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北工業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鎖定
西北工業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School of Phys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Northwes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西北工業大學下設的二級學院
西北工業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前身是1987年創建的應用物理系。2003年應用物理系與應用數學系、化學工程系合併為理學院,2019年11月,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正式成立。
根據2021年10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設有3個教學系,開設3個本科專業,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個,專業碩士學位類別2個;有教職工111人,其中教授、研究員34人,在校生約800人,其中碩士、博士佔50%以上。 [1] 
中文名
西北工業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外文名
School of Phys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Northwes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創辦時間
1987年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主管部門
西北工業大學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楊銘
專職院士數
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
本科專業
3個
碩士點
一級學科2個
二級學科1個
博士點
一級學科2個
二級學科1個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3個
院系設置
3個教學系
知名校友
王小力
劉運全
高子偉

西北工業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辦學歷史

原西北工學院、華東航空學院、西安航空學院均設有物理教研室。
1957年,設立西北工業大學基礎課部物理教研室(105教研室)。
1960年,籌建工程物理系(後因故未能成立)。
1960年,抽調約80名三年級學生成立物理師資班。
辦學歷史
辦學歷史(5張)
1972年,1977年先後各招收一屆物理師資班。
1982年,成立西北工業大學數理力學系(內設物理教研室等),物理教研室由老基礎課樓二樓搬遷至基礎課樓(現毅字樓)。
1985年,開設應用物理學本科專業。
1987年,成立應用物理系。
1990年,與六系(現電子信息學院)共建物理電子學與光電子學碩士點。
1993年,獲批材料物理與化學碩士學位授予權。
1995年,獲批光學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
1996年,獲批陝西省空間材料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1998年,獲批材料物理與化學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光學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
2000年,開設材料物理本科專業。
2001年,開設光信息科學與技術(2013年更名為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專業。
2002年,材料物理與化學二級學科被評為全國重點學科。
2003年7月,在應用數學系、應用物理系和化工系基礎上組建理學院(內設應用物理系等),獲批光學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和凝聚態物理二級學科博士授予權。
2004年,獲批光學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
2005年,獲批空間應用物理與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17年更名為超常條件材料物理與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陝西省凝聚態結構與性質重點實驗室、陝西省光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獲批陝西省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2006年9月,首批入駐長安校區開設新生課程。
2007年,材料物理與化學學科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共同建設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被評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
2008年7月,由友誼校區字樓搬遷至長安校區理學院樓,由友誼校區毅字樓搬遷至長安校區理學院樓。
2010年,獲批物理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
2011年,魏炳波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2年,物理學首次進入ESI全球學科排行榜前1%,凝聚態物理、光學學科獲批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學科,應用物理學專業獲批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專業。
2014年,獲批設立物理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2017年,共同建設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被確定為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
2019年11月,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正式成立,獲批設立光學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4] 
2020年,獲批首批“強基計劃”物理學類基礎人才培養資格。 [1] 

西北工業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辦學條件

西北工業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院系專業

根據2021年10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設有材料物理系、應用物理學系、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系3個教學系,開設材料物理、應用物理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3個本科專業。 [1] 

西北工業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師資力量

根據2021年10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教職工111人,其中教授、研究員34人,副教授、副研究員和高級工程師47人,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長江學者1人,萬人計劃領軍人才1人,國家級青年人才4人,中國青年科技獎1人,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人,陝西省“百人”計劃學者1人,陝西省教學名師1人,陝西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陝西省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1人,陝西省青年科技新星4人。 [1] 
中國科學院院士:魏炳波(專職)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魏炳波、趙曉鵬
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王海鵬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王海鵬、甘雪濤、翟薇
國家新世紀人才計劃:王楠、王海鵬、尹劍波
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翟薇
國家級青年人才:謝彥博
陝西省教學名師:羅春榮、趙建林
陝西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阮瑩、毛東
陝西省教學團隊:《大學物理》課程教學團隊、應用物理學專業教學團隊 [1] 

西北工業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根據2021年10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個,陝西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個,陝西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陝西省精品課程3門。 [1]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材料物理、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陝西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應用物理學
陝西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1] 
精品課程
類別
課程名稱
陝西省精品課程
大學物理、大學物理實驗、光學 [1] 
  • 教學成果
根據2021年10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先後獲國家教學成果獎1項,陝西省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多項。 [1] 
教學成果獲獎
項目名稱
獲獎類別
多層次應用物理教育體系建設與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
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4] 

西北工業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學科建設

根據2021年10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個,專業碩士學位類別2個,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物理學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 [1]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材料科學與工程、物理學、光學工程
一級學科博士點:物理學、光學工程
二級學科博士點:材料物理與化學
一級學科碩士點:物理學、光學工程
二級學科碩士點:材料物理與化學
專業碩士學位類別:材料與化工、電子信息
國家級重點學科:材料物理與化學
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材料物理與化學
陝西省重點建設學科:光學工程 [1] 

西北工業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學術研究

西北工業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科研平台

根據2021年10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1個,陝西省重點實驗室3個。 [1]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超常條件材料物理與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光場調控與信息感知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
陝西省重點實驗室:陝西省空間材料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陝西省凝聚態結構與性質重點實驗室、陝西省光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 [1] 

西北工業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科研成果

根據2021年10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以及多項省部級科研獎勵。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羣體項目、重大項目、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以及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等多項國家級重大項目,近五年累計科研經費到款1.2億元,學院師生在國際期刊上發表高水平論文700餘篇。 [1] 
科研獲獎
項目名稱
獲獎類別
空間快速凝固地面模擬方法與實驗裝置
1997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液態金屬深過冷與快速晶體生長研究
2003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4] 

西北工業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合作交流

根據2021年10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先後與2個國家(地區)的2所高校(科研機構)建立密切合作關係:與荷蘭特文特大學大學共建納米流體與界面國際聯合實驗室;與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建立人才培養合作項目,近五年派出學生聯合培養或合作交流37人。 [1] 

西北工業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文化傳統

  • 文化活動
根據2021年10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舉辦2021年校乒乓球賽選拔賽,開展“傳承紅色革命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主題教育活動,物理、數學強基班聯誼智力運動會。 [5-6] 

西北工業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學院領導

西北工業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名單
黨委書記
楊銘
副院長(主持工作)
翟薇
黨委副書記
王洲航
副院長
毛東、謝彥博 [2] 

西北工業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歷任領導

院系
任期
職務
應用物理系
1987.02-2003.07
包蔭鸞(主任)
1987.2-1994.2
李志萬(書記)
1987.2-1992.9
管玉峯(書記)
1992.9-1999.2
陸福一(主任)
1994.2-1998.1
魏炳波(主任)
1998.3-2003.7
陳長樂(書記)
理學院
2003.07-2019.11
魏炳波(院長)
2003.7-2007.10
陳長樂(書記)
2003.7-2005.12
孫曉梅(書記)
2005.12-2009.7
張衞紅(院長)
2007.10-2014.12
章曉明(書記)
2009.7-2013.1
閆育周(書記)
2013.1-2016.7
鄧子辰(院長)
2014.12-2018.8
代富平(書記)
2016.7-2019.5
張秋禹(主持工作副院長)
2018.8-2019.5
楊銘(書記)
2019.5-2020.6
洪振宇(主持工作副院長)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2020.1-2020.6
洪振宇(常務副院長)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