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暑

(二十四節氣之一)

鎖定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鬥指未,太陽黃經為120°,於公曆7月22日—24日交節。“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指炎熱之極。大暑相對小暑,更加炎熱,是一年中陽光最猛烈、最炎熱的節氣,“濕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大暑氣候特徵:高温酷熱雷暴颱風頻繁。 [17-18]  [23-24]  [33-34]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裏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段。大暑時節陽光猛烈、高温潮濕多雨,雖不免有濕熱難熬之苦,卻十分有利於農作物成長,農作物在此期間成長最快。 [17]  [19]  [22] 
自古以來,民間有大暑三伏天飲涼茶(伏茶)的習俗;伏茶顧名思義,是三伏天飲的茶,這種由中草藥煮成的茶水有清涼祛暑的作用。此外,還有燒伏香、曬伏姜等習俗。“大暑”是一年中天氣最熱、濕氣最重的時節,此時節養生保健的重點是“防暑”和“祛濕”。 [17]  [22]  [32] 
中文名
大暑
外文名
Great Heat
涵    義
一年中最熱的時期
公曆時間
公曆7月22日-7月24日交節
黃道位置
太陽到達黃經120°
氣候特點
高温酷熱
物候現象
腐草為螢;土潤溽暑;大雨時行
農事活動
搶收搶種,抗旱排澇
傳統習俗
曬伏姜,燒伏香
起居養生
防暑降温,還要着重祛濕。 [2] 

大暑歷史淵源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指炎熱之極。《逸周書》曰:“土潤溽暑(溽暑,指潮濕悶熱)。又五日,大雨時行”;又曰:“大雨不時行,國無恩澤”。大暑是一年中陽光最猛烈、氣温最高、雷雨天氣橫行的節氣。大暑節氣,高温酷熱、雷暴頻繁,雨量充沛,是萬物狂長的時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説:“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通緯·孝經援神契》説:“小暑後十五日鬥指未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極熱之中,分為大小,初後為小,望後為大也。” [3]  [17-19] 

大暑氣象變化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裏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日照陽光最猛烈、最炎熱的節氣,“濕熱交蒸”也在此時到達頂點。大暑是雷陣雨最多的時節,雨量充沛,高温與多雨時期基本一致,雨熱同期。季風氣候是中國氣候的主要特點,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中國多地高温潮濕多雨。這個時節陽光猛烈、高温潮濕多雨,雖不免有濕熱難熬之苦,卻十分有利於農作物成長,農作物在此期間成長最快。 [2]  [21]  [24-25]  [29] 
大暑節氣是華南地區全年中陽光最猛烈、氣温最高的時期,是華南西部雨水最豐沛、雷暴最常見、高温日數最集中的時期,也是華南東部35℃以上高温出現最頻繁的時期。 [28]  大暑這時節也是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一年中最熱的時期,除青藏高原及東北北部外,大部分地區天氣炎熱,35℃的高温已是司空見慣,經常還會出現40℃的高温天氣,全國南北各地温度相差不大。在北方內陸地區夏季乾燥酷熱。 [17-18]  [29] 
中國是典型的季風氣候,受副熱帶高壓等大氣環流系統的控制,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中國東部主雨帶一般由華南、江南一帶北抬至江淮地區。進入7月下旬(“七下八上”),相當於大暑後至立秋這段時間,伴隨副高等環流系統的季節性北抬,西南季風也會向北推進,副高外圍的西南風將來自熱帶、副熱帶的暖濕氣流輸送到北方地區,其與中緯度的冷空氣在華北、東北一帶交匯,華北東北開始進入雨季。西北地區由於深居內陸,距海洋遙遠,是中國年降水量最少的乾旱地區。 [2]  [24]  [26-27] 

大暑物候現象

元代文人吳澄編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將一年二十四節氣分成“七十二候”,每個節氣分成三候。大暑三候為:“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每到大暑時節,由於氣温偏高又有雨水,細菌容易滋生,許多枯死的植物潮濕腐化,到了夜晚,經常可以看到螢火蟲在腐草敗葉上飛來飛去尋找食物。另外土壤高温潮濕,很適宜水稻等喜水作物的生長。三候是説在這雨熱同季的潮熱天氣,天空中隨時都會形成雨水落下。 [2]  [31-32] 
大暑三候 大暑三候

大暑節氣農事

早稻進入收穫期 早稻進入收穫期
“大暑”前後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時間,農作物生長也最快。農耕生產與地理氣候條件密切相關。季風氣候是中國氣候的主要特點,季風氣候是大陸性氣候與海洋性氣候的混合型,季風氣候表現為雨熱同期,雨熱同期有利於農作物成長。從降水的季節分佈狀況來看,中國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尤其是大暑節氣,高温酷熱、雨量充沛,是萬物狂長的時節。在高温季節,農作物生長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夏季正是中國降水最多、最集中的季節,高温期與多雨期一致,水熱搭配好,對農作物的生長十分有利。由於中國的降水主要是由東南季風帶來海洋的水汽而形成,受夏季風的影響,降水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少。從降水的季節分佈狀況來看,中國的南方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是典型的雨熱同期;中國北方的華北、東北等地區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之交,雖雨季短、降雨量少,但也是表現為“雨熱同期”的氣候特徵,所以中國北方的華北、東北等地區氣候也是屬於“雨熱同期”。光照充足、降水豐沛、高温濕潤的雨熱同期是中國非常優越的氣候資源,十分適宜農作物生長。 [2]  [14-15]  [17]  [20]  [27] 

大暑傳統習俗

傳統習俗
習俗
介紹
圖片
浙江地區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區,特別是台州好多漁村都有的民間傳統習俗,其意義是把“五聖”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送“大暑船”時,伴有豐富多彩的民間文藝表演。 [4] 
“大暑船”完全按照舊時的三桅帆船縮小比例後建造,船內載各種祭品。活動開始後,50多名漁民輪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進,鼓號喧天,鞭炮齊鳴,街道兩旁站滿祈福人羣。“大暑船”最終被運送至碼頭,進行一系列祈福儀式。隨後,這艘“大暑船”被漁船拉出漁港,然後在大海上點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們五穀豐登,生活平安健康。 [4] 
送大暑船台州市椒江葭芷一帶的民間習俗。清同治年間,葭沚一帶常有病疫流行,尤以大暑節前後為甚。葭沚地處椒江口附近,沿江漁民居多,為保一方平安,遂決定在大暑節集體供奉“五聖”,並用漁船將供品沿江送至椒江口外,以表虔誠之心。此為送大暑船之初衷。 [4]  送大暑船活動以後逐漸演變成葭沚附近一帶的節日盛會。大暑節到來之前,各方人士就開始準備,一時間葭沚街頭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煞是熱鬧。 [4] 
浙江台州送“大暑船”活動“大暑船”完全按照舊時的三桅帆船縮小比例後建造,長8米、寬2米、重約1.5噸,船內載各種祭品。活動開始後,50多名漁民輪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進,鼓號喧天,鞭炮齊鳴,街道兩旁站滿祈福人羣。“大暑船”最終被運送至碼頭,進行一系列祈福儀式。隨後,這艘“大暑船”被漁船拉出漁港,然後在大海上點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們五穀豐登,生活安康。台州椒江人還有大暑節氣吃薑汁調蛋的風俗,薑汁能去除體內濕氣,薑汁調蛋“補人”,也有老年人喜歡吃雞粥,謂能補陽。 [7] 
浙江地區送“大暑船” 浙江地區送“大暑船”
曬伏姜
伏姜源自中國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時人們會把生薑切片或者榨汁後與紅糖攪拌在一起,裝入容器中蒙上紗布,於太陽下晾曬。充分融合後食用,對老寒胃,傷風咳嗽等有奇效,並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5] 
伏姜中的薑辣素能有效地治療吃寒涼食物過多而引起的腹脹、腹痛、腹瀉、嘔吐等。喝過伏姜後,人會有身體發熱的感覺,這是因為它能使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張開,這樣不但能把多餘的熱帶走,同時還把體內的病菌、寒氣一同帶出。當身體吃了寒涼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調房間裏呆久後,喝杯伏姜能及時消除因肌體寒重造成的各種不適。 [5] 
曬伏姜 曬伏姜
喝伏茶
伏茶,顧名思義,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費供應伏茶時間一般從農曆六月初到八月末。這種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藥煮成的茶水,有清涼祛暑的作用。古時候,很多地方的農村都有個習俗,就是村裏人會在村口的涼亭裏放些茶水,免費給來往路人喝。如今,這樣的涼亭很少見到了,不過在温州,這個幾百年前的習俗卻被一直保留了下來。每個涼亭裏都有專人全天煮茶,保證供應。這種茶在温州有個專門的稱呼,叫做“伏茶”。 [5] 
喝伏茶 喝伏茶
燒伏香
伏香,大暑節氣氣温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大部分地區的旱、澇、風災也最為頻繁,搶收搶種,抗旱排澇防颱和田間管理等任務很重;因此百姓燒香祈福,祈求風調雨順,百穀豐登;還有一種説法接近於中醫的灸,在伏天裏用藥香薰烤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療多種頑固的疾病。 [5] 
燒伏香 燒伏香
過大暑
在大暑節那天,莆田人家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習俗,叫做“過大暑”。在大暑節那天,親友之間,常以荔枝、羊肉為互贈的禮品。 [6-7] 

中國台灣大暑吃鳳梨
大暑節台灣周圍的海域大多佈滿暖水魚羣,東北海域有魷魚,基隆外海有小卷、赤宗、彰化海域則有黃鰭鯛等。台灣民諺:大暑吃鳳梨,説的是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另外六月十五日是“半年節”,由於農曆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一半,所以在這一天拜完神明後全家會一起吃“半年圓”,半年圓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紅面搓成的,大多會煮成甜食來品嚐,象徵意義是團圓與甜蜜。 [8] 
鳳梨 鳳梨
喝暑羊
華北地區有在大暑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湯)的習俗。經過緊張的夏收勞動,人們非常疲倦,應該好好休息一下了。於是,全家聚在一起,每人吃一個香噴噴的新麥饃饃,喝一碗味道鮮美的羊肉湯。 [9] 
喝暑羊 喝暑羊
鬥蟋蟀
大暑是鄉村田野蟋蟀最多的時節,中國很多地區的人們有茶餘飯後鬥蟋蟀取樂的風俗。大人會先帶着小孩到田野裏抓蟋蟀,然後到大樹底下玩起鬥蟋蟀的遊戲,可有趣了。 [9] 
鬥蟋蟀 鬥蟋蟀
半年節
農曆六月十五日為全年的一半,正值大暑節氣,叫“半年節”。一家人在這一天拜完神明後,會聚在一起吃“半年圓”。半年圓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紅面搓成的,大多會煮成甜食來品嚐,象徵着團圓與甜蜜。 [9] 
“半年圓” “半年圓”
吃仙草
大小暑時節,天氣酷熱,福建、廣東和台等地方有在大暑前後有吃仙草消暑解毒的習俗。 [30]  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由於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莖葉曬乾後可以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 [10] 
吃仙草 吃仙草

大暑文學創作

大暑農諺

大暑熱不透,大熱在秋後。
大暑不暑,五穀不鼓。
大暑熱,田頭歇;大暑涼,水滿塘。 [11] 
小暑不見日頭,大暑曬開石頭。
小暑大暑不熱,小寒大寒不冷。
大暑無酷熱,五穀多不結。
大暑連天陰,遍地出黃金。
大暑大雨,百日見霜。大暑小暑,淹死老鼠。
大暑展秋風,秋後熱到狂。
小暑吃黍,大暑吃谷。
小暑怕東風,大暑怕紅霞。
小暑大暑,有米不願回家煮。 [16] 

大暑詩詞

詩詞
詩詞名
作者
朝代
內容
《晚夏》
徐勉
南朝
夏景厭房櫳,促席玩花叢。
荷陰斜合翠,蓮影對分紅。
此時避炎熱,清樽獨未空。 [13] 
《銷暑》
白居易
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 [12] 
《大暑》
曾幾
南宋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經書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蘭若靜復靜,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許,那更惜分陰。 [9] 
《消暑》
江堤
柳枝西出葉向東,此非畫柳實畫風。
風來無質堆紙上,巧借柳枝相形容。
大暑 大暑 [2]

大暑起居養生

  • 起居
夏季入睡時間應以晚些為宜,此時一天的暑熱時期已過,晚上較為清涼,容易入睡。起牀時間可以適當早些,因為天亮的時間比較早,符合天人相應的養生之道。此時節要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勞逸結合,避免烈日暴曬,注意室內降温。適當補充水分,體質寒的人應以熱飲為主。 [1] 
在家避暑時,空調記得這樣用:
1、室內降温通風時,應先開空調後關窗户;
2、室內外温差不宜過大,26℃左右的室內温度最合適;
3、“桑拿天”時開啓除濕功能,不用調低空調温度,也能舒適涼爽;
4、空調開3小時,記得開窗通風;
5、風口朝上更製冷,讓冷空氣由上而下循環,自然交流。 [1] 
  • 飲食
飲食 飲食
大暑時節,腸胃的消化功能較為薄弱,飲食以清淡為主,不可多吃肥膩、辛辣、煎炸食物。除了多喝水、常食粥、多吃新鮮果蔬外,還可適當多食用些清熱、健脾、利濕、益氣、養陰的食物,如蓮子、百合、薏苡仁等,荷葉、冬瓜、西瓜、綠豆等是不錯的消暑選擇,同時還要注意飲食衞生。 [1] 
  • 運動
大暑時節,運動時間在早上或傍晚為宜,運動地點建議在公園、湖邊等樹蔭下的陰涼地方。選擇運動量相對較小的運動,如太極拳、慢跑、羽毛球等,避免出汗過多而耗氣傷津,運動過後適當飲用温開水。 [1] 
  • 衣着
大暑天,宜穿着舒適、透氣、吸汗性能好的衣服。人體皮膚汗孔開泄,衣衫寬鬆易於散熱,並且衣衫要勤洗勤換,防止久穿濕衣和剛暴曬過之衣物,以免暑濕之氣侵襲肌體。 [1] 
  • 精神
大暑 大暑
持續高温天氣,不僅帶來身體上的不適,還可能出現“情緒中暑”,應戒躁戒怒、遇事學會冷處理。 [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