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範九倫

鎖定
範九倫,男,漢族,出生於1964年11月,河南省温縣人,中共黨員/民盟盟員,畢業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
現任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常委,民盟中央常委、陝西省委會主委,省政協副主席 [1-4]  [8]  [12-14] 
中文名
範九倫
外文名
Fan Jiulun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64年11月
畢業院校
陝西師範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代表作品
專著《模糊熵理論》,教材《密碼學基礎》
《離散信息論基礎》和《模式識別導論》
主要成就
陝西省教學名師
出生地
河南省温縣
職    稱
教授

範九倫人物履歷

範九倫 範九倫
1985年7月,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數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
1988年7月,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數學系基礎數學專業,獲理學碩士學位;
1998年3月,畢業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
1998年9月—2000年9月,在西北工業大學博士後流動站工作;
1988年7月—2015年8月,歷任西安郵電大學民盟支部主任委員,計算機系副主任,信息與控制系主任,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院長,信息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副校長、黨委委員等職;
2015年9月,任西安郵電大學黨委委員、校長;民盟西安郵電大學總支主任委員,陝西省政協常委,省政協文史與學習委員會副主任,民盟陝西省常委。 [2]  [5] 
2023年1月,任陝西省政協副主席。

範九倫任免信息

2023年1月15日,政協陝西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選舉範九倫為省政協副主席。 [11] 
2023年3月,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常委。 [15] 
2023年5月16日,陝西省政府決定,免去範九倫的西安郵電大學校長職務。 [16] 

範九倫主要研究方向

模糊數學理論與模糊系統,不確定性推理,模式識別圖像處理,智能信息處理,信息安全,模糊集理論,模式識別信號與信息處理等。

範九倫社會兼職

陝西省政協常委;
陝西省政協文史與學習委員會副主任;
民盟陝西省常委;
陝西省政協委員;
西安市政協委員;
通信學報》編委;
電子與信息學報》和其姊妹刊《電子科學學刊(英文版)》編委;
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副理事長;
工信部通信網絡信息安全專家諮詢組成員;
中國通信學會物聯網專委會副主任;
中國通信學會通信安全技術委員會委員;
中國計算機學會多值邏輯與模糊邏輯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通信學會高級會員;
中國計算機學會高級會員;
中國電子學會高級會員;
中國密碼學會高級會員;
中國系統工程學會模糊系統與模糊數學專業委員會理事;
陝西省通信學會通信系統與信號處理委員會委員;
陝西省計算機學會網絡與信息安全委員會委員;
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TC8第四組副組長; [2]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常委; [14-15] 
中國民主同盟陝西省第十三屆委員會主委; [8] 
政協陝西省第十三屆委員會委員。 [10] 
中國民主同盟第十二屆中央委員、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 [3]  [9] 

範九倫研究成果

範九倫教授先後為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了《數字信號處理》、《信息論》、《密碼學基礎》、《網絡與通信安全技術》、《模式識別》、《視頻圖像處理》、《常微分方程》、《概率論與隨機過程》、《離散數學》、《人工智能導論》、《數字圖像處理》等課程的講授工作。 [2] 
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242信息安全計劃、教育部高等學校骨幹教師資助計劃、工信部科研計劃、安全部科技計劃、陝西省科技攻關等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和橫向課題20餘項,在國內外期刊《Fuzzy Sets and System》、《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電子學報》、《電子與信息學報》、《計算機學報》、《自動化學報》、《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中國圖象圖形學報》以及國內外會議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被SCIEIISTP收錄80餘次。 [2] 
出版學術專著《模糊熵理論》,教材《密碼學基礎》、《離散信息論基礎》和《模式識別導論》,譯著《網絡安全:現狀與展望》。 [6] 

範九倫個人榮譽

2000年,被陝西省團委授予“新長征突擊手”;
2001年,被民盟中央授予“先進個人”;
2005年及2015年,被民盟陝西省委授予“模範盟員”兩次;
2007年,被省教育工委和省教育廳授予“全省教育系統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工作者”;
2008年,被省學位委員會授予“研究生創新教育工作先進個人”;
2010年,榮獲陝西省教學名師稱號。
2021年9月26日,榮獲全國教材建設先進個人稱號。 [7] 
曾榮獲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和三等獎,中國電子學會電子信息科學技術一等獎,陝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和三等獎,陝西省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及一等獎、優秀教材一等獎,獲中國通信學會科技獎勵一等獎一次,陝西省科技獎勵二等獎一次,陝西高等學校科技獎勵二等獎一次、三等獎二次,陝西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二等獎一次。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