員行賄,塗改蘭台漆書經字,以符合自己的傳本。為了使經書文字有一個官方認可的定本,以免“谷儒穿鑿,疑誤後學”。議郎蔡邕會同五官中郎將堂谿典、光祿大夫楊賜、諫議大夫馬日單、議郎張訓、韓説、太史令單颺等於靈帝熹平四年(175)上疏奏請正定五經文字,並刊石立於洛陽南郊太學門外。獲准後蔡邕等即對今文所傳《詩》、《書》、《易》、《春秋》、《公羊傳》、《儀禮》、《論語》七部經書進行書校訂,每經並附校記,由蔡邕用當時通行的隸書書寫,召工匠依樣刊於碑上。光和六年(183)刊刻完畢,共四十六碑,由東向西,折而南,又折而向東,成匚字形立於太學講堂門外東側,上有屋頂覆蓋,兩側圍有護欄,史稱熹平石經。石經既立,每天有許多人來參觀摹寫,“車乘日千餘輛,填塞阡陌”。
竺佛朔譯佛經
靈帝熹平元年(172),天竺(今印度)沙門竺佛攜梵文佛經至洛陽,與人合作,譯《道行經》為漢文,至中平六年(183),又譯成《般若三眛經》。

公元183年節氣時刻表

農曆癸亥(183-184)年二十四節氣時刻表
節氣
交節時間
節氣
交節時間
節氣
交節時間
183年02月04日 19:39:37
183年02月19日 20:27:15
183年03月07日 00:37:26
183年03月22日 07:57:43
183年04月06日 18:39:14
183年04月22日 08:04:46
183年05月07日 23:54:59
183年05月23日 17:14:55
183年06月08日 11:20:26
183年06月24日 05:14:21
183年07月09日 22:01:04
183年07月25日 12:58:13
183年08月10日 01:16:04
183年08月25日 10:39:23
183年09月09日 16:37:56
183年09月24日 19:27:13
183年10月09日 19:01:43
183年10月24日 16:03:30
183年11月08日 10:48:23
183年11月23日 04:16:33
183年12月07日 20:56:30
183年12月22日 13:55:43
184年01月06日 07:44:38
184年01月21日 03:26:35

公元183年傳統節日

節日
節日時間
節日
節日時間
節日
節日時間
183年02月10日
183年02月24日
183年03月13日
183年04月09日
183年04月10日
183年06月13日
183年08月13日
183年08月21日
183年09月19日
183年10月13日
183年11月03日
183年11月17日
184年01月08日
184年01月23日
184年01月30日

公元183年出生人物

陸遜,東吳大臣(245年去世)。
文昭甄皇后,魏文帝曹丕之妻(前夫為袁紹次子袁熙),曹叡及東鄉公主之母(221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