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隴西

鎖定
隴西,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定西市中部,是古絲綢之路和新亞歐大路橋的必經之地,面積2408平方公里,人口51.32萬人。它以悠久的歷史彪炳於華夏文明史冊,一直為歷代郡、州、府治所在地,一度成為隴右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和甘肅省最早的省會。
這裏鍾靈毓秀,人文薈萃。古建築威遠樓雄居縣城中心,聲聞四達;省級森林公園仁壽山亭台樓榭,風景秀麗。天下李氏源於隴西,“隴西堂”聞名海內外。
這裏資源豐富,產業發達。水資源1.94億立方米,電力總裝機容量401000千伏安,現年耗電量僅為裝機容量的一半。享有“西北藥都”、“千年藥鄉”之稱,宜產多種地道優質中藥材,黨蔘、當歸、紅黃芪量大質優,馳名中外,是“中國黃芪之鄉”,通過黃芪和白條黨蔘原產地標識認定。馬鈴薯形成產供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產業鏈條。菌菜生產基地建成,通過無公害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隴原三絕”頗享盛名,是著名的“中國臘肉之鄉”。
這裏工業雄厚,潛力巨大。現有工業企業147户,門類齊全,行業多樣,分為冶金製造、食品包裝、生物醫藥、化工建材4大工業體系,擁有3500多種產品。蘭州鋁廠西北鋁加工分公司是全國三大綜合性鋁加工企業之一。
這裏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東達古都西安,西臨省會蘭州,隴海鐵路縱貫東西,寶蘭二線橫跨境內,定隴公路建成使用,連霍高速穿境而過,多條國、省公路與鐵路在“旱碼頭”文峯鎮交匯,成為連結周邊數十個市州縣的交通樞紐。
[1] 
中文名
隴西
外文名
Longxi County
別    名
李氏故里 襄武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中國西北
地理位置
甘肅省東南部
面    積
2408 km²
下轄地區
9鎮、8鄉
政府駐地
隴西縣門街1號
電話區號
(+86)0932
郵政區碼
748100
氣候條件
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51.32 萬
著名景點
威遠樓,仁壽山,李家龍宮(隴西堂),文峯塔,保昌樓
機    場
蘭州中川機場
火車站
隴西站
車牌代碼
甘J
方    言
隴西話
隴西(lǒng xī)地處黃河最大支流渭水上游,即甘肅省南部渭水流域隴西盆地,自然地域開闊。渭水流經全境,境內山川雄壯,風光迷人。千年郡州治所,文化積澱深厚。古城中心坐落着建於宋代的威遠樓,雄偉壯觀,盡顯千古雄風。世紀初,中醫興起,藥材產業方興未艾,現代化中等城市規模初具。
隴西景觀 隴西景觀
細述:隴西縣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定西市中部,渭河上游,東接通渭縣,南連武山漳縣,西鄰渭源縣,北靠定西市安定區,東經104.61,北緯34.98 ,東西寬52公里,南北長46公里,總面積2408平方公里,總人口51.32萬,其中農業人口43.3萬人。轄12個鎮,5個鄉,215個行政村,11個居委會,居住着漢、回等12個民族。全縣已實現了整體基本解決温飽的目標,農村貧困面下降到2.8%,3個村達到小康標準。

隴西行政區劃

隴西政府駐地

中國共產黨隴西縣委員會、隴西縣人民政府駐鞏昌鎮縣門街1號。

隴西行政區劃

隴西行政區劃代碼:621122 [2] 

隴西所轄範圍

隴西縣轄17個鄉鎮(12個鎮、5個鄉):鞏昌鎮文峯鎮首陽鎮菜子鎮福星鎮、通安驛鎮、雲田鎮、碧巖鎮、馬河鎮、柯寨鎮、雙泉鎮、權家灣鎮、渭陽鄉、宏偉鄉、和平鄉德興鄉、永吉鄉。隴西縣隸屬於甘肅省定西市管轄。
鄉鎮
行政代碼
面積(平方)
人口
自然環境
名優特產
621122100
16.04km
108897
地處渭河南岸
有金錢肉、口條等
621122101
84.04km
76783
位於隴西縣東南部
黃瓜、辣椒、食用菌
621122101
69.85km
44764
位於隴西縣西部
黨蔘、黃芪、板蘭根
621122103
204.7km
42698
渭河上游隴西縣南部
胡麻、大杏
621122104
120km
35974
隴西縣的西北方
洋芋、扁豆、黨蔘
621122105
217km
25859
位於隴西縣的北端
洋芋、胡麻、黨蔘等
621122106
162km
23794
隴西縣東北部
洋芋、胡麻、小麥
621122107
60.2km
19905
隴西縣的南邊
洋芋、黨蔘等
621122108
73km
14294
隴西縣北端
洋芋、胡麻、黨蔘等
雙泉鎮
621122204
75km
12000
隴西縣轄鄉
洋芋、胡麻、玉米、黃芪,黨蔘,甘草,牛
621122200
138.8km
13000
位於縣境東部
小麥、糜子、穀子
621122201
131km
13000
位於縣境東部
胡麻、黨蔘
621122202
92.8km
13000
位於縣境東南部
胡麻、油菜、黨蔘
柯寨鎮
621122203
94.5km
13000
位於縣境西北部
小麥、馬鈴薯
621122204
110.4km
11000
位於縣境西北部
小麥、豆類、馬鈴薯
621122206
91.9km
10000
位於縣境東南部
小麥、馬鈴薯、糜子等
權家灣鎮
621122207
127km
10000
位於縣境東北部
小麥、馬鈴薯、糜子

隴西經濟概況

隴中區域經濟中心、中國西部藥都、全國十大中藥材基地之一、全縣正傾全力打造中國藥都品牌。鋁業發達。
隴西地處中國地理座標的重心隴西盆地,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發達,多條省道、國道、高速交叉穿境而過,是西隴海蘭新線上的璀璨明珠,素有“旱碼頭”之稱,鐵路列車直達省會(直轄市)城市(除東三省,貴黔藏瓊津)超過二十三個,涵蓋了全國絕大部分重要城市,2014年7月1日起,新增直達昆明和福州,實現西北、西南、華南、華東和華北的一站式對接。有着極其優越的區位優勢、廣闊的發展空間、豐富的產業資源和良好的投資環境,是海內外客商投資興業的理想之地。
2011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達41.26億元,同比增長13.8%,增速均超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在全省綜合實力排名中居28位。固定資產投資56.93億元,同比增長63.7%;工業增加值12.96億元,同比增長19.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56億元,同比增長19.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327元,同比增長11.3%。
2012年,全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47.86億元,第一產業增加值10.6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7.8億元(其中工業14.33億元、建築業3.47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9.4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09億元,財政收入5.0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84.06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1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924元,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分別達到78.53億元和59.62億元。

隴西千年藥鄉

全國重要的中藥材集散地,文峯、首陽兩大藥材市場年交易達10萬噸以上,交易額超過5億元。上海考察團在認真考察了當地的中藥材種植、加工、銷售等環節後,將隴西縣作為上海的中藥材種植基地。分別在2008年2009年2010年召開了中國定西中藥產業發展大會,影響強烈。
由中國農學會特產經濟專業委員會審定之後正式命名隴西為“中國黃芪之鄉”。隴西縣藥材資源豐富,種植歷史悠久,大宗藥材黃芪、黨生、柴胡、板蘭根質優量大,暢銷全國並出口海外,梁代在藥學家陶弘景《本草經集註》雲:“黃芪第一齣隴西,色黃白,味甜美,今亦難得。”可見,黃芪為隴西地道珍貴藥材,並以根條粗大、質堅而綿、粉性足、藥用成份含量高而成為芪中精品,具有“補氣昇陽、益固表,利水消腫,託瘡生肌”之功效,因質量穩定,療效確切,用途不斷拓展。中國中藥50強如揚子、匯仁、廣中一、中匯、地奧等企業多使用隴西黃芪。
隴西藥材資源豐富,人工野生兼備。人工種植的中藥材主要有黨蔘、當歸、黃芪、紅芪、柴胡、板蘭根、三七、大黃、桔梗等,野生中藥材主要有柴胡、甘草、秦艽、地骨皮、續斷、丹皮、貝母、冬麥草、冬花等。其中黨蔘、當歸、紅芪、黃芪是隴西中藥材的“拳頭”產品,質量好,產量高,種植廣。特別是黨蔘根條通直,色澤光白,容汁飽滿,質量上乘;當歸種植歷史悠久,與岷歸齊名;紅芪、黃芪不但藥用價值高,而且是很好的補藥,俗稱“小人蔘”,是享譽國內國際市場的名產。以甘肅參參保健飲品有限公司和龍飛中藥材加工廠、穆斯林藥材加工廠為龍頭,帶動480户多家藥材加工户。以文峯、首陽兩大中藥材市場為依託,帶動近千户藥材販運户,推動了全縣中藥材產業的開發。 [3] 

隴西自然資源

隴西礦產資源

大理石:位於本縣東四十里鋪東南約2公里渭河岸。巖體寬度100米—— 200米,長420米,面積約5.5萬26萬立方米(165萬噸)。磨光後,有深灰色和淺灰色2種,年產大理石板材1700平方米。
石灰石:位於縣境東南21公里的石門,工程控制長度達500米,礦體剖面平均厚42.3米,遠景儲量約300萬噸。渭河及各支流河谷石灰石藏量豐富,年產石灰10萬噸,可滿足本縣工業和民用建築之需。
砂和粘土遼西河的細砂質量最佳,技術指標完全符合建築要求;粘土全縣均有分佈,河浦及首陽地區的較好,燒製的磚瓦、瓦器,質量上乘。全縣有20門以上輪窯磚瓦廠20多家,已形成年產1.5億塊機制磚、300萬塊機瓦生產能力。以原料好,造型正,抗壓強度高而暢銷市場。

隴西水資源

隴西縣地表水、入境水9750萬立方米,自產水8012萬立方米。水資源總量1.78 億立方米,年總開採量可達3300萬立方米,城區人均佔有水資源65.8立方米,年開採量為1700萬立方米,僅佔可開採量的50%。渭河流經縣內46.1公里,南北7條支流均有灌溉之利。城區位於渭河川區,地下水資源可滿足工業生產居民生活用水需要。

隴西自然條件

隴西地形地貌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2張)
全縣地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1612-2778米,位處西北黃土高原邊緣與秦嶺支脈丘陵地帶之間,為典型的黃土梁峁與河谷地形。構成南山(二陰地區)、川區(渭河水川地區,南北寬2-8公里東西長15-20公里)、北山(乾旱地區) 三塊條件明顯差異的小區環境。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縣城位於渭河南岸二級階地上,主要為第四系地層,上部以黃土為主,下部為砂礫卵石層。土層除濕陷性黃土外,一般較為穩定,地基承載力每平方米12噸—--15噸。地震基本烈度為七度。全縣為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多屬温和半乾旱區

隴西氣候條件

隴西地處中緯內陸,為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氣候温和。年平均降水量445.8毫米,蒸發量1440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2292小時。城區年平均氣温7.7,年平均無霜期146天,絕對無霜期僅有97天。由於受東亞大氣環流和青藏高原外圍特殊地形的影響,降水量年際差異大。為農牧氣候過渡地帶,宜農宜牧,以農業為主。川區、北山為温和乾旱區,適宜小麥生長,為全縣主要產糧區。南山為温寒半濕潤區,發展牧業有一定條件。

隴西城市發展

隴西有2000多年的悠久築城史。早在公元前384年,隴西地方就建立了縣一級行政組織——道。其故城在今隴西文峯鎮渭河北岸,原三台王家新莊以東的二級台地上,這是史書有記錄的最早的隴西古城肇始之地。
歷史上隴西古城因其建置沿革的變化幾易其址。今天的隴西城坐東北朝西南,南北兩山遙相對峙,西河、南河、渭河三水環繞城郭,是唐太宗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上柱越公汪達鎮守隴右,當時隴右道(駐地就是現在的隴西),將縣城從東面遷移5000米,築於今天縣址。所以民間還有俗語:“先有汪家人,後有鞏昌城。”
乾隆版《隴西縣誌》記載: “明太祖洪武二十年 (1379年)指揮劉顯重修,周九里一百二十步,高四丈一尺,壕深三丈七尺,闊三丈,門四:東曰永安、南曰武安、西曰靜安、北曰清安。月城門四: 東曰迎暉、南曰來燻、西曰柔遠、北曰鎮朔。
仁壽山 仁壽山
1938年,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考察西北教育時在隴西日記中寫道:“四月二十五日……下午重上仁壽山,觀大殿及諸廟……太白故里碑……此間城牆及鼓樓等建築高偉,頗有省會氣魄……”
甘肅省委、省政府提出,把隴西建設成為西隴海——蘭新線經濟帶上“西承蘭州,東接天水的現代化中等城市”,定西市委、市政府提出將隴西打造成隴中區域經濟中心,1949年以前,隴西城區西大街,中山街(今萬壽街)、東大街、縣門街、新街、元坊街(今腰門街),倉門街等主要街道,最寬不過5米,全為土路面。1950年後,城區道路建設逐步加快。到1958年,陸續拆遷威遠樓周圍民宅,擴建廣場1400平方米。1962年拆除南門,1970年拆除南大街兩側民房,加寬路面8米,雙側增設了2.5米寬的人行道。在省地駐隴單位的支援下,加之各機關單位的義務勞動,經過3年,將南大街、萬壽街、威遠樓廣場、解放路、縣門街鋪設成為油路。1973年後,將西大街、景家橋、自由路、新街、倉門街、東大街、勞動巷等修成瀝青路面。1979年沿石頭巷起,截彎取直拓寬北大街、南大街(拓寬至24米)和交通路,改造成瀝青路。1983年,沿東、西城修築東、西城路。到1995年底,威遠樓廣場拓寬達12000平方米,並在東大街入口兩側修築花壇兩處,供人們休閒。到2003年,城市建設經多渠道籌資,先後開通整修拓寬縣門街、東城路、西大街、紅旗路、西城路、北城路(東、西段)、東大街、藥聖街、藥都路、人民路、長安路等城市道路,道路的結構增加了水泥混凝土等形式。
人民廣場、火車站廣場的新建,和積極的綠化政策提升城市形象,城關和文峯的聯動發展勢態良好,中等城市規模初具,憑藉優越的區位優勢隴西逐漸成為隴中地區的中心城市

隴西教育概況

全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353所。其中教育部門辦學347所,駐隴單位和社會辦學力量辦6所。教育部門辦學中有普通完全中學7所,職業中學4所,獨立初中27所,九年制學校14所,小學271所,幼兒園5所。在校學生總數116465名,其中普高12306人,職高2575人,初中29797人,小學67332人,學前幼兒4455人。全縣教職工5493人,其中專任教師5226人。
中學:隴西縣第一中學(原隴西一中高中部)、 隴西縣第二中學隴西縣文峯中學、 鞏昌中學(原隴西一中初中部)、隴西縣第三中學、 隴西縣首陽中學,隴西縣通安中學
隴西現象
高考上線率多年居全省前茅的隴西縣,如今在發展職業教育方面又展現新的亮點:在校學生總數達4000人以上,專業擴展到30多個,每年輸送異地就學就業畢業生1000多名。而校企結合、工學結合、職業教育與培訓就業結合的大膽探索,促進了普通教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協調發展,走出了一條依靠自身力量提升職業教育的成功之路。這些經驗,被業內人士稱之為“隴西職業教育現象”。隴西縣牢固確立教育項目發展觀,向上抓爭取,向外抓引進,向內抓聚集,盡全力確保了教育經費的“三個增長”,以教育項目建設促進教育事業發展。
該縣在成功實施了總投資2140萬元的“國家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試點項目之後,又相繼實施了總投資669萬元的縣二中等10所學校一期“危改”項目工程、總投資200萬元的職教中心建設項目以及“逸夫工程”、“希望工程”等援助項目。還採取一年修建、三年 付款的方式,在全縣近百所學校組織實施了縣列“初中招生解急”和“小學排危搶險”工程,總投資達773萬元。新建隴西中學項目、隴西三中和隴西縣紫來學校二期危改項目也已相繼開工,隴西縣姚家溝基地小學項目等一批項目正在積極籌建之中。這些項目的有效實施,不僅大大改善了全縣的辦學條件,也極大地調動了全社會興教助學的熱情。
當前,隴西縣躋身全國“兩基”先進行列。自“九五”以來,全縣用於改善辦學條件的總投資達到6000萬元,使近200所學校舊貌換新顏,確保了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地位。

隴西李氏文化

隴西是天下李氏尋根祭祖聖地和世界李氏文化中心,隴西自古為絲路重鎮。自秦代置郡以來,曾是歷代郡、州、府治所在地,為西陲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是甘肅省省會的前身。不僅以悠久的歷史文化彪炳史冊,更以隴西李氏文化享譽海內外,素有李氏郡望、西部藥都、中國臘肉之鄉、黃芪之鄉、千年藥鄉、隴上旱碼頭之美稱,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境內旅遊資源豐富,人文景觀薈萃。有仰韶文化、齊家文化等史前古人類文化遺址,有建於唐初期的李家龍宮、頭天門牌坊、李賀墓及李賀南園、讀書堂、五李亭、太白井等李氏文化遺址遺蹟,有建於宋代的威遠樓、元代的府文廟大殿、府隍廟抱廈、清代的保昌樓、文峯塔、普陀寺大殿、欞星門等古建築,有戰國秦長城、古墓葬羣、摩崖石刻、道觀寺院等文化勝蹟,有國家AAA級景區仁壽山森林公園和正在建設的李唐盛世園、渭濱文化生態公園、塔坪公園、保昌公園等人文景觀。 [4] 

隴西李姓與隴西

隴西 , 指的是隴山以西之地 , 隴山即今日六盤山。據《辭源》註釋 , 隴西郡包括蘭州、隴西及天水等地區 , 那就是説 , 秦、漢時的隴西郡 , 包括六盤山以西、黃河以南的廣大地區 , 其郡治在秦、西漢、東漢時期 , 均在狄道 ( 今日臨洮 ), 三國、魏、晉、隋時期 , 均在隴西 , 即今日之隴西縣。
木有本 , 水有源 , 我國最古老的姓氏 , 其木本水源 , 就是所謂的郡望。郡望是指每一郡中最為顯貴之氏族 , 且為全郡庶民所仰望的姓氏。秦始皇統一中國 , 實行郡縣制 , 漢襲秦制 , 這就為郡望一詞打下了基礎。漢高祖統一中國 , 採用了“休養生息”的英明政策 , 很快恢復和發展了生產 ,“文景之治”, 全國空前的繁榮了起來 , 漢武帝開疆拓土 ,使漢朝成為空前強大的封建帝國。在創建這些偉業的過程中 , 各郡都會湧現一批出類拔萃的人物 , 他們的姓氏便成了大姓 , 也就是所謂的“郡姓” 。李氏的郡姓 , 也是在這個時期形成了。《史記·李將軍列傳》有一段話:“單于既得陵 , 素聞其家聲 , 及戰又壯 ,乃以其女妻陵而貴之。漢聞 ,族陵母、妻、子。自是以後 ,李氏名敗、而隴西之士 , 居門下者 , 皆用為恥焉。”李陵是李廣的孫子 , 遠在漠北的單于因 “素聞其家聲”, 而把他招為駙馬 , 可見李廣一家 , 在隴西郡已是很有聲望的氏族了。至於後面幾句 , 因此前司馬遷替李陵鳴過不平 , 受了“宮刑”以後敍發的悲憤之詞 , 是非曲直 , 非本文所論範圍 ,但可以看出 , 不是別的姓氏“用為恥焉”, 而是“ 隴西之士 , 居門下者 , 用為恥焉 ”, 可見兩千一百多年前 隴西人民已和李姓有着很深厚的情緣了。
漢朝四百多年 , 我國大部分地區相對穩定 , 經濟文化空前繁榮 , 各郡的“ 郡姓”,自然得到了大發展 , 這就為其後的各姓氏郡望稱謂 , 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辭海·郡 望》:“ 魏晉至隋唐時每郡顯貴的世族 , 稱為郡望。”此時李姓早已是隴西最顯貴的世族 ,李世民登基以後 ,下詔天下李姓的郡望 ,均為隴西 ,則是很自然的事了。所以南宋鄭樵輯《通志》時 ,便在李氏源流的結語中説 :“故言李氏稱隴西”。翻開甘肅史料 ,足可予以佐證。
既然是隴西郡的顯貴氏族 , 必須要做出不辱門第的功業 , 今天看來 , 隴西等地的李姓族裔 , 確實為國家民族卓有貢獻。 1988年中央組織全國各省市編輯了一套《全國各省市自治區概況叢書》 ,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 ,甘肅卷叫《隴原物華》 ,在其“歷史名人” 欄 , 列出了 48 位歷史名人。其中李姓人氏有 9 位 , 他們是李暠、李淵、李世民、李廣、李陵、李衝、李晟、李愬、李彥仙 , 佔歷史名人總數的 18.7%;在“著名學者”和 “著名文學藝術家”條下 , 列出的 27 位名人中 , 李姓佔了 7 位 , 他們是李翱、李白、李益、李約、李公佐、李復言、李夢陽 , 佔名人總數的 25% 。這麼大的兩個比例數字 ,説明兩千多年來 ,李姓確實是隴原人民所仰望的姓氏 ,他們的郡望是隴西 ,也為我們隴原人民增光添彩。
姓氏的另一個表記叫堂號。由於生產的發展、政治領域的變遷、天災人禍的轉移、人口不停地流動、家族的一支一系定居某地後 , 為了保持最親近的血緣關係 , 便以“堂號” 來維繫。所以同一郡望的家族 , 便有了不同的堂號 , 如同是太原郡的王姓 ,在山西等地的堂號叫“龍溪書院”, 在甘肅等地的堂號叫“三槐堂”; 陳姓是閩、台等地的大姓 , 他們的郡望同為潁川郡 , 但在台灣的各支陳姓中。便有了“德星堂”和 “聚星堂” 之分;中有李姓 , 郡望是隴西 ,堂號是“隴西堂”, 走遍天下都一樣。在眾多姓氏中 , 郡望 ,堂號均取郡名者 ,實屬罕見 ,而堂號只有一個稱謂者 ,也只有李姓的 “隴西堂” 而己 ,這個獨特現象 ,有它深遠的歷史淵源。
隋末天下大亂 ,李淵留守太原。他所統率的 10 萬軍隊 ,號稱關隴軍。他的祖籍是隴西成紀 ,軍旅也貫以“ 隴”字為榮。憑藉 10 萬關隴軍 ,南下洛陽 ,蕩平天下以後 ,便封其愛子李世民為“隴西郡公”,可見他和隴西故土的親緣之深了。也算巧合 ,時隔三百多年以後 ,南唐後主李煜也被趙匡胤封為“隴西郡公”, 這絕不是隨便的敕封 ,大概趙匡胤知道唐室族裔對隴西有着很深的親情 , 使李煜安心就範罷了。
一代明君李世民登基後 ,勵精圖治 ,振興百業 ,姓氏傳統, 也為他所關注 ,詔令高士廉等四大臣編纂《氏族志》 ,在全國範圍 內收集氏族家譜 ,依據史書及文獻記載 ,鑑別世系 ,刊正姓氏。貞觀十二年 ( 公元 638年 ) 書成 ,頒佈天下 ,這就是著名的《大唐 氏族志》,從史料看 ,此書將天下氏族分為上上、下下九等 , 李姓既為國姓 ,當然非上上莫屬了。與此同時 ,太宗詔令天下 ,李姓 的郡望是隴西 ,舉國上下李氏至為尊榮 ,天下李姓是一家 ,還分什麼派和系 ,同為隴西籍 ,共奉“隴西堂”, 以隴西為榮 , 尊隴西最親 , 這就是李姓的郡望和堂號均以隴西命名的原因。 [5] 

隴西李姓情繫“隴西堂”

由於客家人的祖先,走過了一段漫長曲折的遷徙之路,因而時時不忘中原故土,時時不忘祖籍"唐山",而客家李姓對“隴西堂”則傾注了更多的深情。在閩、粵和港、澳及東南亞各國的李姓同胞,家家户户都有“隴西堂”的匾額,或掛在大門口,或懸於客廳,有的逢年過節供奉“隴西堂”的牌位,緬懷故土,遙祭祖先,海外李氏宗親會會址的高大建築物上都用漢字署名“隴西”二宇。湖北陽新李氏宗祠有一幅楹聯:“我自隴西來,駐馬東征,回首難忘桑梓地。家依江北住,飛鴻南向,一聯聊寄子孫心。”廣東梅縣的“隴西堂”廊柱上有一幅楹聯:“旋馬家聲遠,猶龍世澤長。”唐朝大詩人李白稱:“白本隴西布衣,因家於綿”,“本家隴西人,先為漢邊將”。《李宗仁回憶錄》第一篇“家世”中説:“相傳我們的先祖是隴西人,歷朝歷代,遷徙數千裏才定居到廣西的。”1987年,台灣《自立晚報》記者李永德等二人,冒着風險毅然來到北京訪問,記者問他:“為何來大陸採訪?”他脱口而答:“我是客家人,遠祖在隴西。我從小想到大陸來,很想看看大陸,當了記者以後,這個想法越來越強烈。”這—行動,代表了台灣同胞的共同心願。其後不久,台灣的6位李姓同胞,自願組織起來,千里迢迢來到隴西尋根祭祖,找到永吉鄉李家溝山頭的李靖廟遺址,焚香膜拜,滿足了他們的夙願。同年,日本的富田秀子(漢名李秀蓮,原是廣東梅縣客家人)攜子女來到隴西謁祖敬宗,和當地老婆婆同吃同住,她回到日本後來信説:“……我像回到温暖的家鄉,受到親人的款待,心裏感到那麼温暖……愛鄉之情油然而生……我們在海外盼望着祖國繁榮……。”尋根情、故土情、民族情,凝結成了愛國情,條條信息伴隨而來的是信心和希望,是對未來的無限幢憬和不懈追求。1990年11月以李伸一先生為首的“世界李氏宗親總會敦睦訪問團”一行專程來蘭州訪問,表達了對隴西的嚮往之情。1998年以來,相繼有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菲律賓、香港、澳門等地的尋根敬祖團專程來隴西,到仁壽山“隴西堂”和李家龍宮拜謁先祖,抒發“葉落歸根”之情,並對發祥地——隴西的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和建議,提供了多方面的捐助,做出了很大貢獻。隴西即李姓,李姓即隴西,情切切,意深深,這般親情,至為感人。 [6] 

隴西董氏文化

辛有的後代,世襲晉國太史之職,至春秋時,有史官董狐。晉靈公時,晉卿趙盾因避靈公殺害而走,未出境,其族人穿殺靈公。董狐認為責在趙盾,因此在史冊上寫道:"趙盾弒其君。"由於他不畏權貴,秉筆直書,舊時被譽為"良史"。董狐的裔孫董翳秦末被項羽封為翟王,都高奴(在今陝西延安市延河東岸),子孫遂居隴西(今屬甘肅)。西漢時的董仲舒為廣川人(今河北棗強東),其曾孫自廣川徙隴西,裔孫徙河東(今屬山西)。西漢武帝時功臣有董金吾,原為匈奴人;東漢公孫述時,牂柯(今屬貴州)大姓有董氏。此外董姓在漢代還分佈於今山東定陶、高青,廣東,廣州,廣東粵西地區,茂名;化州的化北;化南;吳川;電白,湛江,廣西;四川資陽、德陽,浙江餘姚,湖北襄陽、枝江,福建福州,河南禹州、伊川、南陽、開封、杞縣、信陽、靈寶等地。至隋唐時期,除上述地區外,今安徽、湖南、江蘇、江西等省的一些地方,都有董姓的居住地。唐末,固始(今屬河南)董氏
又有隨王潮、王審知入閩者。明代以前,董氏已遍佈江南各省。
董是台灣的第七十六大姓,是於清康熙年間,從大陸逐漸遷去的。他們主要分佈在彰化、台南、嘉義,以及台北、新竹、南投、澎湖等地。在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有弁屯董、朱、柯、越、黃五姓,移住今屏東縣恆春鎮;乾隆初年(公元1736年),有董顯謨築大肚下堡玉田圳,引水開墾九弱黎莊等等。此後,有的又徙居南洋羣島及歐美一些國家和地區。 [7] 

隴西名優特產

隴西小吃很有名,客人吃過有好評。
燒雞粉、滷雞蛋蕎粉釀皮餄餎面。
牛肉羊肉擔擔麪,桂花元宵羊肉串
酥餅鍋盔大肉面,想吃炒菜進飯店。
想吃一碗餄餎面,饞得涎水往下嚥。
澆湯扯麪味道鮮,吃上一碗想一碗。
甜醅子、甜又涼,花錢不多嘗一嘗。
吃了一碗忍不住,酒味甜香再操上。
韭菜包子剛出籠,端着上來熱騰騰。
抹上豬油醋辣子,吃上一口還想吃。
臘羊肉的味道怪,吃了還給家裏帶。
鞏昌三絕有傳授,火腿口條金錢肉。
説起臘肉更為美,隴西特產豬火腿。
色鮮味香營養高,經久耐放銷四海。
口條味美更為香,請客下酒款排場。
金錢肉的味道精,高級食品待外賓。
麻式子、味道怪,大肉爆炒加蒜薹。
擀麪皮、吃是柔,各樣調料加清油。
麻辣粉、配料雜,香油椒料加芝麻。
豆腐、素雞、蘑菇串,味道清香勝魚蝦。
刀削麪、技術高,一手拿面一手刀。
削在鍋裏水面漂,湯滾沸騰如龍蛟。
炒麪燴麪客安排,粉條、豆腐、大肉肥。
清香可口味道好,吃上一次還想來。
糯米粽子很有名,抹上蜂蜜四角楞。
解渴消暑人愛吃,端午佳節送人情。
隴西曾是歷史上郡、州、府治之地,隴右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古絲綢之路必經之道。經濟文化的繁榮豐富了隴西飲食文化,逐漸形成了具有獨特風格的隴西菜餚。

隴西宴席類

傳統的隴西宴席有水八碗、八碗、全十道、十二體、十四體、十八體、二十四體之分。以西北風味為主,酸、辣突出,甜、鹹、麻、鮮各異,具有色香味形俱佳之特點。他有葷有素,葷素搭配;有蒸有炒,蒸炒結合;有熱有涼,熱涼交錯;有濃有淡,濃淡相間。純樸豐盛,雅俗共賞,四季皆宜。"隴原三絕系列宴"豐富了宴席菜餚,此宴以"隴西火腿臘肉"、"隴西金錢肉"、"隴西臘羊肉"為主要原料烹飪而成,製作工藝精細、配料考究,構思精巧、形象逼真。如宴席內的"八卦拼盤"、"金錢魚翹"、"青龍散金錢"、"鮮黨鴛鴦乳鴿"等都造型逼真,使人賞心悦目。"羊十道",用一隻羊的不同部位肉做一桌宴席,即十道菜、十種花樣、十種風味,名曰"羊十道"。

隴西小吃類

隴西金錢肉—— 隴西金錢肉,又名蝴蝶肉,歷名:金錢美樂肉,自隋煬帝西巡品嚐以來,即被歷代朝庭列為貢品,歷史悠久,傳説唐朝時楊貴妃受唐明皇專龐,夜夜尋歡,晨不上朝,為使明皇上常食此物,因夏季天熱不宜多儲,便改為用八百里加急快馬傳遞,此後便有了長安東西驛道,每天快馬飛奔為唐明皇和楊玉環運送荔枝和金錢肉的故事。
金錢肉不僅好看好吃,耐人尋味,而且經甘肅省防疫站食品營養成份鑑定金錢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大量人本必須的維生素,礦物質及氨基酸。上有食療食補,強身補腎壯陰的特效。
在歷史上一些上等權貴人物,都以能品嚐金錢肉為快事,使金錢肉成為宴席之上珍稀名貴佳餚,更多的人想往得到它,使金錢肉聲譽大顯,價值倍增,銷路走俏,供不應求,暢銷西北各地,名揚國內。 [8] 
火腿——肥者晶瑩透亮,食而無膩,瘦者爛若紅霞,滋味醇正。火腿醃製始於乾隆年間,歷史上銷於蘭州、西安、新疆,已遠銷美國、韓國等地。曾榮獲甘肅名優特產稱號。
口條——柔韌脆香,回味悠長,為美食家、好飲者津津樂道。
臘羊肉——隴西傳統上乘食品之一,成品肉紅亮美觀,膘白如玉而不膩,肌紅如霞而不羶,香醇可口,味美餘長,是饋贈佳賓的理想食品。隴西臘羊肉選用西北高原的無公害的健壯羊肉為原料,經科學配方、傳統工藝和祖傳秘方研製而成。具有高營養低脂肪無污染的特點,因其肉味鮮美而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隴西臘羊肉,實為“滷”羊肉,其滷湯年年存續,如今隴西延續下來煮臘羊肉的湯最早的可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間。其實隴西臘羊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據傳唐代詩人李賀,自幼聰明好學,7歲時就會吟詩作賦。當時大文豪韓愈和皇甫謐都不相信,有一天韓、皇二人相約騎馬來到李賀家,李賀的爸爸把兒子喚出來,當面試筆,7歲的李賀很快寫出一首叫《高軒過》的詩來,二人看了大為吃驚,讚歎不已。韓愈把李賀抱到馬上,帶回自己家中去玩。從此,李賀的名聲越來越大,遠近聞名。但遭遇坎坷,而又嘔心瀝血地吟詩作賦,嚴重地損害了身心健康。因而在27歲風華正茂時早卒,這使夫人鄭氏悲痛欲絕。一夜鄭氏夢李賀來説:“我今為神仙宮的人,夫人莫要懷念,只希吉日供隴西臘羊肉一食,則願足矣。”李賀常自稱隴西人,對家鄉特產感情如此之深,亦可見隴西臘羊肉之鮮美、誘人。 [9] 
隴西燒雞粉——隴西燒雞粉,以雞肉、雞蛋、澱粉、菠菜汁及多種調料加工而成,褐湯綠粉、肉蛋兼備,四季皆可食用,酷暑時涼食,清爽可口,消暑解熱;嚴冬時熱食,驅寒補身。燒雞粉顏色翠綠,口感嫩滑,鮮香味厚,佐酒極佳,特別是病癒初起,以燒雞粉滋補則有速效作用,故而南北皆宜,老幼喜食。隴西燒雞粉曾被甘肅省商業廳評為名特小吃,並刊登於《中國烹飪》雜誌。
隴西的地方風味小吃還有醃驢肉、鹹牛肉、滷煮肉,"一顆印","滿天星"韭菜包子,豬肉、羊肉小籠包子,蕎粉、波粉、粉魚兒、麻腐角兒、糖油糕、豆腐腦兒、蓮花豆、糯米、醪糟(甜醅)、釀皮、餄餎面等十幾個品種。
醪糟(隴西俗稱甜醅)——用莜麥、青稞、小麥不同原料製作,特色各有千秋,依了口味挑選而食。甜醅經發酵而成。將莜麥,青稞或小麥用清水噴濕,待半個時辰,手摸均勻潮濕,裝入編織袋中,揉搓,去其浮皮,入鍋煮熟,不可過熟,出鍋平鋪案頭,晾温,拌酒粬,裝盆,添少量涼開水,用擀麪杖在中間戳一圓洞至盆底,用棉織物覆蓋,三到二天,起封,一股酒醇香味撲鼻而來,近視之,則圓洞濕潤浸洇,似有水要溢出,用筷子抄少許放在舌上,甘甜沁脾。
麻腐角兒——麻腐角兒不常見也不常吃,因為農村種麻子的漸少,自然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麻腐角兒從家常小吃搖身變成了稀少貴族。
麻腐角兒的主料自然是麻腐。先説做麻腐,將精選乾淨的麻籽用水浸潤泡漲,用老石磨磨成糊漿,置鐵鍋中燒熱,用雙手捏淨麻子油,然後將捏過油的麻渣倒入盆中,加適量清水,攪拌均勻,取細籮架在空盆上,慢慢濾之,再將過濾後的漿緩緩倒入煮沸的開水中使其熟化,叫做“點麻腐”。熟化後的麻漿乳便漂浮在開水錶面,色白如雪,軟似豆腐腦,清香味美。配上葱花、白蘿蔔或鮮嫩的白菜,加鮮姜、食鹽、五香等調料,包麻腐角,食之香而不嗆,酥而爽口。
北路的通安驛、馬河等鄉鎮逢集日擺攤叫賣。蜂窩煤爐子上架了蒸籠,現熟現賣。欲吃者坐在小板凳上,籠高人低,抬頭張望,好象待脯的鳥兒似的,賣主在冒着熱氣的蒸籠裏取出麻腐角兒,放入瓷碟,澆了翡翠麻油,抹上蒜泥,調油潑辣子,食者接了碟子,用筷子戳破面皮,讓麻油和油潑辣子滲將進去,咬得一嘴,滿口生津。
有利腸胃、解熱毒、滋益精髓、滑肌、滑腸之功效。
臘肉——臘肉其實是醃肉,因為在農曆臘月醃製就叫了臘肉。獨佔隴西小吃鰲頭,享譽省城蘭州等地。隴西因此而獲得“中國臘肉之鄉”美稱。牽了肥豬,白刀進去紅刀出來,肥肥的大活豬就成了俎上肉,淨了毛垢,去了頭及後腿,以背脊為界,劈為兩半,在肋骨十三和十四條間開刀,取出胛骨和前蹄骨,砸開脊椎髓道,砍斷肋骨中部,肉胚造就。後用鹽、花椒、小茴香、姜皮、大香、篳撥、良姜、砂仁、豆蔻混合研成粉末調料,鹽佔九成,均勻抹於欲醃之肉的周身遍體,然後放入專門的醃肉老池,醃泡四十天左右出池,置陽光下晾曬數日,肉醃成。
隴西臘肉歷史悠久,約始於清朝乾隆年間。相傳用岷縣蕨麻豬,漳縣青鹽,黃河活水,隴西秘方製作的臘肉最為純粹正宗。瘦肉燦豔似紅霞,瘦而不柴;肥肉晶瑩若瑪瑙,肥而不膩,微帶透明。熱吃,口感最好。吃法很多,最經典的是肉夾饃,其實是饃夾肉,不知怎麼偏叫肉夾饃,把隴西的高高饅頭,攔腰兩刀,將熱騰騰的肉片夾進去,吃起來滿嘴生津,味道上好,味覺雖鹹,但吃後不渴,滑爽不膩。司機遠行多有攜帶,一口氣跑上千裏,肉夾饃一個,抿茶兩口,解渴充飢,消散疲勞。
漿水面——漿水面主料是漿水、麪條、鹹菜三樣。漿水即酸菜之湯水,酸菜用料或包菜、或蘿蔔、或芹菜,亦可混用之。做法為:洗淨所選蔬菜,切三至四釐米長條,裝甕或缸中,注沸水八成,再加一小碗用涼水和成的豆麪或白麪稀糊糊。晾温,加入引子(舊酸菜),量根據經驗而定。加蓋,用棉被或棉毯裹之以保温助其發酵。兩天後揭蓋,有淡淡酸味撲鼻,取乾淨勺,盛而嘗之,卻酸得咋嘴鑽心但不苦澀者為佳。
麪條手工擀,多用扁豆和蕎麥麪,小麥面次之。擀成,撒少許莜麥面,晾片刻,切細條或棋花塊。
鹹菜不可或缺。農村多用胡蘿蔔葱韭菜杏仁混合醃製。城裏人則用新鮮韭菜製作,或切半寸長,炒;或切末,開水湯,撒鹽,熱熟油澆潑。
漿水要熗。倒少許食油於鐵鍋,加熱至冒煙,放入葱蒜末,嗞嗞作響,倒入漿水,燒沸。
萬事已俱,就來做漿水面。鍋內盛水,以食者人數而定,土豆切條,置鍋中,文火燒沸,煮土豆將化,麪條下入,一把旺火燒滾兩次,熟,將熗好的漿水夥入,成。將吃,放鹹菜、油潑辣子。土豆絲、虎皮辣子佐之更佳。
其味清淡,可清熱、解躁、醒酒,無味而大味,愛吃者百吃不厭,不愛吃者老死不能領悟其深邃奧妙之香味。
蕎粉——蕎粉,色醬紅,如老人飽經滄桑的臉。
蕎粉用蕎麥麪為主要原料。先説制粉面,將蕎麥用水噴濕,搓破皮,倒入盆內清水中揉搓慢洗,然後用細籮濾去黑色的皮,在盆中沉澱,倒去浮水,晾曬乾,粉面製成。
再説撒粉。將粉面溶入適量清水中,做成粉芡。鍋內注水適量,燒沸,擀麪杖攪動,木勺舀粉芡慢慢溜入鍋內旋渦,如此反覆,由稀而稠。蕎粉質量的高低,關鍵功夫在燒鍋的火候、溜粉芡的速度和攪拌的力度。以柔軟、透明、色正為佳品。
將熟好的粉舀在小鵬大碗,冷卻後反扣過來,叫做粉坨。皮硬瓤嫩,圓潤飽滿,細膩而富有彈性,有人戲説粉坨如少女美臀,觸手即顫,一顫三日。

隴西歷史文化

在隴西北山發現大量遠古遺蹟,充分證明隴西很早之前就有人類定居。
仰韶文化
隴西縣體育場 隴西縣體育場
仰韶文化是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的代表,在渭河流域,尤其在甘谷、武山、隴西、渭源的渭河上游兩岸,散佈很廣,比較集中。在隴西地區,沿渭河南岸的黃土台地保存了許多仰韶文化遺址。這些遺址的分佈從西到東,包括首陽鎮的頭山文化遺址、昌谷鄉的梁家坪文化遺址、鞏昌鎮的張家坪文化遺址、文峯鎮的暖泉山文化遺址等十多處。文化遺址中出土的遺物豐富。有石器如石刀、石斧.石鏃、石杵等;骨器有骨刀、骨針等。出土的陶器最多,如陶刀、陶環、陶紡輪、陶器皿等。陶器多屬粗陶,其中彩陶表面紅色,表裏磨光,並有彩繪,如弧線三角紋、口沿單線紋等。尤其是尖底瓶的彩陶更為光彩奪目,造型獨特優美,紋飾嚴謹,具有流暢感,充分體現了仰韶文化的風格和特徵,它是彩陶中的瑰寶
齊家文化是新石器晚期的另一類型的文化,因最初發現於甘肅和政齊家坪而得名。齊家文化在甘肅境內的渭河流域分佈較廣。隴西地區發同有二十幾處遺址,分佈在渭河南北兩岸的黃土台地上,包括首陽鄉韓家坪、梅家咀,菜子鄉沙家莊、牟家台子,鞏昌鎮周家莊,南安鄉唐家坪,雲田鄉紅上溝,文峯鎮營盤坪,堡子坪等文化遺址。
秦文化、唐文化
隴西堂 隴西堂
隴西縣古稱襄武,一度為省會。在公元1669年以前,甘肅軍政文化的中心基本在隴西,隴西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上是西出長安的第一大軍政文化重地。對歷史文化名城的宣傳與現代化大都市的宣傳,是兩個不同的領域和概念,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快慢,不應對它歷史文化的宣傳影響到這樣的程度,這是一種遺憾。“隴西”地名早在戰國時期就有記載(北京大學版《中國古代史·教學參考地圖集》戰國地圖)。隴西曾是甘肅歷史上最重要的經濟文化中心。天水和武威也曾在歷史上有過階段性輝煌,或者有與隴西並駕齊驅的時段,但其長久性和總體份量都不如隴西。就前面所列歷史人文,大多都被史典記載在“隴西”名下,隴西就是歷史上隴西郡的所在地。隴西不光在甘肅就其全國而言都是中國歷史文化為數不多的典範地名之一,它承載着民族千古以來的典籍文化。搬開中國浩瀚的文化史典,就無法迴避四處可見的隴西(隴西郡、隴西成紀、渭州、鞏昌府、鞏昌總帥府、鞏昌布政使司),因為隴西地處黃河最大支流渭河的上游,是華夏民族遠古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隴西曆史文化名人層出不窮,也是秦文化、唐文化的發源地,承載着兩千多年厚重的人文歷史。一個地名,被國庫典籍不停的載揚三、四千年,又與典型的帝王、文化名人貫為一體,這本身就具有豐厚的歷史份量和燦爛的文化光輝,在甘肅,很難找到另有兩個什麼字比隴西更具有甘肅歷史文眀的代表性。

隴西歷史沿革

隴西在古代是從地理方位指稱隴山六盤山)以西的地方。又稱隴右(古人以西為右),隴右在很多情況下也指甘肅秦穆公用由余之謀稱霸西戎,今天甘肅省天水、甘谷、武山、岷縣、隴西、臨洮等地在當時納入秦國版圖,公元前280年(秦昭王二十七年)在以上地區設隴西郡,後為天下三十六郡之一。西晉曾設過隴西國。秦漢時隴西郡治在狄道(今甘肅岷縣,秦漢時岷縣稱“臨洮",民國2年(19l3年),改岷州為岷縣),隋唐以後隴西郡治為襄武(今甘肅隴西縣)。唐貞觀十二年,唐太宗詔令天下,隴西郡為李姓的郡望。隴西有“中國藥都”、“千年藥鄉” 、“中國黃芪之鄉”、 “隴原三絕”、 “中國臘肉之鄉”等美譽。

隴西隴西得名

“隴西”一詞由來已久,原來古代“隴”與“壟”相通,指的是田埂。《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乘勢起於隴畝之中。”這裏的隴就是田埂的意思。
古代人看到橫亙於關中平原西部的山脈如同田埂一樣,就稱之為隴山。《辭海》中説:隴山是六盤山南段的別稱。又稱隴坂,在陝西省隴縣西,南北走向,延綿約120公里,是渭漢平原和隴西高原的分界。
這個隴山在甘肅古代地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將隴東、隴南、隴西稱為三隴之地,後來又變成了甘肅的簡稱。由於命名同隴山密切相關,古人自然將隴山以東劃為隴東,隴山以西為隴西。而今天的隴南市和天水市、甘南的部分地區為隴南。所以甘肅也有三隴之地的説法。到了後來,人們將黃河以東、隴山以西的地區又統稱為“隴右”。

隴西戰國時期

公元前280年(秦昭王二十七年)“使司馬錯發隴西……拔之。”(《史記·秦本紀》)這是隴西之名首次見於史籍。公元前272年置隴西郡,治所狄道(今臨洮縣),為隴西建郡之始。謂之隴西,因在隴山(六盤山南段別稱,為渭河平原和隴西高原之分界)以西而得名。

隴西秦統一後

秦統一中國後,實行郡縣制,分全國為三十六郡,仍置隴西郡,治所未變。轄地相當於如今的蘭州市、定西市、天水市、隴南地區一部和臨夏一部的總和(《西漢政區地理》)。為當時右拒西羌、左護咸陽之要郡,兵家必爭之要地。

隴西兩漢時期

實行州、郡、縣三級建制,隴西郡(治所仍在狄道)屬涼州刺史部。至安帝五年(公元111年),因羌人多次起義,兵入狄道,便移隴西郡治於襄武(今隴西縣),又於公元128年還治狄道。魏文帝黃初元年(公元220年),隴西郡治由狄道遷至襄武。
秦、漢時的隴西郡,包括六盤山以西、黃河以南的廣大地區。期間,朝代雖有更替,轄地雖有增縮,治所雖有移動,可郡名未變,建制未變,治所(基本)未變。也6就是説,隴西郡治在狄道,凡492年(實475年)。

隴西魏晉以後

三國、兩晉、南北朝到隋、唐、五代,歷北宋、南宋和與之並存的金、遼二國,直至元、明、清三朝,近1700年間,在今隴西縣境內,一直存二三級政區建置。元時,實行中書省、路、州(府) 、縣四級建制,改金國陝西西路鞏昌總帥府為鞏昌路便宜都總帥府,實行政軍合治,統督鞏昌、臨洮、平涼、慶陽、隆慶(今四川劍閣)五府,秦(天水) 、隴(隴西) 、蘭(蘭州)、階(武都)、利(四川廣元)、巴(四川巴中)、龍(四川江油)、沔(陝西沔縣) 、邠(陝西邠縣)等二十七州。明朝實行布政使司、府(州) 、縣(州)、三級政區,鞏昌府屬陝西布政使司,領有三州、十四縣。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分陝西為左、右布政使司,以右布政使司駐鞏昌,轄鞏昌、臨洮、平涼、慶陽四府、九州、二十八縣。1667年改右布政使司為鞏昌布政使司,行一級政區,為首次建省,系甘肅省會之前身。
隴西,也是董氏的發祥地。

隴西歷史地域

隴西是一個歷史大地域的代名詞,不能只看地域機構的一時劃分而過於偏廢,對隴西的宣傳,其歷史事件人物必定得超出現隴西縣縣區範圍,而應當進入歷史上隴西郡和鞏昌府的地域範圍,這是符合歷史的。在其秦漢以前,隴西郡就包括有:蘭州、天水、隴南、秦安,而甘肅歷史文化主要起源於秦漢前期,應當看到隴西是個歷史地域和歷史概念,而不能單純割裂的看作是眼前的隴西縣,隴西就是歷史至今的“隴中”,“隴上”,甘肅的簡稱“隴”,都是從隴西的歷史文化地域而來的,到如今這個歷史地域已經只剩下一個縣的地盤了,隴西快要在甘肅消失了。只有隴西機務段強大的電力機車,拖掛着區區車箱,五十一年來每日來回行進在蘭州與天水之間這六百里熱土,同時在默默地向全國無數過境這裏的人們訴説,這塊被忘缺的六百里熱土她在華夏歷史中的光環和至今被覆蓋着的焦人的文化味。隴西是一個相對歷史文化的地域概念,比如李白被典籍較統一的記載為隴西成紀人,李世民祖上隴西人,如果再劃分小域,把李白、李世民改成秦安人或臨洮人,那四川江油“李白故里”的“隴西院”,隴西縣的李氏祠堂“隴西堂”就得改成“秦安院”、“臨洮堂”。由此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海外欄目片頭中的“隴西堂”也得由此取消或者更名,同時千千萬萬僑居海外的李氏後裔也得棄用‘隴西’的一慣叫法,這樣做是要鬧出國際笑話的。公元前266年秦昭王設立隴西郡,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仍置隴西郡,到公元1669年前歷來都是西出京都長安的第一大軍事、文化重鎮。一直在隴右行使中央政權下的一二級軍政權地。隴西郡初期轄地為現蘭州市、定西地區、天水市、隴南地區之總和,後因轄地太大,先後從中分割,成立了天水郡:金城郡(現蘭州市)、武都郡、安定郡。清朝分置陝甘總督,後成立甘肅省,省會駐地先設在隴西,公元1669年才遷至蘭州,爾後經濟文化中心才從隴西轉到了蘭州。從幾千年歷史上冠系在隴西名下的歷史文化名人,簡直不勝枚舉,“僅唐一代近三百年間進入朝仕的隴西文人才士就難以記數,可以説像隴西這樣在歷史上給國家直接或間接輸送眾多人才的地方,在全國都是屈指可數的,古人云:‘天寶物華地靈人傑’,這就使隴上文化鼎冠中華”(見《隴西文史稿》)。沿襲歷史的大地域叫法,有利於文化傳承的沿續性,和人們對重大歷史人物已知的統一性。隴西承載着甘肅的歷史文化,這是由史料記載的(隴西曆史見“二十五史”各書卷相關條目,《隴西文史稿》有詳細考證)。
隴西地處黃河最大支流渭水上游即甘肅省南部渭水流域隴西盆地,自然地域開闊。渭水流經全境,境內有名貫古今的鳥鼠同穴山,有一身不仕兩朝的商代伯夷、叔齊不食周粟而潔身自盡的《禹貢》首陽山。古城中心坐落着建於元代(公元1261年)的威遠樓,雄偉壯觀,使古城凸顯千古雄風。
今天的隴西縣是古隴西郡的一部分,《辭海》對今隴西縣是這樣記述的,隴西縣在甘肅省東部,渭河上游,漢時在此設置襄武縣,三國時為魏國隴西郡治所。唐時為渭州治所,(另一説,唐為闢廢隴西郡,郡治所在地襄武繼承郡名)至宋置隴西縣
儘管今天的隴西縣不能完全代表古之隴西郡,但屬古代隴西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歷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元、明、清三代,一度為隴右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甘肅最早的“省會”(1665年清設甘肅布政司(鞏昌布政司)駐地鞏昌即今天隴西,1668年移至蘭州,雖時間短暫,但實際上起到了省會的過渡作用),今天的隴西縣即古襄武縣在歷史上是一個地靈人傑,人才輩出的地方。中國文學史上的“隴西三李”都是今天的隴西縣人,“李公佐李朝威李復言”這三人給我們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魯迅中國小説史略》稱“唐人傳奇留遺不少。而後來煊赫如是者,唯《鶯鶯傳》及李朝威《柳毅傳書》而已”,都對隴西籍傳奇作家的文學成就有很高的評價。
從寫作風格看三個人各有特點。李朝威寫的《柳毅傳書》給人們講述了一個完美的愛情故事。千百年來這個故事被改編成了各種雜曲話本。這個誕生於中唐時期的傳奇小説,代表了中國唐代傳奇小説的最高成就。它同《李娃傳》、《霍小玉傳》、《鶯鶯傳》、《枕中記》等流傳不衰。
中國民間傳説中主管男女婚姻的神,稱為月下老、月老。傳説他有赤繩,若把它系在男女兩方的腳上,雖仇人或相隔千里,終會結成姻緣。李復言的《續玄怪錄·定婚店》中就曾提到這件事情:唐代韋固在宋城南店遇一老人,這位老者在月光下翻書。他問老人,回答説,婚書,老人同時帶有紅色的繩子,用來拴住有情人,管宋城的人聽説了這件事後,題其店曰“定婚店”。這就是俗稱媒妁為月下老人的來歷。
以諷世小説著稱的作家又有李公佐,也是隴西人。元和中曾任江西從事。他撰有傳奇:《南柯太守傳》、《廬江馮媪傳》、《謝小娥傳》等。其中《南柯太守傳》記述了遊俠之士淳于棼醉後被邀入“槐安國”,招為駙馬,出任南柯郡太守,守郡二十年,境內大治。不料與鄰國發生戰爭,緊接着公主去世,國王將他遣返故鄉。這時他被驚醒,方知是“南柯一夢”,人生原來不過如此而已。
除了“三李”以外,今隴西地還曾經出過眾多名人,如漢醫術方士封衡,與華佗齊名,著幾本醫書等。漢右將軍廉褒、宋少傅王德,抗金戰功赫赫,都是著名軍事人物。

隴西區劃與氣候

隴西元朝為陝西行中書省鞏昌總帥府。元朝實行軍政合治,鞏昌總帥府就在威遠樓“統督鞏昌、平涼、臨洮、慶陽四府,秦、隴、寧、定西、蘭、鎮原、階、成、西和、會、環、金、徽、德順、金洋十五州行政軍事。”(《隴西文史稿》),古城承載着甘肅省會蘭州市的角色,可以想見,隴西在當年的繁華輝煌以及文化的繁榮。重修於清代的威遠樓,飛檐斗拱、雕樑畫柱,通高二十六米,極其古樸壯觀,為西出長安的西北第一樓,是隴上名勝古蹟的代表性建築,上懸隴西楊氏書寫的“鞏昌雄鎮”通欄金匾,其書法雄勁厚重。鞏昌雄鎮“聲聞四達”,隴上詩人贊曰:“隴山渭水歷來兵家征戰地,鞏昌雄鎮自古關西出將才”。城內民建古屋欞格,沿襲秦漢古建風格,歷史文化源遠流長,並將北街作為秦漢風格古建保留。城北有元蒙將領的巴巴墳,牌樓至今巍峨渭濱,古赤亭水源遠流長,從北緩緩注入渭河,繁忙於隴海鐵路線上的列車就沿着亭水河,碾壓着漢代赤亭都尉積澱的黃土味,穿梭於南北。
隴西地形平陡大小與蘭州差不多,氣候温和,四季分明,四面通衢,國際貿易中心,現代社會的商品交易會是從隴西演化而來的。隨着西部的開發、國家西線引水工程動工和歐亞大陸橋渝蘭鐵路的通車,隴西有着經濟發展的無限前景,充滿着開發的商機,隴西作為隴中工業城市而崛起是滾滾向前、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隴西歷史遺蹟

威 遠 樓
位於隴西縣城中心,始建於北宋仁宗天聖元年(1023)。名曰“威遠樓”,取威震遠方之意。孟卜詩有“韓公安撫來秦風,威遠樓築在渭濱,憑眺自看西土月,旌勝已靖朔方塵”之説,何時移於城中無考。元順帝至正元年(1341),制銅壺滴漏及更鼓置於其上,在夜間擊鼓報更,俗稱鼓樓。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依舊址重建,取名為“雄鎮樓”。清道光十六年(1836),又加修葺,並將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所鑄重達4 000公斤的銅鐘移置樓上,擊之聲聞四達10餘里,俗稱鐘鼓樓。現威遠樓為磚基三層木樓,通高26米,一樓有廊柱24根,三層樓均為正面飛檐,檐下斗拱彩繪,結構嚴謹,造型雄偉,為歇山頂式建築。1958年以來,隴西縣政府組織人力多次維修,雕樑畫棟,丹青彩繪,煥然一新,為隴西一雄偉建築和標誌,而今又被稱為鐘鼓樓。
其他歷史遺蹟:保昌樓,李家龍宮,文峯塔,戰國秦長城遺址,仁壽山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