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漢字)

鎖定
粄是一個漢語漢字,拼音bǎn。 [2]  字從米,從反,反亦聲,為古漢語,也寫作䉽或䬳。餈粑一類的米制餅 [6]  。《玉篇》記載:“粄,米餅。” [5]  據《康熙字典》記載:“‘粄’,《廣韻》博管切,《集韻》補滿切,音昄,屑米餅。” [4] 
“粄”是餈粑一類的米制餅,常見於客家海南地區,其中以客家地區最為盛行,常見有艾粄蘿蔔粄捆粄等。 [4]  雷州人保留“白粿”的寫法,但卻發着“白粄”的音,表示的意思是一樣的,做法都和“”大同小異。雷州話的“bua”的本字是“粄”。 [4] 
中文名
粄、䬳、䉽
拼    音
bǎn
客家話
ban/bon
海南話
buǎ/bua(陰平
製作材料
米粉、糯米粉或麪粉,
結    構
左右
部    首
五    筆
ORCY
統一碼
7C84
注    音
ㄅㄢˇ
總筆畫
10

基本詞義

粄,形聲。字從米,從反,反亦聲。“反”為“飯”省(“飯”指“食物”)。“米”指“大米制品”。“米”與“反”聯合起來表示“大米制作的食品”。本義:大米制作的食品。
粄為古漢語,也是客家話、海南話的特色詞,泛指用米漿或米粉所制食品。
客家地區:發粄、餈粄、捆粄、紅桃粄、粄圓(挼圓粄)、紅粄、甜粄、蘿蔔粄(菜頭粄)、艾粄、苧葉粄、粄條、米篩目、酵粄、味酵粄、油麻粄、斂粄、大籠粄、碗粄(碗仔粄)等。
海南省地區:粄條(粿條)、赤糖粄、白糖粄,豬腸粄、軋溜粄(米粉糰子)、雞屎藤粄仔、甜薯粄、菜頭粄、粄條卷(腸粉)、油麻粄(芝麻糕)、䊦粄(燕粿)、鼎圻粄(又叫鍋邊糊、鼎邊粥)、紅豆粄等。

歷史源流

“粄”是一個古語詞,《玉篇》記載:“粄,米餅。”而在現代漢語中,客家話裏保留了下來,相當於常説的“糕”,其他方言基本不用,成為了客家方言的特色詞。對客家人而言,粄不僅是客家人特有的風味小吃的詞彙表達,也早已融入了客家文化當中。 [5] 
晉代,一支原居住在中原的漢族人因不堪戰亂紛擾向南遷徙,從此開啓了他們與子孫後代五次大遷徙的旅程。路途艱苦,生存是第一要義,自然做不出太精細的食物。如今的粄便是在遷徙、定居後文化間相融合的產物,其原料多為大米、糯米、粘米等,口感不甚精緻。但客家人善於發揮食物最大的可能性,讓並不奢華的原料做成的平凡的食物裏滋長出了刺激味蕾的客家風味,也藴含了無盡的儲存智慧。 [5] 

古籍解釋

廣韻》博管切《集韻》補滿切,𠀤音昄。屑米餠。亦作䉽、䬳。 [1] 
玉篇》記載:“粄,米餅。” [3] 

方言集匯

◎ 贛語:bwan3
◎ 客家話:[陸豐腔] ban3 [台灣四縣腔] ban3 [客英字典] ban3 [海陸腔] ban3 [梅縣腔] ban3 [東莞腔] ban3 [寶安腔] ban3 [客語拼音]
製法是以糯米粉加上粄紅揉成麪糰之後包上之前已經磨好的花生粉末、蘿蔔乾末(菜埔)等,印上紅桃印,蒸熟即可食用。

種類

捆粄

捆粄 捆粄
捆粄(Kun Ban),廣東豐順縣特色小吃。大米磨粉制皮別具特色。一般肉餡有:豆乾鹹菜香芋蘿蔔瘦肉豆角鮮筍蘿蔔乾等,還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加入不同的肉餡,變換出不同的口味。

新丁粄

粄
新丁粄(Sin Den Ban)客家人為了要慶賀家中有新添的男丁而做的,其實做新丁粄就是紅粄。紅粄要做足,足滿一斤,通常在農曆十月十五下元節時“祭天公”,以感謝上天賜男丁之福,這時候的紅粄就叫做新丁粄,在新丁粄祭拜上天后,要分發給鄰舍,是把快樂分享給大家的意思。

發粄

粄
發粄(Bot Ban)是廣東傳統的特色小吃,也是客家人過年過節常吃的糕品。“發粄”又被叫作”“碗粄”,也就是廣府人稱「鬆糕」的。它是經過發酵的,粄面從碗裏隆起來,會出現裂縫。

蘿蔔粄

粄
蘿蔔粄(Lo Pet Ban),有些地方叫菜包粿、菜頭粄。各地做法有所不同,但做法大同小異,都是將蘿蔔切絲和豬肉蝦米、葱、胡椒粉和醬油蒜頭混在一起,或者根據自己的口味與其他材料一起做成各種形狀。

艾粄

粄
粄(Ngoi/Nge Ban),是清明粄中其中的一種,是一種美味的特色傳統小吃,屬於客家菜。用粘米粉、糯米粉、艾草等做成,因加有艾草,故具有一定的藥用保健功能。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