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智慧物流

(提升整個物流系統的智能化、自動化水平)

鎖定
“智慧物流”Intelligent Logistics System, ILS首次由IBM提出,2009年12月中國物流技術協會信息中心、華夏物聯網、《物流技術與應用》編輯部聯合提出概念。物流是在空間、時間變化中的商品等物質資料的動態狀態。
智慧物流是指通過智能軟硬件、物聯網、大數據等智慧化技術手段,實現物流各環節精細化、動態化、可視化管理,提高物流系統智能化分析決策和自動化操作執行能力,提升物流運作效率的現代化物流模式。 [1] 
中文名
智慧物流
外文名
Intelligent Logistics System
作    用
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業利潤
提出機構
IBM
提出時間
2009年

智慧物流概念

IBM於2009年提出了,建立一個面向未來的具有先進、互聯和智能三大特徵的供應鏈,通過感應器RFID標籤制動器GPS和其它設備及系統生成實時信息的“智慧供應鏈”概念,緊”更重視將物聯網、傳感網與現有的互聯網整合起來,通過以精細、動態、科學的管理,實現物流的自動化、可視化、可控化、智能化、網絡化,從而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力水平,創造更豐富社會價值的綜合內涵。
在2009年,奧巴馬提出將“智慧的地球”作為美國國家戰略,認為IT產業下一階段的任務是把新一代IT技術充分運用在各行各業之中,具體地説,就是把感應器嵌入和裝備到電網、鐵路、橋樑、隧道、公路、建築、供水系統、大壩、油氣管道等各種物體中,並且被普遍連接,形成所謂"物聯網",然後將"物聯網"與現有的互聯網整合起來,實現人類社會物理系統的整合,在這個整合的網絡當中,存在能力超級強大的中心計算機羣,能夠對整合網絡內的人員、機器、設備和基礎設施實施實時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礎上,人類可以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生產和生活,達到"智慧"狀態,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力水平,改善人與自然間的關係。
中國物聯網校企聯盟認為,智慧物流是利用集成智能化技術,使物流系統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維、感知、學習、推理判斷和自行解決物流中某些問題的能力。即在流通過程中獲取信息從而分析信息做出決策,使商品從源頭開始被實施跟蹤與管理,實現信息流快於實物流。即可通過RFID、傳感器、移動通訊技術等讓配送貨物自動化、信息化和網絡化。 [2] 

智慧物流“智慧+共享”物流

“智慧+共享”物流=智慧化物流智能技術體系+共享化物流共享互動機制+降本增效耦合動力機制,並賦予其如下定義:“智慧+共享”物流是指將智慧化和共享化兩種理念共同融入現代化物流運作系統,在降本增效等耦合力機制作用下實現智慧化的物流智能技術體系和共享化的物流共享互動機制之間關聯要素相互耦合銜接,推動物流系統主要功能環節相互適應、耦合協調、相輔相成並最終達成物流運作流程高效智能化、物流資源高度共享化、物流系統功能全面轉型升級的新型物流運作模式 [1] 
"智慧+共享"物流融合了智慧化和共享化兩種理念,推動物流系統主要功能環節相互適應、耦合協調、相輔相成,並最終促進物流運作流程高效智能化、物流資源高度共享化以及物流功能全面轉型升級。 [1] 
物流企業"智慧+共享"耦合的制約因素可劃分為物流智慧化水平、物流共享化水平、耦合環境、耦合機制、耦合能力、耦合意願、企業特質等7個主範疇以及23個副範疇。內驅因素、外驅因素、中介因素和調節因素構成四大機制及各作用路徑交互融合,共同推動物流企業"智慧+共享"耦合運行。 [3] 
物流智慧化和共享化具有天然耦合“基因”,共享物流“智慧化”、智慧物流“共享化”是未來物流企業發展趨勢,物流企業的“智慧+共享”耦合運作、共融共生將打破傳統行業企業邊界、實現多方利益主體的協同合作,打造互聯共享的智慧共享物流生態圈 [3] 

智慧物流背景介紹

物流是在空間、時間變化中的商品等物質資料的動態狀態。因此,很大程度上物流管理是對商品、資料的空間信息和屬性信息的管理。在以物聯網為基礎的智能物流技術流程中,智能終端利用射頻識別RFID技術、紅外感應、激光掃描等傳感技術獲取商品的各種屬性信息,再通過通信手段傳遞到智能數據中心對數據進行集中統計、分析、管理、共享、利用,從而為物流管理甚至是整體商業經營提供決策支持。
據相關資料,2011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將達158萬億元,物流總成本GDP約18.4%,與1991年的24%相比,社會物流總費的下降明顯,我國物流行業的進步突出。但是與歐美發達國家8.9%相比,高出一倍多社會物流總額,也意味着我國的整體物流成本仍處於高位,物流行業發展空間巨大,物流標準化程度低、缺乏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信息系統、提供基礎信息和公共服務的平台發展緩慢等成為現階段物流發展的制約。
在智慧物流概念出世的同一年,國務院《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積極推進企業物流管理信息化,促進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積極開發和利用全球定位系統(GNSS)、地理信息系統(GIS)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統(VICS)、不停車自動交費系統(ETC)、智能交通系統(ITS)等運輸領域新技術,加強物流信息系統安全體系研究。兩年後,2011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持續強調,加強物流新技術的自主研發,重點支持貨物跟蹤定位、無線射頻識別、物流信息平台、智能交通、物流管理軟件、移動物流信息服務關鍵技術攻關。適時啓動物聯網在物流領域的應用示範。兩項政策都從國家宏觀層面,強調了發揮地理信息系統等關鍵信息技術,在物流信息化中的作用。
在中國2009年8月7日,温家寶總理在無錫提出了“感知中國”的理念,表示中國要抓住機遇,大力發展物聯網技術。11月3日,温家寶總理再次指示要着力突破傳感網物聯網關鍵技術。進入2010年,物聯網成為當年“兩會”的熱門話題,“積極推進‘三網’融合,加快物聯網的研發應用”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據瞭解,2010年一系列物聯網發展相關的產業政策將陸續出台。
基於以上背景,結合物流行業信息化發展現狀,考慮到物流業是最早接觸物聯網的行業,也是最早應用物聯網技術,實現物流作業智能化、網絡化、和自動化的行業。在2009年中國物流技術協會信息中心、華夏物聯網、《物流技術與應用》編輯部率先在行業提出“智慧物流”概念。
很多先進的現代物流系統已經具備了信息化、數字化 網絡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敏捷化、可視化、自動化等先進技術特徵。很多物流系統和網絡也採用了最新的紅外、激光、無線、編碼、認址、自動識別、定位、無接觸供電、光纖、數據庫、傳感器、RFID、衞星定位等高新技術,這種集光、機、電、信息等技術於一體的新技術在物流系統的集成應用就是物聯網技術在物流業應用的體現。
智慧物流 [4]  理念的提出,順應歷史潮流,也符合現代物流業發展的自動化、網絡化、可視化、實時化、跟蹤與智能控制的發展新趨勢,符合物聯網發展的趨勢。
華夏物聯網總經理王繼祥發表了“物聯網推動智慧物流變革”的文章,在業界引起廣泛反響。

智慧物流信息平台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指基於計算機通信網絡技術,提供物流信息、技術、設備等資源共享服務的信息平台。具有整合供應鏈各環節物流信息、物流監管、物流技術和設備等資源,面向社會用户提供信息服務管理服務技術服務和交易服務的基本特徵。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包括三方面的內涵:物流電子政務平台,用於政府監管和服務的職能,電子口岸即屬於此類;除此之外,還有物流電子商務平台,用於供應鏈一體化網上商業活動;電子物流平台,用於物流運輸全過程實時監控管理。

智慧物流六大作用

一、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業利潤
智慧物流能大大降低製造業、物流業等各行業的成本,實打實地提高企業的利潤,生產商、批發商、零售商三方通過智慧物流相互協作,信息共享,物流企業便能更節省成本。其關鍵技術諸如物體標識及標識追蹤、無線定位等新型信息技術應用,能夠有效實現物流的智能調度管理、整合物流核心業務流程,加強物流管理的合理化,降低物流消耗,從而降低物流成本,減少流通費用、增加利潤。
二、加速物流產業的發展,成為物流業的信息技術支撐
智慧物流的建設,將加速當地物流產業的發展,集倉儲、運輸、配送、信息服務等多功能於一體,打破行業限制,協調部門利益,實現集約化高效經營,優化社會物流資源配置。同時,將物流企業整合在一起,將過去分散於多處的物流資源進行集中處理,發揮整體優勢和規模優勢,實現傳統物流企業的現代化、專業化和互補性。此外,這些企業還可以共享基礎設施、配套服務和信息,降低運營成本費用支出,獲得規模效益
三、為企業生產、採購和銷售系統的智能融合打基礎
隨着RFID技術與傳感器網絡的普及,物與物的互聯互通,將給企業的物流系統、生產系統、採購系統與銷售系統的智能融合打下基礎,而網絡的融合必將產生智慧生產與智慧供應鏈的融合,企業物流完全智慧地融入企業經營之中,打破工序、流程界限,打造智慧企業
四、使消費者節約成本,輕鬆、放心購物
智慧物流通過提供貨物源頭自助查詢和跟蹤等多種服務,尤其是對食品類貨物的源頭查詢,能夠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放心,再增加消費者的購買信心同促進消費,最終對整體市場產生良性影響。
五、提高政府部門工作效率,助於政治體制改革
智慧物流可全方位、全程監管食品的生產、運輸、銷售,大大節省了相關政府部門的工作壓力的同時,是監管更徹底更透明。通過計算機和網絡的應用,政府部門的工作效率將大大提高,有助於我國政治體制的改革,精簡政府機構,裁汰冗員,從而削減政府開支。
六、促進當地經濟進一步發展,提升綜合競爭力
智慧物流集多種服務功能於一體,體現了現代經濟運作特點的需求,即強調信息流物質流快速、高效、通暢地運轉,從而降低社會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整合社會資源

智慧物流代表

隨着物流業不斷髮展,智慧物流的也從理念走向了實際應用。基於智慧物流理念而建的成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前最流行的“雲計算”技術融入到成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搭建之中,將大量用網絡連接的計算資源統一管理和調度,構成一個計算資源池向用户按需服務。具有超大規模、虛擬化、可靠安全等獨特功能。
可以説成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立是結合成都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實際需要,融合雲計算、物聯網和三網融合等最新一代技術,並具備多項獨立知識產權,總投資超億的現代物流公共信息示範平台。該平台於2011年7月正式投入運營。
作為現代智慧物流公共信息示範平台,成都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本着立足成都、輻射全國、連接世界的戰略目標,將徹底改變傳統物流經營理念和運作模式,主要體現在:
一、 信息平台功能更新換代
集在線交易、支付、監管、信息發佈產品展示、推廣、營銷終端應用為一體的複合功能的物流平台。
二、全新的市場價值定位
融合各條物流具體工作流,同時在第三方服務機構等主體的參與下,建立的一站式集成化服務的物流平台。
三、誠信體系的建立和導入
成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立了一套完備的物流誠信體系,引進第三方擔保組織,解決平台承擔和抗風險能力
四、有力的控制技術和安全保障
技術定位上,採用雲計算、物聯網、三網融合等新一代技術,打造的智慧物流體系的物流平台。
五、全新的信息平台服務體驗,業內權威平台
成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將帶給物流業內從未有過的服務體驗,發佈的信息在業界具有權威性。

智慧物流發展方向

當前,物聯網、雲計算、移動互聯網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正推動着中國智慧物流的變革。可以説,智慧物流將是信息化物流的下一站。董寶青表示,“我們要把數字物流、智慧物流作為物流信息化的標誌語。” [2]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物流技術協會董事長戴定一表示,智能物流標誌着信息化在整合網絡和管控流程中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即進入到一個動態的,實時進行選擇和控制的管理水平。“這個方向肯定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我國先進的信息技術在物流行業的應用和推廣水平仍然較低,自主創新和產業支撐能力不強,物流設施設備的自動化、智能化程度和物品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
物流信息化的標準問題一直是物流產業發展的關鍵問題之一。我們要加快研究和制定物流信息技術、服務、編碼、安全和管理標準,促進數據層、應用層和交換層等物流信息化標準的銜接,推動物流信息化標準體系建設。
我國物流標準化體系的建設還很不完善,系統內條塊分割現象比較嚴重,難以實現信息的交換和共享,難以形成完整通暢的供應鏈,這最終將導致無效環節增加,物流速度降低,成本和事故上升。
《推進物流信息化工作指導意見》提出,“十二五”時期末,要致力於物流信息化標準體系的基本形成,關鍵的基礎性標準、重點行業應用標準和服務規範的制定和宣貫成效顯著。
在具體措施上,要急用先行,推進關鍵的基礎性標準和重點專業、行業標準的制定與宣貫。根據《推進物流信息化工作指導意見》,推進汽車及零部件、食品、藥品、紡織品、農資和農產品等重點行業物流信息化應用標準體系的逐步完善,促進數據層、應用層和交換層等物流信息化標準的銜接。
《推進物流信息化工作指導意見》因此提出,要支持利用雲計算等技術,開展物流信息技術服務平台建設試點,提高物流信息化關鍵共性技術研發、推廣和應用水平。在裝備製造、食品、藥品、危險化學品、煙草等具有高附加值或需重點監管的行業,開展物聯網應用試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