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蕭軍

(中國作家)

鎖定
蕭軍(1907年7月3日—1988年6月22日),中國全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中國作家 [1]  原名劉鴻霖,筆名三郎、田軍等。 [2]  妻子王德芬,私生女鮑旭東。 [3] 
1907年7月3日出生在遼寧省錦州市凌海市(縣級市)沈家台鎮下碾盤溝村。 [4]  由於家境貧困只上過小學。1925年開始軍旅生涯,擔任過見習官、軍事及武術助教等職務。寫作生涯是在軍隊中開始的。1932年,蕭軍在哈爾濱化名“三郎”正式開始文學創作,並和中共地下黨員、進步青年一起共同開展文學藝術活動。經過將近一年的努力,蕭軍參照蘇聯著名作家法捷耶夫的《毀滅》完成了表現東北人民革命軍抗日鬥爭的長篇小説《八月的鄉村》。 [5] 
中文名
劉鴻霖
外文名
Liu Honglin
別    名
蕭軍
田軍
三郎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07年7月3日
逝世日期
1988年6月22日
職    業
作家
出生地
遼寧省凌海市沈家台鎮下碾盤溝村
代表作品
《八月的鄉村》
《第三代》
妻    子
王德芬

蕭軍人物生平

1907年7月3日(清光緒三十三年,農曆五月二十三)出生於遼寧省凌海市沈家台鎮下 碾盤溝村(現凌海市大碾鄉)。七個月時母親由於不堪父親毒打而自殺,蕭軍自幼生長在缺少母愛的環境中,與父親關係疏遠。
1925年改名劉吟飛在吉林參軍。懷揣報國夢踏入巴爾虎兵營,但很快兵營內的黑暗就讓他厭惡,他開始鍾情於詩歌創作。
1929年,蕭軍以“酡顏三郎”為筆名,寫出了他的第一篇白話小説《懦……》,發表在當年5月10日瀋陽《盛京時報》上,該小説憤怒地揭發了軍閥殘害士兵的暴行。 [6] 
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正式開始從事文學創作。
1932年,與落難中的蕭紅結識,一見如故,遂共同生活。
1933年10月與悄吟(蕭紅)出版小説、散文集《跋涉》。其中收有三郎(蕭軍)的《孤雛》《燭心》《桃色的線》《這是常有的事》《瘋人》《下等人》等6篇小説。 [6] 
1934年,《八月的鄉村》創作完成。 [7] 
抗日戰爭爆發後,蕭軍一直從事工人業餘文藝教學工作並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940年他到達延安,在延安的五年中,他曾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延安分會理事,魯迅研究會主任幹事,《文藝日報》主編,魯迅藝術文學院教員等職,還參加了延安文藝座談會。
1940年6月,蕭軍第二次去延安, [7]  同時,續寫長篇小説《第三代》。 [7]  10月19日成立“文藝月會”。 [7] 
1941年1月,創辦會刊《文藝月報》,由他和丁玲、舒羣、劉雪葦輪流主編。 [7] 
1942年5月2日,在楊家嶺中共中央辦公廳大禮堂參加“延安文藝座談會”,蕭軍在此次會上作了《對於當前文藝諸問題的我見》發言。 [7]  大會由凱豐主持,毛主席致的開幕詞。
1949年中國解放以後,蕭軍擔任撫順礦務局京劇團顧問,繼續從事文學藝術的研究和創作工作,京劇《武王伐紂》、長篇小説《五月的礦山》、《過去的時代》等都是他這一時期的作品
在文化大革命中,蕭軍受到迫害,曾被關押8年。粉碎“四人幫”後,他重返文壇,整理了詩詞舊作800餘首。1979年,蕭軍出席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被選為全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理事。
1988年6月22日,蕭軍病逝。 [1] 

蕭軍主要作品

作品
作品類型
首發時間
《懦……》
白話小説
1929年
《跋涉》(與蕭紅合著)
短篇小説、散文合集
1933年10月
《八月的鄉村》
長篇小説
1935年7月
《羊》
短篇小説選
1936年1月
《江上》
短篇小説選
1936年8月
《綠葉底故事》
詩、散文合集
1936年12月
《第三代》(1—2部)
長篇小説
1937年12月
《十月十五日》
小説、散文集
1937年
《涓涓》
中篇小説
1937年9月
《側面》
報告文學
1938年11月
《從臨汾到延安》(《側面》續集)
報告文學
1941年
《幸福之家》
四幕話劇
1940年5月
《五月的礦山》
長篇小説
1954年11月
《過去的年代》(上、下冊)
長篇小説
1957年6月
《吳越春秋史話》(上、下冊)
長篇小説
1980年7月
《我的童年》
自傳
1982年
《人與人間》
回憶錄
2006年6月
作品參考資料 [4] 

蕭軍人物評價

李健吾先生評《八月的鄉村》段落節選
李健吾先生評《八月的鄉村》段落節選(1張)
著名文學評論家、作家李健吾(筆名劉西渭)在其《咀華集·咀華二集》的“八月的鄉村”一節中寫到:“《毀滅》給了一個榜樣,蕭軍先生有經驗,有力盤,有氣概,他少的只是借鏡。參照法捷耶夫的主旨和結構,他開始他的《八月的鄉村》。” [5] 
蕭軍同志擁護中國共產黨,擁護社會主義,是一位有民族氣節的革命作家。 [4]  [8-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