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朱高熾

(明朝第四位皇帝)

鎖定
明仁宗朱高熾(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朝第四位皇帝,年號“洪熙”。明成祖朱棣長子,母為開國元勳徐達之女仁孝文皇后。洪武十一年(1378年),生於中都鳳陽府 [1]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立為燕王世子。朱棣起兵發動靖難之役期間,以世子朱高熾守北平城。朱高熾善撫士卒,僅以萬人拒南軍李景隆五十萬之眾圍攻,城賴以全。永樂二年(1404年),立為皇太子。明成祖朱棣數次北征蒙古,朱高熾都以太子的身份監國,朝無廢事朱高熾監國。其弟朱高煦朱高燧有寵於朱棣,串通宦侍,陰謀奪嗣。後因侍郎胡濙密疏,成祖才改變更換太子之意 [103]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在位期間為政開明,發展生產,與民休息。赦免了明惠宗朱允炆的許多舊臣,平反了許多冤獄,廢除了許多苛政。調整統治機構,提高閣權,使內閣成為協助皇帝決策的重要機構。洪熙還一改永樂時的暴政,他褒獎直言,虛懷納諫 [104]  。在軍事上,修整武備,停止了永樂時期的大規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為“仁宣之治”的延續打下基礎。 [2]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熾病重,不久去世,終年48歲 [14]  。廟號“仁宗”,諡號“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葬於十三陵之獻陵,傳位長子朱瞻基。朱高熾繼位前還曾留心詩文,著有《御製文集》《御製詩集》。 [4]  [102] 
全    名
朱高熾
諡    號
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
封    號
燕王世子、皇太子(即位前) [7]  [11] 
廟    號
仁宗
年    號
洪熙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鳳陽府鳳陽縣(位於今安徽省鳳陽縣) [1] 
出生日期
1378年8月16日
逝世日期
1425年5月29日
逝世地
北京紫禁城欽安殿
陵    墓
獻陵
安葬地
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內
在位時間
1424年 至 1425年
前    任
明成祖朱棣
繼    任
明宣宗朱瞻基
主要成就
靖難之役時堅守北平
即位後與民休息,為仁宣之治奠定基礎
主要作品
《明仁宗御製文集》
《明仁宗御製詩集》

朱高熾人物生平

朱高熾燕王世子

明仁宗 明仁宗 [106]
洪武十一年(1378年)七月二十三日(8月16日),朱高熾出生於祖父朱元璋興盛之地鳳陽。 [35]  他是明成祖朱棣長子,母為仁孝文皇后徐氏,當時他父親為燕王,年僅十八歲。相傳仁孝文皇后夢見有冠冕執圭者上謁而生。朱高熾生性端重沉靜,言行識度,喜好讀書。在他兒童時代,接受了武術和儒家學術的正規教育。 [6]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朱高熾被立為燕王世子。一次,明太祖朱元璋命朱高熾與秦、晉、週三王的世子在破曉時去檢閲軍隊,唯獨朱高熾回軍較晚,明太祖問他緣故,他解釋説清晨太冷,檢閲應等到士兵們吃完早飯以後。 [7]  明太祖又命朱高熾分閲章奏,朱高熾獨取與軍民事務十分相關的奏章上奏。遇有文字謬誤現象的奏章,他沒有上奏明太祖指出這類錯誤。明太祖責問他,是否謬誤被他忽視,朱高熾認為,不應以小小的失誤來勞煩皇帝。明太祖又曾問他:唐堯商湯時爆發水旱災害,百姓能依靠什麼度過災難。朱高熾認為,百姓度過災害是因為聖明的君主有好的恤民政策。明太祖為朱高熾的這些見識非常高興,並評價他有“君人之識”。 [8]  [36] 
不過由於朱高熾喜靜厭動,雖然他在一定程度上學會了箭術,但總的説他很少表現出從武的資質。相反,他更專心致志於經籍和文學。

朱高熾靖難守城

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起兵靖難宋忠大敗的消息傳至京師,建文帝緊急之下起用老邁的耿炳文,以駙馬都尉李堅為左副將軍,寧忠作為右副將軍,共同揮師北伐。 [15]  建文帝聽聞北伐受挫後,以李景隆取代耿炳文,率領五十萬大軍北上。朱棣為避免兩線作戰,先援救永平並擊敗了來自山海關吳高,緊接着出兵大寧,命身為世子的朱高熾留守北平 [16]  北平周邊據點如涿州雄縣等雖被朱棣徵撫,但限於兵力,燕軍並未重點佈防,因此李景隆不費吹灰之力便抵達北平。此時朱高熾手中盡是些老弱病殘之兵,李景隆在城外安營紮寨,將北平城圍得水泄不通,並集中兵力猛攻北平九門。在李景隆尚未圍攻北平城之時,朱高熾已積極為此準備,不分晝夜督治守備事務,注重安撫城中軍民,故而北平城內“人人歡悦”。朱高熾不但禮賢下士,積極諮詢老於兵旅及才識的文吏,和他們共同商議準備,推誠待之,北平城內眾人皆為盡心。而且朱高熾以身作則,每四鼓就起牀,二鼓才休息,左右都以為世子朱高熾過於疲累,朱高熾認為,君父身冒艱險在外,此時豈是做人子的可以懈怠安逸的,且北平是燕軍的根本之地,是南軍必須要奪取的,豈能不做好防備。而凡有大事要施行,必先稟命燕王妃徐氏。朱高熾本就遇事冷靜,不輕易自亂陣腳,再加上徐氏的協助,北平城人人鬥志十足。 [37] 
靖難之役 靖難之役
李景隆發現北平抵抗居然十分頑強,一時難以攻破,全無之前進軍般順利,無奈之下,只得繼續圍困北平。然居弱勢的朱高熾反而多次趁夜遣人開門襲擊敵營,南軍驚慌中自相殘殺,李景隆等圍城久攻不下,兵士夜晚又時常受到燕軍騷擾,難以休息,只得退營十數里。 [36]  不久,遠去大寧的朱棣率領挾持寧王朱權而來的軍隊返回,攻擊駐紮城外的李景隆軍隊,朱高熾亦乘勢出城與其父形成內外夾擊之勢,李景隆“狼狽大敗散走”。朱高熾以萬人之軍成功地阻擋了建文帝的大將李景隆的50萬大軍,保住了北平城。 [9]  這一戰役對整個靖難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也是朱高熾在靖難中最耀眼的一筆。
朱棣更為偏愛他的次子和第三子朱高煦朱高燧,並常常帶他們去參加征戰,受到朱高煦收買的朱棣近侍宦官黃儼在北平守城戰前後曾進讒言,稱朱高熾親近朝廷,“將為朝廷固守北平以拒父”,當朱棣表示懷疑,並稱對朱高煦説:“爾兄素孝,那當有此?”時,朱高煦落井下石,稱“兄誠孝,但在太祖時果與太孫善也。” [36]  朱棣潛藏的對朱高熾的懷疑引起了朝廷內方孝孺的注意,於是其給朱高熾寫了一封信 [71]  ,派人送到北平,許以封燕王,爭取朱高熾歸順朝廷。試圖使用反間計來離間朱高熾父子二人的關係,並故意將此事廣為張揚。留守北平的宦官遂將此事火速通知南下河北、山東一帶的燕王朱棣,稱朱高熾與建文帝通謀,建文帝的使節已到達北平。正當朱棣將信將疑的時候,朱高熾卻派人將未拆封的信件及使臣綁縛朱棣軍前,以實際行動打消了朱棣的疑慮。朱棣即位後,以北平為北京,仍命朱高熾鎮守。 [10] 
朱高熾在早年把大部分時間用於儒術研究上,並接受他父親挑選的學者的指導。他們之中有楊士奇楊榮楊溥黃淮等人,他們都培植了與他的友誼,並在他登基後擔任了重要的行政職務。

朱高熾立儲爭端

永樂二年(1404年),朱棣在朝廷中討論立儲君問題。當時朝中一批跟隨朱棣征戰的武將懷着政治投機的態度,見靖難之役中朱高煦立下了赫赫戰功,朱棣對其十分喜愛,若被立為太子,軍事勳貴集團可能獲利更多。因而以淇國公丘福、駙馬永春侯王寧為首的靖難將領紛紛上書,要求將二皇子朱高煦立為太子。在這批武將的簇擁之下,朱棣對於立朱高熾為太子的決心有所動搖。此時兵部尚書金忠反對立朱高煦為皇太子,並在朱棣面前“歷數古嫡警事”,勸説朱棣還是立朱高熾為好。 [17]  明成祖又尋求朝臣解縉黃淮尹昌隆三人的意見,他們三人都一致支持金忠的看法。黃淮和尹昌隆都主張“立嫡以長”,當朱棣徵求解縉意見時,解縉説:“皇長子仁孝,天下歸心。”後來又強調“好聖孫!”來打動喜愛孫子朱瞻基的朱棣。 [25]  二月,朱棣遣隆平侯張信、駙馬永春侯王寧召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兄弟三人到南京,冊立世子高熾為皇太子; [11]  封第二子高煦為漢王;第三子高燧為趙王。並授朱高熾金冊、金寶。
提議立朱高熾為皇太子的解縉 提議立朱高熾為皇太子的解縉
朱高熾雖然被正式立為皇太子,但是朱高煦、朱高燧兩人並不甘心自己的失敗,他們依然和圍繞在他們周圍的政治力量尋求機會奪取皇太子之位。 [23]  朱棣注意到朱高煦的情緒,將其漢王封國設置於雲南。為此朱高煦十分不滿,多次公開稱“我何罪,斥我萬里?”朱高煦又以李世民自比,請求天策衞為護衞,並稱“唐太宗天策上將,吾得之豈偶然?”,“我英勇,豈不類秦王世民乎?”這些囂張的言論雖然一時間激起了明成祖朱棣的反感,但出於對其溺愛,並未加以深究。 [18]  同時,趙王朱高燧也多行不法之事,幸有太子朱高熾在朱棣面前解圍,才得以倖免。 [24] 
當時太子雖立,朱高熾表現並不令朱棣滿意。此時朱高煦更受隆寵,禮秩超過了嫡親標準。解縉上疏勸阻朱棣説:“啓爭也,不可。”朱棣隨即大怒,稱解縉是在離間骨肉,對解縉很有意見。 [5]  永樂八年(1410年),解縉入京奏事,正遇朱棣北征未歸,故只好覲謁太子朱高熾而返。於是朱高煦又乘機進讒言説解縉專待皇帝不在京師時私自覲見皇太子朱高熾,無人臣之禮。朱棣大怒,下令將解縉逮捕下獄嚴刑拷問,以後被處死。 [19]  [26] 
永樂九年(1411年),結束了第一次北伐的朱棣回到京師南京,向負責輔助朱高熾監國的翰林學士楊士奇等了解這一時期太子實際行政的功過是非。大理寺右丞耿通也多次面奏朱棣稱:“太子處理事務沒有大的失誤,無需更換太子。”多次進言,朱棣不悦。 [27]  但隨着朱高煦與朱高燧的攻擊,“由是(漢、趙)兩王合而間太子,帝頗心動。” [40]  永樂十年(1412年)秋,朱高煦派人誣告耿通“請託故出人罪者”,又暗示耿通是受太子之託而多次在皇帝面前為其開脱。朱棣聽到後,聯繫過去耿通維護皇太子的言論,以及其在永樂七年(1409年),曾經彈劾永樂時期著名的酷吏陳瑛,“刑科右給事中耿通等劾都察院左都御史陳瑛及監察御史袁綱、覃珩朋比矇蔽,誣構善良,陷之死地。綱、珩已下獄,瑛為長官,不宜獨宥,請並治之。” [39]  對陳瑛的懲處後來在皇太子朱高熾的處理下得以“其械繫之,並具其罪狀,詣行在奏請處分。” [39]  朱棣此時確認耿通與楊士奇等人結為太子黨,勃然大怒,命都察院和文武大臣將耿通拘押在午門,稱:“必殺通無赦!”羣臣遵照朱棣的旨意議決耿通當斬,朱棣表示:“耿通為東宮關説,壞祖法,離間我父子,不可恕,其置之極刑。” [38] 
永樂十二年(1414年)九月,朱棣第二次北征,命黃淮、金問楊士奇楊溥等輔助皇太子朱高熾監國。朱高煦抓住這個機會“日夜謀嫡,復造飛語,動搖監國,並中傷黃淮等。” [40]  朱棣因此以“皇太子所遣使迎車駕緩,且奏書失辭”,説:此輔導者之不職!遂徵左春坊大學士兼翰林院侍讀黃淮等。” [41]  隨後黃淮、楊溥、金問受到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等聯合參奏下獄。 [19]  永樂十三年(1415年),朱棣改趙王朱高燧封國於彰德,又改漢王朱高煦封地為青州。朱高煦依然不願離開京城就藩, [20]  上疏稱“願留侍左右,不欲之國。”為此朱棣懷疑朱高煦的行動。朱高煦被迫前往山東就藩後,怨氣沖天,依然不知悔改。永樂十四年(1416年)十月,漢王朱高煦還南京,其不法之事被揭發,差點被貶為庶人,朱高熾哭泣為其求情,才得以倖免。 [21]  永樂十五年(1417年),漢王朱高煦封國遷到樂安,朱高煦仍密謀奪嫡。朱高熾多次寫信規勸依然無效。但由於朱高煦被驅逐出了以京城為中心的明朝政治中心,其野心得到了有力的遏制。 [22] 

朱高熾監國理政

朱高熾 朱高熾
永樂六年(1408年)八月,明成祖朱棣認為:“統御之初,已升北平為北京,今四海清寧,萬民安業,國家無事,省方維時,將以明年二月巡幸北京,命皇太子監國。” [42]  隨後其與永樂七年(1409年)二月北上,命皇太子朱高熾監國,命吏部尚書兼詹事蹇義兵部尚書兼詹事金忠、左春坊大學士兼翰林侍讀黃淮、左諭德兼翰林侍講楊士奇輔助監國。隨後經過了近一年的準備,永樂八年(1410年)二月至七月,明成祖第一次親征蒙古。十一月,朱棣返回京師,太子監國期結束。 [43]  此次監國時間為一年又十個月。朱棣在第一次命太子監國前,召集金忠、蹇義、黃淮、楊士奇等四人稱:“居守事重,今文臣中留汝四人輔導監國,若唐太宗簡輔監國必付房玄齡等。汝宜識朕此意,敬恭無怠。”確保這些大臣能夠糾正朱高熾施政中的錯誤,保證正常的政治秩序得以施行。
永樂十一年(1413年)二月,朱棣第二次巡幸北京。命皇太子朱高熾監國,皇太孫朱瞻基隨行,又命兵部尚書金忠、學士黃淮、諭德楊士奇、洗馬楊溥輔助皇太子監國。永樂十二年(1414年)三月至六月,朱棣第二次親征蒙古。九月,朱棣回到南京。這次監國時間長達一年又九個月。
永樂十五年(1417年)三月,朱棣第三次巡幸北京,命朱高熾監國, [28]  命尚書蹇義、諭德楊士奇、侍讀兼贊善梁潛輔皇太子監國。由於北京宮殿基本修繕完畢,因此明成祖抵達北京後遂再未返回南京,並決定自永樂十九年(1421年)起改北京為京師。
永樂十八年(1420年)十二月,朱棣將朱高熾及羣臣遷至北京。這次監國時間長達三年又十個月。永樂二十年(1422年)三月至九月,明成祖第三次親征漠北之戰期間,由皇太子朱高熾監國,由蹇義、楊士奇輔太子監國,時間為七個月。
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七月至十一月,明成祖第四次親征漠北之戰。命楊士奇等人輔太子監國,時間為四個月。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四月至七月,朱棣第五次親征蒙古。七月,朱棣去世於榆木川。出發前命楊士奇輔太子監國,時間為四個月。 [29] 

朱高熾短期在位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六十五歲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病重前的朱棣發下遺詔,將帝位傳於皇太子朱高熾,同時賜朱高熾玉押曰“人主中正”。英國公張輔、閣臣楊榮秘不發喪,軍中一切如常。同時,派楊榮與太監海壽進京密報,朱高熾得知後立即派兒子朱瞻基出京迎喪。此時穩住局勢是朱高熾的首要任務。朱高熾受命後,立即採取一系列行動。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二日,朱高熾召見吏部尚書蹇義、大學士楊榮、楊士奇等心腹討論佈防事宜,同時又與禮部尚書呂震議定明成祖喪禮,加強京師的防務。 [76]  由於朱棣北征,故軍隊精鋭具隨其行,而駐紮在京師的兵士多老弱。為了保衞京師安全,八月四日,朱高熾立即遣書諭隨徵的寧陽侯陳懋、陽武侯薛祿,命其率領原隨駕精壯馬隊三千里馳回京。 [77]  這是充實京師軍隊,穩住內部局面的必然舉措。五日,再命附馬都尉沐昕掌南京後軍都督府事,命太監王貴通率下番官軍赴南京,鎮守宮中諸事。最後,召前户部尚書夏原吉“同議合行典禮”。 [78]  直到皇太孫朱瞻基迎接到明成祖遺體,方公開發喪。
明仁宗時期重臣夏原吉 明仁宗時期重臣夏原吉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十五日,朱高熾正式登基,頒佈了大赦令,並定次年為洪熙元年。 [13]  命英國公張輔掌管中軍都督府,陽武侯薛祿掌管左軍都督府,安遠侯柳升掌管右軍都督。立即恢復前户部尚書夏原吉的職位。 [79]  即帝位之初,朱高熾賜蹇義、楊士奇、楊榮、金幼孜刻着“繩愆糾繆”的銀圖書時,表示“軍國之務重,須卿等協心賛輔,凡政事有闕失,或羣臣言之,而朕未從,或卿等言之,朕有不從,悉用此印密奏以聞……君臣之間盡誠相與庶幾,朝無闕政,民無失所,而朕與卿等皆不負袓宗負託之重。” [88]  通過朱高熾的話,可以清晰的意識到,朱高熾理想的明廷應當是“朝無闕政,民無失所”;朱高熾也是按着這一目標,實施着他的治國之策。朱高熾剛即位便命楊士奇草詔,主要有“下西洋寶船、雲南取寶石、交趾金珠、撒馬兒等處取馬,並採辦燒鑄進供諸務,悉皆停罷。” [89] 
朱高熾即位後開始了一系列改革。升文淵閣大學士兼翰林院學士楊榮為太常寺卿,金幼孜為户部右侍郎,俱仍兼前職務,左春坊大學士楊士奇為禮部左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升前右春坊大學士兼翰林院侍讀黃淮為通政使司 [80]  赦免了建文帝舊臣和永樂時遭連坐流放邊境的官員家屬,並允許他們返回原處,又平反冤獄,使得許多冤案得以昭雪,並恢復一些大臣的官爵,從而緩和了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朱高熾採納夏原吉的建議,取消了鄭和預定的海上遠航,取消了邊境的茶、馬貿易,並停派去雲南和交趾安南的採辦黃金和珍珠的使團。並重新任命被貶的官員吳中和楊勉官職,升任錦衣千户。 [79]  朱高熾以這些行動開始取消或調整明成祖在位時期的行政政策。
最後,在朱棣去世前的一個月,朱高熾在扭轉其父政策方面採取了一個最激烈的措施,即把京師遷回南京。據説此舉是夏原吉和其他高級朝廷官員作為把資源從北方邊境轉移出來的策略的部分行動而強烈要求的。朱高熾自他登基時起,顯然已有此意;這時他已設南京守備,並派他信任的將軍和宦官去指揮。朱高熾對明成祖北伐不感興趣,也不喜歡北京;此外,他長期在南京當過監國,熟悉南京的情況。另外他還關心維持北方首都的費用,這項費用不但大大地增加了中國東南的負擔,也使各政府部門難以應付。
洪熙元年(1425年)四月十六日,朱高熾定北京所有政府部門為行在。半個月後,他派皇太子朱瞻基到南京去拜謁朱元璋的皇陵,並留在那裏負責。 [75]  儘管南京地區有地震的報告,但明仁宗的返回和他朝廷的南遷勢在必行。然而朱高熾在實施這一行動前死去。此外,他的繼承者宣德帝朱瞻基並未參與這一計劃,朱瞻基與永樂帝更親近,對偏向北方的政策不那麼討厭。北京依然是京師,南京又成了輔助性的都城。

朱高熾猝然去世

朱高熾的大部分政治生涯是在永樂時期渡過的,他幾乎長期處於朱棣的打擊和壓抑之下。為了保住自已的太子地位,朱高熾仍不得不韜光養晦,在許多方面都有所剋制。即位之後,便盡情地追求享樂,發泄情慾,很快就沉於酒色。 [47]  同時,朱高熾去世前數日,曾因翰林侍講李時勉進諫太過率直而大怒,命“武士撲之,斷其肋三”,再拖入獄中。有學者指出,朱高熾授意內閣大學士“密疏言事”,有怠政的傾向。因為他統治的時間太短,性格的缺點尚未完全暴露。 [87] 
朱高熾明於星象,一夜忽見有星變,忙召蹇義楊士奇等人來説:“天命盡矣。”於是嘆息説道:“我監國二十年,被讒言邪惡所擾,心之憂危,我們三人相同。依賴皇父仁明得蒙保全。我去世後,誰還能知我三人之心呢?”邊説邊留下了眼淚,蹇義、楊士奇也留下了眼淚。 [2]  死前三天,朱高熾還在“日理萬機”,他從“不豫”到“崩於欽安殿”,不過兩天時間,毫無疑問,這是暴死。明人黃景昉亦早指出,仁宗“實無疾驟崩”。 [46]  庚辰,朱高熾病重,遣使召皇太子朱瞻基於南京。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二十九日。朱高熾遺詔傳位於皇太子朱瞻基。當日死於宮內欽安殿(此欽安殿非御花園中欽安殿),終年48歲。 [14]  有五個妃嬪為他殉葬。諡號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廟號仁宗。

朱高熾為政舉措

朱高熾政治

  • 撫卹災民
朱高熾監國期間賑災成為了其主要政績之一。 [12]  在永樂七年(1409年)朱高熾初次監國期間,明中都鳳陽地區爆發了嚴重的水災。為了確保及時瞭解災變情況和開展賑災計劃,朱高熾先委任大理寺少卿虞謙為右副都御史,命他和給事中杜欽巡視淮安、鳳陽直至陳州一帶災害情況。在經過巡視後,虞謙杜欽建議“悉免其年被災田租,先有勘核未盡者,審實一體蠲免。若以輸在官者,準作今年之數。軍民有迫於艱難典賣子女者,官為贖還。” [93]  即免除揚州、淮安、鳳陽、陳州水災地區的田賦,並代百姓贖回因災害無活而所鬻子女。由此可見朱高熾將賑災大計作為重中之重,具備仁君的素質。
  • 改組內閣
朱高熾通過改組內閣,授予文官顯貴的品位,以資歷較老的翰林學士和幹練的官員充實行政官署。在他新任命的官員中,許多人在他在南京或北京監國時已經為他效勞。因此,朱高熾即位後,任命在永樂十二年(1414年)被撤職的黃淮和在同一時期被監禁的楊溥為翰林學士兼大學士。他原來的老師及關係較親密的大臣楊士奇成了首輔大學士和少傅;楊榮金幼孜也留任大學士。 [3]  內閣閣員每個人被封為一品高官,並有兼職。他們就能直接過問在職大臣們的行政事務和施加政治影響。這樣,內閣不再是像以前明朝皇帝之下的不能負責的諮詢機構,大學士親自參加了決策。 [3]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朱高熾即位開始,就把大部分時間用在改革行政方面。可有可無的官員被解職,其他的官員在70歲就奉命退隱;失職的官員降職,有突出才能的官員升任更重要的職務。為了取得直率的評價和揭露貪污腐化,朱高熾在十月十八日給予楊士奇、楊榮、金幼孜,稍後還有夏原吉每人一顆銀印,上刻“繩愆糾繆”的格言。他命令他們用此印密奏關於貴族、甚至皇族胡作非為的案件。監察御史被派往全國各地去調查官員的政績,併為官僚機構的任命尋求合適的人選。朱高熾常常要求他的大臣們直言不諱,不必擔心報復,雖然他有時在激動之下訓斥或懲處少數官員,但常常後悔並要求原諒。 [3] 
在任命官員時,朱高熾特別重視儒家道德和個人品德。同樣,朱高熾任命有才能和守紀律的人擔任地方的行政和司法職務。 [3] 
  • 削汰冗官
朱高熾選用賢臣,削汰冗官,任命楊榮、楊士奇楊溥三人(史稱“三楊”)輔政。廢除了古代的宮刑,停止寶船下西洋,停止了皇家的採辦珠寶;處處以唐太宗為楷模,修明綱紀,愛民如子,他下令減免賦税,對於受災的地區無償給以賑濟,開放一些山澤,供農民漁獵,對於流民一改往常的刑罰,採取妥善安置的做法,這一切都使得洪熙朝人民得到了充分的休養生息,生產力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明朝進入了一個穩定、強盛的時期,也是史稱“仁宣之治”的開端。 [65] 
明仁宗在位時期的“三楊”
  • 寬刑平獄
朱棣靖難成功後,出於鞏固其統治,刑法頗為嚴苛,尤其對不願歸附自己的建文遺臣進行了殘酷迫害。朱高熾即帝位後則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整。召集五府、六部、通政司、六科同三法司等主要官員至承天門會審,以免出現冤假錯案。隨後朱高熾又在牀前召見大學士楊士奇、楊榮、金幼孜,説:“比年法司之濫,朕未嘗不知,其所擬大逆不道牲牲出於羅織煆煉,先帝數切戒之。故死刑至四五覆奏,而法司略不留意,甘為酷吏而無愧。自今凡審決重囚,卿三人同行審決。”通過以上言行,表明朱高熾還是十分重視對刑法的把控。死刑犯在四五次審核的情況下,依舊擔心出現冤假錯案,可見其對人命的重視。朱高熾同時將建文帝時期的奸黨族屬赦免放還回家,將發放至教坊的人寬恕從良,還給日產。 [2] 
  • 計劃還都南京
永樂十九年(1421年)正月,為了北邊邊防安危等因素,朱棣遂將京師由南京遷往北京。朱高熾即位之後,户部尚書夏元吉隨即上疏稱建議還都南京。隨後頗多大臣紛紛上疏朱髙熾,請求還都南京。平江伯陳瑄上疏朱高熾言七事,第一件便是“重國本”,眾多大臣的上疏的確打動了朱高熾。然而遷都乃為國之大事,不可能一蹴而就。朱高熾只得先做前期規劃。主要包括,首先加強對南京的管理,先命駙馬都尉沐昕“掌南京後軍都督府事”。
洪熙元年(1425年)二月,再“命太監鄭和守備南京”;三月,正式宣佈,“將還都南京,詔北京諸司悉稱行在,復北京行部及行後軍都督府。” [52]  隨後又為各機構設置一些相應官員。四月,“命皇太子謁孝陵,遂居守南京。” [53]  但是五月,朱高熾便突然駕崩。即便是在彌留之際,其仍舊不忘遷都之事,遺詔中朱高熾言:“南北供億之勞,軍民俱困。四方向仰鹹南京,斯亦吾之素心。” [54]  儘管朱高熾已經為遷都之事做好各種準備,但終究隨其突然駕崩而擱淺。

朱高熾軍事

  • 邊防政策
朱高熾重視明廷北邊邊防,多次敕諭邊關將領加強巡邏。其在位期間,曾下詔:“令各隘口及煙墩晝夜用心瞭望,謹慎謹慎,毋致疏虞,敕寧夏、甘肅、遼東、宣府、山海、永平、開平總兵官及備禦官亦如之。”朱高熾亦加強防禦體系的規格,“命行在後府都督僉事、指揮僉事李敬守居庸關。” [30]  除此之外,明廷還加強了對來往邊關的審查,同樣在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冬:“敕遼東、大同、宣府、永平總兵官,今天氣已寒,宜善撫軍士,勿令失所。但無敕旨及勘合文書,並勿擅放出境。” [31]  從此記載可以看出,朱高熾強調明廷邊防的防禦性。
後世對朱高熾的北邊政策存在不同説法。有觀點批評:仁宣之際明廷北邊對蒙古多以防禦和安撫為主,防線一再南移,瓦剌趁此窗口期統一各部;《明史·兵志三》亦稱:“朔州軍士白榮請還東勝、高山等十衞於故地。興州軍士範濟亦言:‘朔州(雲中郡)、大同、開平、宣府、大寧皆藩籬要地,其土可耕,宜遣將帥兵,修城堡,廣屯種。’皆不能用。” [32]  然而同樣是範濟進言這件事,《明宣宗實錄》及《明史·列傳五十二》則記載是尚書呂震認為範濟的奏章“文辭冗長,且事多已行,不足採” [33-34]  ,亦即並非明廷不能用其言,而是其進言此前大多已經實行。由此亦可見這一問題上史家評價的複雜性。
  • 調整邊防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十五日朱高熾即位後,便開始對北部邊防的軍事將領進行調整。朱高熾首先對五軍都督府與一部分都指揮使司的人選進行安排。八月十七日,朱高熾又“命武安侯鄭亨等四人俱充總兵官,亨鎮守大同;保定侯孟瑛交趾;襄城伯李隆鎮山海(關);武進伯朱榮鎮遼東。” [55]  設置的四個總兵官中,涉及北邊的有三個,即大同、山海與遼東。朱高熾在位期間便安排了六個總兵官。加上甘肅總兵官費瓛,明廷北部便總共有七個總兵官。朱高熾對待北部七個軍鎮的總兵官與內地頗為不同。其中最為突出的一點便是,明廷給其中一位總兵官發出命令之時,亦同時給其他幾位總兵官發出相同內容的命令,此實際上顯示的是朱高熾對北邊軍鎮一體重視的特點。

朱高熾經濟

  • 遷民屯田
朱高熾監國期間大力推行其父皇的“墾荒歸己”的獎勵墾荒政策,使這項政策前後貫徹七十年之久。同時也繼續其父祖的設置屯田的政策。永樂十二年(1414年),朱高熾第二次監國時,安置了山西等地2000多户流民到隆慶州進行屯種,促進了當地農業的再發展。 [90] 
  • 減免貢賦
朱高熾最關心的是他父親耗費巨大的種種計劃所引起的黎民百姓的財政困境。在他短暫的統治時期,他頒佈了幾道詔令,取消皇帝徵用木材和金銀等商品的做法,代之以一種公平購買的制度。他還免除受自然災害的人的田賦,並供給他們免費糧食和其他救濟物品。特別使他苦惱的是人民的頻繁逃亡,這種情況是農民無力付税和應付各種徵用引起的——這是朱棣統治晚期的一個嚴重問題。流浪在永樂晚期使國家喪失大量收入。同年二月,朱高熾專門頒佈一份詔令,要逃亡者重返故里,答應免除他們所欠的税,在他們所在地登記後另外還免除兩年同樣的税和勞役。 [3] 
此外,朱高熾還派了一個以廣西布政使周幹為首的專門小組去調查某幾個府的納税負擔。它們包括應天(今南京)、蘇州、松江、嘉興和南直隸及浙江的另外四個府。朱高熾生前未看到調查報告,但它成了宣德帝朱瞻基實施的減税計劃的基礎。朱高熾還非常關心提供直接的救濟;他幾次因他的大臣們對此反應遲緩而大發雷霆。在一次地方的饑荒中,他批駁了户部官員們的提議,即只借糧給百姓而不是免費分發。另一次,他憤怒地駁回了一些大學士請他先與户部和工部商議的要求,下令立即對一些受災區分發救濟糧和減免税收。 [3] 

朱高熾文化

  • 儒家思想
在思想上,朱高熾崇尚儒學,褒獎忠孝,他統治期間儒家思想得到了充分的發展,朱高熾還在京城思善門外建弘文館,常與儒臣終日談論經史。朱高熾非常善於納諫,曾經給楊士奇等人一枚小印,鼓勵他們進諫,因此洪熙朝政治非常清明,朝臣可以各抒己見,皇帝可以擇善而行。 [66] 
  • 科舉制度
朱高熾對科舉制度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當時進士之中多為南方人,但北方人天性純樸、忠貞,也是皇家不可或缺的支柱。 [65]  朱高熾體恤北方學子困於經濟、教育落後等因素,中進士較少的情況, [67]  為了保證北方人可以考中進士,朱高熾規定了取中比例“南六十、北四十”,這一制度一直被沿用至清朝。 [65] 

朱高熾民族

  • 韃靼部
永樂時期,韃靼實力頗強,因此朱棣晚年數次北征的目標便為韃靼,希望削弱其力量。雖然朱棣最後三次北伐均未達到直接打擊韃靼阿魯台部的目的,但阿魯台畏懼明廷的強大兵力,所以積極尋求和解,故阿魯台在朱棣去世後的同年十二月便遣“使者阿卜都剌等貢馬。” [62]  此對於即位不久的朱高熾而言是緩解明蒙關係的時機,故其在“賜賚有差”的同時,亦敕諭阿魯台表示願“宥其前過,令通使往來如故,並賜王及王母彩幣表裏。” [63]  雙方由此繼續展開朝貢活動。朱高熾抓住這次阿魯台主動朝貢的機會,緩解了明蒙間不久前險些兵戎相見的危機,恢復了與韃靼阿魯台部的朝貢關係。儘管雙方之間恢復了朝貢關係,但朱高熾絲毫未放鬆對邊防的重視。在阿魯台主動朝貢同時,朱高熾敕大同、寧夏、甘肅、遼東、宣府、山海、永平、開平總兵官及備禦官“近阿魯台遣使來朝進馬……令通好如故。然此寇譎詐,或乘國有天喪,邊境無備,復來侵擾,蓋未可測。宜整搠軍馬,嚴加堤備。仍令各隘口及煙墩晝夜用心瞭望,謹慎!謹慎!毋致疏虞。” [64] 
  • 瓦剌部
朱高熾即位後,明廷對於瓦剌部的策略並未發生較大改變。朱高熾即位之時,瓦剌部忙於與韃靼阿魯台爭鬥。因此瓦剌部對明廷的態度是積極朝貢,韜光養晦。朱高熾亦樂於瓦剌順服,發展與瓦剌的朝貢活動。
如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十二月,“瓦剌賢義王太平遣使選谷歹等貢馬”, [60]  明廷“賜瓦剌賢義王太平彩幣表裏,並賜其使選谷歹等鈔幣有差。” [59]  同年瓦剌賢義王太平所屬知院阿老丁朝貢之時,道路為人阻隔,朱高熾還“遣人衞送至京”。洪熙元年(1425年)春正月,“瓦剌賢義王太平遣使者桑右(古)台等隨都指揮毛哈剌來朝貢馬,命禮部宴賚之。”同年,安樂王把禿孛羅亦派遣其子亦剌恩赴明貢馬,明廷“賜彩幣表裏有差”。因此,朱高熾即位後,仍舊保持着與瓦剌間的朝貢活動。
  • 兀良哈部
朱高熾即位後積極改善與蒙古各部的關係。永樂二十年(1422年),朱棣北伐韃靼不成,返回途中以兀良哈三衞曾隨韃靼掠邊的名義擊之。待到朱高熾即位後,於當年十一月,便“遣使齎敕諭兀良哈官民,曰:皇考太宗皇帝賓天,朕已欽承奉天命繼承大位,主宰天下。凡四方萬國之人,罪無大小悉已赦宥,若兀良哈官民敬順天道,許令改過自新,仍前朝貢,聽往來生理。” [58]  朱高熾所言兀良哈之罪指的是兀良哈數次犯邊。這道敕諭明顯是朱高熾為了緩和雙方關係而做出的讓步,效果很快顯現。
洪熙元年(1425年)二月,遼東總兵官武進伯朱榮奏“兀良哈三衞韃靼欲來賣馬”,明廷與兀良哈三衞之間中斷數年之久的朝貢貿易,得以在朱高熾時期再次展開。明仁宗敕諭説:“虜譎詐百出,未可深信,然亦不可固拒,如實賣馬宜依永樂中例,於馬市內交易,勿容於城。價值須兩平勿虧,交易之後即遣去,勿令遲留,宜嚴督各衞所十分用心關防提備,不可怠忽。” [61]  雙方交流的展開,對於緩解明廷北邊壓力無疑頗為積極。明廷設置兀良哈三衞的初衷便是希望其能夠牽制韃靼、瓦剌等蒙古部落。然而兀良哈三衞又時常不受明廷節制,常出現輔助其它蒙古部落擾亂明廷邊防的現象。明廷的策略便為“鎮”、“撫”結合的策略,如兀良哈三衞輔助韃靼犯邊,明廷出兵襲擊兀良哈,此為“鎮”。兀良哈三衞進馬請罪,明廷必納之,並給予相應賞賜,此為“撫”。正如朱高熾所言,如果不接受兀良哈的請罪,其必直接歸附韃靼或瓦剌等蒙古強部,“將來必為邊患”。因此,朱高熾恢復與兀良哈三衞的關係頗為符合明廷實際利益。

朱高熾歷史評價

朱高熾史書評價

  • 張廷玉等《明史》贊曰:“當靖難師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濟師。其後成祖乘輿,歲出北征,東宮監國,朝無廢事。然中遘媒孽,瀕於危疑者屢矣,而終以誠敬獲全。善乎其告人曰“吾知儘子職而已,不知有讒人也”,是可為萬世子臣之法矣。在位一載。用人行政,善不勝書。使天假之年,涵濡休養,德化之盛,豈不與文、景比隆哉。” [4] 

朱高熾名人評價

  • 周召:明仁宗好學右文,詞翰兼精。 [101] 
  • 康熙帝:嘗觀明仁宗宣宗時,用法皆術寬平。每思人君承天子民,時育萬物,自當以寬厚為本,始可成敦裕之治,但不可過於縱馳,所貴乎寬而制耳。 [86] 
  • 谷應泰:考成祖巡幸順天,親征漠北,駕凡五出,年垂二紀。中間大官大邑,雖多啓聞,而庶政庶獄,鹹就諮決。名為儲位,實則長君;名為監國,實則御宇。故人以仁宗之祚短,而予以仁宗之沛澤長也。
    • ①明之仁、宣,論者比之周有成、康,漢有文、景,為嗣主守文太平極盛之世。 [99] 
    • ②(仁、宣)兩朝之致太平則非虛語,唯盡心民事之效耳。民為邦本,使民得所,即為極治。雖有闇昧之嗣君,萬惡之閹宦,窮荒極謬,猶數百年而後亡。讀史者以此為龜鑑,無得罪於百姓,即為國之根本已得,其餘主德之出入,皆非損及國脈之故也。 [100] 
  • 陳致平:明仁宗性情仁厚,重用儒臣,提倡學術,是一位守文之主。他省刑減賦,與民休息,遣御史巡行天下,以考核吏治。又獎勵直言,頗能接受臣下的意見,史稱其“用人行政,善不勝書”。可惜在位不到一年而歿。 [70] 
  • 南炳文湯綱:仁宗在位不滿十月,曾力圖矯除積弊,有所作為,宏圖未展而早逝。在位期間,起用文臣,組成了中樞統治機構,為明王朝此後的施政,奠立了基礎。 [68] 
  • 黎東方:仁宗在成祖屢次北征之時,留守後方,以“監國”的名義處理庶政,深得民心。他為人仁慈,不愧被諡為仁宗。他即位伊始,便釋放了被成祖關了十年的黃淮、楊溥。可惜他在位僅有一年,這是明朝的不幸。 [69] 
    • ①(朱高熾)在位不足期年,僅十月而已。然在明代皇帝中,仁宗最有盛德,專務德化的仁宣之治,即由仁宗啓其端,宣宗承之。仁宗能成其德治,其原因之一,在於有人君度量。最能表現仁宗度量者,厥為其能汲汲求言,接納諫諍,並勇於改過。 [57] 
    • ②仁宗即位之後,屢次下詔求言,言詞懇切,確實表現了求言的誠意。 [57] 
    • ①洪熙和宣德時期介於明朝的前期和中期之間,是明朝由前期向中期進行過渡和轉折的時期。朱高熾和朱瞻基在這一時期內調整和改變了永樂時期的國策,實行穩定務實的“仁宣之治”,結束和扭轉了永樂時期的國力超負荷狀態,承前啓後,為明朝社會的發展創造了條件。朱高熾和朱瞻基為首的統治集團,在繼承朱元璋、朱棣開創的基業的同時,也削除了前朝的某些弊端,從而推動了明代社會的正常發展。 [47] 
    • ②高熾的大部分政治生涯是在永樂時期渡過的,他幾乎長期處於朱棣的打擊和壓抑之下。為了保住自己的太子地位,高熾仍不得不韜光養晦,在許多方面都有所剋制即位之後,他成為握有至高無上權力的皇帝,便盡情地追求享樂,發泄情慾,很快就沉於酒色,怠於理政。所幸他的壽命不長,作為一個封建帝王的劣根性尚未充分暴露出來,給社會造成的不良影響也未擴大。雖然這一點遭到了李時勉等人的批評,但高熾的早死為他保住了較好的聲譽。儘管他那些緩解超負荷狀態、務實守成的政策和措施不免矯枉過正,甚至趨於保守,但就明代帝王的綜合才能和政治建樹而言,高熾仍不失為明代僅次於朱元璋和朱棣的重要統治者,因為他對明朝的穩定和發展做出過巨大的貢獻。 [47] 
  • 胡凡:他雖然在位不足九個月,但對明代北邊防衞的調整與整頓卻是貢獻很大。他向北邊派出了七個軍鎮的鎮守總兵官,頒發了六個將印,使明代北邊軍鎮進入有序化,以後各鎮總兵官的接替在實錄中均有清楚的記載,並且向北邊各軍鎮派駐了文職機要人員,就此奠定了後世軍鎮發展的基本模式。 [56] 
  • 商傳:朱高熾是個性格端重、沉靜內向的人,做起事來有板有眼,卻毫無一絲凌人的鋭氣。 [81] 
  • 孫晟:朱高熾自幼就可以推己及人,還關心身邊人。對於行政大事更多的是抓大放小、“民貴君輕”,説明他具有“仁君”的優秀素質。 [83] 
  • 王天有:仁、宣二帝雖然即位於承平之時,但是不同於明朝後來那些長於深宮的帝王。朱高熾是朱棣的嫡長子。十七歲時,被明太祖冊立為燕世子。靖難兵起,朱高熾奉命留守北平。當時“將士精鋭者皆從(燕王)徵,城中所餘老弱不及什一”。建文帝派李景隆率五十萬軍隊直撲北平。朱高熾從容佈置防守,並且深入到軍民之中噓寒問暖,鼓舞士氣。等到朱棣回師,裏應外合,大獲全勝。朱棣奪取皇位後,朱高熾被立為皇太子。永樂七年以後,朱棣因北征和籌劃遷都,長期駐蹕北京,朱高熾在南京監國,積累了處理政務的豐富經驗。 [84] 
  • 熊召政:仁宗是一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可惜在位時間太短。他死於第二年(即洪熙元年)的五月十二日。只當了九個月的皇帝,享年四十八歲。在仁宗執政的短短九個月內,他頒發了一系列詔令。對祖父朱元璋、父親朱棣兩位皇帝制造的冤案,都有所糾正;對老百姓的治理,更是大行寬政。因此,朝野上下都對這位新皇帝大加讚賞,認為是真正的太平天子。 [85] 
  • 陳時龍:朱高熾正式即位並宣稱改號“洪熙”時,他已是一個在政事、猜忌和權力鬥爭中歷練多年的成熟的統治者。對於剛剛經歷過洪武、永樂幾十年略顯乖戾的統治的明王朝來説,這無疑是幸運的。他的政治主張跟父親朱棣相反,不好大喜功,又能寬刑薄賦,潔身自省。 [87] 

朱高熾國外評價

  • 陳學霖《劍橋中國明代史》第四章:歷史盛讚洪熙帝是一個開明的儒家君主,他像他模仿的古代聖王那樣,堅持簡樸、仁愛和誠摯的理想。他因大力鞏固帝國和糾正永樂時期的嚴酷和不得人心的經濟計劃而受到一致的讚譽。他的許多政策和措施反映了一種對為君之道的理想主義的和儒家的認識,但是它們也是他對前幾代皇帝的一些傾向的反應。皇帝有時因性情暴躁和容易衝動而受到批評,如他偶爾申斥和懲處那些表現得優柔寡斷或講話太惹人惱火的官員。可是他有足夠的度量認識自己的缺點和向人道歉。不管他有什麼錯誤,它們都可以被他的仁愛和一心為公的熱誠所彌補。

朱高熾軼事典故

朱高熾題虎得立

史書中關於朱棣冊立太子的傳説很多,據説有一天朱棣命諸臣為一幅《虎彪圖》題詩,圖中畫的是一隻老虎與一羣小虎。解縉當即提筆寫道:“虎為百獸尊。誰敢觸其怒?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顧。”朱棣受到感動,終於決定冊立朱高熾為太子。 [82] 

朱高熾親仁愛民

朱高熾自京師啓程前往北京的途中,一日路過山東鄒縣,見男女持筐沿路拾取草籽。朱高熾停下坐騎,問他們拾草何用。百姓跪下察稱:“歲荒以為食”,朱高熾惻然。隨後“入民舍,視民男女皆衣百結不掩體,灶釜傾僕不治,嘆曰:民隱上聞,若此乎?”於是就讓隨行宦官賜給以鈔。又召集鄉者,瞭解他們生活的疾苦。恰遇山東布政使石執中前來迎接。朱高熾責備他説:“為民牧而民窮如此,亦動念乎!”石執中説:“凡被災之處,皆己奏乞停止今年秋税。”朱高熾説:“民飢且死,尚及徵税耶?汝宜速發官粟賑之,事不可緩!”石執中請示可否人發三鬥,朱高熾説:“且與六鬥,汝毋懼擅發倉廩,吾見上當自奏也。”朱高熾到達北京在見到父皇朱棣時,奏報了自己在山東境內所見所聞,朱棣認為朱高熾做得很對,並對朱高熾説:“昔范仲淹子猶舉麥舟濟父之故舊,況百姓吾之赤子乎? [44] 

朱高熾素好文學

朱高熾平素喜愛文學,谷應泰説他“學識特崇真氏,文章獨許歐公”。他看完真德秀的《大學衍義》一書,認為“此為治之鑑戒,不可無”?於是他下令重刻此書,並賜給諸皇孫及廷臣。他認為歐陽修的文章是“三代以下,文人獨修有雍容和平氣景”,而尤愛歐陽修的“奏議切直”。為此他亦命將歐陽修的文章刊印賜給羣臣,並對他們説:“修之賢,非止於文,卿等當考其所以事君者而勉之。” [45] 

朱高熾人際關係

朱高熾父母

關係
爵位
姓名
父親
明成祖
朱棣 [1] 
母親
仁孝文皇后
徐氏 [1] 

朱高熾后妃

稱號
姓名
備註
誠孝昭皇后
張氏
結髮妻。河南永城人,父張麟,正統七年(1442年)崩。諡“誠孝恭肅明德弘仁順天啓聖昭皇后”;生明宣宗朱瞻基、朱瞻墉、朱瞻墡、嘉興公主; [50] 
恭肅貴妃
郭氏
殉葬的5人之一。 [92]  生朱瞻塏、朱瞻垍,朱瞻埏;
恭僖順妃
譚氏
殉葬的5人之一。 [92] 
貞惠淑妃
王氏
殉葬的5人之一 [92] 
惠安麗妃
王氏
殉葬的5人之一 [92] 
恭靖充妃
黃氏
殉葬的5人之一 [92] 
張氏
生朱瞻堈。葬於南京市雨花台區普覺寺。墓地於2007年被發現。事蹟詳見“順妃“詞條;貞靜敬妃張氏,河間忠武王張玉之孫女、英國公張輔之女、明成祖的昭懿貴妃之侄女,以勳舊之女特恩免殉葬,葬金山。
賢妃
李氏
生鄭靖王朱瞻埈、蘄獻王朱瞻垠、淮靖王朱瞻墺以及真定公主
趙氏
生女慶都公主。史料見慶都公主的墓誌;
悼僖麗妃
李氏
---

朱高熾子女

朱高熾有10子7女;其中9子4女成年。
  • 兒子
姓名
爵位
母親
明宣宗
誠孝昭皇后張氏
鄭靖王
賢妃李氏
越靖王
誠孝昭皇后張氏
蘄獻王
賢妃李氏
襄憲王
誠孝昭皇后張氏
荊憲王
順妃張氏
淮靖王
賢妃李氏
滕懷王
貴妃郭氏
梁莊王
貴妃郭氏
衞恭王
貴妃郭氏 [51] 
  • 女兒
稱號
母親
備註
誠孝昭皇后張氏
宣德三年(1428年)下嫁井源。正統四年(1439年)薨。正統十四年(1449年),井源死於土木之難。 [91] 
慶都公主朱圓通
趙氏
宣德三年(1428年)下嫁焦敬。正統五年(1440年)薨。 [91] 
---
宣德四年(1429年)下嫁李銘。宣德八年(1433年)薨。 [91] 
---
早薨。仁宗即位之十月,與蘄王朱瞻垠同日追封,諡號“悼簡”。冊辭謂第四女,因為早殤,名次未定。 [91] 
---
未下嫁薨。 [91] 
---
未下嫁薨。 [91] 
賢妃李氏
宣德四年(1429年)下嫁王誼。景泰元年(1450年)薨。 [91] 

朱高熾人物爭議

朱高熾死因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熾暴卒,享年四十八歲,登基未足一年便“無疾驟崩”,其中必有緣由。但《明仁宗實錄》《明史·仁宗本紀》等,都隻字不提其死因。究竟朱高熾因何暴卒已成歷史之謎,多年來人們對此有兩種不同的看法:
一種觀點認為,朱高熾死於嗜慾過度。大臣李時勉在他即位不久就曾上一奏疏,其中有勸他謹嗜慾之語。朱高熾看了奏摺後,怒不可遏,當即令武士對李時勉動刑,李時勉險些喪命。直至垂危之際,他仍難忘此恨,説“時勉廷辱我”。由此可見,朱高熾確實縱慾無度,李時勉奏疏觸及其痛處,否則不會如此耿耿於懷。 [48] 
朱高熾因縱慾過度而得不治之症,在明人陸釴病逸漫記》中有記述:“仁宗皇帝駕崩甚速,疑為雷震,又疑宮人慾毒張後,誤中上。予嘗遇雷太監,質之,雲皆不然,蓋陰症也。”“陰症”之説出自朱高熾時一太監之口,應當有一定的可信度。當時治療此等“陰症”恐無特效良藥,這使一些奸佞之徒有機可乘。對此,《明史·羅汝敬傳》中曾有記載,“……先皇帝(仁宗)嗣統未及期月……獻金石之方以致疾也。”由此看來,導致他死亡的直接原因,可能是服用治“陰症”的金石之方而中毒身亡。 [48] 
但也有學者通過對蛛絲馬跡的考察,認為朱高熾是被其長子朱瞻基害死的。朱高熾生性温厚仁慈,嗜慾享樂,為此曾引起朱棣的不滿。朱高熾長子朱瞻基卻與其父相反,他善騎射,諳武事,熱衷權力,工於計謀。朱棣在世時,朱高熾即位,雖立朱瞻基為太子,但已察覺他非安分之輩,故屢有勸誡之語。可是,朱瞻基迫不及待地為自己早日登基籌謀,為此不顧親情。洪熙元年(1425年)3月,朱高熾命朱瞻基南行祭陵(鳳陽的皇陵與南京的孝陵)。朱瞻基於4月14日離京,隨侍朱高熾的宦官海濤,是朱瞻基的親信,他按預先密謀,5月13日加害朱高熾。朱瞻基離京後,卻沒有按既定日程行進,而是直奔南京。但在離開南京前,南京城中就有傳言“仁宗上賓”。要知道,當時北京還未發喪,也無如今現代化的傳播工具,可見朱高熾“上賓”是在一些人預料之中的。當時朱瞻基還説:“……予始至遽還,非眾所測。”顯示他有人們難以想象的重大安排。他匆匆北返,在途中等待奉詔而來的海濤,於6月3日抵達北京。一到北京,就有大臣勸誡:人心洶洶,不可掉以輕心。朱瞻基答曰:“天下神器非智力所能得,況祖宗有成命,孰敢萌邪心!”顯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流露出對弒父謀位活動的自信和自得。 [49] 
對朱高熾突然死亡的原因有種種猜測:雷擊、中毒,甚至過度縱慾。後一種猜測的根據可能是,在他死前幾天,嚴懲翰林李時勉,因為他上奏提出批評,其中一條是他在服朱棣之喪時與其妃子有性關係。但是一名大太監報告説他死於心臟病發作。考慮到皇帝的肥胖和足疾,這種説法更為可信。 [49] 

朱高熾為政

作為專制皇帝,朱高熾也會偶露崢嶸。逝前數日,朱高熾曾因翰林侍講李時勉進諫太過率直而大怒,命“武士撲之,斷其肋三”,再拖入獄中。有學者指出,朱高熾授意內閣大學士“密疏言事”,有怠政的傾向。有學者認為,朱高熾仁義之君形象的形成,部分是因為他統治的時間太短,性格的缺點尚未完全暴露而已。 [87] 

朱高熾後世紀念

獻陵 獻陵 [97]
獻陵是朱高熾與皇后張氏(明仁宗誠孝皇后)的合葬陵墓,位於北京昌平天壽山西峯之下。陵寢始建於洪熙元年(1425年)七月,正統八年(1443年)完工,歷時18年。仁宗朱高熾臨終時留有遺詔:“朕臨御日淺,恩澤未浹於民,不忍重勞,山陵制度務從儉約。”獻陵陵宮建築平面呈前方後圓形。獻陵的風水格局屬內明堂式。其地面建築因一道橫貫東西的小山而分成前後兩進院落,因小山是從陵園左側延伸而來,所以是獻陵的龍砂。 [97] 
總體看獻陵非常簡樸。神道上沒有單獨設置石像生和神功聖德碑亭(現在的碑亭為嘉靖年間增置),祾恩門僅三間。祾恩殿、左右配殿均為五間的單檐建築。殿前御路石雕為簡單的如意雲紋。方城、明樓沒有長陵的高大,城下券門改為簡單的直通前後的形式。因此,清梁份《帝陵圖説》中有“獻陵最樸”之説。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清政府對明十三陵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1992年,十三陵特區辦事處對獻陵的寶城、明樓及第二進院落的陵牆進行了修繕。第一進院落現僅存遺址。 [97] 
除洪熙皇帝與皇后外,獻陵內還有殉葬宮妃5人。據《明實錄·宣宗實錄》記載,洪熙元年(1425年)七月所諡殉葬宮妃為:“諡皇庶母貴妃郭氏,曰恭肅;淑妃王氏,曰貞惠;麗妃王氏,曰惠安;順妃譚氏,曰恭僖;充妃黃氏,曰恭靖。” [97] 

朱高熾史料索引

  • 張廷玉《明史·本紀第八·仁宗》 [94] 
  • 明實錄·仁宗昭皇帝實錄》 [95] 
  • 《明史紀事本末·卷二十六》 [96] 

朱高熾藝術形象

年份
影視類別
劇名
飾演者
1987年
電視劇
譚天謙 [98] 
2009年
電視劇
《鄭和下西洋》
章劼 [105] 
2014年
電視劇
《金玉良緣》
陸毅
2019年
電視劇
梁冠華 [73] 
2022年
電視劇
尚食
洪劍濤 [72] 
2022年
電視劇
參考資料
  • 1.    《明仁宗實錄·卷一》:仁宗敬天體道純成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太宗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嫡長子,母仁孝慈懿誠明莊獻配天齊聖文皇后,洪武拾壹年柒月貳拾叁日生於鳳陽,是夕,仁孝皇后夢冠冕執圭者,上謁寤而生。
  • 2.    任之.《新編中華歷史五千年——明朝》.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626-627
  • 3.    《劍橋中國明代史》洪熙統治時期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3-01]
  • 4.    《明史·卷八·仁宗本紀第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8-05-08]
  • 5.    《明史·卷一百四十七 ·解縉傳》:而太子既立,又時時失帝意。高煦寵益隆,禮秩逾嫡。縉又諫曰:“是啓爭也,不可。”帝怒,謂其離間骨肉,恩禮浸衰。
  • 6.    《明史·卷八·仁宗本紀第八》:母仁孝文皇后,夢冠冕執圭者上謁。寤而生帝。幼端重沉靜,言動有經。稍長習射,發無不中。好學問,從儒臣講論不輟。
  • 7.    《明史·卷八·仁宗本紀第八》:洪武二十八年,冊為燕世子。嘗命與秦、晉、週三世子分閲衞士,還獨後。問之。對曰:“旦寒甚,俟朝食而後閲,故後。”
  • 8.    《明史·卷八·仁宗本紀第八》:又命分閲章奏,獨取切軍民利病者白之。或文字謬誤,不以聞。太祖指示之曰:“兒忽之耶?”對曰:“不敢忽,顧小過不足瀆天德。”又嘗問:“堯、湯時水旱,百姓奚恃?”對曰:“恃聖人有恤民之政。”太祖喜曰:“孫有君人之識矣。”
  • 9.    《明史·卷八·仁宗本紀第八》:成祖舉兵,世子守北平,善拊士卒,以萬人拒李景隆五十萬眾,城賴以全。
  • 10.    《明史·卷八·仁宗本紀第八》:先是,郡王高煦、高燧俱以慧黠有寵於成祖。而高煦從軍有功,宦寺黃儼等復黨高燧,陰謀奪嫡,譖世子。會朝廷賜世子書,為離間。世子不啓緘,馳上之。而儼先潛報成祖曰:“世子與朝廷通,使者至矣。”無何,世子所遣使亦至。成祖發書視之,乃嘆曰:“幾殺吾子。”成祖踐阼,以北平為北京,仍命居守。
  • 11.    《明史·卷八·仁宗本紀第八》:永樂二年二月,始召至京,立為皇太子。
  • 12.    《明史·卷八·仁宗本紀第八》:成祖數北征,命之監國,裁決庶政。四方水旱饑饉,輒遣振恤,仁聞大著。
  • 13.    《明史·卷八·仁宗本紀第八》:二十二年七月,成祖崩於榆木川。八月甲辰,遺詔至,遣皇太孫迎喪開平。丁未,出夏原吉等於獄。丁巳,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為洪熙元年。
  • 14.    《明史·卷八·仁宗本紀第八》:庚辰,帝不豫,遣使召皇太子於南京。辛巳,大漸,遺詔傳位皇太子。是日,崩於飲安殿,年四十有八。
  • 15.    《明史·卷五·成祖本紀一》:八月,天子以耿炳文為大將軍,帥師致討。己酉,師至真定,前鋒抵雄縣。……進圍真定,二日不下,乃引去。
  • 16.    《明史·卷五·成祖本紀一》:天子聞炳文敗,遣曹國公李景隆代領其軍。九月戊辰,江陰侯吳高以遼東兵圍永平。戊寅,景隆合兵五十萬,進營河間。王語諸將曰:“景隆色厲而中餒,聞我在必不敢遽來,不若往援永平以致其師。吳高怯不任戰,我至必走,然後還擊景隆。堅城在前,大軍在後,必成擒矣。”丙戌,燕師援永平。壬辰,吳高聞王至,果走,追擊敗這。遂北趨大寧。……景隆聞王徵大寧,果引軍圍北平,築壘九門,世子堅守不戰。
  • 17.    《明史·卷一百十八·朱高煦傳》:成祖即位,命將兵往開平備邊。時議建儲,淇國公丘福、駙馬王寧善高煦,時時稱高煦功高,幾奪嫡。
  • 18.    《明史·卷一百十八·朱高煦傳》:成祖卒以元子仁賢,且太祖所立,而高煦又多過失,不果。永樂二年,仁宗立為太子,封高煦漢王,國雲南。高煦曰:“我何罪!斥萬里。”不肯行。從成祖巡北京,力請並其子歸南京。成祖不得已,聽之。請得天策衞為護衞,輒以唐太宗自比。己,復乘間請益兩護衞,所為益恣。
  • 19.    《明史·卷一百十八·朱高煦傳》:既負其雄武,又每從北征,在成祖左右,時媒孽東宮事,譖解縉至死,黃淮等皆繫獄。
  • 20.    《明史·卷一百十八·朱高煦傳》:十三年五月改封青州,又不欲行。成祖始疑之,賜敕曰:“既受藩封,豈可常居京邸!前以雲南遠憚行,今封青州,又託故欲留侍,前後殆非實意,茲命更不可辭。”
  • 21.    《明史·卷一百十八·朱高煦傳》:十四年十月還南京,盡得其不法數十事,切責之,褫冠服,囚繫西華門內,將廢為庶人。仁宗涕泣力救,乃削兩護衞,誅其左右狎〈目匿〉諸人。
  • 22.    《明史·卷一百十八·朱高煦傳》:明年三月徙封樂安州,趣即日行。高煦至樂安,怨望,異謀益急。仁宗數以書戒,不悛。
  • 23.    《明史·卷一百十八·朱高燧傳》:高燧恃寵,多行不法,又與漢王高煦謀奪嫡,時時譖太子。於是太子宮寮多得罪。
  • 24.    《明史·卷一百十八·朱高燧傳》:七年,帝聞其(朱高燧)不法事,大怒,誅其長史顧晟,褫高燧冠服,以太子力解,得免。
  • 25.    《明史·卷一百四十七 ·解縉傳》:先是,儲位未定,淇國公邱福言漢王有功,宜立。帝密問縉。縉稱:“皇長子仁孝,天下歸心。”帝不應。縉又頓首曰:“好聖孫。”謂宣宗也。帝頷之。太子遂定。高煦由是深恨縉。
  • 26.    《明史·卷一百四十七 ·解縉傳》:永樂八年,縉奏事入京,值帝北征,縉謁皇太子而還。漢王言縉伺上出,私覲太子,徑歸,無人臣禮。帝震怒。……十三年,錦衣衞帥紀綱上囚籍,帝見縉姓名曰:“縉猶在耶?”綱遂醉縉酒,埋積雪中,立死。年四十七。籍其家,妻子宗族徙遼東。
  • 27.    《明史·卷一百六十二·耿通傳》:帝北巡,太子監國。漢王高煦謀奪嫡,陰結帝左右為讒間,宮僚多得罪者。監國所行事,率多更置。通從容諫帝:“太子事無大過誤,可無更也。”數言之,帝不悦。
  • 28.    《明史·卷七·本紀第七·成祖三》:壬子,北巡,發京師,皇太子監國。
  • 29.    《明史·卷七·本紀第七·成祖三》:(永樂二十二年)夏四月戊申,皇太子監國。己酉,發京師。
  • 30.    《仁宗昭皇帝實錄 卷四上·永樂二十二年 十一月 三日》  .明清實錄[引用日期2021-10-06]
  • 31.    《仁宗昭皇帝實錄·卷四下·永樂二十二年 十一月 十三日》  .明清實錄[引用日期2021-10-06]
  • 32.    《明史·志第六十七·兵三》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1-10-06]
  • 33.    《明史·列傳第五十二》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1-10-06]
  • 34.    《宣宗章皇帝實錄·卷六·洪熙元年閏七月 十七日》  .明清實錄[引用日期2021-10-06]
  • 35.    《明太祖實錄·卷一百一十九·洪武十一年七月癸已條》  .明清實錄資料庫[引用日期2022-02-24]
  • 36.    《明仁宗實錄·卷一上·引言》  .明清實錄資料庫[引用日期2022-02-24]
  • 37.    《明史·卷一百十三·仁孝皇后傳》靖難兵起,王襲大寧,李景隆乘間進圍北平。時仁宗以世子居守,凡部分備禦,多稟命於後。景隆攻城急,城中兵少,後激勸將校士民妻,皆授甲登陴拒守,城卒以全。
  • 38.    《明史·卷一百六十二·耿通傳》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2-24]
  • 39.    《明太宗實錄·卷九十三·永樂七年六月甲辰條》  .明清實錄資料庫[引用日期2022-02-24]
  • 40.    《明史·卷一百四十八·楊士奇傳》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2-24]
  • 41.    《明太宗實錄·卷一百五十六·永樂十二年閏九月甲辰條》  .明清實錄資料庫[引用日期2022-02-24]
  • 42.    《明太宗實錄·卷八十二·永樂六年八月丙戌條》  .明清實錄資料庫[引用日期2022-02-24]
  • 43.    《明史·卷六·成祖本紀二》:冬十月丁酉,發北京。是月,倭寇福州。十一月甲戌,至京師。
  • 44.    季秀.明仁宗朱高熾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17:23-24
  • 45.    姜守鵬.《洪熙帝·宣德帝 第2版》.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22-23
  • 46.    張健.明仁宗死因考[J]:安徽史學,1991(02)
  • 47.    趙中男.論朱高熾的歷史地位[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05):10
  • 48.    李根.《歷史的塵埃——千古懸案真相》.北京:中國三峽出版社,2011:14
  • 49.    孫景峯,李金玉等.《正説明朝三百年》.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5:21-22
  • 50.    《明史·卷一百十三·后妃列傳》:仁宗誠孝皇后張氏,永城人。父麒以女貴,追封彭城伯。……正統七年十月崩。……上尊諡曰誠孝恭肅明德弘仁順天啓聖昭皇后,合葬獻陵,祔太廟。
  • 51.    《明史·卷一百十九·仁宗諸子》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3-31]
  • 52.    王燦熾.《燕都古籍考》.北京:京華出版社,1995:68
  • 53.    何孝榮.《明代北京佛教寺院修建研究 上》.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7:108
  • 54.    故宮博物院.《永宣時代及其影響 兩岸故宮第二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下》:故宮出版社,2012:388
  • 55.    李峯等主編.《明實錄大同史料彙編 上》.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59
  • 56.    胡凡.論明仁宗對北邊防衞的調整與整頓[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03):155
  • 57.    朱鴻.論明仁宗的求言納諫[J]:第六屆明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1995:582-583
  • 58.    《明仁宗昭皇帝實錄·卷四上》  .明清實錄資料庫[引用日期2022-05-09]
  • 59.    《明仁宗昭皇帝實錄·卷五上》  .明清實錄[引用日期2022-05-09]
  • 60.    《明仁宗昭皇帝實錄·卷五上》  .明清實錄[引用日期2022-05-09]
  • 61.    《明仁宗昭皇帝實錄·卷七上》  .明清實錄[引用日期2022-05-09]
  • 62.    《明仁宗昭皇帝實錄·卷四上》  .明清實錄[引用日期2022-05-09]
  • 63.    《明仁宗昭皇帝實錄·卷四上》  .明清實錄[引用日期2022-05-09]
  • 64.    《明仁宗昭皇帝實錄·卷四上》  .明清實錄[引用日期2022-05-09]
  • 65.    王德恆.《明清帝王與皇陵文化》.北京:京華出版社,2007:91
  • 66.    張明林.《仁宣盛世 明仁宗洪熙、明宣宗宣德》.北京:西苑出版社,2012:39
  • 67.    張鵬天,陳喜蓮.《明朝故事》.成都:天地出版社,2016.:60
  • 68.    南炳文、湯綱.《中國通史 第八冊》:人民出版社,2019:103
  • 69.    黎東方.《 黎東方講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176
  • 70.    陳致平.《中華通史 第9冊 明史前編》.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2016:102
  • 71.    《明史·卷一百四十一·列傳第二十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6-29]
  • 72.    曾經的軍藝校草,如今的搞笑胖子,洪劍濤的經歷也很傳奇  .騰訊網[引用日期2022-07-07]
  • 73.    大明風華演員表  .搜視網[引用日期2022-07-07]
  • 74.    《山河月明》演員  .搜狐網[引用日期2022-07-07]
  • 75.    《明史·卷八·仁宗本紀第八》:壬子,命皇太子謁孝陵,遂居守南京。戊午,如天壽山,謁長陵。
  • 76.    《明仁宗實錄·卷一上·永樂二十二年八月二日》  .明清實錄資料庫[引用日期2022-10-17]
  • 77.    《明仁宗實錄·卷一上·永樂二十二年八月四日》  .明清實錄資料庫[引用日期2022-10-17]
  • 78.    《明仁宗實錄·卷一上·永樂二十二年八月五日》  .明清實錄資料庫[引用日期2022-10-17]
  • 79.    《明仁宗實錄·卷一下·永樂二十二年八月十六日》  .明清實錄資料庫[引用日期2022-10-17]
  • 80.    《明仁宗實錄·卷一下·永樂二十二年八月十七日》  .明清實錄資料庫[引用日期2022-10-17]
  • 81.    商傳.《永樂皇帝朱棣》.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10:261
  • 82.    商傳.《永樂皇帝朱棣》.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10:262-263
  • 83.    孫晟.《永樂皇帝朱棣傳》.武漢:華中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21.01:226
  • 84.    王天有.《王天有史學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564-565
  • 85.    熊召政.《明朝帝王師》: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3.09:256
  • 86.    《康熙政要》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3-01-01]
  • 87.    陳時龍.九月之君——朱高熾小傳[J]:紫禁城,2009:28-29
  • 88.    [明]陳建著.《皇明通紀》卷九.北京:中華書局,2008:519
  • 89.    《明史紀事本末》·卷二十六  .漢程國學網[引用日期2023-01-08]
  • 90.    姜守鵬.《明帝列傳·洪熙帝 宣德帝》(第2版).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11:22
  • 91.    《明史·卷一百二十一 公主列傳》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1-08]
  • 92.    本書總編輯委員會.《北京百科全書 昌平卷》.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06:347
  • 93.    《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一百·永樂八年正月二十六日》  .明清實錄[引用日期2023-01-09]
  • 94.    《明史·卷八·本紀第八·仁宗》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1-09]
  • 95.    《仁宗昭皇帝實錄》  .明清實錄[引用日期2023-01-09]
  • 96.    《明史紀事本末·卷二十六·太子監國》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1-09]
  • 97.    獻陵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23-01-09]
  • 98.    譚天謙 Tianqian Tan  .Mtime時光網[引用日期2023-01-14]
  • 99.    孟森.明史講義[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02:141
  • 100.    孟森.明史講義[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02:150
  • 101.    《雙橋隨筆》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3-05-29]
  • 102.    梅耀元主編.嵩山名人傳[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7.12.第569頁
  • 103.    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曆代名人辭典》編寫組.《中國曆代名人辭典》.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374
  • 104.    洪熙皇帝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23-06-12]
  • 105.    鄭和下西洋演員表  .電視指南[引用日期2023-10-19]
  • 106.    明仁宗朱高熾像軸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23-11-0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