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士奇

鎖定
楊士奇(1366年2月3日-1444年4月2日),初名寓,字士奇,一字僑仲 [51]  ,以字行,號東里,吉安府泰和縣(今江西省泰和縣澄江鎮)人。中國明朝前期重臣、學者。 [41] 
楊士奇自少喪父,雖孤貧而勤學。後遊學四方,以授徒為生,至建文帝時方才被薦入翰林院,充史館編纂。明成祖永樂初年,升翰林編修,不久後被選入內閣,典理機務,並輔佐太子朱高熾講讀。累遷官為太子左諭德,兼翰林侍講永樂六年(1408年),成祖北征,命他輔太子監國。永樂十二年(1414年),因遭漢王朱高煦讒劾,被囚詔獄,仍上疏力保太子。後被釋放。朱高熾即位後,進升為禮部侍郎華蓋殿大學士,歷少保少傅,兼兵部尚書。明英宗即位後,與楊榮楊溥共輔幼主,進官少師。楊士奇為官舉止恭謹,擅長應對,善於識人,建言朝政,常一語中的。但他薦士頗為專擅,打壓政敵不遺餘力。晚年放任其子楊稷橫虐鄉里,侵暴殺人;宦官王振擅權,他也不能匡救,招致輿論非議。正統九年(1444年),楊士奇因楊稷被下獄而憂慮病逝,享年八十歲。獲贈左柱國太師,諡號“文貞”。 [34]  [41]  [43] 
楊士奇先後歷經五朝,任內閣輔臣四十餘年,任職時間之長為有明一代之首。任內閣首輔二十一年,與楊榮楊溥等同心輔政,並稱“三楊”;又以居地、郡望,時人稱之“西楊”。在“三楊”中,楊士奇以“學行”見長,先後擔任《明太祖實錄》《明仁宗實錄》《明宣宗實錄》總裁。編著有《三朝聖諭集》《奏對錄》《歷代名臣奏議》《文淵閣書目》《東里文集》等。 [41]  [43] 
概述圖來源 [42] 
全    名
楊士奇
別    名
西楊
楊文貞
東里先生 [51] 
士奇、僑仲 [51] 
東里
諡    號
文貞
所處時代
明朝前期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江西宜春
出生日期
1366年2月3日
逝世日期
1444年4月2日
主要成就
在內閣四十餘年,成永樂、仁宣之治
主要作品
東里文集
明太祖實錄
明仁宗實錄
明宣宗實錄
奏對錄 展開
主要作品
東里文集
明太祖實錄
明仁宗實錄
明宣宗實錄
奏對錄
歷代名臣奏議
文淵閣書目
三朝聖諭集 等 收起
最高官職
少師華蓋殿大學士兵部尚書等→太師(贈)
本    名
楊寓
籍    貫
江西吉安府泰和縣(今江西省泰和縣澄江鎮)

楊士奇人物生平

楊士奇布衣翰林

元至正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1366年2月3日),楊士奇生於江西袁州宜春縣鳳凰台,一歲時喪父,其母改嫁當時任德安同知羅性,楊士奇於是改姓羅。 [1-2]  後來有一次羅家祭祖,年幼的楊士奇自做土像祭祀楊氏祖先,被羅性發現並讚揚他的志氣,恢復其宗姓。 [3]  隨後,羅性因得罪權貴戍邊陝西去世,楊士奇與母親回到德安。他一邊教學自給,一邊奉養母親,遊走於湖北、湖南授徒教學,其間居住江夏的時間最長。 [4]  據學者推測,楊士奇在落魄流離的生活中可能參加了洪武十七年(1384年)的鄉試,卻不幸落第。 [75]  無論如何,這一時期嚴酷的生活環境的確造就了楊士奇勤奮好學、堅韌不拔、寬容嚴謹的優秀品格。 [71] 
建文元年(1399年),明惠帝朱允炆召集文臣,準備修撰《明太祖實錄》,王叔英推薦楊士奇有修史的才能。由此契機,楊士奇在次年(1400年)六月 [75]  以後得以布衣身份進入翰林院,充當編纂官。隨後,吏部對進入史館的文臣進行考試,吏部尚書張紞看到楊士奇的答卷後説:“這不是一個經生的言論。”於是奏請為第一名,被授為吳王府審理副,仍然供其編纂館職位。 [5]  [71] 
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在靖難之役獲勝後登上皇位,是為明成祖。楊士奇歸順成祖,被改授為翰林院編修。為了保證政局的穩定,成祖將楊士奇等人引入內閣,參與國家的大政方針。數月後,晉升為翰林院侍講承直郎,正式開始了從政的生涯。 [6]  [71]  [76] 

楊士奇護佑東宮

永樂二年(1404年),成祖選拔楊士奇為詹事府左春坊左中允,作為輔助皇太子朱高熾的官僚,楊士奇自此與朱高熾結下了難得的師友之緣。三年後,楊士奇再升為左諭德,輔助左春坊大學士承擔太子的文件往還及學習的有關事務,同時兼任翰林院侍講,承擔為成祖講讀經史的任務。由於成祖對《周易》情有獨鍾,所以擅長講解《周易》的楊士奇得到了格外尊寵。 [7] 
楊士奇為官非常謹慎,回家時從不言公事,即使是至親都不得聽聞。他在明成祖前,舉止恭慎,善於對答,談事有灼見。他人有過失,楊士奇都為之開解。如永樂五年(1407年)冬,廣東佈政徐奇至京師進香時,曾攜帶了一些嶺南土產,準備饋贈朝中大臣。結果被巡查的官員發現,同時還得到了他所要贈送的大臣的名單,並將名單呈給了明成祖。成祖看了名單後,發現沒有楊士奇的名字,於是單獨召見他,詢問原因。楊士奇聞聽後回答道:“徐奇當初從京都奉命奔赴廣東上任時,大臣們紛紛將自己所作詩文贈送於他,為他餞行,所以今天他才用藤席作為回贈。而微臣當時正好有病,所以沒有能夠寫任何東西贈送給他,否則的話,名單上也一定會有臣。另外,現在雖然羣臣的名字都在名單上面,但大臣們是否會收下,尚未可知。況且禮物微薄,所以臣思量應當沒有什麼別的意思。”聽了楊士奇的回答,成祖的疑慮頓時消除了,並立即把名單交給了宦官,令其銷燬,停止對此事的追究。 [7]  [70]  馮夢龍為此稱讚楊士奇道:“此單一焚,而邏者喪氣,省縉紳中許多禍,且使人主無疑大臣之心。所全甚大。無智名,實大智也,豈唯厚道!” [69] 
永樂六年(1408年),成祖北巡,命楊士奇與蹇義黃淮一同留守輔佐太子監國。太子喜歡文學,讚賞王汝玉,讓他以詩法進講。楊士奇則稱:“陛下應當留意學習《六經》,空暇時候則閲讀兩漢時期的詔令。詩歌乃雕蟲小技,不足為學。”太子表示贊同。 [8] 
楊士奇像
楊士奇像(2張)
當初成祖起兵時,漢王朱高煦力戰有功。成祖許諾成功後立其為太子。靖難之役結束後,卻未實現諾言,招致朱高煦怨恨。成祖又憐憫年幼的趙王朱高燧,對他異常寵愛。幾經周折,才確定長子朱高熾為皇太子。朱棣卻偏偏對朱高熾頗有微詞,寵愛悍勇好鬥的朱高煦,這樣朱高煦和朱高燧公開表示不滿。在這場爭鬥中,楊士奇採取了靈活的策略。永樂九年(1411年),成祖回到南京,由於朱高煦的讒言,有意找尋太子的過失,召問楊士奇太子監國的情況。楊士奇並不執意為太子辯解,只是説太子仁孝,凡有事宗廟,祭物、祭器皆親閲,並舉例論證,還總結道:“太子天資高,有過錯必知,然後必改。其存有愛人之心,絕對不會辜負陛下重託。”成祖聽後大悦。 [9]  [71] 
永樂十一年(1413年)遇到日食,禮部尚書呂震請求不要罷免朝賀,禮部侍郎儀智則持相反觀點。楊士奇則引用宋仁宗故事力勸,明成祖聽後遂罷免。 [10]  次年(1414年),成祖北征,楊士奇仍留任輔佐太子監國,當時朱高煦開始不斷譖言太子。當成祖北征歸還後,太子迎駕遲緩,成祖在氣急之下把大量黃淮等東宮僚屬下獄問罪。楊士奇之後趕到,被免去罪責。之後,成祖召來太子質詢此事,楊士奇頓首道:“太子仍然和以前一樣孝敬。凡是這些遲迎的事情,都是臣等的罪過。”成祖聽後稍微平緩。而其他重臣仍然不斷上疏彈劾楊士奇不應當獨宥,成祖遂將楊士奇投入錦衣衞詔獄,但很快就被釋放。 [11] 
永樂十四年(1416年),成祖返回京師,稍微聽聞了漢王奪嫡的打算以及其他不軌行徑,於是問蹇義詢問這些事。蹇義沒有回答,成祖又問楊士奇。楊士奇對答道:“臣與蹇義都是侍奉東宮的,其他外人不敢對我倆談論漢王的事情。但是皇帝兩次派遣其就藩,都不肯赴任。現在知道陛下要遷都,馬上就請留守南京。這些請陛下仔細考察他的本意。”成祖聽聞後默然不語,之後起身還宮。過了幾天之後,成祖瞭解了所有事情,於是削漢王的兩個護衞營,並安置其到樂安 [12] 
永樂十五年(1417年),楊士奇升任翰林學士,仍兼舊職。永樂十七年(1419年),改為左春坊大學士,兼任翰林學士。永樂十八年(1420年),因為輔導太子有失職被連坐,又被投入錦衣獄中,十天後即被釋放。 [13] 

楊士奇仁宣首輔

主詞條:仁宣之治
永樂二十二年(1422年),成祖去世,皇太子朱高熾即位,即明仁宗。仁宗即位後,當即擢升楊士奇為禮部侍郎華蓋殿大學士。當時仁宗在內閣時,蹇義、夏原吉奏事未退,老遠望見楊士奇,於是對兩人説:“新上任的華蓋殿大學士來了,必定有正直之言,我們不妨都聽下。”楊士奇進言道:“皇上兩日前剛下詔減免歲供,可惜薪司又徵棗八十萬斤,這與前詔相矛盾吧。”仁宗於是馬上下令減免一半。 [14] 
當時成祖剛駕崩,仁宗按照慣例,服制二十七日,隨後呂震便上疏請仁宗改穿吉服。楊士奇稱不可,呂震隨即高聲厲叱楊士奇,蹇義見此,兼顧兩人觀點進言。次日,朱高熾仍然戴素冠穿麻衣上朝,而廷臣中只有楊士奇與英國公張輔仍然服制如初。罷朝後,仁宗對身邊親隨説説:“先帝梓宮仍然在停柩,我又怎能忍心易服,楊士奇所做的是對的。”之後,晉升楊士奇為少保,與楊榮金幼孜共同被賜予“繩愆糾繆”銀章。旋即加官少傅 [15]  楊士奇可以用此印密奏關於貴族甚至皇族胡作非為的案件,擁有了皇帝賜予的特權,對於及時有效地揭露貪污腐化、改善政治風氣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71] 
籓司守令進朝,尚書李慶建議發軍伍餘馬給有關部門,然後每年課徵馬駒。楊士奇反對道:“朝廷選拔賢能授官,卻用來牧馬,這是重視牲畜而輕視士族,怎麼能夠示於後人?”仁宗則批准李慶建議,當時朝廷寂然。楊士奇再次上言力勸,仍不批准。隨後,仁宗駕臨思善門,召見楊士奇説:“朕怎麼會真這樣做呢?只是聽聞呂震、李慶等人不喜歡你,朕擔心你被孤立會被他們中傷,所以不欲因為你的話而罷此事。如今朕找到方法了。”於是拿出陝西按察使陳智稱“養馬不便”的上疏,命其草敕執行。楊士奇頓首稱謝。 [16]  仁宗君臣的相得由此可見一斑。 [71] 
一次,羣臣正在朝上商議元旦事宜,呂震請求用樂,楊士奇與黃淮上疏勸阻,仁宗不聽勸阻。後楊士奇再次上奏,在庭中等至晚上十點,仁宗最後同意。一天以後,仁宗召對楊士奇道:“呂震每次誤我,如果不是你等人的進言,我早追悔莫及了。”於是下命楊士奇兼任兵部尚書,同食三份俸祿(內閣、翰林院、兵部)。楊士奇則辭去兵部尚書的俸祿。 [17] 
《歷代名臣像解》中的楊士奇像 《歷代名臣像解》中的楊士奇像 [40]
楊士奇利用得天獨厚的條件,極力試圖將仁宗變成一位開明有為的君主。 [71]  仁宗還在作為太子監國之時,厭惡御史舒仲成,等到即位後便想要將他治罪。楊士奇説:“陛下即位後,曾下詔忤旨的人都得免罪。如果要治舒仲成的罪,則當時的詔書則無信,眾多大臣會因此恐懼。皇上為何不能效仿漢景帝對待衞綰呢?”仁宗於是打消此念頭。當時有人稱大理寺寺卿虞謙言事不密,仁宗大怒,降其一級。楊士奇為虞謙鳴白,使虞謙得以恢復官秩。之後,大理寺少卿弋謙因言得罪。楊士奇稱:“弋謙是應詔而陳言。如果要加其罪行,恐怕羣臣自此都不再説話了。”仁宗因此立即晉升弋謙為都察院副都御史,且下敕引過自咎。 [18] 
仁宗即位不久,大臣上書歌頌太平盛世,仁宗把其示與各位大臣,羣臣皆以為然。唯獨楊士奇稱:“陛下雖然澤被天下,但是靖難所牽連的流徙尚未歸鄉,戰爭所導致的瘡痍尚未恢復,百姓仍然為温飽擔憂。應當繼續休養生息數年,太平盛世才可期至。”仁宗表示贊同,並稱:“朕對你們至誠,是希望匡正輔佐、糾正錯誤。但只有楊士奇曾經五次上書,你們等人均無一言。果真朝廷政事毫無錯誤?天下太平了麼?”羣臣聽後慚愧道歉。 [19]  同年四月,仁宗賜楊士奇璽書,特地創制了“楊貞一印”賞賜給他,以表彰其賢德忠貞。此後,楊士奇參與編修《明太宗實錄》,與黃淮、金幼孜、楊溥一同充任總裁官。 [20]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仁宗病重,召楊士奇與蹇義、黃淮、楊榮到思善門,命楊士奇書寫遺敕召太子朱瞻基到南京。 [21]  同月,仁宗去世,朱瞻基即位,即明宣宗。宣宗登基後,楊士奇擔任總裁,負責修撰《明仁宗實錄》。 [22] 
宣德元年(1426年),漢王朱高煦起兵謀反,宣宗親征平叛。叛亂平息後,宣宗在回朝途中抵達獻縣單家橋時,户部侍郎陳山迎謁,並上言漢、趙二王沆瀣一氣,請宣宗乘勢襲彰德(今河南安陽)逮捕趙王朱高燧。楊榮支持陳山的主張,但遭到楊士奇的反對。楊士奇稱:“事情應當如實,怎麼可以欺騙天地鬼神麼?”楊榮厲聲喊道:“你是要阻擋大計!現在逆黨都稱趙王相謀為實,怎麼説沒有理由?”楊士奇説:“太宗(指成祖)有三個兒子,當今皇上只有兩個叔父。有罪的不可赦免,但無罪的應當厚待,懷疑的話則防範,使其沒有預謀而已。何必動輒加兵相戰,傷皇祖的在天之意呢?”當時只有楊溥贊同楊士奇的看法。於是楊榮率先入諫,楊士奇隨後,宣宗命皇宮侍衞阻止二人入宮,自己召見蹇義、夏原吉詢問建議。蹇義、夏原吉均贊同楊士奇看法,宣宗便沒有加罪於趙王,直接回京。抵達京師後,宣宗召見楊士奇,並問其:“現在很多人都在上奏趙王事,怎麼辦?”他回答道:“趙王是您最親的親人,陛下應當保全他,不要被羣臣言論所迷惑。”宣宗稱:“我想把羣臣的奏摺都拿給趙王看,另其自己處理如何?”他對答道:“甚好,如果能夠賜一璽書更好。”於是朝廷發送璽書奏摺給趙王。趙王看後大喜,哭着説:“吾生矣。”隨即上書表示感謝,且獻出護衞部隊,言論從此停息。一次皇室內部的殘殺得以避免 [76]  。宣宗從此待趙王日益親切而輕待陳山,此外還對楊士奇説:“趙王之所以得以保全,都是您的功勞啊。”並賜金幣給他。 [23] 
自明成祖攻佔交阯(現越南)並設置交阯布政使司後,該地區屢次叛變。明朝屢次發兵征討均戰敗。交阯黎利派人偽請立陳氏後人。宣宗也厭惡兵戰,預備答應其請求。英國公張輔、户部尚書蹇義等大臣以下數人都稱:“賜其無名,反而只會示弱於天下。” [24]  宣宗於是召見楊士奇、楊榮商議,兩人力言稱:“陛下體恤百姓,不是無名之舉;漢朝放棄珠崖郡,史書都以此為美談,不是示弱。請許其方便。”於是宣宗下令命選擇使者出使交阯,蹇義推薦善於口辯的伏伯安。楊士奇則表示:“善於言辭的人不忠信,雖然交阯是蠻貊之邦也不可派遣。伏伯安是小人,去的話只會辱國。”宣宗贊同其言,改派他人。最後幾經周折,宣宗勉強授予黎利委任詔書和印璽,讓他“權署安南國事”。明朝停止了對交阯的軍事行動。 [25]  [71] 
宣德五年(1430年),宣宗奉皇太后謁陵,召見張輔、蹇義及楊士奇、楊榮、金幼孜、楊溥。羣臣在行殿中朝見張太后,太后慰勞眾臣。宣宗又對楊士奇説:“太后對我説,先帝當時在青宮,只有您敢於直言不忌,先帝能夠聽從,所以諸事得以不敗。她又叮囑我應當接受直言。”楊士奇對曰:“這是皇太后的盛德之言,希望陛下能夠記住它。” [26] 
當時楊士奇已老有疾,上朝均遲,無法論奏。宣宗曾微服私訪,某夜訪問楊士奇家。楊士奇倉猝迎接,並頓首道:“陛下怎麼能以社稷宗廟之身而自輕?”宣宗答道:“我只想和您商量事情,所以來拜訪。”幾日後,宮中捉獲兩盜且有異謀。宣宗於是召見士奇,並稱“今而後知卿之愛朕也。” [27] 
楊士奇像取自明代王圻輯,萬曆刻《三才圖會》 楊士奇像取自明代王圻輯,萬曆刻《三才圖會》
當時明朝屢遭水旱災害,宣宗召見楊士奇討論下詔寬恤免災租税等事。楊士奇於是請奏免除百姓所欠的薪魚錢、減官田租賦、免除糧税、清理冤假積案、裁汰工役等建議,使百姓獲益。過了兩年後,宣宗對楊士奇説:“體恤百姓的詔書已經下很久了,現在還有什麼要體恤的呢?”他則稱:“此前下詔減官田租,但户部仍然徵收如舊。”宣宗不悦稱:“那現在必須執行,不遵守者依法處理。”他還請求招撫逃民,嚴懲貪污官吏,提舉有文學、武勇才能的人,命曾經被判極刑的犯人子孫也有從官資格。此外,他還請廷臣三品以上及二司官各自舉薦人才(于謙周忱況鍾等人即此時被舉薦)。這些建議均得到宣宗批准。 [28] 
當時,宣宗勵精圖治,楊士奇等內閣廷臣同心輔佐,海內號為治平。宣宗還模仿古代君臣豫遊,每到年初,均賜百官十日假期。到西苑萬歲山郊遊時,諸位學士均跟從,進行賦詩賡和,宣宗同時詢問民間疾苦。朝議中的論奏,宣宗均虛心傾聽採納。此外,朝廷上閣臣相處融洽、風氣為正。宣宗即位時,內閣臣七人中陳山、張瑛被改為其他職位,黃淮以疾致仕,內閣中只有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人。楊榮為人果毅敢為,且屢次跟隨成祖北征,熟知邊疆將領與敵情事務,但頗愛接受饋遺,當時邊將每年都送良馬與楊榮。宣宗知道後,問楊士奇。他則稱:“楊榮通曉邊疆事務,我等人不及,陛下不宜以此小錯而介意。”宣宗笑道:“楊榮曾經揭你和夏原吉的短,你為何還替他説好話?”他對答道:“希望陛下能夠像容我一樣容楊榮。”明宣宗於是同意。此後,話語傳到楊榮,楊榮則以此愧對楊士奇,於是兩人相處甚歡。宣宗也因此對楊士奇更親厚,前後賜給他的珍果、牢醴、金綺衣、幣、書器多不勝數。 [29] 

楊士奇三楊當國

明宣宗駕崩後,明英宗即位,年僅九歲,朝政均由張太皇太后負責。張太后命所有部門議案,均先經過“三楊”諮議後,再進行裁決。三人當時亦很自信,楊士奇首推訓練士卒堅守邊疆,並設置南京參贊機務大臣,分遣文武鎮撫江西、湖廣、河南、山東等地,並罷免偵事校尉。又請求減免租税,並慎刑牢獄,此外嚴格官員考核機制。這些均得到張太后的批准並執行。正統初年,朝政清明,楊士奇等人功不可沒。 [30] 
不同版本《杏園雅集圖》中的楊榮、楊士奇、王直(左起)
不同版本《杏園雅集圖》中的楊榮、楊士奇、王直(左起)(2張)
正統三年(1438年),《明宣宗實錄》編成,楊士奇晉少師。次年,乞求致仕,不予批准。之後英宗下敕歸省墓,不久批准歸還。 [30] 

楊士奇憂慮病卒

正統時期,受寵於英宗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王振逐漸干預外廷政事,並誘導英宗對大臣濫加刑罰。靖江王朱佐敬曾偷偷贈楊榮黃金,楊榮當初正在省墓,不知此事。王振欲彈劾楊榮,此時楊士奇出面力解,才將其阻止。正統五年(1440年),楊榮去世,楊士奇、楊溥日益孤立。次年,英宗大興兵馬征討麓川。正統七年(1442年),張太后去世,王振勢力越大並作威作福,百官若有不滿均被逮捕。廷臣中人人自危,楊士奇也無法制止。 [31] 
此時,楊士奇之子楊稷為人傲橫,曾經因施暴殺人。之後,各位御史相繼彈劾楊稷,朝廷商議不予加法,但把罪狀告知楊士奇。隨後有人再次告發楊稷橫虐的數十件事情,楊士奇只能以老疾告辭。英宗恐怕傷害楊士奇,下詔安慰。楊士奇感恩哭泣,不久憂慮不起。 [32] 
正統九年三月十四日(1444年4月2日),楊士奇去世,享年八十歲,追贈太師,諡號“文貞”。 [32]  [33] 
正統十四年(1449年),王振引導英宗北征,結果在土木堡陷入包圍,遭遇慘敗(參見詞條土木之變)。時人因而懷念“三楊”,認為如果他們還在,不會發生這樣的結局。但也有人爭相揭露三楊的短處,認為正是他們違心執行中旨,才導致了王振的權勢膨脹進而為禍國家。 [72] 

楊士奇主要影響

楊士奇政治

明成祖立朱高熾(明仁宗)為太子後,楊士奇負責東宮大小事宜,盡心輔佐太子。然而朱高熾體弱多病,漢王朱高煦常隨成祖出征,屢立戰功,故成祖“以(靖難)事成立(朱高煦)為太子”相撫慰。朱高煦由於遲遲未能如願,故聯合趙王朱高燧離間朱高熾與成祖的關係,每當成祖有所觸動時,幸賴楊士奇從中調和,才使朱高熾得以保全太子之位。由於楊士奇等東宮僚屬的認真輔佐,得以擊敗政敵對其儲君之位的威脅,順利繼承皇位。 [76] 
明仁宗即位後,楊士奇以內閣輔臣身份兼任兵部尚書,開啓了內閣直接插手六部具體行政事務的先例。不久後,他又成為內閣首輔,位次列於內閣其他同僚之上,逐漸填補了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丞相後留下的巨大的權力真空。在短暫的仁宗朝,楊士奇利用自己與仁宗極為融洽的師生關係,多次建言,努力使仁宗變成一個開明有為的君主。 [71] 
仁宗去世後,楊士奇成為首席顧命大臣。他與楊榮楊溥等同心輔政,並稱“三楊”;又以居地、郡望,時人稱之“西楊”。在“三楊”中,楊士奇以“學行”見長,為官舉止恭謹,擅長應對,建言朝政,常一語中的。 [34]  [41]  在宣宗一朝,“三楊”留任內閣,定期覲見宣宗,討論較為迫切的具體事務。他們可以直接向宣宗呈遞密封的奏議,並對官員呈遞的奏議提出適當的答覆,供宣宗御批,內閣由此成為皇帝與六部的橋樑,控制了決策權。除在交阯問題上力主撤兵外,楊士奇在宣宗朝的貢獻更多地體現在內政建設上。長江下游是國家的財賦重心所在,沉重的賦税導致了大量人口的出逃和農民的貧困,成為朝廷非常關心的問題。周斡奉宣宗之命進行實地調查後,建議減少官田税賦份額,打擊税吏的貪污腐敗行為,楊士奇大力支持。户部官員由於擔心減税會造成國家財源的枯竭,因此極力反對。如何兼顧朝廷與農民的利益,楊士奇選拔了兩個幹練的行政官員和財政專家周忱況鍾去解決這一難題,周忱受權管理南直隸府,況鍾出任蘇州知府,分別進行了一系列的財政改革。其一,設立以“金花銀”或棉布交納税糧的制度,保證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時間,另外特定的折換率的定期調整也保證了國家財源的穩定。其二,徵糧的衡量單位標準化,防止了税吏的營私舞弊。其三,每個縣設糧倉貯藏徵收的税糧,防止糧長在自己的私宅內囤積糧食。其四,徵收特定的附加税,用於運輸通過運河直達京師的糧食。其五,在每個縣設濟農倉,儲藏地方官在豐年通過平糴法收集餘糧,以便在遇到自然災害和歉收時分發。所有這些措施,基本上體現了藏富於地方、藏富於民的指導思想,從根本上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鞏固了朝廷的財源。 [71] 
楊士奇還特別注意人才的選拔和政治的清明。他向宣宗積極建議,糾察貪官污吏,舉薦具備文才武略的人才,即使屬於刑家子孫也不例外,並且規定凡三品以上及二司官都要積極為朝廷推薦人才,以便鞏固朝廷的根基。 [71]  楊士奇在內閣期間,經其舉薦步入仕途者不勝枚舉,如陳勉顧佐王翱于謙等,他們均對改良朝廷闕政發揮過積極作用。可以説,仁宣之治局面的形成,楊士奇功不可沒。 [76] 
但楊士奇薦士也有專擅之名,打壓政敵不遺餘力。晚年放任其子楊稷橫虐鄉里,侵暴殺人;宦官王振擅權,他也不能匡救,招致輿論非議。 [34]  [41] 

楊士奇文學

楊士奇、楊榮、楊溥同為“台閣體”詩歌的代表人物,在三人中,以楊士奇名聲最著,影響最大。他以閣臣之尊的地位,主盟文壇,他的詩歌內容雍容華貴,藝術手法平易質樸。其詩歌創作之觀念,集中代表了“台闊體”詩歌的最高成就,影響了一代文學的發展軌跡。以下根據相關研究,分別介紹其詩歌內容及藝術特色。 [77] 
  • 詩歌內容
在楊士奇的詩歌中,以頌世作品最引人注目,也最能體現他對雍容典雅的盛唐詩歌風格的追摹和載道用世的濟世之心。在眾多頌聖詩歌中,他屢屢提到了人生思想的中心理念:“仁”。對“仁”的禮讚,成為其詩歌的一條重要線索。同時,楊士奇對於以“仁”為代表的儒家學説、理學旨要的奉守和宣傳並沒有止於理政治國詩,還寫作了大量富涵理學氣息的詩歌,但在這些詩歌中卻沒有理學的腐朽氣,而是體現了他對於“理”的領悟和踐履。楊士奇論道主於修齊治平,述理而不拘泥理,這樣一來使得其理學思想中具有了開明靈活的一面。此類作品以《自題小像寄鄉里親故》《陳烈婦詩》為代表。 [77] 
公務詩是楊士奇詩歌中的另外一個重要主題。君臣相得,使得楊士奇心中飽含着對明朝的無限忠誠,在詩中展現自己的一片憂勞之心、為國之志,如《重過濟寧》《早至儀真》《早發李家橋》《早過良鄉》《早發安家堡》《早渡清流關》《晚過揚州》《夜過徐州》等詩。 [77] 
楊士奇的送別詩則延續“台閣體”固定的寫作結構模式,於起處渲染送別時的節氣景色,中間則寫作者對於出外為官或教授的同仁的稱讚、勸勉和鼓勵,結尾繼而抒發將要別離的哀婉心情,而詩歌的主旨即是居於中間的一段勸勉之詞。如《送曾仲休訓導赴新溢》詩於惜別時的景緻中開啓,晴雲明麗,山水輝映,而與這光鮮的景物所輝映的是友人高潔的品行,也正是由於這種光輝的人格魅力才使得他獲得親信、榮任學官。在讚揚之餘,楊士奇更勉力同僚為聖朝大力宣揚儒學,在一方躬為表率,引導風氣。他還試圖藉助這類詩歌,將其施仁於民、愛恤百姓的政治觀念推廣開來,並透過詩歌,與同僚們進行思想上的溝通,使得這種觀念深入進從上到下的的各級官員心中,或予褒獎闡揚,或勸勉期待,從而形成上下同心、力效聖朝的領導風尚,使得官員自主地將為官業績、人生價值與對國家事業的忠心緊密聯繫在一起。 [77] 
在大量心憂報國、言志載道的作品之外,楊士奇亦有不少追求天趣自然富於山林之想的詩作。如在《竹間詩為李伯葵奇賦》中,他表達了對簡樸自然的幽居生活的留戀和嚮往,對那份內心寧靜的渴求。而在寫景懷人之作《墨潭秋月》中,楊士奇的詩筆清淡素雅,在寫景時兼有懷人之感,使暗調的景色與悽婉的感情融為一體,實現了情景交融 [77] 
  • 藝術特色
(一)一種平和,兩樣風格
楊士奇的頌世詩歌最大的藝術特色莫過於真實展現其作為台閣重臣這一重要社會角色的生命流程,是其真實情感的呈現。不同於後世一貫的對台閣文風“粉飾太平、歌功頌德”的批評,楊士奇作為明初的文人,寫作出稱頌盛世的詩歌,並不完全是出於粉飾,而是一位具有深刻憂患意識的臣子在經歷政治風雨後發自內心的一種體悟。即使是那些應制的頌聖詩歌,如《賜遊西苑伺諸學子作》,也決不做過分的張揚,而是飽含着真摯的感情,敢於在公眾場合公開對自我進行嚴肅的批判。 [77] 
在楊士奇諸多頌聖詩歌中詩情是平和從容的,但一旦接觸到民生之根本,楊士奇的感情就陡然變得激烈而熱情,如“射殺猛虎安民計,赦免囚徒顯仁政”。從中可以看出他“憂民之憂”“憂以天下”的政治品格。楊士奇的頌世之詩下筆平和,卻依然能顯露出詩歌雍容典雅的氣度,關鍵在於他抓住了景物的特色,通過寥寥數筆描繪,使之呼之欲出,並選擇開闊的意境相輔。因此雖無奢華的描寫,卻在平淡之間盡顯從容之美。
在不同風格的詩歌中,楊士奇詩歌“平和清淡”的特點顯示出不同的藝術特色。頌世詩中的沖淡,詩人選擇着色温暖、氣宇激昂的詞語,通過廣闊的詩歌內藴,飽含他對國家、民族的熱情,做到雍容卻不奢華,醇樸而又典雅。而在閒適詩歌的平和,如組詩《姚山給事求山居了六景》,無論是選景還是造語,都簡省乾淨,意在營造清幽雅緻的境界,來烘托內心向往寧謐的思想感情。
(二)屬意白描,情景交融
情感的真摯性,使得楊士奇的理學詩、政務詩、公務詩都盈滿了充沛的感情,並不需着意在語言文字上做打磨,只是寥寥幾筆,卻能形神具備,這使得白描手法成為楊士奇詩歌主要的藝術手法。這使得他的詞語雖樸素無華,卻意藴雋永。例如在公務詩中,他巧妙運用白描手法,對外出的行程做出簡單的描述:“上馬還西風,風寒夜正中。眾星斜轉北,一水背馳東。”使得楊士奇匆忙的行程被完整勾勒出來。而在《發淮安》中,楊士奇於詩歌的前後兩句由景及人,由靜至動,構思奇特,語氣輕快,使得詩歌動感強烈。在白描手法的同時,作者還注重結合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使水鄉的寧謐景色與人物的內心感情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 [77] 
白描手法在楊士奇詩歌中是常用的,如在《江上早行》《尋麻林早發》《三十六灣》等作品中,他於詩歌點染之間,清新自現,質樸精練,自然流暢,又詩意深遠,白描手法豐富了景物描寫的內涵,詩句雖淺顯明瞭,卻能生動、細緻傳達出景物的情致,使得詩歌韻味獨然,境界全出,又將詩人內心的情愫暗藴其中,獲得了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藝術意境。 [77] 

楊士奇歷史評價

張紞:“此非經生言也。” [34] 
朱高熾:“往者朕膺監國之命,卿侍左右,同心合德,徇國忘身,屢歷艱虞,曾不易志。及朕嗣位以來,嘉謨入告,期予於治,正固不二,簡在朕心。茲創制‘楊貞一印’賜卿,尚克交修,以成明良之譽。” [34] 
朱瞻基:“太后為朕言,先帝在青宮,惟卿不憚觸忤,先帝能從,以不敗事。又誨朕當受直言。” [34] 
《杏園雅集圖》中楊士奇的題記 《杏園雅集圖》中楊士奇的題記 [42]
誠孝張皇后:“此五臣(‘三楊’及胡濙、張輔),三朝簡任,俾輔後人。皇帝萬幾,宜與五臣共計。” [34] 
朱祁鎮:“卿事我祖宗,嘉謀嘉猷,實惟簡在。暨朕嗣統,沃贊尤多。” [54] 
周敍:“永樂、宣德間,嘗仰望少師東里先生,然跡其舉措,究其底裏,士大夫公論不容掩也。竊思三楊輔政之初,一幾也,不深思熟慮,身任其責,唯陽敏陰施,掩人耳目。雖日自保,其實誤國,故致今歲七月之禍。” [58] 
丘濬:“一時賢相,比稱三楊。” [47] 
尹直:“洪熙初,始升孤卿,皆潛邸舊人,而三楊同官最久。當是之時,干戈甫定,宗室未蕃,軍職尚少,經費無幾,國用有餘,民間人稀地廣,法網未密,財利無制。宣廟英武,乾剛獨斷,百司守令,久任不更,官民相安,天下號為太平,三楊之名所由以著。……以此振權益專,好大喜功,遂因麓川思機發、思仁發兄弟讎殺,遽有麓川之徵。遣將出師,疲耗中國,濫費爵賞所爭荒夷之地,竟何益於國家?乃至九溪苗僚乘勢不靖,兵連禍結,延至葉宗流(葉宗留)、鄧茂七黃蕭養輩相扇而起,極於土木之大變,此皆三楊失柄於初不能沮振之所致也。然西楊之文學,東楊之政事,南楊之清雅,皆人所不及,故論今之賢相,必曰三楊,三楊蓋所善者多也。……然當其時,南交叛違,軒龍易位,敕使旁午,頻泛西洋,曾無一語;權歸常侍,遠征麓川,兵連禍結,極於土木之大變,誰實啓之?春秋責備賢者,其能逭哉?” [47] 
吳寬:“今世稱名臣,必曰三楊。” [49] 
  • 予觀沙羨稿及石台稿,見文貞蚤歲跅弛魁岸,視天下莫已若。及觀國史暨三朝聖諭錄,乃知管仲之才優於召忽魏徵之績多於王珪,視諸詭隨無良者不侔矣。然而輔亮東宮,保全趙邸,歷事四朝,終始如一,非所謂社稷之臣與?或者乃以周是修之死,子稷之獄少之,則吾不知也。 [44] 
  • 肇啓文淵,首拔文貞。和調鼎鼐,潤色絲綸。羽翼儲皇,煦媪宗親。殄讒以信,剗偽以真。夷吾在齊,語稱其仁。玄成在唐,史着厥徵。彼君子兮,不失令名。 [44] 
  • 予觀國史,謂溥與士奇、榮相繼入相,時稱三楊。士奇有相業,榮有相才,溥有相度。雖兒童婦女,鹹知其名。 [44] 
  • 少師諡文貞,為本朝文賢,獨步立朝。務大體,藴藉從容,事無不舉,而卒不失其正,汪如也,不可以偏長目。凡以名節、政事、文學聞於世者,舉不越公度內,其寵遇亦無過之。 [81] 
  • 論本朝人物,至三楊、黃、夏諸君子,輒舉手加額,見名臣像不能不斂容,有而信決,善惡之機挺乎自樹,豈不偉耶? [81] 
  • 自正統前,三楊碩賢,繼世迪德,海內晏安,人相忘於治平之間。 [81] 
徐鹹:“祖宗時,中外大臣亦多久任,如蹇忠定在吏部三十餘年,夏忠靖在户部二十八年,胡忠安在禮部三十二年,三楊在閣下俱三四十年,黃忠宣鎮交趾二十年,周文襄巡撫南圻二十二年,於肅愍巡撫河南、山西一十八年,王忠肅巡撫遼東十餘年,在吏部十六年。委任既專,聲望益重,此所以得行其志也。” [53] 
王慎中:“某生也晚,竊聞長者之論,由高帝文皇以後稱相業者,莫盛於三楊。” [52] 
  • 文章之最達者,則無過宋文憲濂、楊文貞士奇、李文正東陽、王文成守仁。 [79] 
  • 長陵寄台閣,所拔凡七臣。文貞一王官,超等肺腑親。青宮借羽翼,監國日諮詢。遂令寰宇間,雅歸儲皇仁。師保歷三朝,夙夜奉一人。間飾文雅觀,未漓造化淳。末路厄權璫,有志時屈伸。終然保清白,易名疇與倫。 [80] 
  • (楊士奇詩)韻語妥協,聲度和平,如潦倒書生,雖復酬作馴雅,無復生氣。 [71] 
  • 世稱相業,必曰三楊,而文貞尤為稱首。歷事五朝,既專且久,其所匡贊,動必以正,可不謂貞乎。夫其勳德文學,人已罕儔,而休休樂善,無少媢嫉。斷斷大臣,庶其近之矣。 [46] 
  • 當是時,稱西楊文學,東楊政事。 [46] 
焦竑:“西楊有相才,東楊有相業,南楊有相度。故論我朝賢相,必曰三楊。” [56] 
屠隆:“楊文貞士奇、李文達賢、周文襄忱、李文正東陽、張文忠孚敬,通達國體,動合機宜,光贊廟謨,永垂鴻業。經濟名臣,其最卓犖者哉。” [45] 
徐三重:“皇明內閣名臣,三楊為稱首。” [48] 
  • 士奇為人秉謙執虛,薄利篤義。歷事四朝,四十餘年,論事持大體不苟,薦進人才,博詢廣訪,先德後能,無所私庇。大政大疑,眾論紛紜。徐出一言,莫不快愜。英宗初,張太后同上聽政,士奇與楊榮、楊溥並見委任。休養生民,嚴核百司,公卿藩臬,號稱得人。論者謂其才量俱優,王、魏之儔也。王振竊權,楊榮已歿,士奇與溥默默無所明,君子以為難。 [54] 
  • 士奇文法歐陽修,韞麗夷粹,雖不逮之質,而理婉、而顯備,有先正典刑,當時號“館閣體”。至校讎古書,辨正舛誤,稱博洽焉。 [54] 
  • 明興二百餘年,三楊、胡、解、蹇、夏之勞,能爛然於紀載矣,君子猶有不死其君之譏。浮沉居位,又有不免訾者。 [54] 
查繼佐:“相傳文貞溺愛稷,同鄉曹九鼎(曹鼐)以典史入試禮部,稱稷循謹無過,文貞喜,延試為預露題意於九鼎,九鼎得為狀元。事即出野乘,而西楊養不率子,致吉安口號有‘害民楊稷’云云,預製祭文禱祈之,亦可謂為國而忘其家者矣。至謂文貞因子故頗善璫振,遂以絲綸薄付之;又謂文貞婿客京師,將歸,有知府贓敗幽獄,走賂其婿,文貞不得已,當問理時,遣人飯知府獄,法官聞之,為停訊,卒脱還職。嗟乎!勢之所積,不言而喻如此。若夫恬退自守者不出其門,而指攻己者為輕薄,錮其終身,則物論久已不平之矣。” [67] 
張燧:“國朝文極六曹,天造不論,夏蹇經綸悃愊,文皇北征,全國是屬;三楊熙績台省,坐臻太平,所謂代天之相也。” [57] 
林時對:“本朝三百年,重熙累洽,首溯仁宣。自文貞、文定、文敏三楊秉政,當二祖摧廓之餘,歷年多施擇,久與民休息。” [59] 
湯鵬:“自宋已降,名材碩德盛於有明,是故太祖功臣二十一,仁、宣致治以三楊,超然萬夫之特也。” [62] 
張廷玉等《明史》:
  • 英宗承仁、宣之業,海內富庶,朝野清晏。大臣如三楊、胡濙、張輔,皆累朝勳舊,受遺輔政,綱紀未弛。 [82] 
  • 初,正統初,士奇言瓦剌漸強,將為邊患,而邊軍缺馬,恐不能御。請於附近太僕寺關領,西番貢馬亦悉給之。士奇歿未幾,也先果入寇,有土木之難,識者思其言。又雅善知人,好推轂寒士,所薦達有初未識面者。而於謙、周忱、況鍾之屬,皆用士奇薦,居官至一二十年,廉能冠天下,為世名臣雲。 [34] 
  • 成祖時,士奇、榮與解縉等同直內閣,溥亦同為仁宗宮僚,而三人逮事四朝,為時耆碩。溥入閣雖後,德望相亞,是以明稱賢相,必首三楊。均能原本儒術,通達事幾,協力相資,靖共匪懈。史稱房、杜持眾美效之君,輔贊彌縫而藏諸用。又稱姚崇善應變,以成天下之務;宋璟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三楊其庶幾乎。 [34] 
汪有典:“嗚呼!禍所從來,誰職其咎哉?方英宗即位之初,才九齡耳。王振不法,積非一日,三楊受顧命、輔幼主,防微杜漸,清君側,奸事無有重於此者。帝既衝幼,仿韓魏公(韓琦)竄任守忠故事,必無中阻旁撓之患,勢無有易於此者。又況太皇太后既知振奸,欲賜振死,乘此直陳其罪而捽而戮之,機更無有捷於此者,胡乃乞命養此大憝?當機立斷,非所謂模稜者耶!遂使移碑毀祖宗之制,專政操生殺之權,箝制台諫,焚炙忠良。土木之變,幾危社稷,誰秉國鈞?誰生厲陛?世多稱三楊相業,為明之冠‘’,予特以為心薰祿位、志怵禍機,去鄙夫一間耳!雖有補苴,何足數哉?” [60] 
陸以湉:“師古事必師古,然亦何可泥哉!齊泰黃子澄援漢削藩之議,而燕師以起。楊士奇、楊榮引棄珠崖之説,允安南黎利立陳氏為後,遂致棄地殃民。馬中錫龔遂化渤海盜事,撫令流賊解散,卒無功緻謗,下獄死。漫言法古,而不審時度勢以圖之,鮮有不敗者也。” [61] 
  • 宣宗固不善籌邊,而張輔、蹇義、夏原吉、三楊諸人,要亦不能辭其咎也。若夫廢后之議,更屬不經。後無可廢之罪,乃墮狡謀而乖恩義,失德孰甚。士奇再三諫阻,卒不能格正君心,徒以勸讓一策,曲為補苴,實則一掩耳盜鈴耳。 [83] 
  • 誤國由來是賊臣,權閹構禍更逾倫。三楊甘作寒蟬侶,莫謂明廷尚有人。 [83] 
錢基博:“太祖之世,運當開國,多峭健雄博之文。成祖而後,太平日久,為台閣凝容之作。作者遞興,皆衝融演迤,不矜才氣;而泰和楊士奇名寓(以字行)、建安楊榮字勉仁、石首楊溥字弘濟並世當國,歷相仁宗、宣宗、英宗三朝,黼黻承平;中外翕然稱三楊。推士奇文章特優,一時制誥碑版,出其手者為多。仁宗雅好歐陽修文。士奇文平正紆餘,時論稱其彷彿。後來館閣著作,沿為流派,所謂台閣體是也。……楊榮與士奇同主一代之文柄。” [63] 
崔瑞德牟復禮:“自從宣德帝在1426年登基以來,他們就在一起任職,而楊士奇和楊榮自永樂朝起,已為幾代皇帝效過勞。他們都經驗豐富,精明強幹,掌握大權。” [64] 

楊士奇軼事典故

楊士奇自言三恨

楊士奇自稱有三大遺憾:不是進士出身,不得作縣令御史 [39] 

楊士奇“西楊”來歷

宣德年間,楊士奇與楊榮、楊溥同在內閣,號稱“三楊”。世人以他們的住宅位置以作區別,楊士奇稱“西楊”,楊榮稱“東楊”,楊溥稱“南楊”。 [39] 

楊士奇子當大用

泰和人劉伯川善於觀人。楊士奇時年十四五歲,與陳孟潔前往拜訪他。劉伯川以兩人皆故人之子,於是會見了他們,大家相處融洽。這天雨雪停止,天空放晴,大家喝酒喝的正香的時候,劉伯川命兩人賦詩言志。陳孟潔賦詩:“十年勤苦事雞窗,有志青雲白玉堂。會待春風楊柳陌,紅樓爭看綠衣郎。”楊士奇賦詩:“飛雪初停酒未消,溪山深處踏瓊瑤。不嫌寒氣侵人骨,貪看梅花過野橋。”劉伯川對陳孟潔笑着説:“十年勤苦,只博紅樓一看邪!子當不失風流進士。”又對楊士奇笑着説:“雖寒上當耐,子當大用,尚勉之。惜予不及見也。”劉伯川去世後,陳孟潔考中進士,為翰林庶吉士,而楊士奇官至少師。皆如劉伯川所言。 [39] 

楊士奇一語成讖

起初,曾有讖言雲:“龍洲過縣前,泰和出狀元。”陳循家住於泰和東城,先後考中鄉試第一、會試第二、廷試第一,考中狀元。楊士奇當時任諭德,在南京,寄二絕句給自己這位同鄉,其一雲:“龍洲過縣千年讖,黃甲初登第一名。從此累累題榜首,東城迎喜過西城。”六年後,泰和城西人曾鶴齡考中狀元。又過了十八年,真定人曹鼐曾任泰和典史,也考中狀元。 [39] 

楊士奇齊雅秀巧惠

楊士奇、楊榮、楊溥立朝時,有一妓女名齊雅秀,非常聰明。一日,三楊命她陪酒,眾人問:“你能讓三位閣老笑嗎?”齊雅秀對答:“我一進去,便令三人大笑。”齊雅秀進見,三楊問為何遲到,齊雅秀對答:“看書。”三楊問:“何書?”齊雅秀對答:“《烈女傳》。”三人大笑説:“母狗無禮。”齊雅秀回答説:“我是母狗,各位是公猴。”一時京中大傳其妙。 [39] 

楊士奇杏園之會

正統二年(1437年)三月初一,時值閣臣的休沐期,楊士奇與同僚楊榮、王直、楊溥、王英錢習禮周述李時勉、陳循等八人以及畫家謝環雅集於楊榮在京師城東的府邸——杏園。謝環描繪了諸人聚會之情景,創作了《杏園雅集圖》卷,卷後有楊榮與眾人的題記和序文。 [42] 
大都會版《杏園雅集圖》,居正中着青色紗帽團領補服者為楊士奇 [42]

楊士奇人際關係

兒子:楊稷,驕縱橫暴,殺害百姓,以致其父聲望大為受損,只能以老疾辭官。 [35] 
次子:楊<禾+道>,成化年間官至南京太常少卿,掌尚寶司事。 [36]  [38] 

楊士奇主要作品

據傳為楊士奇的存世畫作《山水》 據傳為楊士奇的存世畫作《山水》 [68]
楊士奇先後擔任《明太祖實錄》《明仁宗實錄》《明宣宗實錄》總裁。正統六年(1441年),與馬愉、曹鼐等人編成《文淵閣書目》。舊本不分卷(《四庫全書》定為4卷)。著錄圖書7297部。大多不著撰著人姓氏。書分39類,編20號,每號分數櫥,以千字文排次。 [78] 
另著有《三朝聖諭錄》三卷、《奏對錄》、《歷代名臣奏議》、《周易直指》十卷、《西巡扈從紀行錄》一卷、《北京紀行錄》二卷,《東里集》二十五卷、詩三卷。 [41] 
據傳其存世畫作有《山水》一幅(題識為“永樂甲辰仲夏 廬陵楊士奇”)。 [68] 

楊士奇人物爭議

清朝官修《明史·誠孝張皇后傳》記載了所謂的“楊士奇舉三事”故事,其內容大致為:正統七年(1442年),太皇太后張氏病重,召楊士奇、楊溥入宮,命宦官詢問國家還有什麼大事沒有辦。楊士奇提出了三件事:其一,建庶人(建文帝朱允炆)雖死,但應當編修實錄。其二,太宗(指明成祖)曾下詔凡收藏方孝孺諸臣遺書者死,這條禁令應當解除。第三件事還未來得及上奏,張太后就已經崩逝。 [74]  關於這個故事的記載,最早出現在祝允明所作《野記》中。在整體內容上,《野記》較《明史》更為詳實;具體來看,《野記》説“召三楊”,《明史》則是“召士奇、溥”;《野記》沒有記載第二事的具體內容,《明史》變成第三事“未及奏上”;《明史》沒有《野記》中對張太后“頷之”“首肯”等表態的描寫。此外,問對發生的場合與方式,從張太后榻前對話,改成召大臣入宮、命中官問事。 [73] 
在明清時期的一些史家看來,“楊士奇舉三事”疑點重重,多有對之提出駁難者。如陳建皇明通紀》基於楊士奇輔政時間與提議時機,較早提出了質疑:“竊疑文貞(楊士奇)累朝元老,自洪熙來即得君行志,言聽計從。使果有此意,何不於仁、宣二祖時言之?何不於正統初年言之?直待太后臨崩,而(自)己亦耄期倦瘁,乃言之乎?枝山(祝允明)此記,當出於傳聞。”王世貞在《史乘考誤》中指出:“張太后遺詔今存,未聞有此三事也,即有之,何以實錄遺而不修?《孝孺集》至成化時始出。”張朝瑞忠節錄》亦對故事的真實性持否定態度,其説被《四庫全書總目》採納。現代學者研究認為,這一故事的產生,實源於民間道聽途説,恰逢天順時期面臨着是否仿效永樂朝施行“革除”的問題,到明代中後期,在《名山藏》中建立起事件進展的基本鏈條,由此得以從私修野史輾轉進入清代官修正史《明史》,並被修補彌縫了故事中的破綻,不斷流傳。 [73] 

楊士奇後世紀念

主詞條:楊士奇墓
楊士奇墓位於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城澄江鎮杏嶺村北山坡上,坐西向東,墓園佔地約7.5畝。磚石結構墓室,墓前兩邊立有石俑、石馬、石羊、石獅石旗杆。石像前原立有牌坊,中匾“與國鹹休”四字為明仁宗敕賜。坊前立有華表,華表左側建有高一丈六尺的碑亭,碑刻明英宗御祭文。旁有守墓房。墓後“望碑”正面楷書:“嗚呼!太師楊文貞之墓”,背面刻着楊士奇的生平簡介。 [65] 

楊士奇影視形象

2019年電視劇《大明風華》:張浩飾演楊士奇; [66] 
2022年電視劇《尚食》:張壘飾演楊士奇。 [37] 

楊士奇史料索引

王直《楊文貞公傳》 [50] 
陳賞《東里先生小傳》 [50] 
明官修《明實錄
廖道南《殿閣詞林記》卷1 [44] 
項篤壽《今獻備遺》卷6 [46] 
何喬遠《名山藏》卷61 [54-55] 
張廷玉等《明史》卷148 [34] 
參考資料
  • 1.    張紅花. 楊士奇詩文研究[D].暨南大學,2005.
  • 2.    《寄園寄所寄》 卷6引《應庵隨錄》:泰和楊文貞公父子將早逝,母陳氏改贅德安同知羅子理,……後子理謫死遼東,文貞甫十二歲即養母及京。永樂初,文貞官內閣,陳氏累贈一品夫人,復為乞恩,除免京戍藉回泰和。宣德間,贈禮部尚書張公鑑卒,妻楊氏遺腹生子文質,字允中,即嫁,育於祖母王氏。正統壬戍,文質登進士,其繼父己卒,乃迎母歸,亦養其異父之弟妹。至成化間,楊氏亦授封太夫人,何相同至此?明朝嫁母而歸授封者,僅此兩見。
  • 3.    《明史》卷148《楊士奇傳》:楊士奇,名寓,以字行,泰和人。早孤,隨母適羅氏,已而覆宗。
  • 4.    《明史》卷148《楊士奇傳》:貧甚。力學,授徒自給。多遊湖、湘間,館江夏最久。
  • 5.    《明史》卷148《楊士奇傳》:建文初,集諸儒修《太祖實錄》,士奇已用薦徵授教授當行,王叔英復以史才薦。遂召入翰林,充編纂官。尋命吏部考第史館諸儒。尚書張紞得士奇策,曰:“此非經生言也。”奏第一。授吳王府審理副,仍供館職。
  • 6.    《明史》卷148《楊士奇傳》:成祖即位,改編修。已,簡入內閣,典機務。數月進侍講。
  • 7.    《明史》卷148《楊士奇傳》:永樂二年選宮僚,以士奇為左中允。五年進左諭德。士奇奉職甚謹,私居不言公事,雖至親厚不得聞。在帝前,舉止恭慎,善應對,言事輒中。人有小過,嘗為揜覆之。廣東布政使徐奇載嶺南土物饋廷臣,或得其目籍以進。帝閲無士奇名,召問。對曰:“奇赴廣時,羣臣作詩文贈行,臣適病弗預,以故獨不及。今受否未可知,且物微,當無他意。”帝遽命毀籍。
  • 8.    《明史》卷148《楊士奇傳》:六年,帝北巡,命與蹇義、黃淮留輔太子。太子喜文辭,贊善王汝玉以詩法進。士奇曰:“殿下當留意《六經》,暇則觀兩漢詔令。詩小技,不足為也。”太子稱善。
  • 9.    《明史》卷148《楊士奇傳》:初,帝起兵時,漢王數力戰有功。帝許以事成立為太子。既而不得立,怨望。帝又憐趙王年少,寵異之。由是兩王合而間太子,帝頗心動。九年還南京,召士奇問監國狀。士奇以孝敬對,且曰:“殿下天資高,即有過必知,知必改,存心愛人,決不負陛下託。”帝悦。
  • 10.    《明史》卷148《楊士奇傳》:十一年正旦,日食。禮部尚書呂震請勿罷朝賀。侍郎儀智持不可。士奇亦引宋仁宗事力言之。遂罷賀。
  • 11.    《明史》卷148《楊士奇傳》:明年,帝北征。士奇仍輔太子居守。漢王譖太子益急。帝還,以迎駕緩,盡徵東宮官黃淮等下獄。士奇後至,宥之。召問太子事。士奇頓首言:“太子孝敬如初。凡所稽遲,皆臣等罪。”帝意解。行在諸臣交章劾士奇不當獨宥,遂下錦衣衞獄,尋釋之。
  • 12.    《明史》卷148《楊士奇傳》:十四年,帝還京師,微聞漢王奪嫡謀及諸不軌狀,以問蹇義。義不對,乃問士奇。對曰:“臣與義俱侍東宮,外人無敢為臣兩人言漢王事者。然漢王兩遣就籓,皆不肯行。今知陛下將徙都,輒請留守南京。惟陛下熟察其意。”帝默然,起還宮。居數日,帝盡得漢王事,削兩護衞,處之樂安。
  • 13.    《明史》卷148《楊士奇傳》:明年進士奇翰林學士,兼故官。十九年改左春坊大學士,仍兼學士。明年復坐輔導有闕,下錦衣衞獄,旬日而釋。
  • 14.    《明史》卷148《楊士奇傳》:仁宗即位,擢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帝御便殿,蹇義、夏原吉奏事未退。帝望見士奇,謂二人曰:“新華蓋學士來,必有讜言,試共聽之。”士奇入言:“恩詔減歲供甫下二日,惜薪司傳旨徵棗八十萬斤,與前詔戾。”帝立命減其半。
  • 15.    《明史》卷148《楊士奇傳》:服制二十七日期滿,呂震請即吉。士奇不可。震厲聲叱之。蹇義兼取二説進。明日,帝素冠麻衣絰而視朝。廷臣惟士奇及英國公張輔服如之。朝罷,帝謂左右曰:“梓宮在殯,易服豈臣子所忍言,士奇執是也。”進少保,與同官楊榮、金幼孜並賜“繩愆糾繆”銀章,得密封言事。尋進少傅。
  • 16.    《明史》卷148《楊士奇傳》:時籓司守令來朝,尚書李慶建議發軍伍餘馬給有司,歲課其駒。士奇曰:“朝廷選賢授官,乃使牧馬,是貴畜而賤士也,何以示天下後世。”帝許中旨罷之,已而寂然。士奇復力言。又不報。有頃,帝御思善門,召士奇謂曰:“朕曏者豈真忘之。聞呂震、李慶輩皆不喜卿,朕念卿孤立,恐為所傷,不欲因卿言罷耳,今有辭矣。”手出陝西按察使陳智言養馬不便疏,使草敕行之。士奇頓首謝。
  • 17.    《明史》卷148《楊士奇傳》:羣臣習朝正旦儀,呂震請用樂,士奇與黃淮疏止。未報。士奇復奏,待庭中至夜漏十刻。報可。越日,帝召謂曰:“震每事誤朕,非卿等言,悔無及。”命兼兵部尚書,並食三祿。士奇辭尚書祿。
  • 18.    《明史》卷148《楊士奇傳》:帝監國時,憾御史舒仲成,至是欲罪之。士奇曰:“陛下即位,詔向忤旨者皆得宥。若治仲成,則詔書不信,懼者眾矣。如漢景帝之待衞綰,不亦可乎。”帝即罷弗治。或有言大理卿虞謙言事不密。帝怒,降一官。士奇為白其罔,得復秩。又大理少卿弋謙以言事得罪。士奇曰:“謙應詔陳言。若加之罪,則羣臣自此結舌矣。”帝立進謙副都御史,而下敕引過。
  • 19.    《明史》卷148《楊士奇傳》:時有上書頌太平者,帝以示諸大臣,皆以為然。士奇獨曰:“陛下雖澤被天下,然流徙尚未歸,瘡痍尚未復,民尚艱食。更休息數年,庶幾太平可期。”帝曰:“然。”因顧蹇義等曰:“朕待御等以至誠,望匡弼。惟士奇曾五上章,卿等皆無一言。豈果朝無闕政,天下太平耶?”諸臣慚謝。
  • 20.    《明史》卷148《楊士奇傳》:是年四月,帝賜士奇璽書曰:“往者朕膺監國之命,卿侍左右,同心合德,徇國忘身,屢歷艱虞,曾不易志。及朕嗣位以來,嘉謨入告,期予於治,正固不二,簡在朕心。茲創制‘楊貞,一印賜卿,尚克交修,以成明良之譽。”尋修《太宗實錄》,與黃淮、金幼孜、楊溥俱充總裁官。
  • 21.    《明史》卷148《楊士奇傳》:未幾,帝不豫,召士奇與蹇義、黃淮、楊榮至思善門,命士奇書敕召太子於南京。
  • 22.    《明史》卷148《楊士奇傳》:宣宗即位,修《仁宗實錄》,仍充總裁。
  • 23.    《明史》卷148《楊士奇傳》:宣德元年,漢王高煦反。帝親征,平之。師還,次獻縣之單家橋,侍郎陳山迎謁,言漢、趙二王實同心,請乘勢襲彰德執趙王。榮力贊決。士奇曰:“事當有實,天地鬼神可欺乎?”榮厲聲曰:“汝欲撓大計耶!今逆黨言趙實與謀,何謂無辭?”士奇曰:“太宗皇帝三子,今上惟兩叔父。有罪者不可赦,其無罪者宜厚待之,疑則防之,使無虞而已。何遽加兵,傷皇祖在天意乎?”時惟楊溥與士奇合。將入諫,榮先入,士奇繼之,閽者不納。尋召義、原吉入。二人以士奇言白帝。帝初無罪趙意,移兵事得寢。比還京,帝思士奇言,謂曰:“今議者多言趙王事,奈何?”士奇曰:“趙最親,陛下當保全之,毋惑羣言。”帝曰:“吾欲封羣臣章示王,令自處何如?”士奇曰:“善,更得一璽書幸甚。”於是發使奉書至趙。趙王得書大喜。泣曰:“吾生矣。”即上表謝,且獻護衞,言者始息。帝待趙王日益親而薄陳山。謂士奇曰:“趙王所以全,卿力也。”賜金幣。
  • 24.    《明史》卷148《楊士奇傳》:時交阯數叛。屢發大軍征討,皆敗沒。交阯黎利遣人偽請立陳氏後。帝亦厭兵,欲許之。英國公張輔、尚書蹇義以下,皆言與之無名,徒示弱天下。
  • 25.    《明史》卷148《楊士奇傳》:帝召士奇、榮謀。二人力言:“陛下恤民命以綏荒服,不為無名。漢棄珠厓,前史以為美談,不為示弱,許之便。”尋命擇使交阯者。蹇義薦伏伯安口辨。士奇曰:“言不忠信,雖蠻貊之邦不可行。伯安小人,往且辱國。”帝是之,別遣使。於是棄交阯,罷兵,歲省軍興鉅萬。
  • 26.    《明史》卷148《楊士奇傳》:五年春,帝奉皇太后謁陵,召英國公張輔、尚書蹇義及士奇、榮、幼孜、溥,朝太后於行殿。太后慰勞之。帝又語士奇曰:“太后為朕言,先帝在青宮,惟卿不憚觸忤,先帝能從,以不敗事。又誨朕當受直言。”士奇對曰:“此皇太后盛德之言,願陛下念之。”尋敕鴻臚寺。
  • 27.    《明史》(卷148):士奇老有疾,趨朝或後,毋論奏。帝嘗微行,夜幸士奇宅。士奇倉皇出迎,頓首曰:“陛下奈何以社稷宗廟之身自輕?”帝曰:“朕欲與卿一言,故來耳。”後數日,獲二盜,有異謀。帝召士奇,告之故。且曰:“今而後知卿之愛朕也。”
  • 28.    《明史》卷148《楊士奇傳》:帝以四方屢水旱,召士奇議下詔寬恤,免災傷租税及官馬虧額者。士奇因請並蠲逋賦薪芻錢,減官田額,理冤滯,汰工役,以廣德意。民大悦。逾二年,帝謂士奇曰:“恤民詔下已久,今更有可恤者乎?”士奇曰:“前詔減官田租,户部徵如故。”帝怫然曰:“今首行之,廢格者論如法。”士奇復請撫逃民,察墨吏,舉文學、武勇之士,令極刑家子孫皆得仕進。又請廷臣三品以上及二司官,各舉所知,備方面郡守選。皆報可。
  • 29.    《明史》卷148《楊士奇傳》:帝之初即位也,內閣臣七人。陳山、張瑛以東宮舊恩入,不稱,出為他官。黃淮以疾致仕。金幼孜卒。閣中惟士奇、榮、溥三人。榮疏闓果毅,遇事敢為。數從成祖北征,能知邊將賢否、厄塞險易遠近、敵情順逆。然頗通饋遺,邊將歲時致良馬。帝頗知之,以問士奇。士奇力言:“榮曉暢邊務,臣等不及,不宜以小眚介意。”帝笑曰:“榮嘗短卿及原吉,卿乃為之地耶?”士奇曰:“願陛下以曲容臣者容榮。”帝意乃解。其後,語稍稍聞,榮以此愧士奇,相得甚歡。帝亦益親厚之,先後所賜珍果、牢醴、金綺衣、幣、書器無算。
  • 30.    《明史》卷148《楊士奇傳》:宣宗崩,英宗即位,方九齡。軍國大政關白太皇太后。太后推心任士奇、榮、溥三人,有事遣中使詣閣諮議,然後裁決。三人者亦自信,侃侃行意。士奇首請練士卒,嚴邊防,設南京參贊機務大臣,分遣文武鎮撫江西、湖廣、河南、山東,罷偵事校尉。又請以次蠲租税,慎刑獄,嚴核百司。皆允行。正統之初,朝政清明,士奇等之力也。三年,《宣宗實錄》成,進少師。四年乞致仕。不允。敕歸省墓。未幾,還。
  • 31.    《明史》卷148《楊士奇傳》:是時中官王振有寵於帝,漸預外庭事,導帝以嚴御下,大臣往往下獄。靖江王佐敬私饋榮金。榮先省墓,歸不之知。振欲藉以傾榮,士奇力解之,得已。榮尋卒,士奇、溥益孤。其明年遂大興師徵麓川,帑藏耗費,士馬物故者數萬。又明年,太皇太后崩,振勢益盛,大作威福,百官小有牴牾,輒執而系之。廷臣人人惴恐,士奇亦弗能制也。
  • 32.    《明史》卷148《楊士奇傳》:士奇既耄,子稷傲很,嘗侵暴殺人。言官交章劾稷。朝議不即加法,封其狀示士奇。復有人發稷橫虐數十事,遂下之理。士奇以老疾在告。天子恐傷士奇意,降詔慰勉。士奇感泣,憂不能起。九年三月卒,年八十。贈太師,諡文貞。有司乃論殺稷。
  • 33.    《明史》卷10《英宗前紀》:(正統)九年春……三月……甲子,楊士奇卒。
  • 34.    《明史·卷一百四十八·列傳第三十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1-23]
  • 35.    《明史》(卷148):“士奇既耄,子稷傲很,嘗侵暴殺人。言官交章劾稷。朝議不即加法,封其狀示士奇。復有人發稷橫虐數十事,遂下之理。士奇以老疾在告。
  • 36.    《明史》卷148《楊士奇傳》:次子(禾道),以廕補尚寶丞。成化中,進太常少卿,掌司事。
  • 37.    電視劇《尚食》(芒果TV版/2022年)視頻片尾45分33秒  .芒果TV[引用日期2022-02-27]
  • 38.    國朝獻徵錄卷之七十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7-29]
  • 39.    堯山堂外紀·卷八十二·國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8-23]
  • 40.    河北美術出版社選 編.中國曆代帝王名臣像真跡:河北美術出版社,1996-10:567
  • 41.    楊士奇  .中國社會科學詞條庫[引用日期2023-06-24]
  • 42.    杏園雅集圖  .中華珍寶館[引用日期2023-06-25]
  • 43.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委會.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二版) 26: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03-01:68
  • 44.    《殿閣詞林記·卷一》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8-04]
  • 45.    《明倫彙編交誼典品題部》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8-04]
  • 46.    《今獻備遺》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8-04]
  • 47.    《國朝典故·卷之五十三·謇齋瑣綴錄一》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8-04]
  • 48.    《採芹錄·卷四》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8-04]
  • 49.    匏翁家藏集 52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8-04]
  • 50.    《國朝獻徵錄·卷十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8-04]
  • 51.    《國朝獻徵錄》卷12《東里先生小傳》:東里先生,姓楊氏,名寓,字士奇,一字僑仲。
  • 52.    《遵巖集·卷二十一》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8-04]
  • 53.    《徐襄陽西園雜記》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8-04]
  • 54.    《名山藏·卷六十一》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8-04]
  • 55.    《名山藏·目錄》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8-04]
  • 56.    《玉堂叢語·卷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8-04]
  • 57.    張燧 撰;朱志先 校釋.《千百年眼》校釋:武漢大學出版社,2018-07:408
  • 58.    任繼愈 主編;程敏政 編.中華傳世文選 明文衡: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270
  • 59.    《荷牐叢談·卷二》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8-04]
  • 60.    前明忠義別傳二(見卷三第7頁)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8-04]
  • 61.    《冷廬雜識·卷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8-04]
  • 62.    《浮邱子·卷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8-04]
  • 63.    錢基博 著;曹毓英 校訂.中國文學史 下: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05:698-700
  • 64.    劍橋中國明代史:第5章 正統、景泰和天順統治時期,1436—1464年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8-04]
  • 65.    廬陵文化  .吉安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遊局[引用日期2023-08-04]
  • 66.    大明風華 TV版 01(“演員表”楊士奇飾演者見52:13左右)  .優酷[引用日期2023-08-04]
  • 67.    查繼佐.二十五別史 18-21 明書 1-4:齊魯書社,2000-05:2622
  • 68.    江美玲 著.江西元明畫家存世作品研究:江西美術出版社,2017-12:216
  • 69.    馮夢龍 著;魯京 主編.智囊全集 1:中國財富出版社,2012-10:43-44
  • 70.    《三朝聖諭錄·永樂一》:永樂五年冬,廣東佈政徐奇進香至京師,載嶺南土物,將遺諸大臣及侍臣之任事者。有得奇所列單目以進者。上閲之既,明日早御西角門,翰林諸臣奏事退,特召臣士奇還,令赴西角樓,遣中官賷奇單目示之。 (「遣中官齎奇單目示之」,「遣」字原無,據明朱氏國朝典故本、東里文集本補。) 已而復召至榻前, (「已而復召至榻前」,「已」、「召」二字原本均缺,據明朱氏國朝典故本、東里文集本補。) 問曰:「何獨無爾名?」對曰:「奇前為都給事中,與翰林六科官皆鄰居,相往來於臣亦然。今單目無臣名者,蓋奇初赴廣東,眾作詩文贈之,而臣以病未作。土物之饋,蓋答詩文耳。」上曰:「爾時不病,亦賦詩否?」對曰:「必賦。則今單目亦必有名。」上曰:「其以遺諸大臣,何意?」對曰:「臣在下未嘗聞大臣有受外大臣饋贈者,此亦奇不能卓立,任己意而為之。然終未知受否。且臣觀單目內土物不過藤枕藤簟、蘇合香丸之類, (「藤枕藤簟蘇合香丸之類」,「簟」字原本不清,據明朱氏國朝典故本、東里文集本補。) 皆微物,韭重貨,必無他意。」上曰:「汝言是。」即取單目付中官,令毀之,一無所問。上覆諭臣曰:「為臣當戒私交,為士當務清謹。」臣叩首曰:「謹遵聖諭。」
  • 71.    白壽彝 總主編;王毓銓 主編.中國通史 第9卷 中古時代明時期 下 第2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06:1098-1104
  • 72.    《明史》卷148《楊溥傳》:(楊溥卒)後三年,振遂導英宗北征,陷土木,幾至大亂。時人追思此三人者在,當不至此。而後起者爭暴其短,以為依違中旨,釀成賊奄之禍,亦過刻之端也。
  • 73.    汪小虎.歷史文本創作的微觀過程:以“楊士奇舉三事”故事衍生史為例[J].史學月刊,2020(01):43-53.
  • 74.    《明史》卷113《后妃傳》:當大漸,召士奇、溥入,命中官問國家尚有何大事未辦者。士奇舉三事。一謂建庶人雖亡,當修實錄。一謂太宗詔有收方孝孺諸臣遺書者死,宜弛其禁。其三未及奏上,而太后已崩。
  • 75.    堯育飛.楊士奇佚文《何景明公墓誌》考釋——兼及《東里年譜》小補[J].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04):5-11.
  • 76.    孫賢坤.楊士奇與李東陽從政理念之比較研究[J].滄桑,2013年(05):12-14.
  • 77.    王昊.試論“台閣體”詩人楊士奇的詩歌[J].廈門教育學院學報,2010(03):13-17.
  • 78.    《中華傳統文化大觀》編纂委員會 編.中華傳統文化大觀: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10:384
  • 79.    《藝苑卮言·卷五》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9-05-19]
  • 80.    《弇州續稿》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19-05-19]
  • 81.    《國琛集》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8-04]
  • 82.    《明史·卷十二·本紀第十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8-04]
  • 83.    蔡東藩 著.明史演義:華夏出版社,2018-05:211,21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