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十如是

鎖定
十如是,“如”指一切萬物真實不變的本性。“是”,是真實不妄的意思。十如是,語出《法華經‧方便品》: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所以,“十如是”就是指諸法實相存在的十種必要條件,即宇宙一切萬有,森羅萬象的十種必然真理、軌則。
中文名
十如是
出    自
法華經玄義
含    義
一切萬物真實不變的本性
性    質
古代詞彙

十如是基本信息

十如是出自十法界

[出法華經玄義] 不異名如。無非曰是。謂十法界。始自地獄。終至佛界。各具十如是因果之法。天台大師依讀文。凡有三轉。一雲。是相如。是性如。乃至是報如。如名不異。即空之義也。二雲。如是相。如是性。乃至如是報。名字施設。各各不同。即假之義也。三雲。相如是。性如是。乃至報如是。如於中道實相之是。即中之義也。(十法界者。地獄界。畜生界。餓鬼界。修羅界。人界。天界。聲聞界。緣覺界。菩薩界。佛界也。空假中者。離性離相謂之空。無法不具謂之假。非空非假謂之中也。)

十如是本末究竟

一如是相相即相貌。相以據外。覽而可別。謂始自地獄。終至佛界。各各相貌不同。是名如是相。(相據外者。謂相在外而可依據也。)二如是性性即性分。性以據內。自分不改。謂始自地獄。終至佛界。其性各各不同。是名如是性。三如是體體即體質。謂始自地獄。終至佛界。俱以色身而為體質。是名如是體。四如是力力即力用。謂始自地獄。終至佛界。皆有力用功能。是名如是力。五如是作作即造作。謂始自地獄。終至佛界。皆能運為造作。是名如是作。六如是因因即習因。謂始自地獄。終至佛界。善惡業因。皆由自種而生。習續不斷。是名如是因。七如是緣緣即緣助。謂始自地獄。終至佛界。各有緣起之法。助成習因。是名如是緣。八如是果果即習果。謂始自地獄。終至佛界。皆由習因習續於前。習果克獲於後。是名如是果。九如是報報即報果。謂始自地獄。終至佛界。皆由習因習果而感其報。是名如是報。十如是本末究竟等謂初相為本。後取為末。此之本末皆同。實相一理。平等無二。是名如是本末究竟等。

十如是詳細釋義

如是,或稱十如。天台宗認為一切法,皆是真如實相。故謂十法界中的每一界,皆具有:
一、名如是相:外顯的形相。
二、名如是性:內具的理性。
三、名如是體:萬物具有的體質。
四、名如是力:由體產生的勢力。
五、名如是作:所造作的善惡業。
六、名如是因:身口意所種之因。
七、名如是緣:令因生果的助緣。
八、名如是果:由緣催生的果實。
九、名如是報:由因招致的報應。
十、名如是本末究竟:以前面的“名如是相”為本、“名如是報”為末,最後的歸趣即為究竟。
此即十法界中之十如是。

十如是辨析

“十如是”其解釋有通解、別解之分。就通解而言:
通解
相:指外在可見的形相。例如:顯示在外的善惡行為。
性:指內在不可見的本性。諸法本性各不相同,例如:竹中有火性,因此遇緣就能產生火;眾生本自具有佛性,所以一切眾生皆能成佛。
體:指十法界的五藴、十二處、十八界等,都是以色、心為實體。
力:指諸法潛在的功能力用。例如:磚、泥可以作為砌牆的材料;水含有動能,可以用來發電。
作:指依功能力用而起的作業,也就是顯在的勢力。例如:眾生身、口、意三業的行為;插盆花在客廳,產生賞心悦目的作用。
因:指能產生十法界之果的直接原因。
緣:指助因感果的間接條件。
果:指由同類因所產生的同類果,善因感善果,惡因生惡果。
報:指由異熟因招感的未來果報。

十如是示例

十如是本末究竟等

指從開始的“相”到最後的“報”,都是因緣所成,究其致極,法性畢竟空寂,實相平等一如,所以稱為“本末究竟等”。
世上每一個人,不管男女老少,張王李趙,每一個人有每個人的相貌樣子,這就是“如是相”。既然有了如是相,每一個人也有“如是性”,就是有了相以後就有性質,所以每個人的性情都不一樣,就叫“如是性”。“如是相”、“如是性”,它總要有個依靠的體,就有“如是體”,亦即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本體。既然有了本體,本體裏面就能發揮力量,用眼睛看,耳朵聽,嘴能講話,手能做事,都有力量,這就叫“œ”。

十如是業有善惡

從“如是力”發揮出來就有行為,就有造業,業有善惡、好壞,這叫“如是作”。從如是的作為、作業、行為,這個就是因,身口意都能造作這個因,這個因有好、有壞,有善因、有惡因,這就叫做“如是因”。
如是因就感受一些緣份,助緣幫助我們成就“如是果”。譬如:小孩子説了一句好話,我們讚美他,小孩聽了很歡喜,以後就一直講好話,就會有好話的結果;如果小孩説壞話,有人鼓勵他多説一點,鼓勵他這就是助緣。助緣會幫助因,因有了助緣以後就成為果,所以凡是我們種下因以後,它自然就會有緣,因是我們的主因,緣是次要條件,是幫助因,所以稱助緣,主因助緣合起來就有結果,有了結果以後就有報應,所以就有“如是報”。

十如是難遭難遇

世上每件事物都是從“如是相”一直到“如是報”,集合所有因緣,最後形成“如是本末究竟”,我們一生當中,都是在“十如是”裏面造業、循環,換言之,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有十法界,每一界都有十如是,所以百界千如都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常常有人問,我們的人生,生從何來?死到何處去?宇宙人生是怎麼樣形成的?未來怎麼樣?其實“百界千如”就能回答我們的問題。宇宙萬有一切根源在哪裏?在我們的心,這個心其大無比,這個心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甚至於“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原來所謂一切法界,一切如是,這個道理不易説明,難信難解,佛陀因此只有説這個道理很妙,是個妙法,因此稱為《妙法蓮華經》。妙呀!妙法果真甚深微妙,難遭難遇。

十如是後世影響

千百年來,佛、儒各抒其見,各行其是,實則兩家多有相通處。
佛家的天台宗,有九祖。相傳初祖為印度龍砒二祖為北齊禪僧慧文;三祖是意思。意思繼慧文之業,據二祖的“一心三觀”説,提出“諸法實相”,後來發展為“十如是”論,把修身,學道成佛作了一個概括,在佛門以至世間產生較大影響。
“十如是”即“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足力,如是作,如是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報和如是本末究竟”。這十個如是,被認為佛法實相的根本説。佛門以為“不虛假,無妄想”。“十如是”論,原從“三觀”而來。佛門“三觀”,有多種説法,從“虛實”而觀,有如“法假虛實現”,“受假虛實觀”和“名假虛實現”;從一個角度作基點去觀,有女口“空觀”、“假觀”、“中觀”;有從所觀對象而言,如“觀天、觀地、觀一切物”。或有云“耳觀、鼻觀、目觀、身觀、心觀”等。顯然。這都是尊重客觀物體得實際存在,重視宇宙的時空變化。按照三祖意思的意見,如果對“三觀”都“觀”到了,則論“十如是”便不會有“妄想、妄言、妄斷”。真禪和尚説:“成佛要如此,做人也要如此”。成佛道理,我説不上,本文説的,只説與做人有關的一些事,作為對“十如是”的極粗淺的理解,只憑我的直覺,不一定合佛學本意,只好説,這是念我自己的幾句“東土語”,故云臆釋。

十如是如是相

相是事物的表象。佛門向有“相好”之説,説隨機應變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佛門又從另一角度,説“無相”,《無量壽佛經》中提到“得空,無相,無願三昧”,這是指“一空三昧”,實則這是以有相作無相而論,後來禪家有發揮,但説得比較玄。事實上,相是可視可感,沒有一種表象無形、無色。如果天地間無相,天地豈非晝夜不分,混沌一片。所以“三觀”是真理,相是客觀的存在。
實則,中古之時,佛門就有多種“三相”之説。有所謂“味相”、“空相”和“實相”。又一種稱“標相”,如見煙而知火之變;見汨而知人之悲。稱“形相”,如方圓、曲直、長短等。稱“體相”,如剛柔、冷暖等,一言蔽之,這都承認大幹世界的客觀存在,看得見,摸得着,覺得到。
具體而論,世上的人,各有其相。品德高上者有善相,其相美;盜賊賭徒有惡相,其相醜。梁啓超曾説:“觀其人,手足無定規,眉眼無定容,若是者,雖未見其失德敗行,吾知其人必不治”,這是觀其相而知其行。
相既然是表象,不免會有假象,如惡人裝出一副善相,即所謂偽善。因此,吾人處世行事,不能不慎。

十如是如是性

相在外,性在內。性有相同,又有各異,是故天地萬物變化無窮。水與火不同性,水滅火,火能使水蒸發。既相成,如水載舟,有相斥,如水覆舟,凡此等等,微妙之至,複雜之至。
人之性,有自然而成者。娃娃墜地,便知吃奶。生來吃奶,是天性。
“人之初,性本善”,又有一説,“人之初,性本惡”。世上有億萬人眾,若人人存惡念,不講禮讓,不講行善,這還了得。因此之故,世上即有道德救化的措施,使“性本惡”,通過教化而轉變。對此,儒家在宣傳,佛家在宣傳,宣傳方式方法不同,要求人人為善則一。

十如是如是體

體是物體的結構。宇宙是個大體,一人一物也是體,不過是小體。大幹世界,即由億萬小體組成。
大體有大體的規則,所以人人必須尊重大體。小體,又可稱個體,不可無緣無故超越大體而行動。佛門所謂的“極樂世界”也是一個體,極樂世界為淨土,淨土有淨土的結體。
在家人以家為社會的個體,僧人以寺院為社會的個體。總之,人在世上不真空,應該面對這個生活現實。要認認真真認識“體”。

十如是如是力

世間一切事物都在變化中,絕對靜止是沒有的,客體中有生物在變,無生物也在變,只不過變有主動與被動之別。變要有條件,“力”便是使事物產生變的熱能,佛門謂之“神力”。《無量壽經》中提到“設我得,國中菩薩承佛神力”。在宇宙間,力無窮,所以世上生息動定之變無止。人得力而動,人得力而靜,無力無動亦無靜。和尚入定要有力,苦修要有力,頓悟要有力。再説,海得力,掀起千重浪,山得力,萬木葱籠,雲得力,變幻無窮,馬得力,千里奔馳而不倦。還有更重要的是人得力,保家衞國,發明創造,移山填海,衞星上天……有益人類,有利社會。
佛門認為佛力最大,能“負荷眾生”,説“如來之德”,包括“十力”,“無畏”,“五眼”,“六通”及“四無礙”等。一句話,人若要有作為,少不了“力”。無力,世界無光、無色、無聲、無剛、無柔,“力”是積極的,人少不了它,力推動社會進步。

十如是如是作

作是一種生活實踐,人有目的勞心亦足作。
佛門説,欲得證果,修行是為作;欲佳彼岸,舟渡是為作。昨日一朋友相問,畫家欲畫一幅畫則為何?答曰:立意立形是為作。
與朋友交,每行必有信,這個“行”是為作。作為善,也有惡。此人作惡多端,必食惡果。人之知,來自作,欲知甜、酸、苦、辣,作了之後才明白。有作、方知萬物變化之中的虛與實。無作則無知,一般而言,作在前,知在後。
佛門謂佛最有智慧,實則佛的智慧,同樣來自作。釋迦自降生至成佛,讀佛傳可知,佛並非簡單的一生。在生活上,各種體驗都有。敦煌莫高窟壁畫,畫有不少佛傳與本生故事畫,都可以用來説明這一切。而且從這一切可知,作又是一種動力。

十如是如是果

果是結果。無力,無作便無果。
成一事,作是手段,果是目的。
果,有自然果,在大自然中,春到百花開,凡開花到結果,這是自然的生長規律。
果,有人為果,如衞星上天,這是人為的果實,是人的智慧,通過科學的辦法,獲得了這種上天的果實。
自然果與人為果都為人們所需要,作為社會發展,相對地説,人為果更重要。
有些事,應任自然,如春去花落,風止樹靜,雨過天晴,鳥倦還巢,此皆“觀法為化”,是一種“乾坤應發”。
科學家勤作業,得科學成果,有些取自自然果,有多種情況,科學家無法改變自然果的生長規律,只能去認識,這叫做“慧眼”。進而言之,科學家如果不尊重自然的客觀規律,往往一事無成。

十如是如是因

因是果之母。
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
佛家言因是“九得”之父。“九得”,即得因明,得因果,得因緣,得因樂,得因苦,得因美,得因醜,得因壽,得因死。無因無果,無因無明,無因亦無死。佛家還立有因明宗。
佛有三世,前面已述及,這也表明因果關係。佛的三世,即過去世、現世,未來世。過去世為因,現世為明,未來世為果。據佛家言,佛生前有許多世,謂之“本生”,“本生”即是因,如言須達那太子肯施捨,薩捶那太子甚至能捨身救虎,因為中下善因,後採得善果。
因果之事,成佛為此,世上做人,做學問,學藝術皆為此。如大畫家黃賓虹,早學晚熟。若無早學和勤學之因,何來晚熟之果。黃賓虹晚熟,並非一般的熟,卻是非凡之熱,這是由於:一、早學;二、平日鍥而不捨;三、享大年,這都是因。
世上事,無絕對。平常説,有因必有果,但在大幹世界中,天、地、人、物、五日不在運動變化。所以有些事,雖有因,照理應得某種果,可是在時空突變中受阻而不得其果。所以在獲得成果的中間,還需要作一定的人為努力。是故世上做學問的成果,絕大多數是足踏實地爭取而來的。設或種了一次善因,從此躺在懶椅上等善果,這就未必如願了。佛家提出“百劫”、“萬劫”,這是使當事者能經得起多次考驗。你在海邊造高層建築,十二級颱風來了,高樓巍然無恙,這就經得起大風考驗。地震發生,高樓仍然無恙,這説明,建築這座高樓,種下善因,才得善果。如果是一項“豆腐渣工程”,而且又有行賄、受賄的醜事,所種非善因,自然不得善果。

十如是如果緣

緣,帶有偶然性,但又是一種必然性,只要不把它看作絕對就錯不了。
佛家重因緣。就有不少專論因緣的著作。
關於“緣”,我曾經從偶然性與必然性的關係專論過。我也談到過“琴緣”,“書畫緣”等等,這裏不作一一,有些論述,見如下的“如是報”一節。

十如是如是報

報是“因果報應”,如某村某惡少,作惡多端,一日,天雨雷雹大作,惡少在大樹下,遭雷擊而死。襯裏人議論,認為“惡有惡報”。事屬偶然,但是這種看法卻取得了眾人心態的平衡。有些報應,佛經説得很多,有些大法師講經,有時就講因果報應。所以“如是報”,似與人的生活有密切關係。《因緣經》載因緣菩薩故事,不妨一談。故事的大略是這樣的:
沼南國員外忱仁高,娶妻竺氏,四十餘無子女,沈員外徵得竺氏同意,娶妾張氏,翌年,張氏生一子,白白胖胖,閤家歡喜得不得了。竺氏妒嫉,生惡念,將張氏毒死,當張氏去世時,竺氏裝作傷心不已,慟哭三日夜,沈員外不知情,反而好言相勸。此時,張妾所生之子,即由竺氏撫養,未值週歲,竺氏以為這個小子,終非自己所出,愈看愈不顧眼,於是暗中將一枚小針插入娃娃肚臍中,張氏娃娃日夜啼哭,請醫生診治無效,過一二月死去。此時沈員外似有所覺,盤問竺氏,竺氏曰:“我若有不良行為,來世我生的兒子,必遭水湮或狼食。”又曰:“我若有不良行為,來世父母慘死,丈夫雷轟,我也不得好死。”沈員外見竺氏如此賭咒,也就不再迫問。如此過數十年,沈員外與竺氏白頭到老而雙雙病故,這且不表。再説,竺氏死後,過十八載,投胎朱姓員外家為朱小姐,自來小姐出生,朱員外家道衰落,所以朱小姐也不能過舒適生活,及長,朱員外給找到前村張郎,嫁與他為妻,夫妻美滿,生得二子。一日,朱婦帶二子從父母家回家,過一溪,溪漲大水,朱婦先抱幼子過溪,再回來牽大兒子,剛到溪中央,水暴漲,朱婦一失手,大兒子掉入水中,立即溺死,此時又聽到岸上幼子哭聲,抬頭一看,有黃狼正撲向幼子,及朱婦上岸,幼子已被狼所食。朱婦坐於溪邊,傷心到了極頂,這時村中一老人過來,見朱婦慟哭,告訴她,哭已無益,又對她説,家中火燒,張郎已葬身於大火中,説她家中己無一人一物,不如速回父母家。沒幾天,父母知女兒遭如此不幸,傷心過度雙雙同時亡故。此時張婦年輕,經人説媒,轉嫁鄰村趙郎,趙郎兇酒好賄,歸家見張婦稍不合眼,不是打便是罵,一日賭窮輸光,將張婦作抵押,轉讓給一個漢子李郎,李郎對他倒是不薄,似乎有情有義,夫妻還算恩愛。可是李郎不務正業,乾的是盜墳生活,把從墳墓中盜得的衣物珠寶,都交張婦收管,一日案發,李郎入獄,家中被抄,張婦因匿藏贓物,也入獄。無久,李郎判死刑,張婦陪斬後釋放,在街頭流浪求乞。約半年,遇同鄉,憐其孤寂,給介紹一盲人為妻,生一子,未過週歲,盲人打翻油燈,火燒牀帳,及至火滅,子巳燒死,盲人痛不欲生,也投河自盡。張婦家中一無所有,又淪為乞丐。 自思這幾年速遭災禍,自問命運何以苦至如此,沉思而不得解。一日,投入山中向山家求乞,在半路上,拾得黃金若干錠,喜出望外。入夜月出,月下反思,我連連得禍,刻又得財,這財該不該得,我要考慮了。剛想到這裏,忽聞哭聲自遠處來,哭聲雲“我命何苦?我的金子何處去耶?”張婦一聽,便毅然起身,帶着拾來的黃金,朝着哭聲處走去,走到天亮,只聽哭聲而不見其人,於是繼續又走,此時已入深山,山中無人,卻有狼,張婦心想,我這人,命已苦極,狼若吃了我,我有何足惜,只可惜這黃金失主得不到失物太傷心了,但願我把黃金送到,任豺狼來吃了我,因而鼓足勇氣,又朝哭聲方向走去,走了足足三日三夜,見一白衣婦人坐在巖上哭泣,張婦上前,問她何以要哭,她説失落黃金,張婦解囊,將黃金隨數交出,此時,白衣婦女突然不見。原來白衣婦人是觀世音菩薩化身,無非來試張婦之心,那時,張婦但見前邊一庵堂,庵中傳出鐘磬聲,張婦前往,心願落髮為尼,苦修不輟,一心行善,終由凡人而成菩薩。《因緣經》如寓言那樣,用來説明一個道理。這個道理便是惡有惡報,善有善報;而且善惡往往在一念之差,張婦拾金,如果不改性,其禍則更多,其命必更苦。如是因如是果,如是報,皆相通,且又相互轉化。
經或寓言,講的是道理。相信此事是這個道理,不信此事,但味所論道理,箇中善惡道理仍然在。敦煌莫高窟296北周窟壁畫《微妙比丘尼》,畫的就是這個內容,畫的很動人,這種勸人為善,去惡從善的故事與圖畫,雖有宗教色彩,但具善意,在封建社會,或在道德觀念淡薄的社會,多少起良好的作用,所以“如足緣”,雖談緣,卻在談做人須行善的道理。

十如是如是本末究竟

三祖意思提出的“十如是”,實則是九“如是”。因為第十個如足“本末究竟”,足總結以上九如是,是對前九如是的總結。
本末,即開始至結束;即根本與支梢;即因果、因緣、因報;亦即裏表等等。凡人凡事,只要有運動,有變化,便有本末。本末、因果,要經過時、空檢驗,不是一下子明瞭。有的事,如在雲霧中,隱隱約約,不是一覽無餘,因此令人發生疑問,耍問個究竟。經查究才得明白。
我不知道這個“?”(問號)是那個人發明的。解決任何問題,都需要問個為什麼。正確的答案,往往在百十個“?”號之後。當正確的答案出來了,才把“?”拉直。成為一個“!”的驚歎號。本來我們不知道地球距太陽有多遠,於是打上一個大“?”號。經過許多科學家的努力,把這個大“?”號拉直了,成為一個“!”號。這個“!”號,也寓有“原來如此”之意。佛門的老和尚,常説“善哉,善哉”,這個“!”號有時寓“善哉”之意。
“本末究竟”,説得最通俗,便是要求打破沙鍋問到底,人不妨“以出世精神,做人世的好事”,實則達摩面壁,無非為了悟出某一件事的本末究竟的道理。“十如是”,即十個問號(?)。
在世之人,只要把許多重要的涉及各方面的“?”號拉直了,人,心胸開寬,心地變善,能為社會做點好事。“十如是”的道理都能説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