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北工業大學

鎖定
西北工業大學(英文全稱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縮寫NPU),中文簡稱為西工大或西北工大,位於陝西西安市,是一所以航空、航天、航海(三航)等領域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為發展特色的國家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隸屬於工業和信息化部 [48]  。學校位列國家“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選“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連續兩次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授予“重大貢獻獎”的唯一高校 [1]  [47] 
西北工業大學可追溯到1938年的國立西北工學院;1946年,國立西北工學院遷至咸陽。1950年更名為西北工學院。1952年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的航空工程系在南京組建華東航空學院,1956年遷至西安,更名為西安航空學院。1957年10月,西北工學院與西安航空學院合併組建西北工業大學 [47]  。1960年,學校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七五”“八五”均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建設高校之一 [1]  ;1970年2月,哈爾濱工程學院(現哈爾濱工程大學)航空工程系整體併入 [47]  。1995年,學校成為首批“211工程”高校,2001年進入“985工程”,2017年進入“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行列,是“卓越大學聯盟”成員高校,“一帶一路”航天創新聯盟發起高校 [1] 
截至2024年2月,學校有友誼、長安2個校區,佔地面積310餘萬平方米;有25個學院和1個生命科學與醫學部,開設72個本科專業;有3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9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有學生37000餘名,教職工4100餘人 [1] 
中文名
西北工業大學 [1] 
外文名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48] 
簡    稱
西工大、西北工大、NPU [1]  [48] 
所在地
陝西省西安市 [48] 
創辦時間
1938年 [20] 
辦學性質
公立大學 [48] 
學校類別
理工類
學校特色
雙一流(2017年、2022年) [1] 
985工程(2001年) [1] 
211工程(1995年) [1] 
卓越大學聯盟
中英大學工程教育與研究聯盟 展開
主管部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李言榮 [21] 
校長:宋保維 [21] 
專職院士數
11人 [1] 
本科專業
72個(截至2024年2月29日) [1]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9個 [1] 
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16個 [22]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9個 [22] 
專業學位博士授權點5個 [22]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24個 [50] 
國家重點學科
一級學科2個 [51] 
二級學科7個 [51] 
院系設置
25個學院和1個生命科學與醫學部 [1] 
校    訓
公誠勇毅 [23] 
校    歌
西北工業大學校歌 [20] 
校慶日
10月13日 [49] 
地    址
友誼校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友誼西路127號 [48] 
長安校區: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東祥路1號 [48] 
院校代碼
10699 [48] 
主要獎項
學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8項,二等獎22項(2014年以來,截至2024年2月) [1] 
知名校友
吳自良
師昌緒
宋文驄
張慶偉
吳亞軍 展開

西北工業大學歷史沿革

西北工業大學學院前身

西北工業大學是由西北工學院和西安航空學院於1957年10月在西安合併成立。1970年哈爾濱工程學院航空工程系整體併入西北工業大學 [2] 
  • 西北工學院
1938年,國立北洋工學院(今天津大學)、私立焦作工學院(今中國礦業大學)、北平大學工學院和國立東北大學工學院(今東北大學)在漢中組建國立西北工學院,並於1950年更名為西北工學院 [2] 
國立西北工學院 國立西北工學院
  • 西安航空學院
1952年,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的航空工程系在南京組建華東航空學院。1956年,華東航空學院遷至西安,更名為西安航空學院 [3] 
華東航空學院教學大樓(1956年) 華東航空學院教學大樓(1956年)

西北工業大學正式成立

1960年,西北工業大學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 [78]  。1970年,哈爾濱工程學院航空工程系整體併入西北工業大學 [2]  。1986年,學校試辦研究生院,並於1996年正式建院,成為首批設立研究生院的院校之一 [79] 
2020年1月,西北工業大學進入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高校 [102]  ;8月,學校與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80]  ;8月30日,西北工業大學寧波研究院成立 [81]  ;10月20日,加入“城鄉規劃扶貧聯盟” [82]  。2021年1月,西北工業大學正式將人文與經法學院更名為“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 [83]  ; 4月7日,西北工業大學重慶科創中心正式揭牌 [84]  ;4月26日上午,軟件學院智能嵌入式軟件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在西北工業大學太倉長三角研究院舉行 [85]  ;5月16日,學校成為“全國高等軍工院校課程思政聯盟”首批會員單位之一 [87]  ;6月,加入陝西高校革命文化傳承聯盟 [86]  。2022年11月26日,西北工業大學海洋研究院成立大會在江蘇太倉召開 [24] 
西北工業大學歷史沿革圖 西北工業大學歷史沿革圖

西北工業大學辦學條件

西北工業大學院系設置

截至2024年2月,學校設有25個學院和1個生命科學與醫學部,開設72個本科專業。 [1] 
西北工業大學院系專業一覽表
院系
專業類別
專業名稱
工學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航空航天類強基班)、飛行器設計與工程、航空航天工程、黃玉珊航空班(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飛行器控制與信息工程(航空航天類)
工學
航空航天類強基班(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飛行器控制與信息工程、航空航天工程、航空航天工程Ⅱ(陳士櫓飛天班)
工學
船舶與海洋工程、水聲工程、信息工程(含控制)、海洋工程與技術、黃震中海洋班
工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含全英文專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複合材料與工程
工學
飛行器製造工程、微機電系統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工業工程、工業設計、產品設計、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全英文授課)
工學
工程力學、工程力學(力學拔尖基地班)、土木工程、建築學
工學
飛行器動力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中俄飛行器動力工程2+2凌雲班
工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通信工程、電磁場與無線技術
工學
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器人工程
工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拔尖基地班)、物聯網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人工智能
理學
數學與應用數學、數學類(強基班)、信息與計算科學、統計學
理學
應用物理學、材料物理、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應用物理學(強基班)
理學
分子科學與工程、化學類(強基班)、化學工程與工藝、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管理學
會計學(ACCA方向)、工程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
經濟學、法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行政管理
工學
軟件工程
文學
英語、德語
-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信息安全、網絡空間安全、保密管理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飛行器控制與信息工程
材料類(本研銜接班)、柔性電子學、航空航天類(本研銜接班)、計算機類(本研銜接班)
西北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工程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西北工業大學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 [61] 
-
西北工業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網絡教育學院) [26] 
-
生物技術、生物技術(全英文授課)
生態學(生態文明交叉試驗班)
西北工業大學醫學研究院 [27] 
-
參考資料: [52]  [60]  (截至2024年2月)

西北工業大學學科建設

截至2024年2月,學校擁有3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9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學科入選國家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材料科學、工程學、化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地球科學、數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臨牀醫學、環境學/生態學和農業科學11個學科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前1%,其中,材料科學、工程學、計算機科學3個學科進入前1‰。 [1] 
截至2023年11月,學校有5個專業學位博士授權點、16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在工學、理學、管理學、法學、文學、交叉學科6個學科門類擁有博士點,一級學科學位授權點覆蓋9個門類。目前,學校擁有ESI前1%學科10個,前1‰學科3個。 [22] 
學科建設
類別
名稱
國家重點學科
固體力學、機械電子工程、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電路與系統、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計算機應用技術、水聲工程、飛行器設計、航空宇航推進理論與工程、航空宇航製造工程、武器系統與運用工程 [51]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流體力學、導航制導與控制 [51] 
“雙一流”建設學科
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18] 
博士後流動站
兵器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材料科學與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力學、船舶與海洋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數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化學、光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網絡空間安全、物理學、軟件工程、工商管理學、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 [50]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馬克思主義理論、數學、物理學、化學、力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 [28]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交通運輸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兵器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軟件工程、網絡空間安全、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設計學、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柔性電子學、無人系統科學與技術 [28]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應用經濟學、法學、教育學、體育學、外國語言文學、生物學、生態學、建築學、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藥學、公共管理 [28] 

西北工業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4年2月,學校教職工4100餘人,匯聚了一支由360餘位國家級高層次人才為骨幹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包括全時兩院院士1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0人,國家級領軍人才169人,國家級青年人才185人,以及一大批行業領域專家、型號總師等國家級專家;有國家級創新團隊33個;2023年度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學家28人次。 [1] 
知名教師
類別
名單
兩院院士 [19]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29] 
魏炳波、郭雷、鄭曉靜、介萬奇、黃衞東、史忠科 、趙曉鵬、李賀軍、黃維、王文、李言榮、成來飛、張衞紅、劉峯、李學龍、王瑞武、陳景東、詹梅、黃攀峯、於志文、袁媛、索濤、郭斌、孔傑、王震、郗恆東、付前剛、李宏偉、許勇、阮瑩、邱強、張慶華、尤著宏、陳軍
國家教學名師 [29] 
宋保維、葛文傑、史儀凱、段哲民、齊樂華、範瑋、潘光、孫浩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 [29] 
魏炳波、介萬奇、黃衞東、袁建平、王英民、張定華、曹崇德、周西軍、張衞紅、宋保維、成來飛、祝小平、李淼泉、周軍、宋筆鋒、劉峯、周洲、李學龍、潘光、王佔學、王濤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30] 
付前剛、於志文、詹梅、韓軍偉、李恆、甘雪濤、王海鵬、索濤、虞益挺、許斌、張偉偉、朱繼宏、楊慧、蘇海軍、邱強、翟薇、李慧平、郭亞洲、羅明、田威、張夷齋、尤著宏、袁源、樊曉光、王堃、張帆、宋強、景澤、徐飛、楊文超、張鼎文、姜碧強、李永鑫

西北工業大學教學建設

截至2022年6月,西北工業大學共有54個專業入選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佔學校本科在招專業的90%,其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3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1個 [53] 
截至2024年2月,學校建有4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3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1] 
類別
名稱
國家特色專業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水聲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飛行器製造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微機電系統工程、工業設計、飛行器動力工程、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材料物理、工程管理、軟件工程、航空航天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複合材料與工程、工業工程、工程力學、能源與動力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數學與應用數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英語、信息安全、飛行器控制與信息工程、機械電子工程、土木工程、通信工程、機器人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物理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工商管理、會計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53]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產品設計、信息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磁場與無線技術、統計學、生物技術、建築學、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德語、網絡空間安全 [53] 
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力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70]  、工科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基地 [71]  、航空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72]  、材料實驗教學中心 [73]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國際化工程型軟件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 [74]  、航空科技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75] 
  • 教學成果
截至2024年2月,學校2014年以來,學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8項(其中作為牽頭單位獲獎7項),二等獎22項(其中作為牽頭單位獲獎19項)。 [1] 

西北工業大學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2月,學校先後與300餘所中國海外高校、企業和科研院所建立親密合作關係,世界大學排名TOP200的合作高校達到69所。學校擁有15個國家級國際合作平台,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內的180餘位中國海外國際大師被聘任為學校榮譽學銜,其中13位外國專家榮獲“中國政府友誼獎”。 [1] 
2014年,學校與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簽署最重要合作伙伴協議納入中比兩國元首見籤。
2016年,西北工業大學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工程學院正式獲批,成為中國西北地區第一所中外合作辦學機構。
2021年4月,學校獲批與德國品牌應用科學大學工業設計專業碩士研究生合作辦學項目。
2023年,學校與莫斯科航空學院簽署合作辦學框架協議 [1] 
2023年,首屆中國-中亞峯會期間,在中哈兩國元首共同見證下,學校與“阿里·法拉比”哈薩克斯坦國立大學簽署共建西北工業大學哈薩克斯坦分校,並納入外交成果清單 [31]  ;同年10月,西北工業大學哈薩克斯坦分校在阿拉木圖市啓用,標誌着中國第一所高水平大學在“一帶一路”首倡之地正式開始辦學 [1] 

西北工業大學學術研究

西北工業大學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2月,學校牽頭建有8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4個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1] 
西北工業大學科研機構一覽
級別
名稱
依託單位
國家級實驗室
凝固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材料學院
翼型、葉柵空氣動力學重點實驗室
航空學院
動力與能源學院
水下信息與控制重點實驗室
航海學院
燃燒、熱結構與內流場重點實驗室
航天學院
無人機特種技術重點實驗室
365所
超高温結構複合材料重點實驗室
材料學院
航天飛行動力學技術重點實驗室
航天學院
天地海一體化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
-
省部級實驗室
現代設計與集成製造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機電學院
空間應用物理與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理學院
空天信息感知與光電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電子信息學院
空天微納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機電學院
新概念噴氣推進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
動力與能源學院
飛行器結構力學與強度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
航空學院
力學與土木建築學院
空間生物實驗模擬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
生命科學院
物聯網技術及應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電子信息學院
陝西省語音與圖像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
計算機學院
陝西省空間材料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理學院
陝西省摩擦焊接技術重點實驗室
材料學院
陝西省信息獲取與處理重點實驗室
電子信息學院
陝西省凝聚態結構與性質重點實驗室
理學院
陝西省光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
理學院
陝西省嵌入式系統技術重點實驗室
計算機學院
陝西省微/納米系統重點實驗室
機電學院
陝西省高分子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理學院
陝西省飛行控制與仿真技術重點實驗室
自動化學院
陝西省微特電機及驅動技術重點實驗室
自動化學院
陝西省微小衞星工程實驗室
航天學院
陝西省物聯網工程實驗室
電子信息學院
陝西省機電傳動與控制工程實驗室
機電學院
陝西省交通安全監控網絡工程實驗室
自動化學院
航空火力與指揮控制系統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
電子信息學院
航空微電子中心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
計算機學院
航空氣動力數值模擬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
航空學院
無人機先進氣動佈局與控制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
365所
空間材料科學與技術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
理學院
聲學工程與檢測技術國家專業實驗室
航海學院
動力學與強度國家專業實驗室
航空學院
力學與土木建築學院
熱工程信息處理國家專業實驗室
動力與能源學院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國家專業實驗室
機電學院
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
無人機系統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西北工業大學
陶瓷基複合材料製造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西北工業大學
國防科技工業難變形材料鍛造技術研究應用中心
材料學院
先進金屬材料精確熱成型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材料學院
省部級工程研究中心
嵌入式系統集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航空航天電機系統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陝西省風機泵工程研究中心
陝西省旋轉機械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工程研究中心
陝西省碳/碳複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陝西省摩擦焊接工程技術中心
陝西省稀土永磁電機及控制工程技術中心
陝西省製造業信息化工程技術中心
陝西省先進材料及凝固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陝西省數字化特種製造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陝西省陶瓷基複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陝西省製造業信息化生產力促進中心
陝西省電動伺服系統工程研究中心
陝西省高可靠無線通信技術研究工程中心
陝西省傳感網與智能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陝西省雲計算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 [32] 
無人系統技術研究院/無人系統發展戰略研究中心
-
文化遺產研究院
柔性電子研究院
光電與智能研究院
海洋研究院
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長三角研究院
三六五所
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 [33] 
飛行器極端力學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
-
航空發動機總體與控制數智技術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
飛行器高性能裝配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

西北工業大學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2月,“十三五”以來,學校獲國家三大獎20項。 [1] 
近年來,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研究院、柔性電子國家基礎(前沿)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黃維和南京工業大學柔性電子(未來技術)學院教授王建浦(現任常州大學副校長)領銜的創新團隊,在鈣鈦礦LED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創新成果。特別是在鈣鈦礦發光二極管(LED)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通過加快輻射覆合速率,顯著提高熒光量子效率,使鈣鈦礦LED外量子效率突破30%大關,接近實現產業化水平。相關研究成果的論文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 [100] 
時間
所獲成就
2021年
軟件學院智能嵌入式軟件研究中心成立 [67] 
2022年7月
航天學院空天組合動力創新團隊牽頭研製的“飛天一號”火箭衝壓組合動力成功發射 [34] 
2022年11月
西北工業大學海洋研究院成立 [68] 
2022年
學校獲得陝西省科學技術獎14項,一等獎6項、二等獎8項 [35] 
2023年1月
學校發起成立卓越大學智庫聯盟 [69] 

西北工業大學學術資源

西北工業大學館藏資源

截至2022年底,西北工業大學圖書館累計紙質館藏文獻總量達388萬餘冊。特藏有姜長英航空史料約5000冊,歷屆學位論文約5萬餘冊。中外文電子圖書209萬餘種,中外文電子期刊約5.9萬種,國內外學位論文1240萬餘篇。2023年西北工業大學圖書館共擁有數據庫173種,490個子庫:中文數據庫70種,256個子庫;中外文視頻數據庫10種,子庫57個(中文5種,30個子庫,外文5種,27個子庫);外文數據庫93種,177個子庫。 [36] 

西北工業大學學術期刊

西北工業大學學報 西北工業大學學報
《西北工業大學學報》:1957年創刊,雙月刊,由西北工業大學主辦,主要刊登航空、航天、航海科學技術和工程技術為主的研究成果,本刊以反映航空、航天、航海學科(專業)的科學研究成果與動態、促進學校交流為辦刊宗旨 [37] 
機械科學與技術 機械科學與技術
《機械科學與技術》: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主管、西北工業大學主辦的學術期刊,1981年創刊,月刊。期刊主要刊登機械工程領域及其交叉學科具有創新性的基礎理論研究、工程技術應用的優秀科研成果,強調理論性、創新性、學術性與前瞻性。作者和讀者遍佈全國相關研究領域的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及企事業單位 [62] 
國際設備工程與管理 國際設備工程與管理
《國際設備工程與管理》: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西北工業大學承辦。是一種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英文學術季刊。工廠工程與管理是一門綜合性的跨學科學科,主要報道設備應用技術和行業管理的學術研究。它具有既報工程又報管理,既重工程又重機電,又重力學的特點。其內容涉及技術、經濟、管理等方面 [38] 
航空工程進展 航空工程進展
《航空工程進展》: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主管,西北工業大學和中國航空學會聯合主辦的學術期刊,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CN 61-1479/V ,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 1674-8190,大16開,雙月刊,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期刊集學術性、權威性、前瞻性與專業性於一體,具有較高學術價值,作者和讀者遍佈全國航空航天相關的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及企事業單位,是從事航空航天領域的專業人才學術交流的新型平台 [40] 
高等數學研究 高等數學研究
《高等數學研究》:創刊於1954年,由陝西省科協主管、西北工業大學和陝西省數學會聯合主辦的一個數學科學專業期刊,主要刊登有關大學數學的教學研究和學術研究的論文,以提供一個大學數學老師、數學家和數學愛好者交流探討數學教學研究和學術研究的平台,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和促進數學學科的發展為其辦刊宗旨 [39] 

西北工業大學校園文化

西北工業大學學校標誌

校徽
西北工業大學校徽為圓形,中間三角代表飛行器,示意西工大“航空”特色;中間浪花代表海洋,示意西工大“航海”特色;中間點狀圓環代表大氣層,示意西工大“航天”特色。標誌中“1938”字樣表明學校的建校時間,同時標誌中還有學校的中英文標準字及標準譯文。校徽望予以莊重、大方之感,又有衝破陳規約束、大膽創新、勇攀高峯、鋭意進取的思想 [41] 
西北工業大學校徽 西北工業大學校徽

西北工業大學精神文化

校訓
公誠勇毅 [4] 
“公”:公為天下,報效祖國;
“誠”:誠實守信,襟懷坦蕩;
“勇”:勇猛精進,敢為人先;
“毅”:毅然果決,堅韌不拔。
西北工業大學校訓 西北工業大學校訓
校風
基礎紮實、工作踏實、作風樸實、開拓創新 [43] 
西北工業大學校風 西北工業大學校風
  • 校歌
作詞:厲汝尚
作曲:閻紹華
西嶽軒昂,北斗輝煌,澤被萬方,化育先翔。
巍哉學府,輩出棟樑,重德厚生,國乃盛強。
千仞之牆,百鍊之鋼,鏤木鑠金,飛天巡洋。
公誠勇毅,永矢毋忘,中華燦爛,工大無疆。
西北工業大學校歌 西北工業大學校歌 [42]

西北工業大學行政管理

西北工業大學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校長、黨委副書記
黨委常務副書記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國家監委駐西北工業大學監察專員
黨委副書記
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副校長
黨委常委、副校長
黨委常委
嶽曉奎
參考資料: [17] 

西北工業大學歷任領導

歷任校長
姓名
職務
在職時間
西北工業大學校長
1958年~1967年
王恆
西北工業大學校長
1978年~1982年
西北工業大學校長
1982年~1984年
西北工業大學校長
1984年~1992年
西北工業大學校長
1992年~2001年
西北工業大學校長
2001年~2012年
西北工業大學校長
2013年~2023年
參考資料: [45] 
歷任黨委書記
姓名
職務
在職時間
劉海濱
西北工業大學黨委第一書記
1958年~1967年
西北工業大學黨委第一副書記、書記
1973年~1982年
林星
西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
1982年~1984年
西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
1984年~1988年
李保義
西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
1988年~2001年
西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
2001年~2010年
西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
2010年~2016年
張煒
西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
2016年~2023年
參考資料: [45] 

西北工業大學校區情況

西北工業大學有2個校區,分別為友誼校區和長安校區 [1] 

西北工業大學友誼校區

西北工業大學友誼校區地址在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友誼西路127號 [48]  ,截至2020年,校區建設用地規劃面積1324畝,其中實際使用權面積1117畝,總建築面積約為110萬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約8700人(部分學生住在旺園公寓),友誼校區將滿足約7000名在校生辦學需求 [44]  。2024年4月17日,友誼校區田徑場正式開放使用 [63] 
西北工業大學友誼校區 西北工業大學友誼校區
西北工業大學友誼校區 西北工業大學友誼校區

西北工業大學長安校區

西北工業大學長安校區地址在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東祥路1號 [48]  ,校區建設用地規劃面積3876畝,其中實際使用權面積3535畝,代徵路、綠地面積341畝,總建築面積約為103萬平方米。截至2020年6月,全日制在校生約17800人(部分學生住在旺園公寓) [66] 
西北工業大學長安校區

西北工業大學校園環境

春日裏的工大校園,萬物吐故納新,春風所至之處,無不綠意盎然。忙碌的風吹綠了柳芽,勤勞的模樣呼喚着土壤裏的每一株植物 [101] 
校園風景
坐落於秦嶺腳下的西北工業大學長安校區,也有着極為豐富的物種資源,何尊兩旁,紅花槭紅的似火,紅的似霞,紅的如花,多麼熱烈而純粹的紅,沒人不愛這樣的紅,雲餐西門門口,枇杷樹那滿樹金黃令人目不暇接,大似明珠徑寸,黃如香蠟成丸 [101] 
校區風景

西北工業大學校友情況

西北工業大學培養出了中國歷史上鑄造、航空宇航製造工程、飛行力學、航空發動機、水中兵器、火箭發動機、無人系統等7個學科的全國第一位工學博士。截至2024年2月,西北工業大學為國防科技事業發展和國民經濟建設輸送的33萬多名校友中,有50餘位省部級以上領導和67位將軍、63位兩院院士 [1] 
在航空領域,以楊偉、唐長紅等為代表的約半數以上的重大型號總師、副總師為西北工業大學校友。中國航空工業成立70週年紀念表彰的5位“航空報國功勳獎”獲得者中4位來自西北工業大學,10位“航空報國傑出獎”獲得者中來自西北工業大學的有6位。在航空航天月桂獎獲獎者中,有28位在西北工業大學學習、工作過 [1] 
在航天領域,從早年“航天三少帥”中的張慶偉和雷凡培,到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等,一大批傑出校友擔任大型央企及所屬企事業單位黨政領導幹部及副總師以上職務,相繼為中國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1] 
航海領域同樣有大批的傑出校友活躍在船舶工業、水中兵器行業的重要管理崗位與核心技術崗位上,英才輩出,不勝枚舉。大批西工大學子成為行業精英、國之棟樑,在人才培養領域形成了獨有的“西工大現象”,被社會譽為“總師搖籃” [1] 

西北工業大學政界校友

黨政精英
姓名
職務
十六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原國務院副總理,第十三屆中央候補委員,十四屆、十五屆、十六屆中央委員,十五屆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十六屆中央政治局委員
十四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原天津市委書記。
原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副主任(正部級),重慶市副市長。
楊衞
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工程力學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
周傳典
原冶金工業部副部長、總工程師。
曾慎達
原陝西省委副書記、副省長。
何文治
原航空航天工業部副部長。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8]  ,第十六屆、十七屆、十八屆、十九屆、二十屆中央委員 [9]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原青海省委副書記、省長,第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十九屆中央委員。遼寧省委書記 [7] 
四川省委副書記,省政府省長、黨組書記
中央軍民融合辦常務副主任,第十九屆中央委員、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 [6]  、部長
原全國婦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黨組副書記,第十二屆、十三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四屆中紀委委員
梁琦
原陝西省省委常委、省政協副主席。
馬大謀
原陝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革陝西省委主委。
黃懋衡
原江西省副省長,省政協副主席。
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原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第十八屆、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
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 [10] 
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 [11] 
原四川省委常委,重慶市委書記
原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原陝西省政協副主席
貴州省政協原副主席 [12] 
成都市人大常委會原主任 [13] 
注:排名不分先後
參考資料: [46] 

西北工業大學學界校友

知名校友
姓名
職務
張伯聲
曾任國立西北工學院教授,原西北大學教授、副校長,西安地質學院教授、院長、名譽院長。其“地殼波浪狀鑲嵌構造學説”被公認為中國地質界的五大構造學派之一。
魏壽昆
曾任國立西北工學院教授,中國冶金物理化學學科創始人之一,北京科技大學建校元老之一。在冶金熱力學理論及其應用中獲得多項重大成果。
葉培大
原北京郵電學院院長、北京郵電大學名譽校長。中國微波通信與光纖通信的開拓者之一。
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
中國工程院院士,殲10總設計師。
中國科學院院士,原清華大學校長。
劉廣志
原地質礦產部探礦工程裝備工業公司總工程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長春地質學院兼職教授。新中國地質部門探礦工程奠基人 [76] 
中國科學院院士,原天津大學校長。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材料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原浙江大學校長,現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員。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航工業航空動力機械研究所總設計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紡織材料學家和紡織教育家。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防科技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航工業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總設計師、運20總設計師 [88]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總工程師
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冶金學家 [89] 
中國科學院院士,控制理論專家。
中國工程院院士,材料學專家。
中國工程院院士,農業工程專家。
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物理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士,技術科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士,技術科學部。
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市科協主席 [5] 
中國工程院院士,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總設計師 [15]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任務局局長 [15-16] 
注:排名不分先後
參考資料: [64] 

西北工業大學商界校友

企業領袖
姓名
職務
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兼CEO、黨委書記,第十九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企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企業家協會副會長。
龍湖集團 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入選福布斯2021年度中國傑出商界女性。
陝西華秦科技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西工大材料學院青年教師獎勵基金理事長,西安首屆“十佳軍民融合企業家”,西安改革開放40週年“優秀民營企業家”,2018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重慶聯盛建設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中國建設監理協會(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副會長,重慶市建設監理協會(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會長,西北工業大學講座教授。
劉紅軍
西工大寧波研究院民用航天首席科學家、工學博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陝西天回航天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總師。
胡翔
摩比天線技術(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長。
方芳
廣東四方威凱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塗料工業協會常務理事,廣東省塗料行業協會常務副會,中國塗料行業精英獎、廣東塗料30年優秀企業家。
邢繼柱
北京瑞寶賽博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索為系統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廈門南洋職業學院董事長,全國工商聯民辦高等教育協會理事,“中國高校傑出校長”“中國十大傑出民辦教育家”,先後獲“陝西英才”、“中華愛國英才”和“新世紀中國改革人物”稱號。
注:排名不分先後
參考資料: [65] 

西北工業大學央企校友

知名校友
姓名
職務
趙越讓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黨委副書記 [95] 
李養民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96] 
注:排名不分先後

西北工業大學高校校友

高校校友
姓名
職務
1956年任南京航空學院(現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院長,1979至1984年任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副校長、校長。
鄧旭初
1953-1954任任華東航空學院黨總支書記,1954年後歷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辦公室主任、副校長、黨委副書記、1977年6月至1986年任黨委書記。
1978年任清華大學副校長、校黨委委員。1980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83年任清華大學校長。
1981年擔任天津大學校長。
1950-1977年期間先後在西北工學院和西北工業大學工作。1982年任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
2004任西北工業大學校長助理,2005年任西北工業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2015年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書記。
2006年任浙江大學校長。
2006年任南京大學副校長。
2010年任瀋陽航空航天大學校長。
2010年空軍工程大學副校長。
2011年任西安美術學院黨委委員、黨委副書記。2018年任咸陽師範學院黨委委員、黨委書記。
2012年任中國民航大學副校長。
2013年任西北工業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2016年任西北工業大學黨委常委、副書記;2019年任南京理工大學黨委委員、黨委常委、黨委書記。
方明
2015年任咸陽師範學院校長,2018年任西安財經大學校長。
2015年01月,任商洛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2015年10月,任商洛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2017年03月,任商洛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
2015年任西安郵電大學黨委委員、校長。
2015年任中共陝西師範大學委員會常委;2017年任新疆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2020年任延安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
現任西安空軍工程大學副校長。
參考資料: [97-98]  (截止2024年5月,部分知名校友)

西北工業大學所獲榮譽

榮譽
時間
榮譽獎項
-
連續兩次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授予“重大貢獻獎” [99] 
2022年9月
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 [90] 
2022年
西北工業大學團委獲評2022年“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單位 [91] 
2022年
西北工業大學“追火箭的年輕人”實踐隊獲評2022年“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團隊 [91] 
2022年
2022年省級示範學校 [91] 
2022年
西北工業大學“追火箭的年輕人”實踐隊獲評2022年省級標兵團隊 [91] 
2022年
西北工業大學“中國這十年”思政教育實踐團 [91] 
2022年
中華民族一家親,聚力共繪同心圓”社會實踐團獲評2022年省級優秀團隊 [91] 
2021年
陝西省2021年度“雙百工程”先進單位 [92] 
2021年5月
2019-2020年度廣西壯族自治區脱貧攻堅先進集體 [93] 
2017年
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 [94] 
2011年
全國文明單位 [9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