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郭佳·穆彰阿

鎖定
郭佳·穆彰阿(1782年-1856年),字子樸,號鶴舫,別號雲漿山人,滿洲鑲藍旗人,清朝大臣。穆彰阿進士出身,歷任庶吉士刑部侍郎、左都御史理藩院尚書漕運總督軍機大臣翰林院掌院學士文華殿大學士等職。他擔任軍機大臣二十餘年,善於揣摩上意,深受寵信,權傾內外。
鴉片戰爭期間,穆彰阿主張議和,誣陷林則徐等主戰派,並主持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咸豐皇帝繼位後,重新起用林則徐等人,將穆彰阿革職,永不敍用。咸豐六年(1856年),穆彰阿病死。
子樸
鶴舫
所處時代
清朝
民族族羣
滿人
出生日期
1782年
逝世日期
1856年
主要成就
擔任軍機大臣二十餘年
主要作品
《澄懷書屋詩草》四卷
本    名
郭佳·穆彰阿
官    職
軍機大臣、文華殿大學士

郭佳·穆彰阿人物生平

郭佳·穆彰阿早期事蹟

1805年(嘉慶十年),穆彰阿考中進士,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留館任檢討。後被擢升為少詹事,累升至禮部侍郎。 [1] 
1815年(嘉慶二十年),穆彰阿署任刑部侍郎,因一日之內呈上二十多件斬立決的奏本,被皇帝認為積壓案件,貶為光祿寺卿 [2] 
後來,穆彰阿歷任兵部侍郎刑部侍郎工部侍郎、户部侍郎。 [3] 

郭佳·穆彰阿歷居要職

1821年(道光元年),穆彰阿充任總管內務府大臣。1823年(道光三年),擢升為左都御史。1824年(道光四年),改任理藩院尚書。後來,穆彰阿因漕船滯運兩次署理漕運總督。 [4] 
1826年(道光六年),穆彰阿被任命為工部尚書,與大學士蔣攸銛一同查勘南河的水文地質。1827年(道光七年),穆彰阿進入軍機處,擔任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 [5] 
1828年(道光八年),清軍擒獲張格爾。穆彰阿被罷去內務府大臣,專任軍機大臣,併入值南書房,加太子太保銜。後來,穆彰阿兼任翰林院掌院學士,歷任兵部尚書、户部尚書。 [6] 
1834年(道光十四年),穆彰阿授協辦大學士,並主持建造慕陵,晉封太子太保,獲賜紫繮。1836年(道光十六年),穆彰阿充任上書房總師傅,拜武英殿大學士,管理工部事務。1838年(道光十八年),晉封文華殿大學士。 [7] 

郭佳·穆彰阿主張議和

這時,禁煙呼聲日趨高漲。道光帝便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到廣東查禁鴉片。英國領事義律不肯合作,拒不上繳鴉片,後因林則徐下令停止中英貿易,這才交出。1839年(道光十九年),林則徐將繳獲的鴉片在虎門(在今廣東東莞市沙角)銷燬,並責令義律永遠不準販運鴉片入境。 [8] 
1840年(道光二十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英軍見林則徐防禦甚嚴,便轉而進犯福建、浙江,騷亂沿海。八月,英軍戰艦抵達天津,並致書直隸總督琦善,指責林則徐挑起戰爭。穆彰阿見道光帝主戰之意動搖,便主張與英軍議和。道光帝於是罷免林則徐,任命琦善兩廣總督。琦善到任後,一味順從英軍,但英軍仍不滿意,再次與清軍開戰。 [9]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道光帝先後命奕山奕經到廣東、浙江督戰,抗擊英軍,但都遭到挫敗。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英軍將要進入長江。道光帝貶斥林則徐、鄧廷楨等人,命伊里布耆英牛鑑與英軍議和,並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賠款2100萬元,並開放廣州、廈門等五個通商口岸。後來,美國、法國也相繼與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 [10] 
當時,穆彰阿對戰爭持消極態度,反對向英軍進行自衞反抗,主張求和,後又主持戰後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不但損害國家尊嚴,還使國家喪失主權,開啓外患,遭到輿論的指責。但由於道光帝厭惡戰爭,因此穆彰阿在道光一朝,恩眷始終不衰,深受寵信。 [11-12] 

郭佳·穆彰阿晚年生活

穆彰阿出仕之後,主持鄉試三次、會試五次,並在覆試殿試朝考等考試中評選文章,還充任編纂國史玉牒實錄等史料的總裁官,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很多知名之士都受過他的引薦,因此在朝中黨羽眾多,號稱“穆黨”。 [13] 
咸豐帝還未繼位時,便對穆彰阿非常厭惡。1850年(道光三十年),道光帝駕崩,咸豐帝繼位。不久,咸豐帝指責穆彰阿“保位貪榮,妨賢病國”,將他革去職務,永不敍用。詔令下達後,天下無不拍手稱快。 [14] 
1853年(咸豐三年),穆彰阿通過向朝廷捐納錢物以補充軍餉,被賜予五品頂戴。1856年(咸豐六年),穆彰阿病逝,終年七十五歲。 [15] 

郭佳·穆彰阿軼事典故

順德羅惇衍、涇陽張芾、昆明何桂清三人不到二十歲就考中進士,入職翰林院。張芾、何桂清見穆彰阿權勢炙手可熱,便依附於穆彰阿門下,只有羅惇衍年少氣盛,不肯依附。考評結束後,三人都被放差,羅惇衍去拜謝大學士潘世恩。潘世恩得知羅惇衍沒有去拜見穆彰阿,大驚失色道:“你沒見穆中堂就先來見我,這下大好前程可完了。”羅惇衍不信。次日,宮中傳旨:“羅惇衍年紀太輕,未可勝任,着毋庸前往,另派某去。”清朝二百餘年,已被放差卻又收回成命者僅此一例。其實,當時羅惇衍已經十九歲,在三人之中年紀最大。 [16] 

郭佳·穆彰阿人物評價

咸豐帝:穆彰阿身任大學士,受累朝知遇之恩,保位貪榮,妨賢病國。小忠小信,陰柔以售其奸;偽學偽才,揣摩以逢主意。從前夷務之興,傾排異己,深堪痛恨!如達洪阿姚瑩之盡忠盡力,有礙於己,必欲陷之;耆英之無恥喪良,同惡相濟,盡力全之。固寵竊權,不可枚舉。 [17] 
趙爾巽:守成之世,治尚綜核,而振敝舉衰,非拘守繩墨者所克任也。況運會平陂相乘,非常之變,往往當承平既久,萌櫱蠢兆於其間,馭之無術,措置張皇,而庸佞之輩,轉以彌縫迎合售其欺,其召亂可倖免哉?宣宗初政,一倚曹振鏞,兢兢文法;及穆彰阿柄用,和戰遊移,遂成外患。一代安危,斯其關鍵已。 [17] 

郭佳·穆彰阿個人作品

穆彰阿撰有《澄懷書屋詩草》四卷。 [18] 

郭佳·穆彰阿家庭成員

父親:郭佳·廣泰,曾任內閣學士右翼總兵,因請求兼任兵部侍郎,被罷職。 [19] 
兒子:郭佳·薩廉,光緒五年(1879年)進士,官至禮部侍郎。 [20] 

郭佳·穆彰阿史籍記載

《清史稿·卷三百六十三·列傳一百五十》 [17] 

郭佳·穆彰阿影視形象

馮恩鶴飾演的穆彰阿
馮恩鶴飾演的穆彰阿(2張)
1958年《林則徐》,夏天飾演穆彰阿
1988年《滿清十三皇朝Ⅱ》,蔡國慶飾演穆彰阿
1997年《鴉片戰爭演義》,張錚飾演穆彰阿
2008年《漕運碼頭》,姜華飾演穆彰阿
2010年《天地民心》,王洛勇飾演穆彰阿
2011年《萬凰之王》,郭峯飾演穆彰阿
2011年《瀛寰之志》,馮恩鶴飾穆彰阿 [21] 
參考資料
  • 1.    《清史稿·穆彰阿傳》:穆彰阿,嘉慶十年進士,選庶吉士,授檢討。大考,擢少詹事。累遷禮部侍郎。
  • 2.    《清史稿·穆彰阿傳》:二十年,署刑部侍郎。因一日進立決本二十餘件,詔斥因循積壓,堂司各員並下嚴議,降光祿寺卿。
  • 3.    《清史稿·穆彰阿傳》:歷兵部、刑部、工部、户部侍郎。
  • 4.    《清史稿·穆彰阿傳》:道光初,充內務府大臣,擢左都御史、理藩院尚書。以漕船滯運,兩次命署漕運總督。
  • 5.    《清史稿·穆彰阿傳》:召授工部尚書,偕大學士蔣攸銛查勘南河。七年,命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
  • 6.    《清史稿·穆彰阿傳》:逾年,張格爾就擒,加太子少保。授軍機大臣,罷內務府大臣,直南書房。尋兼翰林院掌院學士,歷兵部、户部尚書。
  • 7.    《清史稿·穆彰阿傳》:十四年,協辦大學士。承修龍泉峪萬年吉地,工竣,晉太子太保,賜紫繮。十六年,充上書房總師傅,拜武英殿大學士,管理工部。十八年,晉文華殿大學士。
  • 8.    《清史稿·穆彰阿傳》:時禁煙議起,宣宗意鋭甚,特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辦。英吉利領事義律初不聽約束,繼因停止貿易,始繳煙,盡焚之,責永不販運入境,強令具結。
  • 9.    《清史稿·穆彰阿傳》:兵釁遂開。則徐防禦嚴,不得逞於廣東,改犯閩、浙,沿海騷然。英艦抵天津,投書總督琦善,言由則徐啓釁。穆彰阿窺帝意移,乃贊和議,罷則徐,以琦善代之。琦善一徇敵意,不設備,所要求者亦不盡得請,兵釁復起。
  • 10.    《清史稿·穆彰阿傳》:先後命奕山、奕經督師,廣東、浙江皆挫敗。英兵且由海入江,林則徐及閩浙總督鄧廷楨、台灣總兵達洪阿、台灣道姚瑩以戰守為敵所忌,並被嚴譴,命伊里布、耆英、牛鑑議款。二十二年,和議成,償幣通商,各國相繼立約。
  • 11.    《清史稿·穆彰阿傳》:國威既損,更喪國權,外患自此始。穆彰阿當國,主和議,為海內所叢詬。上既厭兵,從其策,終道光朝,恩眷不衰。
  • 12.    道光最信任的首輔大臣穆彰阿的兩面人生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4-05-28]
  • 13.    《清史稿·穆彰阿傳》:自嘉慶以來,典鄉試三,典會試五。凡覆試、殿試、朝考、教習庶吉士散館考差、大考翰詹,無歲不與衡文之役。國史、玉牒、實錄諸館,皆為總裁。門生故吏遍於中外,知名之士多被援引,一時號曰“穆黨”。
  • 14.    《清史稿·穆彰阿傳》:文宗自在潛邸深惡之,既即位十閲月,特詔數其罪曰:“穆彰阿身任大學士,受累朝知遇之恩,保位貪榮,妨賢病國。小忠小信,陰柔以售其奸;偽學偽才,揣摩以逢主意。從前夷務之興,傾排異己,深堪痛恨!如達洪阿、姚瑩之盡忠盡力,有礙於己,必欲陷之;耆英之無恥喪良,同惡相濟,盡力全之。固寵竊權,不可枚舉。我皇考大公至正,惟以誠心待人,穆彰阿得肆行無忌。若使聖明早燭其奸,必置重典,斷不姑容。穆彰阿恃恩益縱,始終不悛。自朕親政之初,遇事模稜,緘口不言。迨數月後,漸施其伎倆。英船至天津,猶欲引耆英為腹心以遂其謀,欲使天下羣黎復遭荼毒。其心陰險,實不可問!潘世恩等保林則徐,屢言其‘柔弱病軀,不堪錄用’;及命林則徐赴粵西剿匪,又言‘未知能去否’。偽言熒惑,使朕不知外事,罪實在此。若不立申國法,何以肅綱紀而正人心?又何以不負皇考付託之重?第念三朝舊臣,一旦置之重法,朕心實有不忍,從寬革職永不敍用。其罔上行私,天下共見,朕不為已甚,姑不深問。朕熟思審處,計之久矣,不得已之苦衷,諸臣其共諒之!”詔下,天下稱快。
  • 15.    《清史稿·穆彰阿傳》:咸豐三年,捐軍餉,予五品頂戴。六年,卒。
  • 16.    《奴才小史》:是時順德羅惇衍,涇陽張芾,雲南何桂清,三人同年登第,入翰林,年皆未冠。張、何以穆彰阿炙手可熱,遂如揚雄之依新莽,蔡邕之附董卓。獨羅惇衍絕不與通。散館後,初考試差,三人皆得差。命既下,羅惇衍往謁世恩,世恩問:“見中堂否?”曰:“未也。”世恩駭然曰:“子未見穆相,先來見我,殆矣!”羅惇衍少年氣盛,不信其説,亦竟不往。次日,忽傳旨:“羅惇衍年紀太輕,未可勝衡文之任,著毋庸前往,另派某去。”人皆知穆彰阿所為也。滿清科舉時代,凡放差而收回成命者,止此。實則張、何之年,皆小於羅(是年題名錄羅十九,張十八,何十七),而羅以不慊於穆彰阿之故,遂託此以為詞。穆彰阿之專權恣肆,已可知矣。
  • 17.    清史稿:穆彰阿傳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5-28]
  • 18.    清史稿:藝文志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5-28]
  • 19.    《清史稿·穆彰阿傳》:父廣泰,嘉慶中,官內閣學士,遷右翼總兵。坐自請兼兵部侍郎銜,奪職。
  • 20.    《清史稿·穆彰阿傳》:子薩廉,光緒五年進士,由翰林官至禮部侍郎。
  • 21.    資料圖片:《瀛寰之志》 - 馮恩鶴飾穆彰阿  .新浪[引用日期2014-05-2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