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潘世恩

鎖定
潘世恩(1770年1月17日——1854年 [7-8]  [1]  ,字槐堂,號芝軒,江蘇省蘇州府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清朝大臣。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癸丑一甲一名進士,狀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歷任禮部兵部户部侍郎,雲南、浙江、江西等省學政,內閣學士、尚書、左都御使道光時,擢軍機大臣。累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保,加太傅。 [2] 
潘世恩一生為官謹慎,“守口如瓶,防意如城”。入樞垣17年不與疆吏交一牘。在皇帝面前有所陳奏或論薦,非宣佈不告於人。咸豐登基,潘已面臨退休,再次舉薦林則徐姚瑩馮桂芬。潘世恩學識淵博,曾任《四庫全書》總裁。著作有《讀史鏡古編》、《思補齋詩集》、《思補齋筆記》等。 [2] 
全    名
潘世恩
槐堂
芝軒
諡    號
文恭
所處時代
清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江蘇吳縣
出生日期
1770年1月17日
逝世日期
1854年
主要成就
舉薦林則徐
本    名
潘世輔

潘世恩人物生平

乾隆五十八年(1793),考中一甲一名進士(即狀元),授修撰
嘉慶二年(1797),大考一等,擢升侍讀。十月,擢升左春坊左庶子,署理日講起居注官和珅認為他年輕有為,有才能和聲望,欲收為己用,被潘世恩拒絕。按照慣例應當升遷,和珅壓着題本不上奏。
嘉慶四年(1799)正月,嘉慶帝親政,擢升侍講學士。一年之內,歷任侍讀學士詹事府少詹事、詹事府詹事,升任內閣學士
嘉慶六年(1801),升任禮部左侍郎,歷任兵部侍郎户部侍郎吏部侍郎,督雲南浙江江西學政
嘉慶十七年(1812),擢升工部尚書,調任户部尚書
嘉慶十九年(1814),母親去世,潘世恩守制歸鄉,服除,以父親年老請求在家侍養,正好他的兒子考中舉人,他上折謝恩。奏摺呈進皇宮,嘉慶帝大為不滿,在他的摺子上硃批道:“忠孝二字,不可歧視。懂得忠孝孰先孰後,近乎大道了”。作為一品大員,理應親自來京奏請、謝恩,於是頒詔責斥説:”潘世恩奏請在家侍養老父;他的兒子中了舉人,也上折謝恩。他系一品大員,理應親自來京奏請、謝恩,即使因他父親年過七旬,想在家侍養,在來京召見時,據實陳奏,朕定會允准。今他在摺子裏僅説他父親的精神不如以前,並非病重,一刻也不能離開。來京往返不過月餘,卻怕跋涉,輕率地上疏陳請,有悖於人臣之義。命降為侍郎,準他在家侍養。侍養親事畢來京,以侍郎補用”。於是降職侍郎。嘉慶帝認可他的孝順,允許潘世恩終養,潘世恩居家十年。
道光七年(1827),父親去世,服闋,補任吏部侍郎,歷任左都御史、工部尚書、吏部尚書
道光十三年(1833)四月,破格提拔為體仁閣大學士,管理户部。五月,改為管理兵部。潘世恩與其他三位內閣大學士——卓秉恬穆彰阿寶興,合稱“滿漢四相”,而其餘三人又皆是潘世恩的教習門生。潘世恩曾贈詩“翰苑由來重館師,冊年往事試尋思。即今黃閣三元老,可憶槐廳執卷時” 。穆彰阿稱此“為二百年來所未有”。
道光十四年(1834)正月,歷任軍機大臣,兼翰林院掌院學士
道光十五年(1835)二月,晉升東閣大學士,管理工部。七月,改為管理户部。
道光十六年(1836)正月,充上書房總師傅。
道光十七年(1837)正月,加太子太保
道光十八年(1838),晉升武英殿大學士。潘世恩七十壽辰,道光帝御書一副對聯賜他,上聯是"粥亮宣就襄密勿",下聯為"靖共介福錫康疆",橫批"熙載延祺"。還賞賜了一批珍寶綢緞。同時,頒佈詔諭道:"大學士潘世恩在內廷效力多年,端正、勤勞、謹慎,遇事細心。現屆七旬,精神猶飽滿。加恩賞戴翎,以示優遇"。 [6] 
道光二十三年(1843)八月,道光帝特許他紫禁城乘轎。
道光二十八年(1848),以八十高壽,晉升太傅,賜紫繮,道光帝御書"壽"字和一副對聯賜他,上聯是"望重三公資燮理",下聯是"祥開八勤衍期頤",橫批"三朝省碩"。清朝生前加太傅者,“自金文通(金之俊)、洪文襄(洪承疇)、範文肅(范文程)、鄂文端(鄂爾泰)、曹文正(曹振鏞)、長文襄(長齡)、阮文達(阮元)外,惟潘文恭公世恩而已” 。次年,潘世恩稱病,屢次上書請求退休,道光帝下詔,詞語懇切,挽留潘世恩,僅僅解除了機務
道光三十年(1850),咸豐帝即位,再三上書,始得予告,食全俸,留其子於京邸
咸豐二年(1852),鄉舉重逢,下詔就近參與順天鹿鳴宴。次年,再次參與恩榮宴
潘世恩 潘世恩
咸豐四年(1854),去世,咸豐帝派遣親王奠醊,入祀賢良祠,諡文恭。 [3]  [5] 

潘世恩主要成就

潘世恩舉薦林則徐

潘世恩支持林則徐的上奏,並認為穆彰阿主撫是錯誤的,但沒有顯示出來。咸豐初年,下詔推舉人才,潘世恩已經在告,不惜得罪穆彰阿,上疏推薦林則徐和前任台灣道姚瑩,得到咸豐帝的贊同。

潘世恩為官謹慎

黑龍江將軍請求增設都爾特六屯,潘世恩認為該地應當作為遊牧之地,不應開墾,於是不允許。言官上奏山東鹽課請歸地丁,潘世恩認為山東場灶半毗連接淮河流域,一歸地丁,聽民自運自銷,必為兩淮引課之累,於是不允許。 [3] 

潘世恩順旨阿附

潘世恩之所以倍受道光帝寵信,道光帝在為他七旬壽辰頒佈的詔諭中已提到,即端正、勤勞、謹慎。潘世恩為人正派,辦事盡力,謹小慎微,特別是善伺皇上的旨意,順旨阿附,一切都按照道光帝的旨意行事,且儘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做。與他同殿為臣,曾是他門生的權臣穆彰阿,與他的老師一樣,也是個順旨阿附的人物。當時人們給他倆編了一首詩,雲:"著,著,著,主於洪福。是,是,是,皇上聖明。"順旨阿附的潘世恩受到人們的譏斥。
潘世恩書法對聯 潘世恩書法對聯
李元度撰著了一部60卷的《國朝先正事略》,為清初至咸豐、同治間人物立傳,有一篇是寫潘世恩的,寫他的世系子女生卒很詳細,但無一言言及他的做官幹了些什麼--他不屑於寫。 [5] 

潘世恩軼事典故

潘世恩在11歲的時候,祖父以“君子食無求飽”出題,潘世恩破題説“以食觀君子志不在飽也”。祖父看了心裏很高興,認為他用了王沂公(王曾)“志不在温飽”語,已經具備了狀元、宰相的度量。
乾隆四十九年(1784),16歲的潘世恩參加童試時,“終日端坐,不離試席”,吳縣縣令李逢春請來清江的進士楊懋行閲卷。楊懋行出上聯“範文正(范仲淹)以天下自任”,潘世恩對下聯“韓昌黎(韓愈)為百世之師”。楊懋行出上聯“青雲直上”,潘世恩對下聯“朱紱方來”,楊懋行稱讚説這孩子將來”必以文章名世”。接下來參加郡試,太守胡世詮讀了潘世恩的文章,大加讚賞並把他拔至第一。他也認為潘世恩將來能做狀元、宰相。在卷評上,他寫道“制義代聖賢立言,以理明辭達為主。”吳中地區素稱人文淵藪歸有光等前輩卓然以文章名世,是因為“理勝”的緣故。而在童試中出現這樣言理明切且氣宇不凡的文章,實屬難得。如果能繼續孜孜不倦,假以時日潘世恩“或當以文追步歸、韓”。 [4] 

潘世恩親屬成員

父:潘奕基
伯父:潘奕雋
伯父:潘奕藻
堂兄:潘世璜
子:潘曾瑩
子:潘曾瑋
侄子:潘遵祁
侄子:潘希甫
孫:潘祖蔭 [3] 

潘世恩史料記載

清史稿·卷三百六十三·列傳一百五十》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