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地之歌

(1908年馬勒創作的交響樂)

鎖定
《大地之歌》(Das Lied von der Erde)是1908年馬勒創作的交響樂。
中文名
大地之歌
外文名
Das Lied von der Erde
譜    曲
馬勒
歌曲語言
交響樂
發行時間
1908年

大地之歌概況

交響性套曲,作於1908年。 1911年11月20日由馬勒弟子布魯諾·瓦爾特初演於慕尼黑,當時作者已經去世。作品用女中音 (或男中音)、男高音演唱加上樂隊演奏。作品的副標題為“一個男高音與一個女低音(或男中音)聲部與管絃樂的交響曲”。
作品雖是交響曲,卻未排入其交響曲的編號,按照馬勒作品的順序,這部作品應排為“第九交響曲”,而這被馬勒認為不吉祥,因為貝多芬、舒伯特、德沃夏克都是在寫完自己的第九交響曲後去世的,所以最後定名“大地之歌”。作品採用了漢斯貝特格(hans bethge)《中國之笛》七首中國唐詩的德文版為歌詞,在西洋音樂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1] 

大地之歌曲目

Das Lied Von Der Erde
1. I. Das Trinklied Vom Jammer Der Erde
2. II. Der Einsame Im Herbst
3. III. Von Der Jugend
4. IV. Von Der Schonheit
5. V. Der Trunkene Im Fruhling
6. VI. Der Abschied

大地之歌樂曲內容

第一樂章:“愁世的飲酒歌”(Das Trinklied vom Jammer der Erde)
奏鳴曲式,雙重呈示部,歌詞為李白的《悲歌行》。樂章以古詩的歌詞為基礎,作者將詩分為三段,每段都用“生是黑暗的,死也是黑暗的”作為結尾。這首詩的原意為:人的一生不過百年,面對這一現實,最好的方法是以酒澆愁。音樂以讚美生活開始,以痛苦欲絕告終。第一呈示部的引子悲憤激越,由圓號齊奏、小號助奏出呼叫般激動的動機,然後,男高音獨唱主部主題。這是一段難度很高的樂句,表達了作者對人世的憤懣和反抗:第二呈示部基本是第一呈示部的變化重複,由男高音唱第二段歌詞。展開部先由加弱音器的小號與英國管交替奏出引子動機,接着小提琴單簧管構成充滿美的幻想與和對生活渴望之情的二重奏。當男高音再次激昂地歌唱時,抒發了一種對有限生命的懷疑與絕望。再現部較短。每唱一次 “生是黑暗的,死也是黑暗的”時,都移高一個調,音樂顯得暗淡無光,樂曲在高昂但卻有些單薄的旋律聲響中結束。
第二樂章:“寒秋孤影”(Der Einsame im Herbst)
奏鳴曲式,雙重呈示部,原歌詞為錢起效古秋夜長》(一説唐代張繼楓橋夜泊 [1]  )。詩句描寫了秋日的景象“花兒枯萎,葉落飄零”,它是一首孤獨淒涼的情詩。第一呈示部的引子是小提琴奏出的無窮動式的流動旋律,幾乎貫穿全樂章。在這平淡得甚至有些呆板的背景上,雙簧管奏出那“悲慼的孤獨者”的憂鬱暗淡、孤單淒涼的主部主題:接着,單簧管奏出副旋律和之,女中音用緩慢的曲調飽含辛酸地傾吐出心中的惆悵,副部主題由第一圓號獨奏。第二呈示部基本上是第一呈示部的重複,沒有出現“悲慼的孤獨者”的主題,而直接用女中音獨唱主題的變化重複句。經過短小的展開部,雙簧管與歌聲交織一起,辛酸、憂傷的旋律,更加重哀怨與痛苦的情緒,催人淚下。最後,雙簧管又吹起那“悲慼的孤獨者”的主題,音樂回到充滿疲憊、悵惘之情的氣氛之中。
第三樂章:“青春”(Von der Jugend)
歌詞作者署名李太白,原詩是《客中行 [2]  。這是一首青春的歡快頌歌,是整首交響曲在多災多難的人生旅途中一首美好的插曲。樂曲的引子是長笛、雙簧管演奏的流暢跳躍、輕鬆活潑的五聲音階旋律,表達了古香古色很有特色的中國情調;接着,男高音輕快瀟灑的唱出了以李白詩句為詞的清新、喜悦的主題,描寫了一羣青少年在亭中相聚,欣賞着池中倒映的美景,他們談笑風生,飲酒賦詩。中段在木管與小號頓奏第一主題後,木管以輕快的頓音與之對奏,由男高音唱出了平穩而豪壯的主題。當小提琴變化重複上面主題時,使人心情特別舒暢,充滿青春活力,並對美好幸福的未來寄予希望。但後面的歌聲,尤其是絃樂下行大跳的動機反覆,給這種希望蒙上了一層灰紗,使之帶上虛幻的色彩。再現部較短,那清新的曲調還是那樣明快,那些忘卻現實的書生們依然吟詩對答,但這只不過是鏡花水月而已。
第四樂章:“美女”(Von der Schonheit)
復三部曲式,原詩是李白的一首《採蓮曲》。樂曲在長笛平行三度活潑的顫音背景上,由加弱音器的小提琴奏出了柔和的引子動機,小提琴高音區的演奏,表現了一派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的景象。長笛吹出五聲音階的旋律,引出了第一部分女中音纏綿、悠閒而甜蜜的歌聲,這是一個不緊不慢的五聲音階的旋律,歌中唱到“英俊的少年在岸上綠柳中騎馬奔馳”:副旋律是在小提琴分解和絃音型伴奏下的女中音獨唱,細膩地刻畫了少女的內心世界,使人彷彿看到東方少女的音容笑貌。接着是引子與主旋律的變化重複,描繪了少女、少男們在醉人的風景中相遇的情景。中間部是引子與主旋律的展開,幾個器樂段落充分調動了動機發展、轉調等手段,還加入曼多林鋼片琴鈴鼓配器,把“空斷腸”的情緒描述得近乎絕望的程度。再現部在主旋律與副旋律間插入了一個展開句,展開句前,小提琴以深沉含蓄的音調再一次表現了採蓮女的嫵媚與多情。最後,音樂漸漸平靜地結束在很不穩定的四六和絃上,使“斷腸”之感更加強烈,彷彿痴情少女以若有所失的目光追隨着遠去的少年,陷入無際的遐想之中。
第五樂章:“春天的醉者”(Der Trunkene im Fruhling)
復三部曲式,原詩為李白的《春日醉起言志》為了體現描寫醉酒者姿態的意圖,樂曲一開始就由木管樂器奏出滿是裝飾音音型,運用了很不穩定的速度與調性,打破了前一樂章結束時的寂靜,主題呈示的是一首大自然春意盎然的迷人旋律:緊接着是發展句簡單的變化與重複。中間部分得到充分的展開,獨奏小提琴一會兒活潑輕快,一會兒抒情抑鬱。隨後,男高音演唱了堅定有力的“人生如夢”曲調。音樂很好地描繪了在夢幻一般的世界裏,借酒消愁者如醉似醒的神態。作曲家把他們對生活的詛咒和希望,全部奇妙地交織在各種旋律、調性和配器之中。同時還以其精湛的配器技巧,使我們感到了微寒的“春風”,嗅到了沁人的“花香”,不時聽到幾聲“流鶯”動人的歌唱。再現部中加進一些木管上行、下行的流動音階,進一步描寫醉酒者的神情。音樂最後在狂熱的氣氛中結束,好像醉漢又借酒澆愁、逃避現實,拿起酒杯狂飲不止。
第六樂章:“永別”(Der Abschied)
展開部奏鳴曲式,歌詞前半段來自孟浩然的詩《宿業師山房期丁大不至》,後半段來自王維的詩《送別》。樂曲的開始給人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在低沉壓抑、陰森恐怖的大鑼與低音聲部長音和絃的背景上,引出雙簧管反覆吹奏的極度悽楚、痛苦的迴音音調:在引起小提琴感慨共鳴後,女中音首先唱出冰冷失神和痛苦憂鬱的呈示部主部主題,淒涼的木管不時在上面飄動,更添愁情,表達了主人公與朋友告別時的彷徨不寧的心情。雙簧管在單調的、不規整的節奏音型伴奏下,以較長的經過句引出副部主題展開部的第一部分,女中音繼續抒發對人生的感慨。第二部分是器樂段落,感情變化幅度很大,基調雖未變,但卻很有生氣,充滿温暖和人間的愛,它是對美和生命的熱烈讚頌。不過,很快被大鑼陰森的音響毀滅,樂隊音響由高而低,把人推向幻滅的深淵,雖然對人生還有所眷戀,但命運卻使人不得不拋開塵世,去尋找棲身的地方。再現部的歌詞用王維的《送別》,這是辭別塵世的斷腸哀歌,葬禮進行曲似的節奏一直貫穿其間,音調充滿悲涼悽切的情緒。樂章的結束部是馬勒自己寫的一段歌詞,用來抒發他對人生、對大地的眷戀之情。當歌曲唱到“永遠”二字時反覆了七遍,似乎主人公已走到了人生的盡頭,將離開人間轉入另一個世界,從而和大地訣別。音樂在極弱的力度中,不知不覺地消逝了。

大地之歌樂曲對應古詩

大地之歌第一首

原詩:《悲歌行》李白
悲來乎 悲來乎
主人有酒且莫斟 聽我一曲悲來吟
悲來不吟還不笑 天下無人知我心
君有數斗酒 我有三尺琴
琴鳴酒樂兩相得 一杯不啻千鈞金
悲來乎 悲來乎
天雖長 地雖久
金玉滿堂應不守 富貴百年能幾何 死生一度人皆有
孤猿坐啼墳上月 且須一盡悲中酒
悲來乎 悲來乎
鳳凰不至河無圖 微子去之箕子奴
漢帝不憶李將軍 楚王放卻屈大夫
悲來乎 悲來乎
秦家李斯早追悔 虛名撥向身之外
範子何曾愛五湖 功成名遂身自退
劍是一夫用 書能知姓名
惠施不肯幹萬乘 卜式未必窮一經
還須黑頭取方伯 莫謾白首為儒生
◇* Das Trinklied vom Jammer der Erde *
中譯:《大地悲愁飲酒歌》
酒已爍漾在金樽之中
在舉杯飲酒之前 且容我為您高歌一曲!
這首忡悒之歌 當聽似發自您靈魂的笑聲
當忡悒逐漸靠近 這靈魂的荒頹花園
歡愉與歌聲逐漸褪去 熄滅
生命的餘燼是黑暗 黑暗的餘燼是死亡
這間屋子的主人呀!
你的酒窖裏溢漾著金色瓊漿
我的懷中斜倚著琵琶
輕揚琵琶弦 盡飲杯中酎
你我共此今朝之勝
且樂生前一杯酒 何須身後千載名!
生命的餘燼是黑暗 黑暗的餘燼是死亡!
天空靛藍依舊 大地存續如昔 且恆於春天綻放千華
然而你,一具血肉之軀
在這寬天浩地之中 能擁有多少年華
在這繁瑣紅塵中 你與歡愉的交集 豈逾有百年之久
放眼望去! 在月夜墓地之中
那蜷曲著粗狂鬼魅般的形骸
是你我共古人 千年以降百年以外不變的終點
聽其哀嚎 正悲訴悼不回生命的馥郁芬芳!
舉殤今際勿遲疑!吾友 錯此良辰 更待何時
且酌乾你我手中觚
生命的餘燼是黑暗 黑暗的餘燼是死亡

大地之歌第二首

◆原詩:《楓橋夜泊 [1]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中譯:《秋日孤客》
秋天 迷失在湖面藍霧彌矇中
草地上覆蓋著一層霜白
遠遠望去 有如畫家的彩繪
將翠綠的泥 點綴在嬌豔的白花之間
然而花芳早已不復
颯起無情秋風 凜烈遍折嬌柔
還可預見的
是水載片片 湖心荷花的凋零
心已疲憊 微燈在一陣閃爍後 溶化在暗風中
臨別的輕喟 催促著我入眠
吾將投向我鍾愛之地 至我心靈寧靜的一隅
且讓我拾得慰藉 且讓我獲得憩息
久矣!久矣!
孤淚凍我頰 秋寂藏我心
耀眼的金黃 何時方能一掃我心中的陰霾
温柔地蒸融我冰冷的孤寂淚

大地之歌第三首

原詩:《客中行 [2]  李白
蘭陵美酒鬱金香 玉椀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處是他鄉
◇* Von der Jugend *
中譯:《青春》
白瓷青亭佇在小池塘上
翠色拱橋如虎背 弓踞在亭岸之間
亭閣中有一羣好友相聚
鮮著玉戴 肆酒喧譁 筆頌抑揚
他們的羅袖高挽
絲冠掙脱了禮縛 盤上他們的頸領
池面寧澈如鏡
清晰灼映著池畔亭間的一景一物
白瓷青亭中的歡騰喧囂
也倒映在這水鏡之中
翠色拱橋的倒影如一彎明月
依偎在漣漪之間
池面上的倒影亭閣裏
亦是一羣相聚的好友
鮮著玉戴 肆酒喧譁
朋友啊!須知你我今朝的歡樂
就如同這池面上的浮光掠影
當日暮西沉
一切終將消逝在黑暗之中

大地之歌第四首

◆原詩:《採蓮曲》李白
若耶溪傍採蓮女 笑隔荷花共人語
日照新妝水底月 風飄香袖空中舉
岸上誰家遊冶郎 三三五五映垂楊
紫騮嘶入落花去 見此踟躕空斷腸
◇* Von der Sch heit *
中譯:《佳人》
二八佳人在溪岸採拾著蓮花
她們羣歇在灌木叢與落葉之間
將蓮花置於裙襬上 彼此有説有笑
金色的陽光在澄澈的溪水上寫下她們的身影
寫下她們的纖手
寫下她們的巧盼
和風輕撫她們的繡袖
並將女孩們特有的香氣揮灑在空氣中
呀!看啊!那羣縱駒溪畔的俊美少年
正自遠方馳來
有如陽光般的耀眼
他們正策馬穿過岸上的垂楊
晴空下馬兒愉快地嘶鳴
幾經躊躇
然後縱蹄飛馳過茵綠與千華
有如一陣狂風
馬兒們蹂躪過遍地落花而去
那舞蕩的鬃毛多麼狂野
那鼻息深切而熾熱
金色的陽光在澄澈的溪水上寫下他們的身影
在女孩的心窩底寫下悄悄的悸動
女孩的目光追隨著馬兒而去
小小的矜持 再掩不過閃爍的雙眸
凝眸深處 悸動的心靈
正吶喊回應著遠走的馬蹄聲

大地之歌第五首

◆原詩:《春日醉起言志》李白
處世若大夢 胡為勞其生
所以終日醉 頹然卧前楹
覺來眄庭前 一鳥花間鳴
借問此何時 春風語流鶯
感之慾嘆息 對酒還自傾
浩歌待明月 曲盡已忘情
◇* Der Trunkene im Fr ling *
中譯:《春日醉客》
如果人生不過是一場夢
那麼為何還要那麼勞苦?
在這漫長而快樂的一整天之中
我喝著酒直到自己不能再喝為止
直到自己不能再喝為止
直到我的身體與心靈都感到滿足以後
我步履蹣跚地曳向前楹
倚著門檻閒適地睡著
當我醒來時我聽到了什麼?
聽呀!是樹上的鳥兒啁啾
我向鳥兒借問
春天是否已然降臨
為何這一切總看似一場夢
鳥兒鳴唱著
是啊!是啊!
昨夜的風柔
已帶來春天的氣息
我傾耳聽著鳥兒唱著 笑著
我重新注滿我的酒杯
然後一口氣將其傾盡
放聲唱歌直到明月高懸在黑幕之中
而當我不能再唱以後
我又沈沈地睡去
自夢中的我回到我的夢中
即使是春天降臨
我又能夠做什麼呢?
還是繼續地喝我的酒
做我的醉客吧!

大地之歌第六首

◆原詩:《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孟浩然
夕陽度西嶺羣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涼 風泉滿清聽
樵人歸欲盡 煙鳥棲初定
之子期宿來 孤琴候蘿徑
◆《送別王維
下馬飲君酒 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 歸卧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 白雲無盡時
◇* Der Abschied *
中譯:《送別》
夕陽沉沒于山嶺之外
夜幕低垂在羣壑間
夜涼如水 微風輕送
月兒有如一彎銀色的小舟
悠遊於深藍的星海之中
小溪的潺潺聲點綴著夜的幽靜
昏暗中花兒搖曳著淡淡月光
大地在萬物的睡眠與歇息之中深沈地呼吸著
所有的熱盼與期待都已走回夢中
疲憊的人們回到温暖的小窩
在睡眠中重新拾起遺忘的快樂與年輕
鳥兒也安靜地棲息在枝頭
這世界已沈沈睡去
夜晚的涼風徘徊在松樹間
我駐足在松樹下等待著一位朋友
等待著向他做最後的告別
吾友呀!我期盼著與你共享這份月色
然而你身在何方?
孤寂的滋味 你已讓我久嘗
我在披拂著蘿藤的小路上撥弄著琴絃
這美麗的世界呀!且讓我永遠沉醉在愛與生命之中
——————————————————————
他邀他下馬飲一杯告別酒
問他要往哪裏去
為什麼下了這樣的決定
他説道 用他模糊的語調
我的朋友啊!
命運無情的對待我
使我欲歸隱深山之中
為我疲憊孤寂的心尋找一個棲息的地方
我將回到我的故鄉
我不願再繼續漂泊
然而我的心雖已冰冷
卻未有一刻停止悸動
我知道這片可愛的大地
永遠會在春天吐露綠芽 再現芳華
我知道這塊大地上的每一個角落
永遠會在太陽自地平線升起時
擁抱無限的光芒 與蔚藍的天空!
直到永遠 永遠……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