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福

(中國明朝初期政治家)

鎖定
黃福(1362年-1440年2月7日 [37]  [54]  ),如錫,後樂翁。中書省益都路濰州昌邑縣(今山東省昌邑市)人。中國明朝初期政治家。 [65] 
黃福在明太祖時中鄉試,後由太學生出任項城、清源主簿,調金吾前衞、龍江左衞知事、經歷,因上疏議政受太祖賞識,超遷工部右侍郎明成祖時累升為工部尚書,改北平行部尚書(一説刑部尚書)。永樂五年(1407年),以尚書身份成為安南屬明時期首位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在安南十九年,威惠兼行。離任時,百姓號泣送別。明仁宗即位,被召還,掌詹事府事。宣德元年(1426年),再領交趾二司事,但因黎利擊敗明軍而被迫回朝,歷工部、户部尚書。因剛直為明宣宗與閣臣楊士奇所不喜,在宣德七年(1432年)以“均勞逸”為名,被改為南京户部尚書,兼掌兵部。明英宗登基後,成為首任南京守備參贊機務,仍兼户部尚書,開留都文官參機務之先河。後加少保正統五年(1440年),黃福在任上逝世,享年七十八歲。 [64]  明憲宗時追贈太保諡號“忠宣”。 [20] 
黃福立朝四十餘年,在兩京任尚書三十九年 [27]  ,督漕運、議兵屯,老成忠直,剛正廉潔,史稱其“操節之正,始終一致” [1]  。有《黃忠宣集》《奉使安南水程日記》等傳世。 [37] 
全    名
黃福
別    名
黃忠宣
黃尚書
如錫
後樂翁
諡    號
忠宣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中書省益都路濰州昌邑縣
出生日期
1362年
逝世日期
1440年2月7日 [37]  [54] 
主要成就
治理安南有績,協助陳瑄治水
主要作品
《黃忠宣集》
《奉使安南水程日記》等
最高官職
南京守備參贊機務、少保户部尚書太保(贈)

黃福人物生平

黃福早有聲績

黃福自幼“風采凝重”。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黃福中鄉試,卻在會試中落第,後被批准進入國子監讀書。洪武十九年(1386年),以太學生身份被授為項城縣主簿,後改清源縣主簿,黃福在二縣任上都有惠政。後升為金吾前衞知事,不久調為龍江左衞知事,後升龍江左衞經歷。儘管身份低微,但黃福仍敢於上書論國家大事,並由此得到太祖朱元璋的賞識,在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四月從正七品的經歷一舉被擢升為正三品的工部右侍郎 [38]  [2-3]  [37]  [56] 

黃福二朝坎坷

明惠帝朱允炆即位後,頗為倚任黃福,曾任命他為四川採訪使 [4]  [37] 
建文元年(1399年),靖難之役爆發。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後來的明成祖)在制定奸黨二十九人的名單時,將黃福列入其中。同年六月,朱棣攻入南京應天府,推翻建文帝,黃福迎附。隨後朱棣稱帝,即明成祖。曹國公李景隆指出黃福為奸黨,黃福回答道:“臣的確該死,但説臣是奸黨,臣心中不服。”成祖不予追問,在七月恢復其官職 [39]  。九月,升為工部左侍郎 [40]  ,同月再升為工部尚書 [44]  [4]  [37] 
永樂三年(1405年),在南京的工匠大多死於疫病,左都御史陳瑛上疏將此事歸罪於黃福不體恤工匠 [57]  ,成祖遂在四月改命他為北京刑部尚書,位在尚書朱浚之下 [41]  。次年(1406年)因事連坐,逮捕入錦衣獄。六月被貶為“辦事官”(品軼低但實任重),奉命隨成國公朱能等立功贖罪 [42]  [5] 

黃福兩鎮交趾

  • 初鎮交趾
黃福半身像,取自清顧沅輯,道光十年刻本《古聖賢像傳略》 黃福半身像,取自清顧沅輯,道光十年刻本《古聖賢像傳略》
永樂四年(1406年),明軍在朱能、張輔的指揮下進攻安南胡朝,黃福被恢復官職,負責總督軍餉,調度有方。 [5]  [58] 
永樂五年(1407年),安南平定,朝廷改安南為交趾,史稱安南屬明時期。六月,成祖命黃福以尚書銜兼任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兼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 [43]  。當時局勢初定,戰爭不止,而政務卻更加繁重。黃福隨事制宜,使得各事皆有條理。其上疏請求統一交趾賦税,並酌情從輕。並請求沿江設置衞所和驛站,以方便溝通交流。此外開通經常與鹽業交易,使得軍隊儲備有所保證。此外以公田補充官員俸祿不足問題。他還請求廣州給予二十萬石海運補給,均得到批准。此外,他還對交趾地區進行户籍編制、並定賦税、設置學校並安排教師,數次與當地民眾宣諭德意,並嚴謹下屬不要擾民。交趾境內得以穩定。 [6] 
當時,朝廷中被貶官員往往被謫交趾者眾多,黃福加以拯恤,並選有賢才者在當地共事,使至者如歸。 [7]  鎮守交趾的宦官馬騏等虐待平民,無人敢抗,唯有黃福屢次裁抑。馬騏不服,妄稱黃福謀反,成祖説:“這是君子(黃福)不容於小人(馬騏)。”在查明後不予追問。 [8]  [59] 
由於馬騏為非作歹,激起了交趾許多地方的激變,交趾局勢變得嚴峻起來。黃福除了協助將軍李彬全力平定叛亂、重點打擊聲勢最大的黎利以外,還積極對民眾採取安撫政策。在黃福等人的恩威並用之下,黎利等人的叛亂一度被平息下去。 [65] 
  • 短暫回朝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太子朱高熾即位,即明仁宗。九月,黃福被召還,次月奉命任兼管詹事府 [46]  ,受命輔助太子朱瞻基 [9]  。他在交趾任官十九年,到離任時,交趾民眾號泣相扶,來送別他 [8]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仁宗駕崩,朱瞻基即位,是為明宣宗。九月,黃福與成山侯王通督工建造獻陵,三月即修成 [47]  [9] 
  • 再至無功
宣德元年(1426年),馬騏因虐民而激起交阯民變,當時陳洽兵部尚書代替黃福管理交趾,屢次上奏乞求黃福回任巡撫。此時黃福正奉使南京、持節冊封親藩,被宣宗召往北京。宣宗對黃福表示,因“交人思卿(黃福)”,希望他“為朕再行” [48]  。宣德二年(1427年)底 [49]  ,黃福便以工部尚書兼詹事頭銜,負責交趾地區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事。 [10] 
黃福剛到時,黎利的反抗席捲整個交趾,當地行政管理陷入癱瘓,且負責討伐交趾的安遠侯柳升敗亡,黃福無法履職,只能逃走。據説在到達支稜關時,他被守關的義兵逮捕,企圖自殺。義兵拜下哭泣道:“您是交趾的父母官。如果您當時沒走,我們這些人也不至於走到這一步。”黎利聽後亦稱:“中國(指明朝)派遣的交趾官員,如果人人都如黃尚書這樣,我們又怎會謀反?”於是派人去保護黃福,贈送白金糧食,命部下阮孚禮送其出境。 [11]  [50]  [60]  黃福在到達龍州後,把所得之財全部交公。回朝後,擔任行在(北京)工部尚書。 [12]  [37] 

黃福遍歷六卿

宣德四年(1429年)四月 [51]  ,黃福與平江伯陳瑄一同管理漕運,並商議令各地漕糧運抵淮安與瓜州,兑與衞所轉運;河南於大名府小灘兑與遮洋總海運;山東則於濟寧兑與軍運,軍運費用由百姓承當,以免除其因漕運而耽誤農忙。宣宗批准該策。明朝漕運改為兑運,自此為始。 [13] 
宣德五年(1430年),黃福陳言進行兵屯的重要性,以解決饑荒。宣宗批准,並命吏部郎中趙新等人負責管理屯田,而由黃福任總裁。此後改為行在户部尚書 [14] 
宣德七年(1432年),宣宗在宮中瀏覽黃福呈上的《漕事便宜疏》,並向閣臣楊士奇出示,問道:“黃福的言語智慮深遠,六卿中有誰可以媲比的?”楊士奇答:“黃福受知於太祖(朱元璋),正直明果,一心為國家。永樂初年,在任北京行部,其撫卹民苦;在交趾從官時,總裁藩憲。其所有成就,的確是六卿都無法比及的。黃福現在已經七十歲了,現在後進的年輕人都在公堂裏做事,而黃福是四朝重臣,卻仍然朝夕奔走而勞苦,這的確不是國家優老敬賢之道啊。”宣宗聽後稱:“如果不是您説朕還真不知。”楊士奇又稱:“南京為國家根本重地,先帝以儲宮監國。黃福老成忠直,無論緩急均可倚仗。”宣宗表示同意,次日命黃福任南京户部尚書。 [15] 
宣德八年(1433年),黃福兼掌南京兵部事。 [16]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明英宗朱祁鎮即位,同月便命黃福參贊南京守備、襄城伯李隆機務,遇事同“(李)隆及太監王景弘等計議而行”,以穩固“根本之地”,仍兼管南京户部 [53]  。二月,黃福被加授為少保 [52] 階官榮祿大夫累進為光祿大夫。南京文臣參機務的慣例,自黃福開始。李隆在任上多采納黃福建言,二人相處融洽,使得南京政肅民安。 [17]  [61] 

黃福逝世及贈諡

正統四年(1439年)冬,黃福染病,仍強撐病體議事。到第二年的正月五日(1440年2月7日),他在任上逝世,享年七十八歲。 [17]  [54]  [62] 
黃福去世後,朝廷一直沒有給予贈諡,羣臣紛紛議論不平。直到成化(1465年-1487年)初年,朝廷才追贈其為太保諡號“忠宣”。 [18] 

黃福主要影響

在數十年的為官生涯中,黃福最重要的事蹟當屬在交趾近二十年的為官經歷。 [65] 
在交趾期間,黃福的工作困難重重:
  • 首先,因為明軍常年駐紮在此,進行平叛事宜,使黃福的權限被限制。他的主要工作是保障軍隊的糧草供給。同時還需要負責保障城郊安全、恢復農業生產、徵收賦税及清查人口等事務。 [37] 
  • 其次,黃福還需要盡力協調好官府中明朝官員與安南官員之間的關係。在布政司衙門所在的城市,僅有少數安南人佔據要職。至於黃福可用的明朝官員,大多來自廣東、廣西和雲南地區,這些人往往是在會試中失利,並自願前往家鄉附近的邊界地區接受不太受歡迎的職位,於是被派往交趾任職。他們並沒有擔任地方官員的經驗,難以勝任其職。為此,黃福常留心於流放到交趾的廷臣及地方大員,其中一些剛好可以為其所用。不過,在他的整個任期內,缺乏德才兼備且經驗豐富的官員這一問題始終阻礙着交趾布政司的正常運轉。 [37] 
  • 第三個難題是鎮守中官的設置,他們或是充任監軍,或是被授以特殊職責,管理金銀礦藏、珍珠捕撈和對外貿易等。這些宦官可以直接與朝廷聯繫,並且完全不受黃福的制約。他們的肆意妄為使安南人極為憤怒,為當地的治理製造了難度。 [37] 
儘管困難重重,黃福還是努力完成其多方面的職責,並且在軍事或防務方面也毫無保留地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在與後陳朝簡定帝陳頠陳季擴的戰鬥中,黃福提議用新的方法為軍隊補給,並另從廣東通過海路轉運調來了上千石糧草。永樂八年(1410年),他引入了開中法,通過發放鹽引成功吸引了雲南等地的商人運輸糧食以供應駐紮於交趾的大軍。為了節省軍需補給,黃福還將荒蕪的公田分配給各級官員耕種,以代替俸糧。並且出於健全、便利和安全的考慮,黃福倡議開通進入廣西的另一條道路,即沿海岸抵達欽州,再溯欽江前往廣東靈山,最後取鬱江水路直達廣西;此外,他還建議在沿途廣設衞所和驛站。 [37] 
黃福對當地財政尤為關注。他於永樂六年(1408年)提出的首批建議之一即是請求統一税收標準,並減免賦税,以贏取當地民心。由於永樂六年(1408年)至永樂十二年(1414年)間的叛亂進一步波及交趾布政司的更多地區,所以税收問題在當時仍然十分關鍵。而官員們在推行新税制的過程中也面臨着極大的困難。永樂八年(1410年)以及永樂九年(1411年),黃福兩次建議朝廷採取措施保證當地各級官員數量充足,並且對具有一定技能及經驗的安南官員、中國官員一視同仁,以維持當地人民友好合作的態度。 [37]  一些交趾籍官員在黃福手下擔任了相當重要的工作,並取得了很好的政績。如莫勳先任江州知府,後升任布政司左參政;胡度任義安知府;阮如偶任都指揮僉事等:他們在任職期間都與黃福密切配合,為穩定交趾局勢盡職盡責。還有一部分人士留在中國做官,如交趾人王汝相曾擔任山東布政司左參政、王階魯任山西布政司左參議,這些人成為明政府的一支地方統治力量。 [65] 
黃福還建議採取措施改善安南學者及文人的教育環境。當時布政使司在十二個府、十九個州以及六十二個縣設置了府、州、縣儒學;在六個府、十四個州和二十六個縣設置了陰陽學;在五個府、十三個州和三十一個縣設置了醫學;在三個府、十六個州和五十六個縣設置了僧綱、正、會司;而且特別在六個府、十五個州和三十七個縣設置了道紀、正、會司,這是黃福在當地推行漢化政策最重要的步驟。 [37] 
黃福還完善了交趾地區的科舉制度,使之與內地等同起來。在當地,可舉行鄉試,考取舉人,然後再到國內參加會試,考中者為進士。通過這種方式,選拔了大批當地有才能的人。黃福這種重視文化教育、用儒家思想感化人民的做法給安南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交趾社會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明朝宣德年間,明軍撤出交趾後,明朝的漢化政策大部分被黎利廢除,唯獨黃福頒佈的文化教育和科舉制度被完整地保存了下來,並得到繼續發展。 [65] 

黃福歷史評價

解縉:“秉心易直,確乎有守。” [20] 
朱高熾:“卿國家老成人,久勞於外。” [45] 
  • 卿在交阯垂二十年,積有惠愛,人心悦服。今黎利構逆,皆有司失於撫綏所致。交阯望卿之來,如赤子之慕慈母。 [48] 
  • 卿前在交阯,篤效勤誠,積有惠愛,孚於一方。先皇帝嘉念老誠,萬里召還,俾輔朕躬。今交阯之民思卿不已,朕固不欲卿去左右而重違民意,其為朕再往鎮之。 [48] 
  • 爾(黃)福清忠正直、秉愛民之誠,(阮)勳忠敬純良、堅事君之節,皆先朝老成。 [49] 
  • 卿國之大臣,朕所倚任。 [51] 
  • 福言智慮深遠。 [20] 
黎利:“中國遣官吏治交阯,使人人如黃尚書,我豈得反哉!” [20] 
  • 福受知太祖,正直明果,一志國家。永樂初,建北京行部,綏輯凋瘵,及使交阯,總籓憲,具有成績,誠六卿所不及。 [20] 
  • 福老成忠直,緩急可倚。 [20] 
  • 福在交阯十有餘年,處事甚得人心……蓋福為人廉潔正直,剛果無私,且明識大體。身雖老病,念念在公。官雖貴顯,不營私蓄。四十年來,大臣之中正色居官,少見其比……今黃福比前之得贈諡者歷官尤久,效勞尤多,操節之正,始終一致。 [1] 
  • 三四十年間,士奇所接名卿大臣若東萊黃公,其可謂有志於希文(范仲淹)而無愧者也。公稟剛毅之資,持正直之節,懷忠厚之志,負遠大之器,風裁凝重,器量宏偉。而表裏洞達,博學好古,篤信不疑,不苟為同,不矯為異,不為勢拘,不為禍懾,惟義是循,惟道是行,豈非士之卓然者歟! [55] 
  • 公自小官至一品,始終以國家生民為心,嘗取希文語,名其退食之堂曰“後樂”。臨大事,決大議,眾或掩阿,公獨奮斷;眾或辟易,公獨勇往。人有善告,樂從如流;發好闢諛,無所顧忌。下人有過,多見優容。所與交遊,必輔於道。憂國忘家,老而彌篤。所得俸賜,率分族姻,屬壙之日,室無百緡。平生立心行事,一以不昧天理為主。 [55] 
  • 切見南京户部尚書黃福,老成忠直,宜敕令就彼參贊機務,庶無疏失。 [53] 
  • 卿歷事祖宗四十餘年,老成忠直,厥績茂著。 [53] 
柯暹:“一寸丹心八十年,五朝元老獨推賢。自天恩禮應難幸,隨地哀吟重可憐。報國惟存憂國志,蓋棺曾乏買棺錢,只愁太史書難盡,抆淚還題與後傳。” [70] 
黃福 黃福
徐鹹:“祖宗時,中外大臣亦多久任,如蹇忠定在吏部三十餘年,夏忠靖在户部二十八年,胡忠安在禮部三十二年,三楊在閣下俱三四十年,黃忠宣鎮交趾二十年,周文襄巡撫南圻二十二年,於肅愍巡撫河南、山西一十八年,王忠肅巡撫遼東十餘年,在吏部十六年。委任既專,聲望益重,此所以得行其志也。” [22] 
  • 憂國愛民,老而彌篤。 [21] 
  • 論本朝人物,至三楊、黃、夏諸君子,輒舉手加額,見名臣像不能不斂容,有而信決,善惡之機挺乎自樹,豈不偉耶? [21] 
項篤壽:“黎利之變,陳洽、柳升皆大臣死賊手,黃公獨免,其惠澤誠固結其心也。孔子曰:‘忠信蠻貊可行。’信哉!” [23] 
郭子章:“國朝交州既平,以黃福守之則治,及黃福去而交州始亂。由是觀之,取播易、守播難。臣竊意以為文臣中,必如裴度楊於陵、黃福之治蔡、齊、交州而後播可守也,武臣中必如曹翰之安燕雲而後播可守也。” [24] 
嚴從簡:“按交趾之復陷為夷也,如唐河北再失。乃由於宰相失謀所致,而豈黎利之善用兵乎!使當時留張英公鎮守其地,不使馬騏監軍,雖反側無患;不召黃如錫還朝,遣張英公討黎利,賊旦夕可平者。” [25] 
李贄:“公秉心正大,義利介然。天下士大夫,毋論識不識,皆知其為君子。斥奸闢諛,無所顧忌,憂國忘家,老而彌篤。祿賜分贍族姻,屬纊之日,室無百緡。” [26] 
張岱:“新造之邦,下民新附,非以寬簡之牧推心置腹,則反側之民鮮有不燮。黃忠宣在交趾十九年,而交人愛戴如去父母,誠非一朝一夕之故矣。而馬騏肆虐,卒壞安南,後其能再戢乎哉!總之,撤還英國,改任忠宣,皆是朝廷失著,而寢至割棄交趾,謂非職是故哉!” [36] 
張燧:“國朝名臣久任,唯蹇義秉銓,夏原吉握利權,皆二十七年。黃福尚書兩京三十九年,而在交南者十九年。胡濙大宗伯三十二年。周忱巡撫江南二十二年。文經武緯,各盡其長,章程故在,乃今又弗然矣。” [27] 
谷應泰:“所可異者,太祖使沐英取雲南,即留英世鎮滇中;成祖使張輔取交趾,不以輔留鎮彼國,二十年後,並召還黃福。禍發於中官,亂成於庸帥,齋貂、多魚,特儆漏師,短轅<上牜下屯>犢,必敗乃公。” [28] 
張廷玉等:“成祖因季犛纂立,興師問罪以彰天討,求陳氏後不得,從而郡縣其地,得取亂侮亡之道矣。蠻疆險遠,易動難馴,數年之間叛者數起,柳升以輕敵喪師,王通以畏怯棄地。雖黃福惠愛在交,叛人心折,而大勢已去,再至無功。” [20] 

黃福軼事典故

黃福一心奉公

黃福為人禮儀修整,不妄言笑。歷仕六朝,多有建樹。他為人正直清廉並寬恕他人,為官不為赫名而行事細無不謹。此外,黃福自奉節約,家人僅給衣食,所得俸祿,卻只用來解決賓客親戚的窮困。明成祖曾寫出大臣十人的名字,命學士解縉評價,只有黃福得“秉心易直,確乎有守”,對他沒有任何貶詞。 [19] 
一次,成祖命黃福與蹇義等人下棋,黃福答道:“臣不懂得下棋。”成祖詢問原因,黃福解釋道:“臣幼時父親、老師十分嚴格,只是教臣讀書,不讓臣下棋,所以不會。” [68] 
黃福參贊南京時,曾經坐於南京守備、襄城伯李隆一側。楊士奇得知後託人傳話説:“怎麼有身為孤卿而坐在一旁的事?”黃福聽後,只是説:“哪有讓少保去參贊守備的?”於是不再改變。當時李隆對待黃福非常恭敬。李隆退下後,即推黃福為上座,黃福也不推辭。 [32]  [67] 
楊士奇在省墓時途徑南京,聽聞黃福得病後趕往看望。黃福驚稱:“您輔佐幼主,一日不可離開左右,奈何跑到這麼遠處?”楊士奇深表歎服。 [33]  [66] 

黃福揚名南交

黃福在交趾任職近二十年,其政績和聲譽得到廣泛的傳播,許多年以後,安南人民仍難以忘懷。 [65]  明英宗時,兵部侍郎徐琦出使安南完畢,偕同安南使者入朝,黃福與他們在南京石城門外相見。有人指着黃福問安南來使道:“你認識這位大人麼?”來使答道:“南交的草木都知道大人之名,我又怎會不識?” [34] 

黃福主要作品

黃福在安南上任期間,緊張工作之餘,還結合實地考察,對當地的風俗民情、歷史地理、山川、掌故等作了記述,撰寫了《安南事宜》、《奉使安南水程日記》(一卷)、《後樂堂使交文集》(十七卷)等著作,成為後人研究當時安南歷史、地理、風俗人物的重要參考文獻。 [65] 
黃福的著作在其身後被整理為《黃忠宣公家集》三十卷、《黃忠宣集》十八卷(明嘉靖年間馮時雍刻本作《黃忠宣公文集》十三卷、別集六卷,《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作八卷 [29]  ),另有《後樂續集》等傳世。 [30]  [37] 
皇明經世文編》錄有《黃忠宣文集》一卷。 [31] 

黃福人際關係

兒子:黃琮,在黃福死後編纂其遺著,整理《黃忠宣集》。 [37] 

黃福後世紀念

黃福墓葬

黃福墓位於山東省昌邑市都昌街道黃家辛戈村西北,原昌邑縣印刷廠東,墓室為石頭結構。原有封土高約10米,四周圍有磚牆,院門向東,並有台階數級可攀。院內植松柏,墓前有楊士奇所撰墓碑兩塊,墓道兩旁有石人、石馬,為明代御葬。抗日戰爭期間,墓室被盜;“文革”期間,圍牆被拆,石人、石馬被砸。1979年被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3] 

黃福祀典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七月,因萊州知府常道奏請,明世宗特准昌邑縣奉祀黃福。 [69] 

黃福史料索引

《黃忠宣神道碑》 [55] 
國琛集·上卷》 [21] 
今獻備遺·卷九》 [23] 
續藏書·卷八·靖難名臣》 [26] 
國朝獻徵錄·卷三十一·南京守備參贊機務少保兼户部尚書黃福傳》 [35] 
明史·卷一百五十四·列傳第四十二》 [20] 
參考資料
  • 1.    《皇明經世文編·卷十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4-23]
  • 2.    《明史》卷154《黃福傳》:黃福,字如錫,昌邑人。洪武中,由太學生歷金吾前衞經歷。上書論國家大計。太祖奇之,超拜工部右侍郎。
  • 3.    《國朝獻徵錄》卷31《南京守備參贊機務少保兼户部尚書黃福傳》:黃福,字如錫,山東昌邑人。自幼風采凝重。洪武中,以大學生授項城縣主簿,改清源,皆有惠政。升金吾前衞經歷,上書論國家大計,升工部右侍郎。
  • 4.    《明史》卷154《黃福傳》:建文時,深見倚任。成祖列奸黨二十九人,福與焉。成祖入京師,福迎附。李景隆指福奸黨,福曰:“臣固應死,但目為奸黨,則臣心未服。”帝置不問,復其官。未幾,拜工部尚書。
  • 5.    《明史》卷154《黃福傳》:永樂三年,陳瑛劾福不恤工匠,改北京行部尚書。明年坐事,逮下詔獄,謫充為事官。已,復職,督安南軍餉。
  • 6.    《明史》卷154《黃福傳》:安南既平,郡縣其地,命福以尚書掌佈政、按察二司事。時遠方初定,軍旅未息,庶務繁劇。福隨事制宜,鹹有條理。上疏言:“交阯賦税輕重不一,請酌定,務從輕省。”又請:“循瀘江北岸至欽州,設衞所,置驛站,以便往來。開中積鹽,使商賈輸粟,以廣軍儲。官吏俸廩,倉粟不足則給以公田。”又言:“廣西民饋運,陸路艱險,宜令廣東海運二十萬石以給。”皆報可。於是編氓籍,定賦税,興學校,置官師。數召父老宣諭德意,戒屬吏毋苛擾。一切鎮之以靜,上下帖然。
  • 7.    《明史》卷154《黃福傳》:時羣臣以細故謫交阯者眾,福鹹加拯恤,甄其賢者與共事,由是至者如歸。
  • 8.    《明史》卷154《黃福傳》:福在交阯凡十九年。及還,交人扶攜走送,號泣不忍別。
  • 9.    《明史》卷154《黃福傳》:仁宗即位,召還,命兼詹事,輔太子。仁宗崩,督獻陵工。
  • 10.    《明史》卷154《黃福傳》:宣德元年,馬騏激交阯復叛。時陳洽以兵部尚書代福,累奏乞福還撫交阯。會福奉使南京,召赴闕,敕曰:“卿惠愛交人久,交人思卿,其為朕再行。”仍以工部尚書兼詹事,領二司事。
  • 11.    《明史》卷154《黃福傳》:比至,柳升敗死,福走還。至雞陵關,為賊所執,欲自殺。賊羅拜下泣曰:“公,交民父母也,公不去,我曹不至此。”力持之。黎利聞之曰:“中國遣官吏治交阯,使人人如黃尚書,我豈得反哉!”遣人馳往守護,饋白金、餱糧,肩輿送出境。
  • 12.    《明史》卷154《黃福傳》:至龍州,盡取所遺歸之官。還,為行在工部尚書。
  • 13.    《明史》卷154《黃福傳》:四年與平江伯董漕事,議令江西、湖廣、浙江及江南北諸郡民,量地遠近,轉粟於淮、徐、臨清,而令軍士接運至北京,民大稱便。
  • 14.    《明史》卷154《黃福傳》:五年陳足兵食省役之要。其言足食,謂:“永樂間雖營建北京,南討交阯,北征沙漠,資用未嘗乏。比國無大費,而歲用僅給。即不幸有水旱,徵調將何以濟?請役操備營繕軍士十萬人,於濟寧以北,衞輝、真定以東,緣河屯種。初年自食,次年人收五石,三年收倍之。既省京倉口糧六十萬石,又省本衞月糧百二十萬石,歲可得二百八十萬石。”帝善之,下行在户、兵二部議。郭資、張本言:“緣河屯田實便,請先以五萬頃為率,發附近居民五萬人墾之。但山東近年旱飢,流徙初復,衞卒多力役,宜先遣官行視田以俟開墾。”帝從之。命吏部郎中趙新等經理屯田,福總其事。既而有言軍民各有常業,若復分田,役益勞擾,事竟不行。改户部尚書。
  • 15.    《明史》卷154《黃福傳》:七年,帝於宮中覽福《漕事便宜疏》,出以示楊士奇曰:“福言智慮深遠,六卿中誰倫比者?”對曰:“福受知太祖,正直明果,一志國家。永樂初,建北京行部,綏輯雕瘵,及使交阯,總藩憲,具有成績,誠六卿所不及。福年七十矣,諸後進少年高坐公堂理政事,福四朝舊人,乃朝暮奔走勞悴,殊非國家優老敬賢之道。”帝曰:“非汝不聞此言。”士奇又曰:“南京根本重地,先帝以儲宮監國。福老成忠直,緩急可倚。”帝曰:“然。”明日改福官南京。
  • 16.    《明史》卷154《黃福傳》:明年兼掌南京兵部。
  • 17.    《明史》卷154《黃福傳》:英宗即位,加少保,參贊南京守備襄城伯李隆機務。留都文臣參機務,自福始。隆用福言,政肅民安。正統五年正月卒,年七十八。
  • 18.    《明史》卷154《黃福傳》:福卒,贈諡不及,士論頗不平。成化初,始贈太保,諡忠宣。
  • 19.    《明史》卷154《黃福傳》:福丰儀修整,不妄言笑。歷事六朝,多所建白。公正廉恕,素孚於人。當官不為赫赫名,事微細無不謹。憂國忘家,老而彌篤。自奉甚約,妻子僅給衣食,所得俸祿,惟待賓客周匱乏而已。初,成祖手疏大臣十人,命解縉評之,惟於福曰:“秉心易直,確乎有守。”無少貶。
  • 20.    《明史·卷一百五十四·列傳第四十二》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6-02-05]
  • 21.    《國琛集》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2-17]
  • 22.    《徐襄陽西園雜記》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2-17]
  • 23.    《今獻備遺·卷九》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2-17]
  • 24.    《皇明經世文編·卷四百十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4-23]
  • 25.    《殊域周咨錄·卷五·南蠻》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5-05]
  • 26.    夏於全,齊豫生 主編.四庫禁書精華 第4卷 經史子集(所引內容取自李贄《續藏書·卷八·靖難名臣》):吉林攝影出版社,2001-06:90-91
  • 27.    張燧 著;賀天新 校點.千百年眼: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08:208
  • 28.    《明史紀事本末·卷二十二·安南叛服》  .殆知閣[引用日期2016-02-05]
  • 29.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百七十五·集部二十八》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4-02-10]
  • 30.    《千頃堂書目》“黃福”:黃忠宣公家集三十卷,又集十八卷,又後樂堂使交文集十七卷,又後樂續集。
  • 31.    《皇明經世文編·卷二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4-23]
  • 32.    《明史》卷154《黃福傳》:福參贊南京時,嘗坐李隆側。士奇寄聲曰: “豈有孤卿而旁坐者?”福曰:“焉有少保而贊守備者邪?”卒不變。然隆待福甚恭。公退,即推福上坐,福亦不辭。
  • 33.    《明史》卷154《黃福傳》:士奇之省墓也,道南京,聞福疾,往候之。福驚曰:“公輔幼主,一日不可去左右,奈何遠出?”士奇深服其言。
  • 34.    《明史》卷154《黃福傳》:兵部侍郎徐琦使安南迴,福與相見石城門外。或指福問安南來者曰:“汝識此大人否?”對曰: “南交草木,亦知公名,安得不識?”
  • 35.    《國朝獻徵錄·卷三十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4-23]
  • 36.    張岱 著.石匱論贊:紫禁城出版社,2014-08:150-151
  • 37.    [美]富路特,房兆楹 原主編.明代名人傳 哥倫比亞大學 3: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5-04:892-895
  • 38.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257:洪武三十一年夏四月……升龍江衞經歷黃福為工部左侍郎羽林衞,經歷邊昇為右侍郎。俱以言事稱旨故也。
  • 39.    《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10下:洪武三十五年秋七月……復前户部尚書鬱新及工部右侍郎黃福官。
  • 40.    《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12上:洪武三十五年九月……升……工部右侍郎黃福本部左侍郎。
  • 41.    《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41:永樂三年夏四月……改工部尚書黃福為北京刑部尚書,位朱浚之下。以都御史陳英效其不能存恤工匠故也。
  • 42.    《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55:永樂四年六月……北京刑部尚書黃福、左侍郎張思恭有罪,謫為辦事官,命隨成國公朱能等立功。
  • 43.    《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68:永樂五年六月……布政司、按察司,以尚書黃福兼掌之。
  • 44.    《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12下:洪武三十五年九月……升工部左侍郎黃福為本部尚書。
  • 45.    《大明仁宗昭皇帝實錄·卷三》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4-02-08]
  • 46.    《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12下:永樂二十二年冬十月……上御思善門,選東宮官屬……刑部尚書吳中、工部尚書黃福俱兼詹事府詹事。
  • 47.    《大明宣宗章皇帝》卷9:洪熙元年九月……於是命成山侯王通、工部尚書黃福總其事,其制度皆上所規畫,三月告成。
  • 48.    《大明宣宗章皇帝實錄·卷二十三》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4-02-08]
  • 49.    《大明宣宗章皇帝實錄·卷三十二》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4-02-08]
  • 50.    《大明宣宗章皇帝實錄》卷33:宣德二年十一月……是日,掌交阯布政司事、工部尚書黃福還至廣西之龍州。初,柳升既死,福奔回至支稜關,為黎利守關者所獲。福即欲自殺,守關者力止之,皆羅拜曰:“公,交民父母也。交民今延頸望父母,公可自殺邪。”利聞之曰:“朝廷遣官治交阯,使人人如黃尚書,民皆得安,兵不復興矣。”遣人馳往守護,待以厚禮,曰:“即奉送公還朝。”遂遣頭目阮孚禮送出境。
  • 51.    《大明宣宗章皇帝實錄·卷五十三》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4-02-08]
  • 52.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2:宣德十年二月……戊午,升南京户部尚書兼詹事府詹事黃福為少保,仍兼尚書、參贊機務。
  • 53.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一》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4-02-08]
  • 54.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63:正統五年春正月……戊申,南京守備參贊機務、少保兼户部尚書黃福卒。
  • 55.    王蔚成 主編.昌邑文化博覽:齊魯書社,2000-07:265-266
  • 56.    楊士奇《黃忠宣神道碑》:公東萊昌邑人,以書經選中洪武甲子鄉貢,入太學。初授項城簿,改清源縣,皆有及民之政。除金吾前衞知事,改龍江左衞,早暮勤職而才識明敏,鏟剔宿弊,數出意見輔益上官,升本衞經歷。上書論大計,太祖皇帝覽而奇之,超升工部右侍郎,特見信用。(參見王蔚成主編,昌邑文化博覽,齊魯書社,2000.07,第265-266頁)
  • 57.    楊士奇《黃忠宣神道碑》:天下工匠集於京師者多疫死,都御史陳瑛以為公罪,奏又不同。(參見王蔚成主編,昌邑文化博覽,齊魯書社,2000.07,第265-266頁)
  • 58.    楊士奇《黃忠宣神道碑》:交趾逆命,遣大將軍率師討罪,命公先詣兩廣治軍實,調度有方,用足而民不困。(參見王蔚成主編,昌邑文化博覽,齊魯書社,2000.07,第265-266頁)
  • 59.    楊士奇《黃忠宣神道碑》:中官馬騏怙恩肆虐,自三司以下皆縮首斂避,惟公數裁抑之,騏誣公有異志,上深照其妄,曰:“此君子不容於小人”,寢其奏。(參見王蔚成主編,昌邑文化博覽,齊魯書社,2000.07,第265-266頁)
  • 60.    楊士奇《黃忠宣神道碑》:宣宗皇帝即位,馬騏激變交趾,時兵部尚書陳洽代公掌藩、臬二司,累奏乞還公,以慰交人之心。公時方持節冊封親藩,即日召還,奉命復詣交趾,偕大將率師討之。總師者失律,公為寇所得,寇皆下馬拜公曰:“公不北歸,我曹必不至此。”言已皆泣,共置公於館,父事之。公度寇無悔罪意,即不食冀死,寇謹防護不去側,竟禮送北歸。(參見王蔚成主編,昌邑文化博覽,齊魯書社,2000.07,第265-266頁)
  • 61.    楊士奇《黃忠宣神道碑》:宣宗念公春秋高久勞在外,改南京户部尚書,進榮祿大夫、少保,仍兼尚書,參贊襄成伯李隆南京守備。公時雖老,事無鉅細必周於慮,而裁處悉當。襄成伯惟公言是聽,文武諸司凡有疑務,成就正焉。於時南京政肅民安,蓋倚公為重。賜誥命授光祿大夫,加贈三代。(參見王蔚成主編,昌邑文化博覽,齊魯書社,2000.07,第265-266頁)
  • 62.    楊士奇《黃忠宣神道碑》:正統四年冬得疾,猶時強起議公務,明年正月五日薨。(參見王蔚成主編,昌邑文化博覽,齊魯書社,2000.07,第265-266頁)
  • 63.    山東省昌邑縣誌編纂委員會 編.昌邑縣誌:山東省昌邑縣誌編纂委員會,1987-11:671
  • 64.    夏徵農.大辭海-中國古代史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881
  • 65.    王志民 主編.山東重要歷史人物 第3卷:山東人民出版社,2009-09:195-203
  • 66.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63:士奇南還祭掃先塋,至南京,福卧病不出,士奇即往見之。福驚曰:“公輔幼主,一日不可離左右,何為遠出至此?”士奇服其言。
  • 67.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63:福參贊南京守備時。常坐李隆之側。大學士楊士奇寄聲曰:“豈有孤卿而傍坐乎?”福曰:“然豈有少保而贊守備乎?”卒不變。然隆待福甚恭,公退即推福上坐,福亦不辭。
  • 68.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63:太宗嘗命福與蹇義等奕,福曰:“臣不能奕。”曰:“何為不能?”福曰:“臣幼時父師嚴惟教臣讀書,不令臣奕,是以不能。”
  • 69.    《大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4:正德十六年七月……詔祀故太保尚書黃福於昌邑。福,昌邑人。萊州知府常道奏:福在先朝有大功,其名德為鄉里所重,雖曾為之建祠設像,而未得祭於有司。請令守臣歲時致祭,載在祀典,以勵風化。禮部覆請,上特允之。
  • 70.    徐永明,趙素文 著.明人別集經眼敍錄: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02:28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