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母文化

鎖定
龍母,是戰國時期南方的一位老婦人,有“利涉境豐”的德行,備受人們的愛戴和擁護。 [1]  龍母文化的發源地最初源於廣東雲浮
龍母文化亦是西江文化,而傳説中的龍母則是西江之神 [2]  ,是西江流域的重要人文始祖。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她曾經對嶺南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藝術、民間習俗、婦女的地位等都打下深深的烙印。有關龍母的節日在西江一帶一直沿襲至今,久經不衰。 [2] 
中文名
龍母文化
外文名
Dragon Mother Culture
地理標誌
廣東雲浮
起源時期
先秦
性    別
地理區域
西江流域

龍母文化歷史沿革

龍母文化傳説

龍母傳説起源地降水村 龍母傳説起源地降水村
地處西江中游南岸、青旗山下的雲浮降水村,村前有一條潺潺匯入西江的洚水河,古稱“程溪”,相傳就是先秦時龍母温氏豢龍之處。故老相傳,先秦時,龍母温氏居程溪,因豢龍、馴鹿、治水而有功於國、有德於民,被秦始皇禮聘入京,卻最終在五龍子的作法下,接引龍母入京的船數次由桂林退還程溪,秦始皇只好作罷,龍母得以如願回到程溪;秦始皇三十六年,龍母仙逝程溪,人們將其葬於青旗山上,又將龍母故居改為程溪祖廟永久奉祀龍母英靈,這就是程溪祖廟的由來的。明嘉靖德慶州志》雲:“(州東)八十里曰靈溪水,一名程溪,源出新興縣,北流百餘里,經儒林、富祿二里入於江。水口有石崖,高十餘丈,水由此下,其勢如降,故又名降水。古有温媪者居水口,沒後著靈異,因祀之。”明朝德慶知州陸舜臣在《青旗擁翠》一詩中讚道:“龍母祠邊江水清,前山亂疊擁青峯。晚涼雨過雲收拾,翠色連天上下同。”明萬曆《肇慶府志·地理·德慶州》記載:“(州東)八十里為程溪水口,一名靈溪,源出新興縣,北流百餘里,經儒林、富祿二里入於江,水口有石厓,高十餘丈,水由此下,其勢如降,故又名降水。顧微<廣州記>:‘程溪浦口有蒲媪養龍,㑦斷其尾,因呼為掘龍,時人見之,則土境大豐而利涉。’乃古悦城縣水曲也,程溪雖割東安,悦城固在德慶。

龍母文化文化遺存

程溪祖廟古石刻 程溪祖廟古石刻
位於雲浮市降水村的程溪祖廟自秦漢年間始建,歷代均有修葺。延續至清末,亦有大規模增建、修葺,殿堂之間,富麗堂皇,棟樑之際,美輪美奐。民國初年,一度沒落;解放以後,廟中大多文物被毀,有石匾、石碑、石柱、木對聯等文物被用於建設水利工程或被長期埋於地下,直到近年來才得以出土重見天日。另外,程溪祖廟有三個重要誕期,分別是農曆五月初七日龍母降生誕、農曆七月廿一日五龍太子誕以及農曆八月十三日龍母得道誕,三誕期間,來自內地、港澳台以及海外的善信都聚集到祖廟,祈福、朝聖、問祖、觀光,而廟方亦有眾多民俗活動舉辦,如舞獅、值神、遊行等等,以富有民族特色的節目招徠來自世界各地的客人。

龍母文化龍母傳説

龍母傳説 龍母傳説
龍母傳説,是源於嶺南地區一個古老的傳説。傳説先秦之時,嶺南程溪誕生了一位温姓奇女子,她聰穎智慧、美麗善良、樂於助人,是時人口中傳頌的好姑娘;某天,温氏到程溪水口的西江邊浣衣,偶然拾得巨卵一枚,温氏對這枚巨卵產生好奇之心,於是帶回家中安置,巨卵逾七七四十九日而孵化,竟然孵出五條小龍,温氏驚訝之餘,又知道龍性喜水,於是便將五龍子放入程溪中豢養,馴養如親,於是温氏便被時人尊稱為“龍母”;後來五龍長大,經常出入西江,一遊千里,龍母經常教育五龍要適時施雨、為民播福,還帶領五龍幫助程溪鄉民疏浚河道、修堤築壩,抵禦西江洪水,開闢一方樂土;及至秦徵南越,秦始皇得知嶺南程溪有龍母養育龍子之奇事,以為是自己德政所致,遂遣使南下,禮聘龍母進京;秦使至程溪,向龍母宣讀秦始皇聖旨,龍母雖不願舍卻程溪鄉民及五龍子,但考慮到王命難違,便毅然隨使登船而去,鄉民無不悲慟;及使船至今廣西境內,已去程溪千里,使船夜泊之時,卻被五龍子作法引返程溪,一連四、五次,秦使以為是天命,便不再強求,龍母得以如願迴歸程溪,與鄉民、龍子同慶團聚之樂;秦始皇三十六年,龍母仙逝程溪,鄉民先將龍母葬於龍母生前經常放牛、馴鹿之地,五龍子卻認為此地瀕臨潮汐、會為洪水所淹沒,遂作法遷葬龍母於程溪水口的青旗山上,並派黃猿、白鹿、螣蛇等神獸為龍母守墓;龍母仙逝後,鄉民就將其生前故居改作祠廟,奉祀龍母神靈,因廟處程溪水口,因而得名程溪祖廟。這便是程溪祖廟及程溪龍母的故事。

龍母文化文化的發展

“龍母”何人
龍母文化 龍母文化
而傳説中的龍母則是西江之神。在原始時代,由於生產力低下,限制了人們對事物的認知水平。使他們在同自然、社會作鬥爭的過程中,不可能瞭解並掌握自然規律,在自然的力量面前,顯得十分無能、無奈,因此,就把自然界各種變化都歸於神的意志和權力。他們認為這些變化莫測的現象都有一個神在指揮着,控制着。於是在他們的心目中,一切自然力都被他們形象化、人格化了。隨後他們又在生產勞動中依照自己的英雄人物,創造出許多神的故事在口頭流傳,活躍在西江流域的龍母,正是在這種特定的社會條件下的產物。 [2] 
所謂“龍母”,就是指養育龍的老母親,“龍母”既是古代中國南方地區養龍的第一人,也是古代中國南方地區的文化符號。在歷史上,最早記載“龍母”的文獻是晉朝廣州記》:“程溪浦口有蒲媪養龍,列斷其尾,因呼掘龍,時人見之,則土境大豐而利涉。”其次是南朝《南越志》:“昔有温氏媪者,端溪人也,居常澗中捕魚以資日給。忽於水側遇一卵,大如鬥,乃將歸,置器中。經十日許,有一物如守宮,長尺餘,穿卵而出,因任其去留。稍長尺五,便能入水捕魚,日得十餘頭。稍長二尺許,得魚漸多。常遊波中,縈迴媪側。媪後治魚,誤斷其尾,遂逡巡而去。數年乃還。媪見其輝色炳耀,謂曰:‘龍子今復來也?’因盤旋遊戲,親馴如初。秦始皇聞之,曰:‘此龍子也,朕德之所致。’留使者以玄珪之禮聘媪。媪戀土,不以為樂,至始興江,去端溪千餘里,龍輒引船還,不逾夕至本所。如此數四,使者懼而止,卒不能召媪。媪殞,瘞於江陰,龍子常為大波至墓側,策浪轉沙以成墳。人謂之掘尾龍。今人為船為龍掘尾,即此也。”這兩則文獻記載的“蒲媪”和“温氏媪”為同一人,相傳她居住於程溪浦口,一天在水邊拾得一卵,帶回家中,一日有狀如“守宮”的異物破卵而出,長大後就能為温媪捕魚,一日異物被温媪誤斷其尾,於是在水中游離而去,數年才返回,温媪見其身耀光芒,知其是“龍”,於是便問道“龍子今復來也”,温媪與“龍”就這樣又重新生活在一起,因為温媪和“龍”的感情深厚如母子,所以温媪也就被時人尊稱為“龍母”了,這也是古代中國南方龍傳説、龍母傳説的最早版本。文獻中的“守宮”,就是我們俗稱的壁虎、四腳蛇、鹽蛇,是蜥蜴的一種,文獻雲温媪所拾居卵產“一物如守宮”,也就是後來温媪所稱的“龍子”,這也説明文獻中龍母温媪的“龍子”形象是由最初的“南龍”鱷魚類生物形象演變的,由於文獻出現於晉朝、南朝,所以這裏的“龍”就是南北地區龍圖騰文化交媾後的產物,既有其原生態特徵,也有北方文化的影子。
人龍傳奇
發生在程溪浦口的龍母豢龍的傳説,在中國人與龍和諧共處的系列傳説中獨樹一幟,譜寫了人與自然共存史上的傳奇。首先是該傳説起源的地理位置特殊,它起源於周秦時代,它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傳説而不是外來傳説,具有開闢地區文化的性質,此後中國人自稱為“龍子龍孫”、“龍的傳人”也是名正言順的;其次是該傳説起源的時間敏感而特殊,整個龍母系列傳説經歷了從週末的分崩離析再到秦朝的春秋大一統的歷程,它的深刻意義就體現於龍母傳説從地方走向中央,只有大一統的時代才能出現大一統的神靈,因而龍母就是民間信仰的出現在秦朝大一統後的神靈,她儼然成為從混亂走向統一、從草昧走向開化的這樣一個特殊的文化符號;最後是該傳説還充分彰顯了人倫道德、人道主義的精神,它有別於“批逆龍鱗”、“葉公好龍”式的以人、龍為兒戲的龍傳説,而用龍母施恩、龍子報恩這樣的最樸實無華的事蹟來彰顯仁道、孝思、良俗的精神,龍母傳説如同中原的三皇五帝傳説一樣,是能夠構建一個地域的最初的道德框架的傳説,它所彰顯出來的精神就是南方地區最初的道德基石。

龍母文化習俗發展

龍母信俗起源於秦漢年間,之後經過歷了朝歷代的豐富、完善,歷時二千餘年,長盛不衰。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七日和八月十三日的“龍母誕”以及七月廿一日的“龍子誕”期間,西江流域的善男信女都會到程溪祖廟賀誕,賀誕方式各種各樣,有行香、舞獅、舞龍、設醮開壇、茶果值神、聖駕巡遊、唱酬神歌、演酬神戲、放花炮、放香燈、擺米龍等等,每項活動都帶有強烈的祈福祝聖色彩,每一個流程都與龍母信仰有關。兩個“龍母誕”和一個“龍子誕”被善信統稱為“程溪三誕”,每逢“三誕”期間,程溪祖廟裏裏外外都是人山人海、香火鼎盛、民俗活動紛呈,就連西江航道上的航船在途經程溪祖廟前的江面上時,也會鳴放鞭炮,以示慶賀,足見龍母信仰對嶺南社會影響之深遠。龍母信俗,儼然就是雲浮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雲浮的一張文化名片,嶺南文化因為它的傳承而更加豐富多彩
程溪 程溪
龍母信仰起源地為都楊鎮降水村,而在龍母身後兩千多年間,龍母信仰早已分佈神州大地,在遠離降水的他鄉落地生根。龍母信仰是水神信仰,因而該信仰分佈的地區大多為水鄉,西江一帶在古代相繼建立龍母廟,如順江而下,西江最上游的龍母廟建於岑溪藤縣梧州德慶,而所有龍母廟均依山面水而建,成為歷代文化藝術的遺產。廣東德慶悦城龍母祖廟,已有一千多年,位於悦城河與西江交匯處,是一座凝聚了歷代建築和造型藝術的殿堂,梧州市的龍母太廟建於宋代初年,位於城北桂江東岸,是一座具有宋代建築風格文物古蹟 [2] 
而在龍母故里雲浮市本地,同樣也有龍母信仰的密集分佈,如鐵場龍母廟、雲霧山龍母廟、馬王塘龍母廟、春崗山龍母廟、桐崗龍母廟、稔村龍母廟、灣中龍母廟、北區龍母廟、沙朗龍母鳳廟、六都白馬廟、連灘張公廟等等,這些都是以龍母為主神或次神的廟宇,每到龍母誕期間都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民俗活動慶祝。另外,龍母信仰也有走陸路北上的,如韶關扶溪龍母廟新餘昌山廟等等,這兩處廟宇均以龍母為主神、均始建於唐代,是目前所知較早的龍母信仰分佈地,在傳播龍母文化的事業上作出過特殊貢獻。以上所列種種,均為降水龍母信仰的傳播地,它們同奉都楊鎮降水村為文化起源地,奉降水程溪祖廟為祖庭。

龍母文化各地龍母聖廟

程溪祖廟
程溪祖廟位於廣東省雲浮市都楊鎮降水村,始建於秦始皇三十六年,迄今已有二千多年曆史。
程溪祖廟,地處西江中游南岸、青旗山下,廟前有一條潺潺匯入西江的洚水河,古稱“程溪”,相傳就是先秦時龍母温氏豢龍之處。故老相傳,先秦時,龍母温媪居程溪,因豢龍、馴鹿、治水而有功於國、有德於民,被秦始皇禮聘入京,卻最終在五龍子的作法下,接引龍母入京的船數次由桂林退還程溪,秦始皇只好作罷,龍母得以如願回到程溪;秦始皇三十六年,龍母仙逝程溪,人們將其葬於青旗山上,又將龍母故居改為祠廟永久奉祀龍母英靈,這就是程溪祖廟的由來的。明嘉靖《德慶州志》雲:“(州東)八十里曰靈溪水,一名程溪,源出新興縣,北流百餘里,經儒林、富祿二里入於江。水口有石崖,高十餘丈,水由此下,其勢如降,故又名降水。古有温媪者居水口,沒後著靈異,因祀之。”明朝德慶知州陸舜臣在《青旗擁翠》一詩中讚道:“龍母祠邊江水清,前山亂疊擁青峯。晚涼雨過雲收拾,翠色連天上下同。”明萬曆《肇慶府志·地理·德慶州》記載:“(州東)八十里為程溪水口,一名靈溪,源出新興縣,北流百餘里,經儒林、富祿二里入於江,水口有石厓,高十餘丈,水由此下,其勢如降,故又名降水。顧微<廣州記>:‘程溪浦口有蒲媪養龍,㑦斷其尾,因呼為掘龍,時人見之,則土境大豐而利涉。’乃古悦城縣水曲也,程溪雖割東安,悦城固在德慶。歷史上,程溪浦口曾先後隸屬於端溪縣晉康郡康州德慶府、德慶路、德慶州,明萬曆五年後,割歸東安縣,至今屬雲浮市
程溪祖廟景點主要為祖廟、程溪河、青旗山幾部分。祖廟部分即供奉龍母的場所,是始建於秦始皇三十六年的龍母祖庭。程溪河部分即祖廟門前的洚水河,自仙菊方向蜿蜒而來,風光錦繡,相傳是當年龍母豢龍之地,據《舊唐書》記載:“都城,漢端溪縣。東百步有程溪,亦名零溪,温嫗養龍之溪也。”青旗山部分即祖廟後方的青旗山,高挺聳峻,直入雲霄,相傳是龍母仙逝後所葬之地,有黃猿、三足鹿等神獸守衞,據清《東安縣誌》記載:“青旗山,在城東北六十里,開展若旗,橫連蔽日。楚懷王時,龍母寄寓程溪,即其地也。後遷廟悦城,以此為照鏡山。樹林茂密,有三足鹿馴伏其中,官船至,輒先鳴。康熙癸巳歲,大飢,鄉人詣廟乞以山木賑,許之,自是斧斤相尋,遂成濯濯雲。”
梧州龍母廟位於梧州城北桂江東岸,桂林路北端,始建於北宋初年,明萬曆、清康熙、雍正年間曾重修,是一座廣西少有保存至今的,具有宋代建築風格的文物古蹟,有很高的歷史、旅遊價值。 龍母廟依山面水,佔地面積5000多平方米,由牌坊、前殿、中殿、後宮、行宮、龜池、商場等組成。正殿雄偉莊嚴、雕樑畫棟,前座正殿中供奉着龍母像。
岑溪市龍母廟
岑溪市現有龍母廟兩座:一座是大竹村龍母廟,位於岑溪市糯垌鎮大竹村龍母盎的父老河與糯垌河交匯處,建於何年不詳,遺址已毀,1990年重建恢復原貌。另一座在三堡鎮糯垌河與義昌江交匯點的三堡街上,建於清代乾隆十六年(1751年),還有道光年間的和光緒年間的石刻碑文和古鼎。這兩座龍母廟都是民間自發籌款建設的,規模不算大,佔地面積約有五六百平方米,供奉主要有龍母,也有關公及道教等,宗教文化繁雜。一年四季香火不斷,每年也有龍母誕活動。
大明山龍母廟
清代編撰的《武緣縣圖經》卷三記載:“龍母廟,縣境多有之。”經初步考察,環大明山有龍母廟約20多座,均供奉龍母。重要的廟宇有:
武鳴縣馬頭鎮全曾村廟口屯的大明山“佬僕”廟。“佬僕”廟是環大明山地區歷史上最大、最古老的龍母廟,也是廣西有文物遺存的最古老的龍母廟之一。所供奉的龍母神。神像在民國十七年(1928年)被毀,廟宇建築在1950年被拆,遺址上只剩下4個唐代的石柱礎和散落遍地的唐磚和唐瓦。 武鳴縣羅波鎮“廟佬僕”,也稱“羅波廟”。羅波廟也是環大明山地區最著名的龍母廟。該廟位於風光奇異的羅波潭邊,現存的主建築建於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神像是1999年羣眾自發捐資重塑的。供奉的神祇有“佬僕”(龍母)、神農、觀音、關公、岳飛、土地等。
扶溪龍母廟
龍母故里 龍母故里
扶溪龍母廟這座唐代古廟座落在仁化縣扶溪鎮厚塘村,距世界紅石公園丹霞山32公里。整座廟宇佔地面積約1800平方米,主殿建築約700平方米,為三間三進磚木結構。第一進為南台祠,磚木結構,穿鬥式樑架,布筒瓦屋面硬山頂,上飾雙龍戲珠陶飾,鑊耳封火山牆。大門前原有一對石獅,門前設廊台,中間四根石柱頂檐飾,檐飾塑雙龍戲珠圖,上託一匾額,匾書“護國庇民”四個大字,檐飾高突,非常精美、氣派。牆上繪有壁畫,內容多姿多彩,有山水畫、歷史人物故事、神話傳説、民間生活圖景等,色彩華麗,栩栩如生;第二進為五龍祠,裹隴瓦屋面,硬山建築,鈴鐺排山,陶塑灰塑脊飾;第三進為顯德殿,中間樓閣二層磚木結構,二層閣樓喙檐翹角。整座建築古色古香,斗拱飛檐,渾然一體,雄偉壯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