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燕雲十六州

(中國古代地理名詞)

鎖定
燕雲十六州,又稱幽雲十六州、幽薊十六州, [1]  古代地理名詞,指中國北方以幽州(今北京)和雲州(今山西大同)為中心的十六個州,即今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地區。 [2]  “燕雲”一名最早見於《宋史·地理志》。
後晉天福元年(936年),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後唐河東節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後晉,遼太宗與石敬瑭約為父子(遼太宗為父,石敬瑭為子)。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使得遼國的疆域擴展到長城沿線,往後中原數個朝代都沒有能夠完全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戰略意義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權感受威脅持續長達160多年。 [1]  [35]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命令徐達主帥常遇春為副帥,北伐元朝。僅僅用了一年多時間,就攻佔了元朝都城大都,至此燕雲十六州被漢族政權收回,結束了數百年北方遊牧政權的統治。 [3] 
中文名
燕雲十六州
外文名
Sixteen prefectures
別    名
幽薊十六州
腹裏
別    名
幽雲十六州
地理位置
北京 河北 山西北部 天津海河北
面    積
120000 km²
割讓時間
938年

燕雲十六州歷史沿革

燕雲十六州河北亂象

唐代幽雲形勢 唐代幽雲形勢
安史之亂爆發前,大量的北方遊牧族羣人口不斷遷入中原,唐朝將這些來自北方的“歸化”人口安置於幽、薊、雲、朔等邊州,在與中原農耕人口頻繁的交融後,這一部分人口在長期的生產活動中掌握了農耕技術並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對農耕文化的認同,與此同時,中原農耕人口也在此交融過程中逐漸接觸並瞭解到了遊牧文化,致使這一地區形成了農牧兼具的文化特色。幽州之地,民風剛強,士兵均為勇武善戰者,這種情況與北方遊牧人口不斷內遷幽州地區有極大關係。
唐玄宗末年,安祿山起兵反唐,這場戰爭引起了唐朝內部的大動亂,史稱“安史之亂”。雖然,戰亂最終得以平息,但叛軍殘餘部隊依然活躍在河北地區,形成藩鎮割據勢力。唐王朝在經歷戰亂之後,已無能力徹底剿除這些頑固勢力。藩鎮割據的局面嚴重削弱了唐朝的力量,使昔日統一的盛唐王朝變得四分五裂。同時,藩鎮割據勢力因為無法集中力量向唐中央政權進攻,只能在唐朝原有的體制框架內謀求各自的最大利益。因此,在安史之亂後,形成了唐朝無力消滅藩鎮勢力,而藩鎮勢力也無法推翻唐朝的政治局面。但在河北地區,各軍閥之間的混戰嚴重影響了當地的政治局勢社會發展。河北地區分為范陽(又稱幽州或盧龍)、成德魏博三鎮,實際上已經脱離了唐朝的控制。
河北三鎮之一的幽州地區,戰亂頻繁,社會處於長期的動盪之中,節度使反覆更換,內部爭奪異常激烈。“自唐廣德元年(763年)李懷仙為幽州盧龍軍節度使開始, [4] 後梁乾化三年(913年)李存勖攻佔幽州為止,在一百五十年內先後更換了二十八個統治者。” [5]  762年,唐代宗命安史之亂的叛軍降將李懷仙為幽州節度使 [4]  幾年之後,李懷仙又被其部下朱希彩朱泚朱滔所殺,唐朝無力管制,只能被迫承認他們對幽州的控制權。三朱先後繼任幽州節度使之職,對唐朝只是表面上臣服。朱滔死後,劉濟繼任幽州節度使,不久之後,其子劉總弒父殺兄,篡奪了節度使之位。819年,劉總自請入朝,張弘靖繼任幽州節度使,但張弘靖的統治引起了幽州士卒不滿,士卒們又擁立朱克融為節度使。之後,幽州數次易主,唐王朝直到滅亡也無力阻止這一亂象。

燕雲十六州山後爭奪

山後之地形勢 山後之地形勢
“山後”(或稱“山北”)地區位於太行山北段偏西一側,此處地勢險要,關隘眾多,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同時,該地區長期以來是胡漢雜居的前沿地帶,民風彪悍,是各軍閥勢力擴充優質兵力的兵源地。在受到唐末軍閥混戰的影響之後,至五代初期,這些地方已經成為各個政權勢力競相爭奪的熱門地帶。
五代初期,在北方迅速崛起的契丹對中原地區虎視眈眈,而山後地區的混亂局面為契丹進一步滲透到中原地區提供了絕好的契機。一方面,各路軍閥的混戰,使中原地區無法集中力量有效地抵抗遊牧勢力的入侵,契丹趁此時機,屢次南下中原寇略;另一方面,中原地區的一些將領因為各種原因而求助於契丹,將契丹勢力拉入到這一亂局中。天佑十四年(917年),以“新州圍練使”總領“山後八軍”的李存矩強娶其部下盧文進之幼女為妻,盧文進怒而叛之,殺李存矩後亡入契丹。
契丹勢力的多次南下以失敗告終,沒有獲得實質性的收穫,但“自此頗有窺中國之志。” [6]  而幽州仍然是契丹“窺中國”的首要目標。阿保機病死,耶律德光新立,述律後護太祖喪至“西樓”,姚坤一路從行,並返回中原。阿保機那麼直言不諱地向後唐索要幽州之地,並承諾如獲幽州之後則“不復侵入漢界”,可見契丹對幽州地區的無比垂涎以及得到幽州的急迫。雖然,索要幽州之事最後以阿保機的暴斃而暫告一段落,但契丹並沒有打消攻下幽州地區的念頭。

燕雲十六州割讓契丹

907年,唐朝滅亡,朱温篡唐建立後梁,911年,幽州節度使劉守光不顧眾將臣的反對,登基稱帝,國號大燕,改元應天 [7]  桀燕建立後,即不斷受到晉王李存勖(沙陀人)的攻擊, [8]  應天三年(913年),晉軍攻陷幽州,俘獲被囚禁已久的劉仁恭,而劉守光逃亡後不久亦被擒。914年劉仁恭和劉守光父子被殺。 [9] 
割讓燕雲十六州的石敬瑭 割讓燕雲十六州的石敬瑭
923年,沙陀人李存勖建立後唐。並滅掉後梁,到後唐末帝李從珂繼位時,大將石敬瑭為河東節度使。後來末帝開始對石敬瑭起疑,石敬瑭也暗中謀自保。石敬瑭以多病為理由,上表請求朝廷調他往其它藩鎮,藉此試探朝廷對他的態度。
末帝在清泰三年(936年)五月改授石敬瑭為天平軍節度使,並降旨催促赴任。石敬瑭懷疑末帝對他起疑心,便舉兵叛變。後唐派兵討伐,石敬瑭被圍,向契丹求援。 [10]  九月契丹軍南下,擊敗唐軍 [11]  石敬瑭在十一月受契丹冊封為大晉皇帝,認契丹主為父,自稱兒皇帝,然後向後唐都城洛陽進軍,後唐末帝閏十一月(937年1月)自焚,後唐遂亡。 [12]  沙陀人石敬瑭滅後唐後,建立後晉,並按約定將燕雲十六州獻給契丹。 [13] 
燕雲地區歸入遼朝統治,對遼朝政權自身的穩固與強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後,直到元朝統一中原,燕雲地區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脱離了中原王朝的統治,其社會面貌可以説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契丹遼朝對燕雲地區的成功統治,是其統治者“因俗而治”觀念在政治、文化、民族關係等方面的成功實踐,是值得肯定的歷史貢獻。
顯德六年(959年),後周世宗柴榮率軍攻遼,水陸並進,一個多月內收復瀛、莫、寧(天津靜海縣南)三州,以及益津關(河北霸縣)、瓦橋關(雄縣西南)、淤口關三關。五月,欲攻取幽州(今北京)時,因病重班師,六月十九日,卒於東京(今河南開封)。

燕雲十六州遼朝統治

遼朝設立“五京”,以“燕京”為南京,以“雲州”為西京。這種從“行國”過度到“行國”,“城國”並存的國家佈局,大大鞏固了國家的根基。宋神宗曾經坦言:“二敵(契丹、西夏)之勢所以難制者,有城國,有行國。自古外裔能行而已,今兼中國之所有,比之漢、唐尤強盛也。” [14]  燕雲一帶與中原王朝接壤,成為遼朝重要的戰略部署區域和軍事緩衝地帶。原來中原王朝防止北方遊牧勢力南下的重重關隘,卻成為了遼朝抵禦中原北伐的重要戰略地帶。遼朝在此派重兵把守,使得燕雲地區毫無疑問地成為遼朝的政治和軍事核心地帶。尤其是遼南京,是抵抗中原北伐的咽喉之地,也是契丹遼南下窺探中原的前沿陣地。具有防禦兼進攻雙重軍事地位的遼南京,無疑是整個遼朝在政治和軍事上的焦點所在。
燕京歷代城牆(橙色為遼南京) 燕京歷代城牆(橙色為遼南京)
在經濟上,契丹遼朝逐漸由部族時期單一的遊牧經濟模式向農牧相結合的經濟模式轉變,這有賴於燕雲十六州的歸入,為他們帶來了廣闊的農耕土地以及大量的農耕人口和先進的農耕技術。廣闊的草原和遊牧經濟給契丹提供了強大的騎兵資源,再加上燕雲地區的農耕經濟,契丹遼朝的經濟模式變得更為靈活。其經濟實力也不斷提高,軍事上的補給也更為充足,戰車、兵器等各種軍事裝備逐步得到完善,使原本強大的契丹騎兵如虎添翼。
遼南京和西京還設有學校,成為遼朝推廣文化教育的良好示範,這體現了遼朝統治者對文化教育的重視,同時也為燕雲地區培育出了大量傑出的政治人才。遼朝統治下的燕雲地區人口較為密集,手工業頗為發達,商業繁榮,這裏也成為了遼朝與北宋、西夏、高麗經濟往來的重要交通樞紐。隨着城市的興起,不少遊牧民開始在城中或周圍過上半農半牧的生活,定居城市的百姓也越來越多。城市裏雜居着“蕃漢”人口,在政府的分治政策下,民族關係十分融洽,通婚現象也十分常見。在民族成分複雜的燕雲地區,必然會產生多元、包容的文化,這種“華夷同風”的文化現象,是各民族長期共同生活、學習和交融的結果。在這樣的背景下,整個燕雲地區實際上成為遼朝最具多元化特色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宋朝開國之後,面對遼朝(契丹)鐵騎由燕雲十六州疾馳而至的威脅,不得不在汴京附近廣植樹木。宋太祖趙匡胤不忘收復燕雲,曾在內府庫專置“封樁庫”,打算用金錢贖回失地。宋朝還在河北南部興建“北京”大名府和遼國對峙。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趙光義移師幽州,試圖一舉收復燕雲地區,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門外)展開激戰,宋軍大敗,宋太宗中箭,乘驢車逃走。之後北宋與遼進行了長期的戰爭,一直未能佔領此地。景德元年(1004年)北宋真宗抵澶州北城,後與遼國在澶州定下了停戰和議,史稱“澶淵之盟”,之後宋遼邊境長期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此後,遼朝統治者曾多次通過減免賦税的方式爭取燕雲地區漢人百姓的民心。 [36] 
百科x混知:圖解澶淵之盟 百科x混知:圖解澶淵之盟
宣和四年(1122年)宋金訂立“海上之盟”,約定聯合滅遼後,金歸還宋燕雲十六州。於是北宋預置了燕山府路和雲中府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把遼天祚帝趕到燕山以西之後,於1123年二月把太行山(後明在此建內長城)以南的燕京、涿州、易州、檀州、順州景州薊州如約歸還。但阿骨打死後,金以張覺事變為由伐宋。宣和七年(1125年)十二月金兵又佔領燕京地區。第二年金國大舉南下,俘虜了徽欽二帝,佔據了中原地區,史稱“靖康之變”,北宋滅亡。

燕雲十六州金朝時期

金太祖時期,欲將從遼人手中奪取的燕京及六州交還北宋,就有人勸其説:“君王莫聽捐燕議,一寸山河一寸金。” [15]  太祖不聽,但這並不是金太祖不明白燕京的重要性而隨意捨棄,而是金太祖對剛剛立國不久的金朝所面臨的形勢做出詳細考慮之後的結果。金太祖死後,金太宗又從宋人手中奪回了燕雲十六州,藉此一步步向南逼近,將金朝勢力推至黃河以南。 [16] 
金朝獲得亡遼燕雲地區之後,於“皇統元年,以燕京路尚書省,西京及山後諸部族隸元帥府” [17]  ,進一步確立了對該地區的統治。據《金史·地理志》所載:幽、薊、檀、涿、順五州劃入中都路,幽州(遼南京)為大興府。薊、涿、順仍用舊名,檀州設為密雲縣,隸屬於順州。雲、應、朔、蔚、寰、新、媯、儒、武九州歸入西京路。其中雲州為西京大同府,新州(遼奉聖州)設為德興府,媯(遼可汗州)、儒二州設為媯川縣縉山縣,均隸屬於德興府;應、朔、蔚沿用舊名,寰州設為鄯陽縣,隸屬於朔州;武州(遼歸化州)設為宣德州。後周世宗收復的瀛、莫二州劃入河北東路,瀛州設河間府莫州沿用舊名。 [16] 
隨着金政權的逐漸穩定,燕雲地區得到了一進步的發展。沿襲遼朝於此地牧馬的舊例,金朝也於此地營田牧馬,用以充實軍力完顏亮曾“詔內地諸猛安赴山後牧馬”。 [18]  金還設有“山後四羣牧、山前諸羣牧” [19]  ,皆位於燕雲地區。同時,山後地區也是契丹人聚居的地帶,有“山後契丹諸部” [20]  等。
金太宗死後,完顏亶即位,其後期統治殘暴至極,被海陵王完顏亮所弒,金朝眾臣皆拜完顏亮為帝。此後,金朝在完顏亮的統治之下,實行了一些反對和壓制女真貴族的政策,遷都燕京就是其中的重要一步。天德三年(1151年)三月,營建燕京的計劃圖紙完成,完顏亮命張浩等人主持燕京城的擴建以及皇宮的營造工程。天德五年(1153年),遷都燕京,改稱中都。 [16] 

燕雲十六州蒙元時期

在金朝將注意力聚焦於南方的同時,北方的蒙古勢力迅速崛起。他們在成吉思汗的帶領下建立起大蒙古國,並開始了對西夏西遼金朝等政權的征伐活動。1213年,燕雲十六州被蒙古帝國佔領。鐵木真大軍南下,橫掃河北,1215年,鐵木真攻克金中都,並改名為燕京,1234年,蒙古滅金朝,佔有舊金之地,這其中包括了燕雲地區。元朝建立以後,對燕雲地區進行了有效的統治。據《元史·地理志》所載:幽、薊、檀、涿、順、媯、儒七州劃入大都路,其中幽州為大都,薊、檀、涿、順沿用舊名,儒州為龍慶州,媯州為懷來縣,隸屬於龍慶州。蔚、新、武三州劃入上都路,蔚州沿用舊名,新州為保安州,武州為順寧府。雲、應、朔、寰四州劃入大同路,雲州為西京大同府,應、朔沿用舊名,寰州為鄯陽縣,隸屬於朔州。瀛、莫二州劃入河間路,瀛州設為河間路總管府,莫州沿用舊名。燕雲地區全部隸屬於元代中書省管轄,即屬於“腹裏”,其政治地位十分重要。 [21] 
1276年,元朝南宋,1279年,元朝消滅南宋殘餘抵抗勢力,統一全國。1264年八月,元世祖忽必烈下詔改燕京(今北京市)為中都,定為陪都。1267年忽必烈遷都位於中原的中都,1272年,將中都改名為大都突厥語汗八里,帝都之意),將上都作為陪都。

燕雲十六州明朝時期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太祖朱元璋遣徐達常遇春攻克大都,燕雲十六州併入明朝版圖。明太祖朱元璋實行分封,第四子朱棣封為燕王,鎮守北平; [22-23]  十三子朱桂封代王,鎮守大同; [24]  十九子朱橞谷王,鎮守宣府 [25]  成為“九邊重鎮”的重要組成部分。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 [26] 

燕雲十六州行政區劃

燕雲十六州對照表
古名
今址
幽州
北京市區
順州
北京市順義區
儒州
北京市延慶區
檀州
北京市密雲區
薊州
天津市薊州區
涿州
河北涿州
瀛州
河北省河間市
鄚州
河北省任丘市北
新州
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
媯州
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
武州
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
蔚州
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
應州
山西省朔州市應縣
寰州
山西省朔州市東
朔州
山西省朔州市區
雲州
山西省大同市雲州區 [27] 

燕雲十六州戰略價值

燕雲十六州政治價值

燕雲地區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就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又是中原王朝保護農業區,抵禦遊牧民族入侵的天然屏障。當然也是中原王朝在其盛世時經略東北的基地。北宋葉隆禮契丹國志》“幽,燕諸州,蓋天造地設以分藩,漢之限,誠一夫當關,萬夫莫前也。“ [28]  這段話足以闡釋其戰略位置的重要性。
對中原王朝而言,燕雲十六州是其北方的門户。一方面,在國力昌盛時期,它是中原王朝經略控馭北方遊牧民族的據點和橋頭堡隋煬帝涿郡築臨朔宮作為行宮,大業七年(611年 )後三次用兵高句麗,都以涿郡為基地,集結兵馬、軍器、糧儲。另一方面,燕雲十六州也是中原王朝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入侵的屏障與前沿,是軍事鬥爭的“戰略緩衝帶”。燕雲地區北部的長城與五關構成了牢不可摧的人工防線。在古代戰爭中,騎兵對於以步兵為主力的中原軍隊無疑具有絕對的優勢,而在軍事地理上,長城對於北方遊牧民族騎兵的南下則能起到防禦屏障的作用。緊挨着長城南側的燕雲十六州,以其堅固的城池、巍峨險峻的山脈及橫貫交錯的大河構成了戰略上又一道防線。它是長城防線的有力依託,與長城構成唇亡齒寒、互相支持的關係。
對北方遊牧民族而言,燕雲十六州在戰略上意義同樣重大。佔據燕雲十六州後,徹底改變了他們在與中原王朝軍事鬥爭的被動局面。北方遊牧民族政權,雖然軍事力量較強大,但他們沒有先進的文化制度,更沒有固定的財力收入。由於自身政權制度的限制,在與強大的中原王朝鬥爭過程中,要麼是取得暫時的軍事勝利;要麼被強大的中原王朝(如漢唐)徹底擊垮。但佔據燕雲十六州後,這一局面徹底改變。通過燕雲十六州這一窗口,他們開始瞭解中原,逐步接觸中原文明,學習中原先進的生產方式

燕雲十六州國防價值

燕雲十六州所轄的地區東西約六百公里,南北約兩百公里,面積約為十二萬平方公里。其北部在今河北北部地區,處於廣闊而平坦的華北大平原北端,囊括雄偉險峻的燕山山脈;西部在今山西北部地區,該地區多山地,地形複雜。燕雲十六州這一狹長地區形勢非常險要,在古代確係一道軍事天險。燕雲地區北部橫卧着燕山山脈和北太行山山脈。在古代生產力低下,交通工具落後,軍事技術欠發達的情況下,大山在人們面前就是一道不可戰勝的天險。從地形上看燕雲十六州,燕山山脈和北太行山山脈就像兩座相連的城牆屹立在華北平原北部,兩山交匯處更像是一道天鑄"城角",以騎兵為優勢的北方遊牧民族在此被嚴重阻隔。巍峨險峻的山脈儼然構築了燕雲地區在戰略上抵禦北方鐵騎南下的天然的第一道防線。
燕雲地區中部和南部奔流着桑乾河和巨馬河,為戰略防禦中心的河流。“在中國古代,江河沼澤特別是河流常成為拒敵於外的防禦屏障。事實上,在以刀槍弓箭為主要武器的冷兵器時代,利用江河設防是常用的禦敵辦法。“ [29]  此外,江河還可以對軍事戰略物質進行運輸。拒馬河以易水與白溝河為兩翼,構成了燕雲地區南部的河流防禦體系。橫貫交錯的河流顯然構建了燕雲地區在戰略上抵禦北方鐵騎南下的天然的第二道防線。
燕雲地區嚴密的防禦體系不僅包括天然屏障還包括人為防線,那就是長城及五關。長城是從秦代開始營建,是中國古代一項偉大的防禦工程,它在漫長的歷史時期發揮着巨大的國防功能。同時,“長城也是農耕與遊牧兩大部類文明形態的分界線,起着護衞先進的農耕文明,使其不致在遊牧人無止境的襲擊中歸於毀滅的歷史作用。“ [30]  特別是燕雲地區的長城,在阻擋北方鐵騎入侵中原王朝方面起着巨大作用。此外,該地區的“五關“在戰略防禦中的作用也不可小覷。“幽平之間,以五關為形勝。“ [31]  這五關分別為金坡關,居庸關,古北口,松亭關渝關。雄偉險要的長城和五關構成了燕雲地區在戰略上抵禦北方鐵騎南下的牢不可摧的人工防線。

燕雲十六州經濟價值

温暖濕潤的環境十分有利於農業的生產發展。縱觀中國歷史,燕雲地區一直是中國農業最發達,經濟最繁榮,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在戰略上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幽州自古就在中國北方佔有重要的經濟地位。“夫燕亦勃,碣之間一都會也“。 [32]  隨着燕雲十六州劃歸契丹,與之而來是大量漢人給遼朝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帶來了改變,農業經濟取代遊牧經濟一躍成為遼國的主要經濟形式。燕雲地區是遼國的農業經濟中心,也是主要的賦税來源地。僅燕京析津府一地“兵戎冠天下之雄,與賦當域中之半”。 [33] 
此外,燕雲地區眾多的漢族人口,為遼國提供了大量的兵源,是遼的重要兵源地。在兵役方面,由於遼朝崇尚武力,其全國軍隊分為御帳親軍宮衞騎軍,大首領部族軍,眾部族軍,五京鄉丁和屬國軍,其中“五京鄉丁“多由漢人充當,而幽雲地區因其人口密集,更是此項兵役的最主要來源。“遼建五京:臨潢,契丹故壤;遼陽,漢之遼東,為渤海故國;中京,漢遼西地,子唐以來契丹有之。三京丁籍可紀者二十二萬六千一百,蕃漢轉户為多。析津、大同、故漢地,籍丁八十萬六千七百。” [34]  從五京鄉丁出兵數目不難看出,“燕雲十六州”的南京、西京比其他三京總和的三倍還強。由此觀之,從戰略上看燕雲地區具有極其巨大的經濟價值,可以為王朝提供強大的財力支持和兵源補給。
參考資料
  • 1.    幽雲十六州歷史背景與傳奇故事介紹  .鳳凰網[引用日期2020-08-19]
  • 2.    中原王朝遺恨四百年 燕雲十六州成夢魘  .鳳凰網[引用日期2020-08-19]
  • 3.    燕雲十六州:為何會成為北方遊牧和中原王朝的必爭之地  .鳳凰網[引用日期2020-08-19]
  • 4.    《舊唐書·列傳第九十三·李懷仙傳》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0-08-25]
  • 5.    北京大學歷史系本書編寫組.《北京史》(增訂本).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60
  • 6.    《舊五代史·卷二十八·(唐書) 莊宗紀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08-25]
  • 7.    《新五代史·卷三十九·雜傳第二十七》:守光遂以梁乾化元年八月自號大燕皇帝,改元曰應天,以王瞳、齊涉為左右相。晉遣太原少尹李承勳賀冊尚父,至燕,而守光已僭號。有司迫承勳稱臣,承勳不屈,以列國交聘禮入見,守光怒,殺之。
  • 8.    《新五代史·卷三十九·雜傳第二十七》:明年,晉遣周德威將三萬人,會鎮、定之兵以攻燕,自祈溝關入,其澶、涿、武、順諸州皆迎降。守光被圍經年,累戰常敗。
  • 9.    《新五代史·卷三十九·雜傳第二十七》:守光知不免,呼曰:“王將復唐室以成霸業,何不赦臣使自效?”其二婦從旁罵曰:“事已至此,生復何為?願先死!”乃俱死。晉王命李存霸執仁恭至雁門,刺其心血以祭先王墓,然後斬之。
  • 10.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八十》:石敬瑭遣間使求救於契丹,令桑維翰草表稱臣於契丹主,且請以父禮事之,約事捷之日,割盧龍一道及雁門關以北諸州與之。
  • 11.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八十》:九月,契丹主將五萬騎,號三十萬,自揚武谷而南,旌旗不絕五十餘裏。代州刺史張朗、忻州刺史丁審琦嬰城自守,虜騎過城下,亦不誘脅。審琦,洺州人也。辛丑,契丹主至晉陽,陳於汾北之虎北口。
  • 12.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八十》:契丹主謂石敬瑭曰:“吾三千里赴難,必有成功。觀汝氣貌識量,真中原之主也。吾欲立汝為天子。”敬瑭辭讓數四,將吏復勸進,乃許之。契丹主作冊書,命敬瑭為大晉皇帝,自解衣冠授之,築壇於柳林。
  • 13.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八十》:是日,即皇帝位。割幽、薊、瀛、莫、涿、檀、順、新、媯、儒、武、雲、應、寰、朔、蔚十六州以與契丹,仍許歲輸帛三十萬匹。
  • 14.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三百二十八《神宗》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08-25]
  • 15.    《金史·卷七十五·左弓企傳》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08-21]
  • 16.    覃旭.燕雲十六州問題的由來及其歸宿[D]:內蒙古大學,2018:38-40
  • 17.    《金史·卷二十四·志第五·地理上》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08-21]
  • 18.    《金史·卷五·海陵本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08-21]
  • 19.    《金史·卷一百三十三·移剌窩斡傳》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08-21]
  • 20.    《金史·卷八十四·耨碗温敦思忠傳》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08-21]
  • 21.    覃旭.燕雲十六州問題的由來及其歸宿[D]:內蒙古大學,2018:41-42
  • 22.    《明史·本紀第五·成祖一》:洪武三年,封燕王。十三年,之籓北平。
  • 23.    白壽彝總主編;王毓銓主編.《中國通史·第9卷·中古時代·明時期 下》: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第979-981頁
  • 24.    《明史·卷一百一十七·代王桂》:代簡王桂,太祖第十三子。洪武十一年封豫王,二十五年改封代。是年就籓大同。糧餉艱遠,令立衞屯田以省轉運。明年詔帥護衞兵出塞,受晉王節制。
  • 25.    《明史·卷一百一十六·列傳第四》:谷王橞,太祖第十九子。洪武二十四年封。二十八年三月就籓宣府。宣府,上谷地,故曰谷王。
  • 26.    《明史·本紀第七·明成祖三》:(永樂十八年)十一月戊辰,以遷都北京詔天下。十二月己未,皇太子及皇太孫至北京。癸亥,北京郊廟宮殿成。
  • 27.    燕雲十六州具體指哪些地方  .中國歷史網[引用日期2020-09-05]
  • 28.    《契丹國志·卷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08-26]
  • 29.    金戈.中國古代戰爭與水(二)[J]:海河水利,2004 ( 2 ):66
  • 30.    項曉靜.長城—農耕文明的防衞線 [J]:安康師專學報,2003 ( 1 )
  • 31.    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
  • 32.    《史記·卷一百二十九·貨殖列傳第六十九》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0-08-26]
  • 33.    向南.《遼代石刻文編 · 興宗編》.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260
  • 34.    《遼史·卷三十六·兵衞志下》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08-26]
  • 35.    幽雲十六州歷史背景與傳奇故事介紹  .鳳凰網旅遊[引用日期2022-07-19]
  • 36.    陸游 《老學庵筆記》 第七章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