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陝西省轄地級市,位於陝西省東南部,東與湖北省十堰市接壤,東南與湖北省十堰市毗鄰,南接重慶市,西南與重慶市、四川省達州市相接,西與漢中市相連,西北與漢中市、西安市為鄰,北與西安市接壤,東北與商洛市毗連,區域面積23500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10月,安康市轄1個區、8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另有2個經濟功能區、1個旅遊功能區。2021年,安康市常住人口247.84萬人。
[9]
[11-12]
[48-50]
- 中文名
- 安康
- 外文名
- Ankang
- 別 名
- 安康市
- 行政區劃代碼
- 610900
- 行政區類別
- 地級市
- 所屬地區
- 陝西省
- 地理位置
- 陝西省東南部
- 面 積
- 23500 km²
- 下轄地區
- 轄1個區、8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另有2個經濟功能區、1個旅遊功能區(截至2021年10月)
- 政府駐地
- 漢濱區
- 電話區號
- 0915
安康歷史沿革
編輯早在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此活動。
夏,屬梁州。
商、周之際,為庸國封地。
春秋時期,被秦、楚、巴三國分割。
戰國時期,為秦、楚爭奪之地。秦更元十三年(前312年),置漢中郡,安康屬漢中郡。
西漢,襲秦制,仍屬漢中郡,治所西城縣(今安康市漢濱區)。東漢建武元年(25年),郡治移至南鄭(今漢中市漢台區)。東漢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魏攻佔漢中,分郡東為西城郡。
三國時,先屬魏,後歸蜀,再屬魏,魏文帝取“曹魏興盛”之義,改西城郡為魏興郡,治所西城縣。
晉初,仍設魏興郡,後又設晉昌郡,上庸郡,隸屬荊州。晉太康元年(280年),為安置巴山一帶流民,取“萬年豐樂,安寧康泰”之意,在今石泉、漢陰設安康縣。“安康”從此得名。
南北朝,先屬南朝,後屬北朝,州、郡、縣改易升降錯雜。
隋,設西城郡,屬梁州。
唐,設金州漢陰郡,屬山南西道,治所西城。
五代十國時,為前、後蜀統轄。
宋,設金州安康郡,部分屬均州。
元,降金州為散州,屬興元路。
明前期,設金州。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洪水淹沒州城,築新城於城南趙台山下,改金州為興安州。
清初,仍設興安州。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升州為興安府。
辛亥革命後,廢府設漢中道,後撤道。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設陝西省第五行政區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設陝甘寧邊區安康分區。
1951年,改為安康專區。
1969年,改為安康地區。
安康行政區劃
編輯區/縣/市 | 政府駐地 | 下轄地區 |
安康地理環境
編輯安康位置境域
安康市,位於陝西省東南部,地理座標位於東經108°00′58″~110°12′,北緯31°42′24″~33°50′34″之間,東與湖北省十堰市接壤,東南與湖北省十堰市毗鄰,南接重慶市,西南與重慶市、四川省達州市相接,西與漢中市相連,西北與漢中市、西安市為鄰,北與西安市接壤,東北與商洛市毗連,區域面積23500平方千米。
[11]
安康地形地貌
安康市在大地構造位置上屬於秦嶺地槽褶皺系南部和揚子準地台北部漢南古陸的東北緣,分別由東西走向的秦嶺地槽褶皺帶和北西走向的大巴山弧形褶皺帶複合交接組成。具南北銜接,東西過渡的特點。安康以漢江為界,分為兩大地域,北為秦嶺地區,南為大巴山地區,以漢水—池河—月河—漢水為秦嶺和大巴山的分界,其地貌呈現南北高山夾峙,河谷盆地居中的特點。全市地貌可分為亞高山、中山、低山、寬谷盆地、岩溶地貌、山地古冰川地貌6種類型。在本市土地面積中,大巴山約佔60%,秦嶺約佔40%;山地約佔92.5%,丘陵約佔5.7%,川道平壩佔1.8%。海拔高程以白河縣與湖北省交界的漢江右岸為最低(海拔170米),秦嶺東梁為最高(海拔2964.6米)。秦嶺主脊橫亙於北,一般海拔2500米左右;大巴山主樑蜿蜒於南,一般海拔2400米左右;鳳凰山自西向東延伸於漢江谷地和月河川道之間,形成“三山夾兩川”地勢輪廓,漢江谷地平均海拔370米左右。秦嶺、大巴山主脊與漢江河谷的高差都在2000米以上。境內的主要山脈有秦嶺的東梁、平梁河、南羊山和大巴山的化龍山、鳳凰山、筆架山。
[10]
安康氣候
安康市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濕潤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其特點是冬季寒冷少雨,夏季多雨多有伏旱,春暖乾燥,秋涼濕潤並多連陰雨。多年平均氣温15℃~17℃,1月平均氣温3℃~4℃,極端最低氣温-16.4℃(1991年12月28日寧陝);7月平均氣温22℃~26℃,極端最高氣温42.6℃(1962年7月14日白河縣)。最低月均氣温3.5℃(1977年1月),最高月均氣温26.9℃(1967年8月)。全市平均氣温年較差22℃~24.8℃,最大日較差36.8℃(1969年4月鎮坪)。垂直地域性氣候明顯,氣温的地理分佈差異大。川道丘陵區一般為15~16℃,秦巴中高山區為12~13℃。生長期年平均290天,無霜期年平均253天,最長達280天,最短為21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610小時,年總輻射106千卡/平方釐米。0℃以上持續期320天(一般為2月10日~次年12月20日)。年平均降水量1050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數為94天,最多達145天(1974年),最少為68天(1972年)。極端年最大雨量1240毫米(2003年),極端年最少雨量450毫米(1966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至9月,7月最多。
[10]
安康水文
安康市境內河流屬長江流域漢江水系。長江流域二級河流漢江,也是長江的第一大支流,由西向東橫貫安康市全境,由石泉縣左溪河口3千米處入境,經石泉縣、漢陰縣、紫陽縣、嵐皋縣、漢濱區、旬陽市、白河縣,於白河縣白石河口以下10千米出境,境內漢江的一級支流有子午河、池河、月河、任河、旬河、嵐河、吉河、南江河、黃洋河、壩河、白石河、堵河等23條,總長1902.6千米;二級支流有汶水河、長安河、東沙河、權河、渚河、正陽河、滔河、洞河、傅家河、縣河、呂河、冷水河等31條,總長1465.5千米;三級支流有東峪河、蒲河、沈壩河、紫荊河、小河、竹溪河、浪河、紅水河等18條,總長649.4千米,河網密度為1.43千米/平方千米。
[10]
安康自然資源
編輯安康水資源
安康富硒資源
安康市以紫陽縣為中心有7個縣區處在不同程度的富硒生態環境之中。土壤硒含量總體上呈現“南多北少”的分佈特徵,全市54.2%的土壤硒含量達到中硒(0.2毫克/千克)以上水平,其中達到中硒和高硒水平的土壤佔51.9%,非常適合天然富硒農產品生產。全市水體硒含量豐富,泉水、溪水中硒含量變幅在0~0.141毫克每升,平均值達到0.0019毫克每升,最高值為0.141毫克每升,是有待開發的特色寶貴富硒礦泉水資源。
[10]
安康生物資源
安康市的生物資源品種達3300餘種。植物種類數3000種,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薯類為主;境內的珙桐、七葉樹、鵝掌楸、紅豆杉、銀杏、水杉、三尖杉、樟、楠等名木為中國稀有和獨有樹種。動物種類數居陝西省首位,境內已發現各類野生動物790餘種,其中鳥類395種,獸類98種,兩棲爬行類36種,魚類80餘種;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34種,其中被列為國家一類保護野生動物的有朱䴉、大熊貓、金絲猴和羚牛等4種,二類保護動物的有大鯢、紅腹角雉、白冠長尾雉、獼猴和小熊貓等5種,三類保護動物有13種。
[10]
安康礦產資源
安康市境內已探明各類金屬、非金屬礦產65種,其中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32種,產地336處,汞、銻、鋅、重晶石、毒重石、金、釩、鐵、石灰岩、瓦板岩、硫鐵礦、石煤、脈石英等礦種在陝西省乃至全國位居前列。漢江、月河砂金查明資源儲量25噸;月河北部至旬陽北部巖金查明資源儲量40噸,預測資源量250噸;鉛鋅查明資源儲量110萬噸,預測資源量250萬噸;汞查明資源儲量1.5萬噸,銻資源儲量4.4萬噸;鈦磁鐵礦查明資源儲量4.72億噸,預測資源量20億噸,磁鐵礦查明資源儲量2.5億噸,預測資源量4億噸;釩查明資源儲量170萬噸,預測資源量200萬噸;銅查明資源儲量3.3萬噸,預測資源量10萬噸;重晶石查明資源儲量2073萬噸,居陝西省首位,預測資源量4000萬噸;毒重石查明資源儲量127.9萬噸,預測資源量1000萬噸,位居全國第二;瓦板岩資源豐富,紫陽縣、平利縣、鎮坪縣、嵐皋縣等地均有分佈,資源藴藏量66.2億立方米,成材板石量990億平方米,產量及出口量保持全國首位。紫陽縣、嵐皋縣、平利縣、鎮坪縣、漢濱區境內累計查明石煤資源儲量2074萬噸,預測資源量3.2億噸。
[10]
安康人口
編輯2021年,安康市常住人口247.84萬人,比上年減少1.5萬人。出生率7.88‰,死亡率7.43‰,自然增長率0.45‰。城鎮化率51.6%。人口年齡構成為:0-14歲人口占18.85%,15-64歲人口占66.20%,65歲及以上人口占14.95%。2021年末,安康市户籍人口302.45萬人,其中,男性161.35萬人,女性141.10萬人。
[12]
安康經濟
編輯安康綜述
2021年,安康市地區生產總值1209.49億元,同比增長7.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4.34億元,增長6.0%,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3.6%;第二產業增加值513.53億元,增長7.6%,佔比42.4%;第三產業增加值531.62億元,增長7.9%,佔比44.0%。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726.02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60.0%,較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跨區域和農户)比上年增長6.4%。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8.3%;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2.6%;第三產業投資增長4.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48元,比上年增加1720元,增長9.3%。其中,工資性收入8317元,增長9.1%,佔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41.3%;經營淨收入3835元,增長9.9%,佔比19.0%;財產淨收入1143元,增長10.6%,佔比5.7%;轉移淨收入6853元,增長9.1%,佔比34.0%。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96元,比上年增加2249元,增長8.0%。其中,工資性收入12845元,增長7.3%,佔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42.1%;經營淨收入5524元,增長8.7%,佔比18.1%;財產淨收入2606元,增長9.3%,佔比8.5%;轉移淨收入9521元,增長8.2%,佔比31.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64元,比上年增加1176元,增長10.4%。其中,工資性收入4955元,增長11.1%,佔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39.8%;經營淨收入2580元,增長10.7%,佔比20.7%;財產淨收入57元,增長11.8%,佔比0.5%;轉移淨收入4872元,增長9.6%,佔比39.1%。
[12]
安康第一產業
2021年,安康市糧食播種面積22.18萬公頃,比上年下降1.1%。其中,夏糧8.10萬公頃,增長0.3%;秋糧14.08萬公頃,下降1.9%。油料面積6.94萬公頃,增長1.0%。蔬菜及食用菌面積8.35萬公頃,增長3.8%。糧食產量77.92萬噸,增長0.6%。其中,夏糧24.59萬噸,增長0.9%;秋糧53.33萬噸,增長0.4%。穀物產量52.46萬噸,下降0.4%。其中,稻穀產量14.18萬噸,增長0.4%;小麥產量8.52萬噸,下降0.7%;玉米產量29.31萬噸,下降0.1%。生豬出欄190.98萬頭,增長6.1%;牛出欄6.87萬頭,增長1.0%;羊出欄45.73萬頭,下降6.3%;家禽出欄918.21萬隻,增長3.1%。肉類總產量18.73萬噸,增長7.3%。禽蛋產量5.41萬噸,下降2.7%。水產品產量4.17萬噸,增長0.1%。
[12]
安康第二產業
2021年,安康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2.5%,增加值增長8.2%。分門類看,採礦業總產值增長4.3%,製造業總產值增長13.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總產值增長11.0%。規模以上工業中六大支柱及特色工業總產值增長14.1%。其中,富硒食品增長12.9%,新型材料增長6.0%,裝備製造增長19.1%,生物醫藥增長34.6%,清潔能源增長10.4%,紡織服裝增長29.8%,特色工業增長44.9%。規模以上獨立核算工業企業營業收入1265.09億元,同比增長10.5%;實現利潤85.81億元,同比增長3.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4.64元,同比增加0.55元;營業收入利潤率為6.78%,同比下降0.46個百分點。建築業增加值99.25億元,比上年下降2.7%。274家資質以上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224.67億元,增長8.9%。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總產值51.66億元,增長16.3%。簽訂合同額412.07億元,增長1.3%。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279.58萬平方米,增長2.8%。
[12]
安康第三產業
2021年,安康市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1234.12萬平方米,增長12.9%;商品房銷售面積188.78萬平方米,增長15.8%;商品房待售面積48.89萬平方米,增長1.1倍。完成郵政業務總量6.35億元,同比增長41.4%。電信業務總量268.27億元,增長21.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2.64億元,比上年增長15.0%,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實現零售額285.06億元,增長13.7%。按經營地分,城鎮市場實現零售額436.59億元,增長14.4%;鄉村市場66.05億元,增長19.3%。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421.69億元,增長14.6%;餐飲收入80.95億元,增長17.0%。限額以上商貿企業(單位)實現網上零售額4.06億元,比上年增長15.7%。在限額以上企業(單位)消費品零售額中,體育、娛樂用品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45.1%,電子出版物及音像製品類增長40.6%,糧油、食品類增長22.5%,汽車類增長20.7%,煙酒類增長19.4%,石油及製品類增長17.9%。接待國內旅遊人數2935.8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44.4%;國內旅遊收入163.81億元,增長117.3%。外貿進出口總額11.59億元,比上年增長14.8%。新設外商投資企業11個。合同外資14738萬美元,同比增長13.7%;實際利用外資(含外商投資企業再投資部分)13475萬美元,增長121.8%。2021年末,安康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1867.85億元,同比增長10.3%,比年初增加174.71億元;各項貸款餘額1077.47億元,同比增長12.1%,比年初增加116.22億元。保險業保費收入47.16億元,同比增長3.9%。其中,壽險保費收入37.32億元,同比增長3.6%;產險保費收入9.85億元,同比增長4.9%。產險賠付7.46億元;壽險給付5.27億元(含滿期給付)。
[12]
安康交通運輸
編輯2021年末,安康市民用車輛擁有量71.16萬輛。其中,載客汽車20.76萬輛,載貨汽車3.0萬輛。截至2021年末安康市公路總里程26032.2千米,其中,高速公路705.6千米,普通國省幹線公路2381.5千米,縣鄉村道22945.1千米。2021年,安康市公路客貨運週轉量50.60億噸千米,同比下降1.0%。公路旅客週轉量11.77億人千米,下降10.0%。公路貨運週轉量49.42億噸千米,下降0.7%。安康機場旅客吞吐量25.7萬人次,增長615.9%;貨郵吞吐量89噸。
[12]
安康政治
編輯職務 | 姓名 |
---|---|
注:領導信息截至2022年10月。
安康社會事業
編輯安康教育事業
截至2021年末,安康市共有普通高等學校2所,在校學生24068人;共有小學385所(未含小學教學點332個),在校學生19.39萬人;共有普通中學181所(其中初中階段151所,高中階段30所),在校生14.64萬人(其中初中9.26萬人、高中5.38萬人);共有中等職業學校11所,在校學生22560人;共有幼兒園515所,在園幼兒(含附設幼兒班)8.89萬人;共有特殊教育學校5所,在校殘疾學生441人。
[12]
安康科學技術
2021年,安康市登記的科技成果共48項,其中,農林牧漁業2項,製造業8項,建築業1項,科學研究、綜合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探業2項,醫學研究35項。專利授權量1060件。其中,授權發明專利49件,實用新型專利786件,外觀設計專利225件。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5家。其中,製造業19家,農林牧漁業3家,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3家。認定科技創新平台8個。其中,省級農業科技園區2個,省級星創天地2個,省級科技創新試驗示範站2個,市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2個。法定計量檢定機構10個,特種設備檢驗機構3個。
[12]
安康文化事業
截至2021年末,安康市共有圖書館11個,24小時自助圖書館43個,羣眾藝術館1個,文化館10個,博物館11個。共有廣播電視台10座,其中,市級廣播電視台1座,縣級廣播電視台9座。擁有國家綜合檔案館11個,館藏1327個全宗,館藏資料15.76萬冊,館藏檔案56.00萬卷、155.99萬件。其中,市檔案館全宗219個,館藏資料1.53萬冊,館藏檔案9.79萬卷、24.02萬件。
[12]
安康體育事業
安康醫療衞生
截至2021年末,安康市擁有衞生健康機構2899個。其中,醫院60所,社區服務中心(站)15個,衞生院166個,村衞生室2167個。共有牀位19249張。共有衞生人員24935人,其中,衞生技術人員20901人,衞生技術人員中執業(助理)醫師6657人,註冊護士8610人。
[12]
安康社會保障
勞動就業
社會保險
2021年,安康市參加失業保險職工人數12.8萬人,比上年增加5000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17.2萬人,比上年增加900人。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163.08萬人;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4.62萬人,其中,在職職工人數18.05萬人,離退休人員6.57萬人,擴面新增參保1.16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總人數276.39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1.44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54.95萬人。參加生育保險的職工13.31萬人。
[12]
社會福利
安康歷史文化
編輯安康文物古蹟
劉家營遺址,位於安康市漢濱區五里鎮,戰國至秦漢時期遺址。東西長1000米,南北寬約400米,總面積約40公頃。東北部暴露有文化層,厚約1.5米。中部斷層可見秦漢時期瓦、陶片等。出土大量泥質灰陶片,器形有盆、罐、甕、鼎等,飾繩紋、弦紋等;還有瓦當、筒瓦及板瓦;另外還發現漢磚井、瓦壁井等;同時還出土秦漢時期銅雙魚紋釜、柳葉劍、弩機、鏃、鐵釜及原始青瓷等。1992年,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3]
瓦房店會館羣,位於安康市紫陽縣向陽鎮,清代會館建築。原由武昌會館、江西會館、北五省會館、湖南會館、黃州會館、川主會館六座會館組成。20世紀80年代修建安康水電站,將武昌會館、湖南會館、黃州會館拆除搬遷,現存北五省會館、川主會館及江西會館。北五省會館坐北朝南,平面呈長方形,佔地總面積1300平方米,由三進院落組成,沿中軸線上依次建有山門(戲樓)、觀戲樓、鐘鼓樓、過殿和大殿,其中大殿和過殿存有大面積清代壁畫。瓦房店會館羣是陝西地區規模較大、保存較為完整的會館建築。2003年,北五省會館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瓦房店會館羣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3]
安康非物質文化遺產
漢調二黃是安康市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劇種歷史悠久,因它是在安康漢水流域由西皮、二黃結合形成,故又多稱“漢調”
[15]
,所發現劇目已達1200多個(已抄錄成冊本戲517個,摺子戲420個),加各地各派總數約2000餘本、折。代表性劇目有《煉石補天》《子圉觀魚》《進妹喜》《曹劌論戰》《黑逼宮》《西鄉擂》《麥裏藏金》等。
[16]
紫陽民歌是安康市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獨特的地域特徵和藝術特點,歷史悠久、傳承廣泛,曲藏量豐富,所發現曲目總數已達5028首,編印成冊的有828首,代表性曲目有《郎在對門唱山歌》《洗衣裳》《南山竹子》等。
[14]
安康風景名勝
編輯中壩大峽谷景區
中壩大峽谷景區,位於安康市石泉縣後柳鎮,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為廂式峽谷,具有窄、長、秀、奇、清、靈、野、神、險、幽的特點。溪流、峽谷、原生態的自然山村構成了該景區的自然資源要素,純樸的民俗民風是該景區的主要人文資源。
[17]
漢江石泉古城景區
燕翔洞景區
燕翔洞景區,位於安康市石泉縣熨斗鎮,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天然石灰岩溶洞,是西北地區保存最完好、洞內景觀最豐富、體積最大的溶洞羣,洞內有石鐘乳、石瀑、石舟、石柱、石幔、石旗、流石壩、石花、石筍等各種奇石。
[19-20]
鬼谷嶺景區,位於安康市石泉縣雲霧山鎮,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鬼谷嶺又名雲霧山,是石泉境內最高山峯,也是國家森林公園。戰國時期思想家、謀略家、縱橫學派鼻祖鬼谷子曾在此講學授徒。鬼谷嶺主峯被五條蒼勁山脈拱托,喻稱“五龍捧聖”。鬼谷嶺的美景主要由奇峯、奇石、奇樹、奇洞、奇露共同構成,人們稱之為“五奇至勝”。
[21-22]
天寶梯彩農園景區
安康地方特產
編輯安康錢魚
安康錢魚,為安康市的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安康錢魚肌肉中硒含量在0.1~0.6毫克/千克之間,鎂含量高於260毫克/千克,維生素E含量高於0.6毫克/100克,蛋白質含量高於15克/100克,脂肪含量低於8克/100克。安康錢魚體長側扁似紡錘狀,上頜較長,下頜較短似鏟狀,背部灰黑、腹部灰白,體側每個鱗片基部具有新月形的黑斑、側線鱗與古代一串銅錢相似,背鰭和尾鰭灰黑色、背鰭和臀鰭鰭膜間均有鮮紅色條紋,其它各鰭灰黃色。清蒸或燉湯肉質鮮嫩、味道鮮美、鮮香不膩。
[24]
安康花鰱
安康花鰱,為安康市的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安康花鰱肌肉中硒含量在0.1~0.6毫克/千克之間,鎂含量高於220毫克/千克,維生素E高於0.3毫克/100克,蛋白質高於14克/100克,脂肪小於2克/100克。康花鰱商品魚一般體重2千克以上,頭大,口寬,胸鰭、尾鰭較大;背部較黑、體兩側微黑,佈滿許多不規則黑色斑點,下腹部灰白色;肉質鮮嫩,魚頭清蒸嫩滑,煲湯鮮香。
[25]
紫陽富硒茶
寧陝香菇
寧陝香菇,為安康市的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寧陝香菇表面菱色、淺褐色、深褐色至深肉桂色,有深色鱗片,而邊緣往往鱗片色淺至污白色,有毛狀物或絮狀物,菌肉白色,稍厚或厚,細密,菌褶白色,密、彎生、不等長。菌柄中生至偏生,白色,常彎曲,長3~8釐米,粗0.5~1.5釐米,菌環以下有纖毛狀鱗片,內實,纖維質,菌環易消失,白色。有香菇獨特的氣味,無異味。外觀成圓形或橢圓形,呈黃褐色或深褐色,無黴斑。
[28]
鎮坪黃連
鎮坪黃連,為安康市的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鎮坪黃連屬味連,根莖叢生,形似雞爪,少有過橋,外皮灰黃,質地堅實,易折斷,斷面整齊,茬鮮黃,味極苦。鎮坪黃連藥用部分為地下根莖,含有多種生物鹼,主要有小檗鹼、表小檗鹼、黃連素等,其中小檗鹼含量不低於5.50%,表小檗鹼不低於0.80%,黃連鹼不低於1.6%,巴馬汀不少於1.5%。
[29]
安康榮譽稱號
編輯獎項 | 授予單位 | 授予時間 |
---|---|---|
- 參考資料
-
- 1. "中國新聞傳播十強市縣"頒獎典禮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14-02-06]
- 2. 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央廣網[引用日期2017-12-25]
- 3. 2019中國城市綠色競爭力指數報告 .中國網[引用日期2019-11-17]
- 4. 命名411個全國雙擁模範城(縣),表彰59個模範單位和100名模範個人 .中國軍網[引用日期2020-10-20]
- 5. 陝西省2018-2020年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 .西部網[引用日期2020-12-24]
- 6. 關於表彰2018-2019年度全國無償獻血表彰獎勵獲獎者的決定 .醫政醫管局[引用日期2020-12-31]
- 7. 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2020年度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小城鎮建設考核情況的通報 .陝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10-03]
- 8. 歷史沿革 .安康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10-10]
- 9. 2021年陝西省安康市行政區劃詳情 .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10-10]
- 10. 自然地理 .安康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10-10]
- 11. 走進安康 .安康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10-10]
- 12. 2021年安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安康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10-10]
- 13. 安康市志下冊第707頁 .陝西省地方誌辦公室[引用日期2022-10-26]
- 14. 安康市志下冊第721頁 .陝西省地方誌辦公室[引用日期2022-10-26]
- 15. 安康漢調二黃 .安康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10-26]
- 16. 漢調二黃知識專題之四——漢調二黃的傳統劇目 .安康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10-26]
- 17. 概況 .中壩大峽谷旅遊景區[引用日期2022-10-26]
- 18. 漢江石泉古城景區 .安康市文化和旅遊廣電局[引用日期2022-10-26]
- 19. 人間絕絕子,石泉必打卡景點 .石泉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10-26]
- 20. 燕翔洞景區 .安康市文化和旅遊廣電局[引用日期2022-10-26]
- 21. 鬼谷嶺景區 .安康市文化和旅遊廣電局[引用日期2022-10-26]
- 22. 石泉景區信息 .石泉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10-26]
- 23. 天寶梯彩農園景區 .安康市文化和旅遊廣電局[引用日期2022-10-26]
- 24. 安康錢魚 .農產品地理標誌信息查詢網[引用日期2022-10-26]
- 25. 安康花鰱 .農產品地理標誌信息查詢網[引用日期2022-10-26]
- 26. 人民政協報:紫陽富硒茶 .紫陽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10-26]
- 27. 紫陽富硒茶 .農產品地理標誌信息查詢網[引用日期2022-10-26]
- 28. 寧陝香菇 .農產品地理標誌信息查詢網[引用日期2022-10-26]
- 29. 鎮坪黃連 .農產品地理標誌信息查詢網[引用日期2022-10-26]
- 30. 安康 .陝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10-26]
- 31. 安康被正式命名國家森林城市 .安康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10-26]
- 32. 安康交通 .安康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10-26]
- 33. 武文罡 .安康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10-26]
- 34. 王彪 .安康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10-26]
- 35. 王浩 .安康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10-26]
- 36. 周建功 .安康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10-26]
- 37. 查詢陝西省安康市行政區劃信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引用日期2022-10-27]
- 38. 2021年陝西省安康市漢濱區行政區劃詳情 .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10-27]
- 39. 2021年陝西省安康市漢陰縣行政區劃詳情 .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10-27]
- 40. 2021年陝西省安康市石泉縣行政區劃詳情 .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10-27]
- 41. 2021年陝西省安康市寧陝縣行政區劃詳情 .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10-27]
- 42. 2021年陝西省安康市紫陽縣行政區劃詳情 .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10-27]
- 43. 2021年陝西省安康市嵐皋縣行政區劃詳情 .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10-27]
- 44. 2021年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行政區劃詳情 .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10-27]
- 45. 2021年陝西省安康市鎮坪縣行政區劃詳情 .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10-27]
- 46. 2021年陝西省安康市白河縣行政區劃詳情 .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10-27]
- 47. 2021年陝西省安康市旬陽市行政區劃詳情 .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10-27]
- 48. 覓概況 .安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引用日期2022-12-08]
- 49. 恆口區情 .安康市恆口示範區(試驗區)管理委員會[引用日期2022-12-08]
- 50. 安康瀛湖生態旅遊區 .安康瀛湖生態旅遊區管委會[引用日期2022-12-08]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