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2月7日

鎖定
2月7日是公曆年的第38天,離一年的結束還有327天(閏年是328天)。
中文名
2月7日
外文名
February 7th
類 型
日期
閏 年
328天
公曆年
公曆年的第38天
節    日
國際聲援南非日

2月7日重大事件

192年——孫堅在與黃祖作戰時陣亡。
199年——呂布陳宮高順曹操處死於白門樓。
1807年——拿破崙率領的法國軍隊和俄國、普魯士等國組成的第四次反法同盟東普魯士相遇,埃勞戰役爆發。
1914年——北京政府統一幣制。
1928年——北京中俄庚子賠款委員會俄委員史梯理沙克聲明:年前決定今明兩年每月付京師大學十二萬五千元,系依向例,並根據中俄協定完全公開,不移作他用。 [1] 
1939年——國民黨成立國防最高委員會蔣介石為委員長。
1942年——羅斯福致電蔣介石:“中國軍隊對貴國遭受野蠻侵略所進行的英勇抵抗已經贏得美國和一切熱愛自由民族的最高讚譽。
1947年——東北解放軍牡丹江軍分區戰鬥英雄楊子榮生擒“座山雕張樂山
195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改志願兵役製為義務兵役制
——小川喜一任職日本栃木縣第二代知事。
斯里蘭卡國旗 斯里蘭卡國旗
1957年——我國與斯里蘭卡建交。
1959年——朱德對農村辦公共食堂提出異議。
——中蘇簽訂《經濟合作協定》。
1961年——中央決定減少全國招生騰出力量加強農業建設。
1964年——披頭四樂隊抵達紐約作美國全國巡迴演唱。
1966年——《人民日報》號召向焦裕祿同志學習。
1974年——中美洲島國格林那達脱離英國,獨立建國。
——我國決定派團參加伊朗德黑蘭第7屆亞運會。在這一屆亞運會中,中國恢復了在亞運會聯合會的合法席位,中國以趙正洪為團長的269人組成的代表團首次參加亞運會,並參加其中14個項目的比賽。
1977年——《人民日報》、《紅旗》雜誌、《解放軍報》以《學好文件抓住綱》為題發表社論,首次在全國公開提出“兩個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要始終不渝地遵循”。
1980年——中國哥倫比亞建交。
1981年——日本政府確定本日為“北方領土日”。
1982年——國際奧委會醫學委員會公佈第一批禁止使用的興奮劑名單,正式向體育毒瘤動手。
1984年——兩名宇航員麥克坎德雷斯從挑戰者號太空梭中走出,完成人類的第一次不繫繩太空行走
1990年——衞生部首次公佈我國累計發現艾滋病毒感染者194例。
1991年——英國首相官邸唐寧街10號愛爾蘭共和軍炮擊。
1992年——歐共體12國外長和財政部長正式簽訂《歐洲貨幣聯盟條約》。
1996年——萊索托王國國王萊齊耶三世(Letsie III)登基。
長野冬奧會會徽 長野冬奧會會徽
1998年——第18屆冬季奧運會在日本長野開幕。
2000年——《新聞60分》在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CCTV-4)開播。 [9] 
2009年——馬達加斯加反對派領導人拉喬利納率領的反政府示威者在首都塔那那利佛遭到忠於總統拉瓦盧馬納納的安全部隊的開火,導致至少30人死亡。
2012年——澳門電訊信號發生故障,澳門所有手提電話服務暫停6小時。
2017年——阿富汗最高法院附近發生自殺式爆炸,至少19人死亡。
2017年——上海六旬老夫妻登上18樓墜亡。
2017年——河南漯河臨潁窩城鎮一名12歲女孩掉進深井。
2017年——泰國一浴室涉黃被查強迫未成年少女賣淫。
2021年——印度北阿肯德邦一處水力發電大壩附近發生冰川斷裂。災害發生後,印度北阿肯德邦政府啓動災難響應機制,全國救災應急部隊派出4支救援隊、約200名救援人員,軍方已派出飛機、直升機和海軍蛙人前往災區。冰川斷裂災害造成的死亡人數升至46人,仍有158人失蹤。-2·7印度北部冰川斷裂
2021年——俾斯麥海(南緯3.5度,東經146度)發生6.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2·7俾斯麥海地震
2024年——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中國南極秦嶺站開站 [10] 

2月7日出生人物

574年——聖德太子,日本飛鳥時期政治家。
1478年——托馬斯·莫爾,英國哲學家。
德米特里·門捷列夫 德米特里·門捷列夫
1834年——德米特里·門捷列夫,俄國化學家、元素週期表發現者。
1885年——辛克萊·劉易斯,美國作家。
1905年——烏爾夫·馮·奧伊勒,瑞典生理學家和藥理學家。
1906年——愛新覺羅·溥儀,清朝末代皇帝。
1908年——張宗遜,開國上將 [5] 張又俠之父 [5]  ,生於陝西渭南堰頭村 [4] 
1910年——夏鼐,考古學家。
1920年——王安,華裔電腦巨人。
1932年——關興亞,石油化工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6] 
1940年——益川敏英日本著名物理學獎。
1949年——柳井正,日本迅銷有限公司主席。
1950年——韓昊,中國當代數學家。
1952年——劉永,中國香港男演員。
1958年——朱塞佩·巴雷西,意大利足球運動員、前國際米蘭旗幟。
史蒂夫·納什 史蒂夫·納什
1960年——詹姆斯·斯派德,美國著名男演員。
1966年——張世,中國台灣男演員。
1967年——古井弘人,日本鍵盤演奏家、作曲家、編曲家、音樂家。
1968年——洪莉娜,韓國女演員。
1968年——張敏,中國香港女演員。
1970年——張宏豔,中國香港女主播。
1972年——閆學晶,中國內地女演員。
1973年——園崎未惠,日本聲優
1973年——霍華德NBA球星、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朱萬。
1974年——史蒂夫·納什,NBA巨星、加拿大職業籃球運動員。
1975年——劉綽琪,中國香港女主持人、演員。
1986年——孔連順,中國內地男演員。
1978年——範比滕,比利時著名足球運動員。
1978年——艾什頓·庫奇,美國喜劇男演員。
1979年——蔡雪敏,中國內地女歌手、演員
1980年——李貞賢,韓國電音女歌手、女演員。
1982年——向井理,日本男演員。
1983年——克里斯蒂安·克萊恩奧地利一級方程式車手。
1986年——楊汀叮,中國香港女模特、電影演員、企業家。
李準 李準
1988年——李準,韓國組合MBLAQ成員。
1988年——加護亞依,日本組合早安少女組前成員。
1990年——華晨宇,中國內地男歌手。
1992年——矢島舞美,日本組合℃-ute隊長。
1994年——金振煥,韓國組合iKON成員。
1995年——曹緣,中國男子跳水運動員。
1995年——何紫慧,中國香港女歌手。
伊波杏樹 伊波杏樹
1996年——伊波杏樹,日本女聲優、舞台劇演員。
1996年——萩原舞,日本組合℃-ute成員。
1997年——陳錦昀,中國男演員。
趙珈萱 趙珈萱
1997年——趙珈萱,中國女演員、歌手,喜劇演員趙本山的女兒。
1997年——樸昭英,韓國女演員。
1997年——七木奏音,日本女演員。
1997年——奏音,日本女演員、模特。
1997年——蕭濤濤,秘魯裔中國足球運動員。
1997年——趙一楠,喜劇演員趙本山的兒子。
不詳——季遊月聰子,日本女性漫畫家
不詳——雷碧文,台灣女性配音演員

2月7日逝世人物

192年——三國之一孫吳的奠基人孫堅陣亡。
199年——東漢末年軍閥呂布曹操投降,被曹操下令縊死,其部下的陳宮高順也一併被處死。
乾隆帝 乾隆帝
1799年——乾隆帝(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駕崩。
1944年——回族英雄馬本齋逝世。
1965年——李海泉,香港粵劇演員,李小龍之父。(生於1901年
1974年——地理學家竺可楨逝世。
1979年——我國著名電影導演崔嵬逝世。
197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蘇振華逝世。
2007年——陳煒恆,澳門文化界人士。(生於1962年
2017年——人大百歲老副校長張騰霄逝世。
2019年——英國演員阿爾伯特·芬尼
2020年——李文亮,醫生,因感染新冠肺炎逝世。
2020年——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原教授紅凌因感染新冠肺炎逝世。
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程鎔時先生,因病逝世,享年93歲。 [2] 
2022年——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易麗君逝世。 [7] 
2024年——中科院院士、肝膽胰外科學專家劉允怡辭世,享年76歲。 [11] 

2月7日節日風俗

格林納達——獨立日 [8] 

2月7日黨史記錄

1931年2月7日 左聯五烈士遇害
1931年2月7日,柔石、胡也頻、殷夫、李偉森、馮鏗等五位左翼革命作家被國民黨反動派同時殺害於上海龍華。他們生前在從事實際革命鬥爭的同時,積極進行文學活動,以各自的不同鬥爭經歷和親身感受創作出一批文學作品,為初期無產階級革命文學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他們被害後,左聯發表了抗議和宣言,指斥反動派的罪行,得到國內外進步力量的支持。
1944年2月7日 抗日民族英雄馬本齋病逝
1944年2月7日,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馬本齋病逝。抗日戰爭爆發後,馬本齋組織本村青壯年70餘人,組成“回民抗日義勇隊”,舉起抗日大旗。1938年初馬本齋和中國共產黨取得聯繫,率隊參加河北遊擊軍,編為冀中回民教導隊。同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馬本齋曾任回民教導隊隊長、總隊長、八路軍第三縱隊回民支隊司令員,冀魯豫軍區第三軍分區司令員兼回民支隊司令員。馬本齋逝世後,中共中央在延安為他舉行了追悼會,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分別題寫輓聯,表示沉痛哀悼,對他的一生給予很高的評價。毛澤東題寫的輓聯是“馬本齋同志不死”。周恩來的題詞是“民族英雄,吾黨戰士”。朱德的輓聯是“壯志難移,漢回各族模範;大節不死,母子兩代英雄”。
1966年2月7日 向焦裕祿學習
1966年2月7日,新華社播發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同日,《人民日報》刊登這篇通訊,並發表社論《向毛澤東同志的好學生——焦裕祿同志學習》。2月8日至15日,中共中央農村政治部、解放軍總政治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各中央局、省、市、縣委先後發出《向焦裕祿學習》的通知,全國掀起向焦裕祿學習的熱潮。焦裕祿秉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吃苦在前,享樂在後,心裏裝着羣眾,唯獨沒有自己;他實事求是,腳踏實地,艱苦奮鬥,不向困難低頭,不斷開拓進取;他清正廉潔,無私奉獻,為人民利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40多年來,焦裕祿精神的影響,已遠遠跨過了蘭考,跨過了河南,催生了一批又一批焦裕祿式的好乾部。
1977年2月7日 “兩個凡是”提出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報》、《紅旗》雜誌、《解放軍報》發表社論:《學好文件抓住綱》,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即“兩個凡是”)。這個錯誤口號,實際是要把毛澤東晚年的“左”傾錯誤延續下來。 [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