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12月12日

(日期)

鎖定
12月12日是公曆一年中的第346天(閏年第347天),離全年結束還有19天。
中文名
12月12日
外文名
December 12th
性    質
日期
離全年結束
19天
公曆一年中
第346天

12月12日重大事件

1574年——土耳其穆拉德三世塞利姆二世死後繼位為土耳其蘇丹。
1642年——荷蘭航海家塔斯曼發現新西蘭。
1804年——西班牙對英國宣戰,併發起戰爭。
1887年——土耳其西方國家呼籲,要求調解同俄國的戰爭。 [1] 
馬可尼:無線電的發明人 馬可尼:無線電的發明人
1901年——意大利發明家馬可尼的研究小組,在加拿大接收到從英國發送出來的第一個橫跨大西洋的無線電信號。
1911年——德里取代加爾各答成為印度的首都。
1915年——12月,大總統袁世凱中華民國更改國號為中華帝國,並於12月12日加冕登基為皇帝。將民國五年(即1916年)改為中華帝國洪憲元年,史稱洪憲帝制
1925年——伊朗巴列維王朝建立。
1928年——國民黨政府與丹麥簽訂中丹友好通商條約。 [2] 
1931年——國民黨政府公佈户籍法,共132條。 [2] 
張學良與楊虎城 張學良與楊虎城
1936年——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又稱雙十二事變。
1937年——日本放棄對華不擴張決定,南京正式淪陷。
1941年——莫斯科保衞戰反攻階段,蘇聯紅軍解放索爾涅奇諾戈爾斯克
1946年——中國完成派兵進駐西沙南沙羣島
1948年——唐山解放。 德國作曲家漢斯·維爾納·亨策Hans Werner Henze)的小提琴協奏曲巴登-巴登首演,其創作深受斯特拉文斯基和勳伯格的影響,代表作有舞劇《水精》、《瑪儂·萊斯科》等。 [3] 
1949年——中國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收復南沙羣島。
1952年——畢加索把新作和平鴿獻給世界和平大會。
1954年——中央軍委召開擴大會議劃分軍區。
1963年——肯尼亞獨立。
1964年——肯尼亞宣佈成立共和國,仍留在英聯邦內。共和國第一任總統由喬莫·肯雅塔擔任。
1966年——航海家吉切斯特創隻身遠航紀錄。
1971年——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艘導彈驅逐艦啓用。
1973年——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
全斗煥和盧泰愚 全斗煥和盧泰愚
——黃帥事件掀起“破師道尊嚴”浪潮
1979年——魯迅研究學會在京成立。
1979年——全斗煥發動軍事政變。
1982年——美國發生歷史上最大的現金盜竊案。
1984年——美天文學家觀測到太陽系外第一顆行星。
1985年——美國租用的一架民航專機在加拿大紐芬蘭島上墜毀,機上250名從中東回國度聖誕節的美國軍人和8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
——我國第一台水下機器人“海人1號”在旅順港下水作業獲得成功。
1992年——中國電影《留守女士》獲“金字塔”獎。 [8] 
——印尼地震千人死亡。
1994年——我國首座跨海浮橋在浙江寧波建成,橋長455.5米,寬長9.4米。
1994年——上海地鐵一號線開通。
1996年——印孟簽署分享恆河水條約。
1997年——國際頭號恐怖分子卡洛斯巴黎受審。
——歐盟開始東擴進程。
1998年——歐盟首腦會議閉幕,通過《維也納歐洲戰略》。
2002年——我國完成世界首張水稻基因組精細圖。
2004年——日本索尼公司完成psp的研製。
2007年——中國與紐埃建交。
2008年——瑞士正式加入申根
——中國首個省級生態文明研究機構---山東省生態文明研究中心網站開通,使得生態文明理論宣傳有了堅實的輿論平台。
2009年——胡錦濤抵達阿斯塔納,將與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會談。
2010年——廣州亞殘運會開幕。
2012年——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在平安北道鐵山郡西海衞星發射場用銀河三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光明星3號第二顆衞星,從而完成了金正日同志的遺願。
2014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一期正式通水。 [4] 
2016年——保羅·真蒂洛尼宣誓就任意大利總理,接替此前因修憲公投失敗而辭職的馬泰奧·倫齊比爾·英格利希宣誓就任新西蘭總理 [5] 
2016年——法國里昂“黃金大劫案”。
2018年——菲律賓北部Tagala東南5公里海域發生4.7級地震,震源深度182公里。
2018年——花蓮縣壽豐鄉發生里氏規模4.9級地震,震中位於北緯23.91度,東經121.53度,即在花蓮縣政府西南方13.3公里,震源深度12公里。
2019年——武漢青山區發生一起煤焦油槽罐車燃爆事故。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受傷。-12·12武漢槽罐車燃爆事故
2020年——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市207國道656公里附近發生1起客車與兩輛半掛車相撞的交通事故。事故共造成2人死亡,31人受傷。-12·12錫林浩特車輛相撞事故
2020年——尼日利亞北部吉加瓦州一條交通繁忙的公路上發生一起兩車相撞事故。一輛載有12人的汽車撞上一輛停在路邊的卡車。該事故造成至少10人死亡、2人受傷。-12·12尼日利亞北部兩車相撞事故

12月12日出生人物

1791年——拿破崙的第二任皇后瑪麗亞·路易莎出生。
1801年——薩克森國王約翰一世出生。
福樓拜 福樓拜
1821年——法國作家福樓拜出生。
1857年——美國女高音歌唱家利莉安·諾迪卡(Lillian Nordica)在新墨西哥州西北部城市法明頓出生。
約瑟夫·布魯斯·伊斯梅 約瑟夫·布魯斯·伊斯梅
1862年——英國商人約瑟夫·布魯斯·伊斯梅出生
1863年——挪威印象派畫家愛德華·蒙克出生。
1875年——德國陸軍元帥倫德施泰特出生.
1915年——美國歌唱家弗蘭克·西納特拉出生。
1934年——加納政治家希拉·利曼出生。
1948年——美國男演員湯姆·威爾金森出生。
1949年——英國男演員比爾·奈伊出生。
1950年——中國台灣著名男導演朱延平出生。
1952年——英國女演員莎拉·道格拉斯出生。
1957年——中國導演顧長衞出生。
1963年——日本著名動漫聲優折笠愛出生。
1967年——日本作曲家、歌手古代佑三出生。
1970年——美國女演員詹妮弗·康納利出生。
1973年——中國男歌手黃徵出生。
1975年——日本著名動漫聲優桑島法子出生
1976年——日本女演員瀨户朝香出生。
1977年——台灣女演員楊謹華出生。
1977年——香港男演員陳智燊出生。
1982年——日本女演員加藤愛出生。
1984年——中國女歌手袁婭維出生。
1985年——日本女演員貫地谷詩穗梨出生。
1986年——日本歌手日高光啓出生。原日本樂團MIZUHO(齊藤瑞穗)出生。
1986年——韓國女歌手李居麗出生,韓國組合T-ara成員。
1988年——韓國女歌手含恩靜出生,韓國組合T-ara成員。
1988年——中國女演員穎兒(劉穎)出生。
1990年——韓國男歌手李勝賢出生,韓國組合BIGBANG成員。
1992年——中國跳水運動員,2008年北京奧運會冠軍陳若琳出生。
1992年——中國女歌手、演員吳瑤出生,中國組合S.I.N.G成員。
1997年——馬來西亞籍華裔男歌手、舞者劉雋出生。
1998年——中國女演員帕麗出生。

12月12日逝世人物

1481年——日本室町時代中期臨濟宗禪僧一休宗純圓寂。
1867年——晚清的中興名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和書法家,湘軍的統帥之一駱秉章在成都逝世。
1921年——美國女天文學家亨麗愛塔·勒維特逝世。
張太雷 張太雷
1927年——廣州起義主要領導人、中共著名政治活動家和宣傳家張太雷逝世。
1939年——好萊塢電影明星道格拉斯·費爾班克斯逝世。
1961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原副檢察長譚政文逝世。
1966年——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人民教育家吳玉章在北京病逝。
1970年——原建築工程部副部長宋裕和逝世。
1987年——紅旗七號總指揮耿鋭逝世。 [6] 
2003年——阿塞拜疆前總理蓋達爾·阿利耶夫逝世。
2008年——塞浦路斯前總統塔索斯·帕帕佐普洛斯逝世。
2011年——河南籍散打運動員上官鵬飛因搶救無效逝世。
2013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工程兵部長夢夜逝世。
2017年——寒山寺法主和尚、一代高僧性空長老圓寂。
2019年——謝畢真同志在龍巖市第一醫院逝世,享年103歲。
2020年——約翰·勒·卡雷因普通肺炎去世,享年89歲。

12月12日節日風俗

公元7世紀,東南沿海地帶已形成一些商業城市,阿拉伯人開始到此經商和定居。1960年3月,肯尼亞非洲民族聯盟(簡稱“肯盟”)和肯尼亞非洲民主聯盟成立。1962年2月倫敦制憲會議決定由上述兩黨組成聯合政府。1963年5月肯舉行大選,肯盟獲勝。同年6月1日成立自治政府,12月12日宣告獨立。
土庫曼斯坦中立日 [7] 

12月12日黨史記錄

1934年12月12日 中共中央負責人在湖南通道舉行緊急會議
1934年12月12日 中共中央負責人在湖南通道舉行緊急會議。湘江之戰後,國民黨當局已判斷紅軍將沿湘桂邊境北上湘西同紅二、紅六軍團會合,所以在沿途佈下重兵,企圖圍殲中央紅軍。博古、李德仍然堅持按原計劃前進。這使中央紅軍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危急關頭,毛澤東建議放棄原定計劃,立即轉兵向西,到敵軍力量比較薄弱的貴州開闢根據地。在這次緊急會議上,張聞天、王稼祥、周恩來等多數同志贊成和支持毛澤東的主張。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變
1936年12月12日 以張學良為首的國民黨東北軍和以楊虎城為首的國民黨第十七路軍,為了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在多次進諫蔣介石無效反而遭到斥責後,被迫發動“兵諫”,扣押蔣介石。同時,控制西安全城,囚禁陪同蔣介石到西安的國民黨軍政要員。張、楊並向全國發出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通電。西安事變發生後,中共中央經過認真研究,派遣周恩來於12月17日到達西安。在弄清情況後,以中華民族利益的大局為重,確定了用和平方式解決西安事變的方針。根據這一方針,周恩來與張學良、楊虎城共同努力,經過談判,迫使蔣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聯紅抗日”等六項承諾。西安事變在國共兩黨重新合作的客觀形勢漸次成熟的時候,起了促成這個合作的作用。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成為時局轉換的樞紐。自此以後,內戰在事實上大體停止下來,國共兩黨關係開始改善。
1973年12月12日 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出大軍區司令員互相對調的建議
1973年12月12日 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出大軍區司令員互相對調的建議,並批評“政治局不議政,軍委不議軍、不議政”。他提議鄧小平任政治局委員、軍委委員和總參謀長。21日,在接見參加中央軍委會議的同志時,毛澤東作了自我批評。他説,他是聽了林彪的一面之詞,錯整了賀龍、羅瑞卿和楊成武、餘立金、傅崇碧。毛澤東再次説朱德是“紅司令”。22日,中央軍委發佈命令,對八大軍區司令員實行對調。同日,中共中央遵照毛澤東的提議,發出關於鄧小平參加中央和中央軍委領導工作的通知。
2003年12月12日至17日 胡錦濤在山東、河南就進一步解決好“三農”問題進行調研
2003年12月12日至17日 胡錦濤在山東、河南就進一步解決好“三農”問題進行調研。他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切實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採取綜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有針對性地解決農民增收面臨的突出問題。
2011年12月12日至14日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
2011年12月12日至14日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胡錦濤發表重要講話。會議提出,2012年經濟工作要突出把握好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宏觀經濟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調控的針對性、靈活性、前瞻性,繼續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係,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着力擴大國內需求,着力加強自主創新和節能減排,着力深化改革開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保持社會和諧穩定。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