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圓號

(唇振動氣鳴樂器)

鎖定
圓號是一種唇振動氣鳴樂器。又稱法國號(英語:French Horn)。一種銅管樂器,銅製螺旋形管身,漏斗狀號嘴,喇叭口較大,有時可拆卸。通常有4個鍵,其中一個鍵用來轉換指法調性。雖然圓號屬於銅管樂器,但其不僅能吹出銅管嘹亮的聲音還能吹出木管柔和的聲音,可用於木管五重奏。圓號聲音柔和、豐滿,和木管、絃樂器的聲音能很好地融合。在交響樂隊中,通常使用4支圓號。大型樂曲則有6支或8支。
中文名
圓號
外文名
French Horn
別    名
法國號
類    型
銅管樂器
拼    音
yuán hào

圓號簡介

圓號
圓號(7張)
圓號,唇振動氣鳴樂器。又稱法國號。廣泛用於交響樂隊軍樂隊中的銅管樂器。銅製螺旋形管身,漏斗狀號嘴,喇叭口較大。古典的圓號音高為F或降B調,有4個閥鍵(有直立式和旋轉式兩種),用增加管子長度的辦法降低圓號自然泛音的音高。閥鍵使得演奏者能夠吹奏從低音B到高音F之間的所有半音。圓號是移調樂器,記譜用高音譜表,比實際音響高五度。現代最常用的是F調圓號,有許多演奏家使用雙調圓號,這種圓號有一個由左手拇指控制的F附管的閥鍵,用以增加長度,使圓號從降B調轉入較低音域的F調。圓號演奏者可將手插入喇叭口,這樣既可減弱音量又可改變音色,形成阻塞音,也可使用梨形的弱音器,但不改變音高。用阻塞音和弱音器後音量減小,弱奏時音色温柔、暗淡,有遠距離的效果,強奏時發出粗獷破裂般的音質。現代圓號是由1650年前後法國的獵人號角發展而來,為了能在一個號上吹出各種調來,演奏家曾在號嘴下裝有可插接的管,德國的A.J.漢佩爾改進了這種裝置。17世紀進入管絃樂隊,19世紀初直升式閥鍵由F.布呂默爾和H.施特爾策爾發明,被眾多製作家採用。大約在1900年新近發明的雙調圓號替代了人們所喜歡的F調閥鍵圓號。圓號聲音柔和、豐滿,和木管絃樂器的聲音能很好地融合。在交響樂隊中,通常使用4支圓號。

圓號基本信息

樂器名稱:圓號(French Horn)
樂器本調:F調(常見的圓號有F/降E雙調,F/降B雙調和F/A/降B三調等多種)。
應用譜號高音譜號,按本調F調移調記譜。
實用音域:大字一組B—小字二組F。
結構組成:號嘴,管體和機械三部分,管長3.930米(F調圓號),管體彎成圓形,整個管體拐彎較多機械部分使用迴旋式活塞,通過按下活塞鍵使活塞回轉接通旁路管以達到延長號管的作用。常見有三鍵,四鍵和五鍵圓號。
使用材質:磷銅管。
樂器特色:音色具有銅管的特色,但又温和高雅,帶有哀愁和詩意,在銅管和木管樂器之間起到媒介作用,表現力極其豐富,是銅管樂器中音域最寬,應用最廣泛的樂器。
圓號指法 圓號指法

圓號發展簡史

圓號又稱法國號。法語為Corne。圓號發源於歐洲。它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以前。在中古時期,尚以採集野果、狩獵為生的人類,用牛、羊等獸角製成了可以發出聲音的器具——號角,用以互相傳遞信息。丹麥哥本哈根博物館收藏有三千多年前用羊角製作的號角實物——休法,是由猶太教寺院傳下來的,在該教的聖經中可以找到有關休法的詳細敍述和記載。
從最初只能發出一、兩個聲音的號角發展到今天的圓號,其間經歷了許多次的變革。17世紀初出現的由七尺長的黃銅管盤成的圓形狩獵號角在當時的宗教儀式和王室活動中,以及在軍隊的出征、凱旋活動中,是必不可少的。這種盤式圓形的狩獵號角,可以説是圓號的雛型。
對於樂器來説,它的性能比造型有更大的意義。在法國,直管、或者弓形的號角也演變為現在圓號的外形,儘管它由於沒有任何活門(活塞、側孔),只能發出自然音列中的少數音,人們仍正式稱其為“自然圓號”,以區別於號角和現代圓號。
17世紀自然圓號的號管盤旋兩圈。據説,當時用不同的泛音管可以吹出獰獵所需要的31種不同的信號,可以用特定的號聲來描繪所見到的動物種類、大小、甚至動物的顏色。此外,還有表示傳遞、追逐、呼救、獰獵完畢等信號。在獰獵出發前及獵後歸來時,由二至八個獵手組成的原始吹奏樂隊所吹奏的號聲,含有重要的音樂要素。這些流行的狩獵曲調和號聲是樂隊使用號角的直接原因。作曲家卡瓦里·呂利在他們的少數幾部歌劇的狩獵場面中,最早使狩獵號角與其他樂器一起合作演奏,這種做法一直延續了200多年,樂隊使用的就是自然圓號(法國狩獵號)。
大約1705年,德國作曲家凱薩·雷因哈弟在他的歌劇作品中獨立使用圓號,意大利作曲家史卡拉第·杜曼尼可1714年在他後期作品中也用了圓號,次年亨德爾在《水上音樂》中使用了兩支圓號,約翰·瑟巴斯倩·巴赫也在眾多的清唱劇和1721年寫的第一《勃蘭登堡》協奏曲等作品中使用它,至此圓號就成了樂隊不可缺少的一員了。
在這200年間,自然圓號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的變革,1715年之前,圓號只能吹出本調的固定泛音,要演奏不同調性的樂曲,必須調換相應調性的自然圓號。
約1715年,在維也納出現了在號嘴的入口處調換彎管(定調管)的圓號。即根據樂曲的需要,把不同長度(有大三度小三度、四度、五度、大六度、小六度小七度、八度、九度的)的圓形定調管插入號嘴入口處以延伸管長的方法改變樂器的基音。在亨德爾、巴赫、海頓的早期作品中都用了這種圓號。
1750年,德累斯頓宮廷樂隊的圓號演奏家安特姆·約瑟夫·亨佩爾發明了“阻塞”吹奏法,這是一種將右手伸進圓號出音口,靠手的位置變化和氣息的控制,吹出音階各音的方法。這樣,中音以上的音域不再需要調換定調管。為了便於使用“阻塞”吹奏法(人稱“手號”),亨佩爾將圓號口朝天的習慣改為向右手的方向,亨佩爾的這一變革在圓號的歷史上佔有特殊的地位。
上述彎管、導管以及其他技術上的改革都發生在18世紀。但是,只有在19世紀發明了活塞以後,圓號才獲得了真正的解放。
1818年,有兩位西里西亞人,海因裏赫·斯托爾澤和弗利德利赫·布魯邁爾,發明了活塞式銅管樂器,第一次把活塞裝置用在圓號上,當時只設計了兩個上、下運動的直升式活塞。大約1830年,在維也納又出現了左右運動的迴旋式活塞;這樣,到1835年時終於製造出了三個活塞的定型圓號,直到現在。
1835年,法國作曲家哈勒威和德國作曲家舒曼在他們的音樂作品中第一次使用了活塞圓號。而真正脱離手號系統的音樂作品,則以舒曼1849年為F調圓號而作的《慢板與快板》為標誌。
大約在1900年,德國的格魯斯比發明了降B調和F調兩個基調的有四個活塞的圓號,這種圓號聲音比較亮、音比較準、發音比較容易、吹高音也省力。
1914年美國的圓號演奏家杉索尼為了方便阻塞音的演奏,在原來四個活塞的拇指活塞旁又設計了一個可降低半音的活塞鍵。
在20世紀中,仍有許多演奏學派的發展以及樂器製作技術上的改革。包括使用新型的合金和塑料來製造圓號。還出現了三排圓號和特高音圓號。確立了F調和降B調的雙排圓號為管絃樂隊的標準樂器。

圓號著名作品

著名的圓號作品有:J.裏姆斯基科薩科夫的五重奏、J.勃拉姆斯的三重奏。J.海頓、W.A.莫扎特、P.欣德米特、R.施特勞斯均創作了圓號協奏曲

圓號演奏法

細長的圓錐形管身捲曲成圓形,號嘴為漏斗形。喇叭口較大。圓號一般三個閥鍵。三個閥鍵綜合變換使用,可吹出音域內所有半音階
演奏法 演奏法

圓號記譜與音域

圓號的記譜一般不在譜表頭上寫出調號,而是在樂譜的音符上加臨時升降號。
圓號是移調樂器,記譜時要根據所演奏音樂音區實際情況用高音譜表和低音譜表記譜。用高音譜表記譜時,提高純五度記譜;用低音譜表記譜時,移低純四度記譜。
圓號的實際發音總音域為B(1)-f(2)或g(2)(包含內部所有半音),樂隊常用音域為F-c(2)。

圓號音區、音色與力度

圓號的全部音域大致劃分為四個音區。低音區最下方的#F(1)到B(1)(記譜音)數音發音含糊不清,演奏困難。極高音區g(2)(記譜音)以上的音發音如“呼號”,一般,僅用在獨奏中。樂隊常用音域C-g(2)(記譜音)中所有的音發音都很準確均勻。常用低音區的音,適應用mf-ff的力度演奏,在這一音區氣息消耗量較大;中、高音區,尤其是中音區強弱隨意,氣息損耗也較小,弱奏時一口氣可延續較長的時間。
圓號的音色富於詩意的,表現力很豐富,強奏時飽滿有力,其中高音區具有洪亮、輝煌的氣質。圓號的音色還能與絃樂組樂器很好地融合。在圓號上還有幾種常用的特殊音色,它們是隨着演奏手法的不同而產生變化的。

圓號演奏技巧

圓號可以演奏連音、斷音以及兩種奏法的交替和轉換。奏斷音時,各音區都能用“單吐法”,中、高音區還可以用“雙吐法”和“三吐法”演奏較快速的斷音音符。

圓號特殊奏法

圓號有加弱音器和將右手伸進喇叭口內演奏“阻塞音”、“閉塞音”的幾種色彩性特殊奏法。
A、加弱音器
加弱音器奏記作“Con Sordino“(縮寫con sord),取下弱音器記作“Senza Sord”。演奏時,將弱音器置於喇叭口中非常簡便;可邊吹邊放,瞬間即可完成,其過程不會造成演奏中斷。
B、阻塞音
阻塞音(Sons Boudzés)與閉塞音都將右手伸進喇叭口裏的演奏方法,有所不同的是阻塞音塞入得淺一些。演奏過程中,手的塞入與複雜比使用弱音器的過程還簡便。阻塞音使音色有了很大的變化:弱奏時,聲音柔弱、遙遠、適合表現各種柔和、抒情的旋律和輕柔的和聲長音;強奏時,發出帶有金屬性的音響。
C、閉塞音
塞音(Cuivré)這是將唇部緊緊頂住號嘴,同時將手更深一些(與阻塞音奏法比較)插入喇叭口內,用強力度吹奏的演奏方法。發音帶有明顯的沙沙的金屬震動,音響扣人心絃,富有魔力般的超俗特性,很適合表現歷史畫卷,宗教的、恐怖的、陰森的等等音樂氣氛。運用團塞音的音樂片斷,在開始處標出“Cuivré"字樣。恢復正常演奏時,同樣用“Sons réels”(真實音)或Offen(開放音)字樣提示。

圓號特色

圓號現在多半含有兩種調性,稱為Double Horn,同時具降B和F調,但也有單純只有一種調性的Single Horn,兩種調性的法國號具有不同的聲音特質,降B調法國號具有銅管的音質,較為明亮,有力,適合進行曲,而F調的法國號則有木管的屬性,温柔,渾厚,相當適於抒情的樂句。Double Horn藉著左手拇指的按鍵轉換兩種調號。除了有Double Horn和Single Horn之外,亦有例如Triple Horn等更復雜的法國號(降B調,F調和高音F調)。
法國號因為音似狼嚎,因此也有人戲稱為狼號。在普羅高菲夫的音樂劇--彼得與狼中,即是以三隻法國號來代表狼,而法國號亦代表中國的嗩吶
除了銅管五重奏外,在木管五重奏中更是唯一的銅管樂器。

圓號使用保養

圓號也叫法國號。用的有簡單的三鍵式圓號,也有複雜的四鍵式、五鍵式、甚至六個活塞式圓號;有單排管的圓號,也有雙排管、三排管的圓號;有大人用的標準型的圓號,也有小學生用的小型圓號;有喇叭口和樂器是一體的圓號,也有喇叭口和樂器是分體的圓號;有通過繩拉帶動鍵子轉動的圓號,也有通過鍵杆螺絲帶動鍵子轉動的圓號。由於圓號做工精細,尤其是三排管的圓號,不能像小號一樣可以隨時打開清洗上油,所以更應該注重保養。首先樂器用完後要清除管內的水分,因口水是酸性的,清除後可降低腐蝕。
常用的圓號每半個月到一個月用自來水把管子裏面沖洗一遍。從號嘴口灌水或從喇叭口灌水都可以,一邊衝一邊活動鍵子,使鍵子活塞也得到沖洗。調音管可全部拔掉單獨清洗,注意不要磕碰樂器和管子。沖洗完後,把樂器裏的水清理乾淨,可順着管子用上下轉圈的方式把水全部倒出。然後把調音管擦拭乾淨,在上面塗些凡士林潤滑油,先單管插上轉動幾次,讓油充分接觸,再雙管同時插入活動幾次即可。樂器表面用乾淨布擦掉水漬、油漬和手印
由於彈簧是鋼絲製作的,常與水接觸容易生鏽,所以每次衝完樂器後,都要把彈簧擦乾後上些白油或縫紉機油。如果號鍵子上使用的有鐵螺絲,也要上點純油,防止生鏽。對於鍵子的保養,要做到定期上油。有兩種油要在不同的位置上來上:第一是用純油,也就是白油或縫紉機油,在鍵子的上軸和下軸上滴一至兩滴,在給下軸滴油時可把後蓋擰開進行。第二是用銅管活塞油,先把調音管拔開,通過管子給活塞裏面滴幾滴油,滴油時管子口要朝上,一邊滴一邊活動鍵子,讓油滲入到整個活塞上。滴完油後把管子插上即可。
如果沒有條件做到定期沖洗樂器的話,也要做到定期給調音管上油,至少半個月左右上一次凡士林潤滑油。在拔每個調音管時應注意,先把鍵子按下,讓氣流暢通後再拔,這樣就不會出現啪的響聲,有損樂器。
還要注意的是:活塞鍵子構造非常精密,不要擅自拆卸。拔管時要慢、穩,要順着管子的方向用力。防止力量偏斜,造成管子損傷。號嘴要經常沖洗,有小毛刷的可用毛刷進行清理。圓號的每個鍵子迴旋處有兩塊軟木膠皮。它的作用有兩個,一是減小聲音,二是給活塞定位。因為軟木的大小對氣流的暢通、音色、音準都有直接關係,所以在軟木用到一定時間後,如出現老化、破損或者是膠皮遇油後被化掉等,就要及時修理更換。無論換軟木或換膠皮,都要把後蓋打開,按照上面的刻度來換。即按下鍵子和鬆開鍵子時,刻度都能對齊為準。圓號上有許多螺絲在各自的崗位上起着不同的作用。有大帽螺絲、鍵杆上的螺絲、鍵架上的螺絲、彈簧上的螺絲、鍵子定位螺絲等,要經常進行檢查,防止鬆動和丟失,以免影響正常使用。
樂器如果在一週或者半個月以上的時間裏暫不使用時,一定要在停吹之前進行保養。第一用水沖洗內管。第二給鍵子上軸下軸上油。第三從管口通過管子給活塞上油。第四給調音管上油。這幾點一定要做到,下次使用才不會受到影響。
不及時保養的後果
如果發現鍵按不動了,原因是長時間沒有演奏,且沒有長時間保養造成的,處理方法:先按一按,可能會好起來,按完了如果還不行,那就上號油,如果摁不動,就先用鉗子扳開,然後點大約滴5滴號油,然後立着晾一夜,如果還是不行,可以去樂器行保養。

圓號指法

圓號降B大調

1為不按,2為1、2鍵,3為2鍵,4為不按,5為1鍵,6為1、2鍵,7為2鍵。高音區1為不按,2為12鍵,3為2鍵,4為不按,5為1鍵(低音與中音指法相同)。

圓號C大調

1-1、3,2-1、2,3-2,4-,5-1、2,6-2,7-1、2,高1-1。

圓號D大調

1-1、2,2-2,3-2、3,4-1、2,5-2,6-1、2,7-1,高1-1、2。

圓號降E大調

1-1,2-,3-1、2,4-1,5-,6-1,7-,高1-1。

圓號F大調

低1-1、3,低5--1、3,1-,2-1、2(1、3鍵的按理説不是‘ruai’),3-2,4-,5-1,6-1、2,7-2,高1-,高5-。

圓號G大調

1-1、2,2-2,3-1、2,4-1,5-1、2,6-2,7-2、3,高1-1、2。

圓號A大調

1-2,2-1、2、3,3-2、3,4-1、2,5-2,6-2、3,7-1,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