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明獻陵

鎖定
明獻陵,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西峯之下,其朝向為南偏西20°,是明朝第四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熾和誠孝昭皇后張氏的合葬陵寢。 [2]  [4]  [8]  [15]  明獻陵是明十三陵當中第二個修建的帝陵,佔地僅4.2萬平方米。 [4]  明獻陵始建於明洪熙元年(1425年)七月,於明正統八年(1443年)完工,歷時18年。 [2] 
明獻陵由神道、陵宮和陵宮外的附屬建築三部分組成。神道區域建有神功聖德碑亭。陵宮區建有寶城、明樓、寶頂、祾恩殿、祾恩門、配殿等建築。 [4]  陵寢附屬建築則建有宰牲亭、神廚、祠祭署、朝房、果園、榛廠、晾果廠、陵衞衙署、營房等。 [5]  因為明獻陵的風水格局屬內明堂式,其地面建築被玉案山隔開分成前後兩進院落,所以明獻陵的前後院落並不像其他陵寢那樣彼此相連。 [2]  [4] 
1961年,包含明獻陵在內的明十三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2] 
中文名
明獻陵
所屬年代
明代 [12] 
類    別
古墓葬 [12] 
地理位置
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西峯之下 [2] 
保護級別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 [12-13] 

明獻陵歷史沿革

明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十二日,明仁宗朱高熾逝於北京紫禁城欽安殿 [1]  臨終時留有遺詔:“朕臨御日淺,恩澤未浹於民,不忍重勞,山陵制度務從儉約。”宣德皇帝(明宣宗)即位後,遵照仁宗遺詔營建獻陵,並親定陵園規制。成山侯王通、工部尚書黃福總理修陵事宜。 [2]  同年七月,明獻陵始建。同年八月,獻陵玄宮落成,陵宮建築祾恩門、祾恩殿、左右配殿、神廚開始營建。同年九月六日,葬明仁宗朱高熾於獻陵。 [3] 
明正統七年(1442年)十月,葬誠孝皇后張氏於獻陵。同年十二月,建造獻陵明樓。 [3] 
明正統八年(1443年)三月,獻陵陵寢建築全部完工。 [3] 
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明世宗嘉靖皇帝增建獻陵神功聖德碑及碑亭。 [3]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至五十二年(1787年),清政府對明獻陵進行修繕、改建。獻陵神功聖德碑亭的四壁被拆除,在石碑四周砌以齊胸高的宇牆。祾恩門縮小了間量,且頂部由歇山式改為硬山式。封塞了寶城的城台券洞,並在城台右掖增構了礓路直達城台。將明樓內的木構樑架改為石條券頂結構。東西配殿及神廚等附屬建築大多被拆。 [2-3]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明獻陵因年久失修,祾恩門、祾恩殿頂部坍塌,只存牆壁。日軍侵華時期,為修炮樓,明獻陵第一進院落的圍牆和祾恩門、祾恩殿的山牆又被拆毀。 [3] 
明獻陵全景(二進院以內) 明獻陵全景(二進院以內)

明獻陵建築格局

明獻陵佈局

明獻陵由神道、陵宮和陵宮外的附屬建築三部分組成。神道為陵寢的前導部分,自長陵神道北五空橋向西北分出,長約1千米。近陵處建神功聖德碑亭。陵宮,是陵寢建築的主體部分,由寶城、明樓、寶頂、祾恩殿、祾恩門、配殿、神帛爐、兩柱牌樓門、石供案(上設石供器)等單座建築組成,其平面呈前方後圓形狀。 [4]  陵宮附屬建築則建有宰牲亭、神廚、祠祭署、朝房、果園、榛廠、晾果廠、陵衞衙署、營房等。 [5] 
明獻陵平面佈局圖 明獻陵平面佈局圖 [3]

明獻陵特點

明獻陵的陵寢建築基本沿用長陵制度所建,但又有所不同。在古代的宗法禮制關係中,墓主輩分高則地位尊崇,陵寢規制則宜大。反之,墓主輩分低,陵制自然宜小,至少不應超越先輩陵制,故獻陵陵制應在長陵之下。首先,獻陵前神道不僅沒有石像生的設置,連神功聖德碑亭也沒有建造(嘉靖時才增建神功聖德碑亭)。其次,長陵方院由彼此相連的三進院落構成,而獻陵方院只有兩進,並且由於風水的限制,彼此不相連接。第三,長陵城台下的甕道平面走向呈“T”形,南北走向的部分“北高南下,如升坡拾級”,而獻陵甕道作直通前後,“平而不坡”無高低變化的形制。第四,祾恩殿:就間數論,長陵為九間,獻陵為五間。殿內裝飾情況,長陵“中四柱飾以金蓮,餘皆髹漆”,獻陵“柱皆朱漆”。殿宇的頂部形制,長陵為重檐式建築,獻陵為單檐式建築。殿宇的台基,長陵為三層,獻陵為一層。殿前御路石雕,長陵雕刻二龍戲珠圖案,獻陵則飾以簡單的雲紋。第五,祾恩門:長陵為五間,並且殿前有御路石雕,獻陵為三間。第六,配殿:長陵左右各十五間,獻陵左右各五間。第七,長陵在陵宮第一進院落設有神庫一座為五間,獻陵未設。“神庫,或二座,或一座,惟獻陵無神庫”。另外,長陵在陵門外還建有具服殿,而獻陵未設。究其原因,長陵因系明成祖生前所建,在當時的特殊歷史環境中,他想通過陵寢規模的宏大壯闊,展示皇權的威懾力和自己功業的盛隆,所以建築規模大,裝飾也奢華。而獻陵是仁宗死後由嗣帝(明宣宗)組織建造的,明仁宗作為皇室中理所當然的皇位繼承人,有着可靠的權力基礎,沒有必要像明成祖那樣利用陵事展示自己的皇權。並且仁宗臨終還有從儉建陵的遺詔頒世。所以,獻陵的陵寢建築和長陵相比較,規制更趨於儉樸,裝飾也因此質樸無華。仁宗的獻陵無論從規模上還是建築上都與長陵無法比擬。 [4] 

明獻陵文物遺存

明獻陵神道區域

神功聖德碑亭
神功聖德碑亭(2張)
明獻陵的神道從長陵神道北五空橋北分出,長約1千米。近陵處建神功聖德碑亭。 [3]  神功聖德碑亭原制重檐式、四出陛。神功聖德碑,螭首龜趺,無字。清乾隆年間修繕時,碑亭四壁被拆除僅留石碑,並於碑外四隅補修了齊胸高的宇牆。現存碑亭台基、石碑及部分清代改建的宇牆。碑亭台基正方形,陡板式,邊長10.1米,高0.6米。石碑高5.2米。台基之上,四面宇牆大部坍塌,未塌部分磨磚對縫,頂部蓋石刻牆帽。台基四面的垂帶、踏跺式台階已傾斜殘壞。石碑保存基本完好,其制螭首龜趺。土襯石上部雕漩渦水流,同長陵神功聖德碑。亭前建單空石橋一座,橋身略有殘壞,橋欄全無,寬8.2米,長9.1米。橋面上的墁磚多已剝蝕。中間御路部分均以城磚墁砌,兩側砌以小塊河卵石,現僅存部分殘壞路面。 [3]  [10] 

明獻陵第一進院落

第一進院落遺址
第一進院落遺址(2張)
第一進院落位於玉案山之前。以祾恩門為陵門,祾恩門為單檐式建築,中榜“祾恩門”三字。面闊三間,設門三道,下承台基一層,周設石欄,前後踏道有三道。清乾隆年間修繕時將間量縮小,而且由單檐歇山頂式改為硬山頂式。門內院落稍北正中位置建祾恩殿,是用於供奉帝后牌位和舉行上陵祭祀活動的地方。祾恩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柱皆朱漆”,為單檐式建築。殿宇的台基為一層,護有石欄,前面設踏道三道,兩側各設一道,台基石雕有云紋。清乾隆年間曾對祾恩殿進行修繕,保持原制。殿前左右兩側各建配殿,配殿為五間。配殿之前各建神帛爐。院內後牆間設門一道。現第一進院落已僅存遺址。 [3]  [4] 

明獻陵第二進院落

第二進院落位於玉案山之後,前有神道三座並列單空拱形石橋,石欄已不存。1995年橋身歸安補齊。其中,中橋寬7.5米,長13.2米,兩側橋各寬6.1米,長11.2米。橋前玉案山西側神道路面不存,其上的二座小石橋亦無遺物。第二進院落左右牆垣接寶城,前牆間建琉璃花門三座,門樓為單檐歇山頂形制。門垛的牆面為紅色,門樓的台基作陡板式。原宮牆、陵門損壞嚴重,1994年修繕時恢復了原貌。門前有三座並列的單空拱形石橋,石欄已無。院內沿中軸線由前而後建兩柱牌樓門(又作欞星門),兩石柱形制為方形,黃琉璃瓦頂,是一座木結構式牌樓門。據《帝陵圖説》所記,清康熙年間因受雷電摧襲或風雨剝蝕,兩柱牌樓門已殘壞,僅存兩半截石柱及前後抱鼓石。牌樓門後面是一個須彌座石台,即石供案。案上共陳設五座石雕祭器,中為香爐,作三足鼎形,三足的外側雕有饕餮紋樣。兩側為燭台,燭台雕有仰蓮及雲紋紋飾,再側為花瓶。兩耳雕有銜環。設置石五供,只是作為一種象徵性的祭器陳設,表達後代人對祖先的懷念。 [3]  [4] 
明獻陵寶城牆體完整,城廓平面作縱向橢圓形,寶山封土隆起。方城由城磚壘砌,下承石刻須彌座,城台下甕道為直通前後形式,甕道及其內門砧石、石門限為明朝原制,券洞內封堵的磚牆,為清乾隆時增建。正對甕道的寶山前設琉璃屏一座,城內左右兩側設有登城的轉向礓礤。城台前部環以垛牆,後部置宇牆。明樓平面正方形,重檐歇山頂,樓壁四面設券門。樓頂發石卷及左右券門內封砌的磚體為清乾隆時改建舊制。樓內聖號碑形制同長陵,但碑趺須彌座各部分均雕紋飾,其中,上枋雕二龍戲珠,下枋雕雲,上下梟雕仰俯蓮花,束腰雕椀花結帶圖案。碑石完好,但彩畫已脱落。碑身正面刻楷書“仁宗昭皇帝之陵”。 [3] 
第二進院落遺存

明獻陵附屬建築

附屬建築僅神馬房存部分河卵石牆基。 [5] 

明獻陵歷史文化

明獻陵相關人物

  • 明仁宗朱高熾
明仁宗洪熙皇帝名朱高熾,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七月廿三日生於鳳陽,明成祖永樂皇帝長子,母仁孝文皇后徐氏為開國元勳徐達之女。朱高熾幼年即讀儒家經書,沉靜好文,深受祖父朱元璋的寵愛。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被冊封為燕世子。明永樂二年(1404年)被立為皇太子。明永樂七年(1409年)以後,成祖朱棣因北征和籌劃遷都,常留北京,命太子朱高熾監國,處理國家日常政務。直至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隨成祖到北京。明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永樂帝死於北征歸途。皇太子朱高熾在大學士楊士奇、楊榮和尚書蹇義、夏原吉等支持下即位,次年改年號為洪熙。洪熙帝登基後,順應時代潮流,針對朝政的弊病,採取了減輕民困、調整統治階級內部關係等一系列措施。明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十二日,登基僅8個月的洪熙皇帝死於欽安殿,終年48歲。卒諡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廟號仁宗。葬北京昌平獻陵。 [6-7] 
明仁宗畫像 明仁宗畫像
  • 誠孝皇后張氏
誠孝皇后張氏於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封燕世子妃,明永樂二年(1404年)封皇太子妃。明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十月,仁宗朱高熾即位,冊立為皇后。明洪熙元年(1425年),明仁宗卒,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尊為皇太后。明宣德十年(1435年)宣宗卒,明英宗即位,尊為太皇太后。明正統七年(1442年)十月卒。上尊諡誠孝恭肅明德弘仁順天啓聖昭皇后。 [8] 
  • 陪葬妃嬪
明獻陵內有殉葬宮妃5人。據《明實錄宣宗實錄》記載,明洪熙元年(1425年)七月所諡殉葬宮妃為恭肅貴妃郭氏、貞惠淑妃王氏、惠安麗妃王氏、恭僖順妃譚氏、恭靖充妃黃氏。 [2] 

明獻陵學術研究

  • 獻陵內明堂風水佈局的講究
明獻陵的建築設置基本沿用長陵制度,但風水佈局方式卻與長陵不同。寶城前雖然也像長陵那樣設有方院,但兩進方院並不連在一起,中間隔了一座名為“玉案山”的小山。獻陵採用這種佈局方式主要與風水中“明堂”的講究有關。因地形的不同,明堂在風水術中又有內外之別。長陵由於兩邊山勢寬闊,前面的案山和水流相距陵園較遠,因此是外明堂風水格局。獻陵則因龍砂(玉案山)距離陵園較近,所以是內明堂風水格局。在風水中,由於龍砂是萬萬損傷不得的。所以獻陵在修建中,並不像長陵那樣前後院落彼此相連,因而在明堂範圍內修建了寶城和陵園的第二進院落。陵園的第一進院落及院內的祾恩殿、左右配殿、神帛爐等建築,建在了玉案山之前。經過這樣的經營設計,不僅解決了明堂地域面積小,建不下寶城和前面兩進院落的問題,維護了“龍砂不可損傷”的風水信條,而且使陵園佈局更顯靈活,更加錯落有致。 [4] 

明獻陵文物價值

明獻陵是明十三陵之一 [9]  ,它的陵寢規制沿用明長陵,卻和長陵有所不同,和後世興建的其他明代帝陵在陵寢規制上也有相應的區別,因此明獻陵對於明代帝陵規制的變遷具有相應的研究價值。另外,明獻陵是遵循古代風水術規則興建的陵寢,所以其也是研究古代風水學的實物例證。 [4] 

明獻陵文物保護

1961年,包含明獻陵在內的明十三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2] 
1994年4月—1995年5月,十三陵特區辦事處修繕獻陵,對陵牆、石橋、三座門、明樓及寶城宇牆、垛口等恢復原貌。 [5] 

明獻陵旅遊信息

明獻陵地理位置

明獻陵,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西峯之下。 [2]  [15] 
明獻陵在十三陵中的地理位置 明獻陵在十三陵中的地理位置

明獻陵開放時間

明獻陵屬於十三陵中尚未對外開放的陵寢。 [11]  [1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