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韻書

鎖定
韻字音分韻編排的一種書。這種書主要是為分辨、規定文字的正確讀音而作, 屬於音韻學材料的範圍。同時它有字義的解釋和字體的記載,也能起辭書、字典的作用。 [1] 
中文名
韻書
所屬範疇
音韻學材料
功    能
起辭書、字典的作用
時    期
隋代

韻書起源

韻書與客家語 韻書與客家語
文字數量的增多,聲律論在文人創作中的廣泛推行,反切注音方法的產生,以及在隋唐時期對科舉的舉子撰寫詩賦的嚴格要求,是韻書發生的條件。漢魏以後,篆書、古文變為隸書、草書,字形變化很大,諧聲字的聲旁漸漸不能準確表達字音,這樣,文字的正確讀音便無一定的標準,不但寫作韻文發生困難,人們的社會交際也多障礙。這就要求有規定文字正確讀音的韻書出現。可能受了翻譯梵文佛經的影響,漢魏之間產生了使用反切標註字音的方法,並且逐漸盛行起來。
到了六朝,四聲的現象被人發現,引起了文人的注意,文學創作特別講究聲律。這都為韻書的產生、盛行準備了條件。但是魏晉六朝的韻書大都依據方音編寫,直至隋代統一南北朝以後,才出現了適應當時政治統一形勢需要,便利各地人士應用的《切韻》。此後,唐宋明清各有“官韻”。目的在於為全國各地的士子讀書寫詩規定一種標準的字音。

韻書記載

根據文獻的記載,中國最早的韻書是三國時期李登編著的《聲類》和晉代呂靜編著的《韻集》。但這兩書早已亡佚。唐代封演《聞見記》説,《聲類》是“以五聲命字,不立諸部”。《魏書·江式傳》説,《韻集》是“宮商角徵羽各為一篇”。“五聲”或“宮(gōng)商(shāng)角(jué)徵(zhǐ)羽(yǔ)”與後世的聲、韻、調是什麼關係,兩書的體制類型是否與後世的韻書相似,都無從深考。根據《顏氏家訓·音辭》所説“自茲厥後,音韻蜂出,各有土風,遞相非笑”,可以肯定的是,六朝是韻書的大發展時期,出現了很多韻書。

韻書切韻

切韻》系韻書隋代陸法言《切韻》是前代韻書的繼承和總結,又是後世傳統韻書演變的基礎,是韻書史上劃時代的著述。原書沒有流傳下來。可以看到的只是敦煌出土的唐人抄本《切韻》原書(傳寫本)的片斷和一些增訂本(見《切韻》音)。

韻書唐韻

介紹
這是《切韻》的一個增修本。唐代孫愐作,時間約在唐玄宗開元二十年 (732年)之後。因為它定名為《唐韻》,曾獻給朝廷,所以雖是私人著述,卻帶有官書性質,比起較它早出的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還更著名。《東齋記事》説:“自孫愐集為《唐韻》,諸書遂廢。”但原書已不存在。據清代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所錄唐元和年間《唐韻》寫本序文和各卷韻數的記載,全書5卷,共195韻,與王仁昫《切韻》同,上、去二聲都比陸法言《切韻》多一韻。不過從卞永譽所錄《唐韻》序文中所記載的《唐韻》收字加字的數目看,又不像是根據王仁昫《切韻》編修的。《唐韻》對字義的訓釋,既繁密又有出處、憑據,對字體的偏旁點畫也極考究,使得韻書更加具有字典的性質。這也是《唐韻》更加受人重視的一個原因。
版本
唐韻》還有另外一種,是清代末年 (1908年) 吳縣蔣斧在北京得到的一部唐寫本《唐韻》殘卷。只有去聲(有闕漏)、入聲兩卷。王國維認為這部《唐韻》殘卷,就是《廣韻》卷首所載孫愐《唐韻序》的後一部分所説的孫愐在天寶十年 (751)對開元年間所作《唐韻》的修訂本。其他學者雖然多不同意王國維的這種看法,但也有人認為蔣斧所收《唐韻》殘卷是孫愐《唐韻》的一種增修本,只是成書時間可能稍晚於唐玄宗天寶年間。
這部《唐韻》殘卷,去聲分59韻,比《切韻》的去聲多出 3韻;入聲分34韻,比《切韻》的入聲多出兩韻。按照這種情形看來,同這些去、入聲相應的平聲、上聲,分韻也應該都有增加。全書可能分 204韻。這已經很接近於《廣韻》分韻的數目了。《唐韻》小韻的數目,也較王仁昫《切韻》有增加。但所收字的總數卻比王韻可能要少,註釋很詳細,引書極多,特別詳於官制、地名、人名和姓氏。 
唐代還有一部李舟《切韻》,它在收嬜音和收m音的陽聲韻部的次序排列以及入聲韻部和平、上去三聲韻部的配合方面,都有一些特點,對後世的韻書中韻目的排列是有影響的。但原書早已失傳了。

韻書廣韻

介紹
全名《大宋重修廣韻》,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陳彭年等人奉詔根據前代韻書修訂成的一部韻書。它是中國古代第一部官修的韻書。由於《廣韻》繼承了《切韻》、《唐韻》的音系,是漢魏以來集大成的韻書,所以對研究古音有重要的作用。
《廣韻》共5卷,計206韻,包括平聲57韻(上平聲28韻,下平聲29韻),上聲55韻,去聲60韻,入聲34韻。每一個聲調中的每一個韻部和其他聲調中相應的韻部,有一定的搭配關係。入聲韻只和有鼻音韻尾陽聲韻相配,不和陰聲韻相配。這樣,原則上每一個陽聲韻部都有平上去入四聲相配。每一個陰聲韻部都有平上去三聲相配。音系是比較清楚的。
在唐宋的韻書中,聲調是韻的組成部分,不同聲調就算不同的韻。如果不計聲調的不同,而以四聲或三聲歸為一類(有4韻只有去聲一種聲調),《廣韻》206韻就只有61類。如果分出入聲韻另計,或每韻中的字音又按洪音細音不同的等呼分析,使每韻都只有一呼,那麼《廣韻》的韻數還可分得更多。
特點
《廣韻》每卷的韻目下面都有一些韻目加註"獨用",或與某韻“同用”的字樣。這對研究《廣韻》音系和唐宋的實際語音,以及後來的韻書韻目的歸併很有關係,非常值得注意。從王仁昫的《刊謬補缺切韻》開始,及至孫愐的《唐韻》,註釋逐漸加多,並且引文都有出處,韻書便具有辭書、字典的性質。到了《廣韻》,這種體制已成定型。《廣韻》也可以説是一部按韻編排的同音字典。
廣韻》的字數,較以前的韻書增加得很多。據它卷首的記載,共收字26194個,註解的文字191692個。明代邵光祖《切韻指掌圖檢例》説:“按《廣韻》凡二萬五千三百字,其中有切韻(指反切)者三千八百九十文。 即有小韻3890個。有人統計,《廣韻》的小韻實際是3700多個。總之,《廣韻》的韻數、小韻數、字數都較以前的韻書有增加。這是很自然的,《廣韻》的名稱本來就有增廣隋唐韻書的意思(見《廣韻》)。

韻書集韻

介紹
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即《廣韻》頒行後31年,宋祁鄭戩給皇帝上書批評《廣韻》多用舊文,“繁省失當,有誤科試”(李燾《説文解字五音譜敍》)。與此同時,賈昌朝也上書批評宋真宗景德年間編的《韻略》“多無訓釋,疑混聲重疊字,舉人誤用”(王應麟玉海》)。宋仁宗令丁度等人重修這兩部韻書。《集韻》在仁宗寶元二年(1039)完稿。
區別
《集韻》分韻的數目和《廣韻》全同。只是韻目用字,部分韻目的次序和韻目下面所注的同用、獨用的規定稍有不同。唐代初年,許敬宗等人曾經奏請批准把《切韻》裏的窄韻和音近的鄰韻合併使用。宋景佑初年,賈昌朝也奏請“窄韻凡十有三,聽學者通用之”(《玉海》)。《集韻》韻目下面所注的獨用、通用的規定和《廣韻》不同的,可能就是按照賈昌朝的建議修訂了的。如明內府本《廣韻》文韻下注“獨用”,《集韻》文韻下注“與欣通”。覆元泰定本《廣韻》吻韻下注“獨用”,《集韻》吻韻下注“與隱通”。《廣韻》問韻下注“獨用”,《集韻》問韻下注“與焮通”。《廣韻》物韻下注“獨用”,《集韻》勿韻下注“與迄通”等等。都説明這種情形。還有許多字,《集韻》和《廣韻》不是收在同一個韻部裏,如“因”,《廣韻》在真韻,《集韻》在諄韻;“多”,《廣韻》在歌韻,《集韻》在戈韻等。此外,字的又音,《集韻》比《廣韻》增了很多。
但是,《集韻》和《廣韻》主要的不同之處還在於《集韻》收字多,而且收的異體字特別多。一個字不管有多少不同的寫法,又不管是正體,還是古體、或體、俗體,只要有點根據就收進來。有的字竟多到八九個寫法。《集韻》共收53525字,比《廣韻》多收27331字。缺點是對字的來源不加説明,不過字訓以《説文解字》為根據,反切多采自《經典釋文》,《集韻》這部韻書也是一本較好的字書

韻書禮部韻略

介紹
禮部韻略》和《集韻》都是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由丁度等人奉命編寫的。《集韻》成書稍晚兩年,《禮部韻略》在景祐四年當年就完成了。這部書是宋真宗景德《韻略》的修訂本。由於它在收字和字的註釋方面注意舉子們應試常用的,較《廣韻》、《集韻》都簡略,所以稱為《韻略》。又由於它是當時考官和應考的舉子共同遵守的官韻,而官韻從唐代開元以來就由主管考試的禮部頒行,所以叫《禮部韻略》。
《禮部韻略》只收9590字,仍為 206韻。這書雖在當時引人注意,而對音韻學研究來説實在沒有什麼價值。但是,它同《集韻》一樣,在韻目下面所注的“獨用、通用”的規定已與《廣韻》的不同,這對後來的韻書中韻部的併合,韻部數目的減少卻是很有影響的。
失傳
禮部韻略》的原本已不存在。只能看到《附釋文互注禮部韻略》(5卷)。本書沒有寫作者姓名,書的前面有兩篇序。第一篇是南宋理宗紹定三年(1230年)袁文焴序(“袁”或誤作“餘”),第二篇是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上元日紫雲山民郭守正序。兩篇序文都提到歐陽德隆《押韻釋疑》一書,大約《附釋文互注禮部韻略》一書內包括着《押韻釋疑》的“互注”。書中每個字下的註釋是先列“官注”,即傳統的一般解釋,後附的“互注”,大致是對官注的疏解或補充。中間用一個帶括號的“釋”字隔開。韻部中上平聲三十六桓的“桓”字作“歡”,是南宋重刊時修改的。
增修
能看到的另一部《禮部韻略》的增修本,是南宋毛晃增注,他的兒子毛居正校勘重增的《增修互注禮部韻略》(5卷),簡稱《增韻》。此書曾於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表進,大約成書就在那個時候。這原是毛氏的私人著述,它較《禮部韻略》增加了2655字,增圈1691字(《禮部韻略》的體例:凡是某字有別體、別音的,它的周圍都有個墨圈作為記號,叫做圈字),訂正 485字。毛居正校勘後又增加了1402字。《增韻》一書,清代無刻本,現難以看到。
南宋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年)劉淵曾編寫刊行過新的《禮部韻略》共107韻。因為是在平水刻的,所以也稱為平水韻
以這稍前,有金代王文鬱的《新刊韻略》(1227年)和金代張天錫的《草書韻會》(1229年),都分 106韻,這同宋末元初陰時夫韻府羣玉》分 106韻是一樣的。《壬子新刊禮部韻略》早已不存在,只能從元初黃公紹、熊忠的《古今韻會舉要》一書瞭解到一些概況。
韻書的編寫,到了金、元的《五音集韻》、《古今韻會舉要》,在編制的體例和韻部的分合上有了新的變化。

韻書五音集韻

金代韓道昭作。韓道昭字伯暉,真定松水人。據《至元庚寅重刊改並五音集韻》的第一篇序説,作序的時間是“崇慶元年歲次壬申長至日”,那是金衞紹王時,相當於1212年,較劉淵《壬子新刊禮部韻略》的成書刊行還早40年。這本書的情形可分 3點來説:①全書分 160韻,比《廣韻》少46韻,比《壬子新刊禮部韻略》多53韻。平聲共44韻,上聲43韻,去聲47韻,入聲26韻。從韻部的歸併情形及其在韻目下所注的獨用、同用的規定來看,它不遵守唐宋人在韻書的韻目下注明的通用、獨用的條例。經過歸併比《廣韻》減少的46韻,都分別記載在各有關韻目的後邊,並加圓圈作為記號。②舊的韻書每一韻不同音字的排列,沒有什麼規則。使用起來很不方便。
這本書是按三十六字母排列,次序是見組、端組知組、幫組、非組精組、照組,曉組、匣組、影組、喻組、來組、日組。正如序文所説,“以見母牙音為首,終於來日字。”這就等於註明聲類,每一韻的字,都知道各屬於什麼聲紐。每一聲類的字如有開合口的分別,都分開排列,並且註明等次。這在韻書的編輯體例上是一種很大的改革。所謂《五音集韻》的“五音”大約就是指喉牙舌齒唇。③據《至元庚寅重刊改並五音集韻》的第二篇序文,本書共53525字,新增27330字;註文335840字,新增144148字。《五音集韻》清代沒有重印,現在只有少數元明刊本,一般不容易看到。

韻書古今韻會

介紹
黃公紹在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以前編過一部《古今韻會》,簡稱《韻會》。這是一部徵引典故很多,很注重訓詁的書。黃公紹的同鄉,又在他家坐過館的熊忠嫌《韻會》註釋太繁,在元成宗大德元年丁酉(1297年)編成《古今韻會舉要》(圖2)。比 《壬子新刊禮部韻略》晚45年,共分107韻,完全依照劉淵歸併《禮部韻略》的方法。如和後來流行的詩韻相比,就是多了一個拯韻。
説明
但是這書有 3點值得注意。
①本書“韻例”中説:“舊韻所載本無次序,今每韻並分七音、四等,始於‘見’,終於‘日’,三十六母為一韻。”實際上書中並未明白注出從"見"到“日”這三十六個字母,只是詳註七音:角、徵、宮、商、羽、半徵商和半商徵。書中也沒有註明字音的四等。所以此書在每韻下注明聲類,和《五音集韻》的體例基本相同,但聲類的劃分和標註卻有差異。
②本書表面上雖為劉淵平水韻韻目,而內中卻隱藏着一種新韻目。可能反映元代的北方官話。“韻例”説:“舊韻所載,考之《七音》,有一韻之字而分入數韻者,有數韻之字而併為一韻者。今每韻依《七音》韻各以類聚,注云‘已上案《七音》屬某字母韻’。”作者於東韻“攏”字下舉例説:“且如東韻公東是一音,弓藭是一音,此二韻混為一韻者也;冬韻攻冬與公東同,恭銎與弓藭同,此一韻分為二韻者也。”這裏所謂“舊韻”,指傳統的韻部,註明“屬某字母韻”,才是作者認為合乎實際的語音系統。如東韻裏公、東、通、空、同、蓬……等組字後注“已上屬公字母韻”,東韻裏弓 、穹、窮、蟲、融、隆、戎等組字後注“已上屬弓字母韻”;東韻裏雄、熊兩字後注“已上屬雄字母韻”。這“公、弓、雄”就是作者選用的韻母代表字。這種“某字母韻”,平聲韻有67個,入聲韻有29個。這種“字母韻”的實際語音意義,是頗值得研究的。
③入聲韻裏,p、t、k3個尾音的界線已經打破了。舊的入聲韻韻尾,是很確定的。在本書裏按照舊韻應分3種不同韻尾的韻部,卻往往屬於同一“字母韻”。這也是很值得注意的。本書明刊本載有《禮部韻略七音三十六母通考》,內中提到“韻書始於江左,本是吳音,今以《七音》 韻母通考韻字之序,惟以雅音求之,無不諧葉”。看來本書的“字母韻”是反映當時的“雅音”,即當時一般的官話讀書音的。此外,從本書註釋的引文還可以辨析古書中許多異體字、通假字,可據以校勘有些書上引文的錯誤。這一點也是值得注意的。

韻書中原音韻

作者是元朝的周德清。收的字數不多,只收5876字(一説5877字)。它和曲律、曲譜之類的書印在一起,單行本不多。比較好的本子有鐵琴銅劍樓本,嘯餘譜本和訥庵本。

韻書詩韻

佩文詩韻》是清代一部權威的官書,士子進考場作試帖詩,必須遵守這一部標準韻書,大約和宋代的《禮部韻略》的作用差不多。這本詩韻分平上去入四聲(平聲分上下),共 106韻。這些韻目本來是南宋時宋人和金人刪定沿襲下來的。因為過去一般都認為是從江北平水劉淵作 《壬子新刊禮部韻略》 分為107韻開始的,所以後來的107韻或106韻的韻書相沿都叫平水韻,也即長時期來作舊體七言五言詩的人奉為金科玉律的《詩韻》。
康熙時的《佩文詩韻》大約是那部大辭典式的《佩文韻府》的單字本或節略本,同在康熙四十三年(1704)到五十五年(1716)編輯成書。共收 10235字。每韻中常用字列在前,罕用字排在後,而又每字都加了反切,這就把韻書向來以小韻統率同音字的好體例給打破了。使用起來很不方便,除供作詩的人獵取資料以外,也沒有研究的價值。所以《佩文詩韻》雖然流行很廣,在音韻學上卻沒有地位。

韻書新訂版

隨着元曲的興起和發展,元代有了適應北曲需要的曲韻。元代泰定元年(1324)周德清作的《中原音韻》,就是根據元代許多著名戲曲中押韻的字編成,又用來指導作曲用韻,調平仄聲律的。周德清在《自序》中稱曲為樂府,説:“欲作樂府,必正言語,欲正言語,必宗中原之音。”這種明標以中原語音為編寫韻書標準的主張,是對傳統韻書編寫原則的重大改革(見《中原音韻》音)。

韻書洪武正韻

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年)樂韶鳳宋濂等11人奉詔編成的一部官韻。共16卷。從編輯人員的籍貫來看,絕大多數是南方人,而宋濂作的序文中卻説,《洪武正韻》“一以中原雅音為定”。序文中批評《禮部韻略》的韻部“有獨用當併為通用者,如東冬清青之屬,亦有一韻當析為二韻者,如虞模麻遮之屬”。他們根據所謂中原雅音,把舊韻歸併分析之後,共得平、上、去聲各22部,入聲10部,共76部。《洪武正韻》的歸併舊韻,不同於劉淵等人只是把整個的韻部合併在一起,而是要把每一個字都重新歸類。這種方法與編《中原音韻》一樣;但何字歸何韻,卻與《中原音韻》又有許多不同的地方。《洪武正韻》既以中原雅音為根據,對舊韻的反切亦不能不加以改變。
根據劉文錦的研究,《洪武正韻》的紐部是31類(劉文錦《洪武正韻聲類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本2分)。清紐濁紐的界限分明。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同是根據中原的語音,較《洪武正韻》早出51年的《中原音韻》只分陰陽,不分清濁,又取消入聲韻部,一概派入三聲;為什麼剛剛過了51年,《洪武正韻》裏又有了濁音、入聲呢?這反映出《洪武正韻》既重視中原的實際語音,以《中原音韻》為標準音,又考慮到南方人讀書説話中還有入聲,所以恢復了入聲,不採取周德清入派三聲的作法。
羅常培認為14世紀前後,北方有兩種並行的讀音系統:“一個是代表官話的,一個是代表方言的;也可以説一個是讀書音,一個是説話音”(《論龍果夫的八思巴字和古官話》,載《中國語文》1959年12月號)。《中原音韻》是反映方言即説話音的,《洪武正韻》是反映官話即讀書音的,所以二者有同有異。《洪武正韻》在明代屢次翻刻,影響很大;而清代對此書卻很輕視,沒有翻刻過它。這固然有政治原因,然而也同它糅雜南北語音的毛病不無關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