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聲調

(漢語語音學術語)

鎖定
聲調,是指語言的音調的變化。在現代漢語語音學中,聲調是指漢語音節中所固有的,可以區別意義的聲音的高低。音樂中的音階也是由音高決定的,可以用音階來模擬,學習聲調也可以藉助於自己的音樂感。但要注意聲調的音高是相對的,不是絕對;聲調的變化是滑動的,不像從一個音階到另一個音階那樣跳躍式地移動。聲調的高低通常用五度標記法:立一豎標,中分5度,最低為1,最高為5。普通話有四個聲調: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中文名
聲調
外文名
Tone
普通話調類
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性    質
語言的音調的變化
最    低
1
最    高
5
聲調包括
調值和調類
中古漢語調類
平、上、去、入

聲調簡介

聲調 聲調
聲調就是語言的音調的變化 [1]  ,聲調又叫字調。
聲調具有區別意義的作用,普通話裏“山西”(shānxī)和“陝西”(shǎnxī)的不同 聲調和音長、音強都有關係,但是,它的性質主要決定於音高。音樂中的音階也是由音高決定的。在發音過程中,聲帶是可以隨時調整的,這樣就造成種種不同的音高變化,形成了不同的聲調。
聲調可以用音階來模擬,學習聲調也可以藉助於自己的音樂感。但值得注意的是,聲調的音高和音樂中的音高是有區別的。音高有兩種,即絕對音高和相對音高,音樂中的音高屬於絕對音高,在音樂裏,如C調的1,不管誰來唱,也不管用什麼樂器來演奏,音高都是一樣的,絕對音高在語言裏沒有區分意義的作用,例如“天”,用低音5度讀它和用高音5度讀它意義都不會發生變化,還是“天”的意思。
聲調的音高則是相對的,不要求音高的絕對值。由於不同人各不相同,聲調高低並不是要求人人都發得同樣高。女人和小孩兒由於聲帶比青年男子短一些、小一些,所以波長短一點,音高與波長成反比,所以他們的聲調音高大多數情況下要比青年男子高一些;此外,聲調的變化是滑動的,不象從一個音階到另一個音階那樣跳躍式地移動。

聲調聲調的意義

聲調是指聲音的調子而説的。字有字調、詞有詞調、句有句調、語有語調,各有各的調子,一般所説的“聲調”,都是指“字調”,是每一個字的本來聲調,也叫做“本調”。分析漢語的語音結構,常把每一個語音單位分成“聲母”、“韻母”、“聲調”三部分來研究。
近人劉復(半農)把漢語的語音分成“頭”、“頸”、“腹”、“尾”、“神”五個部分,實際上就是:聲母、介音、主要元音、韻尾、聲調五個部分。前四個部分是構成音節的音素,最後一個成分——聲調,就是指全字讀音的高低了。而這五部分之中,最重要的是主要元音跟聲調,因為,在漢字中任何一個字都少不了它們。
説明聲調得分“調類”跟“調值”。

聲調調類

聲調不僅在現代漢語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就連在古音中也一樣,古時漢語的聲調有多少類,自來言人人殊,紛紜無定。中國傳統音韻學上一向所謂的“四聲”,都是把聲調分為“平”、“上”、“去”、“入”四類,這情形至少在五世紀前就已經存在。
據《梁書·沈約傳》記載:“約撰四聲譜,以為在昔詞人,累千載而不悟,而獨得胸衿,窮其妙旨,自謂入神之作。高祖雅不好焉,帝問周舍曰:‘何謂四聲?’舍曰:‘天子聖哲是也。’”於是,“平、上、去、入”四聲之名由是確定。這種把語音的聲調按照它的讀法不同而為“平聲”、“上聲”、“去聲”、“入聲”的傳統分類法,稱為“調類”。
隋、唐的切韻,宋代的廣韻也都把聲調分為“平”、“上”、“去”、“入”四種,叫做“四聲”。後來,各地的語音大體上都還保留着這個中古時期的四聲系統。但語言不論是語音、語詞、語法都會隨着時代的推進而改變。
以聲調來説,到了元朝周德清中原音韻以後,北方語音的“平聲”就已經分化成兩類,就是“陰平”跟“陽平”。其演變的規律,大體上是:古音屬於清聲母的字,現代都念作“陰平”;古音屬於濁聲母的字,現代都念作“陽平”。這也就是北平話的“平聲”所以分為“陰平”跟“陽平”的原因。至於“上、去、入”三聲在其他各地也有些分化為陰陽二類的現象,所以有“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陽去”、“陰入”、“陽入”等調,如潮州話。有些地方則“上聲”不分陰陽,如閩南語泉漳片、福州話、客家話等,所以這些方言各有七個聲調。因此各地方言的聲調,多寡不一,有的少到三個(如河北灤縣),有的多至十個(如廣西博白縣)。 [2] 

聲調調值

“調值”是語言高低的表現,也跟聲音的長暫有關。構成聲調的因素有二:主要的是“音高”,次要的是“音長”。調值就是記錄“音高”跟“音長”的變化情形。
“音高”是聲音在音階上的高低程度。因人類説話的音高不是絕對的高度,不必精確地推算,只是相對的高度:即,音高並不管每一個字有多少,只是注意前後之間聲音高低變化的形態怎樣而已。
“音長”是指某一個音形成的時候所保持的時間久暫而言。音長所計算的時間,也不是絕對時間,不可用“分”、“秒”的單位來計算它,只能用相對的單位時間來比較它久暫的比例數。在不必十分精密的分析調值的情形下,音長的條件常常略而不記,所以許多語音學的書籍裏不討論音長。

聲調普通話調類

聲調 聲調
現代漢語普通話(舊稱為國語,指民國二十一年頒佈的新國音,相對於老國音而言)的聲調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這跟傳統的四聲“平、上、去、入”不同,但是,還是從“平、上、去、入”分化及歸併而成的。北平話的前身“早期官話”在元代周德清編纂《中原音韻》的時候,就已經存在着兩個事實:
(一)在《中原音韻》中,周德清説:“陰陽字,平聲有之,上、去俱無;上、去各止一聲,平聲獨有二聲。……上、去而生各止一聲,俱無陰陽之別。”這情形,跟現代的北平話一樣。漢語普通話的平聲分化為“陰平”、“陽平”二類,而上、去二聲卻沒有分化為陰、陽二類。
(二)周德清還説:”無入聲,以入聲派入平、上、去三聲。“這情形,跟現代的北平話也一樣。漢語普通話也是把入聲分到平、上、去三個聲調中去了。這些入聲字歸併到哪一聲中呢?我們可以依據民國二十一年一月,教育部統一籌備委員會編纂《國音常用字彙》的〈説明〉第五條:
舊韻的『入聲』字,北平音都分配在這四聲之中。其分配之條例與聲紐有關。現就唐宋之三十六字母説明其分配條例如下:
A、幫非端知見精照
B、滂敷透徹溪清穿
C、並奉定澄羣從牀
D、明微泥娘疑
E、       曉心審
F、       匣邪禪
G、影喻來日
七母——陽平
七母——去
七母——陽平
五母——去
三母——去
三母——陽平
四母——去
北平話大多數舊入聲字,都是合於這個條例的,但也有很少數的字例外。此外,還有讀上聲的,因為元代的北平人把A、B、E三組的字都歸入上聲,還有一小部分字未變舊讀之故。各組中又都有讀陰平的字,這是近代的新趨勢。
總而言之,現代漢語普通話的聲調,共分四類,就是“陰平聲、陽平聲、上(讀如‘賞’)聲、去聲”,簡稱為陰、陽、上、去。不過,一般民眾或小學生都只用“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第四聲”來代替“陰”、“陽”、“上”、“去”。

聲調普通話調值

五度制調值標記法 五度制調值標記法
調值是聲調在實際語音上的大小、高低、曲直、長短的型式。古人記載調值的方法各有不同,有的用“宮、商、角、徵、羽”五音來説明“平、上、去、入”的説法;有的用“長短、輕重、緩急、疾徐”來解釋“平、上、去、入”;都失之於含混不清,對四聲讀法也是胡籠統。比方説,唐代僧侶處忠的《元和韻譜》説:“平聲哀而安,上聲厲而舉,去聲清而遠,入聲直而促。”《康熙字典》引明朝和尚真空的〈玉鑰匙歌訣〉,來分別四聲的讀法説:“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烈強,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清初顧炎武的《音論》説:“平聲輕遲,上去入之聲重疾。”從這些籠統取譬的説明裏,還是沒法子精確而具體地説出調值來。而現代研究語音學的人,就都採用線條、座標、五線譜等方法來記錄調值,以表示聲調的音高、音長的實際讀法,甚至可用儀器測定或實驗,其正確性遠非古人可比了。
現在記錄漢語聲調最實用的方法,當推趙元任先生的“五度制調值標記法”,這方法已經為國際語音學界正式採用。“五度制”是先畫一個縱座標,表示音高,然後從最低到最高等分成五個音高標準點,每點為一度,自下而上分別用阿拉伯數字“1、2、3、4、5”標記。各點名稱依次為“低、次低、中、次高、高”五等。記載調值的方法是:最低的音記1度,次低音記2度,中度音記3度,次高音記4度,最高音記5度。聲調如果是直線的,只要記起頭跟終點的度數,如果那個調子不是直線型的,除了必須記它的頭尾的度數之外,還得記出它的曲折起落的度數。如北平話的四聲調值就是:陰平:55:,陽平:35:,上聲:214:,去聲:51(以讀書音為標準,其他方音可能略有區別)。
五線譜 五線譜
北平話的四聲調值,也可用音樂五線譜表示出來。但是聲調不是跳躍的,而且還有音量強弱的關係存在其中,用小提琴滑音來比較,雖然十分相似,但是不完全一樣。
分音譜 分音譜
至於北平話四聲的音長,語音學家白滌洲先生,也曾根據浪紋計長,陽平次之,陰平又次之,去聲最短。而沈垚的 English Phonetics 中,錄有分音譜(spectrograph)記下ㄠ(āo) ㄠˊ(áo) ㄠˇ(ǎo) ㄠˋ(ào)的調形,也轉錄下來以參考。

聲調聲調符號

聲調民國時期

民國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教育部在七十五號令中正式公佈注音符號實施辦法,同時規定國語四聲點法(那時還有入聲)。這辦法是依照民國二年讀音統一會所議定的。當時規定的四聲點法,是在字的四角作點:(如圖1右圖)
這辦法其實跟古人標記四聲調類的“圈讀法”(如圖1左圖)相似,只不過把圈改成點而已。那時的聲調其實應該説是五聲,因為平聲分為“陰平”、“陽平”。自從“點法”公佈之後,單拼的音,就加在這個字母的四角;兩拼的音,是加在韻母的四角,而不是整個音節的四角;三拼的音,是在結合韻母的四角,而不是最末一個字母的四角。如下例:
圖1 “圈讀法”與“國語四聲點法” 圖1 “圈讀法”與“國語四聲點法”
這方法自公佈以後,因為在文字之間黑點太多,看起來既雜亂,點起來也不方便,因而又有語音學家力求改進。到民國十一年,教育部在公佈“注音字母書法體式”時,在“説明”中曾增列一條:
……因為四角的點聲法在橫行連寫時,用來很不便利,就可以用下列的符號,加在韻母上,——結合韻母就加在最後的韻符上。
陰平    無號(重讀或延長讀時用ˉ)。
陽平    ˊ。
上     ˇ。
去     ˋ。
入     ˙。例如:
ㄧㄣ̄  ㄧㄤ́  ㄕㄤ̌  ㄑㄩ̀  ㄖㄨ̇
陰   陽   上   去   入
不過,當時教育部的“説明”中,規定這書寫只用在“橫行”。到民國二十年才加上一句説明:“直行記在末一音的上面右角。”其實橫行注音也一樣逐漸改記在末一字母的右上角了。如:
ㄍㄠ  ㄧㄤˊ  ㄑㄧˇ  ㄐㄧㄤˋ  ㄉㄨ˙
高    揚    起     降     讀
ㄤˊ
ㄧˇ
ㄤˋ
ㄨ˙
從那時候開始,一直到現在,注音的時候都習慣這麼標註調號了。不過,要注意一點:陰平的調號原為“ˉ”,本來只用於重讀或延長讀之時,可是,在某些特定的注音比賽或考試裏,為了避免投機取巧起見,命題者可能要求標註陰平調,這也是不可疏忽的。
民國二十一年,教育部公佈了新國音之後,標準國語已經沒有入聲了。入聲點“˙”已作為標記輕聲之用,但標記的位置不在最後一個字母的右上角,而在整個字音的上頭,如:
ㄛˇ
如果是橫書,那就標記在整個字音的前頭,如:我們(ㄨㄛˇ ˙ㄇㄣ)。
在專門討論“聲調”的時候,一般語音學者常在聲調符號的右邊加上一條豎線(即聲調五度製圖上右邊的縱座標線),如:˥˥、˧˥、˨˩˦、˥˩,以便讓讀者知道是研討聲調,也可收不致誤讀之效。但是在平日注音的時候,就不可以加上豎線,否則反易誤讀。現將上述各項列表於後。
項目
説明
四聲俗名
第一聲
第二聲
第三聲
第四聲
調類名稱
陰平
陽平
上聲
去聲
四聲音長
次短
次長
最長
最短

聲調新中國成立後

新中國成立後,上述的注音字母仍用於某些字典(如《新華字典》),與後來頒佈的漢語拼音一併使用。1957年11月1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60次會議通過《漢語拼音方案》,1958年2月11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批准。《漢語拼音方案》規定聲調符號的標法如下:
例:用a標註聲調:
陰平 ā ,陽平 á ,上聲 ǎ ,去聲 à ,輕聲 a
聲調符號標在音節的主要母音上。輕聲不標。例如:
ma
(陰平)
(陽平)
(上聲)
(去聲)
(輕聲)

聲調古今聲調

(一)中古聲調和上古聲調
中古漢語有平、上、去、入四個聲調,這就是所謂的四聲。
中古漢語有四個聲調,因為史有明文,而《切韻》一書又為我們提供了完整而確切的資料,所以是十分可靠的。
從《詩經》和《楚辭》的押韻情況看,在中古屬於某一聲調的字老是在一塊兒押韻,而不攙雜中古其它聲調字。這在那些用韻較多的長詩章裏,尤為明顯。比如有連押七字乃至十字而不改調的:
詩經·公劉·一章》押:康疆倉糧囊光張揚行;
《詩經·七月·五章》押:股羽野宇户下鼠户子處;
《楚辭·九辨》押:帶介慨邁穢敗昧;
《詩經·閟(bì)宮·九章》押:柏度尺舄(xì)碩奕作若;
第一例全押中古平聲,第二例全押中古上聲,第三例全押中古去聲,第四例全押中古入聲。上古聲調如果不是和中古的相同,似乎不可能出現這類押韻現象。另外,《詩經》裏有些詩每章一韻,而一韻一個聲調。比如《召南·摽(biào)有梅》:
一章押:七吉(入聲)
二章押:三今(平聲)
三章押:塈(jì)謂(去聲)
這也清楚地表明上古有和中古相同的四個調類
(二)從中古的四聲到現代漢語的四聲
中古的平聲調,現代漢語分化成兩個調,比如“公”中古聲母是g,現代讀gōng,“多”中古聲母是d,現代讀duō,凡中古次濁聲母(指m,n,ng,l等聲母)和全濁聲母平聲字,現代讀陽平,即第二聲,比如“明”中古聲母是m,現代讀míng,“駝”中古聲聲母是d,現代讀tuó。
平聲分化成陰陽兩調在現代方言裏非常普遍,説明這一音變的發生一定不會太晚。
中古的上聲字,凡事屬於全濁聲母的,在現代漢語裏都變成去聲。比如“杜”和“賭”中古都是上聲字,可是“杜”的聲母是濁音“d”,現代就變成了去聲。而“賭”的聲母是清音d,現代就沒有變,仍然讀上聲。
濁上變去開始的也很早,到了唐代末年,已經不止一個方言有這種現象。濁上變去估計到南宋就已遍及全國大多數方言,因為南宋以下,各種反映當時語音情況的材料,都顯示了濁上變去的事實。
入聲變入陰、陽、上、去四聲
中古的入聲在現代漢語裏分別變入陰陽上去四聲。變化的情況大致如下:
全濁聲母字--陽平蝶直;
次濁聲母字--去聲力密;
清聲母字--陰平督;
陽平燭
上聲篤
去聲粟
除了中古清聲母字的變化看不出明顯的條件以外,全濁和次濁聲母字的字變化都很有規律。
入聲的丟失是在入聲韻尾丟失以後。《中原雅音》是一部韻書的名稱。這部書既然叫做《中原雅音》,當然是反映北方通行語音的著作。它把入聲字“觳、哭”等分別讀同上聲字“古、苦”等,説明當時或早些時候北方已有很多失去入聲的方言。
至於北京話入聲的失去比這可能要晚些,直到十七世紀初年,清入歸為陰陽上去四聲。雖然作者對他歸為去聲的清入聲是否失去,表示了模稜的態度,但至少當時北京話入聲的大多數已經併入其它三聲是毫無疑問的。後來到了清初,我們從順治帝“北京説話獨遺入聲韻”的話裏,才獲得了北京話入聲完全失去的明確記錄。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