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諸法實相

鎖定
諸法實相,是佛法三乘菩提的核心,指自心藏識——無餘涅槃之實際,即是實相心,名為非我之我,名為非心之心,名為諸法實相。具中道之性,離於二邊,非因修有,本已如是。於無量劫來,因無明業愛有漏種子所牽,令眾生輪迴十方三界六道;然於生死輪迴之中,實相心恆處中道性中,謂離有無、去來、斷常、增減、生滅、一異、俱不俱、菩提煩惱、生死涅槃、有為無為、善惡淨染....等等二邊,即龍樹菩薩闡述的“八不中道”。 [1] 
大乘般若諸經中,則説之為“非心心、無心相心、無念心、無住心、菩薩不念心”,復説此心於三界六道一切法中,皆是無所着心,説此心即是涅槃實相;若此心不受生於三界六道,則無一切法,故説“無眼耳鼻舌身意丶無色聲香味觸法丶無眼識乃至無意識界”,十八界俱滅已,則無一切法可言,唯有此識獨存。世間法如是,出世間法亦復如是,皆依此諸法實相心而有。般若諸經,敍述此實相心之中道性及涅槃性,令一切佛子了知:一切世出世間法皆由如是真實心而生而顯。大乘佛法固説“無我”,然“無我”卻非“緣起性空丶一切法空”之斷滅見。證知實相心者,隨即出生大乘般若智慧,名為大乘別教之賢聖。由此實相心之體性恆常而永無滅時,非如藴處界之生住異滅丶無常必壞,是故假名為我,非如藴處界之無常故無我;而此實相心能生眾生我性之藴處界,本身卻是無我性。 [2]  錯悟者以覺知心不住有見無見,謂為中道實相,然實不離有無二邊丶不入中道,謂彼以生滅性的意識覺知心之離有無二邊為中道故。 [1] 
中文名
諸法實相
出    處
佛法經典
性    質
三乘菩提的核心
意    義
不依此諸法實相,則佛法成戲論。

諸法實相基本釋義

【詞目】諸法實相
【讀音】zhū fǎ shí xiàng
【出處】《法華經·方便品》:“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諸法實相佛學術語

諸法實相釋義一

是名究極之真理之嘉名也。或曰真如。或曰法性。或曰實際。皆同體異名也。
雖然,諸宗自有常用之語,華嚴約於中諦,頻唱法界,天台約於性具之妙有,盛鳴諸法實相。
所以然者以空中之真諦,為諸宗之通談,妙有之俗諦,獨限於台家故也。
故言具一字彌顯今宗。諸法實相者,諸法為十界因果之法,天台約之於三世間十界十如,而謂為三千諸法。實相者言離本來虛妄之相,而相相皆實也。
其諸法之實相法華經方便品解之曰:‘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是法為三千之諸法,法位為三諦圓融之法位。抑世間之法,視為生滅無常者,為見空諦一邊之小乘偏見,其無常之處,具不變之性,是為假諦。譬如花之落,空諦也。而具開於落處之性,是假諦也。
更案具開於落處之性者,並具落於開處之性。
此二相即為不二,則是中諦也。此中諦謂之中道實相
此中道實相,一切諸法之相也,故天台止觀謂之一色一香無非中道。
然則花雖落,而具此中道實相,柳雖枯,而亦有此中道之實相。
實相為常住之異名,故為中道實相,散也枯也,皆常住也,是即諸法之實相也。
然吾等牛羊之眼,迷執諸法為實我實法(是凡夫之見),不能見無常生滅之世相(是二乘之見)者,如何能徹見中道實相之妙理乎?非除無明,開佛慧,則不能也。
法華經方便品曰:‘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
’智度論五曰:‘除諸法實相,餘殘一切法,悉名為魔。
’同十曰:‘三世諸佛皆以諸法實相為師。
’同十七曰:‘諸菩薩從初發心求一切種智,於其中間知諸法實相慧,是般若波羅蜜
’然此諸法實相之語,彌滿諸經,乃至外道之經書亦説之。各以其義解之。或以諸法皆空為諸法實相,或以涅槃為諸法實相,或以苦空無常無我為諸法實相,又淨土門以彌陀之名號為諸法實相,真言宗以阿字不生為諸法實相,華嚴宗以一真法界為諸法實相,法相宗以圓成實性為諸法實相,三論宗以八不中道為諸法實相,成實宗以皆空為諸法實相,有部宗以苦空無常無我為諸法實相。
今所明者,乃天台一家之諸法實相也。
智度論十八曰:‘一切世間經書及九十六種出家經中,皆説有諸法實相,又聲聞三藏中亦有諸法實相。
’又曰:‘問曰:云何是諸法實相?
答曰:眾人各説諸法實相以自為是,此中實相不可破壞常住不異。
’同七十九曰:‘諸法實相有種種名字,或説空,或説畢竟空,或説般若波羅蜜,或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維摩經法供養品曰:‘依於諸法實相,明定無常苦空無我寂滅之法。’思益經二曰:‘諸法實相,即是涅槃。’佛藏經上曰:‘何等名諸法實相?
所謂諸法畢竟空無所有。’ [3] 

諸法實相釋義二

諸法,世間與出世間之一切萬法,乃差別之現象、隨緣之事;實相,其真實之體相,乃平等之實在、不變之理。為大乘佛教之表記,相對於小乘之三法印而稱大乘一法印。根據大品般若經卷十七深奧品與法華經卷一方便品所説,諸法實相唯佛所自證究盡,非名字、語言所能顯示。蓋外道、聲聞等亦皆期望就諸法究明其真實相,然般若等經則以彼等所説未達究盡,而以不可得空為第一義真實諦。
大智度論卷十八認為諸法實相即般若波羅蜜。謂世俗所説之諸法實相,僅為安國保家,並非真實;外道所説之諸法實相,皆墮於邪見法中,心有愛着,故非真實;聲聞法中雖以無常、苦、空、無我等觀諸法之實相,然彼等僅自求解脱老、病、死苦,不為一切眾生,不具足智慧,故未能究盡實相;唯有菩薩於初發心即發大弘誓,起大慈悲,供養一切諸佛,以大利智捨棄淨觀不淨觀、樂觀苦觀等妄見心力之諸觀,而觀諸法之非淨非不淨,乃至非我非無我;復舍如上諸觀,達於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此乃究竟之諸法實相。
中論卷三觀法品、大智度論卷十五、思惟略要法等,亦以遠離不生、不滅、不斷、不常等諸戲論,心行處滅,即諸法實相。三論宗嘉祥大師於大乘玄論卷四謂,實相乃般若實智之所照。天台宗智顗於摩訶止觀卷一上謂,實相圓頓止觀所觀之境。蓋中論與大智度論皆説‘畢竟空’為諸法實相,而智顗卻以中道為實相,並於法華經玄義卷八下、卷九上舉出十二種實相之異名,例如妙有、如如、虛空佛性、非有非無中道等。
故各宗對諸法實相之解釋紛紜,另如淨土宗以阿彌陀佛之名號為諸法實相,真言宗以阿字本不生為諸法實相,華嚴宗以一真法界為諸法實相,法相宗以圓成實性為諸法實相,成實宗以皆空為諸法實相,有部宗以苦、空、無常、無我為諸法實相。
諸大乘思想中,最能獨立表現諸法實相説者,首推龍樹系之教義,其下又分立中論與大智度論兩派。茲列舉承襲此二思潮之三論宗與天台宗以説明之:
(一)三論宗,依般若經説,特重中論(大三○·一中)‘: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之八不頌文。認為不可得空為諸法實相,此乃超越肯定、否定的絕對否定之不思議之理;亦即以為破盡一切迷妄時,即見不可得之真理。
(二)天台宗對諸法實相有三重解釋:(1)初重,認為依因緣所生之一切現象(諸法),系依因緣假現而無實體者;因諸法之本質為空理(實相),故稱諸法實相。(2)第二重,空與有之一切稱為諸法,另立超越空與有,而絕對肯定之中道之理(實相),此即為諸法實相。(三)第三重,現象世界之一切事事物物契合即空、即假、即中三諦之實相之理,此乃諸法即實相,而謂諸法實相。以上前二重系大乘偏教(偏於一邊之教,指小乘及大乘中之權教)之説法;後一重乃大乘圓教之説法。
此外,禪宗認為,諸法實相指諸佛或歷代祖師悟道表現之本來面目。[大寶積經卷七十八具善根品、諸法無行經、佛藏經卷上諸法實相品、坐禪三昧經卷下、大日經疏卷一、大乘大義章卷中、注維摩經卷二、法華義記卷二、四念處卷三、三論玄義、宗鏡錄卷四|十]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