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辯

(東漢末年皇帝)

鎖定
劉辯(173年10月14日 [26]  一説176年 [25]  -190年3月6日 [27]  ),漢靈帝劉宏與何皇后的嫡長子,中國東漢皇帝。 [25] 
中平六年(189年),漢靈帝駕崩,十七歲的皇子劉辯繼位 [28]  ,史稱少帝。由何太后臨朝稱制,舅舅大將軍何進與太傅袁隗錄尚書事,輔弼朝政。劉辯在位時期,東漢政權已經名存實亡,政治腐敗,疾疫頻發,宦官與外戚鬥爭更為激勵,相互殘殺。 [25] 
劉辯即位後不久,外戚何進藉機殺死宦官蹇碩,並與司隸校尉袁紹密謀盡誅宦官,召令幷州牧董卓進京援助。後盡除宦官之謀泄露,宦官張讓與常侍段珪、畢嵐等人聯手,搶先殺死大將軍何進,脅迫劉辯離宮出逃。董卓入京後,依仗涼州軍閥集團控制朝政,廢黜劉辯為弘農王,擁立同父異母弟陳留王劉協為帝(漢獻帝),自任相國,控制朝政。劉辯被廢黜一年之後,在董卓脅迫下自盡 [25]  ,享年十八 [1] 
全    名
劉辯
別    名
史侯
漢少帝
諡    號
懷王
封    號
皇子(即位前)、弘農王(被廢后) [28] 
年    號
光熹、昭寧
所處時代
東漢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雒陽宮(位於今河南省洛陽市) [24] 
出生日期
173年10月14日(一説176年) [24-25] 
逝世日期
190年3月6日
在位時間
189年5月15日 至 189年9月28日
前    任
漢孝靈皇帝劉宏
繼    任
漢孝獻皇帝劉協

劉辯人物生平

劉辯早期經歷

漢少帝 漢少帝
劉辯於熹平二年閏八月丙寅日(173年10月14日 [24]  )出生於洛陽宮 [24]  ,父親是漢靈帝劉宏,母親是來自南陽郡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的宮女何氏,所以劉辯是庶出。皇子劉辯出生後,何氏母以子貴,被封為貴人,宋皇后被廢兩年後又晉升為皇后。
在劉辯出生之前,靈帝的皇子們都已夭折,所以皇子辯出生後沒有養在皇宮中,而養在道人史子眇的家裏,不敢叫他的劉辯本名,稱他為“史侯”。因為史道人有道術,何氏想憑藉他的道術保護皇子辯。 [2] 
靈帝不喜歡劉辯,而喜歡王美人所生的皇子劉協。羣臣奏請靈帝立皇太子時,靈帝認為劉辯行為輕佻,沒有帝王的威儀,不適合做皇帝,想立皇子劉協為太子,但因何皇后在宮中受寵,而且何皇后的兄長何進任大將軍並在朝中位高權重,故立太子之事久拖不決,一直到靈帝駕崩時都沒有立太子。 [3] 

劉辯登基為帝

中平六年(189年),靈帝病重,彌留之際將心目中的繼承人皇子劉協託付給他特別信任的宦官、上軍校尉蹇碩。同年夏四月十一丙辰日(189年5月13日),靈帝駕崩,蹇碩想先殺何進,再立皇子劉協為帝,於是請何進入後宮。但是何進剛從外朝進入後宮,蹇碩的司馬潘隱是何進的舊識,向何進迎面走去,並用眼神暗示何進。何進大驚,先退出,從便道回到軍營,然後謊稱自己生病了,不能入宮,蹇碩的計劃因此失敗,而皇子辯也得以順利繼承帝位。 [4] 
靈帝駕崩兩天後(同年夏四月十三戊午日,即189年5月15日),劉辯在靈帝駕崩繼位為帝,史稱少帝。少帝尊母親何皇后為皇太后,由於少帝年少,何太后臨朝稱制。宣佈大赦天下,改元為光熹。封九歲的皇弟劉協為渤海王。封后將軍袁隗為太傅,與大將軍何進同錄尚書事 [5] 
蹇碩在少帝即位後仍然想改立皇子協,又害怕何進掌權後會殺了自己,乃求助於趙忠等其它宦官,但他們或與何進親近,或為了自保,不聽從蹇碩的話,反而向何進出賣了蹇碩。不久,何進乃命令黃門令逮捕蹇碩並誅殺之。 [6] 

劉辯脅迫離宮

靈帝末年,東漢王朝已經搖搖欲墜:朝廷外部爆發了黃巾民變,東漢朝廷在鎮壓民變的過程中將權力下放給地方,形成各地事實上的軍閥割據的局面,東漢政權已經名存實亡;朝廷內部以大將軍何進為首的外戚集團和以十常侍為首的宦官集團在鎮壓民變期間短暫聯合後再度敵對。劉辯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位的。少帝辯繼位後,由於年少,一切政事取決於臨朝稱制的母后和手握兵權的國舅大將軍何進。何進外戚集團和宦官集團的矛盾愈演愈烈,終於導致宮變的發生。
何進在誅殺蹇碩後,更進一步欲將宦官們全部誅殺,便召幷州牧董卓帶兵入京助他一臂之力,並要求妹妹何太后同意殺宦官,但何太后不準。光熹元年八月二十五戊辰日(189年9月22日),何進再次進入何太后居住的長樂宮,要求何太后同意他誅殺全體中常侍。張讓段珪等宦官們聽到風聲,乃先下手為強,在宮中的嘉德殿前將他殺死。何進的屬下吳匡、張璋、袁術等得知何進被殺害,乃帶兵欲入後宮殺盡宦官。 [7] 
光熹元年(189年)八月二十六己巳日,天亮後,宦官們在後宮中堅持不住,乃入長樂宮奏報何太后,謊稱大將軍的部下謀反,乘機裹脅何太后、少帝、陳留王劉協和省內官屬,劫持宮內其他官員從天橋閣道逃向北宮德陽殿。 [8]  何太后中途被尚書盧植所救。 [9] 
光熹元年(189年)八月二十七庚午日,張讓、段珪等迫於追兵,被困北宮中,無計可施,只好帶着少帝、陳留王等數十人步行出谷門。入夜後到達小平津 [10]  皇帝所用的六顆玉璽未隨身攜帶,無公卿跟隨,只有尚書盧植、河南中部掾閔貢夜裏到達黃河岸邊,碰到了少帝一行。閔貢率騎兵於快破曉時追上。少帝又餓又渴,閔貢乃殺羊進上,又厲聲斥責張讓等人禍國亂政,並持劍砍死數名宦官。張讓等人惶恐不安,知道死期已到,乃向少帝拱手再拜,並叩頭辭別,隨即投河自盡。 [11] 
閔貢扶着少帝與陳留王,乘着夜色追着螢火蟲發出的微光徒步往南行,欲回皇宮。走了幾里地,得到百姓家一輛板車,三人乘車到洛舍後,下車休息。
光熹元年(189年)八月二十八辛未日天亮後,找到兩匹馬,少帝獨騎一匹,陳留王與閔貢合騎一匹,從雒舍往南行,這時才漸漸地有公卿趕來會合。 [12] 

劉辯被救回宮

劉辯各類形象
劉辯各類形象(1張)
奉何進之令入京“勤王”的幷州牧董卓率軍來到顯陽苑,遠遠望見宮中起火,知道發生了變故,便統兵急速前進。天還沒亮,來到京城西,聽説少帝一行在北邊就要回宮了,就率軍與大臣們一起到雒陽城北的北芒阪(今北邙山)下迎接少帝。少帝望見董卓突然率大軍前來,嚇得哭泣流淚。董卓上前與少帝敍話,少帝説起話來語無倫次,而一旁的陳留王則對答如流。董卓十分高興,覺得陳留王比少帝賢能,而且認為自己與撫養陳留王的董太后是同族,於是心裏有了廢黜少帝,改立陳留王為皇帝的念頭。 [13] 
漢靈帝末年,民間盛傳童謠:“侯非侯,王非王,千乘萬騎上北芒。”宮變發生時,劉辯已經登基為帝,已非昔日的“史侯”,而當時的陳留王劉協不久就成為皇帝(獻帝),所以叫“侯非侯,王非王”,而“千乘萬騎走北芒”指的是百官公卿乘車騎馬保護少帝和陳留王上了北邙山少帝,至此童謠靈驗,形容當時的政局混亂。 [14] 
光熹元年八月二十八辛未日(189年9月25日),回到宮中,大赦天下,改元為昭寧。 [15] 

劉辯被迫退位

董卓入京後,自封為司空,權傾朝野,但他知道並不是所有人都服他,乃決定廢少帝,另立陳留王為帝以提高自己的威望。由於董卓手握重兵,朝中除盧植袁紹外無人敢反對,遂定下廢立大計。 [16] 
昭寧元年九月初一甲戌日(189年9月28日),董卓在崇德前殿召集百官,逼何太后下詔書立劉協為帝,廢黜皇帝為弘農王,皇太后還政。
詔書頒佈後,太傅袁隗把廢帝弘農王身上佩帶的璽綬解下來,進奉給陳留王。陳留王遂即位,改元永漢,是為漢獻帝。然後袁隗扶弘農王下殿,向坐在北面的新皇帝稱臣。見廢帝此狀,何太后哽咽流涕,羣臣心中悲痛,但都敢怒不敢言。 [17] 

劉辯毒殺身亡

董卓廢少立獻的第二年正月(初平元年,190年),山東各地的刺史、州牧、太守等起兵討伐董卓。董卓怕他們以迎廢帝弘農王復位為名討伐自己,乾脆將弘農王害死。董卓將弘農王置於閣上,於初平元年正月十二癸丑日(190年3月6日)派郎中令李儒進獻毒酒給弘農王,説道:“服此藥,可以辟惡。”弘農王説:“我沒有病,這是想殺我罷了!”不肯喝。李儒強迫他喝,不得已,乃與妻唐姬及隨從宮人飲宴而別。飲酒過程中,弘農王悲歌道:“天道易兮我何艱!棄萬乘兮退守蕃。逆臣見迫兮命不延,逝將去汝兮適幽玄!”
乃令唐姬起舞,唐姬舉袖而歌。歌畢,弘農王對唐姬説:“卿王者妃,勢不復為吏民妻。自愛,從此長辭!”遂喝毒酒而死,時年十五歲(一説十八歲)。 [1] 
初平元年(190年)二月,獻帝下詔將哥哥弘農王葬於已故中常侍趙忠的墓穴中,諡曰懷王。 [18]  李傕、郭汜之亂後,獻帝得知嫂子唐姬尚在人世,乃頒下詔書迎接她,封她為弘農王妃,將她安置在已故弘農王的墓園中。 [19] 

劉辯歷史評價

  • 漢靈帝:辯輕佻無威儀,不可為人主。 [20] 
  • 董卓:①皇帝衝闇,非萬乘之主。②今皇帝闇弱,不可以奉宗廟,為天下主。 [21] 
  • 袁紹:今上富於春秋,未有不善宣於天下。 [21] 
  • 盧植:今上富於春秋,行未有失,非前事之比也。 [21] 
  • 毛宗崗:甚矣,帝之多文矣。既作感懷詩於前,復作絕命詞於後。文章無救於禍患,我為天子一哭,更為文章一哭。 [22] 
  • 魯迅評價劉辯臨終前的訣別為“漢宮之楚聲”。

劉辯家庭成員

關係
姓名
父母
劉宏,漢靈帝
靈思皇后
兄弟姐妹
劉協,漢獻帝
劉氏,萬年公主
后妃
唐姬

劉辯藝術形象

劉辯文學形象

漢少帝劉辯在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第二至四回出場,生平基本與史實一致,不過《三國演義》中劉辯被廢之後因作“怨望之詩”而被董卓抓住把柄,與母親何太后、妻唐姬同日在永安宮被李儒所害,何太后被李儒推下樓跌死,劉辯被灌毒酒而死,唐姬被絞死。但歷史上則是被迫遷於永安宮的何太后先被毒死,未作詩而被置於閣上的劉辯被迫服毒酒而死,唐姬則活到了李傕之亂以後,賈詡得知唐姬尚在人世便告訴了獻帝,獻帝封她為弘農王,在弘農王的墓園中度過餘生,不知何時所終。另外,《演義》將劉辯被害之事放在羣雄討伐董卓之前,事實上在劉辯被廢以後不久關東羣雄就已經舉起了討伐董卓的大旗,起事時劉辯尚在人世,起事之後劉辯才被董卓所害。
《三國演義》的點評者毛綸、毛宗崗父子奉少帝劉辯為正統,即使他被廢為弘農王之後仍稱他為“帝”、“天子”。 [22] 

劉辯影視形象

年份
影視類型
劇名
飾演者
圖集
1994年
電視劇
朱峯
1996年
電視劇
鍾本偉
1999年
電視劇
曹操

2002年
電視劇
王寧
2012年
電視劇
曹操

2016年
電視劇
2021年
電影
璀璨 [23] 
參考資料
  • 1.    《後漢書·卷十》:“王謂姬曰:‘卿王者妃,勢不復為吏民妻。自愛,從此長辭!’遂飲藥而死。時年十八。”
  • 2.    《後漢紀·孝靈皇帝紀下卷第二十五》周天遊注:“史道人者,史子眇也,乃道術之士,後欲依其術善護皇子。”
  • 3.    《後漢書·何進傳》:“初,何皇后生皇子辯,王貴人生皇子協。羣臣請立太子,帝以辯輕佻無威儀,不可為人主,然皇后有寵,且進又居重權,故久不決。”
  • 4.    《後漢書·何進傳》:“六年,帝疾篤,屬協於蹇碩。碩既受遺詔,且素輕忌於進兄弟,及帝崩,碩時在內,欲先誅進而立協。及進從外入,碩司馬潘隱與進早舊,迎而目之。進驚,馳從儳道歸營,引兵入屯百郡邸,因稱疾不入。碩謀不行,皇子辯乃即位,……”
  • 5.    《後漢書》卷九 孝獻帝紀第九:孝獻皇帝諱協,靈帝中子也。母王美人,為何皇后所害。中平六年四月,少帝即位,封帝為勃海王,徙封陳留王。
  • 6.    《後漢書·竇何列傳第五十九》:“故勝親信何氏,遂共趙忠等議,不從碩計,而以其書示進。進乃使黃門令收碩,誅之,因領其屯兵。”
  • 7.    《後漢書·孝靈帝紀》:“八月戊辰,中常侍張讓、段珪等殺大將軍何進,於是虎賁中郎將袁術燒東西宮,攻諸宦者。”
  • 8.    《後漢書·孝靈帝紀》:“庚午,張讓、段珪等劫少帝及陳留王幸北宮德陽殿。”
  • 9.    《資治通鑑·卷五十九》:“尚書盧植執戈於閣道窗下,仰數段珪;珪懼,乃釋太后,太后投閣,得免。”
  • 10.    《後漢書·孝靈帝紀》:“讓、珪等復劫少帝、陳留王走小平津。”
  • 11.    《後漢書·孝靈帝紀》章懷太子注引《獻帝春秋》:“河南中部掾閔貢見天子出,率騎追之,比曉到河上。天子飢渴,貢宰羊進之,厲聲責讓等……讓等惶怖,叉手再拜叩頭,向天子辭……遂投河而死。”
  • 12.    《資治通鑑·卷五十九》:“貢扶帝與陳留王夜步逐螢光南行,欲還宮,行數里,得民家露車,共乘之,至雒舍止,辛未,帝獨乘一馬,陳留王與貢共乘一馬,從雒舍南行,公卿稍有至者。”
  • 13.    《後漢書·董卓列傳》:“卓以王為賢,且為董太后所養,卓自以與太后同族,有廢立意。”
  • 14.    《搜神記·第六卷》:“靈帝之末,京師謠言曰:“侯非侯,王非王。千乘萬騎上北邙。”到中平六年,史侯登躡至尊,獻帝未有爵號,為中常侍段珪等所執,公卿百僚,皆隨其後,到河上,乃得還。”
  • 15.    《後漢書·孝靈帝紀》:“辛未,還宮。大赦天下,改光熹為昭寧。”
  • 16.    《後漢書·董卓列傳》:“卓兵士大盛。乃諷朝廷策免司空劉弘而自代之。因集議廢立。百僚大會,卓乃奮首而言……公卿以下莫敢對。”
  • 17.    《資治通鑑·卷五十九》“漢靈帝中平六年”:“袁隗解帝璽綬,以奉陳留王,扶弘農王下殿,北面稱臣。太后鯁涕,羣臣含悲,莫敢言者。”
  • 18.    《後漢書·皇后紀下》:“初平元年二月,葬弘農王於故中常侍趙忠成壙中,諡曰懷王。”
  • 19.    《後漢書·皇后紀下》:“及李傕破長安,遣兵鈔關東,略得姬。傕因欲妻之,固不聽,而終不自名。尚書賈詡知之,以狀白獻帝。帝聞感愴,乃下詔迎姬,置園中,使侍中持節拜為弘農王妃。”
  • 20.    《後漢書·竇何列傳第五十九》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4-14]
  • 21.    《三國志·魏書·董二袁劉傳第六》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4-14]
  • 22.    匯評三國志演義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4-14]
  • 23.    真·三國無雙(粵語)-電影--愛奇藝 片尾演職員表第114分53秒  .愛奇藝[引用日期2022-09-12]
  • 24.    《冊府元龜·帝王部·誕聖》:弦農王以熹平二年八月丙寅生於雒陽宮。
  • 25.    漢少帝劉辯 -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5-31]
  • 26.    《冊府元龜·帝王部·誕聖》:弦農王以熹平二年八月丙寅生於雒陽宮。
  • 27.    《資治通鑑》:(初平元年正月)癸酉,董卓使郎中令李儒鴆殺弘農王辯。
  • 28.    《後漢書·本紀·孝靈帝紀》:戊午,皇子辯即皇帝位,年十七。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臨朝。大赦天下,改元為光熹。封皇弟協為渤海王。後將軍袁隗為太傅,與大將軍何進參錄尚書事。上軍校尉蹇碩下獄死。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