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誠孝張皇后

鎖定
誠孝昭皇后張氏(?-1442年11月20日),名不詳,河南永城 [1]  ,明朝初期政治人物。指揮使張麒之女,明仁宗朱高熾元配,明宣宗朱瞻基之母,明英宗朱祁鎮和明代宗朱祁鈺祖母。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張氏被封為燕王世子妃,永樂二年(1404年)晉封皇太子妃。明仁宗即位,冊立為皇后。明宣宗即位後,被尊為皇太后。明英宗即位,尊為太皇太后,由於英宗年幼,張氏便成為實際上的攝政,也是明代第一位太皇太后。她信用閣臣“三楊”及禮部尚書胡濙、英國公張輔等五大臣輔政,使正統初年的朝政相對清明,被稱為“女中人傑” [2] 
正統七年(1442年),張氏崩逝,諡號“誠孝恭肅明德弘仁順天啓聖昭皇后”,附葬於獻陵
全    名
張氏
別    名
誠孝張皇后
誠孝昭皇后
張太后
諡    號
誠孝恭肅明德弘仁順天啓聖昭皇后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族
逝世日期
1442年11月20日
主要成就
輔佐明英宗,維持朝局穩定
祖    籍
河南永城
配    偶
明仁宗朱高熾
兒    子
明宣宗朱瞻基、越靖王朱瞻墉、襄憲王朱瞻墡

誠孝張皇后人物生平

誠孝張皇后孝順賢德

張氏為指揮使張麒之女。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朱高熾被封為燕王世子,同時張氏被封為燕世子妃。 [3] 
明成祖永樂二年(1404年),朱高熾被立為皇太子,張氏又被冊封為皇太子妃。張氏孝謹温順,侍奉成祖夫婦盡心周到,所以很得成祖與徐皇后的歡心。 [4-5] 
朱高熾生性仁厚端重,舉止言行沉靜有法度,但因身體肥胖不善騎射,不得成祖喜愛。成祖最喜愛次子漢王朱高煦,覺得他最像自己,有心廢太子立漢王,但徐皇后和大臣們一直阻攔。而且張氏所生長子朱瞻基聰慧好學,深得成祖寵愛,成祖也很喜愛張氏這個兒媳,所以最後為了這些原因,才沒有廢太子。 [6] 

誠孝張皇后洪熙中宮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成祖病崩,太子朱高熾即位,是為明仁宗,張氏被立為皇后。 [7]  張氏被立為皇后之後,對朝中內外政事,她莫不周知。仁宗日夜勤於政事,是位賢明的君主,可惜在位不足一年便於洪熙元年(1425年)駕崩,享年四十八歲。

誠孝張皇后宣德太后

洪熙元年(1425年),太子朱瞻基即位,是為明宣宗,尊張皇后為皇太后 [8]  當時軍國大事多受命於張氏,聽從她的裁決。當時海內安寧祥泰,宣宗對母親入奉起居,出奉遊宴,四方有所進獻,即便是微小物品,也一定要先奉送給張氏。兩宮慈孝天下皆知。 [9] 
清焦秉貞繪《歷朝賢后故事圖》之《親掖鑾輿》,轎中為張太后 清焦秉貞繪《歷朝賢后故事圖》之《親掖鑾輿》,轎中為張太后 [35]
宣德三年(1428年),張氏出遊西苑,皇后、皇妃在旁侍候,宣宗也親自扶着車陪母親登萬歲山,並且奉酒拜壽,又過了一年後,張氏前往長、獻二陵拜謁,獻詩頒德。宣宗親自配帶弓箭,騎馬在前引導,到達河橋時,又下馬扶車。京畿百姓都夾道拜觀,陵旁老幼也歡呼拜迎。見此情景,張氏回過頭來對宣宗説道:“百姓擁戴君主,是因為君主能使他們安居樂業,皇帝應當將此牢記在心。”在返回途中,經過農家,張氏召來農家老婦詢問一些生活及農活方面的事,並且賜與錢幣。有的農家獻上蔬菜酒漿等東西,張氏便取來賜給宣宗,還説:“這是農家的口味啊。”隨行的英國公張輔、尚書蹇義及大學士楊士奇楊榮金幼孜楊溥等到行殿請求謁見,張氏對他們加以慰勞,並説:“你們是先朝舊人,要盡力輔助嗣君。”此後的一天,宣宗對楊士奇説:“皇太后拜謁二陵回來後,説起你們的辦事能力時非常熟悉。她説,張輔雖是一名武臣,卻通曉大義。蹇義忠厚小心,但辦事優柔寡斷。你呢,非常正直,説起話來直言不諱,先帝有時很不高興,但最終還是聽從你的建議,得以不做錯事。還有三件事,當時先帝后悔沒有聽從你的意見。” [10] 
除此之外,張氏對自己的家人也很嚴格,其弟張升為人淳厚謹慎,但張氏仍不許他參加商議國家大事。 [11] 
宣宗寵愛孫貴妃,廢皇后胡善祥改立孫貴妃為後,太后憐胡氏無過被廢,一直非常照顧胡氏,常召她到清寧宮,在宴席時也命胡氏位居孫皇后之上。 [12] 

誠孝張皇后正統攝政

宣德九年(1435年),宣宗駕崩,享年三十八歲。皇太子朱祁鎮才九歲,宮中訛傳將立襄王朱瞻墡為皇帝。張氏馬上召集諸大臣到乾清宮,指着太子哭道:“這就是新天子啊!”羣臣高呼萬歲,流言才得以平息。朱祁鎮即位為明英宗,遵宣宗遺詔,凡朝廷大政均奏請皇太后張氏和皇后孫氏而後行 [13]  ,並於二月戊申尊張氏為太皇太后 [14]  大臣請求張氏垂簾聽政,張氏説:“不要破壞祖宗之法。只須將一切不急的事務全部廢止,時時勉勵皇帝向前人學習,並委任得力的輔佐大臣就可以了。” [15] 
一天,張氏在便殿落座,英宗面西站立,召英國公張輔楊士奇楊榮楊溥及禮部尚書胡濙入內,張氏對他們説:“你們都是老臣了,如今皇帝年幼,望你們同心協力,共同維護國家的安定。”將這五位老臣作為了正統政治的核心。張氏又特意召楊溥上前,説:“仁宗皇帝念卿忠誠,多次發出嘆息,不想今天還能見到你。”楊溥感動而流淚,太后也流淚,左右的人也都很悲傷。 [16]  過了一會兒,又派人把太監王振叫來,王振跪在地上,張氏突然臉色一變,厲聲喝道:“你侍候皇帝不循規矩,應當賜死!”身旁的女官們應聲而起,將刀放在王振的脖子上,嚇得王振渾身顫抖。這時,英宗和五大臣都跪下為王振講情,張氏才饒了他。接着警告他説:“你們這種人,自古多誤人國,皇帝年幼,哪裏知道!現因皇帝和大臣為你講情,且饒過你這一次,今後再犯,一定治罪不饒。” [17]  此後,張氏時常派人到內閣詢問政事,一旦得知有王振獨斷而未交內閣商議的,就馬上派人召王振來責備他。 [18]  所以在張氏有生之年,王振一直無法真正擅政。 [19] 

誠孝張皇后崩逝

正統七年(1442年)十月,張氏病重,召楊士奇、楊溥入宮,命宦官詢問國家還有什麼大事沒有辦。楊士奇提出了三件事:其一,建庶人(建文帝朱允炆)雖死,但應當編修實錄。其二,太宗曾下詔凡收藏方孝孺諸臣遺書者死,這條禁令應當解除。第三件事還未來得及上奏,張氏就已經崩逝。她在遺詔中勉勵大臣輔助英宗實行仁政,語氣十分誠懇淳厚。英宗為她上尊諡為“誠孝恭肅明德弘仁順天啓聖昭皇后”。十二月,張氏與仁宗合葬於獻陵,附祭於太廟 [20-21] 

誠孝張皇后主要影響

張氏在明代諸後中頗為精明能幹。據史書記載,她平時對中外政事、羣臣才能及品行都格外留意。明仁宗死後,每遇軍國大事,明宣宗都稟明母后再決定。張氏也常詢問宣宗處理朝政的情況,並經常提示宣宗注意體恤百姓疾苦。由於張氏在朝廷政務的處理上,倚重“三楊”、張輔胡濙及更早時的蹇義夏元吉等賢臣名將,協調君臣之間關係,限制內宮對朝廷政事的干預,所以在正統初年,王振雖有寵於英宗,卻沒有達到專權擅政的程度。朝廷政局大體保持穩定。 [19] 

誠孝張皇后歷史評價

王世貞:史於太后之聖政,王振之蠢國,蓋娓娓焉。 [22] 
何喬遠:張太后當宣英之際,可以預政而不預政,視漢唐女主何如哉。 [22] 
談遷國榷》:昭聖紹高文二後之盛,於獻陵則邑姜也;於景陵則太任也;至裕陵負扆,嚴外戚之預政,裁兇閹之竊權,社稷賴以宴如。而勢不馬鄧,席不向高。“受茲介福,於其王母”,誠昭聖之謂也。 [22] 
張岱石匱書》:嗣後孝誠、孝莊,代有聖德,總不及孝慈高深,但得其毫髮,亦足以光被彤管。嗚呼盛矣! [23] 
查繼佐罪惟錄》:誠孝整齊三朝,為妃,善太子失歡;為後為太后,知人,亦具稟可。雖仁宣令主,贊輔特勤。為太皇太后,卵翼至尊最弱,逆監振屏氣。先朝內政修已稱媲美,後所處特殊,得聞平決外朝,實關至計。至於嚴外戚惠安,不使干預;謝垂簾之請,專任閣議,凜持祖訓,故坤德無與比。倘垂簾例開,他日昭聖得自行其意,而二齡挾寵,適當武廟豹房之日,天下事尚忍言哉!嗟一振帝翼之為虎,後視之如雛,使長視得見正統之十四年,可無土木之變。 [24] 
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宣皇晏駕,新主幼衝。王振以青宮舊侍,儼然自負顧命。其時三楊猶在位也。太后賢明,有漢馬氏、宋高後風。 [25] 
蔡東藩明史演義》:王振用事,禍啓英宗,太皇太后洞燭其奸,令女官擬刃於頸,其明智更不可及。乃帝臣乞請,不即加誅,大奸未去,貽誤良多。至於慈躬大漸,垂詢國事,士奇擬上三疏,僅呈其二,而未聞列振罪惡,力請嚴懲,是士奇之謀國,尚不太皇太后若也。明多賢后。若太皇太后張氏者,其尤為女中人傑乎? [2] 
黎東方細説明朝》:即位之時,他年幼無知,國家大計方針,全由太皇太后張氏主持。張氏知書識禮,信任老臣,一切事由舊章,雖有對北元阿岱可汗(阿台)與麓川土司思任發的戰事,而國力未損。她也頗能制抑太監王振,要等到正統七年(1442年)十月她去世以後,這王振才專橫起來。 [26] 
崔瑞德牟復禮劍橋中國明代史》:宣德帝在短期患病後出人意外地死去,張太皇太后就領導了一個事實上的攝政團。她在朝廷中,不論在禮儀上和事實上都取得了最受人尊敬的地位。此外,在前一代皇帝統治時期,她作為皇太后已在一定程度上參與了政治的決策。 [27] 

誠孝張皇后人際關係

誠孝張皇后父母

父親:張麒,官至京衞指揮使。永樂九年(1411年)追封彭城伯,明仁宗即位後進爵為侯,諡號“恭靖”。 [28] 
母親:名不詳,封彭城伯夫人。 [29] 

誠孝張皇后配偶

明仁宗朱高熾

誠孝張皇后兄長

張昶,官至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封彭城伯。 [30]  [31] 
張升,官至左都督,掌左軍都督府事,封惠安伯。 [30]  [31] 

誠孝張皇后子女

  • 兒子
明宣宗朱瞻基
越靖王朱瞻墉
襄憲王朱瞻墡
  • 女兒
嘉興公主,嫁鉅鹿侯井源

誠孝張皇后史料索引

名山藏·卷三十》 [33] 
國榷·卷二十五》
石匱書
罪惟錄·列傳卷二·皇后傳》 [24] 
明史紀事本末·卷二十九·王振用事》 [25] 
明史·卷一百十三·列傳第一》 [34] 

誠孝張皇后影視形象

2019年電視劇《大明風華》:吳越飾演誠孝張皇后(劇中名張妍);
2022年電視劇《尚食》:劉敏飾演誠孝張皇后;
2022年電視劇《山河月明》:初伊飾演誠孝張皇后。 [36] 
參考資料
  • 1.    《明史·卷一百十三·列傳第一》:仁宗誠孝皇后張氏,永城人。
  • 2.    享太平與民同樂 儆權閹為主斥奸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11-02]
  • 3.    《明史·卷一百十三·列傳第一》:父麒以女貴,追封彭城伯,具《外戚傳》。洪武二十八年封燕世子妃。
  • 4.    《明史·卷一百十三·列傳第一》:永樂二年封皇太子妃。
  • 5.    《明史·卷一百十三·列傳第一》:後始為太子妃,操婦道至謹,雅得成祖及仁孝皇后歡。
  • 6.    《明史·卷一百十三·列傳第一》:太子數為漢、趙二王所間,體肥碩不能騎射。成祖恚,至減太子宮膳,瀕易者屢矣,卒以後故得不廢。及立為後,中外政事,莫不周知。
  • 7.    《明史·卷一百十三·列傳第一》:仁宗立,冊為皇后。
  • 8.    明仁宗誠孝皇后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23-10-13]
  • 9.    《明史·卷一百十三·列傳第一》:宣德初,軍國大議多稟聽裁決。是時海內寧泰,帝入奉起居,出奉遊宴,四方貢獻,雖微物必先上皇太后。兩宮慈孝聞天下。
  • 10.    《明史·卷一百十三·列傳第一》:三年,太后遊西苑,皇后皇妃侍,帝親掖輿登萬歲山,奉觴上壽,獻詩頒德。又明年謁長、獻二陵,帝親櫜鞬騎導。至河橋,下馬扶輦。畿民夾道拜觀,陵旁老稚皆山呼拜迎。太后顧曰:“百姓戴君,以能安之耳,皇帝宜重念。”及還,過農家,召老婦問生業,賜鈔幣。有獻蔬食酒漿者,取以賜帝,曰:“此田家味也。”從臣英國公張輔,尚書蹇義,大學士楊士奇、楊榮、金幼孜、楊溥請見行殿。太后慰勞之,且曰:“爾等先朝舊人,勉輔嗣君。”他日,帝謂士奇曰:“皇太后謁陵還,道汝輩行事甚習。言輔,武臣也,達大義。義重厚小心,第寡斷。汝克正,言無避忤,先帝或數不樂,然終從汝,以不敗事。又有三事,時悔不從也。”
  • 11.    《明史·卷一百十三·列傳第一》:太后遇外家嚴,弟升至淳謹,然不許預議國事。
  • 12.    《明史·卷一百十三·列傳第一》:張太后憫後賢,常召居清寧宮。內廷朝宴,命居孫後上。
  • 13.    《明史·卷十·本紀第十》:遵遺詔大事白皇太后行。
  • 14.    《明史·卷十·本紀第十》:二月戊申,尊皇太后為太皇太后。
  • 15.    《明史·卷一百十三·列傳第一》:英宗即位,尊為太皇太后。
  • 16.    《明史·卷一百四十八·列傳第三十六》:一日,太后坐便殿,帝西向立,召英國公張輔及士奇、榮、溥、尚書胡濙入。諭曰:“卿等老臣,嗣君幼,幸同心共安社稷。”又召溥前曰:“仁宗皇帝念卿忠,屢加嘆息,不意今尚見卿。”溥感泣,太后亦泣,左右皆悲愴。始仁宗為太子,被讒,宮僚多死詔獄,溥及黃淮一系十年,瀕死者數矣。仁宗時時於宮中念諸臣,太后亦久憐之,故為溥言之如此。太后復顧帝曰:“此五臣,三朝簡任,俾輔後人。皇帝萬幾,宜與五臣共計。”
  • 17.    《明史紀事本末·卷二十九》:有頃,宣太監王振。振至,俯伏,太皇太后顏色頓異,曰:“汝侍皇帝起居多不律,今當賜汝死。”女官遂加刃振頸。英宗跪為之請,諸大臣皆跪。太皇太后曰:“皇帝年少,豈知此輩禍人家國。我聽皇帝暨諸大臣貸振,此後不可令幹國事也。”
  • 18.    《明史紀事本末·卷二十九》:每數日,太后必遣中官入閣,問施行何事,具以聞。或王振自斷不付閣議者,必立召振責之。
  • 19.    《明史·卷一百十三·列傳第一》:宣宗崩,英宗方九歲,宮中訛言將召立襄王矣。太后趣召諸大臣至乾清宮,指太子泣曰:“此新天子也。”君臣呼萬歲,浮言乃息。大臣請太后垂簾聽政,太后曰:“毋壞祖宗法。第悉罷一切不急務。”時時勖帝向學,委任股肱,以故王振雖寵於帝,終太后世不敢專大政。
  • 20.    《明史·卷十·本紀第十》:冬十月壬辰,兀良哈犯廣寧。乙巳,太皇太后崩。十二月,葬誠孝昭皇后於獻陵。
  • 21.    《明史·卷一百十三·列傳第一》:正統七年十月崩。當大漸,召士奇、溥入,命中官問國家尚有何大事未辦者。士奇舉三事。一謂建庶人雖亡,當修實錄。一謂太宗詔有收方孝孺諸臣遺書者死,宜弛其禁。其三未及奏上,而太后已崩。遺詔勉大臣佐帝惇行仁政,語甚諄篤。上尊諡曰誠孝恭肅明德弘仁順天啓聖昭皇后,合葬獻陵,祔太廟。
  • 22.    談遷.《國榷》:中華書局,1958-12
  • 23.    [明]張岱.《石匱論贊》:故宮出版社,2014-08
  • 24.    查繼佐.《明書(罪惟錄)》: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04
  • 25.    《明史紀事本末·卷二十九·王振用事》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11-02]
  • 26.    黎東方.《細説明朝》: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2-01
  • 27.    第5章 正統、景泰和天順統治時期,1436—1464年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11-02]
  • 28.    《明史·卷三百·列傳第一百八十八》:張麒,永城人。洪武二十年以女為燕世子妃,授兵馬副指揮。世子為太子,進京衞指揮使,尋卒。仁宗即位,追封彭城伯,諡恭靖,後進侯。
  • 29.    《勝朝彤史拾遺記》:仁宗張皇后,永城人也,其母彭城伯夫人,曾見孫氏女於主簿官舍,奇之。
  • 30.    《明史·卷三百·列傳第一百八十八》:二子昶、升,並昭皇后兄也。
  • 31.    《明史·卷三百·列傳第一百八十八》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11-03]
  • 32.    豫劇《張娘娘傳奇》  .央視國際[引用日期2014-11-02]
  • 33.    《名山藏·卷三十》  .殆知閣[引用日期2016-07-28]
  • 34.    《明史·卷一百十三·列傳第一》  .國學網
  • 35.    陳斌 主編.中國曆代人物畫譜:三秦出版社,2014-03:365
  • 36.    電視劇《山河明月》第一集(優酷版/2022)片尾字幕41分36秒 優酷  .優酷[引用日期2023-12-0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