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雍丘

鎖定
雍丘,古作地名,今河南杞縣。杞縣古稱“雍丘城”,為杞國的都城。
杞在此地立國1000餘年,境內有眾多的夏、商、周文化沉積。 [1] 
中文名
雍丘
介    紹
地名
地    點
河南省杞縣
相關景點
曹植墓

雍丘曹植與雍丘

雍丘六年留青冢
位於通許縣七步村曹植墓,是明成化六年被發現的,此後因黃河氾濫,曹植墓園幾經廢修。現在的曹植墓園,是1998年河南省文物局撥出專款修的。2000年10月,曹植墓被國家旅遊局列為“三國旅遊熱線”重要景點。
在曹植生命的最後十二年裏,曾兩封雍丘,在此度過了6年時光。雍丘,變成他生命中一個“地標”。
雍丘,是今河南杞縣。杞縣古稱“雍丘城”,為杞國的都城。杞在此地立國1000餘年,境內有眾多的夏、商、周文化沉積。
杞國很古老,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夏初。商湯滅夏,封夏的後代於杞。西周末,杞為宋滅,杞武公從雍丘遷都至齊、魯之間的淳于(今山東安丘縣東北)一帶,重建杞國,於公元前445年被楚國滅亡。
與杞國有關的,最有名的典故就是“杞人憂天”。杞人發出“天問”,卻被嘲笑千年,有點不公平。
現在的杞縣,並無和曹植相關的東西,倒是鄰近的通許縣,既有曹植墓,又有前七步、中七步、後七步等村名。這是為什麼呢?
翻開《河南省地圖冊》,三個七步村均在通許縣境,但緊挨杞縣。“通許歷史上縣的建制很晚,杞縣的建制則很早,七步村在歸通許之前曾歸過杞縣。當年雍丘王曹植的封地,主要在杞縣,也包含周邊一些地區。”通許縣七步詩社社長、潛心研究曹植多年的傅文治先生説。
難怪杞縣也把曹植視作自己的驕傲。
曹植223年被封為雍丘王,在雍丘一直待到227年,改封到浚儀(今開封),228年,曹丕死後,魏明帝曹睿又把他打發回雍丘,在雍丘前後待了六年。之後遷到東阿(今山東東阿)和陳地(河南淮陽)。
經歷了頻繁的遷徙,曹植就如一葉浮萍,隨風飄蕩。他在《轉封東王謝表》中講到“左右貧窮,食裁餬口,形有裸露”。
曹丕父子之所以這麼對他,説來話長。
曹操妻妾眾多,總共有25個兒子。他最喜歡“以船載象稱重”的曹衝,但曹衝13歲就死了。兒子們勸曹操節哀,曹操卻説:“他死了,是你們的運氣。”卞夫人為曹操生了四個兒子(丕、植、彰、熊),曹丕、曹植很早就開始競爭儲君
曹植,字子建,“性簡易,不治威儀。輿馬服飾,不尚華麗。每進見難問,應聲而對”,志向與才情都不同凡響,特受曹操寵愛。211年,年僅20歲的曹植被封為平原侯。三年後,改封臨淄侯。
兄弟之爭,早年曹植稍占上風,幾次差點被曹操立為太子。
但曹植“任性而行,飲酒不節”,曹丕卻“御之以術,矯情自飾”,善於使用各種手段侍奉曹操,粉飾自己。曹操也擔心重蹈袁紹廢長立幼招禍的覆轍,決定立曹丕為世子,同時作為補償,增加曹植封邑,從五千户變成萬户。
之後曹植犯了兩個錯,他擅自乘車在馳道上行走,還打開司馬門出宮,這是嚴重的僭越。曹操大怒,“植寵日衰”。
多疑反覆的曹操,曾給過曹植表現機會。赤壁之戰後,駐守襄陽曹仁關羽圍困,曹操任命曹植為中郎將,帶兵前去救援,可是曹植飲酒大醉,不能執行任務,曹植徹底失寵。
曹操是一個無情的政治家,為曹丕考慮,開始剪除曹植的羽翼——殺他的謀士楊修,殺他的岳丈崔琰,殺他的妻子崔氏。
但更大的危機來自哥哥曹丕代漢稱帝后,曹植作為曾經的對手和潛在的危險,曹丕父子對其深懷忌憚。
曹植的生命由飛揚走向消沉——被誣告、被貶爵、被改換多個封地,自茲開始了他長達12年“苦難的歷程”。
七步村中曹植墓
自通許縣城向東行約12公里,自東南至西北,三個村落相依相連,掩映在綠樹叢中,曹植墓就位於後七步村。
村中後七步小學旁邊,一個約1000平方米的大院子裏,滿是新植的小楊樹,一地白蒿,散發出濃郁的香氣。曹植墓圓圓的墳冢上長滿茸茸的綠草,孩子們在墳前嬉戲。墓旁立有一通“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曹植墓”碑,為2000年公佈。
站在墓前,難免想起他人生的種種。
他少年時即通聲律,善歌舞,精跳丸擊劍,“世間術藝,無不畢善”,十餘歲即“善屬文”,成年之後才情非凡。文學批評家鍾嶸指出:“曹公父子,篤好斯文;平原兄弟,鬱為文棟;劉禎王粲為其羽翼”,充分肯定了曹植在建安文學中的骨幹地位。
鍾嶸詩品》提到:“陳思之於文章也,譬人倫之有周孔,鱗羽之有龍鳳,音樂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古代禮服上花紋)。”又説:“骨氣奇高,詞采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羣”。這種評價,“相當高”。
南朝詩人謝靈運曾説過一句流行語:“天下人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曹植被稱為“八斗之才”,由此而來。
明代文學家胡應麟認為:“古今人才早慧者,多寡大成;大成者,未必早慧。兼斯二者,獨魏陳思。”
曹植現存詩歌90餘篇,賦45篇,還有章、表、書、論、頌、碑、贊、銘等各種文體的著述。
站在詩人墓前,想到他41歲便如流星劃過天空,不免黯然。
傅文治先生説:“曹植墓被發現是在明成化六年(1470年),那年夏天,黃河決口,波濤湍急,曹植墓所在的土崗被大水包圍。冬天,大水退去,崗上出現一個巨大的洞,洞中有石門,從外面閂着。洞壁均塗成硃紅色或乳白色,正中豎一石碑,上刻魏曹植之墓。墓側有一隧道,通向數里之外的長智(現長智鎮)。人們這才知道,曹植後來葬在這裏,有人捐資為曹植修了祠堂。”
曹植墓被發現9年後,即1479年,邑人婁良(明正統七年進士,官至副都御使)告老還鄉,與當地人商議,重修了曹植祠。因原先祠堂廟宇面積太小,就平整土崗,填實土溝,建成祠堂一座,祭祀曹植。又修了大殿,以祈求皇帝萬壽無疆,賜福於民。還修了講堂、禪室、廂房、廚房,次第相連,氣勢宏偉。
到了明萬曆八年(1580年),侍御蘇民望看到曹植陵墓“僅存坯土,人畜踏踐,過者憫傷”,就做了個修復的批示。
時任通許縣令的王喬吳,在這一年的農曆三月十五至四月十六,用時一個月,重修了墓和陳思王陵祠,“建堂四楹,復宇重門,廣隘有度。龕主劂中,以妥以侑……繚外以周垣,扃以層關,栽植柏、槐、榆、柳,以為蔭翼。”但規模比百年前婁良所修,小了很多。
現在陵園內,還保留着一通王喬吳撰寫刻立的“通許縣創建陳思王陵祠記”石碑。
此後近五百年間,黃河幾經氾濫,祠堂、廟宇幾經廢修,泥沙淤塞,土崗幾乎成了平地。最後一次黃河發水,給墓北留下一個600多平方米的坑塘,形成東西北三面環水之勢,墓冢只剩下一個小土堆,東西寬20多米,南北長20多米,高3.4米。
上世紀40年代,舊祠堂被拆除,於墓冢南部修建了一座小學,即如今的後七步小學。
通許縣文化局陳維先生説:“現在的墓園是1998年省文物局撥出專款修的,圍牆從坑塘南沿將墓冢和坑塘隔開。2000年10月,曹植墓升為‘省保’,同時被國家旅遊局列為‘三國旅遊熱線’重要景點。”
現在的曹植墓園,已非昔人吟詠的“欲訪遺蹤蔓草”、“蒿滿空祠雁響哀”那樣荒涼,但與墓主人赫赫聲名,還有點兒落差。
“狡兔三窟”成迷局
站在通許曹植墓前,讓人犯糊塗,曹植死在淮陽,那兒有一處“思陵冢”。山東省東阿縣魚山也有一處曹植墓,加上這一處,曹植夠得上“狡兔三窟”,這是怎麼回事?
先説河南淮陽城南三里的“思陵冢”。232年二月,曹植“以陳四縣被封陳王,食邑3500户”。當年11月,卒於此,留“思陵冢”。
曹植229年至232年間,被封東阿王,常登魚山,《三國志·曹植傳》稱:“喟然有終焉之心,遂營為墓。”葬在魚山是他的遺囑。
曹植兩度被封在雍丘,在雍丘生活長達6年,此地又是著名的《七步詩》誕生地,通許七步村也留下曹植墓。
三處説法,各有依據。但因為有《三國志·曹植傳》為依據,東阿好像更名正言順。
傅文治不認可這種説法:“正史有時也不足為憑。以曹操為例,據《三國志·魏武帝紀》及曹操的《遺令》,均明白地説是曹操死後葬於高陵(今河北臨漳縣境內),但那兒未找到曹操墓,當地也無傳説。在曹操故鄉(今安徽亳州)卻盛傳亳州城四門出殯,曹操被埋72疑冢的故事。”
證別説之“偽”不如證自己之“實”。傅文治先生講述了他多年的“探索發現”。
我們前文已交代了明成化六年(1470年)曹植墓發現的全過程,因黃河決口墓穴才露出,顯示出墓主煞費苦心的“自我保護”心理。若是假墓,有無必要?
再從當時墓葬形制入手進一步考察,東漢以來,上層社會崇喪言孝,厚葬之風甚盛。曹操倡導薄葬,並身體力行,特地頒佈了一道《終令》,提出選瘠薄土地,墓穴要深,不封土,不豎碑,不陪葬金銀。後七步村曹植墓的墓葬形制,與此基本相符。墓外無碑,墓中有一“石”,石上只有墓主名字。墓建在崗巒之中,隱於地下(崗內),不封土,符合“不封不豎”、墓穴深等規制要求。
真正引起傅文治興趣的,還是明代婁良的一段離奇記錄。
婁良在《重修觀音寺碑記》記載:“……門之南,深遠不敢入,其隧達於長智……”就是説,在大水衝出的洞穴中,密封得嚴嚴實實的曹植墓門的南側(或叫對面,因為墓坐北朝南),有一條很深很長的隧道,這條隧道一直通到四公里之外的長智。
這條隧道,1470年被發現,九年之後婁良撰寫碑記時,“今冢隧猶存”。墓冢與隧道,是婁良詢之所説和親眼所見。
再説婁良,通許人,幼家貧而孤,明正統七年(1442年)考中進士,官至副都御使,巡撫甘肅等地,後因年邁從甘肅涼州告老還鄉。他為官清廉,甘涼遠近軍民遮道泣送,追送數百里。返鄉後,居住在鄉下草屋,死後就葬在通許縣城東三里崗。傅文治認為:“婁良節操高尚,所撰碑記是真實可信的。”
明以後,還有資料印證隧道的存在。清詩人劉懿春在詩中寫道:“冥冥荒隧暮雲邊,歲月推移幾度年。”上世紀80年代,通許縣政府地名辦公室在編修《地名資料彙編、地名錄》時得知:“解放前長智學校東北角崗丘有一洞穴,極為深邃,據傳是曹植生前避難藏身的地方……”
傅文治對此進行調查後認為,堆積崗丘的土方來自挖掘四公里長的隧道,這條隧道的入口在曹植墓內,出口便是“長智學校東北角那個洞穴”。隧道的作用,應是用於修築曹植墓以及供曹植的後人祭奠曹植時行走的暗道。這樣才能保證曹植墓的隱蔽性。
曹植墓隧道有四公里長,不是小工程。如能保留,比安徽亳州曹操構築的地下運兵道更長。如果曹植墓僅是一座衣冠冢,如此大費周章,解釋不通。
由於明代隧道早毀,能證實此事的只有包括碑記在內的書證資料,長隧之謎,已成懸案。圍繞後七步村曹植墓存在的諸多謎團,只能有待將來的發現。
傅文治的考證在通許縣引起共識,他刊發於《中原文史》上的考證文章,也引發一定的反響。

雍丘杞縣概貌

郵編:475200 代碼:410221 區號:0371 拼音:QiXian
杞縣概貌 杞縣概貌
杞縣位於河南省東部,隸屬開封市,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縣,轄21個鄉鎮、564個行政村,人口103萬(2002年),總面積1258平方公里。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杞縣轄8個鎮、13個鄉:城關鎮、五里河鎮、付集鎮、於鎮鎮、高陽鎮葛崗鎮陽固鎮邢口鎮裴村店鄉宗店鄉板木鄉竹林鄉官莊鄉湖崗鄉蘇木鄉沙沃鄉平城鄉泥溝鄉柿元鄉西寨鄉城郊鄉。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杞縣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106國道縱貫南北,S325省道橫跨東西,北依310高速公路隴海鐵路,東距京九鐵路90公里,西至京廣鐵路和鄭州國際機場70公里。

雍丘杞縣歷史

杞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化積澱豐厚,歷代名人輩出。
杞縣 杞縣
古有商代名相伊尹,漢朝著名謀士酈食其,東漢洛陽董宣和著名文學家蔡邕、蔡文姬等歷史名流。
近代有原河南省委書記吳芝圃,著名記者、原新華社社長穆青等知名人士。
杞縣歷史文化遺產豐富,現有省、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1處。保存較為完好的有孔廟大成殿、撫辰樓、文昌祠、天帝、廟,水東烈士陵園等。
古多杞柳,西周稱杞國,秦置雍丘縣,五代改杞縣。縣因古國名,國因柳名。
杞國,是中華大地上一個古老的方國,其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夏朝初年。西周末杞為宋滅,杞武公十一年(公元前740年)杞國從雍丘(今河南杞縣)遷都至齊、魯之間的淳于一帶,重建杞國,於公元前445年被楚國滅亡。杞國雖小,但它對華夏文化的形成和傳播卻有很大的貢獻。
杞文化源遠流長,它的源頭可追溯到5000年前太昊伏羲氏)和神農氏(炎帝)時候,那時中國的部落聯盟可分為東西兩大集團,一是以東夷族著名領袖太昊為首的東夷部落聯盟;二是以神農氏為首領的姜姓羌戎族部落聯盟。後來太昊集團帶着大汶口文化,西進建都於陳(今河南淮陽);神農氏則帶着河南仰韶文化東進,並佔領了太昊故地的陳,爾後又繼續向東北(山東)推進,約在公元前3000年,神農氏與東夷族的補遂氏發生大戰(史稱中國第一戰),補遂氏戰敗,神農氏部落聯盟進駐曲阜一帶,並控制附近的部落。通過這兩大集團的西上東進,加速了兩大部族的接觸、融合。公元前26世紀,黃帝與炎帝為爭奪中原在坂泉發生大戰,炎帝為黃帝所敗,黃帝初步建立了對中原各部落的領導地位。此時,山東的汶泗流域和魯西南地區出現了初步融合的東夷文化,仰韶文化的風姓已繁衍分化為以少昊蚩尤為首的兩大部落聯盟,蚩尤控制了魯、冀、豫邊沿地區後向西爭奪中原,因此,蚩尤與黃帝在涿鹿之野發生了大戰,蚩尤戰敗而死。後來少昊與炎帝結盟,歸黃帝指揮,黃帝便在泰山舉行由各族參加的聯盟大會,他的領導地位進一步得到確立,加速了各族的融合,為華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公元前25世紀,少昊的後裔顓頊,在東西部多族文化相融合、眾部落聯盟統一的情況下,西進到冀、魯、豫地區被推為共主,號高陽帝,建都帝丘(今濮陽市東南),由太昊到顓頊,至堯、舜,東夷族的大汶口文化與羌族的仰韶文化互相接觸、融合,初步形成了華夏文化。綜上所述可知,沒有當時水平較高的東夷文化,沒有東西文化的接觸、摩擦、交流、融合,就沒有華夏文化的形成,也就沒有後來的杞文化。
公元前20世紀至公元前21世紀的唐時期,中國發生了一次特大洪水,原來活動於菏澤、濮陽一帶的唐堯、虞,率領部眾往西經太行山逃往山西南部,另一部分則逃往沂蒙山區,因此,在那裏出現了原居於夏族的姒姓國和顓頊後裔的妘姓國。至夏太康失國少康在復國的過程中,在沂蒙山區又出現了一個來自夏族的姒姓國羣,如斟鄩、斟灌、婁等國,杞國的先代就是這些姒姓國羣的一部分。這些深入到夷人腹地的姒姓國羣,乘着夏初的政治風潮,挾帶着深厚的華夏文化(即河南龍山文化)從西邊走來,入鄉隨俗吸納當地帶有濃重東夷文化風貌的山東龍山文化,逐漸醖釀形成為有特色的杞文化。可見杞文化是對東夷文化的繼承,是華夏東西文化融合的產物。
杞縣城,古稱“雍丘城”,是杞國的都城。杞在這裏立國1000餘年,它在這裏留下許多文化足跡。在杞縣境內有眾多的夏、商、周文化沉積。《商代杞國文物考》説:“杞縣屬各代黃河氾濫區,但近年來考古工作者仍在杞縣段崗、牛角崗、西伯牛崗、竹林、白暢崗、鹿台崗等地發現有不少的二里頭文化和商文化遺址。特別是朱崗遺址西距雍丘城約2公里,是一處二里頭文化和商代文化遺存,説明這裏是夏人和商人活動的地區,應當就是或至少部分應是杞人在這裏留下的物質文化遺存。”
參考資料
  • 1.    雍丘  .中國百科網[引用日期2017-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