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勇

(清朝名將)

鎖定
張勇(1616年-1684年),字非熊,陝西咸寧(今陝西省西安市)人,一説陝西洋縣人。中國清朝名將, [33]  河西四漢將之首。 [34] 
張勇善騎射。清順治二年(1645年),張勇降清,授遊擊,隸陝西總督孟喬芳。清順治三年(1646年),所部多次同大順軍餘部作戰獲捷。清順治五年(1648年),張勇參加鎮壓甘肅回民米喇印、丁國棟起義,擒獲明延長王朱識,俘殺米喇印。次年,偕諸路兵俘殺丁國棟,超授甘肅總兵。清順治十年(1653年),以勇略兼備授經略右標總兵,加右都督。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張勇從大學士洪承疇進兵貴州,破南明都督羅大順部。旋從安遠靖寇大將軍多尼移師雲南,抵盤江,督兵連夜造橋,使全軍盡渡,會諸軍於七星關(今貴州畢節西南),敗大西軍餘部將領白文選部。次年,加左都督。 [33] 
張勇於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遷雲南提督。康熙二年(1663年),還鎮甘肅,戍守西北邊疆,康熙十四年(1675年),三藩之亂時,張勇屢拒吳三桂引誘,不降。授靖逆將軍,封靖逆侯,在清平定三藩之戰中擔任西線主將,屢敗陝西叛將王輔臣及由四川北進的叛將吳之茂部。兩年間,相繼復洮州(今甘肅臨潭)、鞏昌(今隴西)、平涼等地,安定陝甘,論功晉封一等侯。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率師御邊,病卒途中。 [33] 
非熊
所處時代
明末清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陝西咸寧(今陝西省西安市)
出生日期
1616年
逝世日期
1684年
主要成就
鎮守甘肅,征討三藩叛軍
主要作品
《張襄壯奏疏》
本    名
張勇
官    職
靖逆將軍、甘肅提督
爵    位
一等靖逆侯
諡    號
襄壯
追    贈
少師

張勇人物生平

張勇歸降清朝

張勇精通騎射,早年曾在明朝擔任副將。1645年(順治二年),張勇在九江投降阿濟格,並招降總兵以下七百餘人,被授為遊擊,隸屬陝西總督孟喬芳麾下。 [1] 
當時,李自成部將賀珍、賀弘器、李明義等人佔據漢中、興安(今陝西安康)、固原等地,伺機奪取西安府。張勇與任珍馬寧等人駐守西安,屢次擊敗大順軍。 [2] 
1647年(順治四年),寧夏叛將馬德勾結賀弘器,攻陷安定(今甘肅定西)。張勇隨總兵劉芳名率軍馳援,攻克固原,俘斬賀弘器、李明義。馬德則被馬寧擒殺。 [3] 

張勇鎮守甘肅

1648年(順治五年),米喇印丁國棟蘭州起兵反叛,攻陷臨洮。張勇與陳萬略率軍夾擊,大破叛軍,收復臨洮,並將叛軍趕到岷州(今甘肅岷縣)。後來,張勇生擒延長王朱識駉,米喇印與丁國棟逃往甘州(今甘肅張掖)。 [4] 
不久,張勇與孟喬芳會師,渡河西進,並於八月到達甘州,圍困叛軍。1649年(順治六年)正月,總兵南一魁奪取城門,張勇得以進入城中,與叛軍展開巷戰。叛軍大敗,米喇印被殺,丁國棟又逃往肅州(今甘肅酒泉)。 [5] 
五月,張勇兵至肅州,將叛軍圍困在城中。十二月,張勇與馬寧攻破肅州,斬殺丁國棟。清廷為嘉獎張勇的功勞,越級提拔他為甘肅總兵。1653年(順治十年),張勇又被授予三等阿達哈哈番(漢文為三等輕車都尉)。 [6] 

張勇轉戰西南

這時,大學士洪承疇奉旨經略湖廣,張勇便上表請求隨軍效力,被召到京師洪承疇以“張勇智勇兼備,所部兵精馬足”為由,舉薦他為經略右標總兵。不久,張勇入宮奏對,獲賜冠服甲冑弓矢,加封右都督。 [7] 
張勇臨行時,順治帝傳諭道:“當今天下,像你張勇這樣的良將很少了。軍務不可以無根據地揣測、估計,要觀察情況,靈活處理,千萬不要自負才華,輕視敵人。”張勇到前線後,輔佐洪承疇,屢次擊破南明軍。 [8] 
1658年(順治十五年),張勇攻打貴州,南明將領羅大順焚燬新添衞(在今貴州烏當),敗走十萬溪(在今貴州開陽)。張勇率軍馳戰,擊破羅大順,又隨信郡王多尼攻打雲南,並駐紮在盤江邊。 [9] 
當時,南明軍為阻擋清軍,將鐵索橋焚燬。張勇命人連夜建造橋樑,使得大軍在黎明時得以渡河。不久,張勇在七星關(今貴州畢節)擊破敵將白文選。1659年(順治十六年),進封左都督。1660年(順治十七年),張勇又移鎮廣西等地。 [10] 

張勇復鎮甘肅

1661年(順治十八年),張勇改任雲南提督。1663年(康熙二年),清廷因張勇久鎮甘肅,深受番族畏服,將他調為甘肅提督。1664年(康熙三年),張勇又被加封為太子太保 [11] 
後來,厄魯特蒙古請求遷徙到水草茂盛的西喇塔拉。張勇認為西喇塔拉地處要害,不宜於此駐牧,便親自前往勸諭。厄魯特蒙古將此事擱置後,張勇又上表朝廷,請求在西喇塔拉築建永固城 [12] 
永固城(在今甘肅民樂)築成後,張勇又在城外設立八座營寨,相互聯結,以為聲援。1665年(康熙四年),厄魯特蒙古遷徙到靠近甘肅的地區。張勇請求增加西寧的戍衞兵馬,得到康熙皇帝的批准。 [13] 

張勇平定三藩

1673年(康熙十二年),平西王吳三桂在雲南反清,四川總兵吳之茂響應。1674年(康熙十三年),吳三桂遣使招降張勇。張勇捉拿使者,上奏朝廷,並督軍防禦陝西提督王輔臣。1675年(康熙十四年),甘肅巡撫華善上疏道:“王輔臣響應吳三桂,西番土回也趁機作亂,河西之所以沒有淪陷,全都是張勇的功勞,請給他便宜行事的權力。”康熙帝便任命張勇為靖逆將軍。不久,張勇斬殺王輔臣的使者,被封為靖逆侯。 [14] 
後來,王輔臣部將潘瑀、曾文耀攻打洮州(今甘肅臨潭)、河州(今甘肅臨夏),番族趁機肆掠河西。張勇率軍攻打河州,又命土官楊朝梁攻打洮州。曾文耀、潘瑀相繼敗走。六月,張勇攻打鞏昌(今甘肅隴西),擊敗王輔臣部將任國治。當時,貝勒董額將王輔臣圍困在平涼,但卻久攻不能破城,康熙帝便命張勇率軍助戰。張勇上疏道:“鞏昌是戰略要地,難以分出兵力。”康熙帝在詢問廷臣意見後,命張勇固守鞏昌。 [15] 
這時,吳三桂派吳之茂北上,支援王輔臣,並屯兵於西和。張勇與振武將軍佛尼埒、西寧總兵王進寶率軍抵禦,三戰全勝。十二月,寧夏兵變,提督陳福遇害。1676年(康熙十五年),張勇上表舉薦天津總兵趙良棟,康熙帝遂任命趙良棟為寧夏提督。不久,張勇又以收復洮河二州之功,加封少保兼太子太保。 [16] 
三月,張勇在十八盤坡擊敗吳之茂,收復通渭。吳之茂退守樂門,佔據險要,設立十一座營寨,並趁清軍立營未穩,縱兵出擊。張勇與都統赫葉南北夾擊,以火器大敗叛軍。吳之茂聚集殘軍,再次出戰,又被張勇擊敗,只得連夜逃走,結果在牡丹園、北山兩次被擊潰。六月,大學士圖海督軍平涼,王輔臣投降。張勇又收復平涼、慶陽、鞏昌等地屬縣,進封一等侯,加少傅太子太師 [17] 

張勇晚年生活

1678年(康熙十七年),準噶爾台吉噶爾丹入侵河套平原,擊敗厄魯特部,結果被張勇逐出塞外。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張勇入京朝見。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張勇以老病為由,自請辭官,被留在京師。 [18] 
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青海蒙古遊牧至邊城。張勇率軍到丹山防禦,行至甘州時身染重病。康熙帝聽聞後,命醫官與張勇之子張雲翼驛馬前去探視。不久,張勇病逝,追贈少師,賜諡襄壯。 [19] 
1730年(雍正八年),雍正帝興建賢良祠,張勇的靈位被安放在祠中。1768年(乾隆三十三年),乾隆帝將張勇的一等靖逆侯爵位定為世襲罔替 [20] 

張勇軼事典故

張勇早年征戰時,被流矢射中右腳,以致足骨損傷不良於行,因此經常坐在轎子上指揮作戰。 [21] 

張勇人物評價

順治帝:當今良將如勇者甚少。 [22] 
乾隆帝:勇有古名將風。 [22] 
趙爾巽:① 勇身經數百戰,克府五、州縣五十。臨敵若無事,而智計橫出,每以寡勝眾。居恆恂恂退讓,賓禮賢士。用人盡其材,其所甄拔,往往起卒伍為大將,良棟、進寶尤其著者也。② 世稱河西四將,以勇為冠,忠勇篤誠,識拔裨佐,同時至專閫,奉指揮維謹。高宗許為古名將,允哉! [22] 
蕭一山:張勇、趙良棟、王進寶、孫思克奮於陝;蔡毓榮、徐治都、萬正色奮於楚;楊捷、施琅、姚啓聖、吳興祚奮於閩;李之芳奮於浙;傅宏烈奮於粵;羣策羣力,敵愾同仇。 [23] 

張勇個人作品

張勇著有《張襄壯奏疏》六卷。 [24] 

張勇家庭成員

兒子:張雲翥,曾任陝西衞指揮。 [25] 
兒子:張雲翼,官至江南提督 [26] 
兒子:張雲翮,曾任右通政 [27] 
四世孫:張承勳,官至散秩大臣,襲爵一等侯。 [28] 

張勇一等靖逆侯世襲列表

第一任:張勇,康熙十四年(1675年)四月,以軍功由一等輕車都尉封靖逆侯。十五年(1676年)八月,復晉一等侯。卒,諡號襄壯。 [32] 
第二任:張雲翼,張勇子,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襲爵。 [32] 
第三任:張宗仁,張雲翼子,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襲爵。 [32] 
第四任:張謙,張宗仁子,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襲爵。 [32] 
第五任:張承勳,張謙子,乾隆十三年(1748年)十二月襲爵。 [32] 
第六任:張秉樞,張承勳子,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襲爵。五十九年(1794年)十一月,特旨自其父張承勳始,歸入漢軍正黃旗。 [32] 
第七任:張順 [32] 
第八任:張禹銘,張順繼子。 [32] 
第九任:張培,張禹銘子,光緒十三年(1887年)襲爵。 [32] 

張勇史籍記載

清史稿·卷二百五十五·列傳四十二》 [22] 

張勇文藝形象

張勇小説形象

金庸小説《鹿鼎記》中,張勇是雲南提督,因不是吳三桂嫡系,被派到京城,與韋小寶、趙良棟、王進寶、孫思克結為兄弟。後在為韋小寶送信時,被歸辛樹拍了一掌,受了內傷,從此不能站立、騎馬。 [29-30] 

張勇影視形象

魏惠文飾演的張勇 魏惠文飾演的張勇
1998年《鹿鼎記》,魏惠文飾演張勇。
2014年《鹿鼎記》,丁旭飾演張勇。
2020年《鹿鼎記》,張凱飾演張勇。

張勇墓葬紀念

張勇墓,俗稱“張侯墳”,位於陝西西安長安區大兆街道,2008年被西安文物普查隊發現,現遺存封土一座、神道碑一通、石牌樓遺址一處、石獅一對、石翁仲一尊、石馬一對、石麒麟一對。 [31] 
參考資料
  • 1.    《清史稿·張勇傳》:善騎射,仕明為副將。順治二年,英親王阿濟格師次九江,勇來降,檄令招撫,得總兵以下七百餘人。授遊擊,隸陝西總督孟喬芳標下。
  • 2.    《清史稿·張勇傳》:時李自成將賀珍、賀弘器、李明義等分據漢中、興安、固原諸地,窺西安。勇與副將任珍、馬寧等御戰,屢敗之。
  • 3.    《清史稿·張勇傳》:四年,寧夏叛將馬德結弘器陷安定,勇從總兵劉芳名率師赴援,戰,馬寧陣擒德,勇攻克固原,獲弘器、明義,誅之。
  • 4.    《清史稿·張勇傳》:五年,米喇印、丁國棟以蘭州叛,陷臨洮。勇與副將陳萬略率師夾擊,破賊,復臨洮。逐賊至岷州,敗之宮堡,又敗之馬韓山。賊分竄二崖洞,殲焉;又敗之馬家坪,獲明延長王識駉。喬芳攻拔蘭州,喇印、國棟走甘州。
  • 5.    《清史稿·張勇傳》:勇等率師與喬芳會,遂渡河而西。八月,至甘州,賊出戰,屢擊敗之。六年正月,總兵南一魁奪門入,勇入城巷戰,賊夜遁,逐之至北山,殲賊甚眾。斬喇印於水泉,國棟走肅州,師從之。
  • 6.    《清史稿·張勇傳》:五月,至肅州,伏壕外,伺賊出牧,擒斬,不使得入。十二月,勇與馬寧督兵樹雲梯登城,遂復肅州,誅國棟,超授甘肅總兵。十年,敍功,授三等阿達哈哈番。
  • 7.    《清史稿·張勇傳》:大學士洪承疇視師湖廣,勇請自效,詔獎其忠勤,召詣京師。承疇亦薦勇智勇兼備,所部兵精馬足,請移授經略右標總兵,上許之。勇入對,賜冠服、甲冑、弓矢,加右都督。
  • 8.    《清史稿·張勇傳》:勇將行,命內大臣索尼等傳諭曰:“當今良將如勇者甚少。軍務不可懸度,當相機而行,勿負才輕敵。”至軍,佐承疇屢破敵。
  • 9.    《清史稿·張勇傳》:十五年,從徇貴州,明將羅大順焚新添衞,勇率兵馳戰,大順走十萬谿,勇與一魁等破其壘。復從信郡王多尼下雲南,次盤江。
  • 10.    《清史稿·張勇傳》:明兵焚鐵索橋,勇夜督兵造梁,黎明,全軍皆得渡,破明將白文選於七星關。十六年,加左都督。十七年,命移鎮臨元、廣西諸處。
  • 11.    《清史稿·張勇傳》:十八年,遷雲南提督。康熙二年,以勇久鎮甘肅,威名素著,屬番讋服,命還鎮甘肅。三年,加太子太保。
  • 12.    《清史稿·張勇傳》:西喇塔拉饒水草,號大草灘,厄魯特蒙古乞駐牧於此。勇以其地當要隘,不容逼處,自往諭之,事遂寢。因請築城其地,曰永固。
  • 13.    《清史稿·張勇傳》:旁建八寨,相聯屬為聲勢。四年,蒙古徙牧近邊,請增西寧兵四千五百二十。部議下總督覆核,上特命允之。
  • 14.    《清史稿·張勇傳》:十二年,吳三桂反,四川總兵吳之茂叛應之。十三年,三桂使招勇,勇執其使以聞。陝西提督王輔臣亦叛,勇督兵防禦。十四年,巡撫華善疏言:“輔臣遙應三桂,西番土回乘隙並起,河西危甚,得免淪陷,皆勇之力。請敕許勇便宜。”命授靖逆將軍,仍領提督,總兵以下聽指揮。輔臣招勇,勇斬其使,上嘉之,封靖逆侯。
  • 15.    《清史稿·張勇傳》:輔臣將潘瑀攻洮州,曾文耀攻河州,番部乘隙肆掠。勇率兵攻河州,文耀敗走。別遣土官楊朝梁攻洮州,自督兵繼其後,瑀亦敗走。勇進攻鞏昌,輔臣將任國治等潛師入城,與城兵共出戰。勇與副將劉宣聖等奮擊,截其歸路,斬馘過半,獲四百七十三人。時輔臣據平涼,貝勒洞鄂督兵圍攻,久不下,上命勇率師會之。勇疏言鞏昌要地,兵力難分,下廷臣議,令勇固守鞏昌。
  • 16.    《清史稿·張勇傳》:吳三桂遣其將吳之茂自四川北犯,為輔臣聲援,屯西和。勇與振武將軍佛尼埒及進寶等御之,三戰皆勝。寧夏兵變,戕提督陳福。勇還駐鞏昌,疏薦天津總兵趙良棟才勇,命即授寧夏提督。十五年,敍復洮、河二州功,加少保兼太子太保。
  • 17.    《清史稿·張勇傳》:吳之茂屯樂門,分兵攻陷通渭。勇督兵道伏羌赴援,至十八盤坡,與之茂兵遇,張兩翼衝擊,之茂兵潰,乘勝復通渭。進攻樂門,之茂據險,列十一寨,勇度地,令橫營山樑。營甫立,賊齊出,勇令兵持草一束,與都統赫葉分擊南北山樑,賊亦南北應戰。火器發,賊敗走入寨,兵投草填塹直進,殺賊千餘。之茂收餘眾復戰,勇勒兵衝擊,之茂大敗。勇與佛尼勒、進寶等盡平賊寨。之茂夜走,追敗之牡丹園,又敗之西和北山,之茂僅以數騎遁。大學士圖海出視師,輔臣降,勇遣兵收平涼、慶陽、鞏昌諸屬縣。詔褒勇功,進一等侯,加少傅兼太子太師。
  • 18.    《清史稿·張勇傳》:十七年,準噶爾台吉噶爾丹兵入河套,厄魯特部為所敗,假道赴青海,闌入內地,勇驅令出塞。二十一年,入覲。二十二年,以老病乞休,諭留之。
  • 19.    《清史稿·張勇傳》:二十三年,聞青海蒙古遊牧近邊城,率兵赴丹山防禦,至甘州,病篤。上聞,遣醫並其子云翼馳驛往視。尋卒,贈少師仍兼太子太師,賜祭葬,諡襄壯。
  • 20.    《清史稿·張勇傳》:雍正間,祀勇賢良祠。乾隆三十三年,命以一等侯世襲罔替。
  • 21.    《清史稿·張勇傳》:右足中流矢,傷骨,不能履,常以肩輿督戰。
  • 22.    清史稿:列傳第四十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6-07]
  • 23.    清代通史  .歷史網[引用日期2015-06-27]
  • 24.    清史稿:藝文志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6-07]
  • 25.    《清史稿·張勇傳》:子云翥,以蔭授陝西衞指揮,乞改隸京衞,並得旨俞允。
  • 26.    《清史稿·張勇傳》:子云翼,襲爵,官至江南提督。
  • 27.    《清史稿·龔翔麟傳》:右通政張雲翮,故靖逆侯勇子。
  • 28.    《清史稿·張勇傳》:四世孫承勳襲爵,以散秩大臣曠班,降三等侍衞,命復還散秩大臣。
  • 29.    鹿鼎記:第三十八回 縱橫野馬羣飛路 跋扈風箏一線天  .在線讀書網[引用日期2014-06-07]
  • 30.    鹿鼎記:第四十五回 尚餘截竹為竿手 可有臨淵結網心  .在線讀書網[引用日期2014-06-07]
  • 31.    清代一等侯張勇墓葬現長安 墓址遺存大量文物  .西安新聞網[引用日期2014-06-07]
  • 32.    趙爾巽.《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2020年8月:卷一百六十九.表九.諸臣封爵世表二
  • 33.    張勇  .中國社會科學詞條庫[引用日期2023-06-15]
  • 34.    中共畢節市七星關區委黨史研究室,編,畢節市七星關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編,畢節縣誌,乾隆,同治,光緒校注本[M],北京:方誌出版社,2017.11.第656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