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渡橋之戰

鎖定
中渡橋之戰,又名“滹沱河之戰”,是指後晉開運三年(946年)十一月,後晉北面行營軍與契丹軍隊在恆州城南的中渡橋附近爆發的一系列戰役。
契丹兩次南下攻晉受挫,不甘罷休,而晉廷恃陽城之捷,輕視契丹,欲伺機北伐。開運三年(946年)秋,契丹幽州趙延壽瀛洲劉延祚詐降。十月,晉帝石重貴不察真偽,派杜重威率軍二十萬北上接應。杜重威北進至瀛洲遇挫後,一路南遁至恆州滹沱河南岸,與契丹主耶律德光親率的契丹大軍夾河對峙近半個月。耶律德光對消極防禦的晉軍開展了包抄戰術和心理戰,迫使晉軍主帥杜重威在糧盡被圍和重利引誘的情況下脅迫全軍投降契丹。 [1-2]  [44] 
此戰是契丹與後晉第三次戰爭中的關鍵一戰。此戰後,耶律德光抓住機會,乘勢南下,後晉各鎮多望風而降,加之京師大梁禁軍防禦力量空虛,十二月,契丹軍以降將張彥澤數千騎攻破大梁,石重貴出降,後晉滅亡。 [2]  [21]  [29] 
名    稱
中渡橋之戰
發生時間
946年12月23日 至 947年1月4日(開運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至十二月初十日轉化為西曆) [28] 
地    點
恆州(今河北正定)
參戰方
後晉、契丹(遼)
結    果
後晉北面行營軍全軍向契丹投降
參戰方兵力
晉軍約二十萬(《遼史》記載一説為三十萬,一説為十萬。然而其後記載杜重威是率軍二十萬投降,可見參與北伐晉軍至少二十萬) [1]  [15]  [31]  [36] 
契丹軍約二十萬(《資治通鑑》記載為契丹全國之軍) [30] 
主要指揮官
杜重威(北面行營主帥)
李守貞(北面行營都監)
耶律德光(契丹軍主帥)
別    名
中度橋之戰
滹沱河之戰

中渡橋之戰戰爭背景

晉帝石重貴在連續取得戚城之戰白團衞村之戰勝利後,盲目驕傲輕敵,認為契丹南侵不足為慮,遂免除了主張與契丹媾和的重臣桑維翰樞密使中書令職務,並重賞在恆、相、定諸州前線對抗契丹的北面行營李守貞皇甫遇張彥澤諸將,同時在各道徵集兵馬,擴大騎兵隊伍,向北面行營駐守的定、易、恆州運送軍糧,以供戰事需要。然而,當年自六月積雨不斷,道路泥濘,給大軍出行及軍糧運送造成不小的困難。 [10] 
開運三年(946)十月,石重貴以外戚杜重威為北面行營都指揮使,李守貞為北面行營都監,命其在魏州會和後,共領兵二十餘萬人北伐。 [1] 

中渡橋之戰戰爭起因

瀛州和莫州地理位置 瀛州和莫州地理位置
石重貴在白團衞村之戰大勝後,乘勝再次遣使出使契丹,提出恢復稱臣,並謙卑謝過。然而契丹主耶律德光不滿足晉廷條件,要求提升出使規格,並要求割讓鎮、定兩道。晉廷亦無法接受這一條件,兩國議和失敗。 [9] 
契丹本次南下前,一改往日深入黃河沿岸的戰術,採取誘敵深入的辦法,試圖將後晉軍隊引入幽州內部進行圍殲。契丹主分別於七月命平盧節度使趙延壽詐降並請求晉軍北上接應,九月再指使瀛州刺史劉延祚向後晉樂壽監軍王巒送去書信,請求舉城內附。後晉深知瀛、莫二州的重要地位,因為獲此二州後晉就能阻敵長驅魏州,保證黃河南岸的安全。同時邊地守將王巒與天雄節度使中書令杜重威多次向晉廷上奏,聲稱瀛(今河北河間)、莫(今河北任丘北)乘此可取。後晉的深州刺史慕容遷也在此時向朝廷獻上《瀛莫圖》。因此石重貴“欲發大兵迎趙延壽及延祚”並趁勢北征。後晉出帝在北征的敕榜中豪言:“專發大軍,往平黠虜。先取瀛、莫,安定關南;次復幽燕,蕩平塞北。”意圖乘機一舉消滅契丹。 [1] 

中渡橋之戰戰爭經過

中渡橋之戰戰爭前期

開運三年(946年)十一月初一日,契丹再次南下。十二日,杜重威領北面行營軍到瀛洲城下,城門大開,杜重威害怕城內設有伏兵,竟不敢前進。隨後,杜重威聽聞契丹守將高謨翰領兵撤退,遂遣北面行營馬軍都指揮使梁漢璋率兩千騎兵追擊,反被五千契丹軍於南陽務(今河北肅寧縣東北)一舉殲滅後, [22]  杜重威只敢一路南逃,面對請降的束城等縣,杜重威既不安撫百姓,也不組織他們反抗契丹,反而是放火焚燒百姓的房屋,劫掠婦女,一味向南撤退。 [8] 
契丹見後晉軍只是南退,就抓住時機大舉南下,經過易(今河北易縣)、定(今河北定州)諸州直向恆州(今河北正定縣)進發。杜重威部退至武強(今河北武強縣)後,還打算沿冀州(今河北冀州)、貝州(今河北清河縣)繼續南逃。此時後晉戍守恆州的彰德節度使張彥澤引兵與杜重威匯合,並詳説了破契丹之法(一説是張彥澤已叛變,故意引杜重威至恆州 [23]  ),杜重威才引兵向西,以張彥澤部為前鋒,沿滹沱河向恆州進發。 [11] 

中渡橋之戰對峙中渡橋

開運三年(946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杜重威部抵達中渡橋(有名“中度橋”,今河北正定縣東南的滹沱河橋),而橋早已被契丹軍佔領,張彥澤遂率騎兵進攻。契丹軍不敵,燒橋後退至滹沱河北岸。此時晉軍與契丹軍在滹沱河南北兩岸相互對峙,杜重威扼守在滹沱河以南,而滹沱河以北的恆州城仍然為晉軍屯守。臨時撤退到滹沱河以北的契丹軍正處於被晉軍南北夾擊的狀態,戰爭態勢對契丹軍非常不利。契丹主耶律德光和諸將皆有意撤退,但耶律圖魯窘進諫,認為勞師遠征不可無功而返,其次契丹軍為騎兵機動性強,可以觀敵而動,再派輕騎斷晉軍糧道,採取包抄戰術,切斷敵軍餉道來打亂敵軍部署從而取勝。 [2]  [15]  之後耶律德光見杜重威部在南岸開始安營紮寨,知其暫無進攻之意,遂留在北岸觀望。 [12] 
此時磁州刺史兼北面轉運使李谷向杜重威建議搶渡滹沱河,即先與恆州守軍密約舉火為號,然後趁天黑向滹沱河底投置“三股木”,鋪上細柴雜草和碎土即成便橋,再派死士通過便橋,砍進敵營,內外夾攻,一舉擊潰契丹軍。該方案正是擊敗契丹切實可行的主張,也得到了北面行營眾將領的支持,但主帥杜重威拒不接受,反而派主戰的李谷南下懷(今河南沁陽)、孟(今河南孟州)二州督運軍糧。杜重威身為皇親國戚,地位尊崇,又深受皇帝寵幸,手下偏將都只是節度使一級,眾將只能討好主帥,再無人敢進言進攻。杜重威在營內只是置酒作樂,很少過問軍事,並命大軍繼續駐紮在原地,毫無進取之意。 [13] 
十一月底,耶律德光采納耶律圖魯窘的建議,一方面派趙延壽等率精卒阻止北面行營軍渡過滹沱河,一方面派蕭翰劉重進等率一百多騎兵和部分步卒渡過滹沱河上游而沿太行上東側繞至北面行營軍後路,斷絕後晉軍隊運輸糧餉及後撤的道路。晉軍派出的砍柴士卒都被生擒,偶爾有逃回來的,也異口同聲地誇大南下的契丹騎兵的眾多和強大,使得北面行營內部軍心惶惶。契丹蕭翰等突襲欒城(今河北省欒城縣),城裏後晉守軍一千餘人,根本沒想到契丹軍會到這裏,措手不及,狼狽投降。契丹軍繼續南下,將俘虜的漢人平民在臉上刺上“奉敕不殺”後,釋放他們南下逃生。後晉北上運送糧草的車伕看到這些面上刺字的人,都心膽俱裂,拋棄車輛,四散逃亡,這使得後晉前線的糧草供應愈發困難。 [14] 

中渡橋之戰搶渡滹沱河

《五代史演義》後晉重臣繡像圖 《五代史演義》後晉重臣繡像圖
開運三年(946年)十二月初一日,李谷向晉廷密奏,指出北面行營軍情勢危急,建議石重貴御駕前去滑州。初三日,石重貴才知道北伐的大軍已退到中渡橋,後又接到李谷的奏報,瞭解到前線危急。初四日,晉廷收到杜重威請求増兵的書信,此時京師兵力已經枯竭,石重貴將皇宮守衞的數百人悉數派往前線。至此,大梁(今河南開封)城內宿衞禁軍幾乎全部派往前線,這使得京城中人心惶惶。石重貴又緊急徵調黃河以北各州以及滑(今河南滑縣)、孟(今河南孟州)、澤(今山西晉城)、潞(今山西長治)等州五十萬糧草運往北面行營軍大營,運糧詔令催促甚急。 [16] 
十二月五日,杜重威再次派人回京告急。使者在返回大營的途中,被契丹軍擒獲,自此杜重威與朝廷的聯繫中斷。此時石重貴打算親征,但為契丹軍隊已經深入趙州境內,晉軍腹背受敵,處境艱難。但杜重威所掌握的後晉大軍還未受到嚴重損失,恆、易、定等州仍為晉軍控制,仍有與契丹一戰之力。
初六日,北面行營的奉國都指揮使王清認為晉軍堅守近十日都無寸進之功,大軍糧草轉運困難,餘糧告急。而營內糧食一旦耗盡,則晉軍必然潰散,大軍苦守中渡橋已經無益。反觀恆州城距離營寨只有五里,近在咫尺,只需搶渡滹沱河,大軍進入恆州城就可扭轉“營孤食盡”的劣勢,遂向主帥杜重威建議説:“我親率步兵兩千人,充當前鋒,奪取中度橋,殺開一條血路。大帥則率各路人馬在後跟進,一起挺進恆州城,則眼前的危機就可破解。”杜重威採納王清建議,命其與北面行營步軍左廂都指揮使宋彥筠一起領軍搶渡滹沱河,但宋彥筠作戰失利退回滹沱河南岸,獨留王清在北岸與契丹鏖戰。王清部一戰就奪橋成功,甚至略微逼退守橋的契丹軍,並在北岸列陣迎敵,然而杜重威大軍並沒有跟上來,契丹軍遂將王清部圍困。王清多次請求杜重威援助,但杜重威置之不理,王清被契丹守橋的步兵大將趙延壽擊殺,其部眾終因寡不敵眾全部犧牲,契丹更是用王清部的屍骸在滹沱河北岸築成京觀,打擊晉軍士氣。後晉部分官兵企圖挽救危局的行動再次失敗,行營諸將及各路兵馬更不滿杜重威見死不救,士氣受到嚴重打擊。 [17]  [20]  [34-35] 

中渡橋之戰陣前投敵

契丹先鋒趙延壽 契丹先鋒趙延壽 [27]
開運三年(946年)十二月初八日,契丹軍把後晉北面行營遙遙包圍,斷絕跟外界的音信和交通,大營糧食就要吃完。主帥杜重威、監軍李守貞以及步軍左廂都指揮使宋彥筠,一致同意向契丹軍投降。杜重威暗中派心腹前去契丹主耶律德光的營帳約定賞賜。耶律德光承諾支持杜重威當皇帝,強調説:“趙延壽的威望一向不夠,恐怕中原人不服。杜重威真的來歸降,就教他做中原之主。”杜重威大喜,遂決定投降。 [18] 
當月初十日,杜重威在帥帳設下埋伏,召集全體將領,拿出早已寫好的降表傳閲眾將,並命大家簽名。將領們驚愕之餘只有服從命令。隨後,杜重威派閣門使高勳前往耶律德光的御帳呈遞降書。當天,杜重威下令全軍出營列陣,官兵們歡呼跳躍,認為將要發動攻擊。杜重威親自向大家解釋説:“我們的糧食已經吃完,走投無路,只有和你們另找出路!”命全軍卸甲投降,官兵們悲傷哀慟,哭聲震動四野。
耶律德光同時賜給趙延壽和杜重威代表皇帝身份的赭袍,並派趙延壽着赭袍到後晉大營慰問晉軍。杜重威率所有將領親到趙延壽馬前迎接,隨後杜重威也着赭袍巡視晉軍。趙、杜二人都有南面稱帝之心,耶律德光同時賜給兩人赭袍,可見這只是戲耍兩人,並無扶植二人成為中原之主的意思。隨後,耶律德光下詔任命杜重威為太傅,鄴都留守,李守貞為司徒,天平軍節度使,其餘諸將仍擔任舊職,並將杜重威部下兵馬分了一半由趙延壽統帥。杜重威引耶律德光大軍到恆州城下,親自勸降順國節度使王周,王周遂獻城投降。 [19]  [33] 

中渡橋之戰戰爭結果

此階段除河東節度使劉知遠的軍隊留守原地外,北面行營實際是匯合了北部諸道藩鎮兵和全部禁軍,幾乎是後晉全部軍力,而在其投降契丹後,後晉數日後即滅亡,可見此階段的北面行營軍是可以關乎後晉政權走向的決定性力量。而杜重威在北上和駐守期間又不停上奏請求增派更多軍隊,晉廷不得已將全部宮衞禁軍再調至杜重威麾下,致使京師大梁防務空虛。杜重威率後晉幾乎全部兵力卻一直在滹沱河南岸按兵不動,最終在內外斷絕、糧食殆盡的情況下向契丹投降。而在其投降後,引導契丹軍迫使河北恆、代、易等各州一一歸降,耶律德光亦抓住時機,乘勢南下入汴。此時杜重威所率領的北面行營軍竟成為契丹滅亡後晉王朝的先鋒軍。 [1] 
晉軍先後遭受了瀛州大敗,中渡橋大敗,而後北面行營全軍投敵,河北各雄藩望風而降,大大激起契丹滅晉之心,耶律德光裹脅後晉降卒數日之後便攻破大梁,石重貴無奈開城出降,後晉滅亡。耶律德光於大同元年(947年)二月,建國號大遼。 [2] 

中渡橋之戰戰爭評價

後晉大將王清:①軍去常山五里,守株於此,營孤食盡,將若之何!請以步兵二千為前鋒,奪橋開路,公可率諸軍繼之,期入常山,必濟矣。 [6]  ②上將握兵,坐觀吾輩困急而不救,此必有異志。吾輩當以死報國耳! [7] 
歐陽修:①少帝以中人之才,嗣將墜之業,屬上天不祐,仍歲大飢,尚或絕強敵之歡盟,鄙輔臣之謀略。奢淫自縱,謂有泰山之安;委託非人,坐受平陽之辱。 [37]  ②方晉兵之降虜也,士卒初不知,及使解甲,哭聲震天,即降豈其欲哉! [38] 
洪邁:契丹伐晉連年,晉拒之,每戰必勝。其後,杜重威陰謀欲降,命將士出陳於外,士皆踴躍,以為出戰,既令解甲,士皆慟哭,聲振原野……乃知忠義之士,世未嘗無之,特時運使然耳。 [32] 
胡三省:①高行周符彥卿,一時名將也。滑、澶及河陽,河津之要也。使晉主能用李谷之言,安得有張彥澤輕騎入汴之禍乎!②強寇深入,諸軍孤危,而驛報七日始達,晉之為兵可知矣。③(桑維翰)言晉必亡,宗廟不祀。蓋晉氏之亡,不獨桑維翰知之,通國之皆知之。④李縠為杜威晝畫計而不行,猶可曰言之易而行之難。至於王清力戰而救,則其欲賣國以圖已利,心跡呈露,人皆知之矣。⑤契丹主非特戲杜威、趙延壽也,亦以愚晉軍。彼其心知軍之不誠服也,駕言將以華人為中國主,是二人者必居一於此。晉人謂喪君有君,皆華人也,夫是以不生心,其計巧矣。 [4] 
王夫之:①而延廣罷去,留守西京,悲憤無聊,唯自縱酒;桑維翰固爭於重貴,復奉表稱臣以示弱,然後孫方簡一叛,大舉入寇,而重貴為俘。繇此觀之,契丹何遽不可拒?延廣何咎?而維翰之貽害於中國,促亡於石氏,其可以一時苟且之人情,頌其須臾之安,而貰其滔天之罪哉?②今且責知遠之擁兵晉陽,不以一矢救重貴之危,而知遠無辭。雖然,豈盡然哉?李守貞、杜重威、張彥澤,兵力之彊,與不相上下,而交懷忮害之心;桑維翰居中持柄,怙契丹以制藩帥;石重貴輕躁以畜厚疑,前卻無恆,力趨於敗;天之所壞,不可支也,徒以身殉,俱碎而已。 [5] 
中國曆代戰爭史》編者:①晉主石重貴立於危難之中,不但不能繼承石敬瑭與桑維翰所定之遺策,且當時內政失修,強敵犯境,藩鎮專橫,天災流行……且晉主處此艱危存亡之秋,不但不能警惕奮發,反安於享樂,奢淫自縱。其臣僚中僅桑維翰較有才氣,且勇於負責;其餘均顢頇無能,爭權奪利,私心自用。晉主則遠賢拒諫,善惡不分,故終不免於亡國被俘。②其所屬諸將,大多才能短絀,既無兵學修養及統御指揮能力,又無衝鋒陷陣愛國犧牲精神;貪生怕死,利令智昏;甚至賣國求榮,厚顏事敵:如杜重威、李守貞等輩,即其代表。③晉第二次北伐時,晉軍在中度橋如能稍採積極行動,契丹必即行撤退,蓋契丹乃採機動戰術,有機可乘則進,無機可乘則退也。但杜重威、李守貞等竟在距正定五里之處,築壘防禦,且拒絕部下進攻之建議,一面不斷請求增援,一面終日飲酒作樂,對敵之一切活動均視若無睹。待食盡途窮,即解甲投降。而晉主對重威等之行動,亦不加聞問,對其請援則悉髮禁衞之兵赴之。天地間竟有如此大軍統帥,亦竟有如此糊塗之皇帝,真咄咄怪事也。 [3] 

中渡橋之戰戰爭影響

中渡橋一戰對後晉和契丹均意義重大,持續三年的戰爭,無論是對中原漢族,還是對契丹民族,都帶來了深重災難。沉重的戰爭負擔不僅極大地消耗了兩國寶貴的資源,破壞了社會的穩定,而且制約了兩國經濟的發展。 [26] 
於後晉來説,中渡橋之戰的失敗,致使晉廷喪失絕大部分軍事力量,直接導致後晉政權的滅亡。此戰後,契丹騎兵於黃河南北兩岸大肆“打草谷”,自東、西兩畿及鄭、滑、曹、濮數百里間,丁壯被殺,婦女被掠, 財畜殆盡。雖然契丹僅佔據開封兩月後就北還,但其在離去時,大肆破壞河北諸鎮,掠奪大量人口和馬匹,對中原之地的經濟和文化破壞嚴重。 [24] 
對於契丹來説,契丹統治燕雲十六州之地已近十年,內有傀儡趙延壽等之協助,外有晉臣楊光遠之勾結,其對晉方軍政腐敗,臣僚離心之情形應有所認識。然其在戰場上先後經歷馬家口之戰戚城之戰白團衞村之戰的慘敗,契丹在本次戰役之前對晉軍始終懷有畏懼之心。此外,晉軍下級軍官及士兵戰鬥力尚強,加之後晉相對契丹有着更為先進的文化,使得契丹君臣不敢輕啓亡晉之念。然而此戰中晉北面行營全軍出降,使得契丹對晉之觀念大變,而陡起滅晉之決心。 [3]  契丹主耶律德光乘中渡橋之勝,滅後晉而建大遼,實現了遼太祖的夙願,並完成了遼代最後一次大規模的領土擴張,最終奠定了大遼帝國的遼闊疆域。其次在南下和北歸過程中,耶律德光除擄掠人口財寶外,還吸納裹挾了大量漢地的知識分子、以及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在客觀上促進了漢文化的傳播與推廣、推動契丹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25-26] 

中渡橋之戰歷史爭議

關於杜重威統領的北面行營軍的人數
《新五代史》在《杜重威傳》中記載“臣以晉軍十萬先降”, [36]  可見北面行營軍至少有十萬。《遼史》中有多處記載,在《耶律圖魯窘傳》中記載“杜重威擁十萬餘眾拒滹沱橋”, [15]  而在《太宗本紀》中則記載“杜重威、李守貞、張彥澤等率所部二十萬眾來降”, [31]  張彥澤所部為騎兵,兵力大概在兩千左右,這一點在《資治通鑑》 [41]  《舊五代史》 [21]  [39]  《新五代史》 [40]  《遼史》 [29]  等可以相互驗證,故而張彥澤部的援兵並不影響我們對北面行營軍的估計。賈垚在《五代北面行營研究》中指出本次北伐的北面行營軍包括了北部諸道藩鎮兵和全部禁軍,並結合之後的軍力討論,認為北面行營的人數應在二十萬左右。 [1] 
根據北面行營軍投降的過程分析,主帥杜重威和監軍李守貞投敵前沒有知會眾將,而是先暗自聯繫契丹主商量投降事宜,在得到契丹主承諾後才在帥帳安排伏兵後召集諸將, [18]  雖然可能有邀取重利之嫌,但亦很有可能是杜重威認為諸將未必都支持自己投敵。故而杜重威可能實際完全控制了一半的北面行營軍,比如禁軍以及隸屬其麾下的天雄軍,而其他的藩鎮軍只是在其指揮作戰時是完全聽命的, [43]  未必能聽從命令一起投敵,所以才有眾將在帥帳驚愕後被迫俯首聽命和軍士聽到投降後痛哭流涕, [19]  [42]  可見投降契丹這一命令並非人心所向,所以也有一種可能是:杜重威“以晉軍十萬先降”,而其他諸將的近十萬兵士是被裹挾而後降。 [36]  [1] 
參考資料
  • 1.    賈垚. 五代北面行營研究[D].西北師範大學,2019.51-53.
  • 2.    洪緯. 10世紀契丹南下軍事經略研究[D].吉林大學,2022:52-63,122-123,126-131.
  • 3.    台灣三軍大學.《中國曆代戰爭史·第十冊》:軍事譯文出版社,1983:256-274.
  • 4.    胡三省注資治通鑑-資治通鑑卷第二百八十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6-06]
  • 5.    讀通鑑論(清)王夫之-五代下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6-06]
  • 6.    《舊五代史·卷第九十五·列傳第十》:(王清)謂重威曰:“軍去常山五里,守株於此,營孤食盡,將若之何!請以步兵二千為前鋒,奪橋開路,公可率諸軍繼之,期入常山,必濟矣。”
  • 7.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八十五》:清謂其眾曰:“上將握兵,坐觀吾輩困急而不救,此必有異志。吾輩當以死報國耳!”眾感其言,莫有退者,至幕,戰不息。契丹以新兵繼之,清及眾士盡死,由是諸軍皆奪氣。
  • 8.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八十五》:己亥,杜威等至瀛州,城門洞啓,寂若無人,威等不敢進。聞契丹將高謨翰先已引兵潛出,威遣梁漢璋將二千騎追之,遇契丹於南陽務,敗死。威等聞之,引兵而南。時束城等數縣請降,威等焚其廬舍,掠其婦女而還。
  • 9.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八十四》:桑維翰屢勸帝復請和於契丹以紓國患,帝假開封軍將張暉供奉官,使奉表稱臣詣契丹,卑辭謝過。契丹主曰:"使景延廣、桑維翰自來,仍割鎮、定兩道隸我,則可和。"朝廷以契丹語忿,謂其無和意,乃止。及契丹主入大梁,謂李崧等曰:"曏使晉使再來,則南北不戰矣。"
  • 10.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八十五》:冬,十月,辛未,以威為北面行營都招討使,以守貞為兵馬都監,泰寧節度使安審琦為左右廂都指揮使,武寧節度使符彥卿為馬軍左廂都指揮使,義成節度使皇甫遇為馬軍右廂都指揮使,永清節度使梁漢璋為馬軍都排陳使,前威勝節度使宋彥筠為步軍左廂都指揮使,奉國左廂都指揮使王饒為步軍右廂都指揮使,洺州團練使薛懷讓為先鋒都指揮使。仍下敕榜曰:"專發大軍,往平黠虜。先取瀛、莫,安定關南;次復幽燕,蕩平塞北。"又曰:"有能擒獲虜主者,除上鎮節度使,賞錢萬緡,絹萬匹,銀萬兩。"時自六月積雨,至是未止,軍行及饋運者甚艱苦。
  • 11.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八十五》:契丹主大舉入寇,自易、定趣恆州。杜威等至武強,聞之,將自冀、貝而南。彰德節度使張彥澤時在恆州,引兵會之,言契丹可破之狀。威等乃復趣恆州,以彥澤為前鋒。
  • 12.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八十五》:甲寅,威等至中度橋,契丹已據橋。彥澤帥騎爭之,契丹焚橋而退。晉兵與契丹夾滹沱而軍。始,契丹見晉軍大至,又爭橋不勝,恐晉軍急渡滹沱,與恆州合勢擊之,議引兵還。及聞晉軍築壘為持久之計,遂不去。
  • 13.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八十五》:杜威雖以貴戚為上將,性懦怯。偏裨皆節度使,但日相承迎,置酒作樂,罕議軍事。磁州刺史兼北面轉運使李谷説威及李守貞曰:"今大軍去恆州咫尺,煙火相望。若多以三股木置水中,積薪布土其上,橋可立成。密約城中舉火相應,夜募壯士斫虜營而入,表裏合勢,虜必遁逃。"諸將皆以為然,獨杜威不可,遣谷南至懷、孟督軍糧。
  • 14.    《契丹國志·卷二》:遼以大兵當晉軍之前,潛遣蕭翰將百騎出晉軍之後,斷晉糧道及歸路。樵採者遇之,悉為所掠,有逸歸者,皆稱遼師之盛。又獲晉民,皆黥其面,曰「奉勅不殺」,縱之南走,運夫在道遇之,皆棄車驚潰。
  • 15.    《遼史·卷第七十五·列傳第五》:從討石重貴,杜重威擁十萬餘眾拒滹沱橋,力戰數日,不得進。帝曰:“兩軍爭渡,人馬疲矣,計安出?”諸將請緩師,為後圖,帝然之。圖魯窘厲色進曰:“臣愚竊以為陛下樂於安逸,則謹守四境可也;既欲擴大疆宇,出師遠攻,詎能無廑聖慮。若中路而止,適為賊利,則必陷南京,夷屬邑。若此,則爭戰未已,吾民無奠枕之期矣。且彼步我騎,何慮不克!況漢人足力弱而行緩,如選輕鋭騎先絕其餉道,則事蔑不濟矣。”
  • 16.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八十五》:己未,帝始聞大軍屯中度。是夕,關勳至。庚申,杜威奏請益兵,詔悉發守宮禁者得數百人,赴之。又詔發河北及滑、孟、澤、潞芻糧五十萬詣軍前,督迫嚴急,所在鼎沸。辛酉,威又遣從者張祚等來告急,祚等還,為契丹所獲,自是朝廷與軍前聲問兩不相通。時宿衞兵皆在行營,人心懍懍,莫知為計。
  • 17.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八十五》:奉國都指揮使王清言於杜威曰:"今大軍去恆州五里,守此何為!營孤食盡,勢將自潰。請以步卒二千為前鋒,奪橋開道,公帥諸軍繼之。得入恆州,則無憂矣。"威許諾,遣清與宋彥筠俱進。清戰甚鋭,契丹不能支,勢小卻。諸將請以大軍繼之,威不許。彥筠為契丹所敗,浮水抵岸得免,因退走。清獨帥麾下陳於水北力戰,互有殺傷,屢請救於威,威竟不遣一騎助之。清謂其眾曰:"上將握兵,坐觀吾輩困急而不救,此必有異志。吾輩當以死報國耳!"眾感其言,莫有退者。至暮,戰不息。契丹以新兵繼之,清及士眾盡死。由是諸軍皆奪氣。
  • 18.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八十五》:甲子,契丹遙以兵環晉營,內外斷絕,軍中食且盡。杜威與李守貞、宋彥筠謀降契丹。威潛遣腹心詣契丹牙帳,邀求重賞。契丹主紿之曰:"趙延壽威望素淺,恐不能帝中國。汝果降者,當以汝為之。"威喜,遂定降計。
  • 19.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八十五》:丙寅,伏甲召諸將,出降表示之,使署名。諸將駭愕,莫敢言者,但唯唯聽命。威遣閣門使高勳齎詣契丹,契丹主賜詔慰納之。是日,威悉命軍士出陳於外,軍士皆踴躍,以為且戰,威親諭之曰:"今食盡塗窮,當與汝曹共求生計。"因命釋甲。軍士皆慟哭,聲振原野。威、守貞仍於眾中揚言:"主上失德,信任奸邪,猜忌於己。"聞者無不切齒。契丹主遣趙延壽衣赭袍至晉營慰撫士卒,曰:"彼皆汝物也。"杜威以下,皆迎謁於馬前,亦以赭袍衣威以示晉軍,其實皆戲之耳。以威為太傅,李守貞為司徒。威引契丹主至恆州城下,諭順國節度使王周以己降之狀,周亦出降。
  • 20.    《舊五代史·卷第九十五·列傳第十》:及至中渡橋,契丹已屯於北岸。自其月二十七日至十二月五日,軍不能解。時契丹至,留騎之精者以御我,分其弱者,自故靈都城緣其山足,涉滹沱之淺處,引眾而南,至趙郡,凡百餘里,斷我飛輓,且扼歸路。清知勢蹙,謂重威曰:“軍去常山五里,守株於此,營孤食盡,將若之何!請以步兵二千為前鋒,奪橋開路,公可率諸軍繼之,期入常山,必濟矣。”重威可之,遣宋彥筠俱行。清一擊獲其橋,契丹為之小卻,重威猶豫不進,密已貳於國矣。彥筠退走,清列陣北岸,嚴戒部曲。日暮,酣戰不息。契丹以生軍繼至,我軍無寸刃以益之,清與其下歿焉,時年五十三。契丹尋於所戰之地,築一京觀。
  • 21.    《舊五代史·卷第九十八·列傳第十三》:及王師降於中渡,契丹主遣彥澤統二千騎趨京師,以制少帝,且示公卿兆民以存撫之意。彥澤以是歲十二月十六日夜,自封丘門斬關而入,以兵圜宮城。翌日,遷帝於開封府舍,凡內帑奇貨,悉輦歸私邸,仍縱軍大掠,兩日方止。
  • 22.    《舊五代史·卷第九十五·列傳第十》:尋以杜重威北討,詔以漢璋充北面馬軍都排陣使,遣收淤口關,與契丹騎五千相遇於浮陽之北界,苦戰竟日,以眾寡不侔,為流矢所中,歿於陣。
  • 23.    《舊五代史·卷第九十八·列傳第十三》:彥澤為契丹所啖,密已變矣。乃通款於契丹,請為前導,因促騎説重威,引軍沿滹水西援常山,既而與重威通謀。
  • 24.    梁勇,石家莊通史 古代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09,第340頁
  • 25.    《遼史·卷第四·本紀第四》:三月丙戌朔,以蕭翰為宣武軍節度使,賜將吏爵賞有差。壬寅,晉諸司僚吏、嬪御、宦寺、方技、百工、圖籍、曆象、石經、銅人、明堂刻漏、太常樂譜、諸宮縣、鹵簿、法物及鎧仗,悉送上京。
  • 26.    王建平. 論耶律德光[D].吉林大學,2011.33-38.
  • 27.    薛虹主編,駙馬傳,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09,第350頁
  • 28.    根據《資治通鑑·卷第二百八十五》中渡橋之戰發生時間為晉開運三年(946)十一月二十七日,到同年十二月初十日,杜重威率全軍投降為止。經台灣省中央研究院中西曆轉換後,時間為公曆946年12月23日~947年1月4日。
  • 29.    《遼史·卷七十六·列傳第六》:會同九年伐晉,師次滹沱河,奪中渡橋,降其將杜重威。上命解裏與降將張彥澤率騎兵三千疾趨河南,所至無敢當其鋒。既入汴,解裏等遷晉主重貴於開封府。
  • 30.    《遼史·卷第四·本紀第四》:皇太弟遣使問軍前事,上報曰:“初以兵二十萬降杜重威、張彥澤,下鎮州。及入汴,視其官屬具員者省之,當其才者任之。
  • 31.    《遼史·卷第四·本紀第四》:十二月丙寅,杜重威、李守貞、張彥澤等率所部二十萬眾來降。
  • 32.    《容齋隨筆·卷第十六》:契丹伐晉連年,晉拒之,每戰必勝。其後,杜重威陰謀欲降,命將士出陳於外,士皆踴躍,以為出戰,既令解甲,士皆慟哭,聲振原野。予頃修《靖康實錄》,竊痛一時之禍,以堂堂大邦,中外之兵數十萬,曾不能北向發一矢、獲一胡,端坐都城,束手就斃!虎旅雲屯,不聞有如蜀、燕、晉之憤哭者。近讀《朱新仲詩集》,有《記昔行》一篇,正敍此時事。其中雲:“老種憤死不得戰,汝霖疽發何由痊?”乃知忠義之士,世未嘗無之,特時運使然耳。
  • 33.    《遼史·卷第四·本紀第四》:上擁數萬騎,臨大阜,立馬以受之。授重威守太傅、鄴都留守,守貞天平軍節度使,餘各領舊職。分降卒之半付重威,半以隸趙延壽。
  • 34.    《遼史·卷第四·本紀第四》:杜重威、張彥澤引兵據中渡橋,趙延壽以步卒前擊,高彥温以騎兵乘之,追奔逐北,殭屍數萬,斬其將王清,宋彥筠墮水死。
  • 35.    《遼史·卷七十六·列傳第六 》:延壽至滹沱河,據中渡橋,與晉軍力戰,手殺其將王清,兩軍相拒。太宗潛由他渡濟,留延壽與耶律朔古據橋,敵不能奪,屢敗之,杜重威掃厥眾降。
  • 36.    《新五代史 · 卷第五十二 · 雜傳第四十》:契丹據京師,率城中錢帛以賞軍,將相皆不免,重威當率萬緡,乃訴於契丹曰:“臣以晉軍十萬先降,乃獨不免率乎?”
  • 37.    《新五代史·卷八十五·少帝紀五》:史臣曰:少帝以中人之才,嗣將墜之業,屬上天不祐,仍歲大飢,尚或絕強敵之歡盟,鄙輔臣之謀略。奢淫自縱,謂有泰山之安;委託非人,坐受平陽之辱。族行萬里,身老窮荒。自古亡國之醜者,無如帝之甚也。千載之後,其如恥何,傷哉!
  • 38.    《新五代史·卷第四十七·列傳三十五》:晉亡而皇甫遇死,不得為死事,吾豈無意 哉!梁之篡唐,用翔之謀為多,由子佐其父而弒其祖,可乎?其不戮於斧鉞,為幸 免矣。方晉兵之降虜也,士卒初不知,及使解甲,哭聲震天,即降豈其欲哉!
  • 39.    《舊五代史·卷八十四·少帝紀四》:十一月北面行營招討使杜威率諸將領大軍自鄴北征,師次瀛州城下,貝州節度使梁漢璋戰死。杜威等以漢璋之敗,遂收軍而退。行次武強,聞契丹入寇,欲取直路,自冀、貝而南。會張彥澤領騎自鎮定至,且言契丹可破之狀,於是大軍西趨鎮州。
  • 40.    《新五代史·卷七十二·四夷附錄第一》:遣傅住兒監張彥澤將騎二千,先入京師。
  • 41.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八十五》:遣張彥澤將二千騎先取大梁,且撫安吏民,以通事傅住皃為都監。
  • 42.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八十五》:杜威之降也,皇甫遇初不預謀。契丹主欲遣遇先將兵入大梁,遇辭。退,謂所親曰:"吾位為將相,敗不能死,忍復圖其主乎!"至平棘,謂從者曰:"吾不食累日矣,何面目復南行!"遂扼吭而死。
  • 43.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八十五》:侍衞馬步都指揮使、天平節度使李守貞數將兵過廣晉,杜威厚待之,贈金帛甲兵,動以萬計。守貞由是與威親善。……及將北征,帝與馮玉、李崧議,以威為元帥,守貞副之……冬,十月,辛未,以威為北面行營都招討使,以守貞為兵馬都監,泰寧節度使安審琦為左右廂都指揮使,武寧節度使符彥卿為馬軍左廂都指揮使,義成節度使皇甫遇為馬軍右廂都指揮使,永清節度使梁漢璋為馬軍都排陳使,前威勝節度使宋彥筠為步軍左廂都指揮使,奉國左廂都指揮使王饒為步軍右廂都指揮使,洺州團練使薛懷讓為先鋒都指揮使……威屢使公主入奏,請益兵,曰:"今深入虜境,必資眾力。"由是禁軍皆在其麾下,而宿衞空虛。
  • 44.    契丹滅後晉之戰  .中國社會科學詞條庫[引用日期2023-06-2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