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五聲音階

鎖定
五聲音階,漢族古代音律 [1-2]  。就是按五度的相生順序,從宮音開始到羽音,依次為:宮—商—角—徵—羽;如按音高順序排列,即為:1 2 3 5 6 宮 商 角 徵(zhǐ) 羽。唐代時使用“合、四、乙、尺、工”。
五聲音階,古代文獻通常稱為“五聲”“五音”等。中國傳統樂學理論對“音階”這個現代概念,常分別從“音”、“律”、“聲”等不同角度揭示其內涵。
中文名
五聲音階
別    名
五音
提出者
靈樞·邪客》
提出時間
春秋時期
適用領域
中國傳統樂學理論
應用學科
音樂

目錄

  1. 1 簡介
  2. 2 音級
  1. 3 調式
  1. 4 特色
  2. 5 比較

五聲音階簡介

七聲音階由七個音符組成,在簡譜中記為1、2、3、4、5、6、7,唱名則是Do、Re、Mi、Fa、Sol、La、Ti,在七聲音階的五大二度音中增加五個半音,就成了“12聲”半音音階,而中國傳統的民族音樂中,使用更多的卻是五聲音階。傳統民族調式,最常用的主音有五個,即宮、商、角、徵、羽,相當於Do、Re、Mi、Sol、La。“五聲”一詞最早出現於《周禮·春官》:“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而“五音”最早見於《孟子·離婁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在《靈樞·邪客》中把宮、商、角、徵、羽五音,與五臟相配:脾應宮,其聲漫而緩;肺應商,其聲促以清;肝應角,其聲呼以長;心應徵,其聲雄以明;腎應羽,其聲沉以細,此為五臟正音。

五聲音階音級

五聲音階

在五音中,古人通常以“宮”音作為音階的第一級音,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音級,有時借代五音。
“宮”音為五音之主、五音之君,統帥眾音。《禮記·樂記》曰:“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

五聲音階

“商”是五音的第二級音,古人認為“商,屬金,臣之象”,“臣而和之”。
有以商音為主音、結聲構成的調(式)名。如唐段安節的《樂府雜錄·別樂識五音輪二十八調圖》中的“入聲商七調”。

五聲音階

“角”是五音的第三級音,古人認為“角屬木,民之象”。
有以角音為主音、結聲構成的調(式)名。如唐段安節的《樂府雜錄·別樂識五音輪二十八調圖》中的”上聲角七調”。在古代的調(式)中,有以角音為調之角調,或有以閏宮為角之角調。

五聲音階

“徵”是五音的第四級音,古人認為“徵屬火,事之象”。
有以徵音為主音、結聲構成的調(式)名。

五聲音階

“羽”是五音的第五級音,古人認為“羽屬水,物之象”。
有以羽音為主音、結聲構成的調(式)名。如唐段安節的《樂府雜錄·別樂識五音輪二十八調圖》中的“平聲羽七調”。

五聲音階調式

張炎《詞源》亦曰:“十二律呂各有五音,演而為宮為調……黃鐘宮(均):黃鐘宮(調式)、黃鐘商(調式)、黃鐘角(調式)、黃鐘變(變徵調式)、黃鐘徵(調式)、黃鐘羽(調式)、黃鐘閏(閏宮調式)。”
在五聲音階中,分別以不同的各音作為主音時,可構成不同的調式;調式名稱是以階名命名的。比如以第一級音“宮”作為主音時,就稱為宮調式,以第二級音“商”作為主音時,就稱為商調式,以第三級音“角”作為主音時,就稱為角調式,餘類推。

五聲音階特色

中國傳統五聲音階沒有半音小二度音程,詳稱“不帶半音的五聲音階”或“全音五聲音階”。類似的音階也廣泛流行於亞洲、非洲、中太平洋的一些羣島、匈牙利、蘇格蘭民間音樂以及在歐洲人到達美洲之前的美洲本土部族中。其音程組織是每個八度之內有3處全音,分成兩個一串(宮-商-角)和一個單獨的(徵-羽),兩段之間以□音隔開,音階中的每一個音都可以當主音以建立調式,可形成5種不同的五聲調式
在五聲音階基礎上,每處□音的區間可以插入不同的附加音(偏音)而形成以五聲為正聲的七聲音階,偏音有:變宮、變徵、清角、清羽,附加音的插入可有3種不同的方式,形成3種不同的音階形態(見宮調)。附加音的音高常可遊移,遊移音高有時將□音的區間劃分成兩個各約為四分之三音的音程。

五聲音階比較

同七聲音階相比較,五聲音階的結構有如下特點:
宮音和角音的確認,對判定五聲音階的調高(宮音的位置)有着重要作用:當五個音按五度關係排列時,宮音和角音處於這個五度音列的兩端,形成五聲音階中的大三度。
由於宮音和角音的大三度音程關係,所以在確認某段樂曲的宮音位置時,只要找出大三度的下方音,即此段樂曲的宮音。這種方法被稱為“宮音定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