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厄魯特蒙古

鎖定
厄魯特蒙古是中國清代時期對西部蒙古的稱呼,中國西北地區以畜牧業為主的遊牧民族。厄魯特是清朝時期的衞拉特,二者是大小概念的關係。元代稱之為斡亦剌,明代稱瓦剌,清代稱厄魯特(Ūlet)、漠西蒙古等,有時也稱四衞拉特
史上蒙古族由兩個基本部分組成。古代兩分為“草原百姓”和“林中百姓”(斡亦剌惕、不裏牙惕);後來為東部蒙古(中央蒙古)和西部蒙古(以衞拉特為主)。厄魯特蒙古主要是五大部。
土爾扈特部原遊牧於塔爾巴哈台附近的雅爾地區﹐17世紀30年代﹐其部首領和鄂爾勒克因與準噶爾部首領巴圖爾渾台吉不合﹐遂率其所部及部分杜爾伯特部﹑和碩特部牧民西遷至伏爾加河下游地區,1771年開始東歸。留下的四大部(四衞拉特):杜爾伯特部牧於額爾齊斯河中游右岸至伊希姆河上游;和碩特部以塔爾巴哈台和伊犁為中心,牧於額爾齊斯河上游至巴爾喀什湖,南至烏魯木齊、天山,西至吹河流域的廣闊地區(後來一部分隨固始汗去青藏高原發展);準噶爾部(即綽羅斯部)位於和碩特部之東,以和布克沙裏為中心,北至額爾齊斯河上游左岸,東至阿爾泰,南至準噶爾盆地;輝特部牧於裕勒都斯河流域。其中,和碩特部首領擔任衞拉特盟主。噶爾丹時期四部共有二十萬户,六十多萬人。歸入清朝主權版圖:順治三年(1646),固始汗與衞拉特各部首領二十二人聯名奉表貢,清廷命其統轄諸部。
中文名
厄魯特蒙古
外文名
The olot Mongolia
別    名
漠西蒙古
別    名
西部蒙古
斡亦剌惕
所屬地區
中國清朝
地理位置
中國西北地區

厄魯特蒙古背景介紹

瓦剌先世為“斡亦剌惕”。原居住於葉尼塞河上游八河地區,人數眾多,有若干分支,各有自己的名稱。成吉思汗立國時,忽都合別乞領有四千户。與成吉思汗黃金家族有世婚關係,在蒙古國中一直享有“親視諸王”的特殊地位。14世紀時,以元朝皇室衰微,遂乘機擴大實力,積極參予各派系紛爭。在馬哈木、太平、把禿孛羅分領瓦剌時,瓦剌實力相當強大,時稱“四萬衞拉特”。
轄境除葉尼塞河上游外,還包括額爾齊斯河上游、科布多東南札布罕河流域等地。他們為同控制着汗位的東部蒙古貴族分庭抗禮,並進而稱雄於漠北,一面結好於明廷,遣使嚮明廷貢馬。一面又積極同東部蒙古統治集團進行鬥爭。

厄魯特蒙古發展歷史

1414年,明成祖統兵北征西部蒙古,與瓦剌戰於忽蘭忽失温(今蒙古國烏蘭巴托東),馬哈木敗。東部蒙古阿魯台又發兵往擊。馬哈木又敗,積憂憤死。馬哈木的兒子脱歡繼襲,明廷仍封之為順寧王
1423年,東部蒙古阿魯台與明廷關係惡化,被明軍擊敗,脱歡乘隙於飲馬河(今克魯倫河)破其眾,俘其大量馬駝牛羊和部眾。飲馬河之捷,使脱歡政治、經濟和軍事實力得到大大加強,統一瓦剌各部。
1434年,又出兵擊阿魯台於母納山(今內蒙古烏拉山)、殺阿魯台及其子失捏幹,盡收其部眾,東西蒙古一時俱為所有。脱歡本欲自立為汗,但因他不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遺裔,受到部下的強烈反對。於是擁立元裔脱脱不花為汗,並讓其管轄阿魯台舊有部眾,居住於呼倫貝爾草原一帶;又將己女嫁與脱脱不花為妻,自為太師,居住漠北,直接掌握蒙古的政治、經濟實權。
1439年,脱歡病死,子也先(蒙文稱額森)繼位,瓦剌在其統治時期,勢力達到全盛。
瓦剌控制東部蒙古各部,一面又利用軍事征討、封官設治、聯姻結盟等手段,把乞兒吉思、哈密、沙州、罕東赤斤兀良哈三衞等,分別置於自己統治之下。又結好女真各部,使之為其效力。極盛時勢力東抵朝鮮,西達楚河、塔拉斯河,北括南西伯利亞,南臨長城。
也先統治初期,瓦剌與明廷關係一直是比較密切的。
1449年夏,出兵進攻大同宣府、遼東、甘肅。明英宗在宦官王振慫恿下率兵親征,也先誘明軍至大同,破其前鋒。接着,又聚軍於土木堡,殲滅明軍主力,俘明英宗以去,史稱為“土木之變”。同年十月,也先進圍北京,企圖迫明廷訂城下之盟。但因北京軍民英勇奮戰,也先計劃未能實現。由於傷亡慘重,加上兵士厭戰,內部矛盾重重。1450年也先被迫將明英宗送還,雙方重新恢復正常通貢互市關係。也先與脱脱不花向不相睦。脱脱不花名義上雖然是汗,但實際權力卻操在也先手裏。也先自恃勢強,垂涎汗位,欲立己姊子“為太子”,脱脱不花拒之,雙方發生激烈戰爭。脱脱不花初與弟阿噶多爾濟聯兵,彼此實力大致相當,難分勝負。後因兄弟內訌,阿噶多爾濟叛投也先。脱脱不花勢孤被敗,遁入兀良哈唐努烏梁海)。
脱脱不花死後,也先自稱“天聖大可汗”,建號“添元”,以次子阿失帖木兒為太師。也先死後 ,瓦剌部落分散,逐漸衰落。
厄魯特蒙古主要是五大部,土爾扈特部離開後是四大部。
土爾扈特部原遊牧於塔爾巴哈台附近的雅爾地區﹐17世紀30年代﹐其部首領和鄂爾勒克因與準噶爾部首領巴圖爾渾台吉不合﹐遂率其所部及部分杜爾伯特部﹑和碩特部牧民西遷至伏爾加河下游地區,1771年開始東歸。留下的四大部(也稱四衞拉特):杜爾伯特部牧於額爾齊斯河中游右岸至伊希姆河上游;和碩特部以塔爾巴哈台和伊犁為中心,牧於額爾齊斯河上游至巴爾喀什湖,南至烏魯木齊、天山,西至吹河流域的廣闊地區(後來一部分隨固始汗去青藏高原發展);準噶爾部(即綽羅斯部)位於和碩特部之東,以和布克沙裏為中心,北至額爾齊斯河上游左岸,東至阿爾泰,南至準噶爾盆地;輝特部牧於裕勒都斯河流域。其中,和碩特部首領擔任衞拉特盟主。
噶爾丹時期四部共有二十萬户,六十多萬人。
後來,經過幾次大戰,準噶爾部所剩無幾。
衞拉特在清朝時期就稱為厄魯特了,二者的關係:是大小概念,衞拉特的歷史包括厄魯特的歷史,厄魯特是 衞拉特的新階段。而1640年,二者的性質 是 一樣的。
1640年9月,在鄂齊爾圖汗的固有領地烏蘭伯勒奇爾(在塔爾巴哈台),在喀爾喀札薩克圖汗素巴第主持下,喀爾喀和衞拉特的領導們制定了合作抗敵的《喀爾喀衞拉特法典》(被有的網民誤稱為《衞拉特法典》)。
有的也稱《蒙古·衞拉特法典》(此“蒙古”指喀爾喀,是狹義蒙古,條款是稱“蒙古和衞拉特”,衞拉特是成吉思汗時期歸附於蒙古而成為廣義蒙古族的,其中和碩特部首領家族是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圖哈薩爾的後代)。
制定這一法典的目的,在於鞏固封建主對勞動人民的統治,調整喀爾喀三部與衞拉特(厄魯特)四部之間的關係,建立共同抵禦外族勢力的同盟。
相關的是:順治三年(1646),衞拉特各部首領二十二人聯名 歸順清朝。
崇禎九年(1635),衞拉特盟主固始汗遣使至盛京貢馬匹、方物。【注意:和碩特部首領固始汗及其祖父、父親、及其大侄子主鄂齊爾圖汗,都是前後相繼的衞拉特盟主,固始汗遣使表示歸順後金,就代表衞拉特歸順清朝。固始汗為什麼歸順後金?這個時期沙俄在西北侵略衞拉特區域,彼此衝突,而東方的喀爾喀蒙古與衞拉特也衝突,1636年喀爾喀攻打衞拉特,所以固始汗使用遠交近攻的方法以保護衞拉特】
順治三年(1646),固始汗與衞拉特各部首領二十二人聯名奉表貢,清廷賜以甲冑弓矢,命其統轄諸部。——確定了主權關係,青藏高原和新疆等地正式納入清朝的主權版圖(1635年還沒有“命其統轄”,沒有這種形式上的確認性授權關係。
因此,噶爾丹對抗清朝,在關係上是叛亂。衞拉特里面的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打敗盟主鄂齊爾圖汗之後、步步把衞拉特聯盟改變為準噶爾汗國,就改變了衞拉特對清朝的關係,所以史籍説噶爾丹是叛亂。
崇禎十三年(1640),厄魯特蒙古和喀爾喀蒙古封建主會盟於塔爾巴哈台,制定法典(即1640年蒙古-衞拉特法典),確定喇嘛教為共同信仰的宗教。厄魯特蒙古原採用回鶻蒙古文字,1648年後使用託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