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

鎖定
華東師範大學新聞傳播教育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前身大夏大學光華大學分別於1924年和1925年開辦的報學專業教育。大夏大學1928年創辦了我國最早的廣告學系。大夏和光華還聯合兄弟院校的學生成立了上海第一個新聞學研究組織——上海報學社。 [1]  大夏大學、光華大學的新聞傳播教育英才輩出,文華璀璨。戈公振、汪英賓、謝六逸張東蓀王造時羅隆基曹聚仁、陸梅僧等著名新聞傳播學者先後在此執教和任職,培養出鄧拓儲安平 [2]  張稚琴、戈寶權陳鯉庭洪遒等著名新聞記者、電影導演和編輯出版人才。 [1] 
1951年10月,光華大學與大夏大學合併成立華東師範大學 [3]  1992年,華東師範大學在師範類大學中率先創辦廣播電視編導專業。2002年,傳播學系成立,2004年,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成立。 [1]  這是一個歷史悠久、充滿活力的傳播學院。 [2]  2013年初公佈的全國新聞傳播學科評估排名中,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並列全國第7位。 [1]  2022年8月20日,合作成立“長三角科技傳播聯盟”。 [24] 
中文名
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
簡    稱
華東師大傳播學院、華東師大傳院、華師大傳院等
創辦時間
1951年
學校特色
教育部直屬、985工程
本科專業
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新聞學、廣告學、編輯出版學
碩士點
新聞學、傳播學、戲劇與影視學、新聞與傳播、出版、廣播電視
博士點
新聞學、傳播學

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學院詳情

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 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
華東師範大學新聞傳播教育源遠流長。1920年上海聖約翰大學新聞系成立,亞洲新聞高等教育由此發端。1925年,聖約翰大學部分師生分離出來,成立光華大學,光華新聞系承繼聖約翰新聞系注重實踐的教育理念,並注入了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與此同時,大夏大學開辦新聞教育,並於1928年創辦我國最早的廣告學系。光華大學、大夏大學的新聞傳播教育英才輩出文華璀璨。戈公振、汪英賓、謝六逸、陸梅僧等名師先後於此執教,培養出鄧拓、儲安平、張稚琴等一大批傑出新聞工作者。1952年,光華大學、大夏大學等合併組建華東師範大學。1992年華東師範大學興辦廣播電視編導專業,2004年傳播學院成立。經歷時間和時代的淬鍊,華東師範大學新聞傳播教育愛國家、重實踐的教學特色風標高舉,與時俱進。 [4] 
傳播學院下設新聞學系、廣告學系、出版與文化系、廣播電視學系4個系,設有新聞學廣告學編輯出版學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5個本科專業;設有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博士點,新聞學、傳播學2個二級學科博士點;設有新聞傳播學、戲劇與影視學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戲劇與影視學、新聞學、傳播學3個學術碩士點,新聞與傳播碩士出版碩士、藝術(廣播電視)碩士3個專業碩士點。 [13] 
2020年招生的本科專業有新聞學傳播學類(新聞學、編輯出版學)、新聞學(雙學位)、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4個專業。新聞學、編輯出版學本科專業按大類招生,本科二年級進行專業分流。新聞學(雙學位)專業是同數據科學與大數據專業聯合培養的雙學位項目。研究生專業可招收新聞學傳播學、戲劇影視學、新聞與傳播(專碩)、出版(專碩)、廣播電視(MFA)碩士研究生及新聞學、傳播學專業博士研究生。本院師資力量雄厚,教學組織嚴謹,形成了專業綜合性強、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並重的培養特色,教學成效良好。其中新聞傳播學在2017年教育部公佈的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排名B+,2019年新聞學專業入選教育部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10] 
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研究中心”、“紀錄片研究中心”、“影視創編研究中心”和“視覺藝術與行為研究中心”掛靠傳播學院。 [5] 

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人才培養

新媒體的高速發展不僅對傳統媒體產業、國家社會治理帶來機遇與挑戰,也對傳統新聞教育帶來危機與轉機,傳統媒體教育轉型迫在眉睫。為此傳播學院憑藉政府部門、主流媒體、高等院校三方協同聯動的持續創新模式,在上海市教委、市委宣傳部的支持下,以互聯網思維為主導、以先進技術為支撐、以跨學科人才培養為根本、以機制創新為動力、以國際資源為抓手、以師資隊伍建設為基礎,致力於建設國際一流傳播學院,助力上海建成全球科創中心。學院目前已經與新華社上海分社、上海報業集團上海廣播電視台上海人民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李奧貝納廣告公司等20多家媒體單位簽訂合作協議建立學生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一流的實習實踐平台。2017年12月起上海市委宣傳部與華東師範大學開展部校共建新聞學院工作,學院與上海廣播電視台對接,加快全媒型後備人才培養。
在海外合作交流方面,學院先後與美國密蘇里大學佩斯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英國倫敦大學利茲大學威斯敏斯特大學拉夫堡大學諾丁漢特倫特大學、以色列海法大學等20多所世界著名新聞傳播學院建立教師互訪、互認學分學生交流項目等全面深入的長期合作關係。在境外合作方面,學院與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澳門大學台灣政治大學台灣師範大學等簽訂了科研合作和師生互訪交流協議,每年互派互免學費學生短期或學期交流項目。
在聯合培養方面,學院與美國密蘇里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開展本科雙學位合作項目,與美國佩斯大學建立本碩士聯合培養項目,與英國利茲大學傳播學院、諾丁漢特倫特大學媒體學院、拉夫堡大學社會科學系、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建立1+1+1碩士雙學位項目,國內已修課程可認證境外高校學分,境外學費優惠等政策保障學生順利畢業轉型成為國際傳媒人才。

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課程設置

本科主要通識課程:傳播學概論、新聞學概論、法學導論、社會學概論、政治學概論、藝術概論、中國人文經典、外國人文經典、中國文化通論、西方文化通論等。
新聞學專業主要課程設置:新聞學概論、攝影報道、攝像與非編技術、新聞採訪和寫作、創意新聞報道、新聞評論、新聞編輯、中國新聞傳播史、外國新聞傳播史、新聞倫理與法規、融合新聞報道、電視節目編導、紀錄片製作、新媒體研究、傳播研究方法。主要選修課程: 批判傳播理論導論、新媒體與社會、媒體社會學、媒體奇觀與媒體事件、紀實電視與真人秀節目研究、新媒體素養、新媒體與社會、國際傳播與外交禮儀、日本亞文化與傳播、消費者行為學等。
新聞學(雙學位)主要課程設置:高等數學A、線性代數A、離散數學、數據科學與工程導論、設計思維、設計實踐、程序設計、數據機構、概率論、新聞學概論、中國新聞傳播史、外國新聞傳播史、新聞倫理與法規、新聞採訪與寫作、新聞編輯、新聞評論、視聽語言、攝像與非編技術、新聞傳播學經典選讀、 傳播研究方法、數學科學與工程的數學基礎、數學科學與工程的算法基礎、當代數據管理系統、應用統計與機器學習、當代人工智能、自然語言處理、數據可視化、數據新聞工作坊實訓、新聞實務前沿、暑期國情調查等。
編輯出版學專業主要課程設置:編輯學概論、出版學概論、中外編輯出版比較史、書報校勘學、數字出版導論、版權貿易理論與實務、出版業法律法規、出版企業經營管理、現代編輯出版前沿專題、選題設計與宣傳策劃、書刊裝幀與設計、圖書編輯出版實務、報刊編輯出版實務、網絡與電子出版實務、出版物市場營銷、新媒體技術基礎、藝術概論、實用現代漢語、大眾文化研究等。主要選修課程:市場調查、品牌理論與案例分析、非線性編輯、動畫設計製作、電腦排版技術、數字有聲讀物製作、閲讀史研究、城市、媒介與文化、輿論研究、消費者行為學、媒介社會學等。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主要課程設置:傳播學概論、社會學概論、新聞學概論、藝術概論、中國人文經典、外國人文經典、中國文化通論、西方文化通論、新媒體技術基礎、平面攝影、攝像、視聽語言、非線性編輯、影視聲音、電視藝術概論、中國電影史、影視剪輯、紀錄片導論、影視劇作、紀錄片製作、廣播電視概論、動畫概論、影視表演、導演基礎、電影理論概論、工作坊實踐。選修課程設置:影視後期製作、紀實電視與真人秀研究、電影心理學、電影美學與經典好萊塢、紀錄片大師研究、電影導演大師研究、影視文化批評、演播室節目製作與應用、中國新生代電影、當代中國電影跨文化傳播、當代西方電影研究等。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主要課程設置:播音學概論、播音主持音聲創造、播音主持語音、朗誦與藝術言語、節目主持概論、即興口語傳播、播音與主持表演基礎、新聞主播技能實訓、節目創作(訪談)、節目創作(綜藝)、節目創意設計與製作、新聞採訪與寫作、新媒體技術基礎、專業實習與調研等。主要選修課程: 播音鑑賞、形象造型與形體、邏輯與修辭、廣播電視節目賞析、思維與創意訓練、思想本質研討、媒體與文化、新媒體與社會、企業傳播、影視後期製作、非線性編輯、演播室技術等。

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學生畢業去向

畢業生整體就業情況高於上海市高校平均水平,就業行業廣泛分佈在新聞傳播、文娛、廣告、教育、信息技術、金融服務、公共管理、商務貿易等行業。本科和研究生教學計劃注重推進融媒體綜合應用能力培養,畢業生寫拍導播等學科實踐技能強,就業選擇行業呈多元化趨勢。近五年來有近60%畢業生進入互聯網行業相關企業,博士畢業生多在高校和科研單位就職。畢業生就業首選地在長三角區域,留滬就業人數佔整體就業人數的50%左右,本科生升學及境外留學學生人數年均35-40%,境外留學集中在英、美兩國,其中留學英國佔比超過留學數的60%。
保研錄取主要院校: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
國(境)外高校錄取主要院校:美國西北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倫敦國王學院墨爾本大學卡耐基梅隆大學曼徹斯特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昆士蘭大學、奧克蘭大學、巴黎國際電影學院。
入職國內外主要企事業單位:聯合國新聞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央視國際頻道、上海廣播電視台、江蘇衞視、湖南衞視、浙江衞視、省級人民政府宣傳部、各省市選調生、部隊文職、主流媒體記者崗位、主流媒體新媒體崗位、主流出版社、互聯網公司、廣告公司、獨角獸企業、視頻節目製作公司等。進入世界500強企業有強生、工行、東航等,每年也有畢業生進入基礎教育行業和自主創業。 [11] 

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所獲榮譽

華東師範大學“教育新聞傳播研究中心”、“紀錄片研究中心”、“視覺藝術與行為研究中心”、“數字媒體藝術工作室”以及“智慧與創意媒體實驗室”掛靠傳播學院。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是“中國新聞教育學會”理事單位、“中國高校廣播電視學會”常務理事單位、“中國廣播電視協會播音主持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單位、“中國高校播音與主持學會”理事、“中國傳播學會”常務理事單位、“中國體育傳播學會”常務理事單位、“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節目主持人委員會”執行理事單位、“中國高校影視學會”理事單位、“中國傳媒經營管理學會”副會長單位以及“中國新聞史學會中國特色新聞學研究委員會”副會長單位。近年來,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承擔國家社科基金、省部級項目30多項,各類橫向項目50多項,科研成果豐碩。 [12] 

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辦學方向

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的辦學方向是:為我國日益發展的傳播業培養視野開闊、思路活躍、理論基礎紮實、實踐能力較強的、能夠適應傳播業多方面需要的複合型人才。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和綜合素質,注重提高學生為現代社會所需要的專業能力,以形成“理論指導實踐,實踐中形成理論”的辦學特色。為快速發展的傳媒行業培養視野開闊、思路活躍、理論基礎紮實、實踐能力強、能夠適應新媒體與媒體融合發展、高素質的複合型人才,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 [14] 

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本科專業介紹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
[6]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前身“影視教育”專業成立於1992年,是在當時國內綜合性高校中第一批創辦的影視類專業。1998年,更名為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強調理論聯繫實際,以影視文本分析為基礎,組織學生觀摩中外影視名片,主張提高學生的鑑賞和批評能力,同時通過製作短片、文案寫作、節目策劃等教學活動來鍛鍊其實踐操作能力。經過二十年多的辦學積累,三代教師的集體努力,目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擁有了穩定優秀的師資力量,建構起系統專業的課程體系,力爭強化務實高效的專業教學特色。
為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目前已經與上海電視台等多家單位簽訂建設學生實習基地的協議,優越的實踐環境進一步提升了學生實踐能力,使他們成為具有專業理論素養和策劃操作能力的複合型人才,不但精通各項專業技能,同時具備廣博的文化理論知識、紮實的寫作功底、出色的表達能力、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成為真正“一專多能”、“後勁十足”的廣電從業者。主要專業課有:傳播學概論、藝術概論、新聞學概論、新媒體技術基礎、中國人文經典、外國人文經典、西方文化通論、中國文化通論、電影作品分析、平面攝影、攝像、視聽語言、非線性編輯、影視聲音、電視藝術概論、中國電影史、影視剪輯、紀錄片導論、演播室節目製作與應用、影視劇作、紀錄片製作、廣播電視概論、動畫概論、外國電影史、影視表演、廣播電視節目策劃、導演基礎、電影理論等。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堅持培養具有較高政策理論水平,具有廣播電視新聞、播音與主持藝術等基礎知識和寬廣的文化科學知識,具有播音、主持節目和採訪、寫作、編輯、製作新聞的能力,專業素養、藝術素養和文化素養並重,專業理論與實踐能力結合,藝術感覺與現代傳播技術融合,具有自主創新精神和先進傳播理念,能在廣播電台、電視台、網站、音像製作公司以及其他新聞宣傳單位、黨政機關、各類大型企業、社區等從事播音、主持、新聞傳播、文化傳播、宣傳公關、媒介管理公關等各項工作的語言傳播複合型人才。
本專業課程設置上充分體現學科的交叉與融合,學生不僅學習播音、主持、藝術語言表達、聲樂、表演、形體、化妝造型等專業基礎課程,而且學習新聞採訪、廣播電視編導、節目策劃與製作、雙語主持等拓展課程,並加強心理學、社會學、哲學、美學等通識課程的教學,同時,通過廣播電視一線實踐及各種藝術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專業基礎課程:傳播學概論、藝術概論、新聞學概論、新媒體技術基礎、中國人文經典、外國人文經典、西方文化通論、中國文化通論、播音學概論、播音主持語音、播音與主持表演基礎、播音主持音聲創造、聲樂藝術、即興口語傳播、播音主持形體訓練、朗誦與藝術言語、戲劇表演創作與審美、節目主持概論、新聞主播技能實訓、節目創意設計與製作、主持節目創作(訪談)、主持節目創作(綜藝)、新聞採訪、邏輯與修辭、中外主持藝術研究等。
新聞學專業
新聞學專業旨在培養綜合素質優秀、適應數字傳播環境的複合型新聞傳播人才,為日益發展的新聞業和新媒體行業輸送一流的採訪寫作、內容製作和編輯策劃人才。本專業的培養特點是強化學生的人文修養和綜合創新能力,學生既具備紮實的知識功底、開闊的人文視野、熟練的語言表達,又能系統掌握現代新聞傳播業的基本業務技能,以勝任現代新聞傳播媒介的工作要求,並具備持續發展的潛力。既往畢業生就業單位有南方週末、澎湃新聞、新民晚報、新華社上海分社等;留學高校有墨爾本大學,波士頓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等。
主要專業課有:傳播學概論、藝術概論、新聞學概論、新媒體技術基礎、中國人文經典、外國人文經典、西方文化通論、中國文化通論、中國新聞傳播史、世界新聞傳播史、傳播政治經濟學導論、邏輯與修辭、新聞法規與倫理、新聞採訪、新聞寫作、電視新聞編輯、新聞攝影、攝像與非編技術、電視節目編導、紀錄片製作、公共關係學、網絡傳播概論、新聞評論、廣播電視新聞學、新聞心理學、馬克思主義新聞學論著選讀、西方新聞傳播學名著選讀、大眾傳播研究方法、全媒體新聞採寫製作、全媒體新聞調查等。
廣告學專業
廣告學專業滿足現代社會對市場營銷、廣告策劃與創意、商業和公益宣傳、廣告公司或相關部門經營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為各個層次的廣告公司、媒體廣告部門、企業廣告策劃部門和政府宣傳公關部門等培養高級專門人才。堅持文化素養與專業素養並重,市場意識和創新意識並重,傳統文化和國際視野並重,學習經典廣告和掌握新媒體並重,專業理論學習與實踐能力培養並重,將學生的洞察力和創意與現代傳播技術有機融合在一起,通過部分全英文專業課程培養學生在國際化企業工作的能力,以適應現代廣告業的競爭和挑戰。
專業基礎課程:傳播學概論、藝術概論、新聞學概論、新媒體技術基礎、中國人文經典、外國人文經典、西方文化通論、中國文化通論、大眾文化研究、營銷學概論、廣告學引論、廣告經典理論與著作選讀、平面廣告設計、中外廣告史、廣告攝影基礎、視聽語言與影視廣告、4A廣告與理論前沿、廣告文案寫作、廣告策劃、廣告創意、CI設計、公共關係學、消費者行為學、廣告市場調查、廣告心理學等。
編輯出版學專業
編輯出版學專業依託學校豐厚的人文傳統與出版資源,旨在培養具備系統的現代編輯出版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技能的高級專門人才。強調學生應具備深厚的文化底藴與專門的學科知識,熟悉我國新聞出版與宣傳的政策法規,掌握出版產業各個環節的基本技能,適應全媒體語境下出版產業對人才的需求。學生畢業後可在出版社、雜誌社、報社以及其他各種新媒體企業從事編輯策劃、市場營銷以及出版管理工作,文化傳播與創作工作,文秘與宣傳工作,以及各類文化產業經營工作。就業單位有上海文廣集團、上海市新聞出版局、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等新聞出版類企事業單位等,留學高校有美國西北大學、英國利茲大學等等。
主要專業課有:傳播學概論、藝術概論、新聞學概論、新媒體技術基礎、中國人文經典、外國人文經典、西方文化通論、中國文化通論、攝像技術基礎、攝影技術基礎、實用古代漢語、大眾文化研究、編輯學概論、書報校勘學、出版學概論、出版業法律法規、現代編輯出版前沿專題(討論)、中外編輯出版比較史、選題設計與宣傳策劃、數字出版導論、書刊裝幀與設計、出版企業經營管理、圖書編輯出版實務、報刊編輯出版實務、網絡與電子出版實務、版權貿易理論與實務、媒介社會學、出版物市場營銷等。 [16] 

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研究生專業介紹

新聞學博士
新聞學博士點2010年經教育部高等教育學位委員會批准設立,2011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該專業秉承華東師範大學厚重、踏實的治學傳統,依託文史哲人文學科的學術資源,發揮傳播學院特色學科優勢。本專業同國內多家新聞傳播單位和新聞傳播院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並同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以及港澳台地區的一些大學或新聞傳播研究機構簽訂了科研合作和師生交流協議,每年都有不少師生出國留學、訪問、短期學習、講學和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新聞學博士點師資力量強,教師教學經驗豐富,有一批在國內新聞傳播界頗具知名度的教師,已成為我國新聞學研究領域的學術重鎮。
本專業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聞政策研究,中國新聞史,新聞影像傳播研究,新媒體與數字化創意研究,大眾傳媒與社會變遷,公共輿論與戰略傳播。專業課程包括:《新聞傳播學經典》《媒介與社會》《新聞傳播實務研究》、《新聞理論專題》《新聞事業與社會發展》、《中外新聞傳播史專題》《新媒體專題》《媒介管理學專題》《媒體與數字影像研究》《全媒體傳播研究》《廣播電視新聞專題》《輿情與危機傳播研究》《3D產業發展專題》《傳播方法研究》《媒體融合研究》等。
本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後,可在高校和研究機構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可從事電視台、電台、網站、報刊雜誌社的記者、編輯工作,在黨政機關、新聞出版文化機構、大型企事業單位任宣傳工作,在跨國公司從事公關、廣告、品牌、創意工作等。一批畢業生已經成長為我國新聞界的骨幹力量。畢業生理論功底紮實,知識結構合理,適應能力強,深受新聞界的歡迎與好評。
傳播學博士
傳播學博士點經教育部高等教育學位委員會批准,2010年在華東師範大學設立一級學科博士點。2005-2010年以“文學與傳媒”招生,2011年開始招收傳播學博士研究生。
本專業主要研究方向:批判傳播學(傳播政治經濟學、文化研究、傳播政策研究、鄉村傳播),視覺文化研究(紀錄片史論、廣電研究、視覺文化),紀錄片史論;編輯出版研究,傳媒文化研究;電影理論研究,動畫、紀錄片理論研究。專業課程包括:《傳播學經典》、《紀錄片研究》、《媒介理論》、《傳媒文化與社會》、《中國現代出版研究專題》、《新媒體研究》、《電影理論研究專題》、《影視藝術理論》、《廣告理論與廣告史專題研究》、《廣告輿論傳播研究》、《傳媒經濟專題研究》以及其它根據博士培養方案設計課題及課程。
本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後主要在高校和研究機構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黨政機關、新聞出版文化機構及企事業機構文化宣傳與傳播工作,大型企業集團、跨國公司及廣告經營單位創意策劃和理論研究工作等。
新聞學碩士
新聞學專業是2005年經教育部高等教育學位委員會批准設立的,2006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新聞學專業既密切關注新聞業界進展,又整合多學科理論資源,質化和量化研究並重。
本專業主要研究方向:新聞理論與實務,新媒體研究,輿情與危機傳播研究。專業課程包括:《傳播學專題研究》、《新媒體研究》、《傳媒、文化與社會》、《新聞實務研究》、《批判傳播學》。本專業研究生畢業後可從事各類新聞機構的新聞採編工作,在黨政機關、新聞出版文化機構、大型企事業單位任宣傳工作,在大型企業從事公關、廣告、品牌、創意工作等。近些年,本專業研究生就業率均達到100%,受到用人單位的廣泛肯定。
傳播學碩士
傳播學專業是2005年經教育部高等教育學位委員會批准設立的,2006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
本專業主要研究方向:文化理論與編輯出版實務,廣告傳播理論與實務。專業課程包括:《傳播學專題研究》、《新媒體研究》、《傳媒、文化與社會》、《危機傳播》、《傳媒經濟學》。本專業研究生畢業後可在黨政機關、新聞出版文化機構及企事業機構從事文化宣傳與傳播工作,以及大型企業集團公關、廣告、品牌、文化建設工作,文化創意工作等。
戲劇與影視學碩士
戲劇與影視學專業是依託學院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本科基礎發展而來的研究生教育專業,目前擁有教育部認可的戲劇與影視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的碩士點。
本專業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影視藝術理論,紀錄片研究,動畫片研究,廣播電視主持藝術研究,影視跨學科研究。專業課程包括:《新媒體研究》、《傳播學專題研究》、《文藝批評和文化研究方法》、《電影理論與批評》、《電視節目策劃與製作》、《紀錄片研究》、《電影專題研究》等。
畢業生去向主要是各媒體單位,如電視台、廣播電台、網絡媒體、報刊雜誌、影視廣告製作公司等,也有部分學生任職於大型企業、政府機關宣傳、公關等部門。
新聞與傳播碩士
新聞與傳播碩士是全國第一批應用型碩士專業,2011年開始招生。本專業依託華東師範大學深厚的人文資源和傳播學院突出的全媒體教學與研究優勢,培養全媒體實踐高端人才。
本專業主要研究方向為全媒體傳播。專業課程包括《全媒體專題》、《新聞傳播學專題》、《口語傳播專題》、《新聞實務》、《節目策劃與製作》、《網站設計與推廣》、《社會調查研究方法》等。
畢業生可在新媒體、電視台、電台、報社、雜誌社從事記者、編輯工作和經營管理工作;在黨政機關、文化機構、事業單位從事信息和宣傳工作,在大型企業從事公關、廣告和創意工作。
出版碩士
出版碩士以出版行業需求為導向,在強調理論基礎的同時,特別注重實踐應用技能的培養。本專業校內導師擁有國內知名出版機構多年從業經驗,同時理論研究成果豐富,配備大量業界導師系出版管理部門及國內著名出版社領軍人才,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和出色的實踐能力。專業與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讀客、果麥等十多家知名出版及傳媒機構建立合作關係,為學生實踐學習提供了保障。
本專業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書刊編輯出版,數字出版。專業課程有《出版學概論》、《出版物編輯與製作》、《出版物營銷》、《編輯出版實訓實務》、《出版企業經營與管理》、《出版法規》、《出版物視覺創意與設計》、《數字出版及技術》、《網絡出版物編輯》、《網絡傳播專題》、《版權與版權貿易》、《出版物營銷》、《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印刷媒介與現代性》、《傳媒產業發展研究》、《新聞傳播理論》、《中外出版:歷史、現狀與經典案例》等。
畢業生可從事編輯、出版、發行與新聞出版管理等工作,也可在新媒體相關行業及企事業單位從事相關工作。
藝術碩士(廣播電視)
藝術碩士(廣播電視)2011年經教育部高等教育學位委員會批准設立,2012年開始招收專業碩士研究生。本專業秉承華東師範大學厚重、踏實的治學傳統,依託文史哲人文學科的學術資源,發揮傳播學院多學科並舉的整體優勢,以“通識博雅、技藝卓羣”為培育理念,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面對新媒介環境的高層次、應用型的傳媒人才。
本專業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數字媒體藝術,播音主持藝術,媒體與創意寫作(中文系招生)。專業培養過程以工作室為統領,設置特色課程。數字媒體藝術方向設置四個工作室,即虛擬空間創意工作室、視聽節目創意工作室、三維(四維)立體影視研究室、虛實結合設計工作室,開設《全媒體傳播專題》、《數字媒體藝術創作》、《影視與新媒體編劇藝術》、《移動影像的理論與實踐》、《視覺藝術》等課程;播音主持藝術方向設置四個工作室,即類型節目主持工作室、新媒體主持工作室、主持人口語傳播工作室、媒介表演工作室,開設《節目主持創作》、《新媒體播音與主持創作》、《類型節目主持》、《有聲語言表達藝術》、《主持人即興口語傳播》、《節目主持發展史研究》、《體驗戲劇工作》、《表演理論與實踐》等課程。
本專業研究生畢業後可在廣播電視台、廣播電視製作公司、藝術團體、高等院校、政府文化行政部門等單位從事廣播電視節目策劃、創作、管理、運營等相關工作。本專業研究生是近年來社會急需的應用型、複合型人才,受到用人單位的廣泛關注。 [17] 

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師資力量

傳播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已形成了有年齡層次和職稱層次的學科梯隊。至2008年底,教授8人,副教授以上人數佔教師總數52.8%;專職教師中,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人數佔總數的88.2%;45歲以下的中青年教師佔總數的67.6%。教師在科研、專業建設和實踐方面有較大的建樹,在社會上具有較大的影響。 [7] 
據2018年9月學院官網顯示,傳播學院共有教授15名,副教授23名,講師20名,其中:紫江特聘教授1 人,終身教授1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4人、入選上海市曙光人才支持計劃1 人、入選上海市“浦江 人才計劃”5人、入選“晨光學者計劃”3人。在學術隊伍配置上,一方面擁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的學者,另一方面還擁有一批年富力強的青年學者。 [8] 
現有教授8人,博士生導師8人,副教授27人,碩士生導師35人,副教授以上人數佔教師總數78%。教師科研成果質量高,在學界和業界均產生較大影響。除專任教師外,傳播學院還聘請一大批國內外著名專家為兼職教授,豐富教研學與實踐融為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 [15] 
除專職教師之外,華東師大傳播學院還聘請了多名國內資深專家為兼職教授,參與學科建設,或出任博士生導師,或擔任“學術委員會”、“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的委員,或定期或不定期地為本科生和碩博生上課、作學術講座。其中包括“教育部藝術學學科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師範大學周星教授,“教育部新聞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傳媒大學雷躍捷教授,北京電影學院“電影研究中心”所長、學報主編、“教育部藝術學學科指導委員會”委員王志敏教授,美國加州大學終身教授、華東師大紫江學者顏海平教授,武漢大學廣告學系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國廣告教育研究會”副會長張金海教授,解放日報報業集團社長尹明華、上海電視台電影頻道藝術總監汪天雲,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社長陳昕、上海文藝出版總社《編輯學刊》主編郝銘鑑、中國傳媒大學學報主編胡智鋒教授、上海師範大學金定海教授、上海戲劇學院張仲年教授、上海文化局藝術創作中心主任、著名文學批評家毛時安研究員,上海古籍出版社總編趙昌平、《解放日報》副總編王富榮等。

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教師獲獎

聶欣如 2009年獲華東師大校級教學成果獎三等獎 [9] 
王曉玉等 2005年獲華東師大校級教學成果獎三等獎
黃文達 校優秀教學獎一等獎 2005
馮果 校優秀教學獎一等獎 2004
嚴三九 第三屆校優秀教學改革研究論文獎一等獎
馬力 《新聞傳播專業教育加強人才專業意識培養方略探析》校第二屆優秀教育改革研究論文獎三等獎
王曉玉 《中國電影史綱》 2007年度校優秀教材二等獎
王羣 《談話主持藝術》 華東師範大學教材三等獎
聶欣如 《類型電影》 上海市2003年優秀教材三等獎
黃文達 《外國電影史》 2002年教材出版基金
雷啓立 2008年申銀萬國獎
馬力 2006年申銀萬國獎
錢春蓮 2005年申銀萬國獎教金三等獎
王曉玉 2003年寶鋼一等獎
鄒建 2003年申銀萬國獎教金二等獎
蔣冰冰 2003年申銀萬國獎教金三等獎
馬力 第六屆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評比活動二等獎
錢春蓮 第六屆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評比活動三等獎
傳播學院 第六屆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評比活動組織獎
王曉玉 華東師範大學第五屆師德標兵
黃文達 2009上海市育才獎
聶欣如 2007上海市育才獎
陳衞平 2004上海市育才獎
聶欣如 華東師範大學2009年度實踐創新優秀指導教師獎
肖洋 華東師範大學2008年度實踐創新優秀指導教師獎
黃佶 華東師範大學2008年度實踐創新優秀指導教師獎
胡兆洪 華東師範大學2008年度實踐創新優秀指導教師獎
肖洋 華東師範大學2007年度實踐創新優秀指導教師獎
謝孟頤 華東師範大學2007年度實踐創新優秀指導教師獎
滿方 華東師範大學2007年度實踐創新優秀指導教師獎
聶欣如 華東師範大學2007年度實踐創新優秀指導教師獎
張溦 華東師範大學2009年度優秀任課教師獎
趙路平 華東師範大學2009年度優秀任課教師獎
何雲開 華東師範大學2009年度優秀任課教師獎
洪九來 華東師範大學2009年度優秀任課教師獎
聶欣如 華東師範大學2008年度優秀任課教師獎
馬美齡 華東師範大學2008年度優秀任課教師獎
劉影 華東師範大學2008年度優秀任課教師獎
張溦 華東師範大學2007年度優秀任課教師獎
陳紅梅 華東師範大學2007年度優秀任課教師獎
陳衞平 華東師範大學2007年度優秀任課教師獎
黃文達 華東師範大學2007年度優秀任課教師獎
王羣 華東師範大學2006年度優秀任課教師獎
劉影 華東師範大學2006年度優秀任課教師獎
錢春蓮 華東師範大學2006年度優秀任課教師獎
馬美齡 華東師範大學2006年度優秀任課教師獎
陳紅梅 第三屆校優秀本科生導師獎
馬力 第三屆校優秀本科生導師獎
聶欣如 第三屆校優秀本科生導師獎
何平華 第三屆校優秀本科生導師獎
李同興 第二屆校優秀本科生導師獎
滿方 第二屆校優秀本科生導師獎
何雲開 第二屆校優秀本科生導師獎
鄧香蓮 第二屆校優秀本科生導師獎
李同興 第一屆校優秀本科生導師獎
蔣冰冰 第一屆校優秀本科生導師獎
黃佶 第一屆校優秀本科生導師獎
沈嘉熠 第一屆校優秀本科生導師獎
洪九來 第一屆校優秀本科生導師獎
陳衞平 06屆各專業畢業生評選優秀教師
張溦 06屆各專業畢業生評選優秀教師
雷啓立 06屆各專業畢業生評選優秀教師
馬美齡 06屆各專業畢業生評選優秀教師
陳衞平 05屆各專業畢業生評選優秀教師
傳播學院 華東師範大學優秀教學管理團隊獎(教務管理類)

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學術成果

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科研項目

以2020年-2021年3月為例
武志勇
百年中國共產黨新聞思想與實踐經驗研究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2021-03-01
呂新雨
中國近代圖像新聞史:1840-1949(第四卷)
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
2021-01-01
申琦
人機交互中的社會行動者:社交機器人刻板印象研究
浦江人才計劃
2020-11-25
沈嘉熠
當代中國沉浸戲劇研究
上海哲社一般課題
2020-09-18
李海波
“新革命史”視野下的延安時期新聞傳播史研究
國家社科一般項目
2020-09-15
秦雪冰
人工智能應用下的互聯網廣告監管研究
國家社科一般項目
2020-09-15
朱琳
傳統再造視野下的民國古籍出版史料整理與研究
國家社科青年項目
2020-09-15
甘蒞豪
公共危機責任政府道歉行為的話語修辭研究
教育部後期一般項目
2020-05-22
陳虹
人工智能時代媒體深度融合模式創新研究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
2020-03-10 [21] 

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論文發表

2020年-2021年5月: [22] 
表1
陳紅梅
新聞媒體的新制度主義研究:問題、現狀和重建
新聞記者
2021-05-05
武志勇
平台生態環境中的大眾出版: 現實境遇與未來發展
編輯之友
2021-04-13
孟笛 柳靜 王雅婧
顛覆與重塑:人工智能時代的新聞生產
中國編輯
2021-04-06
路鵬程
論民國時期新聞記者與新聞院系的合作及其侷限
新聞記者
2021-04-05
潘慧琪
在政治與文化之間:重探日法意電影周 (1956—1957)
北京電影學院學報
2021-02-25
申琦 王璐瑜
當“機器人”成為社會行動者: 人機交互關係中的刻板印象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21-02-24
陳虹 楊啓飛
破圈融合:中國電視深度融合中的 內容創新
中國電視
2021-02-23
劉湘晨 劉貝貝
影視人類學的文本寫作 ——以影片《祖魯》為例
北京電影學院學報
2021-02-22
張馳 黃升民
中國品牌成長的結構性因素及其變革動力
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21-02-17
陳紅梅
國家、市場和媒體信念: 北歐報業體制20 世紀70 年代以來的變遷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21-02-17
秦雪冰
複雜關係網絡:人工智能重構下的廣告產業鏈
當代傳播
2021-02-10
甘蒞豪
論新聞報道中的誤導性行為
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1-02-08
陳啓涵
醫學科普類動畫的創新性表達 —以日本動畫《工作細胞》為例
中國電視
2021-01-20
吳明
放映:超高清數字電影的美學價值與表達潛力
文藝研究
2021-01-20
甘蒞豪
互聯網百科知識的生產機制及其合法性建構:以維基“釣魚島”條目為例
新聞界
2020-12-30
潘妮妮
社交媒體對日本政治決策過程的滲透——基於對“#抗議檢察廳法修正案”事件的考察
日本學刊
2020-12-15
呂新雨
Cin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PRC and Postcolonialism
CLCWeb: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2020-12-14
鄧香蓮 吳依霏
5G技術賦能下的數字閲讀趨勢
圖書館論壇
2020-12-10
周文姬
論“美是意象”
學習與探索
2020-12-07
吳暢暢
中國電視綜藝的二律背反(1997—2017):基於政治經濟與社會轉型的視角
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20-11-15
表2
周文姬
當代美國黑人電影中的“黑命攸關”問題
電影藝術
2020-11-05
路鵬程
從照相館到新聞館: 中國近代職業新聞攝影記者的形成與發展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20-10-20
聶欣如
索緒爾的幽靈:德勒茲運動-影像的 模式建構與敍事
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09-30
武志勇 劉子瀟
《道德經》在西方世界傳播的歷史
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09-28
聶欣如
科幻亞類型“美國式科幻片”新論
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0-09-25
陳虹
媒體融合引領社會治理新格局
社會科學報
2020-09-17
徐坤
時尚、名流與後現代——美國電視動畫中的娛樂文化
中國電視
2020-08-15
餘茜
觀察式紀錄片在聯邦德國的緣起和發展
當代電影
2020-07-30
章雄
科教類紀錄片的懸念構成
當代電影
2020-07-30
陳虹、楊啓飛
無邊界融合:可供性視角下的智能傳播模式創新
新聞界
2020-07-21
羅薇
論音樂在當代紀錄片中的多元化運用
當代電影
2020-07-15
周文姬
當代美國黑人電影中的 “ 黑命攸關”問題
電影藝術
2020-06-30
陳虹、楊啓飛
基於場景匹配的口語傳播: 智媒時代之播音主持教育
現代傳播
2020-06-20
葉錦耀
紅豆的魅影:粵劇在 1980 年後香港電影中的呈現
汕頭大學學報
2020-05-29
甘蒞豪
流行語昭示孩子的成長過程
社會科學報
2020-05-28
肖洋
中國圖書出版業消費函數實證分析(1978-2016)
中國出版
2020-05-23
楊啓飛
大數據時代國內信息安全研究:現狀、趨勢與反思
情報科學
2020-05-22
於春
傳播中的離身與具身:人工智能新聞主播的認知交互
國際新聞界
2020-05-15
羅薇
當代中國電影與方言——論滬語在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中的多元化運用
當代電影
2020-05-01
聶欣如
2019年中國動畫理論綜述
中國電視
2020-05-01
表3
呂新雨
Lessons from Weibo: Media Convergence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s
Javnost-The Public
2020-03-25
陳虹、潘玉
社交媒體在自然災害事件中的風險溝通 ——以颶風“厄瑪”為例
當代傳播
2020-03-20
甘蒞豪
圖像的謊言:符號交際視閾下的視覺修辭行為
西北師大學報
2020-03-20
劉影
數字出版研究的“社會文化轉向” ——基於出版史的範式更新
現代出版
2020-03-19
秦雪冰
消費者洞察的NKP模型:社會網絡分析在智能廣告中的應用
當代傳播
2020-03-18
周文姬
當代美國電影中的美國夢與後種族主義
電影藝術
2020-02-20
甘蒞豪
符號傳播中的“圖”與“數” ———基於數據可視化圖表的修辭分析
東嶽論叢
2020-02-20
劉秀梅、朱清
新聞短視頻內容生產的融合困境與突圍之路
現代傳播
2020-02-20
路鵬程 
徘徊在傳播和動員之間: 中國環境新聞記者職業角色認知的實證研究
新聞記者
2020-02-10
呂新雨
齊澤克的“兔子”
讀書
2020-01-31
劉秀梅 董洪哲
短視頻時代民俗文化的創新擴散路徑
華夏文化論壇
2020-01-20
路鵬程
論民國時期外國駐華記者與中國記者的合作與競爭
新聞大學
2020-01-15
聶欣如
新中國電影語言的民族化——以鄭君裏為例
當代電影
2020-01-15

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學術出版

2020年-2021年4月
錢春蓮
交融與衝突:21世紀中國電影跨文化傳播研究
上海大學出版社
2021-04-01
鄧香蓮
全媒體語境下老齡社會的閲讀服務保障整合研究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20-09-01
劉秀梅
數字媒體科技傳播創意設計研究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2020-08-26
呂新雨
批判傳播學譯叢系列 控制論革命者--阿連德時代智利的技術與政治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20-08-01
武志勇
科技傳播學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2020-05-01
聶欣如
動畫概論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20-05-01
陳虹
節目主持人概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05-01
呂新雨
《批判傳播學》叢書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20-05-01
呂新雨
批判傳播學譯叢系列 網絡效應--浪漫主義資本主義與互聯網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20-05-01
秦雪冰
廣告文案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2020-05-01
申琦
高能政務:政務新媒體的高效運營指南
中信出版社
2020-04-01
肖洋
以讀攻毒 數字出版抗疫助學實用圖譜
文化發展出版社
2020-04-01
聶欣如
類型電影原理教程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20-02-01 [23] 

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學科發展規劃

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涵蓋了新聞傳播學、戲劇與影視學兩個一級學科,擁有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博士點,戲劇與影視學一級學科碩士點。
新聞傳播學學科以爭創國際、國內一流新聞傳播學科為發展目標,學習國際一流新聞傳播學科的發展經驗,與國內兄弟院校的新聞傳播學科進行差異化競爭,整合該學科在教育新聞與新媒體傳播、視覺文化與跨文化傳播、編輯出版與傳媒文化研究、影視藝術與傳播、廣告與傳媒經濟的優勢資源,與其他高校新聞傳播院系展開錯位競爭,凸顯自身特色,建構“大傳播”的發展格局,形成“大傳播”的學科發展特色:
1.依託學校優勢學科,突出教育新聞傳播研究特色;關注新媒體發展,通過對新媒體和媒介融合方面的探索,深化新聞傳播理論研究。
2.將視覺文化與跨文化傳播結合起來,探討如何通過視覺文化傳播提高跨文化傳播的效率與效果。
3.凸顯新媒體與文化發展背景下的編輯出版理論與傳媒文化研究。
4.強化電視、電影傳播方面的優勢,進一步拓展影視傳播理論和實務研究。
5.研究廣告傳播的特點和規律,將中國元素和廣告傳播相結合,致力於企業、文化品牌的打造和城市、國家形象的塑造。
戲劇與影視學學科依託學校文史哲的深厚文化底藴,夯實戲劇與影視文藝理論的基礎,選準有發展潛力的專業方向,穩步前進,爭取在數個專業方向上達到國內一流的學術水準、教育水準。在學術方向選擇上,不跟風,不時尚,“量入為出,揚長避短”,根據自身的長處和學術環境選擇研究方向,長期堅持,甘於寂寞,以求達到較高境界。本學科培養方向主要是電影學和廣播電視學,兼顧戲劇和播音主持藝術,主要是因為學院擁有廣播電視編導和播音與主持藝術兩個藝術類本科專業的基礎。本學科的特色和優勢在於:
1.碩士教育涉及面較為寬廣。由於導師術業有專攻,學生有較大的選擇餘地,除了一般的電影、電視理論研究之外,還可選擇戲劇、紀錄片、動畫片等不同的研究方向。
2.專業教育達到了一定的水準。由於本科教育主要集中在實踐層面,研究生階段的教育能在理論上達到一定深度。比如在電影理論方面,涉及到電影本體、語言的研究;中國電影美學的研究;在紀錄片方面涉及到媒介本體的討論;動畫片方面涉及美國電視動畫以及與中國動畫的比較等等。
3.重視基礎理論的教育。研究生課程中,基礎理論課程佔據相當的比重(超過30%),這些基礎理論除了影視相關之外,還涉及到傳播學、文藝理論文化理論
本學科的發展目標是將戲劇與影視學學術碩士點做大做強,爭取在動畫研究、紀錄片研究等領域躋身國內一流,並在合適時機申報戲劇與影視學的一級學科博士點 [18] 

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文化傳統

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院訓

全球視野,中國聲音 ,秉中持正,追求卓越。

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吉祥物

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吉祥物名為:夏小傳。 [19] 

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學院LOGO

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logo如右圖所示: [20] 
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LOGO 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LOGO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