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次登場
- 第四十七回
- 國 籍
- 北宋
- 籍 貫
- 鄆州獨龍崗
- 梁山職司
- 掌管錢糧頭領
- 星 號
- 天富星
- 兵 器
- 渾鐵點鋼槍、飛刀
- 梁山排名
- 11
李應人物生平
編輯李應人物出身
李應李祝交惡
李應(32張)
李應聞知大怒,點起三百莊客,直奔祝家莊,與祝彪交戰。祝彪應戰十七八合,不敵敗走。李應縱馬追趕,卻被祝彪暗箭射中臂膀,受傷墜馬,幸被楊雄、石秀搶回。李家莊自此與祝家莊交惡。楊雄見通過李應未能討回時遷,便告辭離去,到梁山泊求援。李應又贈以金銀。
[2]
李應被迫落草
宋江攻打祝家莊失利,在楊雄的建議下,備禮去見李應,打算與他商討對策。李應卻以“臂傷未愈,卧病在牀”為由,婉拒宋江,避而不見,也不肯接受禮物。此後,李應對梁山攻打祝家莊的行為始終袖手旁觀,不肯出兵援救。
[4]
攻破祝家莊後,吳用命蕭讓假扮鄆州知府,以祝家莊狀告李應勾結梁山為由,將李應、杜興綁縛州府,而後在途中將二人劫上梁山。李應請求下山時,卻得知家眷已被接到山寨,而李家莊也被燒成平地。他見後路已絕,只得留在梁山。
[5]
李應梁山聚義
梁山排座次時,李應排第十一位,星號天富星,與柴進一同擔任掌管錢糧頭領。
[12]
李應南征北戰
新版水滸傳中的李應(15張)
征討王慶時,李應與柴進護送糧草到前線,途中在龍門山遇伏。他配合柴進,以火炮擊殺淮西大將縻貹。
[17]
而在簡本水滸中,李應與盧俊義、柴進等人埋伏在秦州之北的流沙河,以戰船塞斷河路,擒獲匪首王慶。
[18]
李應人物結局
李應姓名出處
編輯宋元時期的《大宋宣和遺事》中,李應已是宋江部下三十六員頭領之一。同時期龔開的《宋江三十六人贊》中,李應亦在其中,贊言為“摯禽雄長,唯雕最狡。毋撲天飛,封狐在草”。這兩部文學作品都被認為是《水滸傳》的雛形或藍本,也是李應這一人物形象可考的較早出處。
[23]
元雜劇《梁山五虎大劫牢》中,李應已作為梁山好漢出場,但卻是個少年勇士,與小説《水滸傳》中的中年財主形象頗有不同。而劇中的主角韓伯龍,其文武雙全的富翁形象和被逼上山的經歷,都與小説中的李應頗為相似。
[24]
李應綽號考究
編輯撲天雕這一綽號,典出自《武王伐紂平話》:“紂王共妲己在於台上,朝日取樂,忽從台下數人籠放出獵之人,駕着鷹鵰,打台下過。忽有皂雕飛起,直來台上搦妲己。妲己見了,大叫一聲,走入人叢中去了,被雕抓破面皮,打了金冠。”此雕之威,在於識破妖精的偽相,竟能以力殺之。以“撲天雕”作為綽號表示李應如雕之猛。
[25]
李應人物評價
編輯李應原著贊詩
李應名人點評
金聖嘆:李應只是中上人物,然也是體面上定得來,寫處全不見得。
[26]
餘象鬥:李應被箭回家,對楊雄言非我不用心,其情實也,它其假乎?
[27]
李應衍生形象
編輯李應衍生小説
- 百回本續書
陳忱的《水滸後傳》中,李應因被杜興牽連,受到奸臣迫害,只得重上飲馬川落草。
[29]
後到海外投奔李俊,封為度支使,掌管出入錢糧。
[30]
最終因海上救駕之功,成為暹羅國五虎大將軍,兼户部尚書,封列侯。
[31]
- 70回本續書
李應評書形象
揚州評話王派水滸中,李應的年齡被大大增加,人稱李太公。他扎槍騎馬都只是玩玩而已,與祝彪交戰時竟被嚇得發昏,完全不知所措,全靠石秀將他拽下馬才保住性命。
[39]
李應影視形象
1983年《水滸傳》,張國偉飾演李應。
- 參考資料
-
- 1. 《水滸全傳》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11-05]
- 2. 《水滸全傳》第四十七回 撲天雕雙修生死書 宋公明一打祝家莊
- 3. 《水滸全傳》第四十六回 病關索大鬧翠屏山 拚命三火燒祝家莊
- 4. 《水滸全傳》第四十八回 一丈青單捉王矮虎 宋公明兩打祝家莊
- 5. 《水滸全傳》第五十回 吳學究雙掌連環計 宋公明三打祝家莊
- 6. 《水滸全傳》第五十一回 插翅虎枷打白秀英 美髯公誤失小衙內
- 7. 《水滸全傳》第五十九回 吳用賺金鈴吊掛 宋江鬧西嶽華山
- 8. 《水滸全傳》第六十回 公孫勝芒碭山降魔 晁天王曾頭市中箭
- 9. 《水滸全傳》第六十三回 宋江兵打北京城 關勝議取梁山泊
- 10. 《水滸全傳》第六十四回 呼延灼夜月賺關勝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
- 11. 《水滸全傳》第六十六回 時遷火燒翠雲樓 吳用智取大名府
- 12. 《水滸全傳》第七十一回 忠義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 13. 《水滸全傳》第八十四回 宋公明兵打薊州城 盧俊義大戰玉田縣
- 14. 《水滸全傳》第八十九回 宋公明破陣成功 宿太尉頒恩降詔
- 15. 《水滸全傳》第九十一回 宋公明兵渡黃河 盧俊義賺城黑夜
- 16. 《水滸忠義志傳》第八十五回 盛提轄舉義投降 元仲良憤激出家
- 17. 《水滸全傳》第一百零八回 喬道清興霧取城 小旋風藏炮擊賊
- 18. 《水滸忠義志傳》第一百六回 公孫勝辭別居鄉 宋公明勅徵方臘
- 19. 《水滸全傳》第一百一十三回 混江龍太湖小結義 宋公明蘇州大會垓
- 20. 《水滸全傳》第一百一十七回 睦州城箭射鄧元覺 烏龍嶺神助宋公明
- 21. 《水滸全傳》第一百一十九回 魯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錦還鄉
- 22. 《水滸全傳》第一百二十回 宋公明神聚蓼兒窪 徽宗帝夢遊梁山泊
- 23. 朱一玄.水滸傳資料彙編: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
- 24. 王季烈.孤本元明雜劇:中國戲劇出版社,1958
- 25. 施耐庵著 盛巽昌補證.水滸傳補證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 26. 金聖嘆《貫華堂第五才子書水滸傳》
- 27. 雙峯堂刊《水滸志傳評林》
- 28. 王望如《評論出像水滸傳》
- 29. 《水滸後傳》第五回 老管營少妾殺命 撲天雕舊僕株連
- 30. 《水滸後傳》第三十五回 日本國借兵生釁 青霓島煽亂興師
- 31. 《水滸後傳》第三十八回 武行者敍舊六和塔 宿太慰敕封暹羅國
- 32. 《後水滸傳》第四十二回 再蕭何抗違軍令 眾豪傑大悟前身
- 33. 《蕩寇志》第一百三十四回 沉螺舟水底渡官軍 卧瓜錘關前激石子
- 34. 《殘水滸》第八十四回 豪傑剛腸死生一決 軍師深算肘腋成謀
- 35. 《賊三國》第一百一十回 安山東吳加亮定計 拒禪代宋公明登基
- 36. 《賊三國》第一百廿六回 復兗州盧俊義揚威 分諸牧龐士元定計
- 37. 《賊三國》第一百四十回 吳加亮割地借蠻兵 宋安平輿櫬降魏國
- 38. 《水滸新傳》第六十七回 誤中毒筵眾星四散 羞食夷粟一帥北沉
- 39. 王麗堂.石秀:中華書局,2007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