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邈

(東漢末年羣雄之一)

鎖定
張邈(?-195年),字孟卓,東平壽張(今山東東平縣)人。東漢大臣、名士,“八廚”之一。
張邈以徵辟入仕,授騎都尉,後出任陳留太守,參與討伐董卓汴水之戰後歸附曹操。張邈與袁紹有隙,袁紹曾讓曹操殺張邈,但曹操都未聽從,跟張邈更為親近。興平元年(194年),曹操帶兵討伐陶謙時,張邈與陳宮背叛曹操,迎呂布兗州牧。後呂布被曹操擊敗,張邈跟隨呂布投奔劉備,全家被曹操殺於雍丘。張邈在向袁術借兵的路上被部下所殺。
全    名
張邈
孟卓
所處時代
東漢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東平壽張
逝世日期
195年
主要成就
參與討伐董卓
官    職
陳留太守
地    位
八廚之一

張邈人物生平

張邈號位八廚

張邈,字孟卓,東平壽張(今山東東平縣)人。少時以俠義聞名,接濟貧困,助人為樂,傾家蕩產,壯士多有歸附於他的。張邈與度尚王考劉儒胡母班秦周蕃向王章號為“八廚”,當時有句話叫“海內嚴恪張孟卓”。 [12-13]  張邈與袁紹等人皆為“奔走之友” [22] 曹操也和張邈是好朋友。公府闢除時,他以高第(優等成績)被任命為騎都尉 [1] 

張邈討伐董卓

中平六年(189年),漢靈帝劉宏去世,董卓入京把持朝政,廢少帝劉辯,改立陳留王劉協為帝,犯上作亂。又用尚書周毖、城門校尉伍瓊等人之言,拜張邈為陳留太守。 [10-11]  張邈的弟弟張超當時是廣陵太守,聽從功曹臧洪的建議,來到陳留與張邈商議起兵討伐董卓之事,張邈也素有討董之心。 [17]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張邈及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渤海太守袁紹、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等人一同舉兵於關東,討伐董卓,眾人推袁紹為盟主。 [18]  (《張邈傳》稱張邈與曹操首舉義兵。 [1] 
張邈、劉岱、孔伷、橋瑁、張超會於酸棗縣,設壇場,共立盟誓。張邈對張超説:“聽説弟弟你擔任郡守,教化人民施威施恩,並不都是自己作主,而是因為重用了臧洪,臧洪是什麼人啊?”張超説:“臧洪才略智謀都強過我,我非常喜歡他,他是海內的奇士啊。”張邈於是引臧洪來見,與他交談後大為驚訝,又讓他與劉岱、孔伷見面。當時袁紹屯兵河內,袁術屯南陽,孔伷屯潁川,韓馥在鄴城,張邈等人屯酸棗。二月,董卓下令遷都長安,焚燒宮室,董卓自己仍然留在雒陽。曹操引兵西進,張邈派部將衞茲分兵助戰,聯軍在滎陽汴水遭遇董卓部將徐榮,大敗而回,衞茲戰死。 [17]  [19-20] 
冀州牧韓馥將地盤讓給袁紹後,心懷不安,向袁紹請求離去,投靠了張邈。後來,袁紹派使者去見張邈,使者在張邈耳邊悄聲細語。韓馥當時在座,認為袁紹是要張邈算計自己,不久後進入廁所自殺。 [27] 

張邈親近曹操

袁紹成為盟主後,時常表現得傲慢矜持、不可一世,張邈經常直言責備他。袁紹派曹操殺張邈,曹操不從,反而責怪袁紹説:“孟卓是我們的好朋友,無論如何都該容得下他。如今天下大亂,不應自相殘殺啊!”張邈知道這件事後,更加感激曹操。 [1] 
初平四年(193年),曹操在征討陶謙前對家人説:“我如果回不來,你們可以去投靠孟卓。”結果曹操凱旋,見到張邈,兩人“垂泣相對”。他們的關係就是這樣的親密。 [2] 

張邈舉兵反曹

呂布離開袁紹,投奔張楊,經過張邈住處,向他告辭,兩人拉着手立下了誓言。袁紹聽説這件事,無比氣憤。張邈擔心曹操最終還是會替袁紹殺自己,心中總是不安。 [3]  曹操誅殺名士故九江太守邊讓,也讓包括兗州的士大夫們感到不安。 [30] 
興平元年(194年),曹操再次征討陶謙。張邈弟弟張超與曹操的部將陳宮、從事中郎許汜王楷共同商議背叛曹操。陳宮勸説張邈:“當今雄才四起,天下紛爭,您擁有那麼寬廣的土地和眾多的兵士,處於四面受敵的處境,撫劍四顧,也可稱得上是人中豪傑,卻反而受制於人,不是有損身份嗎?今天兗州城裏的軍隊東征,城內空虛,呂布是位驍將,善於打仗,勇往直前,如果暫且將他迎來,共同佔據兗州,靜觀形勢,相機行事,這樣或許可以做出一番大事業呢!”張邈聽從了他的意見,於是共迎呂布為兗州牧。 [4]  [16] 

張邈兵敗被殺

呂布佔據濮陽,周圍各縣紛紛響應,只有鄄城、東阿範縣沒有反叛曹操。曹操率領主力回師,與呂布在濮陽一帶激戰,形勢對曹操很不利,兩軍對峙了一百多天,不分勝負。時值大旱,又有蝗災,莊稼顆粒無收,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呂布領兵向東駐守山陽,兩年間,曹操將失地全部收回,並在鉅野打敗呂布。 [5] 
興平二年(195年),呂布東逃,投奔劉備。張邈跟着呂布一起逃跑,留下張超帶着家屬守雍丘。八月,曹操開始圍攻雍丘。十二月,曹操攻破雍丘並屠城,張超自殺,其家屬也被處死。在此期間,張邈去向袁術討救兵,尚未見到袁術,自己卻被部下殺害。 [5]  [9]  [21] 

張邈人物評價

鄭泰:“張孟卓,東平長者,坐不窺堂。”
徐眾:“袁曹方睦,夾輔王室,呂布反覆無義,志在逆亂,而邈、超擅立布為州牧,其於王法,乃一罪人也。”
陳壽三國志》:①“少以俠聞,賑窮救急,傾家無愛,士多歸之。”②“昔漢光武謬於龐萌,近魏太祖亦蔽於張邈。知人則哲,唯帝難之,信矣!” [6] 
范曄後漢書》:“度尚、張邈、王考、劉儒、胡母班、秦周、蕃向、王章為‘八廚’。廚者,言能以財救人者也。” [7] 

張邈軼事典故

李膺之子李瓚與張邈關係友善。但李瓚臨終前對他的幾個兒子説:“國家將亂,天下英雄沒有能超過曹操的。張孟卓和我關係好,袁本初是你的外親,即便如此也不要依附他們,一定要投靠曹氏。” [28-29] 

張邈相關爭議

《獻帝春秋》記載:袁術商議稱尊號,張邈對袁術説:“漢據火德,絕而復揚,德澤豐流,誕生明公。公居軸處中,入則享於上席,出則為眾目之所屬,華、霍不能增其高,淵泉不能同其量,可謂巍巍蕩蕩,無與為貳。何為舍此而欲稱制?恐福不盈眥,禍將溢世。莊周之稱郊祭犧牛,養飼經年,衣以文繡,宰執鸞刀,以入廟門,當此之時,求為孤犢不可得也!” [14] 
此事《冊府元龜》也有記載,《冊府元龜》稱“張邈為陳留太守,初事袁術。” [15] 
南朝宋史學家裴松之認為,按《三國志》,張邈前去見袁術,還未到就死了,而《獻帝春秋》此處稱張邈勸諫袁術,不知誰的記載是正確的。 [14] 

張邈史料記載

《三國志·卷七·魏書七·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 [6] 
《後漢書·卷七十五·劉焉袁術呂布列傳第六十五》 [8] 

張邈藝術形象

張邈文學形象

在小説《三國演義》中,張邈任陳留太守,是“十八路諸侯反董卓”中的第六路。 [23]  曹操徵徐州時,呂布從張楊處前來依附張邈,張邈聽從陳宮的建議,令呂布奪取兗州。 [24]  後來,曹操攻破定陶,張超自殺,張邈投奔袁術。 [25] 
《三國志通俗演義》嘉靖壬午本稱張邈“賑窮救急,志大心高”。 [26] 

張邈影視形象

時間
名稱
飾演者
1999年
曹操
不詳
2013年
《曹操》
葛子銘
參考資料
  • 1.    《三國志·卷七·魏書七·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張邈字孟卓,東平壽張人也。少以俠聞,振窮救急,傾家無愛,士多歸之。太祖、袁紹皆與邈友。闢公府,以高第拜騎都尉,遷陳留太守。董卓之亂,太祖與邈首舉義兵。汴水之戰,邈遣衞茲將兵隨太祖。袁紹既為盟主,有驕矜色,邈正議責紹。紹使太祖殺邈,太祖不聽,責紹曰:“孟卓,親友也,是非當容之。今天下未定,不宜自相危也。”邈知之,益德太祖。
  • 2.    《三國志·卷七·魏書七·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太祖之徵陶謙,敕家曰;“我若不還,往依孟卓。”後還,見邈,垂泣相對。其親如此。
  • 3.    《三國志·卷七·魏書七·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呂布之舍袁紹從張楊也,過邈臨別,把手共誓。紹聞之,大恨。邈畏太祖終為紹擊己也,心不自安。
  • 4.    《三國志·卷七·魏書七·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興平元年,太祖復徵謙,邈弟超,與太祖將陳宮、從事中郎許汜、王楷共謀叛太祖。宮説邈曰:“今雄傑並起,天下分崩,君以千里之眾,當四戰之地,撫劍顧眄,亦足以為人豪,而反制於人,不以鄙乎!今州軍東征,其處空虛,呂布壯士,善戰無前,若權迎之,共牧兗州,觀天下形勢,俟時事之變通,此亦縱橫之一時也。”邈從之。
  • 5.    《三國志·卷七·魏書七·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太祖初使宮將兵留屯東郡,遂以其眾東迎布為兗州牧,據濮陽。郡縣皆應,唯鄄城、東阿、範為太祖守。太祖引軍還,與布戰於濮陽,太祖軍不利,相持百餘日。是時歲旱、蟲蝗、少谷,百姓相食,布東屯山陽。二年間,太祖乃盡復收諸城,擊破布於鉅野。布東奔劉備。邈從布,留超將家屬屯雍丘。太祖攻圍數月,屠之,斬超及其家。邈詣袁術請救,未至,自為其兵所殺。
  • 6.    《三國志·卷七·魏書七·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3-10-08]
  • 7.    《後漢書·黨錮列傳》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3-06]
  • 8.    《後漢書·卷七十五·劉焉袁術呂布列傳第六十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1-08]
  • 9.    《三國志 卷一 魏書一 武帝紀第一》:(二年)布東奔劉備,張邈從布,使其弟超將家屬保雍丘。秋八月,圍雍丘。冬十月,天子拜太祖兗州牧。十二月,雍丘潰,超自殺。夷邈三族。邈詣袁術請救,為其眾所殺,兗州平,遂東略陳地。
  • 10.    《三國志 卷六 魏書六 董二袁劉傳第六》:初,卓信任尚書周毖,城門校尉伍瓊等,用其所舉韓馥、劉岱、孔伷、張資、張邈等出宰州郡。而馥等至官,皆合兵將以討卓。
  • 11.    《三國志 卷三十八 蜀書八 許麋孫簡伊秦傳第八》:靈帝崩,董卓秉政,以漢陽周毖為吏部尚書,與靖共謀議,進退天下之士,沙汰穢濁,顯拔幽滯。進用潁川荀爽、韓融、陳紀等為公、卿、郡守,拜尚書韓馥為冀州牧,侍中劉岱為兗州刺史,潁川張諮為南陽太守,陳留孔伷為豫州刺史,東郡張邈為陳留太守,而遷靖巴郡太守,不就,補御史中丞。
  • 12.    《後漢書 卷六十七 黨錮列傳第五十七》:自是正直廢放,邪枉熾結,海內希風之流,遂共相摽搒,指天下名士,為之稱號。上曰“三君”,次曰“八俊”,次曰“八顧”,次曰“八及”,次曰“八廚”,猶古之“八元”、“八凱”也……度尚、張邈、王考、劉儒、胡母班、秦周、蕃向、王章為“八廚”。廚者,言能以財救人者也。
  • 13.    《陶淵明集 卷九》:陳留相東平壽張張邈字孟卓【海內嚴恪張孟卓】
  • 14.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七 魏書七 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獻帝春秋曰:袁術議稱尊號,邈謂術曰:"漢據火德,絕而復揚,德澤豐流,誕生明公。公居軸處中,入則享於上席,出則為眾目之所屬,華、霍不能增其高,淵泉不能同其量,可謂巍巍蕩蕩,無與為貳。何為舍此而欲稱制?恐福不盈眥,禍將溢世。莊周之稱郊祭犧牛,養飼經年,衣以文繡,宰執鸞刀,以入廟門,當此之時,求為孤犢不可得也!"按本傳,邈詣術,未至而死。而此雲諫稱尊號,未詳孰是。】
  • 15.    冊府元龜(宋)王欽若等 編修-●卷八百三十一◎總錄部·規諷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9-30]
  • 16.    《後漢書 卷七十五 劉焉袁術呂布列傳第六十五》:宮因説邈曰:“今天下分崩,雄桀並起,君擁十萬之眾,當四戰之地,陳留地平,四面受敵,故謂之四戰之地也。撫劍顧眄,亦足以為人豪,而反受制,不以鄙乎!今州軍東征,其處空虛,呂布壯士,善戰無前,迎之共據兗州,觀天下形埶,俟時事變通,此亦從橫一時也。”邈從之,遂與弟超及宮等迎布為兗州牧,據濮陽,郡縣皆應之。
  • 17.    《三國志·卷七·魏書七·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靈帝末,棄官還家,太守張超請洪為功曹。董卓殺帝,圖危社稷,洪説超曰:"明府歷世受恩,兄弟並據大郡,今王室將危,賊臣未梟,此誠天下義烈報恩效命之秋也。今郡境尚全,吏民殷富,若動枹鼓,可得二萬人,以此誅除國賊,為天下倡先,義之大者也。"超然其言,與洪西至陳留,見兄邈計事。邈亦素有心,會於酸棗,邈謂超曰:"聞弟為郡守,政教威恩,不由己出,動任臧洪,洪者何人?"超曰:"洪才略智數優超,超甚愛之,海內奇士也。"邈即引見洪,與語大異之。致之於劉兗州公山、孔豫州公緒,皆與洪親善。乃設壇場,方共盟誓,諸州郡更相讓,莫敢當,鹹共推洪。洪乃升壇操槃歃血而盟曰:"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大懼淪喪社稷,翦覆四海。兗州刺史岱、豫州刺史伷、陳留太守邈、東郡太守瑁、廣陵太守超等,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殞首喪元,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鑑之!"洪辭氣慷慨,涕泣橫下,聞其言者,雖卒伍廝養,莫不激揚,人思致節。
  • 18.    《三國志 卷一 魏書一 武帝紀第一》:初平元年春正月,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同時俱起兵,眾各數萬,推紹為盟主。太祖行奮武將軍。
  • 19.    《三國志 卷一 魏書一 武帝紀第一》:二月,卓聞兵起,乃徙天子都長安。卓留屯洛陽,遂焚宮室。是時紹屯河內,邈、岱、瑁、遺屯酸棗,術屯南陽,伷屯潁川,馥在鄴。卓兵強,紹等莫敢先進。太祖曰:"舉義兵以誅暴亂,大眾已合,諸君何疑?向使董卓聞山東兵起,倚王室之重,據二週之險,東向以臨天下;雖以無道行之,猶足為患。今焚燒宮室,劫遷天子,海內震動,不知所歸,此天亡之時也。一戰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遂引兵西,將據成皋。邈遣將衞茲分兵隨太祖。到滎陽汴水,遇卓將徐榮,與戰不利,士卒死傷甚多。太祖為流矢所中,所乘馬被創,從弟洪以馬與太祖,得夜遁去。榮見太祖所將兵少,力戰盡日,謂酸棗未易攻也,亦引兵還。
  • 20.    《三國志 卷二十二 魏書二十二 桓二陳徐衞盧傳第二十二》:衞臻字公振,陳留襄邑人也。父茲,有大節,不應三公之闢。太祖之初至陳留,茲曰:"平天下者,必此人也。"太祖亦異之,數詣茲議大事。從討董卓,戰於滎陽而卒。
  • 21.    《三國志 卷一 魏書一 武帝紀第一》:二年春,襲定陶。濟陰太守吳資保南城,未拔。會呂布至,又擊破之。夏,布將薛蘭、李封屯鉅野,太祖攻之,布救蘭,蘭敗,布走,遂斬蘭等。布覆從東緡與陳宮將萬餘人來戰,時太祖兵少,設伏,縱奇兵擊,大破之。布夜走,太祖復攻,拔定陶,分兵平諸縣。布東奔劉備,張邈從布,使其弟超將家屬保雍丘。秋八月,圍雍丘。冬十月,天子拜太祖兗州牧。十二月,雍丘潰,超自殺。夷邈三族。邈詣袁術請救,為其眾所殺,兗州平,遂東略陳地。
  • 22.    裴松之注《三國志·卷六·魏書六·董二袁劉傳第六》:紹有姿貌威容,能折節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與交焉。以大將軍掾為侍御史,【英雄記曰:紹生而父死,二公愛之。幼使為郎,弱冠除濮陽長,有清名。遭母喪,服竟,又追行父服,凡在冢廬六年。禮畢,隱居洛陽,不妄通賓客,非海內知名,不得相見。又好遊俠,與張孟卓、何伯求、吳子卿、許子遠、伍德瑜等皆為奔走之友。不應辟命。】
  • 23.    國學子部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3-10-20]
  • 24.    國學子部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3-10-20]
  • 25.    國學子部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3-10-20]
  • 26.    曹操起兵伐董卓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0-20]
  • 27.    卷六 魏書六 董二袁劉傳第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0-20]
  • 28.    卷六十七 黨錮列傳第五十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0-20]
  • 29.    《後漢書 卷六十七 黨錮列傳第五十七》:膺子瓚,位至東平相。初,曹操微時,瓚異其才,將沒,謂子宣等曰:“時將亂矣,天下英雄無過曹操。張孟卓與吾善,袁本初汝外親,雖爾勿依,必歸曹氏。”諸子從之,並免於亂世。
  • 30.    《昭明文選·卷四十四》【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故九江太守邊讓,英才俊偉,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論不阿諂,身首被梟懸之誅,妻孥受灰滅之咎。自是士林憤痛,民怨彌重。一夫奮臂,舉州同聲。故躬破於徐方,地奪於呂布,彷徨東裔,蹈據無所。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