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全域旅遊

(空間全景化的系統旅遊)

鎖定
全域旅遊,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以旅遊業為優勢產業,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資源尤其是旅遊資源相關產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政策法規文明素質等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以旅遊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協調發展理念和模式。 [1] 
“全域旅遊”是空間全景化的系統旅遊,是跳出傳統旅遊謀劃現代旅遊、跳出小旅遊謀劃大旅遊。全域旅遊強調把整個區域作為旅遊區進行打造,把全域作為旅遊發展的載體和平台,使旅遊成為常態化生活方式;從全要素、全行業、全過程、全方位、全時空等角度推進旅遊產業發展,實現旅遊景觀全域優化、旅遊服務全域配套、旅遊治理全域覆蓋、旅遊產業全域聯動和旅遊成果全民共享。 [2] 
中文名
全域旅遊
外文名
all-for-one tourism
類    型
旅遊
意    義
美麗鄉村建設、地區經濟增長

全域旅遊主要意義

全域旅遊
全域旅遊(6張)
發展全域旅遊具有重要意義。
其一,全域旅遊是推進旅遊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當前,我國旅遊業發展面臨從旅遊資源開發經營管理市場環境等一系列挑戰,新的發展形勢要求旅遊業必須改變傳統的發展模式,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通過發展全域旅遊,可以有效推進旅遊業轉型升級。 [2] 
其二,全域旅遊是加速旅遊管理體制改革的必要手段。從旅遊業發展現實來看,旅遊活動已經遠遠超越旅遊管理的範疇,旅遊管理從單一部門行為到由政府機構統籌管理轉變是必然選擇。通過發展全域旅遊,可以加速旅遊管理體制的轉變。 [2] 
其三,全域旅遊是解決旅遊供給不足的有力抓手。隨着大眾旅遊時代的到來和交通通訊技術的發展,人們的旅遊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只有從全域整體優化旅遊供給才能有效滿足遊客需求。 [2] 

全域旅遊發展架構

全域旅遊發展要着眼於市場要素的配置,有的放矢,破“全”、立“邏輯”、找“抓手”、達“目標”,全域旅遊發展本質將其發展架構總結為“三網、兩+、五層次”。

全域旅遊架構

旅遊交通、旅遊公共服務智慧旅遊三個網的發展,構成了景區全域化發展的一層結構;全域旅遊是融合區域水利、農業、工業、文化等資源優勢,在創意設計與優勢資源整合基礎上,利用“互聯網+“與“旅遊+ “ 概念提升休閒遊憩交互體驗,形成自主旅遊生態圈,進而撬動旅遊發展結構的變革,用“旅遊+”包裝項目,用互聯網刺激和提升項目;全域旅遊是集景區、鄉村、綜合體、小鎮、城市這五個層面都涉及到的旅遊發展結構,景區景點要結合鄉村、結合綜合體、結合小鎮、結合城市,形成全域旅遊的發展架構。

全域旅遊本質

準確把握全域旅遊內涵特徵與發展架構,是有效落實全域旅遊戰略目標的基本前提。深入剖析全域旅遊的概念內涵,其本質特徵主要體現於全局性、空間性、帶動性、整合性和共享性五個方面。全域旅遊是一種區域旅遊發展理念,更是一種旅遊發展價值追求。要以質量價值目標、治理價值目標和共享價值目標作為我國全域旅遊發展的價值追求,以增強我國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3] 

全域旅遊認識

全域旅遊是對當前景區景點旅遊方式的重要變革,賦予了旅遊新的內涵,標誌着旅遊業發展進入了嶄新階段。但各地在發展全域旅遊的過程中,尚需深化幾個認識,把握好關鍵點。
第一,全域旅遊不是到處搞旅遊開發、到處建設景區景點。全域旅遊強調的是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突出合理佈局和保護性開發。要認識到,全域旅遊到處都是風景而非到處是景區景點,到處都有接待服務而非到處都是賓館飯店,真正做到該保護的地方保護得更好,可開發的地方開發得更好。
第二,全域旅遊不是同一模式發展,沒有條件的不可盲目大幹。國家旅遊局提出了全域旅遊示範區的一系列標準,這是示範區共同達到的基本要求,但並不是説全域旅遊要按照一個模子建設。全域旅遊的發展有多種模式和路徑,各地應在把握中央和省委要求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特色積極探索
第三,全域旅遊不是全面同步建設。全域旅遊注重區域協調、統籌建設,要求協調好旅遊與社會經濟其他部門、旅遊區與生態區文化區等的關係,使得區域內的建設有空間層次和時間序列,形成差異化發展,避免惡性競爭
第四,全域旅遊不是包羅萬象的戰略。全域旅遊建設要圍繞旅遊業切實進行改革創新,更好發揮旅遊業的綜合優勢和帶動作用,不能不加選擇地搞“旅遊+”,必須結合實際、認真規劃、細緻部署,否則就會適得其反。 [2] 

全域旅遊發展目的

發展全域旅遊旨在不斷提升旅遊業現代化、集約化、品質化、國際化水平,更好滿足旅遊市場消費需求,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對一定區域而言,就是全方位提升、打造全域旅遊目的地。全域旅遊目的地指的就是一個旅遊相關要素配置完備、能夠全面滿足遊客體驗需求的綜合性旅遊目的地、開放式旅遊目的地,是一個能夠全面動員(資源)、立足全面創新(產品)、可以全面滿足(需求)的旅遊目的地。從實踐的角度,以城市(鎮)為全域旅遊目的地的空間尺度最為適宜。

全域旅遊發展狀況

全域旅遊在2018年已被菏澤市根據要求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要求“統籌整合全市A級景區旅遊資源,打造精品線路,創新營銷宣傳模式,推動全域旅遊加快發展”。 [4] 
單縣浮龍湖項目是菏澤市全域旅遊發展的重要一環。浮龍湖旅遊度假區規劃面積58.6平方公里,是單縣“一城兩區”中重要“一區”,是單縣文化旅遊商貿物流兩大中心之一。 [5]  浮崗鎮招引中美華爾建設浮龍湖生態旅遊度假項目,對浮龍湖進行整體提升打造。 [6] 

全域旅遊八個方面重點任務

2018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就加快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全面優化旅遊發展環境,走全域旅遊發展的新路子作出部署。 [7] 
一是推進融合發展,創新產品供給。做好“旅遊+”,推動旅遊與城鎮化、工業化以及商貿業、農業、林業、水利等融合發展。
二是加強旅遊服務,提升滿意指數。以標準化提升服務品質,以品牌化提升滿意度,推進服務智能化。
三是加強基礎配套,提升公共服務。紮實推進“廁所革命”,構建暢達便捷交通網絡
四是加強環境保護,推進共建共享。推進全域環境整治,大力推進旅遊扶貧和旅遊富民。
五是實施系統營銷,塑造品牌形象。把營銷工作納入全域旅遊發展大局,堅持以需求為導向,實施品牌戰略
六是加強規劃工作,實施科學發展。將旅遊發展作為重要內容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城鄉建設等相關規劃中,完善旅遊規劃體系。
七是創新體制機制,完善治理體系。推進旅遊管理體制改革,加強旅遊綜合執法,創新旅遊協調參與機制。
八是強化政策支持,認真組織實施。進一步加強財政金融、用海用地、人才保障和專業支持,優化全域旅遊發展政策環境 [7] 

全域旅遊開發模式

全域旅遊1、龍頭景區帶動型

依託龍頭景區作為吸引核和動力源,按照發展全域旅遊的要求,圍繞龍頭景區部署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旅遊產品和景區,調整各部門服務旅遊、優化環境的職責,形成“綜合產業綜合抓”的工作機制,推進“景城一體化發展”。以龍頭景區帶動地方旅遊業一體化發展,以龍頭景區推動旅遊業與相關產業融合,以龍頭景區帶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8] 

全域旅遊2、城市全域輻射型

以城市旅遊目的地為主體,依託旅遊城市知名旅遊品牌、優質的旅遊產品、便利的旅遊交通、完善的配套服務,以都市旅遊輻射帶動全域旅遊,推動旅遊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等“多規合一”;促進城鄉旅遊互動和城鄉一體化發展,形成城鄉互補、優勢互動的城鄉旅遊大市場。按照“旅遊引領、融合發展、共建共享、提升價值”的思路,推動旅遊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環保規劃等“多規合一”,以旅遊引領新型城鎮化 [8] 

全域旅遊3、全域景區發展型

把整個區域看作一個大景區來規劃、建設、管理和營銷。按照全地域覆蓋、全資源整合、全領域互動、全社會參與的原則,深入開展全域旅遊建設,推進旅遊城鎮、旅遊村落、風景庭院、風景園區、風景廠礦、風景道等建設,實現“處處是景、時時見景”的城鄉旅遊風貌。 [8] 

全域旅遊4、特色資源驅動型

以區域內普遍存在的高品質自然及人文旅遊資源為基礎,推動自然資源與民族文化資源相結合,與大眾健康、文化、科技、體育等相關產業共生共榮,謀劃一批健康養生、避暑休閒、度假療養、山地體育、汽車露營旅遊新業態,帶動區域旅遊業發展,形成特色旅遊目的地。 [8] 

全域旅遊5、產業深度融合型

以“旅遊+”和“+旅遊”為途徑,大力推進旅遊業與一、二、三產業的融合,以及與文化、商貿、科教、體育、宗教、養生、教育、科研等行業的深度融合,規劃開發出一批文化休閒、生態觀光、商務會展、休閒度假鄉村旅遊等跨界產品,推動全域旅遊要素深度整合,進一步提升區域旅遊業整體實力和競爭力。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