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採蓮曲

(朱湘詩作)

鎖定
《採蓮曲》是現代詩人朱湘創作的詩歌,收錄在《草莽集》中。詩裏“左行,右撐”、“拍緊,拍松”等處,以先重後輕的自然天韻,表現出採蓮小舟劃過時上下浮動的一種感覺。這首詩寫得美麗輕盈,唱出了一種寧靜迷人的境界,具有強烈的音樂感,婉轉幽靜,飄忽輕揚,有説不出的甜美與和諧;表現了詩人對理想生活的嚮往。 [1] 
作品名稱
採蓮曲
作    者
朱湘
創作年代
現代
作品出處
《草莽集》
文學體裁
詩歌
創作時間
1925年10月24日

採蓮曲作品原文

採蓮曲
小船呀輕飄, [8] 
楊柳呀風裏顛搖;
荷葉呀翠蓋,
荷花呀人樣嬌嬈
日落,
微波,
金線閃動過小河,
左行,
右撐,
蓮舟上揚起歌聲。
菡萏呀半開,
蜂蝶呀不許輕來;
綠水呀相伴,
清淨呀不染塵埃。
溪間,
採蓮,
水珠滑走過荷錢。
拍緊,
拍輕,
槳聲應答着歌聲。 [8] 
藕心呀絲長,
羞澀呀水底深藏;
不見呀蠶繭,
絲多呀蛹裹中央?
溪頭,
採藕,
女郎要採又夷猶
波沉,
波升,
波上抑揚着歌聲。
蓮蓬呀子多,
兩岸呀榴樹婆娑
喜鵲呀喧噪,
榴花呀落上新羅。
溪中,
採蓮,
耳鬢邊暈着微紅。
風定,
風生,
風颸盪漾着歌聲。
升了呀月鈎,
明瞭呀織女牽牛;
薄霧呀拂水,
涼風呀飄去蓮舟。
花芳,
衣香,
消溶入一片蒼茫;
時靜,
時聞,
虛空裏嫋着歌音。 [2] 

採蓮曲字詞註釋

⑴菡萏(hàn dàn):荷花的別稱。古人稱未開的荷花為菡萏,即花苞。
⑵夷猶(yíyóu):同“夷由”,猶豫,徘徊不前。
⑶婆娑(pó sūo):枝葉扶疏的樣子。
⑷颸(sī):涼風或疾風。 [3] 

採蓮曲創作背景

此詩創作於1925年10月24日。當時,詩人在詩歌創作方面,主動接受和吸納中國傳統詩學的藝術表達方式,努力追尋傳統詩歌清麗柔美的境界。而在生活上,詩人寄人籬下,與兄弟姐妹不和睦。同時,詩人才華也不能得到時代的充分認可。詩人通過《採蓮曲》這首詩歌來寄託其人生理想。 [4]  [4] 

採蓮曲作品鑑賞

採蓮曲文學賞析

全詩共五節。第一節(“小船呀輕飄”至“蓮舟上揚起歌聲”)寫搖舟入池。“輕飄”既寫採蓮舟之輕巧,又寫其行進之快;“楊柳”、“顛搖”則彰顯了採蓮女的婀娜身姿。荷葉大而綠,荷花嬌而豔。夕陽中閃閃的微波,所有這一切均感染了採蓮女,使其不禁放聲歌唱。
第二節(“菡萏呀半開”至“漿聲應答着歌聲”)寫溪間採蓮。河水清澈見底,在荷葉下潺潺流過。採蓮女動手採蓮了,手碰到了荷葉,晶瑩的水珠在荷葉上滑動着,木槳拍打着水面,發出的聲響連同採蓮女的歌聲一起融入了大自然之中。
第三節(“藕心呀絲長”至“波上抑揚着歌聲”)寫開始採藕。她纖細的手碰到藕又猶豫了。她的歌聲沒有被水吞沒,而是隨着水波一上一下。此時歌聲的升降與水波的起伏巧妙地結合到一起,留給讀者無限的想象空間。
第四節(“蓮蓬呀子多”至“風颸盪漾着歌聲”)寫溪中採蓬。蓮蓬子很多,就像兩岸婆娑的榴樹、喧躁的喜鵲、落上新的榴花。而採蓮女不知什麼原因,耳鬢泛着微紅。風起風又停,採蓮女的歌聲在風裏盪漾。
第五節(“升了呀月鈎”至“虛空裏嫋着歌音”)寫搖舟離去。夜幕降臨了,月牙爬上了天幕,牛郎織女星出來了。霧起了,風起了,採蓮女搖着舟飄去了。採蓮女走了,花芳花香因為無人感知也消融了。唯有采蓮女的歌聲,若隱若現,縈繞在空寂的天地間。
此詩較好地體現了聞一多先生提出的“三美”主張:語氣詞、短語、短句的巧妙使用,描繪出東方少女獨有的卓越風姿,是為繪畫美;“呀”字的反覆使用,兩字短語的並列,各節不同的韻腳,讀來朗朗上口,是為音樂美;詩的各節整齊劃一,節與節之間各部對襯,五節就是五幅優美的水彩畫,是為建築美。
《採蓮曲》創造了一種非常美好的意境。而詩人當時所經歷的事情是:與清華校方產生不愉快事件、因同病相憐與劉霓君結婚,卻經常吵架、與兄弟鬧翻……由此可見,朱湘的現實裏絕沒有一絲《採蓮曲》所創造的意境的痕跡。《採蓮曲》也完全不合朱湘的性格氣質,其格調是歡快的,恬然的。所以説,《採蓮曲》體現了詩人對詩、對人生的全面追求,是詩人對平和寧靜生活的嚮往和對冷酷人生的逃避的真情流露,是詩意與詩人思想感情的分離,是詩人“芳香的夢”的温暖歸宿。 [5] 
藝術特色
(1)理想的境界:現實的不容,使朱湘轉而塑造理想的生活。採蓮本身就是一種超脱的境界,輕鬆、灑脱,不為人為而紛紜、複雜。《採蓮曲》很自然地寫到了這一優美別緻的自然環境:微風拂柳,荷葉映翠,夕陽西下,金波粼粼……“荷花呀人樣妖嬈”,荷花喻人,自然而然的想到採蓮女,想到採蓮女的勞動,想到採蓮女的愛情。妖嬈的荷花一般的人兒和人一般妖嬈的荷花呼應,採蓮女的嬌羞和天上人間的美景疊影,典雅清純的東方少女和幽遠雅緻的樂聲歌聲交融,花香伴着衣香,漿聲和着歌聲,構成了一幅平和、寧靜、安詳的圖畫,創造出一種閃光欲滴的奇麗境界。這境界就是朱湘的心聲——他嚮往着採蓮女的“不諳世事”和“與世無爭”。
(2)陰柔的建行:《採蓮曲》甚至連字句的排列也體現着詩人嚮往超凡脱俗的人生追求。各節間均是隔行退後一字起行,中間夾進退後二格自立的二字行。句式的錯落和兩字一行的夾用,從直觀上就領略到《採蓮曲》恰如少女的眸子一樣純淨無邪,不為世俗所污。而最陰柔的建築又配上最流暢、最疏朗的音韻,更使《採蓮曲》倍添風致。
當然,《採蓮曲》也明顯暴露出其內在的缺陷:結尾小船的消失,歌聲的時隱時現,則感到空靈,倍感其境過清。而這,也恰恰符合朱湘的氣質和性格。 [4] 

採蓮曲名家點評

沈從文《論朱湘的詩》:用東方的聲音,唱東方的歌曲,使詩歌從歌曲意義中顯出完美,《採蓮曲》在中國新詩的發展史上,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6] 

採蓮曲作者簡介

朱湘 朱湘
朱湘(1904~1933),字子沅,生於湖南沅陵縣。1921年開始創作新詩,是新月派重要詩人之一。著有詩集《夏天》、《草莽集》、《石門集》等。1933年12月4日,因生活困頓、憤懣絕望,自沉於採石磯。 [7] 
參考資料
  • 1.    張邦衞著,朱湘論稿,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13.05,第160頁
  • 2.    曾善本編,情感的流淌:名家詩歌·中國卷,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4.02,第67-69頁
  • 3.    夏文先,陳曉雲主編;梅四海,唐菀,劉麗華副主編,新視線大學語文,安徽大學出版社,2011.08,第134頁
  • 4.    高彩霞主編,生態文學作品導讀,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6.10,第41-42頁
  • 5.    張晨輝主編,新編大學語文,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09,第176頁
  • 6.    沈從文著,心與物遊,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4.07,第187頁
  • 7.    桑楚主編,精美詩歌,中國華僑出版社,2014.01,第57頁
  • 8.    張賢明編著. 百年新詩代表作 現代卷[M]. 北京:現代出版社, 2017.0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