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寒

(二十四節氣之一)

鎖定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鬥指醜;太陽黃經達300°;於每年公曆1月20日左右交節 [37]  。大寒同小寒一樣,都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致的意思。大寒節氣處在三九、四九時段,此時寒潮南下頻繁,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時節。 [1-2]  [5]  [12]  [31] 
大寒在歲終,冬去春來,大寒一過,又開始新的一個輪迴。在中國一些地方,每到大寒至立春這段時間,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如除舊佈新、製作臘味以及祭灶、尾牙祭等。尾牙祭,亦稱“做牙”、“做牙祭”等,民間有做完牙祭後全家坐一起“食尾牙”的習俗。流行的年尾“年會”是“尾牙祭”的遺俗。 [10-11]  [29] 
中文名
大寒
外文名
Great Cold
代表寓意
天氣嚴寒,最寒冷的時期到來
氣候特點
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時段
太陽位置
太陽到達黃經300°
風俗活動
尾牙祭
風俗食物
臘八粥
農事活動
加強牲畜、越冬作物防寒防凍
養    生
神志深藏於內,避免急躁發怒
三    候
雞乳;徵鳥厲疾;水澤腹堅
公曆時間
公曆1月20日左右 [37] 

大寒節氣簡介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每年公曆1月20-21日太陽到達黃經300°時為“大寒”。《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解釋道:“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極言大寒之冷。這個節氣處在三九、四九時段,此時寒潮南下頻繁,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時節,也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時期。民諺雲:“小寒大寒,無風自寒。”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它是一個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時令。 [18-20]  [26] 
雖然在冬至節氣是北半球太陽高度最低的時候,但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卻是在冬至節氣以後的小寒、大寒節氣,尤其是大寒節氣;這是因為冬至節氣以後,太陽光的直射點會逐漸的北移,但在其後的一段時間內,太陽直射點始終還在南半球,北半球的熱量始終處於散失的狀態,白天吸收的熱量還是少於夜晚釋放的熱量,因此冬至之後,北半球的温度還在持續降低,在大寒節氣時段温度降到最低。由於中國幅員遼闊、南北跨度大,南北地區在氣候上有很大的差異。根據中國長期以來的氣象記錄,在北方地區大寒節氣是沒有小寒冷的;但對於南方一些沿海地區來説,最冷是在大寒節氣。 [1]  [4]  [12]  [18-19]  [24-25] 

大寒氣象變化

大寒
大寒(2張)
大寒節氣,大氣環流比較穩定,環流調整週期大約為20天左右。此種環流調整時,常出現大範圍雨雪天氣和大風降温。當東經80度以西為長波脊,東亞為沿海大槽,中國受西北風氣流控制及不斷補充的冷空氣影響便會出現持續低温。在我國部分地區,大寒不如小寒冷,但在我國南方沿海一帶,全年最低氣温出現在大寒節氣內。 [15]  [26]  [31] 
大寒小寒都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根據中國常年的氣候數據統計,中國北方地區一年中最寒冷的時間段是在每年的公曆1月中旬(11日-20日)。每年的小寒節氣從1月5-7日開始,一個節氣約15天,中旬恰在小寒節氣之內;因此,對北方大部地區來説,小寒的確冷於大寒。但對於南方一些地區來説,卻是大寒節氣時最冷;大寒節氣一般從1月20-21日開始,公曆1月下旬恰是南方一些地區全年中最冷的時段。 [2]  [14-15] 

大寒農事活動

大寒時節,在農業生產中要掌握好冷暖變化規律,根據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地理位置、地形條件等,合理種植農作物,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損失。冬至之後冷空氣頻繁南下,氣温持續降低,在小寒大寒節氣温度降到最低。在北方地區,這時期田地已被冰雪覆蓋,沒有農活。南方地裏沒有凍結,農事活動尚可進行。 [6]  [26]  [35] 
由於中國南北地域跨度大,所以,同樣的小寒節氣,不同地域會有不同的生產農事。冬天的北方地區白茫茫一片,冰天雪地,基本上沒辦法種植作物。大部分地區田間已經沒有太多的農活,都進行歇冬。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時段,在南方地區則要注意給小麥、油菜等作物追施冬肥,並做好防寒防凍、興修水利等工作。 [6]  [27-28] 

大寒傳統習俗

  • 大寒迎年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過了大寒又立春,即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迴。年節恰在立春前後,大寒一到年味漸濃。大寒節氣往往與歲末時間相重合,期間的一些民俗多了些辭舊迎新的意味。這節氣期間,人們開始忙着除舊飾新,醃製臘味年餚,準備年貨,因為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就要到了。作為年尾最後一個節氣大寒,雖是農閒時節,但家家都在“忙”——忙過年,此即“大寒迎年”的風俗。所謂“大寒迎年”,就是大寒至農曆新年這段時間,民間會有一系列活動,歸納起來至少有十大風俗,分別是:“食糯”、“縱飲”、“做牙”、“掃塵”、“糊窗”、“臘味”、“趕婚”、“趁墟”、“洗浴”、“貼年紅”等。 [2]  [4]  [34] 
“食糯”,就是大寒節氣這天,古人流行吃糯米制作的食物。 [4]    
“縱飲”,指放開宴樂,縱情喝酒。東漢蔡邕《獨斷》稱:“臘者,歲終大祭,縱吏人宴飲也”。 [4]   
做牙”,亦稱“做牙祭”,原本是祭祀土地公的儀式,俗稱的美餐一頓為“打牙祭”即由此而來。做牙有“頭牙”和“尾牙”的講究,頭牙在農曆的二月二,尾牙則在臘月十六,全家坐一起“食尾牙”。但對僱工來説,尾牙可不好食,因為僱主往往會在餐桌上決定僱工來年的去留,故有“吃頭牙粘嘴須,吃尾牙面憂憂”一説。尾牙餐很豐盛,硬菜少不了一隻雞。過去不好明説解僱,便用雞頭示意,雞頭朝誰表示解僱誰。因為有這種“潛規則”,為了讓辛苦一年的僱工好好用完年終大餐,有的好心僱主會將雞頭朝自己或是直接去掉雞頭,現代企業流行的“年會”即是尾牙祭的遺俗。 [4] 
除塵”,又稱“除陳”、“打塵”,就是大掃除:“家家刷牆,掃除不祥”,把窮運掃除掉;反之,“臘月不除塵,來年招瘟神。”除塵一般放在臘月二十三、二十四進行,即“祭灶”日,除塵時要忌言語,講究“悶聲發財”。 [4]    
“糊窗”,就是用新紙裱糊窗户,“糊窗户,換吉祥。”為了美觀,有的人家會剪一些吉祥圖案貼在窗户上,故又稱“貼窗花”,一般放在臘月二十五進行。 [4]   
“蒸供”,就是準備祭祀用的供品,過去供奉用的糕點、餑餑、饅頭都是用面蒸制的,故稱。 [4]   
“臘味”,臘味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臘”是一種肉類食物的處理方法,是指把肉類以鹽或醬醃漬後,再放於通風處風乾。早在《周禮》、《周易》中已有關於“肉甫”和“臘味”的記載。年尾十二月被稱為“臘月”,這時的天氣雲量較少且少雨乾燥,西北季候風開始流行,肉類不易變質且蚊蟲不多,最適合風乾製作臘味。臘月已近年,為過年臘制年餚。 [20]  [32] 
趕婚”,臘月底諸神上天“彙報一年工作情況”去了,這時的人間百無禁忌,趕在這時婚娶不用挑日子,又是農閒,所以舊時民間景象是“歲晏鄉村嫁娶忙”。 [4]   
“趁墟”,亦作“趁虛”或“趂虛”,南方謂趁墟,北方謂趕集。墟市,也叫“墟場”,古時,日中為市,以便貿易。墟市是鄉村文化聚合之地。墟市是人們購物的地方——吃的用的,除了自行種植、生產外,只能等墟日在墟市上購買、交換。趁墟是農耕文化的產物。年尾趁墟置辦年貨。 [4]  [21-22]  [33] 
“洗浴”,與“除塵”有相同用意,是搞好個人衞生,寓意洗去一年煩惱和晦氣。所以年底再忙也得理個髮、洗個澡,即老話所説的“有錢沒錢,洗澡過年”。 [4]   
“大寒迎年”的風俗還有不少,各地也不盡相同,但主題基本上是圍繞“祭祀”展開的,其中一些風俗至今尚存。歲末十二月有多種稱呼,如有“末冬”“季冬”“臘月”“臘冬”等別稱,其中最為熟知的當屬“臘月”這一別稱。這個月的天氣最適合風乾製作臘味,所以有“臘月”之稱。這個月舉行的祭祀稱為“臘祭”。歲末十二月由於處在新舊交接時段,是祭祀比較多的月份。 [4]  [36] 
  • 蒸煮糯米飯
嶺南民諺有云:“小寒大寒,無風自寒。”在我國部分地區,大寒不如小寒冷,但在多數年份和一些沿海地方,全年最低氣温出現在大寒節氣內。在傳統節氣中極冷的一天,廣東民間形成吃糯米飯的習俗。如今在廣東,常見這樣的情景:大寒來臨前,家家户户煮上一鍋香噴噴的糯米飯,拌入臘味、蝦米、幹魷魚、冬菇等,以迎接傳統節氣中最冷的一天。糯米味甘、性温,食之具有禦寒滋補功效。安徽安慶則有大寒炸春捲的習俗。 [31] 
  • 尾牙祭
尾牙祭 尾牙祭
尾牙祭:中國南方一些地方的風俗,每到大寒至立春這段時間,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節慶,如尾牙祭等。尾牙源自於拜土地公做“牙”的習俗。土地載萬物,又生養萬物,長五穀以養育百姓,此乃人們親土地而奉祀土地的原因。土地神的稱號眾多,其來歷與中國古代農耕社會所祭“天、地、社、稷”中的社、稷之神有關。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按照民間的習俗,每到播種或收穫的季節,人們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報土地神。所謂二月二(古時在立春後第五個戊日)為頭牙,以後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年尾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做牙”,亦稱“做牙祭”,原本是祭祀土地公公的儀式,俗稱的美餐一頓為“打牙祭”即由此而來。民間有全家坐一起“食尾牙”的習俗。現代企業流行的“年會”即是尾牙祭的遺俗。 [2]  [13]  [23] 
  • 吃臘八粥
臘八節是流行於中國北方地區的重要節日,這節日習俗是吃臘八粥。臘八粥,又稱“七寶五味粥”、“佛粥”、“大家飯”等,是一種由多樣食材熬製而成的粥。宋 吳自牧撰《夢粱錄》卷六載:“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寺等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臘八這天喝臘八粥這一習俗的來歷和佛陀成佛有關,清代蘇州文人李福詩云:“臘月八日粥,傳自梵王國,七寶美調和,五味香糝入。在中國北方,有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之説,過臘八意味着拉開了過年的序幕。華北歌謠:“老婆老婆你莫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2] 
  • 數九
民間有“小寒大寒,無風自寒”。"小寒大寒,冷成一團"的諺語,説明大小寒節氣是一年中的寒冷時期。根據中國長期以來的氣象記錄,在北方地區大寒節氣是沒有小寒冷的;但對於南方一些沿海地區來説,最冷是在大寒節氣。大寒節氣正值“三九”嚴寒,“數九”是中國民間廣泛流傳的習俗之一,即是從冬至逢壬日算起(亦有從冬至算起的),每九天算一“九”,依此類推。所謂“熱在三伏,冷在四九”,一年中當最寒冷的時期便是"三九、四九天"。數九一直數到“九九”八十一天,“九盡桃花開”,此時寒氣已盡,天氣暖和了。 [2]  [16-17]  [30] 

大寒文學創作

大寒諺語

◇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開裂。
◇小寒大寒,冷成冰團。
◇小寒不寒,清明泥潭。
◇小寒大寒寒得透,來年春天天暖和。
◇小寒不寒寒大寒。
◇小寒天氣熱,大寒冷莫説。
◇小寒大寒,滴水成冰。
◇大寒小寒,無風自寒。
◇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小寒、大寒多南風,明年六月早颱風。
◇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
◇大寒大寒,無風也寒。
◇大寒不寒,人馬不安。
◇大寒豬屯濕,三月谷芽爛。
◇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
◇冬至在月中,天寒也無霜。
◇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小寒大寒,殺豬過年。
◇過了大寒,又是一年。
◇該冷不冷,不成年景。
◇大寒到極點,日後天漸暖。
◇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後天漸暖。 [3] 

大寒詩詞

春雨如暗塵,春風吹倒人。東坡數間屋,巢子與誰鄰。
空牀斂敗絮,破灶鬱生薪。相對不言寒,哀哉知我貧。
我有一瓢酒,獨飲良不仁。未能赬我頰,聊復濡子唇。
故人千鍾祿,馭吏醉吐茵。那知我與子,坐作寒蛩呻。
努力莫怨天,我爾皆天民。行看花柳動,共享無邊春。 [7] 
《大寒》(宋)陸游
大寒雪未消,閉户不能出。可憐切雲冠,局此容膝室。
吾車適已懸,吾馭久罷叱。拂麈取一編,相對輒終日。
亡羊戒多岐,學道當致一。信能宗闕里,百氏端可黜。
為山儻勿休,會見高崒嵂。頹齡雖已迫,孺子有美質。 [7] 
大寒出江陵西門(宋)陸游
平明羸馬出西門,淡日寒雲久吐吞。醉面衝風驚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温。
紛紛狐兔投深莽,點點牛羊散遠村。不為山川多感慨,歲窮遊子自消魂。 [8] 
大寒吟(宋)邵雍
舊雪未及消,新雪又擁户。階前凍銀牀,檐頭冰鍾乳。
清日無光輝,烈風正號怒。人口各有舌,言語不能吐。 [8] 
寒風怒蓬勃,排户入吾室。沙灰漲天黑,白日赤黃色。
捉衣擁肩坐,心脾寒憀慄。須臾天氣變,陰黯如塗漆。
跳空雨雹飛,四走珠璣出。數子方嘆驚,共怪天公逸。
先生攜書來,昂頤杖飛策。乃召二三子,環坐與之席。
呼童令取酒,盤飣雜梨慄。酒行寒氣除,春陽生四壁。
先生説大義,馳騖何纖悉。洞徹人精神,兩耳飛霹靂。
老語植根節,九牛不可屈。堯眉與舜目,緬若曾相識。
如當夜黑中,光耀見赤日。退思聖賢業,所積在劘剔。
韋皮畫山龍,塊泥亦瓦礫。人固有識智,非如物之植。
而不自刻苦,晝夜如刀尺。年齒方壯健,男兒宜努力。
方今太平民,尚未獲蘇息。誰能拱兩手,看人樹勳績。 [8-9] 

大寒起居養生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亦是進補好時節。大寒正是一個由冬到春的過渡時期,飲食起居應隨之“轉軌”。大寒是冬季六節氣之一,此時天氣寒冷已極,故名大寒。大寒的養生,要着眼於"藏"。 [2]  [26]    
  • 安心養性,怡神斂氣
心神旺盛,氣機通暢,血脈順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方可抵禦嚴冬酷寒的侵襲。因此在大寒時節,我們應安心養性,怡神斂氣,保持心情舒暢,心境平和,使體內的氣血和順,不擾亂機體內閉藏的陽氣,做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2] 
  • 注意禦寒保暖
由於天氣寒冷,上了年紀的人,一般都有肌肉萎縮和動作緩慢的現象,因此,選擇寬大鬆軟、穿脱方便的冬裝很重要。而在內衣選擇上,以吸濕性能好、透氣性強、輕盈柔軟、便於洗滌、穿着舒適的純棉針織物為宜。 [2] 
  • 早睡晚起,勞逸結合
大寒時節,在起居方面仍要順應冬季閉藏的特性,為了避免寒風的侵襲,理應做到早睡晚起,勞逸結合,外出時也要根據自身情況添加保暖衣物。如果室內經常開暖氣或空調,除了要經常開窗通風外,最好再通過使用空氣加濕器等方法,提高空氣中的濕度。 [2] 
  • 多吃苦味助心陽
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而腎主鹹,心主苦。從醫學五行理論來説,鹹勝苦,腎水克心火。若鹹味吃多了,就會使本來就偏亢的腎水更亢,從而使心陽的力量減弱,所以應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陽。因此冬天的飲食原則是減鹹增苦,抵禦腎水,滋養心氣,以保心腎相交,陰陽平衡。 [2] 
  • 進補到尾聲
“過完大寒,正好一年。”此時自然界的陽氣正處於從冬季的閉藏過渡到春季的升發中,人們的飲食也應順應這一變化。冬季進補到這時需收尾,為了逐漸適應春季舒暢、升發、條達的季節特點,可適當吃些白菜、油菜、胡蘿蔔、菜花等味甘的蔬菜。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