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滹沱河

鎖定
滹沱河,古又作虖池或滹池,是海河水系子牙河的上游支流之一,它發源於山西忻州繁峙縣泰戲山橋兒溝村一帶,流經忻州市繁峙縣、忻州市代縣、忻州市原平市、忻州市忻府區、忻州市定襄縣陽泉盂縣石家莊平山縣、石家莊靈壽縣石家莊市正定縣、石家莊市藁城區、石家莊市無極縣、石家莊市晉州市、石家莊市深澤縣衡水安平縣、衡水市饒陽縣、衡水市武強縣滄州獻縣,滹沱河在河北省滄州市獻縣與滏陽河交匯形成子牙河,滹沱河全長587公里,流域面積2.73萬平方公里。 [1] 
中文名
滹沱河
別    名
虖池
滹池
葡萄河
所屬水系
海河流域子牙河的支流
地理位置
山西省東北部、河北省中南部
流經地區
忻州、陽泉、石家莊、衡水、滄州
發源地
山西省繁峙縣泰戲山橋兒溝村一帶
主要支流
陽武河
雲中河
牧馬河
同河
清水河(鮮虞水)
河    長
587 km
流域面積
27300 km²
河    口
河北省滄州市獻縣臧橋

滹沱河幹流概況

滹沱河河道走向

滹沱河在海河流域的位置 滹沱河在海河流域的位置
滹沱河古又作虖池或滹池,原名滹沱,亦名惡池,別稱亞駝。是海河水系的主要河流之一。幹流以泥沙多、善衝、善淤、善徙而聞名全省乃至於北方。
滹沱河發源於山西省北高原繁峙縣平型關鎮泰戲山馬跑泉、橋兒溝。流經山西省的繁峙、代縣、忻州、原平定襄五台盂縣出山西省境,山西省境內流域面積11936平方公里,流長250.7公里。滹沱河於猴刎流入石家莊地區的平山縣境,經獲鹿、靈壽、正定、藁城、無極晉州,至深澤縣棗營出境,再流經安平、饒陽武強、至獻縣老河口樞紐與滏陽新河匯合後稱子牙河。滹沱河全長587公里,流域面積2.73萬平方公里 [1]  [2] 

滹沱河河道特徵

滹沱河流域內地勢自西向東呈階梯狀傾斜,瑤池以上為上游,沿五台山向西南流淌於帶狀盆地中,河槽寬自一二百米至千米不等,水流緩慢。滹沱河上游地處山西高原東緣山地和盆地,地勢高,黃土分佈較厚;瑤池至崗南為中游,流經太行山區,河谷深切,呈“V”形谷,寬度均在200米以下,落差大,水流湍急。滹沱河中部為太行山背斜形成的山地,富煤礦;黃壁莊以下為下游,流經平原,河道寬廣,最寬可達6000米,水流緩慢,泥沙淤積,漸成地上河或半地上河,兩岸築有堤防。 [4]  滹沱河下游為平原。流域內天然植被稀少,水土流失較重。流經山區、山地和丘陵的面積約佔全流域面積的86%,河流總落差達1800餘米。
滹沱河山西段流長250.7公里(河長319公里,佔52.8%,流域面積14284平方公里 [5]  )。平均縱坡1/700,河牀寬在800米以下;忻州至東冶河道縱坡變緩,為1/1000左右,河牀寬達800-1000米以上;東冶以下,河牀收縮,縱坡加大至1/260左右;至甲子灣、石窯子、坪上一帶,河牀寬在100米以下,縱坡陡達1/170-1/140。滹沱河有21條支流,其中較大支流有陽武河、雲中河、牧馬河、清水河(鮮虞水)等,大支流的面積佔滹沱河在境內流域面積的50%以上。一般清水流量6.61立方米/秒。最大洪水流量,下茹越1969年為415立方米/秒,界河鋪1964年為1730立方米/秒。 [3] 
滹沱河在山西境內崞陽以上為上游,屬峽谷型河道,其北、西、南三面環繞五台山,形若“S”形,河長約116公里;崞陽至濟勝橋為中游,長約99公里,具有平原型河道的特徵,河牀寬500-1000米,河道平緩;濟勝橋以下為下游,屬峽谷型河道,河牀窄處僅30-50米,水流湍急。幹流河源處為清水涓涓細流,匯入老泉頭泉水後水量增至0.5立方米每秒,流至河交會一帶,清水斷流,形成27公里的潛流段,至上永興清水始露,以下由於各支流清水匯入,流量不斷增加。 [5] 

滹沱河水文特徵

至定襄縣南莊水文站以上控制流域面積11.936平方公里,年徑流量平均9.02億立方米,最大19.5億立方米(1959年實測),最小僅3.76億立方米(1972年實測)。 [5] 
滹沱河自古水患嚴重。1958年以來,為治理滹沱河水患,河北省政府在平山縣和獲鹿縣境內先後修建了崗南與黃壁莊兩大水庫,沿河兩岸修築了防洪堤導流壩,營造了堤坡防護林,使歷史上遇洪水就氾濫成災、嚴重威脅着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害河得到治理。由於水庫控制了上游來水,70年代以來又幹旱少雨導致河牀常年乾涸,僅在少數年份汛期過水 [7] 

滹沱河主要支流

主要支流有陽武河、烏河、龍華河、木口河、檀山溝河、石牛河、雲中河、牧馬河、同河、清水河(鮮虞水)、南坪河、冶河等,呈羽狀排列。滹沱河在山西省納雲中河、牧馬河、清水河(鮮虞水)及南坪河,至平山縣的大坪附近進入河北省,先後又有營裏河、卸甲河、柳林河、險隘河、南甸河、松陽河及冶河匯入,東流至黃壁莊進入平原區,流至藏家橋與滏陽河相匯。冶河是滹沱河最大支流,冶河是綿河和甘陶河在河北省井陘縣北橫口村附近交匯後形成的,冶河主要的支流有金良河等,冶河到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賈壁村附近注入滹沱河。 [6] 
滹沱河在山西境內的支流較多,流域面積大於20平方公里的有42條,其中大於100平方公里的有13條,而其中尤以清水河、陽武河雲中河、牧馬河、烏河5條支流最大。 [5] 
清水河,屬於海河水系滹沱河支流,故稱“鮮虞水”,發源於五台山的紫霞谷及東台溝,經金崗庫、石咀、耿鎮、石盆口、胡家莊與坪上匯入滹沱河。全長104公里,河寬50至100米,平時水寬5米,水深0.5米,流速每秒1.2米,年徑流量25500萬立方米。汛期在7至9月間,每年有較大的洪水期3至7次,每次持續5至7天,水寬120米,水深2.5米,流速每秒2.5米,百年一遇最大洪峯每秒2800立方米。河牀較陡,均系沙礫石,兩岸靠山,下游多為斷崖絕壁結冰期為12月至次年3月,冰厚0.7米。 [8] 
陽武河,屬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滹沱河一級支流,發源於原平市西部,上游分南北兩大支流,南北兩支於軒崗鎮馬圈村東口處匯為陽武河干流,河道至大林鄉上申村主河道又一分為二,流經南陽店村北再次匯入滹沱河,河道全長72.6km,流域面積972km²。 [8] 
雲中河,發源於雲中山,屬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滹沱河的一級支流,忻府區境內長58公里,流域面積約計800平方公里,自米家寨出山後,分為南北雲中河。南雲中河經沙窪、東馮城、播明、曹張到定襄注入滹沱河,南雲中河干流全長36.5公里,流經忻府區及定襄縣,流域面積317平方公里,是忻州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核心區域;北雲中河經石家莊、唐林、秦家莊至原平入滹沱河。 [8] 
牧馬河,發源於陽曲忻州、靜樂交界的白馬山南麓,於本區西南自西向東折向北東方向,流出本區於定襄縣蔣村東北匯入滹沱河,幹流長118.3公里,市域內長度63公里,河流主要以雨雪水補給,流域面積751平方公里,牧馬河的最大年平均流量為2.89立方米/秒,最小年平均流量為0.085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流量為0.93立方米/秒,一年內最大斷流時間為250天,多年平均斷流時間94天。 [8] 
烏河,發源於太原陽曲縣凌井店鄉黃龍頭、八眼井、裏虎山,東北流經凌井店、大方山,於東郭湫出境入盂縣界,旋向北流與一鳥河相匯注入滹沱河。全長76公里,河牀系砂石底質,河牀寬度原為70米—100米,經八十年代治理後,河牀變窄。流域面積1170平方公里。年清水流量為0.4立方米/秒。上游屬季節性河流,下游屬常流河 [8] 
卸甲河匯入滹沱河處平山縣小覺鎮郄家莊村 卸甲河匯入滹沱河處平山縣小覺鎮郄家莊村
卸甲河,是滹沱河在平山縣境內的第二大支流河,它發源於合河口鄉前大地村北的駝梁山。由北向南,縱貫合河口鄉、蛟潭莊鎮全境及小覺鎮北部,蜿蜒曲折長約120華里,流域面積達336平方公里,在小覺鎮郄家莊村東北處匯入滹沱河。 [5] 
冶河,滹沱河的一條很大的支流,於河北省平山縣匯入主流,其上源位於山西境內,並分為綿河松溪河兩條支流。温河與桃河平定縣娘子關鎮河灘村匯流後以下始稱綿河。松溪河發源於晉中市和順縣窯上村,於楊家坡村進入昔陽縣境,幹流在山西境內長94.8公里,流經昔陽縣城,為昔陽縣主要河道,並有安坪河、巴洲河、洪水河、趟壁河、陽明河、刀把口河等多條支流匯入,於五寨村北流入河北省井陘縣,在山西境內的流域面積1974平方公里,年徑量1.6億立方米。綿河與甘陶河在河北井隆匯流後,以下始稱冶河,於平山縣匯入滹沱河干流的黃壁莊水庫 [5] 
冶河。冶河流經井陘縣境內,由西支綿河和南支甘陶河於微水鎮上游5公里處的北橫口村匯合後稱冶河。南北向縱穿井陘,流入平山縣,於城關北注入黃壁莊水庫。由北橫口至河口長38.4公里。河谷在七畝村以上多石灰岩山地,河牀與山地相對高度100-200米;七畝村以下主要為白雲岩紫色頁岩丘陵,上覆黃土和紅色土層,與河牀的相對高度降至100-200米。谷坡傾斜度多為150-200。冶河沿途接納金良河小作河、回舍河等支流,其中小作河是井陘縣境內較大支流。冶河自巖峯至防口若懸河是井陘盆地岩溶裂隙地下水的的溢出地段,地下水以泉的形式成羣或成片出露,統稱威州泉,是枯水季節冶河的主要補給水源之一。 [7] 
綿河。綿河是桃河與温河在陽泉市平定縣娘子關鎮河灘村交匯後形成的。綿河兩岸多為峽谷,地都村以下,除乏驢嶺一帶河流切穿石灰岩山嶺形成峽谷外,其它河段河谷均較開闊,一般寬200-500米,比降僅2.7%。綿河為常流河,一般流量為12m3/s,枯水期減至8-9m3/s。近年來由於農業灌溉用水較多,河牀時有乾涸現象。雨季時台頭溝、單家溝、狼窩溝、南張村溝、舊關溝等均有山洪匯入,使河流形成年內最大徑流。 [7] 
甘陶河,甘陶河是松溪河與刀把口和交匯後形成的河流,東北流至神河莊入井陘縣境內。至北橫口與綿河匯合,全長150公里。流域面積2564平方公里。甘陶河由源頭至河口穿行於盆地峽谷之間,其中以昔陽盆地為最大。甘陶河沿途接納眾多支流,比較大的支流有趙壁河、揚趙河、石門溝、甘槽溝等。甘陶河沿途多峽谷,一些河段比降較大,水流湍急,徑流變化大,一般流量為3m3/s。南寺溝、白城溝、東石門溝、大西溝、峪溝、上坪溝、胡家灘溝、支沙口溝、王莽溝、割髭溝等支溝雨季時有山洪匯入。在幹流上現建有張河灣中型水庫一座,庫下基本斷流。 [7] 
太平河,太平河發源於獲鹿縣梁莊鄉水峪村,向北流經井陘縣的岳家莊、頭泉等村後,折回獲鹿縣境內,向東流經白鹿泉、城關、高莊三個鄉鎮,在北海山村西匯其北支石井溝,於北新村東流出市域,納入滹沱河,全長21.2公里,流域面積99.4平方公里。上游已建小(一)型水庫一座,小(二)型水庫兩座,控制流域面積40.9平方公里。因其上游有水峪、白鹿泉等泉水匯入,加入渠道滲漏水或棄水,常年有小股水流。經城關鎮納入工業廢水生活污水,下游變為污水河。 [7] 
蒿田河,發源于山西陽泉盂縣下響羅村,自西向東流,經月灣、陽坡,至孤山入平山境,東北流,經盤裏、盤口、石灘、下口,至泥裏河折西北流,經犁園、車幅溝、北陽坡、蒿田、瓦窯、羊圈堖折東北流,經白羊口、林峪村、古道村、於店頭入滹沱河。流域面積288平方公里,河源高程1729米,河底平均縱坡37.8‰。 [2] 
營裏河,發源於平山縣東沙嶺,自北南流,經東西殺虎、古都、萬里、三岔、至營里納西北來之石槽溝水,至白家口再納西北來之大地溝水,經脈道嶺、東坪、下南莊、龍耳青、王家岸於清水口入滹沱河。流域面積250平方公里,河長36公里,流域平均寬6.9公里,河源高程1930米,河底平均縱坡46‰。營裏以上又名東溝,沿途有15條支流注入。河寬約50至100米,河牀為砂礫卵石,下游砂礫較多。據1953年調查,清水口河牀比1920年高10米,河口附近的滹沱河牀積成沙洲。1958年曾在清水口修過建屏水庫,未果。 [2] 
灣子河,又叫扶峪溝,源於平山三貧陽坡,自南向北流,經黃土堖、鬧桑園,至灣子折東北流,經橫嶺村、扶峪、至小覺村西入滹沱河。流域面積49.1平方公里,流域平均寬度3.8公里,河長13公里,河源高程1023米,河底平均縱坡59‰。 [2] 
卸甲河,源於平山後大地,自北南流,經前大地、大河岸,至四道河折東南流,經木廠、桂嶺村拐西南流,經裏大河、外大河、花椒樹,至河合口納西北來之常峪河,經瓦窯溝、陡嶺、柏枝會、種田,至太保嶺納桑園口水南流,經嶺根、攔道石、賈岸、至蛟潭莊再納馬串河水,經李家岸、楊家嶺、木月、上下龍窩、古路崖、窯上、上下卸甲河,至小回龍溝。河道蜿蜒曲折,至郄家莊入滹沱河。流域面積336平方公里,有支溝10條,各長4.5公里。流域平均寬度6.6公里,河源高程2194米,河長60公里。河槽蛟潭莊至土樓寬約100至200米,土樓至龍窩為50至100米,下龍窩至河口為100至300米,河底平均縱坡32.1‰,河牀為卵石礫石構成。卸甲河河道彎曲,坡陡流急,常年有水。 [2] 
柳林河,發源於平山駱駝峯,西南流,經麻地溝、秋卜洞、車見嶺、大坪、沙坪、上下觀音堂、前後古道、上下劉有坪和上下柳林,至建都口入滹沱河。流域面積186平方公里。河道彎曲,支流較少。流域平均寬度4.1公里,河長45.5公里,河源高程1423米,上觀音堂河槽寬約40至50米,河底平均縱坡28.9‰,河牀為卵石及礫石。 [2] 
險溢河,發源于山西石灰溝,東北流,穿東西堖之間,折北流至攔溝入平山境。經碾溝,至莊旺折東南流,經黃安至塔崖折東北流,經七里坪、南冶,至南岸納燕尾溝水,經柏樹灣、北冶、唐家會,曲行經西灣、木盤村,至下灘納關道溝水(1958年曾在下灘修建大(二)型水庫,未果),迂迴南坪、貓石、郄家莊、沙地、上下三家店,至王岸匯東溝水,於曹家莊入崗南水庫。流域面積425平方公里,有支流6條。流域平均寬度6.8公里,河長62.4公里,河源高程1243米,河底平均縱坡17.2‰。七里坪以上河谷很窄,兩山對峙寬約50米,河底為礫石及卵石。七里坪至河口間,河谷上寬下窄,三家店以上為300至400米,其下游為100至300米,河口附近約200米呈喇叭口狀。 [2] 
文都河,發源於平山碾盤,東南流經順草溝,至火燒城折南流,經營盤地、六畝元,至劉家灣折西南流,經沙坪、釣魚台折南流,曲折迂迴上下寺、黃家灣、房山、上下莊納張家川水,經麥地坪、東西白麪紅、老墳、元坊、北坪,至孟家莊入石板水庫,出庫後東南流,經土岸、上文都,至南文都拐西南充,經朱家莊、秘家溝、唐家溝,至沙灣入崗南水庫。流域面積1300米。上莊以上河谷寬約70米,以下漸窄約25至40米,兩岸梯田約100米至200米,岩石為片麻岩。河道坡陡流急,有上衝下淤現象,河底平均縱坡25.2‰。 [2] 
古月河,發源於平山沿溝,東北流至轉嘴折北流,經桃科、北莊、南北古月入崗南水庫。流域面積32.2平方公里,河長12.2公里,河源高程780公里,河底平均縱坡5.16‰。甘秋河,發源於平山觀南莊,流經楊家灣、甘秋、南北杏園、水峪河,至小米峪入崗南水庫。流域面積43.8平方公里,河源高程765米,河長15.4公里,河底平均縱坡38.5‰。 [2] 
緱家莊溝,源於平山草房,東南流,經犁園、山門、亂泉,至緱家莊東流,於蘇家莊匯郭蘇河後入崗南水庫。流域面積20.3平方公里,河長10.2公里。 [2] 
郭蘇河,源於平山兩界峯,自北向南流,至會口納碴溝水,經唐家溝至東北岸,經寨北、陳家院,納碾盤溝水,經木口村、石古洞,至趙家莊納十里溝水,經水峪,至蘇家莊入崗南水庫。流域面積167平方公里,在較大支溝7條。流域平均寬度5.6公里,河源高程1040米,河長30公里。李家莊至河口兩段兩山相距600多米,河牀為砂礫。據調查,河牀30年來淤高2米,河底縱坡33.3‰。 [2] 
温塘河,源於平山玉皇閣,東北流經石溝、板山、栲栳台,北以岸寨、温塘、冷泉,於霍賓台入崗南水庫調節池。流域面積39.7平方公里,河長18.5公里,河底平均縱坡34‰。 [2] 
南甸河,發源於平山王母觀山灣子村,自北南流,經寺家莊入下觀水庫。出庫後,經東西王坡,至水城寨納青炭河,至南策城納策城水,經上莊,至北焦坡,受閻莊溝水,經南甸、柏裏,於胡家町與東北來之寒虎河相匯。經兩河、東里坡,至郭村附近入滹沱河。流域面積274平方公里。上游支溝繁多,山勢平擔;下游河槽均系細砂組成,河槽寬淺,約400多米。流域平均寬度8.8公里,河流高程907米,河長30公里,平均河底縱坡27.1‰。
嶺南河,發源於陽泉市平定縣東回鎮中川村附近,為甘陶河的一支流,在石家莊市井徑縣匯入甘陶河。 [2] 
松陽河。源於靈壽縣東柳家莊,經佟朱樂、韓朱樂、高朱樂、蘇凡同、高凡同、張凡同,於大吳莊村北環繞靈壽城南,經崗頭、胡莊西入滹沱河。長23.4公里,流域面積142平方公里,河源高程238米。因該河下游經常決溢成災,1974年靈壽縣開挖引河541米。 [2] 
渭水河。源於靈壽縣馬家莊,經相托、白馬崗、南紀城、三聖院,於木佛入滹沱河。河長32公里,流域面積91平方公里。河底平均縱坡1/500。 [2] 
太平河。流域面積109平方公里。源於獲鹿縣水峪西北,流經梁莊水庫、下聶莊,至頭泉折東北流,經郄家莊、土門、南關東流,經南北海山之間,至北新城入石家莊市效區,經康莊,至田莊村北與古運河相匯,經石津總幹趙陵鋪泄水閘入滹沱河。河源高程632米,河長21.2公里,平均縱坡25.4‰。 [2] 
周漢河。位居平原,源於正定西漢村,由西漢河與周河匯合而成,下流稱柏棠河,又叫清水河,現名周漢河,東流入護城河,經西關,折南關木廠、順城關、朱河,至固營與支流許固排水相匯,至黃莊入藁城名只照河,經九門,至只照入滹沱河。長39公里,流域面積275平方公里。 [2] 

滹沱河河道變遷

滹沱河歷史上名稱多異。《山海經》名滹池。《禮記》稱作惡池或虖池。《週記》作乎池亦作滹池。《漢志》都作滹沱。《史記》稱滹它河也作惡沱。《水經注》叫滹沱。韓非《初見篇》稱呼沲。《法言·五子篇》稱惡沱。《隋圖經》魏改為清寧河。滹本為呼或滹,即呼嘯之意,沱即滂沱。滹沱河由山西高原東下突入平原,縱坡陡峻,水流湍急,經常氾濫成災。因此,歷史上稱作惡池、滹池、滹沱,都是取水流湍急兇猛之意。稱滹沱河至少是在漢代。
滹沱河源於山西,歸於河北,水性湍悍,土疏善崩,壅決無常,遷徙靡定。上流雖設堤防,也經常淤漫。在山區穿行峽谷,囿於地形,很少變動;進入平原則改道頻繁。

滹沱河商周時期

公元前700多年的東周時期,對河流雖有了文字記載,但記載簡單,很難從中復原出有關水系變遷方面的脈絡。
出於先秦的著作《山海經》和戰國時期的《尚書·禹貢》等,書中僅記有源出之山、河流流向、匯入之水,卻沒有中間的經過地點,因此,很難復原出具體的流程。由於近代學者通過大量文字、史實、考古的相互訂正和實地調查,才初步復原了商周時期海河平原的水系。
著名歷史學家譚其驤教授把《山海經》中《北中經》所記載的注入河水(即黃河)的支流一條條加以排比,再以《尚書·禹貢》《漢書·地理志》、《水經》和《水經注》等書印證,復原出相當具體的海河平原古水系圖從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山經、禹貢河(現黃河)自鄭州京廣鐵路橋北岸離開黃河,向東北流,自滑縣進入海河平原,又北經魏縣、曲周、鉅鹿東、新河西、束鹿、深縣、獻縣滄州入海。在束鹿縣東分為二股,一股稱山經河、一股稱禹貢河,分別於天津市及北大港和團泊窪之間入海。
當時境內匯入黃河干流的支流有:
肥水,在寧晉附近匯入皋澤,於大陸村東出皋澤入黃河。
滹沱(今滹沱河),藁城以上同今河道,在藁城北納入西北來的滋水(今磁河),往東至晉縣北納入西北來的水(今沙河,由新樂往東南,經無極,至晉縣北入滹沱河),又往東在晉縣東北納入南來的?舅?(?舅?源於獲鹿,經石家莊北、藁城、晉縣南,至晉縣東北匯入滹沱河。此河相當於流經獲鹿縣城的太平河),又往東經西河莊南、南王莊南,於劉屯附近入黃河。
嘉穀的《商周時期河北地區水道示意圖》中所示也大體與此相當。
黃盛章在《中國自然地理、歷史自然地理》一書中也認為黃河早期都是經河北平原入海。因此可知,今海河水系中大清河系及其以南各水都曾流入黃河,屬黃河水系

滹沱河戰國至西漢

自周未期至西漢中期,海河平原水系隨着黃河的遷徙又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的河徙,西漢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的河徙等。每一次河徙所造成的後果,海河水系的下游及其入海之道也隨之不斷南移。留下來的下游入海河道,就變為它的支流入海路線,海河平原水系也逐步由眾流歸一的局面變成分流入海的局面。
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滹沱河(今滹沱河),自出山口至晉縣段基本同現河道。自晉且往東流,經深澤南、安平南,自饒陽往東北,至武強又往東北。循禹河故道(即徙駭河)東北流,過青縣,於北大港與團泊窪之間直接入海,自成水系。更始二年(公元24年)光武帝冰渡滹沱的佳話至今流傳甚廣,其地點即在今晉縣城東12.5公里的凍河頭村,即漢代之故道。

滹沱河東漢至隋唐

公元1世紀至6世紀,隨着黃河逐漸向南改道。海河平原上的水系又逐漸由分流入海向眾流歸一發展,滹沱河逐漸納入海河水系。東漢以後,唐代至宋初,滹沱河正干擾瀦龍河及大清河,尚未與滏陽河發生關係。三國漢獻帝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用築堰、開渠引洪的方式,使洪水脱離黃河水系,納入了海河水系的滹沱河系統。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曹操又在下游組織開鑿平虜渠,使 水與滹沱河會合後,稱清河。至此,溝通了海河平原上兩大水系,為海河水系的形成創造了條件,也為後來南北大運河的開鑿奠定了地貌基礎。直至東西晉、北魏、隋、唐,滹沱河均代替了水而成為主流。據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元和郡縣誌》載:滹沱河在鼓城縣(即晉縣)北13裏(即晉升縣張家莊與北辛莊之間)。

滹沱河宋金元時期

宋初,滹沱河也走此道。宋初之後,滹沱河的中下游逐漸南移深州、武強一線。因此,滹沱河在深州一帶為患最大。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滹沱河由藁城向南,至晉縣南入葫蘆河(即寧晉泊)。北宋後期,滹沱河基本沿正定至深州一線東行。
金代滹沱河的行徑大體行北宋道,自晉縣往東,過束鹿,行安平、饒陽南東去。
元時,滹沱河主要沿至順元年(公元1330年)的河道,自藁城而東,經晉縣北、束鹿北、深澤南出境。元后期至明代,河道則南移到冀縣、衡水一線。自此,滹沱河與滏陽河的關係開始逐漸密切起來。

滹沱河明清時期

明清時期,滹沱河中下游汛前常呈幹河,河槽淤積,以致常常改道。由於改道頻繁和瑣碎,其改道的精確路線亦很難劃分。又因滹沱河的沖積扇地形是西南高而東北低,由正定經藁城、晉縣、束鹿至冀縣、衡水一線,正向西南,沿着沖積扇之脊行走。因此,造成了改道頻繁明顯特點。其中晉縣和束鹿境內變動最多。據不完全統計,從公元1518至1794年的276年中,滹沱河在晉縣境內改道23次,平均12年一次。而清代順治到乾隆百餘年間,滹沱河在束鹿段變動25次,約平均4年一次。
明初洪武二年至十一年(公元1369至1378年),河道由藁城、晉縣往南,經晉縣釣魚台、大沙莊,至束鹿入深州護駕池匯滏陽河。其後,至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約百餘年間,河道下游主要行衡水至小范之間,即古代滹沱河之中道。
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滹沱河由正定出晉州,從晉縣城西的紫城決口,南流直入寧晉泊,改走古代南道。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紫城口淤,從紫城河分兩股:一股南流,經相古莊、周頭、釣魚台、孔目莊、大尚莊入寧晉泊;一股東流經孫家莊、龐表、南關、北涅盤、南白灘、呂家莊入束鹿境,經束鹿鴉兒河過深州界入滏陽河。不久,又在涅盤迤東築堤,以障東流之水,使歸寧晉泊。
明隆慶三年(公元1569年),滹沱河大水,又從晉縣東北流,經束鹿、深澤縣界出境入安平。
明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滹沱河分為南、北、中三支,南支自藁城往南至寧晉入泊;中支由藁城往東南,穿晉縣,經束鹿南,後轉東北過深州至武強與滏陽河匯;北支由藁城往東,經晉縣北,沿束鹿、深澤邊界行安平、饒陽之間,大致循唐、宋時期的滹沱河古道北行。以後,滹沱河基本沿古代藁、晉、束河道左右擺。如天啓二年(公元1622年)6月23日,從晉州涅盤決口,東北流,經束鹿南伯位、北小陳、呂彩、天宮營、雙井出境。
清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滹沱河自晉升縣涅盤決口,入束鹿後分三股:一股改道東北流,經大馮、小馮、棗營、王山口、杜合莊、北里廂、清官店,至孟家莊入安平角邱;兩股東南流,分別由束鹿至冀州入漳。
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河又分為兩股:北股經束鹿偏向安平;東股過束鹿入深州。
順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自藁城正公村東,沖決而南,沿村十里過晉縣周頭入白牧河。
順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河道東遷,從藁城南朋,經晉縣周頭、胡士莊寨決口,入束鹿境內百尺口(今寧晉)歸清水河。
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河水氾濫,自晉縣古城寨分成五股,三股東流過束鹿入深州,二股東南流經束鹿入冀州。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河道又改道西遷,自藁城正公上游東村中間衝突,仍東南流經晉縣周頭入白牧河。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河水又改道,從晉縣胡士莊南流,經束鹿彭六佐、劉家莊、新興路至車城,折由耿虔寺北向東南流,經南智邱、邢家莊、郭西入冀縣。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在束鹿耿虔寺改南流入寧晉。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河移,在束鹿境內又改東流,至翰林莊入冀州境。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河自晉州河頭村東流入束鹿,經張岔口、八里莊、田家莊、舊寨、新城外入深州境。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河自晉縣南移至平鄉,南流入寧晉泊。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河在晉州西移,南流經趙州大夫莊入寧晉後入泊。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河在晉縣東移,由射佛頭、大尚村經趙縣朱家莊,入寧晉下流入泊。
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滹沱河東徙決周頭村,直衝束鹿新城,環城西流,瀰漫四野。河又分兩股:一股東北流自城北通土營、豆家莊、理順井東流入深州境;一股東南流,經徐家屯入深州甜水井。翌年(公元1726年)怡賢親王親勘滹沱河,題準開挖引河一道貌岸然,經束鹿張岔口南,經木邱村西、彭六佐、劉家莊、新興路、車城、漫河頭、耿虔寺、温朗口、孟家莊入冀州。雍正五年河移自木邱、劉家莊、傾井東流入深州。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河自木邱村北流,至傾井、小王、西城、寺上、北營、辛村、王莊營、辛集、貓營、月營、白龍邱、豆家莊至城外東入深州。雍正十年,河牀北滾,經晉縣東里莊、楊家營,穿束鹿試炮營、王莊營沿八年路線下流至深州。雍正十二、十三年(公元1734、1935年),均自束鹿張岔口,歷木邱、傾井、小王、陳家莊、瓦窯頭、南棚、北智邱、楊家莊、曹家莊、郭西、四七營、聶家莊、大理寺、孟家莊入深州。
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河道逐漸北移,出藁城入晉縣,在龍泉固分為兩大支。南支沿深、晉、束邊界東下,出深澤縣入安平天平溝;北支繞龍泉固村北東下,後又分數支:一支經梨元村西奔東北,沿千里堤而去;高廟村西向北一支,奔南張莊流向東北,在伍仁橋與梨元支匯流後,沿小白河文安窪;從高廟向東一支奔郝村;南冶莊頭村南一支向東沿深澤至安平公路方向出深澤縣入安平的崔安鋪東去。北支下泄暢通而分支又多,水流較大;南支在獻縣京唐匯流於滏陽河,故而歷史上稱為京唐南北支。乾隆七年、九年、十二年、十四年、十五年、二十年、二十一年,均沿雍正十二年路線入深、冀二州。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河自晉縣河頭村馬家墳衝為兩股:一股經束鹿八里莊、傅家莊、網子莊、袁家莊、田家莊、辛集、貓營、月營、白龍邱、趨城北,理順井、杜科等村入深州境;一股由束鹿張岔口、歷木邱、傾井、孟觀、棗營、繞城南趙古營、回生等村入深州境。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河由晉州周頭村東下,至束鹿城南分為兩股;一股由南面台、馬二莊、一間房、石乾等村入深州;一股由北面通土營、白龍邱、路過、沈家莊等村入深州,歷十八年不改。至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始改由晉州境內南徙匯入滏陽河。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河水大漲,滹沱河自晉州分三支:一支自晉州南徙經趙蘭莊、孔目莊、大尚村及趙縣大夫莊入寧晉;一支由晉州東北流,經束鹿小章、棗莊、杜合莊、北里廂、清官店一帶入安平界;一支由晉州東行,經束鹿良馬村、六郎營、小土莊、大土莊、黑旗營、理順井一帶入深州界。
嘉慶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滹沱河分二支:一支由藁城往東南,經晉州總十莊、寧晉大陸村、於冀州馬頭李附近入滏陽河;一支由藁城往東,經晉州、束鹿舊城、深縣位橋、中奉,於武強入滏陽河。
道光初年(公元1821年),滹沱河全歸寧晉泊;唯一支自束鹿往東南,經深州王家井入衡水之橋頭村,至焦旺入滏陽河。道光二十三年(1842年)河水從晉州趙蘭莊、孔目莊,至射佛頭折正南,經大尚村入趙州秀才營,轉冀州入滏陽河。
咸豐元年(公元1851年),河水暴漲,由藁城樓下村決,經朋學入晉州,經相古莊直往東泄。南北寬幾十裏,低者為急流,高地為漫流。經束鹿王莊營、試炮營、孤馬營、都大營、撒馬營、通士營、路過、圈頭,由南關入深州前磨頭三龍堂下流。咸豐二年基本上走元年之道。咸豐三年,河水更大,自晉州城南分三股急流,經束鹿東泄出境。咸豐五年至九年(公元1855至1859年)河水較小,自晉州始有正流。其道有二:主流由張家莊、裏明甫、聶村、趙七子、宿生,直往東經束鹿出境;二支流經南小吾、呂家營、趙家莊等村東流,經束鹿出境。咸豐十一年至同治六年(公元1861年至1867年),河水由晉縣相古莊、桃元、周元坊、馬家莊、南趙莊、大沙莊、小沙莊東經束鹿出境。
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滹沱河在藁城、晉州間改道北徙,遂下與滏陽河相通。從藁城馮村決口,和東北經辛莊、管洽、白水、侯城、龐村等村之南,北流入束鹿小章村,再北經深州、饒陽,循古洋河直入五官澱。同治十年滹沱河大水,河又北徙,經晉州管洽村北,往東北經無極龍泉固(今劃晉縣)往東經深澤縣方元村、中山村東流,至安平北入古洋河。
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迄今,滹沱河一直行現道而無大變。 [9] 

滹沱河治理開發

滹沱河是子牙河上游的主要支流,山西境內河長260公里(含松溪河、温河、桃河)。由於忻定盆地土沃水肥,歷史上對防洪和灌溉十分重視。北宋時期,原平陽武河上就修築一些引洪淤灌工程,分散洪勢。明代以後,這一傳統進一步發展,沿用至今。之後,歷代都有一些河道防洪工程進行修繕加固。

滹沱河水電工程

1969年該院根據水電總局要求,對滹沱河干流中段(自山西五台縣東冶鎮至黃壁莊)進行水電資源規劃選點,7月提出《選點報告》,區選出坪上、嶺子底、七東、峪口、工上、秘家會6個水電站址。其中坪上、嶺子底及七東在山西境內,峪口電站攔河壩在山西,引水隧洞跨晉冀兩省,廠房在平山境內。各梯級基本為低壩引水式開發,日調節水庫隧洞引水,裝機容量6000~1萬千瓦,年發電量2440~4080萬度,總投資855~1375萬元。秘家會電站為地下廠房,其餘五個電站為地面廠房。工上電站(短洞方案)及秘家會電站裝機容量均為8000千瓦,年發電量分別為3030~2940萬度,總投資分別為855~1015萬元。規劃中把坪上、工上、秘家會列為首期開發。
1978年10月至1979年初,石家莊地區水利局按照水電部及省水利局要求,會同石家莊電力局進行全區水務資源普查。經普查,全區水力水電資源的理論藴藏量26.24萬千瓦,可開發部分為11.02萬千瓦,發電量為2.29億千瓦時。可開發電站規模(裝機容量),除位於滹沱河干流上的崗南、黃壁莊兩水庫電站屬於中型(容量大於1.2萬千瓦小於25萬千瓦)外,其他均屬小型電站。分佈情況按河流分,以滹沱河干流為最多,其理論藴藏量佔全區水電資源總藴藏量的45%以上,可開發量佔70%以上。其次為卸甲河、險隘河、磁河槐河等。除天然河道外,已建成的灌溉渠道上有不少跌水,可建設水電站。
五台沱河一站水電站,197年始建,1976年投產運行,裝機2X324千瓦。1978年,2號機組投產運行,至此,該站全部建成,總投資164萬,總裝機1280千瓦,年發電量227萬千瓦時。
五台溥沱河二站水電站,1977年籌建,1980年5月4台機組投產運行,總裝機1720千瓦,總投資227.13萬少以其中國撥110萬元,地方自籌18萬元,其餘為集資和貸款,年平均發電量為347.04萬千瓦時。 [10] 
沕沕水水電站,位於河北省平山縣西南部滹沱河支流險隘河上游沕沕水村,1947年春開始籌建,1948年1月建成發電,裝機容量155kW,是解放戰爭時期晉察冀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裏,自行設計、自行施工安裝修建起來的第一座水力發電廠。也是我國至今現存的建國前在解放區修建的唯一的一座水力發電廠,它不僅給附近的解放軍兵工廠供電,有力地支援瞭解放戰爭;還在黨中央遷到西柏坡後,給黨中央和新華社廣播供電。因此,沕沕水水電廠在石家莊地區水電建設史上佔有重要地位。1955年移交平山縣人民政府管理,供電對象轉向農村。1975年,河北省投資20萬元對電站進行改建增建一座電廠,裝機250千瓦。原來的整套發電設備因系60周波,無法與電網並列運動,只得停運,作為革命文物保存。1984年再次更換水輪機和發電機。
十里坪電站,於1984年按正規程序建成。電站位於平山縣滹沱河上田家旋村對岸,為秘家會電站之下的另一個梯級,裝機3×800千瓦。電站於1984年10月併網,1985年發電262萬度,1986年155.2萬度,1987年180.3萬度,1988年560萬度,1989年達到599萬度。由於滹沱河水量不足,管理未臻完善,因此尚未達到設計多年平均發電1281.92萬度的水平。
小覺水電站,是滹沱河梯級電站之一,為3×500行瓦機組,設計年發電量1575萬度,總投資1040萬元。1986年初開工,設計和施工中採用了不少新技術,1989年底基本完工。 [11] 

滹沱河渠道工程

1949年以前,境內萬畝以上自流灌區,有原平縣陽武河灌區和定襄縣水渠及繁峙縣羊眼河灌區,其它清水河流上,只有零散渠道,灌溉面積很小。1949年10月以後,各縣在原有水利工程的基礎上,進行改建和擴建,全面配套。1950年代先後建成忻縣牧馬河灌區、石北灌區,原平縣永興河灌區,忻縣雲中河灌區,定襄縣池泉灌區,嶺縣北大河灌區,代縣峪河灌區,定襄縣雲南灌區,代縣茂河灌區、中解灌區、峨河灌區,五台縣小銀河灌區、濾泗河灌區,原平縣長樂河灌區,繁峙縣繁峙灌區、龍山灌區,五寨縣南峯灌區等。so年代先後建成繁峙虎山灌區、孤山灌區,原平縣間河灌區。1970年代先後建成繁峙縣紅衞灌區、代縣灌區。
1988年,全區有萬畝以下自流灌區25個,固定渠道總長8202.9公里,其中已防滲長度1866.6公里,有效灌溉面積128.46萬畝。另有小型自流染道2081處,千染總長1636.61公里,有效灌溉而積14.58萬畝。

滹沱河水庫工程

1956年在忻縣南高村開始試修一座小型水庫。1958年“大躍進”開始,至1960年代修建大批水庫,70年代初還有少數水庫掃尾工程。截至1988年,全區建成大中型水庫6座,即原平觀上水庫忻州米家寨水庫、雙乳山水庫,繁峙下茹越水庫、孤山水庫,五台唐家灣水庫等。這些水庫均修建在滹沱河干流和支流上,總控制流域面積2384平方公里,總庫容9058.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4752.0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30.29萬畝。
新中國成立後,在原平定襄河段以及支流陽武河、永興河、雲中河、牧馬河等洪水威脅較大的河道,進行疏浚、護岸、砌壩等防洪工程。在主要支流修築了fi座中型水庫,即米家寨水庫(雲中河)、雙乳山水庫(雲中河)、唐家灣水庫(濾泅河)、觀上水庫(永興河),淖沱河上游繁峙境內有孤口、下茹越兩座水庫。對控制這些河道洪水起到重要作用。 [12] 
下茹越水庫,位於子牙河水系的滹沱河干流上,在繁峙城東下茹越村。水庫控制流域面積1354平方公里。下茹越水庫於1973年興建,當年竣工蓄水。總庫容2869萬立方米,原設計灌溉面積15萬畝。原設計防洪標準為50年設計,200年校核。“三查三定”,水文複核後校核標準降低為100年校核。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防洪、養魚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庫。 [13] 
崗南水庫,崗南水庫位於河北省平山縣境內,滹沱河干流上,與黃壁莊水庫聯合運用,可全部控制滹沱河的山區洪水,是治理滹沱河的重點工程之一。1958興建,1959攔洪。工程由主壩1座,副壩17座,正常溢洪道、新增溢洪道、非常溢洪道泄洪洞、輸水洞、電站等組成,該庫是一座防洪灌溉、發電及庫區養魚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水庫由水電部北京設計院設計,崗南水庫工程局施工。1958年3月興建,1962年竣工。自攔蓄洪水後,十幾年來在抗洪、灌溉、發電等方面均發揮了一定作用。
黃壁莊水庫,黃壁莊水庫位於河北鹿泉市黃壁莊村附近的黃壁莊村滹沱河干流上,是以防洪為主,兼顧城市用水、灌溉、發電等綜合利用的大(Ⅰ)型水利樞紐工程。黃壁莊水庫位於滹沱河干流的出口處,(連同上游28km處的崗南水庫)控制流域面積23400k㎡,總庫容12.10億立方米。1958年10月份由水庫工程局正式開始施工,1959年攔洪,1960年蓄水,經歷了1963年特大洪水後,於1965年進行擴建,至1968年達到現狀規模;之後由於運行中部分工程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先後進行過幾次除險加固處理。險加固基本完成,水庫總庫容12.1億立方米,調洪庫容7.3663億立方米,興利庫容4.64億立方米,死庫容0.6968億立方米,已淤積庫容0.32億立方米,死水位111.5m,起調水位114m,汛限水位114m,正常蓄水位120m,設計洪水位125.84m,校核洪水位128m。水庫建成後安全標準採用千年一遇。原設計灌溉面積273.7萬畝,現狀有效灌溉面積157萬畝,年灌溉用水量5.6億立方米。城市供水1億 立方米。攔河主壩為水中填土均質土壩,上游設漿砌石防浪牆,大壩上下游均為幹砌石護坡,副壩亦為水中填土均質壩(部分壩體為碾壓式均質壩),重力壩為常態混凝土壩,內含輸水洞和發電洞。 [14] 

滹沱河流域概況

滹沱河流域位於東經122°16′至116°6′,北緯37°27′至39°25′。流域內山高谷深,流域界限分明,北界大清河及永定河流域,西依雲中山與汾河分水,南沿太行山滏陽河諸支流相鄰。總流域面積27300平方公里。其中境內集水面積6700平方公里。匯入滹沱河的支流有72條之多,其中流域面積大於100平方公里的有27條。支流以冶河最大,清水河次之。各支流均以幹流為主軸,從兩岸交互流入。支流分佈在崗南水庫以上呈羽狀,黃壁莊水庫以上為扇形。進入平原則呈帶狀。由於各支流分佈呈肋枝狀,故俗稱“滹沱河有72肋枝河”(《子牙河流域查勘報告》)。各支流除周漢河地處平原,其他支流都集中在山區丘陵地帶。滹沱河流涉及境內耕地面積213.94萬畝,人口151.94萬人。
滹沱河流域的地勢,西高東低,逐漸下降。流域上游山勢巍峨,山高川大,山巒重疊,地形崎嶇複雜。自五台縣神喜穿太行山峽谷東行,河道彎曲。地貌以中山、低山、丘陵、盆地、河谷相互交錯,在地形地貌上獨具特點。基岩山區,海拔高程在1500米左右,為構造運動長期隆起區,侵蝕和剝蝕作用劇烈,形成山勢陡峻,山體突出,山體巖性大部為花崗岩、片麻岩、灰巖砂岩和少量石英岩、正常巖、雲母巖等。山前黃土丘陵區,為山地與平原間的過渡帶,近山坡處沖溝發育,但因河道滾動,河谷深切,往往形成高出河牀數十米的古階地。現代地形亦受沖溝切割,形成許多傾向河谷中心平行的長梁狀丘陵地形;河谷沖積平原區,主要分佈沿河地帶,為寬闊平坦的漫灘,屬河谷沖積平原。沿河兩岸普遍有一級階地分佈,高出河谷2至3米,面積廣闊。出山以後,黃壁莊以下河道擺動在自石家莊至束鹿一帶的大沖積扇上,在沖積扇區地下河。地貌屬於華北平原一部分,系滹沱河沉積而成,分為山麓平原、傾斜平原及低沖積平原三個較大的地貌單元。山麓平原位於西部,太行山東側,東至藁城與傾斜平原連接,海拔高程由90米至45米,坡高平均為1/850,系山洪及第四紀洪積物堆積而成。傾斜平原西接山麓平原,東部以安平、深縣、束鹿一線與低沖積平原相臨,傾斜平原實為現代沖積扇的交接窪地,沖積扇的主軸在藁城、晉縣、束鹿舊城及深縣,基本上是東西向。傾斜平原海拔高程由45米至30米,坡度為1/2000至1/4000,由黃土性洪積沖積物堆積而成。低沖積平原位於東部,系滹沱河近代沖積而成,曾與黃河交錯沉積,海拔高程多為30米至18米,坡度為1/4000至1/6000。
滹沱河自黃壁莊以下,境內有堤防的河段長100餘公里。兩岸堤防總長142.63公里,兩堤之間的堤距4至7公里,最寬達8公里。河牀為複式河槽,河道面積為53.82萬畝。當滹沱河發生較大洪水時,由於寬闊槽儲蓄洪水,具有明顯的消減洪峯作用。但是,也因河槽寬淺平緩,處於堆積狀態,造成河牀逐年抬高,部分灘面已高於地面。據歷史文獻記載,滹沱河在境內發生決溢改道的次數很多。由於河槽左右滾動,洪水大量奪地,沿河村莊多次迫遷。20世紀30年代至今的50多年間曾發生四次洪水災害;近30年來有三次較大變遷,累計擺幅度達4公里,塌地20餘萬畝。洪水波及範圍南至滏陽河,北至磁河木刀溝,百數十里內皆受其縱橫衝蕩,斷洪沙灘蔓延廣泛,其面積達1萬多平方公里。
流域內水利事業發展較早。據史料記載,遠在東漢時期就開滹沱河蒲吾渠,可通漕船。唐朝時建成太白渠、大唐渠,引河水灌田。北宋天聖年間,曾修築曹馬口堤防。元、明埋藏,多次“發丁夫灘治滹沱”。清朝時則大量興辦水利營田、修築堤防,以障滹沱。民國時期,沿河建成興民、大同、靈正、源泉四處萬畝灌區。
建國後,在各級政府領導下,劈山開渠、修庫、打壩、建站、築堤、架橋、保持水土,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年年有工程截至1987年,流域內修建大、中、小水庫66座,總蓄水量近29億立方米;興建萬畝灌區13處,灌溉面積192萬畝;築堤防242.63公里,修護村護岸壩380道,建橋、閘、涵62座;修水電站85座,總裝機7.85萬千瓦。
據建國前的舊縣誌載:昔日滹沱河是“春天苦旱河底幹,秋季發水浪滾翻,糧倉沖走房屋塌,無吃無住無人管”。一般年份的多雨季節,卻是水勢茫茫,沿河村莊設有渡口以輕舟橫渡,上下游之間以風帆相濟。河內有魚蝦,沿河還有天鵝魚鷹水鳥棲息,秋天的夜晚有大大雁途宿。河濱之地綠草繁茂,間雜以牛羊。到了20世紀70年代初,河水斷流,河濱之地逐漸被開發利用。有的綠樹成蔭,有的闢為果園,有的墾殖為稻田沃土,種植糧棉諸作物,豐收季節,碩果累累。 [2] 
參考資料
  • 1.    山西通志 卷二 自然地理志.山西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中華書局,2000:193-197.
  • 2.    石家莊地區水利志 自然概況 第一章 河 流第一節 滹沱河 一、河況
  • 3.    忻州地區志.忻州地區志篡委員會..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145.
  • 4.    故鄉的滹沱河  .黃河新聞網[引用日期2015-10-26]
  • 5.    山西通志 水利志.山西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中華書局,2000:41.
  • 6.    河北省地方誌纂委員會.河北省志 第3卷 自然地理志: 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年1月:188.
  • 7.    石家莊市志 四、水 文 (一)地表水 1.水系與流域
  • 8.    太原市志.太原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341-344.
  • 9.    石家莊地區水利志 自然概況 第一章 河 流第一節 滹沱河 二、河道變遷
  • 10.    忻州地區志.忻州地區志篡委員會..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263.
  • 11.    石家莊地區水利志 灌溉工程第二章 小水電 第一節 水能資源第二節 水電建設
  • 12.    山西通志 水利志.山西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中華書局,2000:142.
  • 13.    山西通志 水利志.山西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中華書局,2000:187.
  • 14.    忻州地區志.忻州地區志篡委員會..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232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