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毛邊書

鎖定
毛邊書,就是印刷的書裝訂後不切光,“三面任其本然,不施刀削”,頁與頁相連,看書時,需要用裁紙刀裁開來看。另外,在書的“天”、“地”及四周,要多留空白。這是一種別具情趣的裝幀方法,起源於歐洲,盛行於法國,之後流傳到我國。
魯迅愛毛邊書,自詡“毛邊黨”。
中文名
毛邊書
操    作
“三面任其本然,不施刀削”
特    點
摸起來,毛茸茸的
優    點
裁去其“毛”不損內容且容光煥發

毛邊書簡介

毛邊書的優點是:讀書需要靜下心來,裁一頁看一頁,也不失為靜心之一法;天長日久,書會污損,書邊污損尤甚;倘是毛邊,裁去其“毛”仍然不損內容,且容光煥發。從美學的角度來講,毛邊書表現的是一種樸素、落落大方之美。但對於不熟練技法的人, 很容易裁破裁殘, 反而弄壞書本。
毛邊是時代的產物。現在新書出得多,假如都出毛邊書,許多讀者會感到閲讀起來很麻煩。因此,不必提倡。
當然,作為一種版本,毛邊書也並未絕跡,黑龍江曾印過毛邊本蕭軍蕭紅的早期著作《跋涉》。

毛邊書現況

作家姜德明主編的《北京乎》以粗糙面目出現在不少知己的書桌上。令姜德明意外的是,毛邊書如今已經不僅專為老文人所愛,一些年輕人也加入到“毛邊一族”行列中。
所謂毛邊書是不經裁剪的書,閲讀時需手持裁紙刀逐頁裁開。它最早源於德國、法國、英國等歐洲國家,上個世紀初來到中國。
喜愛毛邊書的人有充分理由。《芳草地》雜誌主編譚宗遠説,圖書經過精心切割之後,往往喪失了原有的趣味,而每次自己動手裁書,過程真是樂趣無窮
毛邊書走紅還因為它現在已成為收藏界中的熱門貨。在幾次拍賣會上,《北美印象記》(1929年上海金尾書店版)以990元成交;魯迅編《唐宋傳奇集》(1934年上海聯華書店版)以990元成交。
儘管喜愛毛邊書的人越來越多,但印數上萬的圖書只有上百本毛邊書,因此只在作者及圈內人中間流行。毛邊書能否擺到書店的貨架上,這是一個值得出書者和賣書者關注的事。(路豔霞《北京日報》8.31)

毛邊書有關文章

毛邊書成新寵
文/白化文
我年輕的時候,先後聽家母和兩位圖書館學界的老先生閒談中議論過“毛邊本”。現在把記憶混編在一起,簡單彙報。
老先生説,毛邊本始於歐洲。真正的毛邊本的規格是,只裁地腳(下切口),不裁天頭(上切口)和翻口(外切口)。洋裝書直立在書架上,裁了下切口即地腳,就和一般的裁去三邊的書一樣,容易站立。不裁天頭和翻口,目的有二。一是相信對方一定會裁開看的,這是把對方當知音看待。因此,毛邊本是持贈給好朋友的,應屬於非賣品。另一個目的是,看書時,一般是翻閲書的翻口即外切口一側。看得時間長了,書邊會變髒發黑。那時,可以用大型切紙刀順着邊切一刀,邊上就又幹淨了。
解放前,書攤上可是常賣毛邊本。魯迅的著作毛邊本較多。我就有一本三側均屬未切的“毛邊”的《中國小説史略》。老先生説,這都是書商粗製濫造。因為,它們是三側都沒有裁切的,應視為沒有經過剪裁工序的未出廠殘品,不是真正的毛邊本。而且,毛邊本是作者為了送人特別定製的,版權頁上雖有定價,照理説,是不應上市流通的。我問,魯迅送人的是不是也屬於三翻不切的書?老先生笑而不答,以後在談到類似的問題時,只是説,日本人制造的毛邊本,三側不切的頗多。日本人學歐洲人,沒學到家。
老先生還説,裝訂得好的送人用的毛邊本,作者在送人時,常常附帶送一把裁紙刀。講究的裁紙刀是用象牙磨成的薄片狀的刀,便於夾在書中附送的,兼具書籤用途。也有精緻的鋼刀,不能當書籤。
這時我想起,解放前後在北京東安市場,賣刀剪的商店裏常賣各式各樣的中國式帶鞘的腰刀或寶劍形狀的小型刀劍,而且往往十二個—打,放在精製的匣子裏售賣。我母親是留學法國學裝飾的,告訴我説,這些是裁洋裝書的書刀。我那時認為,當時國家戰事頻繁,民不聊生,哪有閒錢買這個。我母親卻説,外國人一買起碼一打。後來想起來,一問老先生,果真是配合毛邊本使用的裁紙刀。外國人一次買很多把,為配合新書送人無疑。中國小型刀劍配洋裝書,想來別有風味。
老先生又説,人家送你這樣的毛邊本帶書刀;你要是不看,就是大不敬,純屬看不起人了。起碼也得裁開,裝裝樣子。老先生説,丘吉爾迭一部自己的著作給一位貴婦人。這位夫人在當時尚屬英國殖民地的開羅有一幢別墅。歐戰時,夫人搬到別處,別墅空着。丘吉爾到開羅開會,就住在那幢別墅裏。一天,丘吉爾在那位夫人的書房裏看到自己送她的那本書,從書架上取下來一看,還沒有裁開呢!丘吉爾動了真氣,在扉頁上寫了一段批評那位夫人的話,説她辜負了自己的一片好意,也不讀書。言外之意,此書“明珠暗投”矣!老先生又説,戰後夫人歸來,偶然翻閲此書,發現留言,大喜,立即送倫敦拍賣行,以高出書價許多倍的價格拍出去了。丘吉爾聞之,更加惱怒,想寫信與那位夫人絕交。有人提醒:若寫信,可能接着還得拍賣。於是截止。我對這條資料感興趣,查過,沒有查出來。哪位查到,告訴我吧。
不知怎的,我聽了上述的那些話以後,多年來頭腦中總有一種自覺是不甚確切的感覺,或者説是朦朧的印象:一想到西方的,或説是歐洲的古老的毛邊本,加上象牙書刀與中國書刀,彷彿總浮現出東來的東印度公司一類掠奪者,外加奧斯丁筆下有錢又悠閒的紳士與淑女。像《傲慢與偏見》中的伊麗莎白和她的姐姐那種洋青衣,才是在起居室裏慢慢地一頁一頁裁開毛邊本恬適地閲讀的正工。至於東施效顰的日本和中國的平裝毛邊本,則有點“土港式”的作派啦。以上的迷朦的胡思亂想極可能完全不符合事實,但就是在腦中揮之不去。
不管有何種想法,我聽了上述的老先生的話,如逐漸上了煙癮一般,對毛邊本終於大感興趣了。以後我自己每出一種書,就會要求出版家和印刷廠給我製作一批毛邊本,用以送人。我交代説,一定要裁下切口即地腳!可是,送來我處的每一種書全是三邊不裁的殘次品。哀哉!

毛邊書評論

以上是白化文先生《人海棲遲》書中的一篇《侍坐話“毛邊”》,其中下面這段話尤其是妙語——
一想到西方的,或説是歐洲的古老的毛邊本,加上象牙書刀與中國書刀,彷彿總浮現出東來的東印度公司一類掠奪者,外加奧斯丁筆下有錢又悠閒的紳士與淑女。像《傲慢與偏見》中的伊麗莎白和她的姐姐那種洋青衣,才是在起居室裏慢慢地一頁一頁裁開毛邊本恬適地閲讀的正工。至於東施效顰的日本和中國的平裝毛邊本,則有點“土港式”的作派啦。
中國毛邊本的“始祖”據説是周氏兄弟的《域外小説集》,陳子善曾説“為什麼魯迅對毛邊本情有獨鍾,以至他早年的著、編、譯,從《吶喊》到《彷徨》到《墳》到《朝花夕拾》到《苦悶的象徵》到《唐宋傳奇集》,無一不是毛邊本?已有論者從諸多方面加以分析,如他對書籍裝幀的重視啦,或與他的倔強個性有關啦,但無論如何,有一點不能忽略,即與他早年負笈東瀛,通過日本這個媒介迷戀西方書籍裝幀藝術不無關聯。毛邊本正是作為西方書籍文化的一種具體體現,為魯迅所喜愛,所移用。”毛邊本來自西方(我以前有個錯覺,以為毛邊本是來自中國古代,是傳統文人的習氣),白化文的這篇文章可好説明了這一點。
毛邊本影響閲讀,這是無疑的,普通讀者並不賣帳。以《域外小説集》為例,印出的200冊,在東京只賣出20冊,在上海也僅賣出20冊,胡適將銷路不佳的原因歸結為文言翻譯,恐怕毛邊本也是一個因素吧。另據荊有麟《魯迅回憶斷片》的記載,魯迅要求他在北新印的必須是毛邊書,一本都不許切邊。但等書印好以後,卻發現都已切好邊了。李小峯在回答先生的質問時説:“一開始裝訂,我就將毛邊的擺出去賣,但沒有人買,要教我切了邊才肯要,我看沒辦法,所以索興都切了邊。”在魯迅明確表示反對後,李小峯的辦法是:“此後為先生送的,雖然都是毛邊,但寄到外埠分店的,還是切邊本,在北平,恐怕先生看見不答應,便將毛邊本送上街坊上了。”儘管如此,魯迅還是樂此不疲。據陳子善交待,“由於周氏兄弟的鼓吹和實踐,自上個世紀二十年代 中葉起,毛邊本就大行其道了。就筆者有限的見聞,新文學大家名家中,除了周氏兄弟,郁達夫、郭沫若、張資平林語堂冰心蘇雪林謝冰瑩葉靈鳳、施蟄 存、邵洵美章衣萍許欽文……等等(這可以開出一份很長很長的名單),無一不出過毛邊本”。更過份的是,魯迅後來編的雜誌《莽原》《奔流》《語絲》等都採用毛邊的裝訂形式
據許歡《民國時期的大眾閲讀》研究表明,民國以後,中國基本進入了大眾閲讀時代。毛邊本基本是個逆潮流的東西,它並不利於傳播閲讀。普通書店、讀者往往會誤以為是次品。據説有家出版社曾有意將毛邊本上市流通,當毛邊的《魯迅雜感選集》發貨到書店,竟被原包退回,書店還責怪説:“書不切邊,半成品就發貨,太不負責任了!”書店尚且如此,普通的讀者更不會接受了,偶爾見到一本毛邊,便驚呼“出了次品!”以周氏兄弟等這樣的新文化大家,以“改造國民性”為志業,居然還是耽溺於這種流行於少數文人中的癖好,也真是奇怪。這可能再次説明了,私生活的力量是多麼強大。(多一句嘴,關於毛邊書可參考沈文衝先生編的《毛邊書情調》,至於本文的題目,則來自一位網友,見之不禁啞然失笑,姑用之)

毛邊書略説

所謂毛邊書,也叫毛邊本,就是印刷的書裝訂後,“三面任其本然,不施刀削”(魯迅語)。看書時,需耐心將書頁一一裁開,頁邊毛茸粗糙,曰故毛邊。
毛邊本始於歐洲(感覺中,總覺得這古老的文化應該是我們老祖宗的,其實不然,原來的感覺是錯覺),是西方書籍文化的一種體現。後傳至日本、中國。中國毛邊本的“始祖”據説是周氏兄弟的《域外小説集》,魯迅對毛邊本情有獨鍾:“書籍不切邊,我也是作俑者之一。”“我喜歡毛邊書,寧可裁,光邊書像沒有頭髮的人——和尚或尼姑。”他早年的著、編、譯,無一不是毛邊本,後來連編的雜誌《莽原》、《奔流》、《語絲》等都採用毛邊的裝訂形式,其毛邊書因不合大眾閲讀習慣在書店難以銷售,他也不同意對書籍進行裁切,足見魯迅對毛邊本的痴迷和鍾情程度。——沈文衝編著的《毛邊書情調》中《中國百年毛邊書刊知見錄》輯錄了百年中國出版印製的毛邊書,共分三輯,所錄書刊主要包括書名或刊名、著作者或編譯者、圖書類別、出版社及出版時間、序跋開本和書刊的封面設計、題簽等項,其中專門有一輯為“魯迅編”,收錄魯迅著、編、譯書籍60種。——由於周氏兄弟的鼓吹和實踐,自上個世紀20年代中葉起,毛邊本大行其道,我國新文學的許多大家名家的作品都出過毛邊本。
真正的毛邊本的規格是,只裁地腳(下切口),不裁天頭(上切口)和翻口(外切口)。裁了下切口即地腳,書容易立在書架上。不裁天頭和翻口的毛邊書的特點、用意,筆者看了一些相關介紹,不外乎有以下這些:
一是把贈書對方當知音看待,相信一定會裁開看;
二是圖書經過精心切割之後,往往喪失了原有的趣味,而閲讀時用裁書刀自己動手裁書,邊看邊裁,讓讀者有一種短暫等待的喜悦,使讀書人在讀書的同時又多了一份樂趣和雅緻;
三是有説是書店不讓讀者蹭書,要看書嗎?就買吧,所説有過分的,甚至連目錄也會做入毛邊,不讓讀者瀏覽;
四是表示是新書,“不肯裁切,所以表其為新書也。”
五是讀書需靜心,裁一頁看一頁,也不失為靜心之一法;
六是書看久了,書會污損,頁邊尤甚;倘是毛邊,裁去其“毛”仍然不損內容,不失其新,使書舊貌換新顏,常讀常新;
七是毛邊本尺寸稍大,裁開後版面留白較多,寬鬆、有閲讀呼吸的空間,更可在空白處作讀書筆記
八是最重要的一點,從美學的角度來講,書經由手工裁開,翻口由原來未裁時的光邊變為毛邊,質感發生了變化,毛邊書表現的是一種樸素的、原始的、落落大方又參差、錯綜的殘缺之美,是闊大、粗獷和渾厚之美。唐弢先生説:“我覺得看蓬頭的藝術家總比看油頭小白臉來得舒服。”“樸素,自然,像天真未鑿的少年,憨厚中帶些稚氣,有點本色的美。至於參差不齊的毛邊,望去如一堆烏雲,青絲覆頂,黑髮滿頭,正巧代表着一個人的青春。”又稱是“拙的美”。張阿泉:“毛邊本是一種不事切割的審美情致……淡淡妝,天然樣,方兼備讀與藏的雙重價值。”而“現代文化,觸外皆是精美的浮躁”。
很有意思的是,喜愛毛邊書的一族被泛稱為“毛邊黨”,喜愛毛邊書的人常自稱為“毛邊黨員”或“毛邊黨徒”或“毛邊黨人”,積極提倡並痴迷毛邊書的魯迅被稱為毛邊黨“黨魁”,唐弢、周煦良、鍾叔河、黃俊東被稱為毛邊黨“四大金剛”,之外,又排出了八個“護法使者”:錢伯城、林辰、姜德明、龔明德、董橋、陳子善、餘章瑞、謝其章。——説得上是文壇的佳話和趣話了。
在大眾閲讀時代,毛邊本當然影響正常的閲讀,據説當年《域外小説集》在市場上就遭到冷落。在當代,毛邊書多為文人墨客少量製作、有的還限量題簽鈐印編號用以贈送友人,為愛書人的把玩,在圖書市場公開發行少之又少,由此,毛邊書,特別是早年的版本現今成了收藏界的熱門之一。
毛邊書,是少數愛書、讀書、藏書、著書的文人學士的一種雅好,追求的是悠閒的心境,雅緻的情懷。秋禾説:“所謂毛邊書,其實是連勁風也翻閲不動的那種書。它是與世人叫嚷的‘信息時代的閲讀’背道而馳的東西,貴在把玩,講究沉潛,融入的是人的情意,鑑賞的是書的韻味。那是一種真正書與人、物與我、情與意交融,甚至於可以‘兩忘’的閲讀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