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波爾布特

(紅色高棉領導人)

鎖定
波爾布特(高棉文:ប៉ុល ពត [21]  ;英文:Pol Pot,1925年5月19日—1998年4月15日),原名沙洛特紹(英文:Saloth Sar [22]  ,高棉文:សាឡុត ស [21]  ),民主柬埔寨最高領導人(1975年—1979年 [23]  ),曾任柬埔寨共產黨紅色高棉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民主柬埔寨總理。 [1] 
波爾布特在金邊讀中學,畢業後考入金邊技術學校。1946年,加入印度支那共產黨。1949年,赴法國留學;1953年,回國深入叢林進行抗法武裝鬥爭。1960年9月,在高棉勞動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1962年,時任黨中央總書記杜斯木失蹤後,擔任代理書記;次年,正式擔任總書記 [2] 1975年4月,領導柬共推翻朗諾政權,並於次年1月成立民主柬埔寨。1978年底,越南入侵柬埔寨,波爾布特喪失政權,長期在局部維護統治。1997年6月,謀殺國防部長宋成一家,不久後被宋成的部下抓捕;7月25日,在公審中被判處終身監禁。1998年4月15日,因心臟病發作身亡,終年73歲。 [1]  [3] 
波爾布特執政期間,政治上大力打壓異見者,清洗顯貴、教徒和知識分子通過樹立個人崇拜控制輿論 [6]  ;經濟上實行激進政策和極「左」路線,剝奪公民私人財產,取消城市,廢除商品、貨幣、工資制度,實行平均分配的全民供給制 [4] 其統治使柬埔寨國家經濟全面崩潰,並導致了至少200萬柬埔寨人民的非正常死亡 [4-5] 
中文名
波爾布特
外文名
Pol Pot(英文) [7] 
ប៉ុល ពត(高棉文) [21] 
別    名
沙洛特紹
性    別
國    籍
柬埔寨
民    族
高棉族
籍    貫
法屬印度支那(今柬埔寨)磅同省磅斯威縣波列斯布村
出生日期
1925年5月19日
逝世日期
1998年4月15日
畢業院校
金邊技術學校
政    黨
柬埔寨共產黨
職    務
柬埔寨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信    仰
共產主義

波爾布特人物生平

波爾布特富農外戚

1925年5月19日,波爾布特出生於法屬印度支那下的柬埔寨王國(今柬埔寨)磅同省(Kompong Thom)磅斯威縣波列斯布村,父母為他取名沙洛特紹(Saloth Sar)。 [2]  [7]  [24] 
沙洛特紹之父賓沙洛特(Phem Saloth)是一個富裕農民,擁有9公頃稻田和3公頃菜園及六頭耕牛。母親索克妮(Sok Nem),賢惠能幹,在當地名聲很好。沙洛特紹是在兄弟姐妹中排行最小。 [24]  [104-105] 
1934年,沙洛特紹與一個哥哥被父母送到柬埔寨首都金邊,與表姐密克(Meak)和大哥洛特頌(loth Suong)同住。 [24] 
在此之前,姑姑奈克·桑洛在王宮裏工作,女兒密克被選入宮中的王家舞蹈團,不久後就成了國王長子西索瓦·莫尼旺王子之妃,1927年莫尼旺繼位後,密克當上了管理宮中所有嬪妃的女官。大哥洛特頌成年之後來到金邊,憑藉表姐的關係,在王宮裏謀了一個職務。沙洛特紹的親姐沙洛恩(Saro Eun)也加入了王家舞蹈團,與表姐同受莫尼旺國王的寵愛,是后妃之一。 [24]  [10] 
1935年,剃度出家。 [24] 
柬埔寨是個以佛教為國教的國家,當地的習俗是上至國王,下至百姓,男人都要出家當幾個月或者更長時間的和尚,瞭解佛教的宗旨教義。沙洛特紹也和其他同齡孩子一同剃度出家,進入王宮附近的一座寺廟。 [24] 

波爾布特金邊求學

1936年,受堂姐密克資助,進入小學。 [25] 
這座小學是法國人所辦的教會學校,叫Ecole Michèle(米迦勒學校,其名來自《聖經》中主持戰事的大天使長米迦勒),距離王宮很近,學生大多是法國人機構裏的當地人後代,也有信奉天主教的越南人的孩子。 [25] 
1942年,受西哈努克賞識,進入初中。 [25] 
去年,莫尼旺國王去世,年僅19歲的西哈努克繼位,隨即在磅湛省新建了一座初級中學,以他的名字命名。由於波爾布特與王室的關係,已經在王宮附近的一所學校上學的他被挑選出來,和從其他省份挑選的19名少年成為了這所學校的首批學生。 [25] 
西哈努克初中的課程是仿照法國教育設置的,有文學、歷史、地理、數學、自然科學、哲學等,一切教學統統使用法語,高棉語反而受到抑制。課餘時間,可以踢足球和打棒球,學習戲劇和樂器,沙洛特紹選修了小提琴課。 [25] 
初中同學有很多後世的柬埔寨知名人物。苻寧(Hu Nim),喜好莫里哀的喜劇,後來是柬埔寨共產黨的首腦人物之一,曾任民主柬埔寨政府的新聞和宣傳部長。喬森潘(Khieu Samphan),磅湛省一個法官的長子,後來也是柬共的首腦人物之一,曾任民柬政府的總理和柬埔寨共產黨書記。胡榮(Hou Youn),後為柬共的二號人物,擔任過民柬政府的內政部長。此外還有好幾個學生都成了共產黨人。 [25] 
在這所學校裏,沙洛特紹有個要好的朋友,叫朗農(Lon Non),其兄就是朗諾(50年代後期,當過國防部長、陸軍總司令、首相,後來領導了反對西哈努克的政變,成為「高棉共和國」的總統。1975年,已身為將軍的朗農沒有逃離金邊,不到48小時便遭到了處決。) [25] 
1946年,加入印度支那共產黨。 [7] 
在此之前,胡志明於1930年2月以共產國際代表的身份在香港召開會議,將越南境內的3個共產主義組織合併成立統一的「越南共產黨」。同年10月,在香港舉行臨時中央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決定將「越南共產黨」改名為「印度支那共產黨」,成為越南、老撾、柬埔寨三國統一的共產黨組織。由此,印度支那共產黨直接領導了30-50年代的柬埔寨革命。 [94] 
1947年,從西哈努克初中畢業,被金邊「西索瓦高級中學」錄取。 [26] 
此年,結識了同在「西索瓦高級中學」上學的英薩利,兩人相見恨晚,很快成為密友。 [26] 
1948年,轉入埃科利技校(Electro technique)。
此年夏,沙洛特紹未能通過中學高年級考試,於是進了法國人在金邊辦的埃科利技校。40年代末的柬埔寨,僅有幾千人受過中學以上的教育,沙洛特紹也算是進入了社會的精英之列。 [26] 

波爾布特留學法國

1949年8月,在西貢碼頭登上「牙買加」號遠洋輪船,前往法國。 [28] 
這艘船上有21個柬埔寨學生,獲得到法國留學的獎學金,在此前政府給他們送行的宴會上,教育大臣表示他們從法國回來後,將成為柬埔寨的棟樑。自1946年以來,只有100個柬埔寨人獲得到法國留學的獎學金。他們出發之前,已有幾個赴法留學生學成回國,立即被委以重任。在這21位學生中,大多數都出身豪門望族,他們的父輩已經為他們將來在柬埔寨社會里的崛起奠定了基礎,到法國的學習,實際上是他們在這條道路上邁出的第一步。沙洛特紹時年24歲。 [28] 
9月,抵達法國馬賽港,前往巴黎學習無線電電子學 [27] 
21位柬埔寨留學生要去的地方是柬埔寨教育部早就安排好的,下船之後各奔東西,到不同的學校報到註冊。沙洛特紹的目的地地是法國首都巴黎。他巴黎城南租了一間房子,然後到信息與工程技術學院(今巴黎第二大學法國電子與計算機信息工程師學院)報到,在電學與無線電系註冊成為正式學生。 [27] 
在巴黎求學期間,沙洛特紹嗜書如命,文學、哲學、歷史,無所不讀,尤其愛好19世紀的法國文學,花了不少時間背誦其中的名篇,盧梭的哲學思想也成為他苦苦鑽研的對象。這一期間波爾布特加入了法國共產黨,開始接觸到共產主義的理論。他在這裏結識了幾位對他一生產生重大影響的人物,比如先於他三年到達法國的著名激進派人物秀木(Thiounn Mumm),在他們的影響下他開始鑽研共產主義,用新的眼光對柬埔寨社會進行分析。波爾布特、秀木、杜薩蒙等人在巴黎創辦了「柬埔寨留學生馬列主義中心」「馬列主義學習小組」。在法國共產黨的幫助下,他們成立了「柬埔寨留學生支部」。《法國大革命史》《共產黨宣言》等著作成為「柬埔寨留學生馬列主義中心」成員必讀書目。他們還在巴黎發行了進步刊物《柬埔寨留學生》雜誌,波爾布特、英薩利喬森潘等人常用筆名在這份刊物上發表文章抨擊柬埔寨社會弊病。 [27]  [105] 
1950年,前往南斯拉夫,參加義務勞動。 [27] 
這年暑假期間,沙洛特紹和另外十幾位柬埔寨籍學生和法國學生,一同前往鐵托領導的共產黨國家南斯拉夫,參如義務勞動,親眼目睹了社會主義的真實面貌。等他回到巴黎時,他的朋友、後來的姻弟英薩利也來到了法國。 [27] 
英薩利為沙洛特紹講解柬埔寨國內的形勢發展。由於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極大地鼓舞了印度支那共產主義運動,原來的印度支那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作出決議,越南、老撾、柬埔寨分別成立自己的共產黨組織,以促進自己國家的獨立和解放運動。就此,波爾布特對於學業的興趣減弱了,代之以對宣傳共產主義的書籍和文學、歷史,如飢似渴的鑽研。 [27] 
1951年,與喬波那利成為戀人。 [27] 
喬波那利及其妹喬蒂利(後改名英蒂利)於「西索瓦高級中學」畢業之後,此年結伴來到巴黎。妹妹喬蒂利的首要目的是與自己的未婚夫英薩利相會,同時學習英國語言文學;姐姐卻是專程來這裏學習高棉語言學,不期與沙洛特紹相識,很快墜入了情網。談情説愛並沒有分散沙洛特紹對政治的熱情。每次參加了法國共產黨的柬埔寨學生開會討論,沙洛特紹總是發言最為熱烈,論點論據最為充分的人之一。 [27] 
1952年12月15日,波爾布持離開巴黎,到馬賽港搭船回國。 [27] 
沙洛特紹在巴黎留學3年多時間。第一年之後,平時不是參加左翼運動,便是到電影院看電影,對學業的熱情淡漠了下來,也沒有參加任何畢業文憑考試,沒有任何正式的學業證明。 [27] 

波爾布特學校教員

1953年,沙洛特紹回到柬埔寨,參加抵抗運動。
這年1月,沙洛特紹抵達金邊,暫時寄住在仍在王宮裏當差的哥哥洛特頌家中。他在哥哥面前大肆讚揚蘇聯,並説起他在南斯拉夫的經歷。不到一個月,他就離開了哥哥的家,很快同反對法國殖民統治的抵抗運動取得了聯繫,由於組織的領導者們仍將革命重點放在越南,因此,波爾布特加入了越南共產黨領導的運動。沙洛特紹由於在金邊有上層關係,既能與越柬兩國的共產黨人聯繫,又能同法國共產黨拉上關係。因此,不到半年,他成為指揮部的重要聯絡人員。又很快成為了杜斯木(Tou Samouth)的助手。杜斯木曾是個佛教僧侶。1945年他脱下袈裟,參加了反抗法國殖民主義的鬥爭,成為印度支那共產黨一位重要人物。 [29] 
在此之前,印支共產黨控制影響下的柬埔寨各地抵抗組織於1950年4月17日召開了「高棉抵抗力量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決定在各地抵抗組織的基礎上建立聯合陣線,由山玉明擔任聯合陣線中央主席。在聯合陣線領導下,還成立了一個臨時抗戰政府。山玉明擔任臨時抗戰政府主席,副主席為紹興、退亨、杜斯木,均為印支共黨員。1951年2月,印度支那共產黨召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越、老、柬分別獨立建黨,越南黨稱「越南勞動黨」,老、柬兩黨稱「人民革命黨」。同年6月28日,高棉人民革命黨成立,但是沒有選舉正式的中央委員會,山玉明任臨時中央委員會主席,杜斯木為副主席。該黨擁有黨員1000餘人,仍接受越南人的指導,連黨章都是先用越文寫成再翻譯成高棉文,實際上就是越南勞動黨章程的簡寫本。越、柬雖然有了各自的黨組織,但越、柬混合的黨支部仍然存在,這些支部仍稱作「印度支那共產黨支部」。1952年,聯合陣線成立全國抗戰政府,聯合陣線武裝力量也改編為高棉民族解放軍。至1953年,高棉民族解放軍已解放全國1/3的國土和1/4的人口。 [94] 
1954年,於日內瓦會議期間,在金邊一所名叫「進步知識」的私立學校任歷史、地理和倫理學教員,並從事印支共的地下工作。 [7]  [29] 
此年,討論和平解決朝鮮半島和印度支那問題的日內瓦會議召開。會議最後達成的協議確認了柬埔寨的獨立和中立,並規定:撤出在柬埔寨的一切外國軍隊;在停火令頒佈後的30天內,高棉抗戰軍隊就地復員,參加未來的全國大選;柬埔寨王國軍隊不得對高棉抗戰軍隊有任何敵對行動;柬埔寨應實行普選,以實現政治的統一。這些規定使西哈努克成為日內瓦會議最大的受惠者。
日內瓦協議實施後,高棉人民革命黨領導下的抗戰力量面臨着困難的抉擇:如果徹底履行協議就地復員,就意味着放棄了革命;如果繼續存在和戰鬥下去,就是違反了日內瓦協議,必將遭到各方的譴責,也為西哈努克政權鎮壓革命提供了口實。抗戰力量決定化整為零、一分為三,以保存革命力量。約有2500名高棉革命者隨越盟軍隊撤離柬埔寨,準備在北越重新集結,以待國內革命時機成熟時重返柬埔寨。這批人中約500人是高棉人民革命黨黨員,當時黨的大部分主要領導人都在其中,如山玉明、農謝(Nuon Chea)、索平(So -Phim)等。另外,部分高棉人民革命黨人轉入了公開的合法鬥爭,以適應日內瓦協議實施後國內的新形勢。1955年7月,以高密(Keo Meas)等人為首組織了一個合法政黨—人民派,準備參加即將舉行的全國大選。此外,還有少數高棉人民革命黨人留在國內從事地下革命活動。這批人人數較少,他們中的很多人後來成為柬埔寨共產黨的領導骨幹。 [94] 
沙洛特紹先是在伊沙拉克聯合陣線總部工作,日內瓦協議實施後,他留在國內從事地下革命活動。黨的大多數領導人撤往北越後,越南勞動黨指定紹興擔任臨時中央委員會書記,負責農村工作,而杜斯木主要負責城市工作,擔任黨的金邊委員會書記。這時,沙洛特紹就在杜斯木的手下工作,主要負責地下革命組織與公開活動的人民派之間的聯繫。 [94] 
1956年,同喬波那利結婚。
喬波那利時年36歲,不化妝,不戴首飾,衣着樸實,一頭短髮,從法國畢業回國之後已在「西索瓦高級中學」當了幾年的柬埔寨文學女教師。兩人在金邊城南租了一間的房子,新婚夫婦的家很快成了一個左翼進步青年的聚會之地。軍隊的下級軍官,教師,學生,政府裏的小公務員,常聚集在他們的屋裏,聽沙洛特紹講述對人類終極理想的追求和對政府腐敗現象的痛恨。身為教師的波爾布特已在自己身邊團結了一大批青年。 [29] 
1957年,結婚後的英薩利回到金邊,在著名的「柬埔寨之子」中學擔任教師,加入沙洛特紹夫婦。 [29] 
1959年,黨的臨時中央委員會書記紹興叛變革命。 [94] 
在此之前,西哈努克領導的人民社會同盟在1955年和1958年的兩次議會大選都取得了全勝,佔據了議會的全部席位。西哈努克雖然在外交方面採取了親共的政策,但在國內則採取了嚴厲的反共政策。 對於西哈努克在選舉中的巨大勝利和嚴厲的反共政策,高棉人民革命黨的一些領導人聞風喪膽,紹興於是叛變。由於紹興主要負責農村工作,他的叛變使農村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農村的革命力量損失了約90%。許多基層黨組織的領導人和普通黨員幹部也產生了悲觀失望情緒,從而造成了大批黨組織的瓦解。 [94] 
1960年8月,人民派主辦的《人民報》被當局查封。 [94] 
在此之前,西哈努克在議會選舉過程中,對人民派實行了嚴厲的政策。人民派的候選人遭到監視、恐嚇甚至是逮捕,此月,人民派主辦的《人民報》被當局查封。其後,西哈努克首次在他主辦的《民族主義者》週刊上發表文章,把人民派説成是「紅色叛徒」,之後又改稱為「紅色高棉」。(西哈努克最初把山玉成領導的右翼組織「自由高棉」稱為「藍色高棉」,以人民派為代表的左派勢力則被其稱為「紅色高棉」,後來外界把柬埔寨共產黨和民主柬埔寨通稱為紅色高棉。) [94] 
9月28-30日,在金邊火車站舉行高棉人民革命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95] 
當時,沙洛特紹的良師益友秀木的弟弟秀蒲拉西(THIOUNN PRASI一TH),當時的鐵路工人運動積極分子,後來的民柬政府常駐聯合國代表,找了一間工友們白天休息用的房間,供這次會議使用。 [30]  出席大會的有14名農村代表和7名城市代表,共21人。大會決定「建立馬列主義政黨」,取名為「高棉勞動黨」,以示與越南勞動黨處於同一水平,並通過了黨章。大會還選舉產生了由8人組成的中央委員會,杜斯木任書記,農謝為副書記,並由以上兩人和沙洛特紹組成中央常務委員會。通過這次大會,沙洛特紹成為黨內第三把手,而英薩利也進入中央委員會,位列第五。後來沙洛特紹把它定為柬埔寨共產黨的「一大」。 [95] 
1961年,升任黨中央副書記。 [2] 
1962年,時任高棉勞動黨中央總書記杜斯木失蹤(一説被叛徒出賣遇害) [7]  ,擔任代理書記。 [2]  [31] 
此年初,柬埔寨進行第三屆國民議會大選。黨內對人民派是否參選意見不一,温和派同意參選,但激進派反對參選。儘管如此人民派還是決定參選,但是競選剛剛開始,人民派候選人便被西哈努克政府投入了監獄。此後.,人民派實際上便解體了。正在此時,黨中央書記杜斯木於7月20日在回家途中神秘失蹤,這使得黨內出現了權力真空,被沙洛特紹填補。 [95] 
第一排右起第五人白臉者為沙洛特紹 第一排右起第五人白臉者為沙洛特紹

波爾布特叢林遊擊

1963年2月,高棉勞動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大會檢查和總結了一大以來黨的工作,選出了以沙洛特紹為書記的中央委員會和5人組成的中央常務委員會。農謝仍任副書記,英薩利成為中央常委,同屬激進派的宋成(Son Sen)和温威(Vorn Vet)進入中央委員會,老戰士高密和農順則落選中央委員。同時,大會還修改了黨章,黨的路線也發生了根本變化:第一,黨決定獨立地領導柬埔寨革命;第二,黨決定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全國政權的道路。 [95] 
勞動黨在城市和農村的活動引起了秘密警察和政府的注意。這次黨代會不久,西哈努克公佈了一份「34個顛覆分子」名單,其中有一直在從事秘密地下活動的中央委員波爾布特、英薩利,和後來成為民柬國民軍總司令的宋成。但是,西哈努克並沒有對波爾布特發生興趣,提供名單的朗諾之所以把波爾布特的名字列上,只是因為在他授課的學校,頻繁發生反政府的學生遊行活動。 [31] 
5月,為躲避西哈努克政權的鎮壓,沙洛特紹、英薩利、宋成等柬共領導人陸續撤離金邊,到該國東北部的山地叢林隱蔽地區開闢革命根據地。隨之,黨的領導機關和工作重心也轉入了農村,90%的中央委員深入到東部和東北部各省,開展革命宣傳和發動工作。 [31]  [96] 
沙洛特紹帶領游擊隊 沙洛特紹帶領游擊隊
1965年9月,沙洛特紹來到越南民主共和國首都河內,對越南勞動黨進行訪問。 [96] 
在此之前,美國除了支持泰國和南越向柬埔寨施加軍事壓力之外,還鼓勵它們庇護流亡在外反西哈努克組織-山玉成的自由高棉(hmer Serei)運動提供訓練和武器裝備,支持他襲擾柬埔寨;1963年在美國支持下,南越親美軍官推翻吳庭豔,使西哈努克於1963年11月19日宣佈拒絕一切美國援助。越南戰爭升級後,西哈努克又於本年5月3日宣佈斷絕與美國的外交關係,轉向了援越抗美的政策。 [96]  [106] 
西哈努克與胡志明攜手抗美,使高棉勞動黨極為被動。一方面,柬埔寨也面臨着美國的威脅,黨內開始有人懷疑:此時是否應該繼續發動革命反對西哈努克政權?另一方面,面對美國的大規模軍事進攻,越南勞動黨也要求高棉勞動黨調整政策,同西哈努克合作,以配合印度支那的抗美救國戰爭。為了確定新的路線和政策,沙洛特紹步行數月來到河內,對越南勞動黨進行訪問。在河內期間,沙洛特紹研究了大量印支共產黨的歷史文件,並同越南勞動黨方面舉行了15次會談。 [96] 
胡志明與沙洛特紹 胡志明與沙洛特紹
越南人答應給他的游擊隊提供5000條槍和國際上的道義支持,波爾布特決定接受越南人的條件,為他們提供後勤支援,成立聯合指揮部,同意由越南人蔘與訓練柬埔寨游擊隊。不久,他派英薩利河內,專門充當兩黨的首席聯絡官。 [34] 
1965年11月,沙洛特紹首次到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訪問,並一直逗留到次年2月。 [8] 
除了同中國領導人進行會談、在中國各地訪問外,沙洛特紹還系統研讀了毛澤東的著作,·尤其是毛澤東的軍事著作,沙洛特紹讚揚「毛澤東思想是當代的馬列主義」。 [96] 
1966年9月,召開中央委員會特別會議。
這次會議決定將黨的名稱改為「柬埔寨共產黨」,同時,會議明確了黨的政治路線,即不能同西哈努克合作,在加強同政府的政治鬥爭的同時,積極做好武裝鬥爭的準備。 [96] 
1968年1月17日,柬共正式成立「柬埔寨革命軍」,沙洛特紹擔任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並在臘塔納基裏省境內舉辦了首期軍事訓練班。 [33] 
1969年3月18日開始,美軍對柬埔寨實施了代號為「早餐行動」的大規模轟炸。
越南戰爭升級後,西哈努克為北越的抗美戰爭提供了許多方便,柬埔寨的越南基地變得至關重要,從1966年下半年起,外界支援越南的武器裝備開始通過西哈努克港運到越南人手中。為了打擊越南的抵抗運動和教訓西哈努克,從1969年3月18日開始,美軍對柬埔寨實施轟炸。 [96]  [32] 
西哈努克與越南人之間協議後,越南人也要求柬埔寨共產黨為越南人提供軍事和後勤支援。好幾百名柬埔寨人秘密進入北越,接受軍事和政治訓練。使波爾布特受益的還有城市裏日益增長的對戰爭的恐懼和中上層對西哈努克政策的不滿。由於受到激進思潮的影響,到1969年上百名年輕人離開城市,加入到了波爾布特領導的運動之中。截止到1970年3月朗諾發動政變前,柬共己經在全國農村建立了擁有6萬人口的根據地、30萬人口的遊擊基地和70萬人口的游擊區,柬共基幹部隊已發展到4000人,游擊隊也有約5萬人。 [32]  [33] 

波爾布特抗美救國

1970年3月18日,朗諾政變高棉共和國成立。 [96] 
朗諾施裏瑪達西哈努克在國外訪問之際,發動政變,廢黜了西哈努克的國家元首職務,建立了親美的新政府,並改國名為「高棉共和國」。政變後,美國軍事顧問開始派駐到金邊政府軍中。 [96] 
3月23日,西哈努克在北京發表《告高棉同胞書》,宣佈建立柬埔寨民族統一戰線,聯合國內外一切愛國的高棉人,共同開展反對「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鬥爭。 [96] 
3月25日,柬共黨員喬森潘、胡榮、符寧三人以原國會議員的名義發表聲明,支持西哈努克的鬥爭綱領,號召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加緊開展武裝鬥爭,打敗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建立一個新的、真正獨立、自由、民主的柬埔寨。 [96] 
4月30日,為清除越南民主共和國在柬境內的「庇護所」和「供應線」,美軍和越南共和國軍隊10萬多人進入柬埔寨。 [96] 
5月5日,柬埔寨王國民族團結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西哈努克擔任國家元首,賓奴任首相,喬森潘任副首相兼國防大臣,胡榮任內政、鄉村改革、合作社大臣,符寧任新聞宣傳大臣,秀木(Thiounn Mumm)任財經大臣,秀蒲拉西(Thiounn Prasith)任爭取民族解放力量協調大臣,英蒂利(Ieng Thirith)任人民教育、青年副大臣,朱傑任公共衞生、宗教和社會事務副大臣,貴敦(Koy Toum)任財經副大臣。 [96] 
民族團結政府分為國內和國外兩部分,國外部分總部設在北京,主要負責外交鬥爭,爭取國際援助;國內部分即以柬共為主體的柬埔寨民族解放武裝力量,主要負責國內的軍事鬥爭。 [96]  沙洛特紹兼任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柬埔寨民族解放人民武裝力量最高指揮部副主席兼作戰部主任。 [7] 
沙洛特紹 沙洛特紹
6月,由於遭到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美國不得不在本月底撤出在柬的地面部隊,但仍留下大批南越軍隊,並不斷進行大規模轟炸。 [96] 
9月初,朗諾為緩解抵抗武裝對距金邊85公里的軍事重鎮磅同省的壓力,親任總指揮,命名本次戰役為「真臘一號」(CHENLA1),揮師北上。 [35]  [36] 
因雨季導致道路泥濘,攜帶大量重武器的共和國軍進軍緩慢,先頭部隊直到10月中旬才到達磅同省,後續部隊至少有一個禮拜才能跟上。整個戰役到11月上旬結束時,毫無戰果可言。解放軍重又控制了從金邊到磅同的6號公路,並在周圍的廣大地區形成了對金邊的巨大威脅。 [35]  [36] 
1971年1月21日,炸燬波成東國際機場
在此之前,襲擊計劃被輾轉送到了北京西哈努克手中,請求批准。這是對距金邊市中心僅10公里的波成東國際機場進行大規模攻擊。西哈努克親王親自審閲並批准該計劃,用無線電發給國內的指揮部。1月21日午夜,火箭彈、炸藥、炮彈,一齊撲向停機坪上的飛機和軍用航空設施,朗諾軍隊95%以上的空軍力量一10架戰鬥機、4架直升機,消滅在戰火之中。戰鬥中,有40人被當場打死,200多人受傷。這次的襲擊打到首都附近,輕而易舉地消滅了朗諾苦心經營的空軍,震驚了國際社會。 [35] 
8月,朗諾投入了14個步兵旅和各種保障部隊,並有美國空軍和朗諾自己的海軍、坦克、火炮的支援,總兵力達70多個營,2萬多人,發動「真臘二號」戰役。 [36] 
朗諾的目標一是重新控制從距金邊40公里處的斯昆到磅同省那一段50公里長的戰役性6號公路;二是重新佔領6號公路、7號公路和21號公路之間的三角地帶。這一地區人口稠密,物產豐富,佔領這一地區可以佔有它的資源,控制人口,並使之成為進攻磅湛磅同、柏威夏、暹粒等抵抗力量控制區的前沿基地,具有很高的軍事和政治價值。由於「真臘二號」戰役是在6號公路和其附近進行,所以它也稱之為「6號公路戰役」。 [36] 
9月20日,炸燬金邊郊區的油庫。 [35] 
此日,解放軍以火箭簡和迫擊炮開道,同時襲擊了金邊郊區的幾個油庫。這次襲擊摧毀了朗諾75%的石油儲備,包括全部的航空燃料。不久,西哈努克於北京總部制定計劃,炸燬了西哈努克城的煉油廠。該廠是柬埔寨國內唯一的煉油廠,油庫與煉油廠接連被毀,使朗諾軍隊的飛機和坦克的油箱難以補充汽油。 [35] 
11月26日,炸燬位與斯昆於磅同中間的佈雷德拉大橋。
以此為第一記反擊,對沿6號公路的敵軍進行了猛烈襲擊,切斷了通往金邊的補給線。參加「真臘二號」戰役的朗諾精鋭部隊被分割包圍,大約5萬名正規的抵抗武裝和游擊隊對其主要指揮據點發起全面進攻,全殲了設在倫隆的朗諾第四十六步兵旅,並使全線朗諾軍處於高度緊張狀態。 [36] 
12月1日,朗諾下令退兵。
在此之前,朗諾頻頻接到告急呼救,於是命令所有沿6號公路的部隊向金邊撤退。但當其沿開進時的道路返回時,發現已被分割包圍了。指揮系統出現混亂,部隊之間失去聯繫,上級的命令無法貫徹,致使朗諾的又一批精鋭主力部隊被殲滅,另有幾千名呻吟不已的傷員躺在路旁,更使軍心大亂。混亂中,一萬多名士兵扔下包袱般的武器裝備,四散奔逃。朗諾損失半數的精鋭部隊,剩餘部隊已經無法作為一線部隊用來增援其他各省的告急。 [36] 
此年,真臘戰役勝利,是柬埔寨軍事形勢的第一個戰略轉折點。他是「高棉共和國」軍隊的最後一次進攻戰。自此,朗諾的主力部隊再難走出過金邊。 [36] 
1972年,法國記者薩基·索恩(Serge Thion)受邀來到解放區。 [38] 
薩基·索恩(Serge Thion)是法國人,大學唸的是社會學,畢業之後對政治發生熱情,經常對國內外政局發表評論。越南戰爭爆發後來到東南亞,先後在西貢、金邊教書,同時觀察戰爭進展,寫了大量有關東南亞和柬埔寨的研究材料和論文。但薩基·索恩是個很不討當權者喜歡的人。西哈努克時期,他多次受到批評,在金邊不受歡迎;朗諾政變之後,他因報道了柬埔寨國內人民對當局的反感,被朗諾的秘密瞥察列入了黑名單。1971年底,他離開柬埔寨回國,就此被禁止踏上高棉土地。1972年初,紅色高棉的「地下工作者」通過其朋友邀請他報道紅色高棉特區(Khmer Rouge Special Zone)一一即解放區。 [38] 
索恩採訪老農,關於糧食的分配,臨近收成的時候,村裏將召開會議,決定當年的糧食怎麼分配,一般是自留、存種和交給解放陣線各三分之一。如果還有剩餘,可以賣給陣線或其他村子,但決不能賣給朗諾的人。 [38] 
在發動羣眾和貫徹陣線的政策方面,會議開始之前,和尚們要誦唸經文,然後就是區、省和武裝力量的領導人講話,陣線的發言者們都十分強調幹部和抵抗戰士與人民之間的友好關係。一位軍官在台上説:「人民解放武裝力量是你們這些愛國者們的兒子,是我們尊敬的僧侶們的學生。你們曾經用心血撫養了我們,我們現在首要的任務,就是堅定不移地為人民和民族服務!」 [39] 
每次會議結束時,都有人帶頭高呼口號:「由諾羅敦·西哈努克親王領導的民族團結陣線萬歲!」「由賓努首相、喬森潘副首相領導的民族團結政府萬歲!」「佛教萬歲!」「打倒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朗諾、施裏瑪達、山玉成!」 [39] 
佛教是柬埔寨的國教,索恩發現大多數僧侶對陣線的熱情甚至超過了一般的民眾。在一次大會上,一位僧侶代表發言説:「民族、宗教和王權,是不可分離的三位一體。民族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我們的解放陣線。攻擊我們的民族就是攻擊我們的宗教和王權。現在,敵人胡説什麼這是一場共產主義戰爭,恐嚇我們信奉佛教的人民。他們忘記了,我們每個人都有追求真理的權利。如果我們的幹部們説的是正確的,那麼他們一定會有輝煌的收成。」 [39] 
由於佛教在柬埔寨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們可以3日無糧,但不可3日不敬僧侶或聽從寺院的歸勸,因此僧侶們的話對廣大農民無疑有極大的號召力。抵抗運動的領導者們非常尊重僧侶,常常把他們的建議當作大事進行討論。如柬共中央委員、民族團結政府的部長、副部長鬍永(Hou Yuon)、温威(Vorn Vet)等人,每到一地,必去看望寺院的和尚們,聽聽他們的意見。談話正在進行之時,逢有和尚從身邊走過,這些貴為中央委員、部長、副部長的領導人,也會像普通老百姓一樣,跪下身來向和尚致意。 [39] 
對農民們來説,同樣神聖不可侵犯的,是他們尊奉了幾十年的西哈努克親王。邊遠山區的村民們對國家政治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西哈努克的政策。所謂民族的獨立、國家的中立政策,以及民族的團結,全都包容在西哈努克這個名字裏了。這裏面既有老百姓們對於王權歷行千年的習慣性接受,也有政教合一根深蒂固觀念的盛行。親王是陣線的領袖,陣線履行親王的旨意,廣大農民當然會自覺集合在陣線的旗幟之下。再由於僧侶們的加入,佛教的靈光又為這場戰爭賦予了神聖的意義。 [39] 
1973年3月,迎接柬埔寨民族團結陣線主席西哈努克親王及莫尼克公主。
在此之前,西哈努克親王和夫人莫尼克公主車隊通過「胡志明小道」,然後再往西,進入到了柬埔寨境內,視察解放區。隨行人員中有攝影師、攝像師、記者、醫生等配備。西哈努克此行是要在國際社會製造影響,表現抵抗武裝的實力和其受國內人民歡迎的程度,在國際社會和聯合國,阻止美國及其盟國為接受朗諾的「高棉共和國」所作的努力。西哈努克回解放區視察的全過程都被拍攝成了電影,配了音樂,英文解説。車隊繼續向柬西北部前行,兩天後,到達抵抗武裝北部司令部。在這裏,親王見到了擔任抵抗政府部長職務、後來是民柬方面軍隊總司令的宋成,柬共北部地區的書記貴通(Koy Thuon),擔任抵抗武裝力量總司令(實際上是柬埔寨共產黨中央軍委主席)的波爾布特及其妻喬帕娜莉。 [37] 
沙洛特紹從巴黎歸來後,一直從事秘密地下活動,擔任柬共總書記後,更是把「秘密」二字奉為首要。即使是西哈努克,對被爾布特的所有了解,不過是知道他是柬共的領導人之一而已。·在親王視察解放區的電影、照片公諸於世之後,外界對沙洛特紹仍然一無所知。無論是西哈努克還是西方觀察家,都認為領導着柬埔寨國內抵抗鬥爭的是喬森潘、符寧和胡榮等人。 [37] 
沙洛特紹讓自己處於聚光燈的邊緣,將顯要的位置暫時讓給他的同事們。照像的時候,他總是站在最邊上的人之一,坐下來看錶演的時候,他的位置居然退到了第三排。從錄像上可以看出,他給西哈努克留下的印象是,他是領導層中的一個人物,但決不是重要人物。 [37] 
1974年8月8日,美國總統尼克松因「水門事件」遭到國會彈劾,被迫辭職。 [40] 
尼克松辭職後,繼任者福特總統不願意背上前任留下的包狀,既要擺脱金邊的朗諾政權,又要使美國不失體面,白宮一再給朗諾施加壓力,朗諾終於提出同西哈努克舉行無條件的談判,此舉立即遭到了親王的拒絕。8月22日,正在布加勒斯特的西哈努克對記者説:「我根本不可能同朗諾進行任何談判。我對他的這個清求沒有任何興趣。目前的戰爭就如同把一頭老虎和一隻狗關進了同一個籠子,老虎吃掉狗只是個時間問題而已。」 [40] 
此年末,波爾布特視察了部分抵抗武裝的進攻準備和部署情況。 [40] 

波爾布特入主金邊

1975年2月24日至25日,柬埔寨王國民族團結政府副首相喬森潘在解放區召開了第二屆國民大會,在大會結束的聲明中,其第一項就是認定朗諾施裏瑪達、費爾南德等7人為賣國賊頭目,指控他們是破壞柬埔寨獨立、和平與中立的政變策動者。他們帶來了對柬埔寨的大肆燒殺,帶來了造成無數人死亡的美帝國主義的侵略。 [40] 
同月,在湄公河佈設水雷。
當時,金邊依靠水路運送補給品和武器彈藥,補給船冒着炮火從湄公河上駛過,連着兩天,4條船觸上水雷,無一倖免。水路被迫關閉,金邊的糧食等補給品頓時減少了一半。金邊當時每日要消耗1000噸糧食,減少一半則意味着有一半的人將處在飢餓之中。在朗諾政權的最後幾個月裏,共有幾千名兒童死於飢餓。金邊的唯一通路只剩下了飛機。 [40] 
3月12日,高棉共和國武裝部隊總司令費爾南德向朗諾遞交了辭呈,以身體、年紀、形勢等諸多理由説明他無法再擔任總司令一職。 [41] 
費爾南德在遞交辭呈後的第三天,攜帶家人飛往法國。 [41] 
4月5日,高棉共和國總統朗諾離開柬埔寨,其名目是到印度尼西亞作非正式訪問,另外到夏威夷治病。 [42] 
在此之前,因西哈努克拒絕與朗諾談判,為儘快結束戰爭,美國開始尋求新的解決辦法:讓朗諾離開這個國家。美國大使迪安向朗諾傳達此意,在嚴酷的形勢和美國人的壓力之下,朗諾終於妥協。 [40] 
4月17日,解放金邊高棉共和國滅亡,波爾布特當日下令讓金邊市民離開城市,疏散到農村。 [23]  [43] 
4月23日,波爾布特由距金邊40公里的磅士碑省出發,乘車秘密抵達金邊。 [44] 
從1963年被列上黑名單倉惶逃入叢林算起,波爾布特已經同這個城市闊別了12年。設指揮部於火車站旁的某樓房,命令在城市四周建立防禦線,嚴防任何敵人的反撲。 [44] 
4月25日至27日,由喬森潘柬埔寨王國民族團結政府副首相的名義,在金邊主持特別國民大會。 [45] 
為了體現這次會議的代表性,會議代表中有羣眾組織、民族解放人民武裝力量、僧侶、民族團結統一陣線、民族團結政府的代表共300多人。這次會議作出了四項決議,其最核心的一條就是確認這個柬埔寨勞苦大眾及其兒女—民族解放人民武裝力量的勝利,初步確定了勝利之後的國家發展方向。會議專門對西哈努克和他的密友賓努親王作了一條決議,確認西哈努克在新的歷史階段仍是國家元首,仍然擔任柬民族統一陣線主席;賓努親王仍然擔任民族團結政府首相和民族統一陣線中央委員會主席。 [45] 
4月28日早,喬森潘在廣播宣讀公報 [45] 
特別國民大會的公報雖然是由喬森潘宣讀的,但其中幾乎每個字,都經過了波爾布特的反覆推敲。公報在大會作出的四條決定中,第二條值得注意:
「特別國民大會莊嚴宣佈,承認並尊重柬埔寨人民和柬埔寨民族解放武裝力量的要求:他們要建立一個獨立、和平、中立、主權、領土完整和不結盟的柬埔寨,他們要生活在充滿真正幸福、平等、正義和民主的民族大家庭中。在那裏不再有貧富、剝削和被剝削的階層,是一個全體人民生活和諧、和平,全民族大團結中的社會。在那裏,全體居民從事勞動,致力於生產,建設和保衞祖國。」 [45] 
整個公報沒有一個字提到在國內實際領導了這場勝利的柬埔寨共產黨。表面上的領導者仍是西哈努克和他所領導的民族團結陣線。然而發生在柬埔寨的一切,無論是城市居民的撤離政策,還是對「新生者」們的特殊關照,以及對市場、貨幣的打擊取締,全部出自於一個有着嚴密紀律、相當有效的組織機構—革命組織(Revolutionary Organization),高棉語讀作「安卡」(Agn Kar)。而安卡的代表者就是在火車站指揮部裏的「大兄弟」波爾布特,「二兄弟」農謝 [45] 
5月1日,西哈努克在北京發表聲明,定攻佔金邊的4月17日為柬埔寨國慶節。 [49] 
8月,英薩利代表新政權參加了在利馬召開的不結盟國家會議 [49] 
10月,西哈努克代表柬埔寨前往紐約參加第30屆聯合國大會 [49] 
在此之前,波爾布特疏散金邊後,就開始考慮讓親王回到柬埔寨,並在國際上為樹立新政權的形象而發揮作用。關於柬埔寨代表團的問題上,中央委員會有一番熱烈的議論,最後決定:由西哈努克代表柬埔寨前往紐約出席大會。 [49] 
這是柬埔寨新政權在聯合國的第一次亮相,關係到國際社會對這個政權的最初印象。按照波爾布特的想法,在聯合國大會結束之後,親王還將到一些對新政權持友好態度的國家,如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等國訪問。由於西哈努克遠在北京,而新政權如何在國際講壇上展示自己的形象、如何表述國家的對內對外政策,確需要一番研究;再則,西哈努克對於新政權有些什麼看法,他會如何看待自己的這次外交使命,對波爾布特等為了顯示新政權對親王的尊重和誠意,同時也表示此次使命的重大意義,波爾布特決定派出喬森潘、英薩利夫人英蒂利前往北京,邀請親王返回金邊。 [49]  [50] 
西哈努克在闊別5年的王宮裏停留了19天,然後啓程前往紐約,參加第30屆聯合國大會。5年以來,柬埔寨的席位一直由朗諾政權所佔據,西哈努克在聯合國會大廳講壇上宣佈:「我作為國家元首的、並且自1950年以來就是聯合國成員國的柬埔寨國家不會承認在1970年3月18日和1975年4月17日之間非法佔據柬埔寨在聯合國及其所屬或有聯繫的各組織中的席位的所謂『高棉共和國 』的發言、聲明、投票、保證和其他行動的有效性。」這份由波爾布特等人審定的講稿,共13個部分,洋洋萬言,涉及到了國際國內的各個方面。由於金邊解放後基本處於對外封閉狀態,外國人很難了解柬國內的局勢,所以西哈努克的講話自然引人注目,至少它提供了這個國家政策的基調。比如,它強烈抨擊了支持朗諾政權的美國;認為柬埔寨是第三世界鬥爭的榜樣柬埔寨在重建中所走的自力更生、徹底獨立的道路;它支特越南進入聯合國的姿態;它在外交上的基本政策等等。 [50] 
西哈努克在聯合國的出現是他個人也是紅色高棉新政權的成功,會議結束之後,他又去了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為締結新政權與這些國家的友好關係。 [50] 
此年,在火車站原來用作調度室的房間裏,波爾布特主持了好幾次重要的會議。首先是在政權建設上,徹底摧毀舊政府的政權機構,在經濟上,過去通行的一切基本都要打碎,代之以新的經濟模式,比如,貨幣和市場要廢除,推行配給制,按需求分配,避免有人掠奪財富;廢除私有制,實行公有化和集體化;儘量減小家庭在杜會生活中的作用,包括吃飯都在公共食堂進行。 [46] 
在保衞國家方面,首先重視的是對反革命分子的鎮壓;為了明確階級陣線,對所有人都需要來一次甄別,通過其階級出身確定他的階級屬性;同時,要嚴防國外帝國主義和仇視柬埔寨革命的敵對勢力的進攻,因此這支8萬人的人民解放武裝部隊不僅不能裁減,相反要保持高度的警惕,隨時準備用革命的武力挫敗敵人的進攻。 [46] 

波爾布特建國執政

1976年1月,柬埔寨通過憲法改國名為「民主柬埔寨 [1]  [48] 
3月,西哈努克主動向「革命組織」遞交了自己的辭職信。 [51] 
4月5日,民主柬埔寨政府於廣播中發表了關於西哈努克親王請求退休的聲明。 [51] 
4月14日,波爾布特在民主柬埔寨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上當選政府總理。 [1]  [48] 
此日,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作出了好幾項重大決定:確定了人大常務委員會,由農謝擔任委員長;決定接受西哈努克的退休要求;決定接受賓努為首的前政府的辭職;決定任命民主柬埔寨國家主席團,主席為喬森潘;決定任命民主柬埔寨新政府。總理為波爾布特,負責外交事務的副總理為英薩利,負責經濟的副總理為温威,負責國防的副總理為宋成,新聞和宣傳部長為符寧,衞生部長為秀臣,社會事務部長為英蒂利,公共工程部長為篤澎,文化教育部長為雲亞。 [48] 
1976年4月民主柬埔寨中央政府架構 1976年4月民主柬埔寨中央政府架構 [97]
新政府的名單公佈,「波爾布特」之名首次被世人所知。50年代曾有人用過「波爾」這個名字,但「布特」二字從來沒有出現過。自1963年他逃出金邊進入叢林以來,波爾布特第一次由幕後走上了前台。 [48] 
波爾布特 波爾布特
9月5日,黨的青年雜誌在9月號上刊登了一篇長達10頁的文章,慶祝黨的25週年生日。 [52] 
以這篇文章的觀點和紀念日來看,顯然把黨的成立時間定在1951年9月了,而這與波爾布特等黨中央領導人的觀點大大相左。在波爾布特等領導人看來,建黨的確切時間是在1960年9月30日,在那次黨的代表大會上,波爾布特、農謝、英薩利等現任黨的主要領導人均進入中央委員會,波爾布特當選為總書記。從1974年起,黨的文件在提到建黨日的時候,統統把1960年作為黨的誕辰時間。在1976年黨中央常委會議上,專門對黨的誕辰日作了一個決議:「不要再用1951年這個概念,從此對之進行明確分劃。」 [52] 
9月10日,擔任民柬總理的波爾布特突然以健康原因宣佈辭職,由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委員長農謝代理總理職務。 [52] 
英薩利透露説,當時曾經發生過一場政變。波爾布特再次強調秘密工作的高度重要性,任何靠近他的人都要受到搜身,一大批老戰士和擔任領導職務的高級領導人遭到逮捕。 [52] 
10月,波爾布特恢復工作。 [52] 
在此之前,柬共東北大區的書記黎薩南(Ney Saran)於9月11日以叛國罪遭到逮捕,幾天之後,黨的元老、波爾布特的老戰友高密(Keo Meas)也以同樣的罪名被捕。不久,以同樣罪名被捕的還有波爾布特和英薩利的老戰友、前中央委員科莫立(Keo Monl),柬埔寨駐河內大使善安(Sien An),以及東大區好幾位資深的高級官員。許多國外的觀察家們認為,波爾布特此舉的目的在於迷惑政敵,讓他們統統跳出來,然後再一網打盡。後來,人們根據黎薩南和高密在監獄裏不完整的供詞判斷,兩人並非要策劃陰謀推翻波爾布特,而是因為兩人都是老革命,他們和他們手下的人對波爾布特所持的「四年計劃」所反映出來的左傾政策感到不滿。 [52] 
如果不是發生了這次所謂的「政變」,民束政府原來是準備將「四年計劃」公諸於世的,在當年9月30日黨的生日那天,原本還計劃宣佈柬埔寨共產黨的公開。由於「雜誌事件」和隨之而來的清洗,黨的公開被推遲了一年,而「四年計劃」根本就沒有公佈。當年黨的生日那天,所有的慶祝活動都被取消了,波爾布特和他的同事們,將大量時間花在判斷分析黨內外敵人推翻民柬政府的陰謀上。自此,民柬政府和柬共內部,開始了一場清洗運動。這場運動的代名詞是一個叫圖士倫(Tuol Sleng)的地方,代號為S-21。 [52] 
年末,柬埔寨共產黨在金邊召開了一次回顧一年來成就和問題的總結大會。會上,在黨內挖反革命的調子大大升温。波爾布特在作報告的時候,告訴人們説:「黨的軀體已經生病了,病菌在何處還不能確切判斷,但它一定會冒出來被我們發現。我們尋找病菌的努力還沒有獲得成功。它們隱藏在黨的軀體內部,如果我們聽之任之,那這些病菌就會產生真正的危害。」又説:「在我們黨內,是否還有埋藏很深的秘密叛徒分子呢?他們是不是全都消失了呢?根據我們過去十年來所作的觀察,可以很清楚地回答,他們並沒有全部消失。這是因為我們的黨發展太快,一些不可信賴的人也一直在不斷地向黨滲透,敵人很容易就鑽進我們的隊伍中來。他們也許只有一個人,兩個人,但他們肯定存在。」 [53] 
因此,波爾布特由此也推論出,黨的秘密工作具有高度的重要性。「國內形勢的全面發展已經使我們黨可以公開活動了,兄弟黨也一再要求我們公開…敵人也想我們公開,這樣他們就可以清楚地看清我們以達到他們長久沒有實現的目標。公開黨會帶來保衞黨的領導核心的問題。在9月和10月份,我們已經考慮公開,但是我們所看到的材料反映出敵人正千方百計想打敗我們。如果黨在這時候公開了,那在一些人中間,就會出現額外的矛盾。」接着他便道出了黨所面臨的嚴峻局勢:值得信賴的幹部嚴重缺乏,全國合作社的負責人中,只有一半人是黨員。在有的地區,「四月十七日人」、「新生者」居然也擔任了領導職務,而造成勞動產量下降的正是這些「資產階級分子」。所以,要加快革命步伐,就要對黨的隊伍進行純潔,就要開展階級鬥爭,重新審查個人歷史,充實各地的幹部隊伍,強調集體食堂、集體勞動和集體領導的重要性。 [53] 

波爾布特政權崩潰

1977年初,波爾布特、英薩利分別到各地部署清黨問題。 [54] 
在此之前,新政策推行後,國內的農業歉收、工業的發展緩慢,而又挖出大量的外國特務。在波爾布特、英薩利和農謝等人看來,上面的政策是好的,只是被下面的特務執行歪了,當務之急還是清除隊伍中的敵人和偽裝分子。於是波爾布特、英薩利分別到各地部署清黨問題。 [54] 
7月14日,符寧於S-21集中營被處死。 [60] 
符寧,是波爾布特的初中同學,曾是西哈努克政府裏的部長,國會議員;朗諾政變後,擔任柬埔寨王國民族團結政府的新聞和宣傳大臣;1975年柬共掌權後,擔任新聞部長。本年在大清洗中被捕,在集中營遭受艱難折磨,精神完全崩潰。他在其供詞的邊上寫有「我不是人,我是畜生。」此日被處死。 [60] 
接着是一大批被懷疑是外國特務、策劃顛覆柬共政權的高級官員,他們中有資深革命者高密和農順,東北大區書記黎薩南,中央黨校校長莫金龍,北部大區書記貴通,商務部長蘇瓦西,國家主席團第一副主席索平,交通部長篤平,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寧羅,外交部高級官員韓森雷利,西部大區書記朱傑,東部大區司令桑輝,駐華特命全權大使篤砍敦,西北部大區書記莫桑巴等等。 [60] 
10月27日,於金邊城南奧林匹克體育場舉行柬埔寨共產黨成立17週年大會,將一直處於地下狀態的黨公開。 [55] 
上午10點,大會開始,開始了他長達5個小時的講話。「在紀念我們柬埔寨共產黨誕生17週年之標,我要在這裏正式宣佈今年紀念活動的一個特點,我們黨決定宣佈:柬埔寨共產黨在國內和國際上正式公開。」這篇5個小時的講話無疑是柬共的一個宣言書,共分為3個部分:關於柬埔寨共產黨誕生以前從奴隸社會到1960年柬埔寨共產黨誕生這一時期人民的鬥爭運動;關於柬埔寨共產黨領導的民族民主革命運動;關於柬埔寨革命的新階段,即繼續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以及保衞民主柬埔寨的任務。在波爾布特的這篇講話中,一直強調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因此從頭到尾絲毫沒有提到外國對他們革命和建設的援助和支持;一直強調柬埔寨目前的社會狀況是柬共的獨創,沒有任何國內外先例可循;在柬全國範圍轟轟烈烈實施的「四年計劃」,在這篇講話中一個字也沒有提及。 [55] 
關於「人民內部矛盾」和「你死我活的對抗性矛盾」在講話中佔的分量很重。人民內部矛盾的存在是「由於每個人本來所固有的原階級的階級烙印,而他們只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剛剛開始按照革命和無產者的面貌改造自己」。敵我矛盾的存在是由於「國際反動派和帝國主義的各種特務還潛伏在暗地裏進行破壞革命的活動,還有一小撮反動組織繼續反對和破壞我們柬埔寨的革命。這些人只佔全國人口的百分之一或百分之二。」根據這個估計,在全柬的敵人和特務的數量大約為14萬人。 [55] 
10月28日,波爾布特率領幾位柬埔寨主要領導人,以柬埔寨政府總理和柬埔寨共產黨總書記的身份,開始對外國進行友好訪問。 [55] 
12月31日,民主柬埔寨外交部發表聲明,中斷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外交關係。 [57] 
此年底,柬埔寨和越南這兩個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爆發了嚴重的武裝衝突。 [57] 
戰爭的起因眾説紛紜。越南共產黨方面認為,在柬埔寨抵抗運動反對朗諾政權和美國入侵的戰爭中,越南給予了大量人力物力支援,包括反擊美國顧問策劃的朗諾「真臘戰役」這樣的大戰役,都有大量的越南軍隊參加,有的戰役的指揮官本來就是越南軍官。但在柬埔寨解放後,波爾布特等人不僅不對越南表示感謝,反倒恩將仇報,在邊境地區不斷挑起衝突,殺害了大批越南僑民。 [57] 
柬埔寨共產黨方面認為,在反對美帝國主義的鬥爭中,柬埔寨給予越南人的支持要遠遠大過越南人對柬埔寨的支持。比如在越南~柬埔寨邊境的「庇護區」問題上,若非柬埔寨讓越南人在這裏修整集訓,那越南南方的軍隊早就被美國人消滅了。根據波爾布特和英薩利的説法,早從1930年起越南就夢想取得柬埔寨,建立了一個「印度支那共產黨」的組織,其目的是建立一個越南的「印度支那聯邦」來代替法國的「印度支那聯邦」,把柬埔寨和老撾都整合到聯邦中。從第二次世界大戰起,越南又吞併了柬埔寨的領土,其面積為6.5萬平方公里,人口近400萬。1975年,越南大肆宣揚「特殊的友誼和特殊的團結」,欲把柬埔寨納入自己的勢力範疇。1977年以後,越南和蘇聯國際擴張主義者有了奪取柬埔寨的具體戰略。越南根據它的「印支聯邦」戰略和它的「在一個黨的領導下只有一個國家、一國人民」的政策,想做印度支那的大國,還想做東南亞的大國。為了證明他的話的確切性,波爾布特説:柬埔寨剛剛解放,越南就侵佔了屬於柬埔寨的威島。同時,越南人又不斷從陸上對柬埔寨發動進攻,以進行威嚇。 [57] 
1978年1月6日,越南開始撤軍。
在此之前,越南軍隊已經在某些地方深入進了柬埔寨領土20公里,抵達了柴楨省。據柬埔寨方面稱,越南軍隊的這次一共動用了5萬人。邊境的激烈戰鬥持續了一個星期,此日越南開始撤軍。 [57] 
柬越交戰的一星期中,一次高級官員會議上,韓森雷利(1976年12月被捕的原民柬外交部高級官員)的供詞被拿出,該供詞稱:越南一直在從事推翻民柬、以親越分子取而代之的活動。這個陰謀涉及到一些前政權的政客、當年『印支共產黨』的一些成員和部分柬共高級官員。這份1976年的供詞準確地説出了越南將在1977年3月或4月對威島等柬屬島嶼進行佔領,因為這些地方儲有石油。另外,越南軍隊還將越過邊界攻擊柴楨省一帶。這份供詞的準確性使人們更加深信:在國內和黨內,確實存在一個顛覆陰謀集團。 [57] 
5月,大批從柬埔寨中部和其它地區調集的部隊向東部開進,把受到索平(So Phim)信任、參與政變活動的各級軍事指揮官和各級黨的幹部予以逮捕。一個月內,整個東部大區的領導層基本完成更換。為防止越南再度進攻,金邊決定對東部進行移民,將幾萬人從東部遷往西北地區。 [58] 
在此之前,與越南接壤的東部大區的部隊缺乏良好的表現,來自S-21集中營的供詞也使波爾布特等人對東部大區的領導人開始產生懷疑。當時的東部大區黨的書記、東部大區為人民服務委員會主席是索平(So Phim),一個從40年代起就投身於反對法國殖民主義統治鬥爭的老黨員。他同時是柬共黨中央委員,柬共中央第二副書記,並擔任僅次於喬森潘的國家主席團第一副主席一職。 [58] 
根據1977年被捕的柬共黨校校長莫金龍的供詞,黨內的反對派一直在策劃政變,而這場擬議中的政變的指揮部就在東部大區,暗示索平和他東部大區的那些各區、社的書記們,都與這場政變有關。
此時的東部大區,不僅人口數量在全國居較高地位,而且因其物產豐富而在國民生產總值中舉足輕重,索平本人在東部大區有較深厚的基礎,在一般民眾中也有較大影響。在政策的貫徹執行上,索平也表現出了較大的靈活性。比如,當局的易服政策所提倡的服裝色彩一定是黑色的,汗巾是紅色方格的。但在索平的管區內,人們的服裝樣式和色彩卻沒有那麼嚴格的管制;在公共食堂、集體開伙的執行上,雖然當局在1977年有了明文規定,但東部大區很多地方仍遲遲沒有落實,索平對此睜隻眼閉隻眼。 [58] 
到1977年中期,索平的名字已經頻繁地出現在S-21集中營犯人們的供詞中,他身邊的一些軍事指揮官和地方官員也開始遭到逮捕。即便是這樣,在越南攻入柴楨省之前,仍然沒有人敢於公開指控勢力雄厚的國家主席團副主席。本年5月,被捕的東部大區軍事指揮官桑輝(Sam Huoy)在其供詞説:從1977年起,東部大區的軍官們就已開始策劃政變,準備在9月柬共黨的生日那天對首都發起攻擊。按照桑輝的説法,索平是整個政變計劃的總指揮和協調人,進行策應的有西北大區的黨書記、西部大區為人民服務委員會主席、柬共中央候補常委、柬埔寨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第二副委員長寧羅(Ros Nhim),他也是從40年代起就開始反對法國人統治的老黨員。兩人不僅在政治上有共識,而且還是姻親。 [58] 
桑輝在他的供詞中對索平的活動交代得非常詳細。桑輝説:索平想要建立一個反對黨,他曾告訴手下的人:「我們必須小心謹慎行事,建立個與目前的柬共路線完全不同的政黨。我們計劃要重新恢復使用貨幣,發放薪金,實行軍銜,建立起市場。這些就是我們的目標。我們一定要朝這個方向努力。」但是,索平在1977年9月動用軍隊實行政變的計劃卻由於越南在這個月開始的入侵活動而告吹。到10月份,索平又改變了戰略,把原先推翻金邊柬共政權的軍事政變更改為打開國門,讓越南人輕而易舉就從東部攻入柬埔寨領土。 [58] 
波爾布特於是決定對東部大區的政變陰謀進行鎮壓。為了迷惑政變的組織者們,波爾布特專程來到東部大區,對剛剛遭受越南人侵略的東部人民表示慰問,同時高度讚揚東部大區軍民的英雄主義精神。波爾布特前腳剛走,鎮壓反叛者的行動便開始實行。索平於6月3日自殺身亡。另一些與索平有千絲萬縷聯繫的軍官或黨的幹部,在逮捕的槍口對準他們之前倉促出逃,有的直接越境逃到了越南,尋求政治避難。其中就有當時民柬軍隊某師的副政委、後來「柬埔寨人民共和國」的主席韓桑林 [58] 
6月底,整個東部大區的局勢完全控制在了金邊的手中。英薩利宣佈,一起集中在東部大區的政變陰謀被英勇的柬埔寨軍民所挫敗。 [58] 
7月,民柬的第二號人物農謝會見了來訪的丹麥共產主義工人黨代表團。在談話中,農謝回答了外界十分不解的美國中央情報局、蘇聯克格勃和越南人聯合推翻民柬的陰謀。 [59-60] 
9月,柬埔寨共產黨召開全國代表大會。 [47] 
這是失去執政權力前柬共的最後一次全國大會,參加者均為中央和地方掌握實際權力的60名代表。波爾布特左右兩旁是農謝和西南大區的黨書記塔莫(後來的民柬國民軍總參謀長),公認的波爾布特政策的堅定擁護者,向其他地區提供和輸送了大量對黨忠貞不二的幹部。在這次會議上,波爾布特作了長篇講話,對加緊實施四年計劃的問題作了具體部署,要求在1980年前,三分之一的合作社都能夠成為自給自足的模範。這次會議在政治上並沒有作出什麼大的決定,它的主要目標是解決經濟問題。 [47] 
11月14日,越南的新聞機構第一次以「來自柬埔寨解放區的消息」,説是柬境內的人民已不堪波爾布特—英薩利集團的壓榨,開始起義。 [56] 
11月16日,越南報紙又以「來自解放區的消息」首次刊登了原柬埔寨東部大區區委員、第四師副師長韓桑林的「傳單」,呼籲柬埔寨各地人民奮起鬥爭,推翻波爾布特一英薩利集團。 [56] 
此月中旬,民主柬埔寨副總理温威被逮捕,被關進S-21集中營 [60] 
温威是從40年代起就參加反對法國殖民統治的老戰士,招供説他自1956年起就加入了美國中央情報局。「雖然我的外表是革命的,但我的本質卻不是。」50年代後期,他是黨的城市支部裏的活躍分子,1967年曾設法幫助喬森潘、符寧、胡榮逃出金邊,到叢林加入游擊隊。兩年之後,他自己也逃到西南部的叢林加入了游擊隊,後來又轉到金邊附近的地區開展武裝鬥爭。據他的交代:「到1974年,革命進展十分順利,我無法完成美國中央情報局的計劃。」 [60] 
當上負責經濟的副總理之後,温威在1977年的工作似乎並不令波爾布特等人滿意,尤其是在波爾布特提出將柬埔寨從農業社會轉變為工業社會的口號後,温威並沒有為之制定出得力的措施。但是,温威是否真的在從事陰謀活動或意欲出賣柬埔寨,從他的供詞裏確實還難以得出結論。 [60] 
12月2日,以韓桑林為主席的「柬埔寨救國民族團結陣線」宣告成立。 [56] 
在發佈的聲明中,這個陣線稱:1975年4月17日的偉大勝利,開創了柬埔寨民族的一個獨立、自由和社會主義的新紀元。但在過去三年裏,一個歷史上空前殘暴的軍閥獨裁製度在柬埔寨得以建立。他們把所有權力掌握在他們家庭之中,走向叛國殃民的道路,給同胞們製造了無數的痛苦和悽慘情景,把我們的民族驅入種族滅絕的危險境地。 [56] 
這份聲明很詳細地列舉了「波爾布特—英薩利集團的罪行」:
解放剛幾天,就取消城市,強迫數百萬城市、市鎮人民到農村,在苦役勞動制度下過着窮困、極度勞累致死的生活;
割斷了對父母、兄弟姐妹、夫妻、親戚和鄰居的一切神聖的情感;
搞集體吃、集體住、取消貨幣、取消集市,使人民食不裹腹,衣不蔽體:他們還制定把人民分類的政策,以便於控制和指使,也使人民互相殺害;
無數愛國者革命者,以及建立過功勳的老戰士,只因為不贊成他們的反動路線和殘暴政策而在各級、各地方遭到成批的殺害;他們甚至企圖把東部地區約170萬人全部殺掉;
他們禁止宗教信仰,強迫僧侶還俗;組織強迫性的集體結婚,製造了無數家庭離散、傷風敗俗的情景;
他們將從小學到大學的幾乎所有學校全部取消,迫使十三四歲的所有兒童不能上學,而去從軍。
這份聲明宣佈,為推翻這個家長式的統治集團,把國家和民族從奴隸棚鎖和滅亡災禍中拯救出來,「柬埔寨救國民族團結陣線」宣告成立,並號召人民同他們一道,奮起鬥爭。 [56] 
這份聲明公佈了自已的政治主張,一共有11項,基本與現行金邊政權的完全相反。比如,解散人民代表大會,舉行普選選舉國會;所有柬埔寨人可以重返家園,自由居住和來往;取消「集體芳動、集體吃飯」的制度,實行八小時工作制和按勞取酬工資制:恢復市場:取消強迫婚姻制度,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取消「波爾布特-英薩利集團」的反動文化,發展國民教育,設立普通學校、大專和中等專業學校,重用科學家、技術人員和文化藝術家等等。 [56] 
「柬埔寨救國民族團結陣線」成立之後,世界各國反應冷淡,只有蘇聯、匈牙利、東德、捷克、古巴等國的報刊刊登了對這個「陣線」支持性報道,但大都比較謹慎,不過300多字而已。 [56] 
12月22日,波爾布特接受記者採訪。 [61] 
科德威爾(右起第一) 科德威爾(右起第一)
記者共有三名,前兩位分別是伊莉莎白·貝克爾(Elizabeth Becker)和理查德·杜曼(Richard Dud-Man),二人是持非社會主義觀點的美國記者,這也是民柬接待的第一批來訪的「資產階級記者」。他們兩人曾在70年代初來到過柬埔寨,向世界報道了由柬共取勝的戰爭。他們此次之所以獲准來到柬埔寨,是因為在接待了來自社會主義國家或持社會主義觀點的新聞界人士之後,民柬希望建立公正對待新聞界的形象。第三名記者叫馬爾科姆·科德威爾(Malcolm Caldwell),是供職於英國倫敦大學蘇格蘭馬克思主義學者,自民主柬埔寨成立以來便成為它堅定的支持者,幾年間寫了大量的文章為民柬的政策辯護。此次是作為「朋友」受到友好邀請。此日是在他們結束訪問柬埔寨的頭一天,波爾布特決定接受他們的要求,同意對他個人進行採訪。 [61] 
12月24日,根據波爾布特的指示,在金邊舉行了對科德威爾的悼念,英薩利出席並且作了一個簡短的悼念感懷。 [61] 
在此之前,汽車將貝克爾和杜曼載回旅館的同時,另一輛車又把科德威爾送到了波爾布特的面前。兩個人談起了農業政策問題和社會主義的經濟問題,滔滔不絕。直到晚飯時間,談話才不得不結束。科德威爾回到旅館的時候,容光煥發,對貝克爾和杜曼説,他同波爾布特之間的談話非常坦率,而且像朋友般的真誠。波爾布特邀請他在1979年再來柬埔寨,來「衡量一下革命在柬埔寨創造了什麼樣的成功」。科德威爾非常興奮,一再把柬埔寨比作他的故鄉蘇格蘭。三個人談到晚上11點,這才各自回房,整理當天的筆記。兩小時之後,即23日午夜1點,旅館的房門被強行撞開,一夥荷槍實彈的人闖了進來,科德威爾和一個闖入者被當場打死。 [61] 
12月25日,越南人民軍以14個師、超過12萬人的部隊向柬埔寨發動了大規模進攻。 [61] 
12月29日,茶膠被越軍解放。 [61] 
此日,波爾布特會見了來自加拿大的一個友好代表團,在一個小時的會談中,波爾布特説,越南軍隊遭受了「巨大打擊」,而柬埔寨軍隊正在收復被越南人佔據的領土。 [61] 
1979年1月4日,越南軍隊控制了整個湄公河東岸的地區,與金邊隔岸相望。 [61] 
1月5日,以韓桑林為主席的柬埔寨救國民族團結陣線召開了「柬埔寨人民革命黨」(Kampuchean People's Revolutionary)的代表大會。 [63] 
這次會議在政治上要達到的目的在於,當金邊和其他的柬埔寨領土被攻佔之後,其勝利者將以這個組織機構和其領導下的軍隊的面目出現,而非由越南人出面扮演佔領者的角色,以避免刺激柬埔寨人的反越情緒。 [63] 
1月6日,除了一些特殊部門外,要求每個人按照政府的佈置有組織地撤離。 [63] 
雖然是要求有組織地撤離,然而車輛、人員的集中都有很多困難,很多人脱離或失蹤。此日晚,很多人冒險私自逃離了金邊,省裏原來住的一些「新生者」們也在炮聲中逃散。 [63] 
1月7日,越南人民軍解放金邊,波爾布特和他的同事們倉促撤離首都,由此告別歷時將近四年的波爾布特時代。 [61] 
此日,金邊已經基本成為一個沒有抵抗力量的城市,柬共領導者們沒有想的越南人會來得那麼快,沒有來得及組織哪怕形式上的抵抗,甚至連大批珍貴的檔案都沒有來得及帶走。當天,越軍在炮火的和飛機的掩護下,以坦克和裝甲車開道,解放了金邊。 [63] 
1月8日,柬埔寨人民革命委員會宣佈成立。 [63] 
在發佈的新聞中,這個委員會稱:1979年1月7日,柬埔寨革命武裝部隊和人民完全解放了首都金邊並控制了全國。為了按照柬埔寨各族人民的意願處理內政外交事務和管理這個國家,因此成立了柬埔寨人民革命委員會。後來更名為「柬埔寨人民共和國」。 [63] 

波爾布特負隅頑抗

民主柬埔寨部隊和部分抵抗運動游擊隊,以豆蔻山為大本營,民柬政府的辦公機構也從金邊撤到了這裏。波爾布特、英薩利農謝喬森潘的辦公室,也從金邊的樓房搬到了林間的草屋中,在豆蔻山中召開一系列的會議,部署抵抗運動,波爾布特時年54歲。 [66] 
1979年1月13日,民主柬埔寨駐外使館散發了政府的聲明。 [66] 
聲明中説:「現在,我們保存了全部的有生力量。以柬共中央書記、民主柬埔寨政府總理波爾布特為首的所有領導人,正在神聖的柬埔寨領土上,領導柬埔寨人民進行英勇的鬥爭。」聲明還以「對整個柬埔寨民族和全體柬埔寨人民的命運負有責任的、以波爾布特為總理的民主柬埔寨政府的呼籲」,要求全世界愛好和平的政府和人民以各種形式支援柬埔寨人民的抗越鬥爭,迫使越南撒出柬埔寨,呼籲國內外的柬埔寨人團結起來,決不讓越南滅絕自己的種族。 [66] 
6月1日到6月2日,在豆蔻山中舉行了負責游擊戰爭的幹部大會,並作出了重要決議。 [66] 
這份題為《更加有效地執行遊擊戰爭路線,最後打敗越南侵略者》的文件,與其説它是一次會議的決議,不如説是一份游擊戰爭的軍事文獻。文件詳細地分析論述了游擊戰爭、游擊隊和游擊戰的性質;游擊隊和游擊戰的重要性;游擊戰戰術;從哪兒尋找遊擊力量;如何武裝游擊隊;游擊隊使用什麼武器;更大力和有效地領導遊擊戰爭的觀點和立場。 [66] 
8月21日,宣佈成立愛國民主民族大團結陣線。 [1-2] 
波爾布特採取了與斯大林同樣的策略,即訴諸愛國主義與民族主義。斯大林掌權後推行蘇聯農業集體化,造成了蘇聯遍地饑荒(烏克蘭大饑荒最有名),國內民怨沸騰,黨內暗流湧動,軍隊不滿顯露,矛頭隱隱指向斯大林。斯大林於是發動了大清洗,然而卻因為蘇軍的高級將領及中下層軍官被大量清洗,導致納粹德國摧枯拉朽一樣兵臨首都莫斯科,而俄羅斯人無意保衞蘇聯共產黨政權,蘇軍士氣低迷。斯大林紅場演講以來,原先已被徹底否定的俄羅斯族的民族英雄們統統被恢復名譽,衞國戰爭(俄法1812年戰爭)被與當下的蘇德戰爭聯繫在一起,號召俄羅斯人抗擊德軍,甚至解散了共產國際,向世人表示不再輸出革命 [62]  [65] 
11月14日,聯合國通過決議,要求越南立即從柬埔寨撤軍,讓柬埔寨人民在聯合國秘書長或秘書長代表的直接監督之下,通過自由的、直接的、秘密的普選,選擇自己的政府和政治制度。 [64] 
在當年召開的第34屆聯合國大會上,譴責越南出兵柬埔寨成了重要議題之一。美國和其盟國把越南出兵柬埔寨看成是蘇聯國際擴張主義戰略的一部分,對此高度警惕。聯合國大會上,一片對越南的譴責之聲。本次決議贏得了絕大多數國家的擁護,而越南和支持越南的國家則相對孤立。金邊新政權在公佈了自已的內政外交政策之後,只有越南、蘇聯、捷克波蘭印度承認了金邊政權。儘管許多國家並不喜歡波爾布特的民柬政權,但是,在外交和國際關係上,由於拒絕承認「偽政權」,於是,仍就認為民柬是柬埔寨合法的代表。在紐約聯合國大會的廣場上,民柬的旗幟仍同世界100多個國家的旗幟在一起迎風飄揚。 [64] 
12月18日,擔任民主柬埔寨國民軍最高委員會主席兼總司令。 [7] 
當時,越南軍隊控制了柬埔寨全國一半的土地和幾乎所有的大中城市,另有一半領土掌握在民柬武裝和各游擊隊的手裏。由於越南在美國撤出之後,接收了大量美國武器,同時又在接受蘇聯的援助,在武器裝備上遠遠勝過游擊隊,單憑民柬是不可能把越南軍隊趕出柬埔寨的。為了儘快把抗越戰場聯成一片,需要結成廣泛的統一戰線。本月在西部地區召開人大常委會、民柬政府、民柬國家軍隊的聯席會議。會議的核心是聯合柬埔寨社會各階層力量,開展廣泛的政治、外交和武裝鬥爭,迫使越南從柬埔寨撤軍。這次大會有幾項令人矚目的決議:
一、中止執行民主柬埔寨憲法,不再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
二、以愛國、民主、民族大團結陣線的政治綱領作為臨時的基本法令,農謝繼續留任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三、喬森潘擔任柬愛國、民主、民族大團結陣線臨時主席,同時繼續留任國家主席團主席;
四、改組民主柬埔寨政府,波爾布特讓出總理一職,由喬森潘擔任;負責外交事務的副總理和國防事務的副總理仍由英薩利宋成擔任;鑑於温威已被清洗,不再設負責經濟的副總理;貴通和蘇瓦西死後,經濟和財政部長由秀宗擔任;衞生部長為秀臣;社會事務部長為英薩利的夫人英蒂利擔任;文化教育部長為宋成的夫人云亞;總理府部長為吉春;國家科委主席為秀木;新聞部國務秘書為屠林;供給運輸部國務秘書為紹金洛莫;郵電交通部國務秘書為春海。
五、成立民主柬埔寨國家軍隊最高委員會,主席兼總司令為波爾布特;副主席兼總參謀長為塔莫;秘書長為宋成;副秘書長為蓋博。 [66] 
在民柬的這個決議公佈之前,波爾布特在豆蔻山區的一個秘密指揮部,接見了好幾批來自日本、瑞士、美國的新聞記者。記者們問起了他執政期間發生在國內的殺人的事和死亡人數問題。波爾布特回答説:「從1975年到1979年初,我們實行了一系列的政策,目的是要儘快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改變國家面貌,但我們也犯了錯誤,死了幾千人。」又説:「越南人指責我,説我殺死了上百萬的柬埔寨人,這是個彌天大謊。他們入侵我們的國家,造成了上百萬人的死亡,他們是把自己犯下的罪惡都推到我頭上來了。另外,從1976年到1978年,我們國家發生了6次反對政府的政變,如果我們要處決那些陰謀分子,那就會有幾千人死亡。」猶如斯大林把卡廷慘案栽贓給德國,波爾布特也把紅色高棉大屠殺栽贓給了越南。 [67] 
波爾布特又會見了一個美國廣播公司的電視採訪組。面對着攝相機,波爾布特大聲呼籲國際社會聲援柬埔寨抵抗越南侵略的戰爭,因為越南正在進行一場「種族滅絕」戰爭。「他們比希特勒還要壞。希特勒殺猶太人和那些反對他的人。可是越南人呢,他們既殺死反對他們的人,也殺死那些並沒有參加抵抗運動的無辜的老百姓。」 [67] 
1981年12月6日,宣佈「解散」柬埔寨共產黨。 [2]  [67] 
為了團結更多的人蔘與到民柬政府從事的愛國抗越鬥爭中來,波爾布特宣佈解散柬埔寨共產黨,並且公開宣佈退出政治,改而由喬森潘在民柬政府和軍隊中擔任最高首腦。 [74] 
這份由波爾布特親自起草的解散聲明稱:從1960年到1981年的21年間,柬共始終堅持了高度的犧牲精神、堅定的愛國主義精神及對民族和人民負責的精神,儘管在自己前進的道路上,出現過曲折和複雜的情況,也犯過一些錯誤,但柬埔寨共產黨還是出色地履行了自己的光榮使命。現在,面臨新的鬥爭形勢,正在執行不搞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新的戰略路線,從1979年2月以來全黨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和仔細斟酌,決定柬埔寨共產黨徹底解散;民柬政府機關繼續履行其使命。聲明特別提到「柬埔寨共產黨在自身宣佈解散的時侯,要求全體黨員有秩序地結束作為柬埔寨共產黨及以該黨黨員身份所進行的活動。」 [67] 
1982年6月22日,聯合抗越的「民柬聯合政府」宣告成立。 [67] 
此日下午4時,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國會大廈附近的乳白色會議大廳裏,西哈努克宋雙喬森潘在《民主柬埔寨聯合政府成立宣言》上簽字。根據這份宣言,民主柬埔寨聯合政府自簽字之日起正式成立,由西哈努克親王任主席,喬森潘任負責外交事務的副主席,宋雙任總理。聯合內閣設財政和經濟,國防,文化和教育,衞生和社會事務四個協調委員會。 [67] 
西哈努克主席説:「我們只有聯合才有希望,三派必須珍視和諧一致、合作、友誼和相互涼解。」喬森潘副主席指出:「現在要做的是執行聯合宣言的原則,推動柬埔寨人民的愛國鬥爭。」宋雙總理在講話中説:「希望團結一致把侵略者趕出去。聯合政府不僅有利於維護柬埔寨在聯合國的席位,在政治上乃至軍事上對我們也是有幫助的。」 [67] 
1985年8月24日,為改善民柬在國內與國外的形象,波爾布特宣佈退休,擔任民主柬埔寨國防高等學院院長、軍事顧問,時年60歲。 [7]  [83] 
同年,同棉素碧成婚 [17] 
1986年,女兒索帕澤達出生。 [16] 
波爾布特及女兒索帕澤達 波爾布特及女兒索帕澤達
1989年7月,由紅色高棉、金邊政權、拉那烈派和宋雙派四方圓桌會議以及關於柬問題的國際會議在巴黎舉行,雖然沒有達成任何協議,但各派至少明確了對方的立場,在某些問題上達成了諒解。 [68] 
9月26日,越南官方宣佈已從柬埔寨撤出了所有越南軍隊和裝備。 [68] 
1990年1月15日至8月28日,聯合國5個常任理事國在聯合國總部召開了關於柬埔寨問題的一攬子計劃文件,其中最著名的是《柬埔寨衝突全面政治解決框架文件》。內容分為5個部分:一、柬埔寨大選前行政機構的過渡性安排,即組成柬埔寨全國最高委員會,聯合國駐柬埔寨過渡時期權力機構將對柬埔寨選舉結果產生直接影響的行政機構置於其直接監督或控制之下,特別是外交、國防、財政、公安和宣傳;二、過渡時期的軍事安排,即建立聯合國柬埔寨過渡時期權力機構,執行維持和平任務,監督停火,核查外國軍隊撤出,集結所有柬埔寨軍事力量,監督、儲存和處理其武器;三、聯合國主持下的選舉;四、保護人權;五、國際保證。會議確定:由印尼外長阿拉塔斯和法國副外長埃德維熱·阿維斯夫人擔任解決柬埔寨問題的巴黎會議兩主席,負責在柬埔寨四大派政治力量間進行協調,並敦促柬各方儘快選出新成立的柬全國最高委員會的主席。 [68] 
9月9日至10日,在阿里·阿拉塔斯、埃德維熱·阿維斯兩主席的聯合主持下,金邊洪森政權的代表、紅色高棉的代表、西哈努克派的代表、宋雙派的代表齊聚印尼首都雅加達,共同達成協議,宣佈成立柬全國最高委員會,以此作為全柬的最高權力機構。四方代表還以聲明的形式宣佈接受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通過的文件,保證將文件作為解決柬埔寨衝突的基礎。 [68] 
成立最高委員會的重大意義之一在於它在認可金邊洪森政權存在的同時,承認了其他參與抗越鬥爭的三方組成的柬埔寨民族政府在柬埔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在新政府成立之前,這個委員會將是唯一的合法機構和權力來源,體現柬埔寨的獨立、主權和統一。這個委員會共有成員12名,金邊政權方面6名,其它三派各兩名。除了西哈努克外,金邊政權方面有後來的首相洪森、國防部長迪班、外交部長賀南洪,紅色高棉則是喬森潘宋成等人。 [68] 
1991年10月23日,《柬埔寨和平協定》簽字儀式於巴黎舉行。 [69] 
在實現全國大選前,柬埔寨的國家權力,交給由西哈努克任主席、有紅色高棉、洪森派、拉那烈派、宋雙派等四支柬主要政治力量組成的柬埔寨全國最高委員會。
1992年2月28日,聯合國安理會12個成員國的代表對在柬執行維持和平行動的方案達成一致意見:從1992年3月2日起,開始在柬埔寨實施維和行動。維和部隊的主要任務是:檢查外國軍事人員和顧問以及武器裝備的撤出;監督執行各衝突派別間的停火,解除各方武裝;檢查收繳各方的武器,調查外國停止軍事援助的情況;排除地雷,協助遣返柬埔寨難民。文職人員的任務主要是組織和監督選舉;安排難民重返家園;進行戰後的重建工作。 [70] 
6月13日,維持和平部隊司令桑德森中將宣佈:柬和平計劃第二階段於當日上午8時正式開始。 [71] 
在此之前,聯合國駐柬臨時權力機構軍事司令部發布的通令中,公佈了柬四大派的軍事實力:金邊政權柬埔寨人民武裝部隊總兵力34.69萬人,民主柬埔寨國民軍總兵力2.7萬人,獨立柬埔寨民族軍(拉那烈派)總兵力1.75萬人,高棉人民民族解放軍(宋雙派),總兵力2.77萬人。 [71] 
7月15日,在波爾布特的指導下,民柬又提出了一個和平計劃新建議。
這項建議提出兩點:一、確保越軍撤出柬埔寨;二、確保最高委員會是唯一合法機構和權力來源。那就是喬森潘提出的一個具體的裁軍條件和步驟:一旦金邊政權同意解散它的國防部,民柬將在第一週內集結10%的軍隊;一旦金邊政權同意解散它的外交部和財政部,民柬方面將在第二週集結20%的軍隊;一旦金邊政權同意解散新聞部,民柬方面將集結30%的軍隊;一旦金邊政權同意解散國民議會和部長會議,民柬方面將集結其餘40%軍隊。金邊方面對民柬的這個建議根本沒有理會。民柬當然也沒有集結一兵一卒。 [72] 
7月18日,柬埔寨全國最高委員會在金邊王宮舉行會議,討論實施第二階段和平計劃和柬埔寨的重建問題。
明石康作為聯柬機構的首腦出席了會議,他向出席的代表們宣佈説:從6月13日進入第二階段開始,柬埔寨三方已集結軍隊9003人,上交武器7371件,子彈44萬發;聯合國對全國行政機構的控制已開始實施。然而「民柬一方沒有參加第二階段的和平進程,沒有裁軍,也沒有上交任何武器。」 [72] 
8月5日,一名民柬武裝部隊的准將率領一幫武裝人員闖入設在磅同省克萊亞地區的525軍事觀察隊,威脅説他們駐紮這裏沒有得到民柬方面的許可,必須在三天之內撤走,如果違反他們的命令,他們將殺死該地的所有聯合國軍事人員。 [73] 
11月4日,柬埔寨三方已有5萬軍人在聯合國權力機構登記,並上交了武器。民柬一方仍然拒絕參與。
11月17日,聯合國秘書長提出了一份對紅色高棉不合作深表遺憾的報告,交安理會15個國家的代表傳閲。在美國、法國的促動下,一份制裁民柬的決議草案開始形成:凍結民柬在國外的資產;禁止其控制區出口礦產品和寶石;禁止柬鄰國從柬進口原木。 [73] 
11月30日,安理會以14票贊成、1票棄權通過了第792號決議,對民柬實行貿易制裁,要求各國切斷民柬控制區的石油進口和藥材出口。 [73] 
此次決議還確定:柬埔寨制憲會議的選舉在1993年5月以前進行,聯柬要在1993年1月31日前在其可以全面、自由出入的地區籌備選舉。這意味着,如果民柬還不合作,那將被排除在新政府之外。 [73] 
同日,民柬方面公佈了一個重大舉措:準備成立「柬埔寨民族團結黨」(National Unity of Cambodia Party),並公佈了它的籌備委員會的成員名單。 [74] 
宣言的第一點概述了形勢,認為當務之急是要讓所有入侵的越南軍隊撒出柬埔寨,以維護國家的獨立、主權和中立,建立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家。第二點談到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加強民族團結,由此必須成立這個叫「柬埔寨民族團結黨」的組織領導全國人民。宣言的第三點聲明這個黨的目標是建立民族團結,而決非要製造衝突,或者為了拉取選票,奪取政權。在第四點聲明中,這個黨明確提出:它可以參加全國大選,但前提是必須嚴格貫徹《柬埔寨和平協定》,尤其是所有越南軍隊必須撤出柬埔寨。第五點宣言是針對其他政治派別的,説是它尊重所有為國家和人民謀利益的政黨和組織。第六點是這個黨的領導機構名單,黨的主席由喬森潘擔任,民柬武裝部隊總司令宋成擔任副主席。其他還有8個領導成員。宣言的最後一點宣佈,該黨的總部設於拜林 [74] 
「柬埔寨民族團結黨」籌備委員會的七點宣言發佈後,很長時間便再沒有消息。有人揣測,是不是民柬內部發生了什麼,有的人則認為,成立新黨不過是民柬希圖重新搞一次包裝。 [74] 
1993年4月4日,加利收到明石康電報,説是臨近競選,喬森潘在全國最高委員會上發表了一份公告式的講話,再次聲明瞭民柬不參加大選的理由,並提出了一些旨在抵制大選的建議。 [75] 
在此之前,喬森潘力主參加大選,迴歸社會;而波爾布特則主張不參加大選。最後波爾布特的主張得到認可,使紅色高棉徹底失去迴歸社會的機會。 [1] 
5月23日到28日,柬埔寨舉行全國大選。 [1]  [76] 
6月10日,大選的結果公佈,拉那烈領導的奉辛比克黨得票領先於洪森的人民黨,獲得當選。 [76] 
在此之前,波爾布特估計,金邊政權會利用自己控制了全國80%以上領土的優勢,在競選中做很多手腳,大選中肯定會遙遙領先於奉辛比克黨。因此,他在塔莫的支持下,嚴厲批評了宋成等人主張參加選舉的「投降主義」,並竭力説服其他政黨與他們加盟。但5月23日投票第一天後,基本情勢卻是擁戴奉辛比克黨的人遠甚於人民黨。雖未經最高層同意,但處在投票站附近的紅色高棉領導人們緊急調整政策,不僅同意他們控制區的人蔘與投票,而且還主動派出卡車,運送村民們前往投票站。希望以奉辛比克黨的勝利,推翻洪森的「越南傀儡集團」,在抗越鬥爭中形成同盟關係的拉那烈回報患難中的民柬。 [76] 
8月9日,臨時政府攻擊磅同、暹粒和奧多棉吉省的紅色高棉基地。
早在大選之前,洪森在金邊發表談話:要是人民黨勝利的話,他們將以「種族滅絕罪」將紅色高棉的核心領導人押進國內或者國際法庭,進行審判;而對其他的紅色高棉下層官兵,政府準備實行大赦。 [76]  而大選後新成立的臨時政府裏,人民黨與奉辛比克黨握手言和、共同分享政府席位之後,拉那烈與洪森立場趨向一致,排斥之前拒絕參選而拉那烈勝利後卻想要擠進來的紅色高棉。而西哈努克則對紅色高棉採取了寬容態度,提出臨時政府應當本着民族和解的原則,爭取紅色高棉參與到民族和解的方案中來。在暹粒省的卡南區,紅色高棉向聯合國軍事觀察隊送交聲明,抗議大選,要求排開聯合國,在「由西哈努克領導的民族聯合政府監督下,舉行我們柬埔寨人自己的大選。」 [77] 
為了向金邊的談判施壓,6月12日開始民柬游擊隊在暹粒省、馬德望省、磅同省等地埋設地雷、襲擊政府軍據點、炸燬橋樑、破壞公路、燒燬市場。7月6日,即臨時政府宣誓就職以後的第四天,紅色高棉出動100多人,對靠近泰國邊境的柏威夏古寺(金邊「政府軍」在這裏駐有20名士兵)發動攻擊。7月8日清晨,約80名紅色高棉又在對泰柬邊境上的一號檢查站進行了炮火攻擊,迫使位於此地的21名澳大利亞、中國、法國、英國和巴基斯坦的維和人員避入泰國境內。與此同時,民柬部隊加強了對從金邊到西哈努克城(磅遜)和金邊到馬德望的鐵路的襲擊,扒鐵軌、埋地雷、襲列車。喬森潘發表「告全國人民書」,聲言雖然現在奉辛比克黨加入了新的臨時政府,但金邊仍然控制在越南傀儡的手中,他號召人們起來反抗「越南傀儡政權」,把祖國「解放出來」。於是臨時政府決心討伐紅色高棉。 [78] 
8月18日,數千名政府軍官兵沿69號公路,從斯萬切克(Svay Chek)和塔馬鋪克(Thmar Pouk)兩個方向成扇形向豐卡特鎮包抄而來。 [79] 
奧多棉吉省泰柬邊境的豐卡特鎮(Phum Chat),在大選之後成為紅色高棉的第二個大本營,長期在紅色高棉的控制之下,被選作民柬「首都」拜林的「陪都」。民柬第二號人物英薩利在此開設了第二個指揮系統,8月19日被政府軍攻克,大量的物資、裝備、檔案被繳獲。 [79] 
10月1日,喬森潘抵達金邊,向西哈努克表示紅色高棉方面的祝賀。 [80] 
喬森潘在代表紅色高棉祝賀西哈努克表成為國王、國家建立君主立憲制,憲法得到通過的同時,隻字未提由拉那烈和洪森領導的政府。而在頭一天,在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的兩位首相拉那烈和洪森還寫信給喬森潘,説紅色高棉對待新政府的態度是能否進行雙方對話的前提。喬森潘向西哈努克表示「我們並不要求在政府中獲得大臣的職務。」「可是我們堅持要求獲得政府顧問的職位,同時,皇家軍隊應當包括民柬國民軍。」 [80] 
10月2日,喬森潘離開金邊的當天,紅色高棉發表了一份態度強硬的聲明,專就承認政府的問題闡明他們的立場。 [80] 
以紅色高棉的邏輯,提出「承認政府」這個問題本身就是違反民族和解的,它與締造國家和平的精神相對立,同時也是違反君主立憲和國王意旨的,而且還會削弱憲法的力量。紅色高棉認為,他們一直在呼籲停止軍事行動,把控制的地區交還給國王治轄。如果説他們有什麼要求的話,那不過是想分享一點在國家軍隊中的權力,因為他們擔心在把軍隊全盤交出之後,從此失去所有的決策權。換句話説,他們不相信這個政府。「如果是想求得真正的民族和解,那在軍事上和政治上都應當實現權力均等。」紅色高棉的聲明指出,「如果一個政黨完全沒有了武裝或者實力弱小,而另一派卻實力雄厚,為所欲為,那民族和解就無從談起,和平、獨立與主權也不會得到恢復,更説不上國家的重建了。」 [80] 
新政府高級官員們聲稱,8月大戰使紅色高棉受損之後,他們一直在調整招募部隊,現在的政治談判不過是宣傳手段,其目的在於用這種方式拖延時間,以待重整旗鼓,捲土重來。他們拖延時間的另一個目的是等待這個主要由兩個政黨組成的政府出現分裂、國家經濟崩潰等問題引起人民的公憤,屆時再挺身而出,以人民代言人的面貌對金邊發起攻擊。 [80] 
1994年1月10日開始,政府軍從川屏祧(TRAPEANGTAO)、朗切克(RUMCHEK)、朗通(LUMTORNG)等幾個方向朝安隆汶逼近。 [81] 
2月7日,安隆汶(Anlong Veng)被政府軍攻克,不久又奪回。 [81] 
3月22日,政府軍攻下拜林,民柬部隊退入深山叢林。 [82] 
4月19日,紅色高棉奪回拜林。 [82] 
7月,國會宣佈紅色高棉為非法組織。 [85] 

波爾布特眾叛親離

1995年5月,波爾布特指揮部召集高級指揮官參加為期5天的短期訓練班。 [85] 
波爾布特在這次短訓班上,宣稱絕不向現政府妥協,也不與現政府談判,他們現在的目標只有一個:堅持武裝鬥爭,直至再創造一個輝煌的「四·一七」。波爾布特抨擊黨內和軍內滋生的投降主義、悲觀主義和享樂主義。波爾布特認為,在有的地區,一些領導人和軍隊指揮官已經忘記了自己的使命,暗中與敵人接觸;有的領導人已經完全墮落,貪圖享受,放棄了對敵人的打擊。 [85] 
10月,波爾布特秘密成立了「貧民黨」。 [85] 
波爾布特要以貧民黨為領導核心,以強硬手段解決內部組織渙散和軍心不穩的問題。成員是他所相信的黨內高級官員和軍隊的高級指揮官,同時也吸收了部分戰區的中級指揮員。波爾布特的目的,是要以這個「黨中之黨」為核心,對採取妥協路線甚至投降路線的人進行排斥和處罰,在黨內開展一次新的清洗,讓他所相信的人掌握住所有權力。 [85] 
1996年6月以後的時間裏,紅色高棉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動亂,許多官兵開始叛逃。 [86] 
7月中旬,為進一步控制部隊,國防部長宋成、總參謀長塔莫等,以説明新近頒佈的「充公」新政策的名號來到幾個控制區。 [86] 
8月8日,英薩利率領415師、450師全體官兵宣佈起義,正式脱離紅色高棉,其部隊要求歸入政府軍。 [87] 
在宋成之前,英薩利就與波爾布特發生了分歧。波爾布特與妻喬波那利一一也即英薩利的大姨子離婚,使得二人割斷了親屬關係。加之他與波爾布特在一些問題上的分歧,他的所謂二號人物的地位實際上已經不再存在。聯合國在柬埔寨開展維持和平行動期間,英薩利主動要求去了游擊戰區,到豐卡特基地主持軍政事務。新政府成立後,豐卡特成為政府軍的攻擊目標,丟失豐卡特之事成為反對英薩利的人指責的新口實。英薩利與波爾布特的關係進一步疏遠,他一直呆在梅萊山,結交戰區的指揮官們,率領他們一同脱離紅色高棉。英薩利同其妻英蒂利有4個孩子,二女兒在民柬聯合政府時期曾作為駐聯合國代表團職員,在紐約生活過幾年。兒子布托曾經在外國學習飛機駕駛,獲得了飛行員資格,回國後成為他的左右手,在與金邊政府談判和解的過程中,布托發揮了重要作用。 [88] 
8月15日,起義部隊索佩和伊潛率領1000多名官兵和兩輛坦克,攻克打位於馬德望省與泰國交界處的宋成的指揮部和同在此地的320師師部。 [88] 
當日早,宋成和320師的師長尼空帶領30多個人離開鎮子,跑到位於泰國的博賴地區。索佩和伊潛幾乎沒有任何抵抗,佔領了320師師部和宋成的住宅。初戰大獲全勝,令起義力量信心大增。幾天之後,320師副師長米蓮帶領全師人馬加入了「民主民族聯合運動」。此後,又有十幾個紅色高棉師宣佈脱離波爾布特政權,成為英薩利領導的軍隊。 [88] 
9月14日,西哈努克國王簽署特別法令,赦免英薩利。 [88] 
在此之前,柬埔寨政府曾經宣佈,英薩利參與過發生在1975年至1979年的種族滅絕大屠殺,1979年,他被金邊缺席宣判死刑,為爭取更多的紅色高棉投誠,西哈努克決定赦免英薩利。 [88] 
11月3日,柬埔寨政府同「民主民族聯合運動」的主席英薩利簽署和平協議,將英薩利麾下的所有武裝正式併入柬埔寨軍隊。紅色高棉軍隊就此解體。 [88] 
1997年元旦之後,為了整肅部隊,制定緊急狀態下的應對措施,清理高層中的投降妥協苗頭,波爾布特離開他代號為「505」橡膠園的駐地,來到安隆汶(Anlong Veng)。 [89] 
由於英薩利率415師、450師的起義,和其後滾雪球一般的倒戈事件,令紅色高棉的實力急劇減少。到1997年5月,紅色高棉已經失去了將近80%的作戰部隊和大批軍事裝備,控制區域逐漸縮小,安隆汶(Anlong Veng)實際上成為了紅色高棉的首都。安隆汶的地勢天然險峻,四周有山峯,背後有密森,進可攻退可守,往前是柬泰邊境,從安隆汶到國境線,有幾條秘密小道,途中機關密佈,外人寸步難行。 [89] 
政府軍向安隆汶方面開進,停於安隆汶的外圍,不再向前推進。圍攻安隆汶的政府軍中,有700人是前不久才投誠的原紅色高棉官兵,其指揮官曾經是波爾布特信任的一位師長。這種包圍心理因素遠大於軍事因素,於是波爾布特傳令召集最高會議。會議上喬森潘等人主張接觸拉那烈,談判紅色高棉部隊與拉那烈部隊「合併」,一來保存了紅色高棉的實力,二來加強了拉那烈在與洪森較量時的力量,這一意見的贊同者佔據多數。 [90] 
6月1日,安隆汶與涅本蔡的談判進入到最後階段。
去年英薩利的歸順,使拉那烈在政府中的地位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如果此次能夠讓紅色高棉徹底歸降,那他將作為結束戰爭災難的大功臣,有利於1998年的全國大選。有了英薩利和安隆汶的紅色高棉部隊,他的軍事實力將得到大大增強,在與洪森和他的人民黨打交道時也不會再有太多的顧忌。於是金邊方面得到紅色高棉大本營準備談判的消息後,第一首相拉那烈親自批准了談判計劃,他指定在政府軍擔任副總參謀長的涅本蔡將軍為政府方面的首席談判代表,要求他與紅色高棉的最高層進行對話。 [90] 
涅本蔡請示拉那烈之後所確定下來的談判協議,其重點是:紅色高棉的首領波爾布特、總參謀長塔莫、總司令宋成在協議正式生效之前脱離部隊,到國內某地或外國隱居,不再插手國內事務;喬森潘將作為紅色高棉的最高領導人與政府方面進行各種聯繫。對他過去的行為不再予以追究,準允他合法參加今後的政治生活,可以組成或參加某一政治組織;所有紅色高棉人員的過去行為不再予以追究;所有紅色高棉人員必須就此放下武器,向政府投降。投降者可以在甄別後加入政府軍,也可以就此脱離軍隊,解甲歸田。 [90] 
6月10日凌晨,波爾布特命令衞兵立即通知喬森潘、宋成、塔莫等高層人物,召開緊急會議。 [91] 
此前,在即將達成協議之時,紅色高棉的情報部門呈上一份報告,説安隆汶有人在同洪森方面秘密接觸,有可能要把部隊拉入洪森控制的軍隊。波爾布特命令立即進行調查,對之予以嚴厲懲罰。高層許多人也認為與洪森進行接觸是真正的叛變行為,是一種絕對不能容忍的犯罪。如果有人私下裏同洪森接觸,那就意味着同涅本蔡的會談前功盡棄,紅色高棉迴歸社會的條件需要看洪森的臉色行事了。調查由波爾布特指定的親信進行,調查的結果是:與洪森進行秘密接觸的是宋成。 [91] 
宋成畢業於法國索邦大學,回國後任金邊某大學教務長,後與波爾布特開展革命。他同英薩利一樣,在紅色高棉高層已經失去了強有力的地位,他的許多建議和觀點遭到否決,在英薩利向金邊投誠之後,他也開始設法尋找出路。在這個過程中,宋成的妻子、曾經擔任宣傳文化負責人的雲亞發揮了作用。她利用她此時還負責的情報工作的職權,同金邊方面建立了聯繫。宋成的弟弟尼昆(又譯米勒箜)曾經在北部地區擔任紅色高棉的師長,1996年他隨浪潮投向了金邊,成為洪森的部下。洪森通過他給宋成帶話,希望宋成能夠在這個特殊時刻「發揮作用」。 [84]  [91] 
此日,波爾布特的衞士前來通知開會,亂槍殺死宋成和雲亞,接着又上樓,逐一槍殺了其9個子女。波爾布特在會議桌前宣佈,由於宋成是洪森豢養的「間諜」,是紅色高棉罪大惡極的叛徒,他已經下令對他實行了槍決。波爾布特命令喬森潘在紅色高棉的秘密電台發表譴責聲明,説宋成和雲亞是紅色高棉的叛徒,他們夫婦兩人在安隆汶建立間諜網,分裂紅色高棉,投降洪森,現在,根據人民的意志,他們已經遭到了槍決。這個聲明連續播發了兩天。 [91]  [92] 
6月13日, 宋成原來的一些部下帶領戰士向安隆汶進攻,波爾布特命令塔莫前來解圍,但塔莫不僅拒絕執行,反而下令逮捕波爾布特。 [92] 
此日早,宋成的老部下已經接近安隆汶的第一道防線,波爾布特命令部隊予以還擊,雙方不分勝負,波爾布特又命人與塔莫緊急聯繫,希望他能夠派兵前來解圍。而跟隨波爾布特數十年的塔莫第一次違反了波爾布特的命令,不僅沒有派兵前往解圍,反而下令,抓捕波爾布特。由於眾叛親離,不可能再有援兵,波爾布特只得下令撤離安隆汶。他命人將喬森潘、財政部長馬本、國際聯絡部長特帕昆等人統統帶上。200多名效忠波爾布特的官兵護衞,且戰且走,向柬泰邊境狂奔。 [92] 
6月18日,紅色高棉秘密電台宣佈波爾布特當天向他的前部屬投降。 [92] 
在此之前,波爾布特逃往泰柬邊境叢林中的普雅維哈古廟,彈盡糧絕,此日上午追擊者迫近普雅維哈古廟,原來的200來人部分戰死,部分被俘,另外的人下落不明。臨近中午,波爾布特身邊只剩下了15人,波爾布特放棄抵抗,宣佈投降。紅色高棉秘密電台宣佈波爾布特當天向他的前部屬投降。「波爾布特於6月18日投降,由此開始了一個新的時代。」 [92] 
電台宣佈説,已經成立了一個「國家統一和拯數臨時政府」,並公佈了該「政府」的一份特別公告:「自從1975年以來一直籠罩柬埔寨歷史的獨裁政權所帶來的烏雲已經消散,它被柬埔寨人民完全摧毀…我們的國際政策是堅持和平共處、國際法和聯合國憲章的原則,與所有友好國家接觸。」根據這個電台提供的消息,波爾布特已經認罪,目前是喬森潘在領導紅色高棉進行抗擊越南敵人的鬥爭。紅色高棉仍然沒有放棄他們以反越爭取人心的策略。 [92] 
6月19日,紅色高棉在安隆汶附近舉行了有3000多人蔘加的集會,慶祝逮捕波爾布特。 [92] 
波爾布特被押送 波爾布特被押送

波爾布特監禁至死

1997年7月25日,紅色高棉在柬泰邊境安隆汶基地舉行公審波爾布特大會,約有500多名紅色高棉士兵和村民參加,大會以謀殺罪和虐待罪判處其終身監禁。 [4]  [93] 
波爾布特被公審 波爾布特被公審
10月7日,美國記者納特·塞耶在安隆汶採訪了監禁中的波爾布特。 [93] 
關於在波爾布特執政期間有大量柬埔寨人死亡的問題,波爾布特回答説,當時的確出現了大量死亡,其中大部分人是死於饑荒,但説死亡人數以百萬記,則屬誇大。他對塞耶説:「我只是進行鬥爭,不是要殺人。即使現在,我也可以望着你説:我是個殘暴的人嗎?我的良心是清白的。」 [93] 
1998年4月15日深夜11時15分,在柬埔寨安隆汶附近的一座小木屋裏因心臟病發作身亡,終年73歲 [1] 
波爾布特遺容 波爾布特遺容
4月18日,波爾布特遺體在叢林的一塊曠地裏被火化。 [4] 
1998年4月9日,「紅色高棉」總部安隆汶被政府軍佔領,塔莫被逼退至山區。6月11日,「紅色高棉」高級分子江裕朗、馬本等5人向政府投誠。投誠後的江裕朗等人和英薩利一起策劃喬森潘農謝的投誠,12月25日,「紅色高棉」高層領導人喬森潘和農謝對外宣佈迴歸社會,在之前與洪森首相互相致函時就表示「承認並尊重柬埔寨王國憲法,作為普通公民一樣生活。」西哈努克親王表示他們都能顧及民族團結之大局並歡迎他們。退居山區的塔莫在農謝和喬森潘迴歸社會後也被泰國軍方控制,1999年4月6日,在美國國務卿馬德琳·科貝爾·奧爾布賴特和泰國領導人會談商討後,8日,塔莫被泰國軍方移交給柬埔寨,正式宣佈對塔莫實行逮捕,標誌着「紅色高棉」的最後一支力量被消滅,活躍了40多年的「紅色高棉」終於走向了他的歷史盡頭。 [107] 

波爾布特為政舉措

波爾布特政治方面

  • 撤空城市,消滅差別
1975年4月17日,柬共佔領金邊後實施的第一項重大舉措,就是立即強行將城市居民全部疏散到農村去。
一、決定撤離
疏散城市人口的決策,是在金邊解放前2個月,即1975年2月召開的一次柬共中央會議上制定的。當時似乎沒有在黨內的高層領導中進行認真討論,雖然胡榮站出來反對這項決定,但波爾布特等激進派領導人決定已下。
這項政策制定以後又高度保密,只有在國內的幾位核心領導人知道。所以當大撤離公開實施時,許多黨的高級幹部都感到十分吃驚。而且,柬共在最初的命令中只是説「臨時」疏散,直到疏散實施後1個月,在5月20-24日召開的一次柬共特別會議上,波爾布特才對黨內、軍內幹部正式宣佈疏散城市人口是「永久性的」。 [97] 
二、撤離城市
被疏散的城市居民主要是200多萬金邊市民和難民。1970年時金邊只有50萬居民,戰爭爆發後大量難民湧入金邊,到解放前夕,金邊人口急劇膨脹到200多萬。1975年4月17日上午9點後,柬共軍隊從5個方向先後進入金邊。
不久,金邊市的廣播喇叭傳來了柬共軍隊的命令。命令説美國飛機要來轟炸,因此要求人們立即疏散到農村去躲避兩三天,許多柬共士兵分散到城內各處監督居民的撤離。 [97] 
4月18日,因人們對美軍轟炸心存疑慮,響應撤離者寥寥無幾,造成撤離進展緩慢。柬共軍隊對此很不耐煩,為了加快撤離速度,士兵開始全城鳴槍,動用武力威逼市民按照指定路線立即撤離金邊。在撤離過程中,發生了很多平民遭槍殺的事件:有的家庭因等候外出未歸的親人而拖延了撤離,便遭殺害;有的全家不願離開金邊而躲在房內,竟遭炮擊;還有正在搶救病人的醫生、護士只因延誤了撤離時間,也死於槍口之下。 [97] 
一星期後,全城200多萬人悉數撤離,原本熙熙攘攘、被譽為「東方小巴黎」的金邊變成了一座空城,城內只留下進駐的黨政軍部門及為其提供服務的少數部門和工作人員。後來,為了維持這些部門的基本運轉,也曾允許極少數的技術工人回城。除金邊外,馬德望、磅湛、柴禎等其它大、中、小城市的居民,也被迫向農村和深山密林地區疏散。如馬德望省珠山市,解放後不到幾天,全體市民就被勒令撤出城區。因大多數市民不願離開,柬共軍隊便規定最後期限,屆時仍不撤離者即行槍決,且出城之後不準返回。 [97] 
三、出城之後
從4月17日下午開始,在金邊通往各地農村的道路上,出現了扶老攜幼的人羣。200多萬毫無思想和物質準備的人,在驚恐中被迫棄城而去,他們由向東、向北、向西三個方向出城。在城外的交通要道上,柬共軍隊設立了一些關卡,對撤離的居民進行盤問。人們被要求説出自己的出身和經歷,由柬共軍官和當地幹部甄別、判定他們的階級屬性和是否同農村有聯繫,那些被甄別出的前政權官員和軍人被帶到路旁直接處決。 [97] 
在被炮彈炸得坑坑窪窪的道路上,200萬人如同螞蟻般在緩慢地移動。雖然沿途有柬共部隊在幫助維持秩序、指點方向,但漫長的道路和炎炎烈日,很快就使人羣中有人中暑倒下,一些原來就有疾病的人和體弱的老人們,不得不走走停停。又餓又渴的人們,或坐在地上,或躺在路邊,有的歇息後還能再走,有的一旦倒下就永遠起不來了。有的家庭走着走着就失散了,到處是尋人的淒厲呼喊聲。由於實施非常倉促,整個撤離過程中傷亡、離散者不計其數。據學者調查,在從金邊疏散到農村的過程中,死亡率大約是0.53%,按200萬人口計算,死亡總數為10600人。如果加上在城市中和撤離過程中被處決的人,包括朗諾政權的軍人、官員及違抗柬共命令的平民,大撤離造成的死亡總數在2萬人左右。 [97] 
四、定居農村
從城市撤離的人們,並沒有像柬共剛下命令時所説的「過兩三天就可以回城」,而是被送到農村定居,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大多數人被禁止返回家園,只有極少數人被允許返回城市,主要是一些技術工人,他們返回城市也是為進駐城市的黨政軍機關提供各項服務。於是,柬埔寨幾乎全國都變成了農村,幾乎全部人口都變成了農民。 [97] 
柬埔寨是個農業國家,大多數人或多或少在農村有些親戚或朋友關係,所以撤離城市的人們大多到了有人關照的村子定居,而那些找不到熟人的城裏人要麼被安插到一個完全陌生的村子,要麼被分配到十分偏僻的地方自力更生、伐木造屋、開荒種地。農村惡劣的生活條件,加上沒有充分的物質準備,還有各種疾病的致命折磨,使一批又一批的城裏人倒下了。 [97] 
雖然這些人來到了農村定居,但他們並沒有和當地農民融合到一塊去,非他們不願意,而是柬共不允許。柬共把這些4月17日革命勝利後疏散到農村去的人稱為「4.17人」或「新人」(new people)意為「新生者」,以區別於一直生活在解放區的「根據地人」( base people ) [97] 
五、撤離原因
將城市人口全部撤往農村,這是一項令絕大多數人感到不解的決策。關於這一決策的真正原因,柬共領導人後來給出的解釋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根據情報,城裏潛伏有很多美國和朗諾政權特務,而且準備暴動,與其慢慢偵查甄別,不如一鍋端,命令他們與民眾一齊撤退;
第二,害怕美國飛機狂轟濫炸,把這個古城毀滅;
第三,大中城市幾百萬人口的糧食供應有困難;
第四,挖掉「封建王朝」及資本主義的根基。 [97] 
後來的事實證明:如此大規模地驅趕城市居民下鄉務農,既非為了防止美軍轟炸,也不是單純為了解決糧食匱乏問題,第四種解釋更接近事實真相。柬共革命的目的就是消滅剝削、消滅階級差別和城鄉差別,而在柬埔寨,剝削關係和階級差別表現最突出的就是城市。 [97] 
在柬共領導人看來,城市是滋生腐敗和醜惡的根源,城市人口即使不是革命的敵人,也是對革命持對抗態度的。因此,必須把城裏人全部送到農村進行改造,甚至城市中的工人階級也被撤到了農村,參加農業生產。因為柬共領導人認為,他們雖是工人,但長期生活在城市,受到了資產階級文化的影響,需要到農村改造。至於城市需要的工人階級,基本全部抽調革命堅定的農民和革命軍士兵重新「組建」。 [97] 
  • 劃分社會等級,新版種姓制度
為了進行社會重構,柬共首先從肉體上消滅一部分「反革命分子」和「異己分子」,把他們清除出社會。然後,公開把全國人口劃分成享有不同權利的兩個等級。
革命勝利後,柬共把原來一直生活在解放區的農民稱為「根據地人」( base people),意為他們已經參加了革命;而把那些由城市遣散至農村的居民稱為「新人」( new people)或「4.17人」,意為在柬共進城後被接收改造的人,即「新生者」。這兩個等級享有不同的政治待遇和生活配給,前者還負責對後者進行監督和改造。 [98] 
後來,柬共又把全國人口劃分為「完全權利者」( full right )和「候選者」( candidate,意為權利不完全者),再後來又從這兩個等級中進一步細分出很多小等級。
「完全權利者」有三級:「一級完全權利者」是親友中沒有為朗諾政權工作而只有為革命服務的;「二級完全權利者」是親友中既有參加革命又有參加朗諾政權的;「三級完全權利者」,其具體界限模糊。
「候選者」也分為兩級:第一級是有親友為朗諾政權服務過,但多數是一般人員,有些還間接為革命服務過;第二級是完全沒有親友為革命做過事的。 [98] 
通過對社會結構的重新劃分和組合,制定了新的等級制度。「完全權利」並非人與生俱來的權利,而成為「組織」的恩賜。能否得到這種恩賜,取決於個人及親友對革命的態度,根本來説取決於能否得到「組織」的信任。長期生活在解放區的農民,社會關係簡單,且積極參加革命,便被柬共賜予「完全權利」。而那些「異己分子」或僅僅是沒有積極參加革命的人,則被柬共排除出「完全權利者」的範圍,這也使得隨意迫害和剝奪這類人的生命權有了「合法」的理由,他們的大量喪生也就不可避免了。 [98] 
1975-1978年間柬埔寨不同社會等級人羣的死亡情況表 1975-1978年間柬埔寨不同社會等級人羣的死亡情況表 [98]
  • 實施配給婚姻,不允許自由婚戀
柬共執政時期,在婚戀問題上,奉行「組織」決定一切、包辦一切的方針。在計劃經濟思維下,國家的經濟由組織計劃,不允許自由市場;國民的婚戀當然也要由組織計劃,不允許自由戀愛。
首先,禁止自由戀愛。如被「組織」發現自由戀愛者或男女關係暖昧者,就要在生活會上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然後強行隔離開來,不服從者就要被批鬥,甚至因愛殉情者也不在少數。
其次,「組織」指定配偶。起初結婚由「組織」介紹,後來發展到由「組織」按階級成分及社會等級指定。「組織」指定後必須絕對服從,然後舉行集體婚禮。「組織」每半年安排一次集體婚禮,婚禮前的結婚配偶是保密的,只有到了舉行集體婚禮時對號入座,才一知道「組織」指定的配偶是誰、何等模樣。
再次,知識分子之間不準通婚。如果是男學生,「組織」會安排農家女做他的配偶,目的是在貧下中農的幫助下徹底改造知識分子頭腦中的「資產階級思想」。
最後,幹部和榮譽軍人可以優先選擇對象。如果是幹部子女或親屬可通過熟人走後門,分配到合適的對象。對退役的傷殘軍人,「組織」會分配健康的妻子去照顧他。
由於執政期間人口死亡過多,民柬政府於1978年提出增加人口1500萬人的指標,於是強行「配對」之風更盛。夫婦中一方如果去世,「組織」會立即為另一方找到對象,再次強行分配。 [99] 
  • 取消家庭,實行社會化撫養
家庭私有制的產物,也是私有制賴以生存的土壤。而柬共追求的目標就是徹底消滅私有制,因此革命勝利後,在集體化的洪流衝擊下,家庭被取消而代之以合作社,人們不能再過家庭生活,而只能過集體生活。 [99] 
社員生育的嬰兒哺乳期後就要交給「組織」,由「組織」安排老年婦女統一照看,母親一個月探望一次,父親每半年探望一次;7-15歲的社員組成少年組,離開家庭,集體食宿;15歲以上的青年男女組成流動生產隊,男女分別食宿,夫妻也不例外,一年只允許團聚兩次,每次45天。在柬埔寨農村,建有大量的「標準屋」:木質結構,平房,3碼長、4碼寬,廣大社員就按性別分開住在這樣的集體宿舍中。 [99] 
  • 易服政策,新朝雅政
為體現革命者的純潔和樸素,柬共規定人們不準再佩戴首飾和穿華麗的衣服,因為這些要麼是資產階級生活的象徵,要麼就是封建統治階級的服飾,而只允許穿由國家統一配發的黑色衣服,戴紅色方格的汗巾。這是極為荒謬的,正常的作法是把過去有錢有權者才能穿的服飾普及給人民,以示人民當家做主,而不是用階級理論在文化領域一刀切,否定人民的愛美之心,禁止人民穿華麗的衣服。 [99] 
革命服飾 革命服飾
  • 廢除傳統宗教,迫害僧侶
柬埔寨是一個以佛教為國教的國家,全國居民中有90%信仰小乘佛教。宗教在柬埔寨人民的政治、社會和日常生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僧侶在柬埔寨社會生活中,更是擁有特殊的地位,受到各階層羣眾尤其是農民的普遍尊敬。
在柬埔寨,只要穿上袈裟就被視為不可侵犯的人,不受拘捕、不服兵役、也不納税。然而,柬共執政後,全然不顧柬埔寨的這種國情,廢除宗教,關閉寺院,禁止人們信仰任何宗教,還將數以萬計的僧侶強行趕到農村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許多僧侶因飢餓、勞累、疾病或迫害而死,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柬共與宗教界及廣大人民羣眾的關係。 [100] 
  • 迫害知識分子,大改教育制度
柬共高層雖多接受高等教育,波爾布特也曾留學法國,然而卻認為知識就是罪惡,人的知識越多,頭腦就越複雜,壞主意也越多,就需要改造;改造不好的,就要消滅。根據這一邏輯,柬共把大批「舊社會」的教師和知識分子視為「資產階級知識分子」而趕到農村進行改造。柬埔寨全國2.5萬名教師中有80%以上成為難民逃離家園,其中許多人被迫害致死。許多早年參加革命並已加入柬共的知識分子也沒有逃脱厄運,他們被當成階級異己分子,以「叛徒」、「特務」的罪名從肉體上被清洗。後來經過嚴格審查,全國只有3名舊知識分子和技術人員被新政權錄用。 [100] 
柬共執政後,對教育制度進行了全面改革,提出了「邊學習邊為保衞和建設國家服務;學習理論要同具體實踐相結合;學習要同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教育方針。所有的大學被視為舊文化的象徵而遭關閉,小學則實行3年制。後來因用電、用車需要,又恢復了中等技術學校和電工學校。但是,入校者首先要按階級成分來挑選,在校大多數時間也用於學政治而非學技術。 [100] 
  • 清除傳統文化和外國文化
柬共十分重視清除傳統文化和外國文化的影響,注重發展新時代的所謂「革命文化」。柬共執政後,把高棉民族傳統的戲劇、舞蹈和電影視為「剝削階級腐朽生活方式」的象徵,因此禁止一切「腐朽」的歌舞娛樂活動,而只准唱革命歌、跳革命舞,柬埔寨文化事業由此遭到毀滅性打擊。 [100] 
  • 加強思想控制,大搞愚民政策
執政後,柬共為加強思想控制,將原有的報社和出版社一律查封或關閉。柬共執政前出版的書籍也一律被看作是舊社會餘毒,或燒或扔。而柬共自己又不出版新書,即使是其所宣稱信奉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著作也未能在柬埔寨翻譯出版。當1978年3月,來自南斯拉夫的電視採訪組在柬埔寨各地進行採訪時,記者們發現整個民柬沒有出版一本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這在共產黨執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是非常不可思議的。 [100] 
中世紀的羅馬教廷不允許把《聖經》翻譯為各民族的語言,掌握拉丁語的各國傳教士們就壟斷了經書解釋權。柬共高層由於接受過高等教育,大多懂得外語,他們可以直接閲讀馬列主義原著、或者其他語種的版本,這樣就壟斷了馬列主義在柬埔寨的解釋權,可以從馬列原著中尋章摘句為其政策辯護,使人民百口莫辯
另外,在集體化過程中,普通民眾手中的收音機被當作私有財產沒收,此後他們只能由軍隊、工廠、機關和合作社組織起來集體收聽廣播,而且廣播內容清一色的是柬共的政治宣傳。民柬時期的主要刊物是《民主柬埔寨》週刊,主要供領導幹部閲讀及在羣眾集會時宣讀,主要內容也是中央領導人的講話精神等。柬共既拋棄了傳統文化,又不讓民眾學習馬列主義,很明顯這是一種典型的愚民政策。 [100] 
  • 全國肅清
革命勝利後,柬共繼續「革命」,大搞階級鬥爭擴大化,進行大屠殺、大清洗,將柬埔寨由一個慈悲為懷的佛教國度變成了血淋淋的人間地獄。總的來説,柬共執政期間大屠殺的構成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02]  [11] 
一、政治清算和階級鎮壓
任何一個新政權建立後,都要對舊政權進行政治清算,柬共掌握政權後也不例外。但是,柬共的所作所為己經超出了正常的清算範圍,而擴大為一場對舊政權人員、工商界人士和知識分子的屠殺。
從柬共進入金邊的那一刻起,針對朗諾政權官員、軍人和警察的屠殺便開始了。柬共軍隊解除了投降的朗諾軍人武裝後,把他們集中起來用卡車運至某個地方,然後直接槍決,甚至有的軍人在大街上被當場槍決。針對那些混入平民逃出金邊的前政權軍人,柬共在金邊周圍各交通要道設立檢查站,甄別被疏散人羣的身份。平民被允許通過,前政權軍人則被帶走處決。
屠殺的對象還擴大到了工商界人士和知識分子階層。柬共進城後,就到處尋找「資產階級」,所有的工商界人士包括那些小商人,甚至連教師這樣的知識分子也統統被劃入「資產階級」、「美帝國主義走狗」的行列,成為「革命的敵人」。因此,這些人中的多數也和前政權高官、軍人一樣,被「革命組織」毫不留情地清除了。 [102] 
二、經濟領域中的強制性政策帶來的殺戮
首先是強制性人口遷徙過程中的殺戮。柬共執政期間,共發生過三次大規模人口遷徙,且都是強制性的。第一次是強制撤空城市,第二次是從1975年9月份開始的。居住在西南和東部大區的大批「4.17人」以及失去「組織」信任的「根據地人」,再次被聚攏起來,強制送到人口稀少的北部和西北大區,以解決這些地區的勞動力缺乏問題,單西北大區就接收了80萬「新人」;。第三次發生在1978年東部大區叛亂後,柬共中央將東部大區深受越南影響的幾十萬民眾強制遷移到西北和北部大區,以割斷他們同越南的聯繫.。在遷徙過程中,許多手無寸鐵的平民,因不願離開家園或行動遲緩而被柬共軍隊殺害。 [102] 
其次,強制集體化過程中的殺戮。柬共把全國變成農村後,便加速進行集體化。人們的絕大部分私有財產被沒收、充公,連吃飯等日常生活也被集體化了,最後家庭生活也被取消了,人們沒有了任何私人生活空間。這些過激政策遭到了人民的抵制,甚至有些人進行了反抗。對此,柬共的態度是堅決的,那就是堅決鎮壓,把任何阻礙「革命」的人徹底清除。 [102] 
再次是強制性勞動帶來的殺戮。為實現「超大躍進」,柬共延長社員的勞動時間,增加勞動強度,還安排專人監視社員的勞動,凡偷懶者處以重罰。1978年,柬共中央還專門頒佈了《處理懶惰人法則》,規定了對懶惰人的處罰:第一次警告,罰吃粥兩天;警告三次再犯者,罰停食三天,帶腳銬勞動;再犯則處死。在這一年,柬共還搞了「篩米運動」,即清除懶惰人運動,自稱這是「社會主義革命的深入」。 [102] 
三、黨內大清洗
以波爾布特為首的激進派推行的極左政策,引起了黨內温和派的不滿和反對,尤其是遭到了在地方擔任領導職務的温和派的抵制。另外,原來由於戰爭的需要,各個大區在行政、經濟、軍事等方面具有較大的自主性,這在很大程度上又影響到中央政策的貫徹實施。由激進派主導的柬共中央,為了將激進政策推行到全國各地,並加強對各大區的權力控制,在黨內開展了大清洗運動。 [102] 
波爾布特開展大清洗的主要依靠力量是西南大區的幹部和一個代號為S-21的機構。S-21的全稱為「第21號安全辦公室」(Security Office 21),是柬共最秘密的安全機構。S-21的負責人康克由(Kang Kek leu,化名Duch ),曾任西南大區安全部門的負責人,全國解放後上調中央。
S-21的總部設在圖士楞(Tuol Sleng )監獄,該監獄原來是一所高中,1975年柬共把它改造成為一所秘密監獄,主要用來關押、審訊和處決黨內政治犯及其序屬。根據保存下來的檔案,從1975年到1978年6月,圖士楞監獄共關押過14499名的犯人:1975年為154名,1976年為2250人,1977年為6330人,1978年上半年為5765人,下半年的檔案丟失,詳細數據無從查實。據估計,總計有大約2萬名犯人先後被關進圖士楞監獄。而這所監獄是個「只進不出的地方」,被關進來的犯人幾乎全部被處決,1979年越南軍隊佔領金邊時,在監獄內僅發現7名倖存者。 [102] 
從1975年至1978年底,在不到4年時間裏,柬共內部共進行了4次大規模的清洗,包括:「中央170師」案、「黨的生日」案、「貴敦集團」案和「索平集團」案。在大清洗中,許多黨、政、軍高級領導人或者「失蹤」,或者被處決(見表7)。某一高級領導人被捕後,往往是其工作過的地區或部門的同事、部下、身邊工作人員和家屬,甚至普通羣眾都會受到牽連。「索平集團」案引發的對東部大區的清洗就是典型,據保守估計,1978年該案導致東部大區10萬幹部羣眾被屠殺。 [102] 
縱觀這幾次大清洗,有幾個共同點,首先,作為温和派的老戰士與知識分子是被清洗的重點,因為他們有獨立思考能力,大多對激進派的極左政策持不同意見;其次,被清洗的人都被扣上「叛國」的罪名,柬共曾宣稱先後破獲了美國、蘇聯、越南和台灣四大特務系統,可見激進派對外國勢力的影響非常敏感;再次,被清洗的幹部沒有進行過任何公開審判,大多是遭到嚴刑拷打後供認自己的「罪行」,然後被處決,許多甚至是不加任何審訊就被處決,可見在柬共執政期間沒有任何法制可言;最後,黨內清洗往往牽連甚多,擴大為對普通民眾的大屠殺。 [102] 
在「革命越深入、階級鬥爭越激烈」思想的指導下,柬共中央把主要精力用於清洗革命隊伍,甚至對有的地方組織連續清洗了三次,仍然感到不放心。在一波又一波清洗的威懾下,黨內人人自危,同志之間已經沒有了基本的信任。各級幹部主要關注的是如何保住自己的性命,如何揭露身邊隱藏的敵人,真正維持國家正常運轉的工作反而被放到一旁。 [102] 
波爾布特在黨內進行的殘酷清洗,造成許多優秀幹部含冤被殺,最終激起了黨內幹部的反抗,以韓桑林、洪森為首的一批幹部毅然與中央決裂,使柬共自身力量受到嚴重削弱,這也是後來柬共迅速垮台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説,波爾布特在黨內開展的是一場「自我滅絕」式的大清洗。 [102] 
1975-1978年柬埔寨被清洗的部分黨、政、軍高級領導人 1975-1978年柬埔寨被清洗的部分黨、政、軍高級領導人
四、極左的民族政策帶來的大屠殺
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都有少數民族優待政策,而柬埔寨共產黨的民主柬埔寨在極左的道路上狂飆,各民族一視同仁,文化、宗教、生活習俗和生產方式等也一律被禁止。
下面主要以佔族為例進行分析。公元2世紀佔族在今越南中部地區建立了佔婆國。12世紀以後開始衰落,越南人不斷對佔婆國發動兼併戰爭,1471年大部分領土被越南後黎朝吞併,17世紀以後完全被越南所滅,一部分佔族人被越南人同化,另一部分被迫遷往其他地方。遷入柬埔寨的佔族人幾乎全部信仰伊斯蘭教,他們通常有自己的社區,不與其他民族混居、通婚。 [102] 
柬埔寨大多數人是高棉人,高棉語是柬共的工作語言,而語言的隔閡會增加行政成本,不利於政令的貫徹,佔族人被禁止説本民族的語言,只能説高棉語;佔族人的傳統土葬被禁止,一律火葬;佔族婦女被迫將傳統的長髮剪成短髮;佔族人的傳統服裝也被禁止,只能穿全國統一的黑色工作服。 [102] 
柬共連全國居民中(主要是高棉人)90%信仰的小乘佛教都不尊重,當然也不會對佔族所信仰伊斯蘭教另眼相看,柬共從解放區開始,逐步在全國各地禁止佔族人信仰伊斯蘭教,關閉各地的清真寺和伊斯蘭教學校,沒收佔族人家中保存的所有《古蘭經》,連人們私下作禱告也被禁止,違者重罰。根據伊斯蘭教義,教徒是不能吃豬肉的,然而柬共也不遷就其特殊的飲食習慣,凡拒不吃豬肉的佔族人就會被當作「革命敵人」而殺掉。 [102] 
由於佔族人居住比較集中,且有本民族獨立的組織網絡,與政府當局聯繫較少。在柬共看來,這種生活、生產方式,是對其一直謀求加強社會控制的威脅,尤其是合作化運動的障礙。於是,柬共將佔族人村莊強行拆散,然後遣送到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合作社。佔族人被迫放棄自己原來的生活、生產方式,而像普通的高棉人一樣生活、一樣生產。 [102] 
柬共的上述極左政策,遭到了許多佔族人的反抗,他們殺死了一些柬共軍人,但隨後遭到了更多柬共軍隊的殘酷鎮壓。大批佔族人被屠殺,其村莊也被徹底摧毀。
關於柬共執政期間各民族被屠殺的準確數字,由於各種原因,今天幾乎不可能考證出來,而只能得出非正常死亡的總數。
1975-1978年間柬埔寨各民族死亡情況表 1975-1978年間柬埔寨各民族死亡情況表 [102]
在造成各民族大量死亡的因素中,除了每個民族都會遇到的飢餓、高強度勞動、疾病等因素外,華族即海外的漢族有很多小商人,屬於資產階級,這當是其死亡率達到50%的重要原因;越族即越南人,柬共與越共交惡,大抓越南特務,越族也因其與越南的關係而受禍,而歷史上越南侵略柬埔寨造成的血仇,必然有人趁機公報私仇,應當是其死亡率達到100%的重要原因。 [102] 
在各民族中,只有山地少數民族得到波爾布特等人的充分信任,他們的死亡率是最低的。山地少數民族由很多部落組成,主要分佈在東北部山區,從60年代起,波爾布特、英薩利、宋成等人就退入蒙多基裏等邊遠山區開展反政府活動,在其低谷時期就一直受到這些地方人民的庇護和支持。因此,這些山地部落的年輕人得到波爾布特等人的信任,波爾布特身邊的工作人員就全部來自山地部落,在英薩利主管的外交部中,來自山地部落的幹部也能得到比其他人更高的地位。 [102] 

波爾布特經濟政策

  • 廢除貨幣與市場,實行全民供給制
革命勝利前,柬共在禁止朗諾政權貨幣流通的同時,還委託中華人民共和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幫其印製了自己的貨幣,準備在解放區發行。全國解放前夕,已經有印製好的價值300萬美元的新貨幣運到了柬埔寨。
但全國解放的迅速到來使柬共許多領導人產生了立即搞「共產主義」的冒進思想,有人主張「不必發行貨幣了,我們要搞共產主義」。最終,激進派的主張佔據了主導地位,新貨幣沒有發行下去,於是,柬埔寨全國廢除了貨幣。 [98] 
貨幣被廢除的同時,柬共還取消了市場。柬共軍隊每佔領一座城市,就破壞當地的市場,搶掠商店的商品,然後禁止市場和商店繼續營業。4月17日全國解放後,整個國家,幾乎一夜之間,.所有的商店、市場、貿易交換都消失了,全國只剩下唯一一家「友誼商店」,專門向駐金邊的外國使館供應一些日用品。就是外國使館人員到這裏買東西也不用貨幣,而是通過記帳的方式結算。 [98] 
就這樣,貨幣和市場被同時廢除了,柬共把解放區實行的物質交換站推廣到了全國。國家與農民之間、各地之間採取以物易物、結餘記帳的方式保持物資流通,而個人生活必需品則由集體配給,柬埔寨實現了「共產主義」式的全民供給制。原來在城市和工人中實行的工資制被廢除了,工人和職員們不再領取工資,也開始「享受」供給制。按規定,一級勞動力每人每天可以得到3罐大米,二級2.5罐,三級2罐。另外,每人每年發給衣服2套,背心褲權2套,帽子1頂,水布1條。 [98] 
  • 全盤國有化和集體化,徹底消滅私有制
革命勝利後,柬共迅速消滅了私有制。在城市中,把所有工廠、企業、商店、土地收歸國有,只允許個人擁有日用品;在農村,柬共把老解放區的農業集體化作法,迅速推廣到新解放區,1976年初,柬共宣佈全國實現了合作化。 [98] 
在農業合作社內,實行集體所有、集體勞動、集體生活、平均分配的「共產主義」制度,社員們過着兵營式的「共產主義」生活。
首先,所有生產資料收歸集體所有,甚至連社員家庭所飼養的家禽、家畜,以及房前屋後栽種的瓜果蔬菜,也全部收歸集體所有。其次,實行集體勞動。社員們每天清晨踏着哨音下田勞動,晚上再踏着哨音收工回村。 [98] 
再次,實行公共食堂制度。由於農民的生產資料和農副業全部被收歸集體所有,且實行集體勞動,原先存在了幾千年的家庭單獨開灶已無法維持下去,吃公共食堂已成為必然。而且在柬共看來,公共食堂也是建設「共產主義」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根據柬共中央文件,每個村成立一個合作社,30-40户家庭編為一個大組,每個大組成立一個公共食堂,每10人一桌,飯菜統一定量。於是,農民家裏原有的廚房不再存在,人們全都在同一個大屋子裏吃着同一種食物,喝着同一種湯水。 [98] 
最後,實行平均主義的配給制。社員每天的食物供給是定量的,在同一等級內實行平均分配,但不同等級的人的供給量是不同的,而且受自然條件的影響,不同地區和季節的供給量也是不同的。以「4.17人」為例,1975年時,在供給量高的地區,成年人每人每天能得到750克大米,兒童也有250克。但是有些稻穀產量很低的地區,成年人每人每天的定量也只有250克,甚至更少。
合作化實現後,糧食之外的生活必需品,如鹽、油和衣服之類,農民已無法自給自足,只能由國家統一配給。如柬共向全國老百姓和軍人配發統一樣式的黑色「革命服」,每人每年兩套內外衣褲和水布一條。 [98] 
  • 超大躍進,四年計劃
柬共執政後,在經濟建設中,不切實際地提出「超大躍進」的口號,幻想通過「超大躍進」在柬埔寨一舉建成共產主義,結果卻造成社會生產力的大倒退。
一、「超大躍進」的提出
1976年1月,柬共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大會提出:從1977年起,用10-15年的時間,把柬埔寨落後的農業建成現代化的農業;在15-20年內,把柬埔寨從落後的農業國建設成為具有工業基礎的國家。為了實現四大提出的發展目標,柬共中央於1976年10月制定了1977-1980年的第一個四年計劃。「四年計劃」規定的各部門要實現的指標,嚴重脱離柬埔寨基本國情,明顯地體現了柬共領導人的急躁、冒進心理。 [101] 
以稻穀生產為例。在1970年前的和平環境中,柬埔寨的平均稻穀產量只有每公頃1.15噸左右(見表3),而1976年制定的「四年計劃」,規定全國稻穀單產指標為每公頃3噸,到1977年時又增加到3.5噸至7噸。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一般年份,柬埔寨的稻穀總產量只有250萬噸左右,但柬共中央卻制定了到1977年時出口大米200萬噸的指標5}0
「四年計劃」.是一個雄心勃勃、豪情萬丈,但同時又充滿急躁冒進情緒的國家發展規劃。波爾布特曾在一次黨中央會議上,充滿信心地對與會代表們説:「只要實行了這個計劃,我們就能通過集體化運動,在4年之內實現大規模的糧食出口,從而進一步發展農業、輕工業甚至重工業。」為了完成「四年計劃」確定的目標,波爾布特提出了「超大躍進」的口號,以鼓舞人民士氣。這個口號倒也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四年計劃」的實質。 [101] 
二、「超大躍進」的實施
柬共主要通過三條途徑實施「超大躍進」計劃,這三條途徑也可以看作「超大躍進」運動的三個主要特點。
1、以農業合作化為核心。
在1976年初,柬埔寨全國就已經實現了合作化,但大部分是初級社和中級社。為了實現「超大躍進」的目標,柬共中央決定擴大合作社的規模,向高級社過渡。波爾布特振臂一呼,政社合一的高級社迅速在柬埔寨建立起來。到1977年,大多數合作社發展為一鄉一社,擁有700-1000户高級合作社已佔全部合作社的一半左右。 [101] 
1961-1980年間柬埔寨的稻穀生產情況表 1961-1980年間柬埔寨的稻穀生產情況表 [101]
為了完成「超大躍進」的高指標,柬共通過合作社強化對農民的奴役與壓榨。
首先,延長勞動時間。
解放初期成立的互助組和合作社,社員平均每天勞動10小時,後來增至12.5小時,最後又變為15.5小時。社員通常凌晨4點鐘就要下地幹活,夜裏9點半才能收工,説是為了「不分晝夜地儘快建成社會主義」。 [101] 
其次,增加勞動強度。
為了監督社員勞動,防止有人「偷懶」,柬共設立了自行車「游擊隊」,到田間地頭巡視,不準社員聊天或歇息。平時,社員小病不準請假,大病起不來時才準告假,違者重罰。 [101] 
2、以糧食生產為基礎,堅持農業立國。
長達5年的抗美救國戰爭,使柬埔寨的農業生產遭到嚴重破壞,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都大幅下降,由一個稻米輸出國變成了輸入國。解放後,增加糧食產量、解決人民的吃飯問題,成為柬共面臨的最緊迫問題。鑑於柬埔寨農業基礎設施落後,基本處於「靠天吃飯」的狀況,柬共十分重視水利建設,通過合作社發動人民興修水利、築建堤壩。
出口情況 出口情況 [101]
解放前,柬埔寨全國只有可灌溉農田8.9萬公頃,到1977年增加到10萬公頃,1978年達到11萬公頃(見表5)。為了實現糧食增產,柬共還動員人民開墾因戰爭而荒廢的土地,增加可耕地面積,並對農田進行統一改造,把所有的田地都整挖成100平方米一塊。過去小農經濟造成的零散小塊土地,變成了大面積的整齊稻田,從而有利於糧食的規模化生產。產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 [101] 
土地使用情況 土地使用情況 [101]
3、把政治運動和精神力量-而不是科學技術—作為發展生產的主要動力。
波爾布特曾説:「我們是否能完成這個計劃呢?回答是在各個方面我們都可以達到目標,其最有力的證據就是我們的政治運動。」柬共看來,由政治運動激發出來的精神力量,是實現「四年計劃」的最強大動力,
通過當年拍攝的紀錄片,可以看到當時火熱的勞動場面:成千上萬的農民穿着統一的黑衣, 圍着汗巾,在田野裏來回挑土奔忙,附近的田地邊上,插着一杆杆紅旗,廣播裏則播放着激昂的革命歌曲。這種場面,儼如風風火火的政治運動。
除了政治運動式的集體勞動外,柬共還經常對社員進行許願式的思想灌輸,以激發社員的勞動熱情。如「到1977年,人們每星期可以吃兩個水果。到1978年,將會是每兩天一個水果,到1979年,大家每天都可以吃到水果了,越往後走,情況就會越變越好。」還有,到了1977年農民可以每10天吃一次甜湯,到了1980年則可以3天吃一次等等。 [101] 
三、「超大躍進」的後果
由於「四年計劃」規定的指標太高,有的根本不可能完成,但中央的命令又不能不執行,於是基層幹部就採取兩種方式完成指標:要麼虛報產量,要麼加強對社員的壓榨。有的基層幹部是被逼無奈而虛報產量,而有的則是有意迎合上級喜好。
中央的高指標,助長了地方的虛報浮誇之風。本來每公頃稻穀產量只有不到1.5噸,但在上報數字時,硬是按「四年計劃」的要求寫成3噸,甚至更多。上級看到這些數字後,不深入調查就偏信,還為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歡欣鼓舞。這些虛高的數字,使中央實現「超大躍進」的信心更強了,於是下達了更高的生產指標,從而陷入了指標節節攀高的惡性循環。 [101] 
另外,面對如此「高」的糧食產量,中央下令基層將「多餘」的糧食上繳,以供對外出口,換取外國產品。於是才出現了本國糧食實際上並不充裕,卻還大量出口糧食的奇怪現象。大量糧食被運走出口,而辛苦勞作的社員卻缺糧少吃,饑荒逐漸在柬埔寨各地出現。再加上高強度勞動及缺醫少藥,合作社中餓死、累死、病死、被懲罰而死的人越來越多。 [101] 
在高壓統治之下,廣大社員毫無生產積極性可言,加上人口大量死亡,1977年以後,.柬埔寨曾一度有所恢復的農業生產明顯開始走下坡路。以稻穀生產為例,1976年全國稻穀總產量己恢復到180萬噸,每公頃產量達到1286公斤,而1977年稻穀單產下降到1200公斤,只是由於擴大了耕地面積,總產量才與上年持平。到1978年,稻穀單產和總產量都大幅度下降,單產降到1071公斤,總產量降到只有150萬噸。經過兩年的「超大躍進」,柬埔寨的國力和民力己經十分衰弱。 [101] 

波爾布特外交方面

波爾布特對柬共的獨立自主非常敏感,忌諱其接受外國援助的歷史,他罵朗諾是接受美國援助的,而聲稱柬埔寨革命的勝利是在「沒有任何外國援助」的情況下取得的。於是,柬共執政後,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1976年,世界上有86個國家承認民柬政府,但民柬只同其中12個國家建立外交關係,這使柬埔寨的對外貿易處於極不正常的狀態,只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越南民主共和國以及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孟加拉人民共和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等國有貿易往來。而越南為了建立印度支那聯邦,確立自己在印度支那的霸主地位,曾竭力拉攏柬埔寨,但遭到波爾布特的嚴詞拒絕;此外,由於柬埔寨和越南在石油礦藏問題上存在長期的爭執,兩國在邊境地區經常發生武裝摩擦。1977年,民柬宣佈除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外,其他國家駐柬使館一律關閉。 [4]  [9]  [103] 
波爾布特與金日成 波爾布特與金日成
波爾布特對華友好,曾多次訪問中國。1965年11月,波爾布特首次到中國進行訪問,並一直逗留到次年2月。在此期間,他會見了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鄧小平和彭真等政治局委員 [8] 
1975年6月21日,波爾布特再次訪問中國,並在中南海受到了毛澤東的接見 [8] 
波爾布特受毛澤東主席的接見 波爾布特受毛澤東主席的接見
周恩來總理與波爾布特 周恩來總理與波爾布特
1977年9月,應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邀請,波爾布特首次以柬埔寨最高領導人身份率領柬埔寨黨政代表團到中國進行訪問,受到華國鋒主席的接見。 [3] 
波爾布特訪華報道 波爾布特訪華報道
波爾布特受到華國鋒主席的接見 波爾布特受到華國鋒主席的接見
1978年5月28日—30日,羅馬尼亞總統尼古拉·齊奧塞斯庫訪問柬埔寨,波爾布特會見了到訪的齊奧塞斯庫總統及其夫人埃列娜·齊奧塞斯庫 [18] 
波爾布特會見羅馬尼亞總統尼古拉·齊奧塞斯庫 波爾布特會見羅馬尼亞總統尼古拉·齊奧塞斯庫

波爾布特家庭親屬

父親
賓沙洛特
富裕農民,擁有9公頃稻田和好幾頭耕牛,1959年去世。 [30]  [24] 
母親
索克妮
賢惠能幹,在當地名聲很好。 [24] 
姑姑
奈克·桑洛
曾在柬埔寨國王西索瓦·莫尼旺(西哈努克親王的外祖父)的王宮裏工作。 [10] 
表姐
密克
奈克·桑洛之女,入王宮為舞姬,被西索瓦·莫尼旺納為小妾,深得寵信,為波爾布爾爭取到金邊讀書的機會。 [10] 
洛特頌
因表姐的關係,成年後到了金邊,在王宮工作,直到1975年金邊淪陷,被遣返回磅同省故鄉務農。1978年中期開始,波爾布特的巨幅肖像出現在國各地的公共食堂裏,沙洛特頌發現失蹤已久的弟弟尚還在人世,且已成為民主柬埔寨國家總理。沙洛特頌向幹部表示那是他弟弟,説出了他當年如何照料沙洛特紹,如何送他去西貢上船赴法國學習,又如何在他從法國回來後為他提供生活保障。哥哥和其他親屬在磅同的消息很快傳到了金邊。幾個月後,省裏有人帶來了信請沙洛特頌去城裏見一個人。波爾布特從此把沙洛特頌一家從「四月十七日人」的另冊中解放了出來. [24]  [47] 
沙洛特切(Saloth Chhay)
1975年4月18日,與兄長洛特頌一家及金邊市民一同被迫離開城市,先是往向東,後來又向北走了一個多月,最終倒在了一個泛黃的水塘邊上,再也沒有起來,被哥哥沙洛特頌和嫂子切薩密埋葬。 [44] 
沙洛恩
加入了王家舞蹈團,與表姐同受莫尼旺國王的寵愛,是后妃之一。 [24]  1975年金邊被攻克後,回到故鄉,嫁給了當地的一位警察,過上了平民的日子。 [24] 
前妻
英薩利之妻英蒂利的姐姐,於「西索瓦高級中學」畢業,1951年留學法國,在巴黎修習高棉語言學,與波爾布特相識,成為戀人。畢業回國之後在「西索瓦高級中學」擔任柬埔寨文學女教師,1956年同波爾布特結婚。80年代初罹患精神疾病,波爾布特先是與其分居,後來離婚,無子女。 [16-17]  [83] 
後妻
棉素碧(密松)
1980年同波爾布特相識,1985年同波爾布特成婚,時年不足30歲,生有一女。波爾布特去世後,密松又與波爾布特的私人秘書狄昆納爾再婚。 [17] 
女兒
索帕澤達出生於1986年,2014年同在馬來西亞攻讀研究生時期的同學西威馳卡結婚 [16] 

波爾布特人物評價

波爾布特正面評價

我們贊成你們啊!你們(波爾布特領導下的柬埔寨共產黨)很多經驗比我們好。中國沒有資格批評你們,五十年犯了十次路線錯誤,有些是全國性的,有些是局部的。你們基本上是正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毛澤東,1975年6月21日 [8] 
柬埔寨人民在以波爾布特同志為首的柬埔寨共產黨的領導下所取得的偉大勝利,開創了柬埔寨歷史的新紀元。這一偉大勝利,不僅在柬埔寨人民革命歷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世界上也具有重大意義。(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共中央副主席汪東興評) [20] 
(波爾布特)顯得温文爾雅,臉上浮現着笑容,看上去雖不英俊卻具有吸引力;從身體上看,他顯得高大強壯,讓人感覺到他是生活在舒適的環境之中。他的舉止言談有着良好的教養,一點也不顯得粗魯。美國記者、伊莉莎白·貝克爾評) [61] 
他(波爾布特)寬宏大量,是好丈夫和好父親。(波爾布特的第二任妻子密松評) [17] 

波爾布特負面評價

我知道波爾布特是恐怖陰森的代名詞,曾經屠殺了200萬同胞的暴君波爾布特之死最終給飽受苦難的國家帶來和平,結束了柬埔寨血腥歷史上最恐怖的一頁。(柬埔寨獨立運動領袖、前國王諾羅敦·西哈努克評) [4] 
我們永遠銘記波爾布特種族滅絕政權對柬埔寨國家和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柬埔寨首相柬埔寨人民黨主席洪森 [15] 
波爾布特集團的侵略和滅種行動是不可容忍的。(越南中央軍委與國防機關官網評) [9] 
波爾布特 波爾布特 [19]

波爾布特人物影響

  • 相關作品
波爾布特及其領導的紅色高棉政權的罪行,於1984年被羅蘭·約菲拍攝成電影《殺戮戰場》,並獲得當年的奧斯卡獎提名。 [12]  於2017年被安吉麗娜·朱莉拍攝成電影《他們先殺了我父親:一個柬埔寨女兒的回憶錄 [13]  ,並獲得第21屆好萊塢電影獎年度外語片。 [14] 
  • 相關法律
2013年,柬埔寨議會通過一項法案,把否認紅色高棉20世紀70年代暴行(紅色高棉大屠殺)的言行視為非法。法案由柬埔寨首相洪森提出,在一個星期內起草完,並被柬埔寨議會通過。柬埔寨的這一新法案生效之後,任何否認或淡化紅色高棉20世紀70年代暴行的個人都可能面臨最長兩年的徒刑。
參考資料
  • 1.    1998年12月25日 紅色高棉領導人投向柬政府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9-11-06]
  • 2.    洪韻珊等主編,馬克思主義簡明辭典,四川省社會科學院,1987.06,第364頁
  • 3.    安國政主編,世界知識年鑑 1999-2000,世界知識出版社,1999.12,第23頁
  • 4.    劉宇庚編,世界梟雄大傳 世界梟雄大傳 一代鬥士 圖文珍藏版,線裝書局出版社,2012.10,第238-246頁
  • 5.    (法)弗朗索瓦·泰莫利耶爾,卡特莉娜·李特奇主編,他們創造了歷史.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當今世界:公元1914年-1994年,商務印書館,2006.12,第256頁
  • 6.    尼克·雷(Nick Ray),傑西卡·李(Jessica Lee)著,柬埔寨 第3版,中國地圖出版社,2017.06,第334頁
  • 7.    朱庭光主編,當代國際知識大辭典,團結出版社,1995.12,第106頁
  • 8.    西哈努克、波爾布特與中國  .鳳凰網[引用日期2022-06-02]
  • 9.    波爾布特集團對越南的滔天罪惡  .越南中央軍委與國防機關官網[引用日期2022-03-19]
  • 10.    段立生著,柬埔寨通史,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9.01,第183-186頁
  • 11.    Pol Pot  .HISTORY[引用日期2022-03-21]
  • 12.    Pol Pot - Definition, Death & Quotes  .Biography[引用日期2022-03-21]
  • 13.    他們先殺了我父親:一個柬埔寨女兒的回憶錄 ( 2017 )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2-03-26]
  • 14.    朱莉美豔亮相第21屆好萊塢電影獎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2-03-26]
  • 15.    柬埔寨紀念推翻波爾布特種族滅絕制度43週年 永遠銘記越南志願軍的功勞  .越通社.2022-01-07[引用日期2022-03-26]
  • 16.    波爾布特獨女舉辦婚禮 “審紅”法庭加快審判速度  .中國青年報.2014-04-10[引用日期2022-03-26]
  • 17.    波爾布特妻女秘聞披露 波爾布特死於心臟停搏  .搜狐網.2003-06-30[引用日期2022-03-26]
  • 18.    Image of CAMBODIA. - Pol Pot And Khieu Samphan Meeting With Nicolae Ceausescu And Wife Elena, Bucharest, Romania, May 28-30, 1978.. Full Credit: Pictures From History / Granger, NYC -- All Rights Reserved. From Granger -  .Historical Picture Archive[引用日期2022-03-26]
  • 19.    Brother System of the Khmer Rouge  .Young Pioneer Tours[引用日期2022-03-26]
  • 20.    新華通訊社編,我國對外關係文件選編 1977年12月31日-1978年12月31日,新華通訊社,1979.03,第340頁
  • 21.    ប៉ុល ពត កេរតំណែលដ៏សាហាវយង់ឃ្នងរបស់ ប៉ុល ពត នៅតែតាមបន្លាចប្រជាជនខ្មែរ  .projects.voanews[引用日期2022-04-04]
  • 22.    Pol Pot His Legacy of Brutality Haunts Cambodia  .projects.voanews[引用日期2022-04-04]
  • 23.    前紅色高棉副總理英薩利被捕 自稱很無辜  .大眾網[引用日期2023-08-24]
  • 24.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29-30
  • 25.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31-32
  • 26.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32-33
  • 27.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33-37
  • 28.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27-28
  • 29.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38-41
  • 30.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43-46
  • 31.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47-50
  • 32.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50-52
  • 33.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52-54
  • 34.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55-58
  • 35.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61-66
  • 36.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67-68
  • 37.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69-74
  • 38.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78-83
  • 39.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84-89
  • 40.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91-96
  • 41.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97-99
  • 42.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100-102
  • 43.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103-108
  • 44.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112-116
  • 45.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116-120
  • 46.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120-122
  • 47.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123-126
  • 48.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132-135
  • 49.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141-144
  • 50.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148-151
  • 51.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152-156
  • 52.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158-162
  • 53.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163-168
  • 54.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168-171
  • 55.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172-174
  • 56.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175-177
  • 57.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178-183
  • 58.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184-186
  • 59.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187-191
  • 60.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192-195
  • 61.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196-201
  • 62.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202-230
  • 63.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206-210
  • 64.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212-215
  • 65.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219-223
  • 66.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226-230
  • 67.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231-235
  • 68.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240-244
  • 69.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245-247
  • 70.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267-268
  • 71.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275-276
  • 72.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277-278
  • 73.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284-287
  • 74.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288-290
  • 75.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291-294
  • 76.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301-305
  • 77.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308-312
  • 78.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313-317
  • 79.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319-322
  • 80.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326-331
  • 81.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332-335
  • 82.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338-
  • 83.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351-352
  • 84.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356-
  • 85.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370-374
  • 86.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376-378
  • 87.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381-386
  • 88.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387-389
  • 89.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395-396
  • 90.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402-406
  • 91.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408-411
  • 92.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412-416
  • 93.    王爰飛.波爾布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12:417
  • 94.    杜運泉. 理想與悲劇[D].華東師範大學,2008.5-8
  • 95.    杜運泉. 理想與悲劇[D].華東師範大學,2008.9
  • 96.    杜運泉. 理想與悲劇[D].華東師範大學,2008.10-15
  • 97.    杜運泉. 理想與悲劇[D].華東師範大學,2008.15-18
  • 98.    杜運泉. 理想與悲劇[D].華東師範大學,2008.19-21
  • 99.    杜運泉. 理想與悲劇[D].華東師範大學,2008.21-
  • 100.    杜運泉. 理想與悲劇[D].華東師範大學,2008.21-23
  • 101.    杜運泉. 理想與悲劇[D].華東師範大學,2008.24-28
  • 102.    杜運泉. 理想與悲劇[D].華東師範大學,2008.28-32
  • 103.    杜運泉. 理想與悲劇[D].華東師範大學,2008.34
  • 104.    Ben Kie.The Pol Pot Regime.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8:9-10
  • 105.    劉昭. “紅色高棉”發動的社會主義運動及教訓研究[D].西北師範大學,2022.15-16
  • 106.    劉昭. “紅色高棉”發動的社會主義運動及教訓研究[D].西北師範大學,2022.17-19
  • 107.    劉昭. “紅色高棉”發動的社會主義運動及教訓研究[D].西北師範大學,2022.2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