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楊雄
- 別 名
- 病關索
- 飾 演
- 陳之輝、李川
- 性 別
- 男
- 登場作品
- 《水滸傳》及其衍生作品
- 國 籍
- 北宋
楊雄人物生平
編輯楊雄人物出身
楊雄結交石秀
各類楊雄畫像(33張)
石秀仍不罷手,在路口尋人廝打,被戴宗、楊林勸住,拉到酒店飲酒。戴宗欣賞石秀的為人,有意招納他到梁山入夥。但這時楊雄又帶着二十多個公人趕到酒店,戴宗與楊林身份敏感,忙趁亂離開。楊雄與石秀意氣相投,便認石秀為義弟,結為異姓兄弟,還將他安排在自己家中住下。
[2]
楊雄常在牢中當值,妻子潘巧雲卻在使女迎兒與頭陀胡道的協助下,與和尚裴如海通姦。石秀識破二人的姦情,告知楊雄,建議捉姦。楊雄與石秀分別後,又被同僚請去喝酒,大醉而歸,結果在潘巧雲面前露了口風。潘巧雲卻反誣石秀,説他調戲自己。楊雄信以為真,怒將石秀趕走。
[3]
楊雄殺妻落草
石秀暗中埋伏在楊雄家門口,殺死裴如海和頭陀胡道。
[3]
楊雄得知消息,知道是石秀所為,也知道自己錯怪了石秀,便向石秀道歉,要回家殺死潘巧雲。石秀卻讓楊雄將潘巧雲騙到翠屏山,要與潘巧雲當面對質,以證清白。
[4]
楊雄假稱還願,將潘巧雲與迎兒帶上翠屏山。迎兒在楊雄的威逼下,交代出安排通姦的實情。楊雄一刀砍死迎兒,又割去潘巧雲的舌頭,將其分屍處死。石秀建議到梁山落草,楊雄應諾。時遷正好躲在一旁,目擊了全部過程,趁機要求同上梁山。
[4]
楊雄、石秀、時遷三人一同上路,行至鄆州時途徑祝家莊,在客店投宿。時遷偷吃店家的報曉公雞,因言語不和,大打出手,最終被祝家莊莊客擒獲。
[4]
楊雄與石秀又通過李家莊莊主李應,向祝家莊討要時遷,卻未能成功,只得赴梁山求援。晁蓋認為時遷偷雞有辱梁山聲名,命將二人斬首,後因宋江、吳用等人紛紛勸阻,這才饒恕二人。
[5]
楊雄梁山聚義
楊雄南征北戰
梁山受招安後,楊雄隨宋江南征北戰,在分兵作戰時隸屬盧俊義麾下。
楊雄人物結局
楊雄出處考究
編輯楊雄姓名出處
宋元時期的《大宋宣和遺事》中,宋江三十六部下中有“賽關索王雄”,便是楊雄的原型。而同時期龔開的《宋江三十六人贊》中,楊雄亦在其中,綽號仍是“賽關索”,贊言為“關氏之雄,超之亦賢。能持義勇,自命可全”。這兩部文學作品都被認為是《水滸傳》的雛形或藍本,也應是楊雄這一人物形象可考的較早出處。
[24]
元雜劇《魯智深喜賞黃花峪》中,楊雄已作為梁山好漢出場,是梁山排第十七位的頭領。
[25]
楊雄綽號考究
“關索”是民間傳説中關羽的第三個兒子,在《三國志通俗演義》曾有登場,但正史中卻未見記載。相傳關索曾隨諸葛亮南征孟獲,驍勇善戰,在雲南、貴州一帶深受崇拜,西南地區多有關索橋、關索嶺、關索廟等地名。宋代民間盛傳關索之武勇,武人多喜用“關索”作別號,如小關索、賽關索、嚴關索、張關索等。
[26]
也有研究者認為,“關索”並非人名,而是對關羽的尊稱。
[27]
一種觀點認為,關羽爵封漢壽亭侯,封地“漢壽”古稱“索”,“關索”是“關漢壽”的意思。
[28]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西南夷將“爺”稱為“索”,“關索”其實就是“關爺”的意思。
[29]
而不論“關漢壽”,還是“關索”,都是對關羽的尊稱。
[27]
而病關索的“病”字一般有兩種解釋,一説“病,使動用法,就是超過的意思”。但縱觀《水滸傳》中的綽號,自比古人的不少,但卻沒有説超過的。書中描述楊雄為“淡黃麪皮”,關索則是“面似桃花”。“病關索”大概是説這個“關索”像是生了病,臉色變了。而綽號病尉遲的孫立在書中的形象也是一個黃面大漢。
[30]
楊雄人物外貌
編輯書中外貌描寫:
楊雄人物評價
編輯楊雄原著贊詩
兩臂雕青鐫嫩玉,頭巾環眼嵌玲瓏。鬢邊愛插翠芙蓉。背心書劊字,衫串染腥紅。
楊雄名人點評
餘象鬥:觀潘氏以言搬楊雄,楊雄便以妻之言實,而石秀之情無矣。觀楊雄之志不如石秀多矣,可嘆石秀,可恥楊雄。
[31]
新水滸傳中的楊雄(30張)
金聖嘆:① 楊雄與石秀,是石秀寫得好。然石秀便是中上人物,楊雄竟是中下人物。② 要襯宋江奸詐,不覺寫作李逵真率;要襯石秀尖利,不覺寫作楊雄糊塗是也。
[33]
袁無涯:① 路見不平,撥刀相助,石秀俠氣,楊雄知人,為兩得之。② 翠屏山上楊雄猶無主意,終賴石秀做得一個烈丈夫。
[34]
王望如:① 病關索,押獄劊子手:拚命三郎,流落薊州,負薪為活。途中邂逅,輒為解紛;邀異姓而同居,執路人如手足,綠林市井間每多此義氣,若薦紳先生,則對面九嶷山矣!② 潘巧雲之做亡齋,還心願,登山入廟,楊雄知之:其擺香桌,敲木魚,楊雄則不知也。楊雄不知,而石秀告之,自當定計捉姦,何以石秀之定計遠過鄆哥,楊雄之捉姦不逮武大!爛醉來歸,無因垢厲,不能除淫婦之污,幾失弟兄之好,吾故曰:夫如楊雄,夫而愚者也。③ 自古殺人之名正言順,理直氣壯,無如殺姦夫淫婦。楊雄既不能杜漸防微於前矣,泄良友之言,聽淫婦之譖,始而石秀代殺姦夫於深巷,繼而石秀計殺淫婦於翠屏。以名正言順者而偷營劫寨,以理直氣壯者而銷阻閉藏,卒至法網難逃,竄投水泊,竊為楊雄不取也。
[35]
楊雄衍生形象
編輯楊雄衍生小説
巴孤的《賊三國》中,楊雄奉吳用之命到盧俊義處卧底,被盧俊義保奏為萊州牧。
[38]
梁山之變後,他在梁山監獄內毒死盧俊義,偽造成盧俊義自盡的假象,還企圖殺死前來劫獄的燕青滅口,最終被關索、關鳳殺死。
[39-40]
張恨水的《水滸新傳》中,楊雄參與抗金,北宋滅亡後孤身北上燕山,聯絡潛伏的時遷、湯隆等人,混入白虎節堂,毒死金國元帥斡離不,最終被金軍擒獲,慷慨就義。金國大將喝裏色敬重他是中原好漢,以藥酒毒殺,留其全屍。
[42]
楊雄戲劇形象
《盜王墳》(一名《金石盟》,不見於《水滸傳》,湘劇、徽劇、河北梆子均有《盜皇墳》)
[46]
《巧連環》(一名《時遷偷雞》,川劇、漢劇、徽劇、豫劇、秦腔、同州梆子均有此劇目,豫劇有《扒雞》)
[47]
楊雄影視形象
1972年電影《水滸傳》,吳池欽飾演楊雄。
1975年電影《蕩寇志》,吳池欽飾演楊雄。
1983年電視劇《水滸傳》,田春嶺飾演楊雄。
2011年電影《鬼臉兒杜興》,李川飾演楊雄。
- 參考資料
-
- 1. 《水滸全傳》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10-09]
- 2. 《水滸全傳》第四十四回 錦豹子小徑逢戴宗 病關索長街遇石秀
- 3. 《水滸全傳》第四十五回 楊雄醉罵潘巧雲 石秀智殺裴如海
- 4. 《水滸全傳》第四十六回 病關索大鬧翠屏山 拚命三火燒祝家莊
- 5. 《水滸全傳》第四十七回 撲天雕雙修生死書 宋公明一打祝家莊
- 6. 《水滸全傳》第四十八回 一丈青單捉王矮虎 宋公明兩打祝家莊
- 7. 《水滸全傳》第五十回 吳學究雙掌連環計 宋公明三打祝家莊
- 8. 《水滸全傳》第五十一回 插翅虎枷打白秀英 美髯公誤失小衙內
- 9. 《水滸全傳》第五十二回 李逵打死殷天錫 柴進失陷高唐州
- 10. 《水滸全傳》第五十八回 三山聚義打青州 眾虎同心歸水泊
- 11. 《水滸全傳》第五十九回 吳用賺金鈴吊掛 宋江鬧西嶽華山
- 12. 《水滸全傳》第六十回 公孫勝芒碭山降魔 晁天王曾頭市中箭
- 13. 《水滸全傳》第六十六回 時遷火燒翠雲樓 吳用智取大名府
- 14. 《水滸全傳》第七十一回 忠義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 15. 《水滸全傳》第七十九回 劉唐放火燒戰船 宋江兩敗高太尉
- 16. 《水滸全傳》第八十回 張順鑿漏海鰍船 宋江三敗高太尉
- 17. 《水滸全傳》第八十六回 宋公明大戰獨鹿山 盧俊義兵陷青石峪
- 18. 《水滸全傳》第八十九回 宋公明破陣成功 宿太尉頒恩降詔
- 19. 《水滸全傳》第九十一回 宋公明兵渡黃河 盧俊義賺城黑夜
- 20. 《水滸全傳》第一百回 張清瓊英雙建功 陳瓘宋江同奏捷
- 21. 《水滸全傳》第一百零九回 王慶渡江被捉 宋江剿寇成功
- 22. 《水滸忠義志傳》第一百回 李逵受困於駱谷 宋江智取洮陽城
- 23. 《水滸全傳》第一百一十九回 魯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錦還鄉
- 24. 朱一玄.水滸傳資料彙編[M]: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
- 25. 王季烈.孤本元明雜劇[M]:中國戲劇出版社,1958
- 26. 何心.水滸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 27. 楊立傑.也談關索之謎[J]:金融時報,2015.6
- 28. 周壽昌《三國志注證遺》:漢壽縣,前漢屬武陵郡,本名索,……後人因“關漢壽”之稱,或謂“關索”。
- 29. 趙一清《三國志注補》:西南夷謂爺為索。關索寨即關爺寨,皆尊稱也。
- 30. 盛巽昌.水滸傳補證本[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 31. 雙峯堂刊《水滸志傳評林》
- 32. 容與堂刊《李卓吾先生批評忠義水滸傳》
- 33. 金聖嘆《貫華堂第五才子書水滸傳》
- 34. 袁無涯刊刻《李卓吾先生批評忠義水滸全傳》
- 35. 王望如《評論出像水滸傳》
- 36. 《蕩寇志》第一百十回 祝永清單入賣李谷 陳希真三打兗州城
- 37. 《殘水滸》第八十六回 離山超海不改野火 出死入生方知罪過
- 38. 《賊三國》第一百二十九回 借首級宋江安人心 秉忠言燕青諫故主
- 39. 《賊三國》第一百三十回 禍起蕭牆盛宴起變 命斷手足英雄斷腸
- 40. 《賊三國》第一百三十一回 蜜裏透劍血染情義 晴空落雷迭失股肱
- 41. 《水滸中傳》第二十七回 跳高城扈三娘歸神 擒反寇韓世忠讓功
- 42. 張恨水《水滸新傳》第六十八回 雪國恥同死白虎堂 快人心大捷黃天蕩
- 43. 褚同慶《水滸新傳》第一百四十九回 梁山泊好漢應星辰 忠義堂英雄定職位
- 44. 褚同慶《水滸新傳》第一百六十一回 辭吳用穆弘赴北地 別宋江項充踐前言
- 45. 京劇劇目考略:翠屏山 .中國京劇戲考[引用日期2015-10-09]
- 46. 京劇劇目考略:盜王墳 .中國京劇戲考[引用日期2015-10-09]
- 47. 京劇劇目考略:巧連環 .中國京劇戲考[引用日期2015-10-09]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