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廉

(中國工程院院士、超導和稀有金屬材料專家)

鎖定
周廉,1940年3月11日出生於吉林省舒蘭縣,超導和稀有金屬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名譽院長 [1] 陝西科技大學名譽校長 [2]  ,南京工業大學先進金屬材料研究院院長。
1963年周廉從東北工學院畢業後分配到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工作;1969年調到寶雞有色金屬研究所工作;197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9年由教育部派往法國國家科研中心低温研究實驗室進修;1984年擔任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常務副院長;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2002年擔任中國工程院冶金、化工與材料學部主任 [3]  ;2003年擔任陝西科技大學名譽校長;2008年擔任中國鈦工業協會首任會長;2013年出任南京工業大學先進金屬材料研究院院長 [4] 
周廉致力於超導和稀有金屬材料的研究發展工作。研究方向涉及到鈦及鈦合金、材料加工和製備技術,以及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生物工程材料等多個領域 [3] 
中文名
周廉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吉林省舒蘭縣
出生日期
1940年03月11日
畢業院校
東北工學院
職    業
教學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性    別

周廉人物經歷

周廉 演講/報告
周廉 演講/報告(2張)
1940年3月11日,周廉出生于吉林省舒蘭縣。
1955年9月,考入吉林市第一中學 [5] 
1959年9月,考入東北工學院(1993年複名為東北大學)有色金屬加工專業。
1963年7月,本科畢業後分配到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工作(至1969年1月)。
1969年1月,響應國家支援三線號召,調到寶雞有色金屬研究所工作,擔任科辦副主任(至1984年1月)。
1970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9年11月,由教育部派往法國國家科研中心低温研究實驗室進修(至1981年12月)。
1984年1月,擔任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至2005年1月)。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
2002年1月,擔任西北超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同年擔任中國工程院冶金、化工與材料學部主任(至2006年1月)。
2003年1月,擔任陝西科技大學雙聘院士,名譽校長 [6] 
2005年,被聘為西北工業大學外聘院士、博士生導師 [7] 
2008年1月,擔任中國鈦工業協會首任會長(至2004年1月)。
2013年5月15日,出任南京工業大學先進金屬材料研究院院長。
2016年8月6日,北京工業大學舉行周廉院士3D打印材料工作室揭牌儀式 [8] 
2017年8月14日,在陝西科技大學設立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周廉院士工作室 [9] 

周廉主要成就

周廉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周廉 參加活動
周廉 參加活動(4張)
周廉致力於超導和稀有金屬材料的研發工作,以及鈦及鈦合金、材料加工和製備技術、生物工程材料等多個領域,特別是在低温鈮鈦超導材料Nb3Sn、高温YBCO超導材料、Bi系超導材料和二硼化鎂新型超導材料性能研究方面創造了三次世界最高紀錄 [1] 
1968年起周廉開始從事低温超導材料的基礎研究、線材實用化、超導工程應用及高温超導料的研究。20世紀60年代末起從事鈮-50W/t鈦超導材料研究,系統深入地研究了鈮鈦合金的組織、性能和釘扎機理,創造性提出並採用了最佳時效一形變工藝技術,使鈮鈦線材的Jc(B)達到國際最好水平。20世紀80年代初從事青銅法鈮三錫線材研究,使線材高場下的Jc達國際先進水平,製成的鈮三錫磁體達到國際先進(15.2T,4.2K)。他對低温超導材料的研究,為中國國內的受控聚變反應裝置、超導發電機、高能加速器磁體、脈衝超導磁體以及實驗室用高場磁體等提供了數噸鈮鈦超導線材及鈮三錫長帶。1998年,他主持研製的鉍系高温超導帶材和輸電電纜性能達國際先進水平 [10] 
  • 學術論著
截至2015年,周廉發表論文400多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4項 [11] 
  • 學術交流
周廉長期活躍在中國國內外材料學術界,多次主持和參加國內外重大學術活動。做為中方負責人,他還領導和參與了中法、中日、中德、中波等多項政府間有關超導及鈦合金科技合作項目。創立了材料學術聯盟,連續主辦了6屆國際新材料發展趨勢高層論壇,主持了航空材料、海洋材料、3D打印材料等多項中國工程院諮詢項目 [9]  。截至2015年,周廉先後主持了一系列中國國內外學術會議,20多次應邀在國際重大學術會議、中國以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作特邀報告 [10] 
  • 成果獎勵
截至2015年,周廉領導和參與了多項政府間科技合作項目,先後獲得國家發明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5項、二等獎5項 [4] 
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1995年
高JCYBCD超導材料製備技術及組織性能研究
省部級一等獎
1998年
不鏽鋼纖維工業開發
省部級一等獎
1998年
燒結不鏽鋼纖維氈研究
省部級一等獎
1998年
超導YBCD塊材料製備技術
省部級一等獎
1999年
高JCYBCD超導體材料製備技術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1999年
直流輸電電纜用Bi系長帶
省部級一等獎
2015年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用高性能低温超導材料製備技術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12] 

周廉人才培養

從1987年起,周廉先後任西安交通大學東北大學陝西師範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多所中國國內高校的兼職教授。特別是採取與中國國內外研究單位和高校合作研究、聯合培養的方式,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截至2015年,周廉一共培養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近百名,指導博士後3名 [6]  ,為中國超導和稀有金屬材料領域的進步輸送了大量優秀的科技人才 [10] 

周廉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1988年
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1988年
獻身國防科技事業先進個人
1990年
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出國留學人員
1992年
全國有色金屬工業特等勞動模範
2003年01月
國際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學會會士
2005年01月
法國約瑟夫·傅里葉大學名譽博士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西安市首屆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
參考資料來源: [10] 

周廉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88年01月至2000年01月
中國超導技術專家委員會首席專家
1995年01月至-
世界鈦會國際執委會委員
1998年03月至2003年03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99年01月至2007年01月
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理事長
1999年01月至-
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副理事長
2002年至2004年
中國鈦業協會首任會長
2003年03月至2008年03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2005年01月至2007年01月
國際材料研究聯合會主席
稀有金屬材料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中國工程院冶金、化工與材料學部主任
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戰略諮詢委員會主任
國際低温工程材料委員會委員
國際生物工程材料委員會委員
西安交通大學兼職教授 [11] 
東北大學、陝西師範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校兼職博士導師
參考資料來源: [4] 

周廉人物評價

周廉為中國新材料的基礎研究、工藝技術及實用化的研究和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3] (南京工業大學技術轉移中心評)
周廉是超導材料及工程技術領域的重要開拓者之一,推動了中國高温超導材料的實用化進程,為中國稀有金屬材料在航空、航天、化工、核電及國防軍工等方面的應用做出了重大貢獻 [10] (何梁何利基金評)

周廉人物影響

  • 吉林一中周廉獎學金
2007年,周廉個人捐資20萬元,設立“吉林一中周廉獎學金”,用於獎勵吉林一中的優秀學子,引導並鼓勵他們敦品勵行,熱心向學,體魄強健,具備特長,勤奮學習,富於創新 [5] 
  • 陝西科技大學周廉獎學金
“周廉獎學金”是陝西科技大學名譽校長周廉院士以個人的名譽所設立的獎學金,專門用於獎勵學習成績優異,在科技創新、學術研究方面表現突出的該校在校大學生 [1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