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立冬

(二十四節氣之一)

鎖定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九個節氣,也是冬季的起始。斗柄指向西北,太陽黃經達225°,於每年公曆11月7-8日之間交節。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氣開始閉蓄,萬物進入休養、收藏狀態。其氣候也由秋季少雨乾燥向陰雨寒凍的冬季氣候過渡。 [10]  [34]  [37] 
季節劃分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節氣法”與“氣温法”。中國傳統上是以“二十四節氣”的“立冬”作為冬季起始;“節氣法”劃分的冬季,表示萬物進入休養、收藏狀態。“氣温法”劃分季節以日平均氣温連續五天穩定降到10℃以下為冬季起始;氣温法劃分的冬季,表示天氣寒冷了。 [19-20] 
立冬代表着冬季的開始,它是中國民間非常重視的季節節點之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冬季是享受豐收、休養生息的季節。立冬在古代社會也是“四時八節”之一,是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在中國部分地區有祭祖、飲宴等習俗。 [11]  [21] 
中文名
立冬
外文名
Beginning of Winter
代表寓意
表示冬季開始,萬物自此閉藏
氣候特點
由少雨乾燥向陰雨寒凍過渡
時間點
公曆11月7日-11月8日交節
太陽位置
太陽位於黃經225°
風俗活動
補冬、賀冬
風俗食物
草根湯、羊肉湯、餃子等
農事活動
耕肥水管理、做好防凍措施
養    生
滋陰潛陽、少食生冷
三    候
水始冰;地始凍;雉入大水為蜃

立冬歷史淵源

立冬——萬物進入休養、收藏狀態 立冬——萬物進入休養、收藏狀態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代表着冬季的開始,為冬三月之始。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春種、夏耘、秋收、冬藏,萬物在春天萌生,在夏天滋長,在秋天收穫,在冬天休藏。立冬,意味着生氣開始閉蓄,萬物進入休養、收藏狀態,草木凋零、蟄蟲休眠。如《孝經緯》曰:“鬥指乾,為立冬,冬者,終也,萬物皆收藏也。” [22] 
關於四季的劃分時間,中國傳統上是以“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為四季的起始,“兩分”(春分、秋分)“兩至”(夏至、冬至)為四季的中點,具有明顯的天文含義。一年四季的變化是連綿不斷的過程。其也是陰陽轉換,此消彼長、量變產生質變的過程。在這個漸變的過程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並稱“四立”,都是季節的開啓,是二十四節氣中的轉折點。 [1]  [3]  [20]  [23] 

立冬季節劃分

立冬節氣法

中國傳統的四季劃分是以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作為四季的起始。冬季以“立冬”為起始,至下一“立春”前結束。冬,即“終也、萬物收藏也”的意思;立冬,意味着生氣開始閉蓄,萬物進入休養、收藏狀態。 [16-17] 

立冬氣温法

近代學者張寶堃提出新的分季標準,以候平均氣温(連續5天氣温的平均)穩定降到10℃以下為冬季的開始,穩定升到22℃以上作為夏季開始;候平均温度在10-22℃期間為春季或秋季。 [34] 
按氣温法劃分的四季,以連續5天日平均氣温穩定下降至10℃以下為冬季的開始,至連續5天日平均氣温穩定上升到10℃以上時冬季結束。氣温法劃分的冬季,意味着氣温已穩定下降到10℃以下,表示天氣寒冷了。 [35-36] 

立冬氣象變化

立冬時節,太陽已到達黃經225度,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北半球獲得的太陽輻射量越來越少,但由於此時地表在下半年貯存的熱量還具有一定的能量。由於地表尚有“積熱”,所以初冬通常不會很冷,真正的寒冷在冬至之後。由於中國南北跨度大,南北各地的氣候相差懸殊,這種氣候意義的冬季對於中國一些地區來説,顯然偏遲。立冬後,其氣候由秋季少雨乾燥向陰雨寒凍的冬季氣候過渡。 [20]  [26]  [28-29] 
立冬—小雪(十月小陽春) 立冬—小雪(十月小陽春)
在南方地區,從立冬至小雪期間,常會出現風和日麗、温暖舒適的“小陽春”天氣,在民間有“十月小陽春”一説,正所謂“八月暖九月温,十月還有小陽春”。在南方初冬時節一般不會很冷,隨着時間推移,在冬至後冷空氣頻繁南下,氣温逐漸下降。 [12]  [30] 
立冬節氣,高空西風急流在亞洲南部地區已完全建立。此時高空西風南支波動的強弱和東移。當亞洲區域成緯向環流,西風南支波動偏強時,會出現大範圍陰雨天氣。此外,緯向環流結束和經向環流也會建立,並有寒潮和大幅度降温。 [34] 
立冬後北方大部地區將出現雨雪降温天氣。華北部分地區的初雪常在此時降臨。東北和西北地區,這個時候已經是大雪紛飛的景象了,尤其是東北黑龍江地區,已經異常寒冷,這裏早在立冬到來之前就已經呈現冬天景象。冷空氣不斷髮力,也讓北方地區陸續迎來供暖季。 [3]  [14]  [18]  [31] 

立冬物候現象

立冬,意味着萬物開始進入休養、收藏的狀態。元代文人吳澄編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他將一年二十四節氣分成“七十二候”,每個節氣分成三候。立冬三候為:“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入大水為。”意思是,此時水已經能結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雉入大水為蜃中的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3]  [26]  [32] 
立冬分為三候 立冬分為三候

立冬農事活動

農事活動 農事活動
古時中國是農業國家,立冬就和二十四節氣中的其他節氣一樣,反映氣候變化及相應的物候情況,對農業生產有着切實的指導意義。立冬時節正是南方秋收冬種的大好時段,各地要充分利用晴好天氣,做好晚稻的收、曬、晾,保證入庫質量。立冬後,北方農林作物全面進入越冬期,江淮地區的“三秋”(秋收、秋管、秋種)也接近尾聲。 [3]  [25]  [27] 
立冬節氣,高空西風急流在亞洲南部地區已完全建立。此時高空西風南支波動的強弱和東移。當亞洲區域成緯向環流,西風南支波動偏強時,會出現大範圍陰雨天氣。此外,緯向環流結束和經向環流也會建立,並有寒潮和大幅度降温。農事活動降温防寒。 [13] 

立冬傳統習俗

  • 綜述
自古以來,立冬節氣就被人們高度重視,各地慶祝活動也非常豐富。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中國老百姓心中是非常重要的節日。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冬季也是享受豐收的季節。 [15]  中國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3] 
  • 祭祀
祭祀 祭祀
立冬在古代社會是“四時八節”之一,是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在中國部分地區有祭祖、飲宴、卜歲等習俗,以時令佳品向祖靈祭祀,以盡為人子孫的義務和責任,祈求上天賜給來歲的豐年。
  • 補冬
立冬後,就意味着今年的冬季正式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説,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 [25]  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古時農民勞動了一年,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順便犒賞一家人的辛苦。便在立冬這天殺雞宰羊或以其他營養品進補。 [4] 
“補冬” “補冬”
立冬,閩中俗稱“交冬”,意為秋冬之交。立冬“補冬”,家家户户要熬製草根湯,將山白芷根、鹽膚木根、山蒼子根、地稔根等剁成片,下鍋熬煮出濃濃的草根湯後,撈去根塊,再加入雞、鴨、兔肉或豬蹄、豬肚等熬製。草根品種眾多,配方也多種多樣,但都躲不開補腎、健胃、強腰膝的功能。
  • 吃餃子
吃餃子 吃餃子
在中國北方地區,有立冬節氣吃餃子的習俗,在立冬這天改善一下生活,好吃不過餃子。在北方,立冬的規矩是吃餃子,因為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此外,餃子諧音“交子”,意指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 [18]  [25] 
  • 釀黃酒
釀黃酒 釀黃酒
立冬之日開始釀黃酒,是紹興傳統的釀酒風俗。冬季水體清冽、氣温低,可有效抑制雜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温長時間發酵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風味,是釀酒發酵最適合的季節。因此紹興人把從立冬開始到第二年立春這段最適合做黃酒的時間稱為“冬釀”,祈求福祉。
  • “掃疥”
“掃疥” “掃疥”
過去立冬,河南、江蘇、浙江一帶民間還有用各種香草、菊花、金銀花煎湯沐浴的活動,稱為“掃疥”,以求治癒疾病,保證身體健康過冬。
  • 舂“交冬餈”
舂“交冬餈” 舂“交冬餈”
這一天,漳州的鄉村人家要舂“交冬餈”慶祝好收成。糯米蒸熟後倒入石臼,舂得韌韌的,黏黏的,揪成乒乓球大小,細細地揉成團;花生米炒得香香的,磨得細細的,與白糖拌在一起。做好的小餈粑滾以白糖花生粉,擺放在大海碗裏。食用時用筷子一口氣串上幾粒,就像撥浪鼓,所以也叫“撥浪餈”。做好“交冬餈”,得敬一敬土地神,感謝他慷慨的給予。
  • 吃生葱
南京有句諺語:“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帶風。”一立冬,老南京人就特別注意吃生葱了,以抵抗南京冬季濕寒,減少疾病的發生。按老人的講法,葱性温味辛,能發散讓人出汗,使體內鬱滯不通的陽氣隨着汗液排出,陽氣運行便通暢了,病邪也就隨汗被驅除了。南京人還常把“立冬嗖嗖疾病盤,大葱再辣嘴中盤”這句老話掛在嘴邊,為了入冬後的健康,南京人此時也學着北方人吃起了生葱。

立冬文學創作

立冬諺語

立冬打雷要反春。(北方)
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北方)
立冬之日起大霧,冬水田裏點蘿蔔。(北方)
立冬北風冰雪多,立冬南風無雨雪。(北方)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氣多。(北方)
霜降醃白菜。立冬不使牛。(北方)
立冬前犁金,立冬後犁銀,立春後犁鐵(指應早翻土);(客家)
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客家)
立冬落雨會爛冬,吃得柴盡米糧空。(閩南)
立冬補冬,補嘴空。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下柿子,立冬吃軟棗。
立冬東北風,冬季好天空;(閩南)
立冬南風雨,冬季無凋(幹)土;(閩南)
立冬有雨防爛冬,立冬無魚防春旱;(閩南)
重陽無雨看立冬,立冬無雨一冬幹;(贛)
立冬小雪緊相連,冬前整地最當先;(江南)
西風響,蟹腳癢,蟹立冬,影無蹤;(江南)
立冬不吃糕,一死一旮旯;(南方)
立冬種豌豆,一斗還一斗;(南方)
立冬有風,立春有雨;冬至有風,夏至有雨。(山西)
立冬種豌豆,一斗還一斗。(南方) [9] 

立冬詩詞

《立冬》唐·李白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6] 
立冬即事二首》(其一)宋·仇遠
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
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 [7] 
立冬即事二首》(其二)宋·仇遠
悽風浩蕩散茶煙,小雨霏微濕座氈。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裝綿。 [7] 
立冬猶十日,衣亦未裝綿。半夜風翻屋,侵晨雪滿船。
非時良可怪,吾老最堪憐。通袖藏酸指,憑欄聳凍肩。
枯腸忽蕭索,殘菊尚鮮妍。貧苦無衾者,應多疾病纏。 [7] 
吟行不憚遙,風景盡堪抄。天水清相入,秋冬氣始交。
飲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歸去須乘月,松門許夜敲。 [7] 
《立冬聞雷》宋·蘇轍
陽淫不收斂,半歲苦常燠。禾黍飼蝗螟,粳稻委平陸。
民飢強扶耒,秋晚麥當宿。閔然候一雨,霜落水泉縮。
薈蔚山朝隮,滂沱雨翻瀆。經旬勢益暴,方冬歲愈蹙。
半夜發春雷,中天轉車轂。老夫睡不寐,稚子起驚哭。
平明視中庭,松菊半摧禿。潛發枯草萌,亂起蟄蟲伏。
薪槱不出市,晨炊午未熟。首種不入土,春餉難滿腹。
書生信古語,洪範有遺牘。時無中壘君,此意誰當告。 [8] 
《立冬》宋·紫金霜
落水荷塘滿眼枯,西風漸作北風呼。黃楊倔強尤一色,白樺優柔以半疏。
門盡冷霜能醒骨,窗臨殘照好讀書。擬約三九吟梅雪,還借自家小火爐。
立冬日作宋·陸游
室小財容膝,牆低僅及肩。方過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積篝爐炭,銖稱布被綿。平生師陋巷,隨處一欣然。
《立冬》明·王穉登
秋風吹盡舊庭柯,黃葉丹楓客裏過。
一點禪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 [8] 

立冬起居養生

立冬生活起居

起居方面,人們應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衣着過少過薄、室温過低,既易感冒又耗陽氣。反之,衣着過多過厚,室温過高,則腠理開泄,陽氣不得潛藏,寒邪易於侵入。 [2] 
情志方面,要儘量恬淡安靜、寡慾少求,這樣可以使得神氣內收,利於養藏。冬季萬物凋零,常會使人觸景生情、鬱鬱寡歡,改變這種不良情緒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參加娛樂活動,這樣可以消除冬季低落情緒,振奮精神。 [2] 
運動方面,應以靜態運動為主,可以在向陽的地方,在晨光下鍛鍊,以感到舒適愉悦為好。因為冬季人體免疫力下降,過量的運動不但不能增加抵抗力,還容易增加感冒的隱患。 [2] 

立冬健康養生

中醫學理論強調“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冬季節是人體最舒適、消化吸收功能最好的時候。按天人相應的中醫養生原則,秋冬季節正是適時進補,吸收營養物質,補充機體消耗的最好季節。 [24] 
飲食方面,應注意少食生冷,多食一些温潤厚重的食品。此外,冬季宜多喝温水,養陰的同時還可以潤燥。冬季在飲食養生方面,中醫學認為應少食鹹,多吃點苦味的食物。正如《四時調攝箋》裏所説:“冬月腎水味鹹,恐水克火,故宜養心。” [2]  [5] 

立冬歷年時間

2022年:北京時間2022年11月7日18時45分將迎來立冬節氣。 [3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