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採蓮曲

(李白詩作)

鎖定
《採蓮曲》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作品之一。通過描寫精心裝扮的採蓮少女們在陽光明媚的春日裏快樂嬉戲的旖旎美景,以及岸上的遊冶少年們對採蓮少女的愛慕,來表達春日裏,少年男女之間微妙萌動的愛情,以及詩人對時光飛逝、歲月不饒人的感嘆,及對美景易逝的無奈之情,寄託着作者因懷才不遇、壯志難酬而發出的愁思。
作品名稱
《採蓮曲》
作    者
李白
創作年代
盛唐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七言古詩

採蓮曲作品原文

採蓮曲
若耶溪邊採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
岸上誰家遊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
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

採蓮曲註釋譯文

採蓮曲註釋

①採蓮曲:屬樂府清商曲辭。起於梁武帝蕭衍父子,後人多擬之。
②若耶溪:在今浙江紹興市南。
③袂:衣袖。全詩校:“一作袖。”
④遊冶郎:出遊尋樂的青年男子。
⑤紫騮:毛色棗紅的良馬。
⑥踟躕:徘徊。 [1] 

採蓮曲譯文

夏日當空,若耶溪裏,一羣美麗的採蓮女在碧綠的荷塘中採摘蓮子,她們隔着層層疊疊的荷花一會兒清脆互答,一會兒爆出銀鈴般的歡笑。湖水清澈,照耀着採蓮女新妝的明媚陽光直射入湖底。微風陣陣襲來,衣袂飄飄,香氣繚繞。岸上那是誰家的俊俏公子在遊玩、三三五五地躲在綠楊蔭裏乘涼?忽而這些郎君們跨上駿馬呼嘯而去,踏碎落花,紛紛揚揚,採蓮女們望着遠去的郎君,踟躕難追,空自惆悵。 [8] 

採蓮曲作品賞析

李白詩將吳越採蓮女的嬌豔清純放在荷花叢中加以表現,又用岸上游冶郎的徘徊躑躅不忍離去反襯採蓮女的魅力,描繪出明豔、活潑、大方的採蓮女的新形象,語言入清水芙蓉,天然雅清,毫無做作,一氣呵成,展示出詩人的姿態高雅、清新脱俗。彌補了六朝以來採蓮女形象的蒼白與虛飾。
第一句:若耶河邊採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溪邊採蓮花的女孩,隔着荷花談笑風生,互相嬉戲,或是和風細雨,或是嬌喘微微。荷葉田田,芙蓉朵朵,與春風滿面的姑娘的粉頰交相輝映,正如王昌齡《採蓮曲》中所道“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隔着蓮花,似有似無的朦朧之美,意趣盎然,富有生活氣息。“笑隔荷花”將採蓮女纖手撥荷花愉快交談的神態細膩的表現出來,生動形象。
第二句: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袖空中舉。温和的陽光,濃抹的新妝,清澈的流水,風飄香袖的嫵媚,勾勒出一幅清新明麗的採蓮圖,節奏輕快,活潑自然。採蓮女不知是在揮手還是在故意擺弄,將香袖高舉,河面倒映着採蓮女精心準備的新妝,最是那一低頭的閒花照水,露出她嬌羞的神態,靦腆不勝涼風的吹拂,正如“照花前後鏡,畫面交相映”,人花難辨。這兩句勾勒出了“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的美好意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讓人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機,領略到採蓮人內心的歡樂,所謂“菱歌唱不徹,知在此塘中”。
第三句:岸上誰家遊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歡聲笑語吸引了岸上的遊冶郎,不知哪家的公子,三三五五、似隱非隱在垂楊下,我們可以想象出此時的採蓮女面對岸邊的遊冶郎會有多麼的嬌羞,所謂“女為悦己者容”,心裏怦跳的喜悦之情溢於言表。李白筆下的嬌羞之態並未點明,只是從“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袖空中舉”聯想到的,有着明麗可人的浪漫情調,自有一種清新脱俗。詩人將她們置於青翠欲滴的荷葉叢中,又以遊冶郎的徘徊搔首來襯托她們的嬌美,使用樂府寫羅敷的手法,從而更加委婉傳神。
第四句: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詩人騎着紫騮,馬兒嘶鳴着,驚花,花落,空見那一份景色,使人悽愴斷腸。這裏充斥着詩人對時光飛逝、歲月不饒人的感嘆,及對美景易逝的無奈之情,寄託着作者因懷才不遇、壯志難伸而發出的愁思,這與他平素灑脱自信、率真不羈、清新飄逸的風格有所不同,而以一種細膩温婉的筆觸,引人遐思。“踟躕空斷腸”,似是斷腸人在天涯,象他《月下獨酌》中一身孤傲與月為伴,與影為伴,還是免不了蒼茫寂寥、清絕孤獨之感,一向大氣豪邁的李白也有避不了的人生悲哀。 [2]   詩人筆下生風,使一曲採蓮,景因情而媚,情因景而濃,而毫無堆砌之嫌,清新自然,仍是一如既往的浪漫。

採蓮曲創作背景

採蓮曲,古曲名。王琦注:“《採蓮曲》起梁武帝父子,後人多擬之。”這首詩是李白漫遊會稽一帶所作。

採蓮曲名家點評

劉雲:“淺語盡情。” 《唐詩品彙》 [3] 
陸時雍:“語致閒閒,生情佈景。” 《詩鏡》 [4] 
王夫之:“卸開一步,取情為景。詩文至此,只存一片神光,更無形跡矣。” 《唐詩評選》“麗景麗句(“笑隔荷花”句下)。” 《網師園唐詩箋》
嚴雲:“第二句可畫,難畫。三、四句多姿致,白樂天不得擅美於全唐也。又云:“三三五五”太多。” 《李太白詩醇》
“綺而不豔,此自關乎天分。王安石雲:詩人各有所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此李白所得也。於此亦可見之。” [5] 
劉長卿作轉語,題西施障子:“窗風不舉袖,自覺羅衣輕”,大有雋致。” 《李杜二家詩鈔評林》

採蓮曲作者簡介

李白圖片集
李白圖片集(20張)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自稱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葉(唐時屬安西都護府,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並好行俠。從25歲起離川,長期在各地漫遊,對社會生活多所體驗。公元742年(天寶元年)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又遭權貴讒毀,僅一年餘即離開長安。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杜甫結交。安史之亂爆發後,他懷着平亂的志願,於公元756年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爭奪帝位失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漂泊東南一帶,卒於當塗(今屬安徽)。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説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峯。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6-7] 
參考資料
  • 1.    趙乃增主編. 唐詩名篇賞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
  • 2.    荷袂舞翩躚——《採蓮曲》賞析  .中國電力新聞網[引用日期2015-01-08]
  • 3.    [明] 高棅 .《唐詩品彙》: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 4.    [明] 陸時雍.詩鏡:河北大學出版社,2010
  • 5.    馬清福主編.:唐宋詩醇:春風文藝出版社,1995
  • 6.    《辭海》(縮印本).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1525頁
  • 7.    李 白 (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15-01-08]
  • 8.    宮浩奇,楊美芳編著. 飛花令裏讀詩詞 風[M].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