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九龍口

(鹽城市建湖縣內4A級景點)

鎖定
九龍口是裏下河地區著名景點,位於江蘇鹽城建湖縣九龍口旅遊度假區,因九條河流匯聚一個小島而得名:九龍口。
中文名
九龍口
地理位置
鹽城市建湖縣九龍口鎮九龍大道 [1]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
全年 08:00-17:30
景點級別
AAAA級
門票價格
50
著名景點
五穀樹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江蘇省鹽城市
建議遊玩時長
1天
適宜遊玩季節
四季皆宜

九龍口發展歷史

九龍口
九龍口(2張)
陶林村成子河(今寶沙河)北有一圓形土墩,四面環水,有九條河口交匯於此,呈“九龍戲珠”之勢,名曰“九龍口”,土墩則稱為“九龍墩”。另一處位於寶應、建湖、淮安、阜寧四縣(市)交匯處,由林上河、錢溝河、安豐河、新舍河、蜆河、溪河、黃河、澗河、城河等9條自然河道匯合於龍珠島,形成九龍搶珠的複合水系,灘蕩水面達10萬畝。其中,林上河、錢溝河、安豐河、新舍河等4條河道均為寶應水系。水泗“九龍口”之妙,妙在有島,名曰“龍珠島”。

九龍口簡介

九龍口地理位置

九龍口位於建湖縣九龍口旅遊度假區西南部,處於射陽湖腹部,由蜆河、林上河、錢溝河、安豐河、新舍河、溪河、莫河、澗河、城河等九條自然河道彙集而成,故名“九龍口”。2011年年初,依據《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國家標準,由建湖縣商務局旅遊局)初評和推薦,經江蘇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組織評定,九龍口景區被批准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2018年5月獲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九龍口景色怡人

九龍口
九龍口(2張)
離岸50米的湖心島與水鄉澤國風光交相輝映,形成了九龍口風景區的精華,堪稱一絕。九條銀河從東南西北不同方位蜿蜒而來,彷彿九條玉龍盤旋 在無邊無垠的綠色地毯上,無限綺麗的天光 湖影,盡收眼底。陽春三月蘆芽出水,一片嫩綠,嬌鮮欲滴,一望無際,遠與天接。繞堤新柳 垂倒影,穿梭柴燕掠天光。春夏之晨,萬頃葦灘,露珠滴翠,朝陽冉冉升起,反射出萬道霞 光,晨風吹過,綠葉搖曳,閃閃爍爍,蔚為壯觀。炎炎夏日,菱葉浮波嵌碧玉,映日荷花別樣紅。人們讚譽它為“金灘銀蕩”、“裏下河明珠”。

九龍口資源豐富

九龍口境內資源十分豐富,藏壘水禽野 味,廣植柴蒲菱藕,盛產魚蝦蟹鱉,故有“金灘 銀蕩”之美譽,九龍口湖水為國家一級水質, 被專家學者謄為“裏下河的明珠”。九龍口以其燦爛的歷史人文,秀麗多姿 的風光,得天獨厚的資源贏得了中外遊客的喜愛。

九龍口歷史傳説

這裏流傳着一個美麗的傳説,在堯舜時,有一條黑蟒興風作浪,荼毒生靈,令周圍百姓們叫苦不迭。東海龍王派了他的九個兒子來降服黑蟒,青龍抱着為民除害的信念,與黑蟒展開 了殊死搏鬥,最後青龍與黑蟒同歸於盡。現在的九條河據説就是九條青龍與黑蟒 搏鬥時留下的痕溝,在九條河道彙集的地方冒出了一個大土墩,當地人們為了感謝青龍的除害之恩,稱這 裏為九龍口,並修了一座龍王廟,香火極盛,可惜毀於戰火。
有人説青龍並沒有死,還在地下牢牢得縛住黑蟒,保護着百姓的平安。這九龍口還真有點玄乎,儘管四面環水,地勢不高,但自古以來,從斑斕未淹過,連1931年和1991年的大水,也未能爬到上面,因此人們稱之為“龍珠島”“沉浮島”。
神奇五穀樹 神奇五穀樹
在沉浮島上有一棵五穀樹,很有傳奇色彩。五穀樹,學名“雪柳”,葉片乍看像榆樹葉,每到春暖花開時節,枝條上繁花似雪,其後結出年年開關各異的果實。就是説它的果狀一個一變,各不相同,有時象稻穀、有時似高粱、有時似小麥、小米之類的穀物,甚至還有象魚、蝦的、當地人稱五穀樹為吉祥樹,若果實為稻穀形,預示當年糧食豐收;如呈魚蝦形,則預示當年的雨水必大。如此種種,一直傳為美談。
五穀樹在國內極為罕見,傳説為明代永樂年間鄭和下西帶給皇上的稀世珍寶,後來皇上賞賜給九龍口籍告老還鄉的朝廷重臣。

九龍口自然風光

九龍口傍晚美景 九龍口傍晚美景
九龍口的自然風光十分迷人,春則綠柳垂絲,碧波澄徹;夏有芙蓉出水,十里荷香;秋見蘆花萬頃,雪片飛舞;冬至銀裝素裹,分外妖嬈,四時變幻,天然勝景,令人心曠神怡。最使人流連忘返的,要數登永安墩九龍樓遠眺。永安墩是一個小島,四周有九水分流,不論湖水漲多高,總淹不了這個島,故稱為永安墩。永安墩上舊有龍王廟,早已不存。如今墩上興建一座宮殿式建築。取名九龍樓。此樓共三層,黃牆碧瓦,畫角飛檐,甚是壯觀。人們登樓觀景,只見碧波浩淼,煙水蒼茫,這裏沒有污染,湖水如水晶一般,一眼可見湖底水草及游魚;滿湖荷葉像無數把綠傘,亭亭玉立,萬朵蓮花似帶雨海棠,絢麗動人;湖面上的鴨羣和鵝羣,如白雲飄忽;時有漁歌從蘆葦叢中飛出,漁舟掠過水麪,划起一大片放射形的波紋四面散開,使人想起“船行明鏡中”的詩句;秋冬時節,雁陣南飛,寒鷺嬉戲,還有那丹頂鶴白天鵝鴛鴦、蘆雁等候鳥在此越冬,更增添了幾分情趣。上海王春野有“九龍口十景”詩:
九水含珠
蒼茫九派共爭流,一島沉浮幾度秋。
傳説當年降惡蟒,而今處處綠沙洲。
柳堤春曉
千條綠柳白雲堆,嫋嫋東風曉霧開。
十里鶯啼春色早,一雙紫燕又飛來。
畫橋煙雨
迷茫煙霧雨濛濛。水底雲濤照碧空。
柳影流虹波影亂,釣竿隱現柳蔭中。
青樟連雲
白雲青幛兩悠悠,影入晴川水漫流。
漁唱數聲驚野鷺,一齊飛向蓼花中。
荷塘避暑
萬頃湖波入水鄉,千重蓮葉擁紅妝。
遊人到此渾忘暑,十路涼風一路香。
珠樓卧月
驪珠樓上望長庚,曉露寒光射太清。
最是多情湖上月,年年高卧到天明。
蘆灘宿雁
一聲嘹亮破蒼茫,萬里征程客路忙。
秋水蘆花歸宿處,平沙月色勝衡陽。
寒雲晴雪
天淡雲寒雪意新,銀花玉樹兩分明。
尋梅踏破瓊瑤路,綠萼紅妝伴晚晴。

九龍口主要景點

九龍口朦朧塔

朦朧塔,位於建湖辛莊鎮射陽河西塘河匯合處,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塔身殘存三級,高16.7米,呈八角形樓閣式,古樸雅緻。塔內有藏舍利的石函。九八年春,在省、市縣文化部門的關心重視和縣政府及辛莊鎮幹部羣眾的支持下,籌資30萬元,對該塔塔身、塔基進行修復,使這座全省孤本三層古塔恢復原貌。此塔雖不雄偉壯觀,卻是鹽阜平原上現存的兩座古塔之一。

九龍口東海王墓

東海王墓位於建湖蔣營鎮收成村。當地羣眾在開墾荒地中挖出一座古墓,墓廓寬 l米,長2.8米。墓磚長32釐米,寬14釐米,厚5釐米,磚塊兩頂端分別刻有“東海王”和“義熙四年”字樣。經考證,為東晉安帝時東海王司馬彥章的墓,隨葬品紫黑色長耳把陶壺1只、銅鏡半片等物。當地人民為保存古蹟,重新修墓。

九龍口漢古墓羣

漢古墓羣分九部分組成,有關方面認為,這可能有漢代豪門望族的風俗習慣。西漢末年,豪強各據一方,聚族而居,為了討個吉祥,人死了按族分別葬於九處,故取名九龍墩。這些漢墓東距串場河、范公堤約一華里。由此可證,漢代以前這一帶即築有擋潮堤堰,而且人口較密,鹽和農業生產亦較發達。草埝口鎮漢墓羣的發現,對研究地方史有較高的價值。

九龍口交通信息

九龍口外部交通

鹽城交通
①航空,鹽城南洋國際機場地處鹽城市南洋鎮,最早建於1958年,飛行區為4C級,是國際性航空港。現已開通了飛往韓國首爾國際航線,全票為1200元。飛往北京,廣州,南通等地的國內航線全價票從200元到1200元之間不等。另外可以通往泰國、台灣等地區。
鹽城南洋機場距鹽城市中心僅8.3千米,在市內乘坐15路公交車即可到達鹽城機場,從鹽城機場乘坐出租車到鹽城市內,大約需要30元左右。
②鐵路,鹽城火車站的改擴建工程於2007年1月通過驗收,鹽城火車站與2007年2月3日正式投入營運,新的鹽城火車站設計精巧,站前廣場美觀大方,按航站樓建造標準的候車室共有兩層,建築面積達9669平方米,為旅客提供周到的候車服務。在市內乘坐19路,22路,38路公共汽車,可到達鹽城火車站。
③公路,鹽通高速公路淮鹽高速公路連鹽高速公路寧靖鹽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往來省內外各地方便快捷。鹽城汽車站現已開通了開往北京,上海,瀋陽,天津,青島濟南哈爾濱石家莊淮南,重慶,南京等地的省際班線,及南京,蘇州無錫等省內班線。鹽城火車站附近的五星汽車客運站與2007年春節投入使用,五星客運站將成為鹽城市重要的公路樞紐
市內乘坐19路,20路,28路,34路,68路,207路公共汽車,可到達鹽城汽車站。
④公交車,鹽城市的公交車已有32條路線,有多種車型,還有BRT(乘坐的感覺像坐地鐵一樣,很舒服),運營時間從6:00到18:40之間不等,鹽城公交車分為無人售票和有人售票兩種,無人售票的公交車票價為1元,多在市內行駛;有人售票的公交車起步票價為1元,按5角進級,總價從1.5元到4元不等。
⑤出租車,鹽城的出租車多為千里馬,桑塔納遠艦等車型,以太空藍色為主色,顏色統一,整齊美觀。鹽城市出租車起步價為7元,超過3公里,每公里2.4元,等候費,夜行間車費另計。鹽城的出租車司機收費一般會四捨五入,精確收費。
建湖交通
公路,鹽徐高速分別從建湖東、西穿過, 鹽徐高速建湖互通高速互通位於建湖城南新區,距離建湖中心城區3公里左右,向東可達寧靖鹽高速,向南可到達寧通高速和滬寧高速。204國道和省道線貫通全境。為區域交通樞紐。全縣縣鄉公路和鄰縣出口均為二級柏油路。
規劃中的阜寧至建湖高速公路經建陽石油機械產業園東側通過,分別與新老S234、規劃向陽路相交併在向陽路設置建湖西互通,終點在建湖高新產業園西側接上鹽徐高速公路並設置蔣營樞紐,路線全長36.029公里。
鐵路,新長鐵路已投入運營,建湖站有4對列車經停,建湖火車站可直達首都北京和鄭州、西安、蘭州、瀋陽、長春和哈爾濱等國內大中城市,為四等客運站
航空,鹽城南洋機場距離建湖城區約31公里。

九龍口內部交通

從鹽城汽車站乘長途班車至景區,車程約1小時。
市內乘車至建湖縣,然後從縣城乘車至景區即可。
也可自駕至建湖縣蔣營鎮西南部九龍口景區。

九龍口專業用語

京劇舞台舊時多為方形舞台,一般叫戲台。戲台上有很多專業名詞,如上場門、下場門、九龍口、內場、外場、小邊大邊等。舊式方形舞台,出場、下場處各有一個門,右邊一般為上場用,沽名為上場門,常在門上有“出將”二字;左邊一般為下場,沽名為下場門,常在門上有“入相”二字。後來戲曲團體用慣了,也把新式舞台的的右側副台側幕口稱為上場門,把左側副台側幕口稱為下場門。
九龍口是靠舞台的右後方中心點。演員出場邁幾步到這個位置總要停一下做個亮相。大概由於這是個重要的位置所以稱為九龍口。
而靠舞台左後方與九龍口相對稱的一個位置,演員常在下場到這個位子,再變換一個動作下場,有稱為“白虎口,但這個名稱現在很少有人用。內場、外場是指舞台上桌子前後區域,桌子前面為外場,桌子裏面為內場。由於內外有別,如歸位入座時就有不同的調度程式。大邊與小邊的中國戲曲舞台區域劃分,有別於外國舞台區域劃分。外國戲劇舞台劃分有分為六個區的和九個區的。而中國戲曲舞台區域劃分是以台中線為界,分為左右兩個區。原指右邊靠近右側幕區域為小邊,左邊靠近左側幕區域為大邊。實際運用區域已擴大,常把左邊稱大邊,右邊稱小邊。大邊與小邊是根據中國人左為大,右為小的排位習俗而來的。這種舞台區域劃分直接關係到舞台美術的設計和導演的舞台調度。如舞台上站立、入座,都必須依據職位、輩分、主客等關係分大小確定位置,不能亂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