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普魯士

(歐洲德意志歷史地名)

鎖定
普魯士(古普魯士語:Prūsa;德語:Preußen;英語:Prussia;拉丁語:Borussia),是歐洲歷史地名,位於德意志北部,通常指1525年至1701年的普魯士公國(其中1618年-1701年間以勃蘭登堡-普魯士形式存在)、1701-1918年間的普魯士王國以及普魯士自由邦
德意志統一前,勃蘭登堡-普魯士奧地利同為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境內最強大的兩個邦國,是當時歐洲列強之一,19世紀中期普魯士王國取得普丹戰爭普奧戰爭普法戰爭的勝利,統一了除奧地利帝國外的德意志,1871年建立德意志帝國
普魯士有時也是德國近代精神、文化、秩序的代名詞 [1]  ,曾孕育了德國早期軍國主義,也幫助德國新教擺脱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
1947年2月25日,聯合國管理委員會頒佈第47條法令,宣佈普魯士自由邦停止存在。
中文名
普魯士
外文名
Prussia
簡    稱
普國
所屬洲
歐洲
首    都
柏林
主要城市
哥尼斯堡,波茨坦,但澤,斯德丁,波茲南佈雷斯勞卡托維茲
國慶日
1701年1月18日
國    歌
萬歲勝利者的桂冠
官方語言
德語普魯士語
貨    幣
馬克銀幣
時    區
UTC+1
政治體制
君主專制政體
國家領袖
腓特烈一世腓特烈·威廉一世腓特烈二世腓特烈·威廉三世
人口數量
約 4300 萬
主要民族
德意志人波蘭人
主要宗教
基督教路德宗
國土面積
352260 km²
國家格言
Suum cuique(各應得其有)
存在時間
1525-1947年(德國取消普魯士)
前    身
勃蘭登堡公國普魯士公國

普魯士歷史發展

普魯士早期歷史

從法理上説,這塊地方並不屬於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的疆界範圍,只是因為後來勃蘭登堡藩侯合併普魯士公國勃蘭登堡-普魯士作為整體才成為德意志第一帝國的一部分。
在中世紀早期,普魯士這塊地方是蠻荒之地,古代的居民為古普魯士人,所使用的普魯士語屬於波羅的語族,與拉脱維亞人和立陶宛人屬於同一種族。928年,勃蘭登堡就已經由薩克森公爵捕鳥者亨利建城,此後在不同的家族之間繼承和易手。
12世紀時,德意志人的殖民運動開始進入波羅的海東岸地區。
1170年,波美拉尼亞的索比斯勞公爵在普魯士地區建立了第一個殖民地,即但澤附近的奧利瓦修道院,1224年該修道院被古普魯士人焚燬。
1226年,波蘭王國國王之子、馬佐維亞公國首領康拉德公爵(條頓騎士團成員)的領地也遭到古普魯士人襲擊,以此為契機,條頓騎士團在普魯士地區發動了為時近200年的東征運動,先後建立託倫、馬林堡、庫爾姆、埃爾平等要塞,征服了普魯士人居住的地區,普魯士成了條頓騎士團的地盤,德意志人、波蘭人、立陶宛人和歐洲其他種族紛紛前來移民。條頓騎士團迫使其皈依基督教,使用德語。
條頓騎士團統治下的普魯士地區在名義上屬於教皇領地,但教皇只享有名義上的宗主權。為了吸引定居者,條頓騎士團依據漢薩同盟法律,在其領土上興建了一系列自由市
1370年波蘭王室絕嗣,1386年波蘭國王的女兒海德維希嫁給立陶宛大公,波蘭與立陶宛聯合,此後對扼守其出海口的條頓騎士團發動了一連串的進攻。
在1410年7月15日的坦能堡戰役中,條頓騎士團敗於波蘭和立陶宛聯軍,被迫簽訂第一次託倫和約,除賠款600萬格羅申外,還將但澤城置於波蘭主權之下。
1466年條頓騎士團再度戰敗於十三年戰爭,在第二次託倫和約中被迫割讓包括但澤和馬林堡在內的西普魯士。這些地區被稱為“王室普魯士”(Royal Prussia)。條頓騎士團保留普魯士的殘餘領土,但被迫效忠波蘭國王,成為波蘭的附庸國
16世紀後,普魯士人同化於德意志人,所使用的普魯士語也逐漸消失。
1512年,來自勃蘭登堡的阿爾伯特當選為條頓騎士團總團長。1525年他宣佈改信路德宗教,從而切斷了與騎士團名義宗主羅馬梵蒂岡的聯繫,隨後宣佈將條頓騎士團世俗化,改為普魯士公國(Dukal Prussia),阿爾伯特自任普魯士公爵,成為臣服於波蘭最高權力之下的世俗君主。
阿爾伯特之子阿爾伯特·腓特烈死後無子,普魯士公國遂由其長女之夫、勃蘭登堡公國的約翰·西吉斯蒙德(屬霍亨索倫家族)繼承,建立了勃蘭登堡-普魯士公國。此舉為霍亨索倫王朝日後發展奠定了基礎。
1660年的瑞典-波蘭戰爭中,勃蘭登堡大選帝侯腓特烈·威廉通過《奧利瓦條約》取消了波蘭對普魯士的宗主權,獲得了瑞典、波蘭等國對普魯士公國主權的承認,並且壓制國內的等級會議,建立起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

普魯士建國

1701年,勃蘭登堡大選帝侯腓特烈三世(Friedrich III,腓特烈·威廉之子)支持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向法國波旁王朝宣戰,藉以換取國王稱號。1月18日,腓特烈三世在柯尼斯堡加冕成為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I),並從此展開了普魯士王國200多年的顯赫歷史。

普魯士崛起與擴張

由於繼承了條頓騎士團的軍事專制傳統,普魯士的軍隊向來以紀律嚴明、教育素質高着稱,尤其是腓特烈二世(即腓特烈大帝)以驍勇善戰著稱。他在1740年繼承王位,即位7個月之後即進攻西里西亞,從而引發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
通過戰爭,普魯士獲得了奧地利富庶的工業區西里西亞。腓特烈二世樹立了“軍事天才”的個人榮譽,並將普魯士變為一個軍事國家。腓特烈二世同時還從伏爾泰那裏接受了啓蒙主義思想,改進司法和教育制度,鼓勵宗教信仰自由,並扶植科學和藝術的發展。
到1786年腓特烈二世去世時,普魯士已經成為歐洲強國之一,其行政機構的高效率和廉潔為歐洲之首。
腓特烈二世的侄子腓特烈·威廉二世繼承王位後,直接購買安斯巴赫侯國拜羅伊特侯國,並對波蘭進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瓜分。
法國大革命爆發後,普魯士參加反法同盟,但敗於法軍,被迫在1795年同意法國兼併萊茵河以西的普魯士領土。其子腓特烈·威廉三世(1797年即位)於1806年10月參加反法戰爭,隨即在耶拿敗於拿破崙,被迫逃往柯尼斯堡。
1807年普魯士和法國在涅曼河的提爾西特締結和約,普魯士割讓16萬平方公里土地,包括普屬波蘭的絕大部分領土(第二次、第三次瓜分波蘭所得,以及第一次瓜分波蘭所得領土的南半部),以及易北河以西的全部領土,並賠款1.3億法郎
1806年慘敗後,普魯士首相卡爾·施泰因開始推行改革,其措施包括讓公民參與政治以喚醒其民族主義情感;釋放農奴;實行地方自治;改組中央政府機構等。
1809年在柏林創辦了腓特烈·威廉大學(柏林大學),同時格哈德·馮·沙恩霍斯特開始對普魯士軍隊進行改革。此後普魯士的愛國主義情緒高漲。
1812年冬,拿破崙軍隊自俄國敗退,普魯士遂於次年再度參加反法同盟,於1813年3月17日對法國宣戰,10月24日,普、奧、俄三國聯軍在布呂歇爾和格奈森瑙指揮下在萊比錫大敗法軍
1815年普軍在滑鐵盧再度擊敗法軍。
根據維也納會議的領土調整,普魯士疆域自默麥爾河延至萊茵河,成為德意志邦聯內德語居民佔優勢的唯一強國,以及歐洲列強之一。
1834年普魯士在德意志地區建立了德意志關税同盟,除奧地利和漢堡外,全部德意志邦國都加入該同盟。
1848年歐洲革命期間,普王腓特烈·威廉四世(Friedrich Wilhelm IV)宣佈成立“自由派政府”。召開制憲會議,並拒絕接受德意志邦聯議會奉上的“德意志皇帝”稱號。但1848年歐洲革命結束後,腓特烈·威廉四世即迴歸專制統治。
1857年腓特烈·威廉四世患上精神病,以其弟威廉擔任攝政王。
1861年腓特烈·威廉四世逝世,攝政王即位,稱威廉一世
1862年9月22日,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麥擔任首相。俾斯麥上台後,即着手策劃德意志統一大業。俾斯麥主張建立將奧地利排除在外的“小德意志”。
普魯士在1864年擊敗丹麥,奪取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1866年普奧戰爭打敗奧地利並使其退出德意志。普魯士吞併了漢諾威、法蘭克福等地,並在1867年建立北德意志邦聯。1871年普法戰爭打敗法國,統一德意志,建立德意志帝國,普魯士作為帝國中地位舉足輕重的一個大邦繼續存在。
普法戰爭 普法戰爭
威廉一世於1871年1月18日,即普魯士王國成立170週年紀念日,在法國凡爾賽宮鏡廳登基,成為德意志帝國的皇帝,宣佈建立以普魯士王國為首的德意志帝國(Deutsches Kaiserreich),即所謂的德意志第二帝國(Das Zweite Reich)。
1888年,威廉一世之子腓特烈三世在位99天后去世,其孫威廉二世登基,成為德意志帝國的第三代皇帝。其統治以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失敗而告終。
1918年11月7日,巴伐利亞發生革命,其國王退位。柏林旋即爆發革命,要求德皇退位。其時威廉二世比利時斯巴的德軍大本營親自指揮作戰,得知發生革命後,試圖僅放棄德意志皇帝頭銜,而保留普魯士國王稱號,但陸軍統帥興登堡勸其徹底退位。
為避免發生更大變亂,德國總理馬克斯·馮·巴登親王於11月9日午前宣佈德皇已經退位,並於同日將首相職務移交德國社會民主黨領袖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威廉二世流亡荷蘭德意志帝國普魯士王國滅亡。11月11日,德國向協約國投降。

普魯士1919年至1947年曆史

由於柏林發生斯巴達克團與社會民主黨臨時政府之間的內戰,1919年,艾伯特在魏瑪召開國民議會,於2月10日通過《德意志共和國臨時約法》,即魏瑪憲法。根據魏瑪憲法,普魯士成為德國的一個邦,即“普魯士自由邦”(Freistaat Preussisch;),實行地方自治,其領土即原普魯士王國的疆域。
1920年代,普魯士自由邦政府多由德國社會民主黨和天主教中央黨領導。1932年,納粹黨在德國國會和普魯士邦選舉中取得優勢,赫爾曼·戈林成為德國國會議長以及普魯士邦議長,並掌握了普魯士內政部和警察。1933年1月30日納粹黨上台執政,隨後廢除德國的地方自治制度,普魯士憲法被廢除,邦議會和立法機構被解散,僅保留行政單位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同盟國蘇聯的領導人經過多次會議,達成共識,即普魯士是德國軍國主義的發源地、德國軍官團容克貴族的大本營,是德國專制思想及侵略思想的策源地,必須予以消滅。美國總統羅斯福在德黑蘭會議上曾表示“普魯士要讓其儘可能地縮小和削弱”,丘吉爾則認為“普魯士——這個德國軍國主義的罪惡核心必須同德國的其餘部分分離開來”。雅爾塔會議波茨坦會議確立了將東普魯士併入波蘭和蘇聯,以及在戰後的德國廢除普魯士建制的原則性意見。
1947年2月25日,同盟國對德軍事管制最高委員會(Allied Kontrol Kouncil)正式下令廢除普魯士建制。(法令46號)原普魯士邦領土分別被併入波蘭和蘇聯,以及英、法、美、蘇四國佔領區。原普魯士邦政府的財產由盟國和蘇聯共同瓜分。
1949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成立後,在其境內的原普魯士領土上建立了勃蘭登堡、薩克森-安哈特兩個州,以及梅克倫堡-西波美拉尼亞州的東半部(1952年民主德國廢除州級建制,改設專區)。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在原普魯士領土上成立的州包括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此外,下薩克森州萊茵蘭-普法爾茨州黑森州巴登-符滕堡州和薩爾州內都有原普魯士王國和普魯士邦領土。在被併入波蘭蘇聯的普魯士領土上,德意志族居民已經基本被全部遷出。

普魯士發展道路

興起
在德意志諸邦中,唯一能與奧地利相抗衡的力量是普魯士。普魯士是德意志諸國中領土最廣、力量最強、地位最為重要的國家之一。從17世紀起,它一直影響着整個德意志的歷史。
普魯士國家是靠不斷擴張領土而發展起來的。
普魯士的統治者是霍亨索倫家族。早在10世紀,霍亨索倫家族就統治了瑞士北方的索倫山上一個城堡。到12世紀,這個家族的代表又成為紐倫堡城的城主。
1415年這個家族的代表腓特烈一世神聖羅馬皇帝那裏取得了勃蘭登堡領地和選帝侯的稱號。勃蘭登堡位於德意志東北邊境,經常與鄰近的斯拉夫人發生戰爭,因而它的軍隊取得了豐富的軍事經驗。
在16世紀宗教改革中,勃蘭登堡選帝侯接受了路德教,並且攫取了天主教教會的土地財產,由是勃蘭登堡遂成為一個重要的新教國家。
到16世紀初,選帝侯約翰·西吉斯蒙德以他妻子的名義取得了萊茵河下游的克列夫茲公爵領地和馬爾克、拉文斯堡兩個侯爵領地。
1618年選帝侯又取得了波蘭的附庸國——東普魯士,因而他就從勃蘭登堡選帝候一躍而成為勃蘭登堡-普魯士選帝候。為了取得東普魯士,他不惜向波蘭國王稱臣納貢。
三十年戰爭結束時(1648年),選帝候腓特烈·威廉兼併了東部波美拉尼亞及威悉河流域和易北河流域的幾個小領地。同一年,他又趁波蘭新王即位的機會,擺脱了對波蘭的臣屬關係
到1701年,選帝侯腓特烈一世又以參加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為條件,從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那裏取得了普魯士國王的稱號。於是,勃蘭登堡一普魯士選帝侯就變成普魯士國王。
七年戰爭中,普魯士又從奧地利奪取了西里西亞。
1772年瓜分波蘭時,又分到西普魯士格但斯克和託倫除外),這樣就把勃蘭登堡和東普魯士連接起來。勃蘭登堡原來領地的面積僅有23751平方公里,到1772年,普魯士王國的領土就增加到194891平方公里了。
普魯士之崛起,是有其經濟前提的。
正是在17世紀以後經濟繁榮的基礎上,這個國家才能強盛起來。普魯士經濟繁榮的原因有二:
第一,勃蘭登堡的地理位置對經濟發展有利。貿易航路之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雖然引起整個德意志經濟衰落及停滯,但是卻促進了勃蘭登堡的經濟繁榮。貿易航路的轉移,使南德和中德的個別地區不得不向北海海岸尋找貿易出口,而勃蘭登堡就成為必經之路。
第二,霍亨索倫王朝實行的保護工商業的政策促進了普魯士經濟的發展。為了增加財政收入,早在選帝侯腓特烈·威廉在位時期(1640年-1688年)就開始獎勵工商業發展。
1685年法國政府取消南特敕令後,胡格諾教徒紛紛逃往國外。腓特烈·威廉下令收容法國流亡者並給予優待。至1703年大約有2萬名法國胡格諾教徒和13000名其他國家的新教徒定居到勃蘭登堡。他們主要是手藝高強的手工業者和能幹的商人,因而把資本和技術帶到這裏。這些新來的移民建立了毛織和棉織手工工場,對絲進行加工,並生產天鵝絨、蠟燭、絹帶等物品。但是在農奴制存在的條件下,自由勞動力來源非常有限。為了解決勞動力問題,腓特烈·威廉利用刑事犯及獄囚、流浪漢以及乞丐充當新工業的勞動力。其孫腓特烈·威廉一世(1713年-1740年)繼續實行這個政策,他特別獎勵軍事工業,如毛呢工業。
普魯士由小而大,由弱而強,還因為它推行軍國主義政策。
大選帝侯腓特烈·威廉即位時正值三十年戰爭,勃蘭登堡被瑞典軍佔領。他親身體會到軍隊為立國之本,因此他決定向瑞典學習,建立一支常備軍
1653年,他與容克貴族達成協議:允許容克對農民行使警察權裁判權;容克則同意選帝侯徵收“軍事税”,以便創立常備軍。在這個協議中,選帝侯也同意讓容克擔任常備軍的軍官。從此以後,容克就與普魯士軍隊結成不解之緣。從腓特烈·威廉以來,普魯士國家就變成一架強大的軍事機器。到腓特烈·威廉一世在位時期,普魯士軍隊的數目幾乎增加了一倍,達85460人,相當於全國居民的4%。在全歐,普魯士在人口方面佔第13位,但是其軍隊的數目卻佔第4位,國家財政收入的3/4都用在軍事上。在軍隊中實行盲目服從,容克出身的軍官可以任意鞭撻士卒,有些士卒往往因不堪軍官的虐待而自殺。平時軍紀甚嚴,但是一到戰時,軍官卻縱容士兵燒殺掠奪。
普魯士的軍國主義是與容克階級緊密相聯的。容克階級積極支持軍國主義政策,這是因為這個政策給他們帶來許多利益:第一,實行軍國主義及侵略擴張,他們就可以獲得新的地產。第二,隨着國家領土的擴張,行政管理機構也就擴充起來,這就為容克的子弟提供了更多的當官機會。第三,加強軍事力量,也相應地增加了軍官的數目從而為容克的子弟提供了更多的軍官職位。
容克階級擁有雄厚的經濟力量,他們的經濟力量是建立在農奴制上面的。德意志的“農奴制第二版”在普魯士表現得最為突出。從16世紀到17世紀上半期,普魯士,特別是易北河以東地區的農民又農牧化了。他們完全被束縛在土地上,並且被迫向地主提供勞役地租及代役租。農奴每週要在領主的土地上勞動4~6天。1710年一個官員在報告中寫道:“地租、勞役、租税、士兵駐紮和貢賦等經常增加,人民很難維持下去;農奴一直很窮而且越來越窮,一如既往,最後他們無可奈何只好逃跑……”
普魯士的官僚系統也是靠軍隊的力量建立起來的。
本來普魯士一些地區的徵税權掌握在各領地的等級會議手中,但是腓特烈,威廉卻靠武力征税。他曾派軍隊以武力相威脅,迫使克列夫茲和馬爾克接受了新税。接着,他把這種新税變成事實上的永久性税收,從而剝奪等級會議最主要的職權——收税權。最後,由於各地税款主要用於軍隊開支,他就把税收事務交給軍方去辦,為此組建軍事總部,下面設軍事財務處,向各地派遣軍官,負責徵税。這些軍官用軍事命令的方式進行工作,很快把工作範圍擴展到整個經濟領域,並把各地原有的行政機構排擠到一邊,其中包括各領地等級會議和市鎮自治當局。
通過軍事總部,腓特烈·威廉建立了一個統一的官僚行政系統,而這個系統的靈魂是軍隊。
1723年他設立直屬國王的“財政、軍事與王室領地最高總管理處”,作為管理國家的最高行政機構。這位“軍曹國王”用管理軍隊的方法管理國家,認為專制君主最懂得他的人民需要什麼。他曾説:“朕乃君主,故可為所欲為。”在他的統治下普魯士發展成高度集權的專制國家,軍營式的紀律與等級制度支配整個社會生活。所謂的“普魯士精神”到這時已完全成形了,它的公式是專制主義加上軍國主義。

普魯士歷史背景

德意志是一個民族分合無定的國家。神聖羅馬帝國是一個徒具虛名的鬆散諸侯聯盟,最多時全國竟分有上千個邦國;經過幾百年的苦苦奮鬥,德意志終於在1871年由普魯士實現了首次民族大統一,然而卻又因兩次大戰的失敗,國家再度分裂,直至1990年才重新實現統一。可以説,一部德國史就是一部民族分裂,統一,再分裂,再統一的歷史。從這個意義上説,民族問題(或曰謀求國家統一)就成為了貫穿整個德意志近現代史的一條主線。為什麼我們講普魯士王國的興起具有歷史進步意義,就因為德國的統一大業最終是由普魯士完成的。那麼,身處在一個列強環伺的歐洲和一個諸侯林立的德意志中間,人口和領土原本都不算多的普魯士,又究竟是憑藉何種“神奇的力量”逐漸由弱變強,一步步壯大發展起來的呢?
從1618-1648年,歐洲大陸的封建君主們在德意志的土地上進行了一場曠日持久的“三十年戰爭”。這場戰爭使英國資產階級逃脱了歐洲封建君主們的干預而獲得了勝利,卻使德意志徹底衰落。作為這場殘酷戰爭的主戰場,德意志六分之五的鄉村被毀滅,人口減少了三分之一以上。農民變得一無所有,在飢餓和死亡線上掙扎。戰爭結束後,德意志仍然只是一個四分五裂、殘破不堪、諸侯林立的名義上的“國家”。根據威斯特法里亞和約,三十年戰爭的勝利者法國和瑞典有權保證德意志各邦內政和外交上的獨立,各邦有充分權利同歐洲任何國家簽定條約。這樣,德意志的分裂局面就被最後確定下來。三十年戰爭後的德意志究竟分裂到了何種程度,有這樣一組數據很能夠説明問題:當時在德意志境內,共有360個獨立的邦國和1500個半獨立的領地。絕大部分的邦國版圖都很小,比如在威斯特法里亞地區,每個邦國平均只有20多平方英里。但是所有這些邦國的君主卻都很自負,無論其邦土大小都一樣建立起自己整套的專制制度,國家機構健全,也擁有軍隊。一支軍隊有時只有12個士兵組成。
在這種空前的民族分裂局面下,一個社會有秩序、中央有威權、政府有效率、軍隊有戰力的普魯士顯得十分與眾不同。須知近代歐洲,任何國家的崛起都不是温情脈脈、和風細雨的曼妙之旅,在那個弱肉強食血雨腥風的動盪年代,普魯士從一開始就註定要用火與劍來鋪就它的王者之路。

普魯士特點

(一)奉行先軍政治,重視國防建設
新興的普魯士王國是個家底薄弱的小國,被列強戲稱為“鐵罐堆中的一隻陶罐”,隨時都面臨着國破家亡的危險。因此從1701年普魯士王國建國伊始,歷代統治者就把強化軍隊作為自己生存發展的主要手段。
普魯士的軍國主義非常突出,1740年腓特烈二世即位,在他20多年的鐵腕統治下,普軍人數由原先的7萬人激增至20萬,佔全國人口9.4%,軍費開支每年要花去政府全部預算的4/5。當時的普魯士面積在歐洲僅居第十位,人口居第十三位,但它的軍隊卻排到了全歐第四的位置。而且這一數字在腓特烈二世的後繼者威廉二世那裏又增加到了23.5萬人。曾有人這樣描述普魯士的軍國主義:“對其他國家來説,是國家擁有一個軍隊;對普魯士而言,則是軍隊擁有一個國家。”
普魯士的軍國主義性質是如此的鮮明,它的好戰性直接促成了後來俾斯麥“鐵血政策”的出台,並進而成為了兩次世界大戰的原因。
(二)容克長期把持國家政權,併成為唯一能夠擔負起領導民族統一大業的階級
普魯士是一個容克國家,市民階級在這裏的力量非常微弱。這一方面是由於戰爭的破壞使工場手工業發展緩慢,其在國家整個經濟總量中所佔比重還不到10%,而且它們的市場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封建王公貴族生活消費和政府軍隊的開支;另一方面,當18世紀末英法早已克服行會的傳統束縛時,德意志的手工業卻仍為行會所控制,古老的法規和條例還在嚴格的執行,一切能夠促進競爭和創新的路徑都被封建桎梏無情的堵塞。經濟上的這種依賴性以及自身實力的先天不足,造成了德意志資產者在政治上對封建權力的怯懦性和卑躬屈膝。
農民也無力反抗強大的封建專制王權。德國曾爆發了偉大的農民戰爭,但最終被殘酷鎮壓下去,而三十年戰爭則徹底摧毀了農民階級最後的反抗力量,地主成為農村唯一的主人,強迫農民服勞役的農奴制度變成了德意志的普遍制度,而這種狀況在普魯士表現的尤為突出。
馬克思、恩格斯曾打算把德意志各地分散的工人團體聯合成一個全國性的政治組織,以便推進革命。但經濟上落後、政治上分散的德意志不存在這種條件。當時德意志工人階級還很不成熟,他們中大部分人仍是手工業者,而且基本上是跟着資產階級走的。而且由於封建勢力的強大,以及資產階級自由派的背叛,1848年革命在整個德意志都被鎮壓下去,工人運動長期處於低潮。
既然資產階級和農民都無力完成德國的統一大業,而力量尚十分弱小的無產階級又在政治上遠沒有成熟,那麼這一任務便歷史的落在了普魯士貴族地主階級(容克)的身上。
(三)王權強大,同時在保留容克封建特權的前提下發展資本主義
容克經濟掌握着國家經濟命脈容克地主壟斷了糧食出口,同時還免付出口關税。在普魯士軍隊中,容克則佔據了所有的軍官職位。普魯士的農奴制與早期農奴制不同,它是商品生產發展的結果。隨着糧食和各種農產品日益成為重要的商品以及價格上揚,農業生產變得有利可圖。於是容克地主便開始搶佔農民土地,合併成大田莊,面向市場發展資本主義性質的商品生產。
農奴制體現的只是普魯士國家制度的一個方面,其更深層次的意義,則在於凸顯了普魯士高度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特色。而這一政治體制保證,對於任何一個近代歐洲強國的崛起都是必不可少的。彼得一世治下的俄國如此,路易十四統轄的法國亦然,普魯士也不例外。
1848年革命失敗後,儘管普魯士沒有像奧地利那樣恢復純粹的君主制,而是維持了地主階級與大資產階級的聯盟,但貴族仍在這個聯盟中保持了領導地位,國王則依舊擁有無上的威權。雖然存在議會,但上院(貴族院)是由國王指定的顯貴組成,而下院(眾議院)又藉助不平等的三級選舉制保證了貴族和大資產階級的多數地位,因此,普魯士的君主專制就打着民主的幌子得以延續,甚至還有所鞏固。

普魯士形成原因

普魯士農奴制強化了容克的政治統治地位

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農奴制是一種野蠻的、落後的生產方式。農奴不僅無償的為地主服勞役,還要自備牲畜和農具,他們的財產任意被剝奪,完全沒有人身自由,被禁錮在地主的田莊裏不許遷徙。通常認為,農奴制的存在會嚴重阻礙生產力的發展。但是,如果我們將這一制度置於普魯士崛起的歷史大背景下來看的話,卻會發現一些不尋常的東西。今人可以批評腓特烈二世在普魯士“強化軍事容克地主的專制制度,以及向其臣民推行奴性教育”是歷史的倒退,但卻忽略了一個最基本的事實,即當時普魯士王國的柱石是貴族,而貴族的實力就在於佔有廣大的地產和對農奴的剝削。從這個角度講,沒有農奴制就沒有容克,而沒有容克的支持,強大的普魯士王權就只能是一句空話。

普魯士推行重商主義 注重發展經濟

德意志向北出海的主要河流如萊茵河威悉河易北河奧得河都流經勃蘭登堡的領地,這就使普魯士擁有了一個發展經濟的有利地理位置。而普魯士的歷代統治者也把工商業看成是一種重要財富,他們開鑿運河、修橋築路、統一幣制、實行保護關税的措施來發展經濟。同時普魯士還注重開拓海外市場,在1788年它就已向英國出口了1萬1千多噸生鐵。到18世紀80年代,普魯士建立起三個貿易公司:地中海東部貿易公司、中國貿易公司和孟加拉貿易公司。

普魯士鼓勵移民 收容新教徒

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以及三十年戰爭中德意志新教聯盟的獲勝,使得普魯士成為當時歐洲躲避宗教迫害者的人間樂土。到1703年,大約有二萬名胡格諾教徒從法國遷到勃蘭登堡定居,佔當時這座城市居民的1/9。這些人都是熟練的手工業者或擁有一定資本的商人,結果法國工商業因此遭受嚴重損失,而普魯士卻得到了好處。除法國移民外,還有其他國家的移民也大量進入普國。據統計,到1740年普魯士有人口240萬,其中光外國移民就佔去1/4,多達60萬。勃蘭登堡是三十年戰爭的重災區,移民對它的復興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使普魯士比德意志其他邦國更早的實現經濟復甦與高漲。

普魯士統治者憂患意識強烈 較少陷入腐化墮落

與當時歐洲王室盛行的奢靡之風迥異,幾代普魯士統治者都近乎自虐的過着清教徒式的節儉生活,以便節省下寶貴的軍費與政府開支。比如弗里德里希二世的父親威廉一世(與後來同名的普皇是兩個人)在位時,普魯士的外交使臣以寒酸齷齪“馳名”歐洲。而顯赫的王室成員們,無論王子公主,亦或是王妃乃至國王本人,其飲食烹調拙劣,飯菜簡單菲薄,幾乎到了食不果腹的程度。由於節儉已到了慳吝的地步,以致人們在背後叫威廉一世為“乞丐國王”。
他的後繼者腓特烈二世,則更具有越王勾踐卧薪嚐膽一般的堅韌與刻苦,他以過人的精力躬身勤政,每天只睡四個小時。事無鉅細都要親自過問。他還號召國民勤儉節約並以身作則,絕對禁止宮廷的奢華排場。他本人平時只穿士兵服,畢生只有一件禮服。在腓特烈二世逝世20年後,拿破崙耶拿戰役大敗普軍,來到位於波茨坦腓特烈二世的墓前。拿破崙用馬鞭指着墓碑對手下的將領們説:“要是他還活着,我們就不可能站在這裏了”。

普魯士統治階級能夠順應潮流 及時推進各項改革

普魯士的統治階級,並非像其他歐洲國家的封建貴族那樣一味的因循守舊,頑固拒絕一切變革。他們善於審時度勢的自上而下推進改革(當然也迫於形勢),並牢牢的掌控着改革的領導地位,從而既順應了歷史潮流,又免於使自己大權旁落。與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走過場的改革不同,普魯士歷代君王大多能夠把改革堅持下去,而不是將前人成果半途而廢,這樣就既保證了普魯士大政方針的連貫性,又使整個國家始終保持着向上的勢頭。
以普魯士的農奴制改革為例,拿破崙戰爭期間普魯士接連慘敗,幾近亡國。戰爭的慘敗和屈辱和約的簽訂,使普魯士人從封建的德意志與資本主義的法蘭西的較量中,愈來愈看清農奴制社會的衰敗。一批深受英法資產階級思想影響的有識之士大聲疾呼對舊有的封建秩序進行改革。在這種嚴峻的情況下,普魯士開始艱難的改革。1807年10月,主持國家事務的施泰因男爵頒佈瞭解放農民的“十月敕令”,使得普魯士終於在從封建農奴制向資產階級社會轉變的道路上,邁出了重大的一步。
但第一輪改革並不徹底,這使得普魯士的資產階級自由派,對於容克繼續霸佔大量土地和人力十分不滿,於是他們在歐洲1848革命中曾一度倒向共和反對帝制。為了互相勾結,協調利益以便鞏固政權,容克地主階級政府於1850年3月頒佈了《調整地主與農民關係法》,從而最終完成了始於1807年的農奴制改革。改革的結果,資本家得到了發展大工業所必需的廉價勞動力,資產階級對君主制感到滿意;通過收取農奴的高額贖金,大量被割讓的份地和財富迅速積聚到容克手中,地主階級也發了橫財;而只有農民卻紛紛破產,喪失了土地和牲畜,大批的淪為半無產者,進而變成了資本家工廠和容克莊園中的僱傭工人。普魯士統治階級的這一“經驗”,為後來的1861年沙俄農奴制改革提供了絕佳的效仿“樣板”。

普魯士德意志民族意識的覺醒

普魯士的崛起,最重要的還是人的因素。從16世紀以來,由於分裂,德意志在歐洲人眼裏不是一個政治實體,而德意志民族也被認為是一個沒有活力的民族。正是這種長期受屈辱、受輕視的狀況激發了德國人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並使之內化為普魯士崛起的力量源泉。
也由於這種精神,促使他們向外國學習先進的事物,大力興辦教育。這方面普魯士王國的成就最被後人所稱道――為貫徹民族主義教育,從1717年普魯士就開始實施義務國民教育,是全世界第一個實施義務教育的國家。值得注意的是1763年腓特烈二世頒佈《學校法規》,強制5-14歲的兒童必須上學,並任命老兵為校長,對學生進行準軍事訓練。這一切都為日後普魯士組建紀律嚴明的高素質軍隊奠定了紮實的基礎。1809年洪堡出任普魯士最高教育長官後所推行的教育制度改革,更成為德國後來二百年的科學、文化發展的基石,而1810年成立的柏林大學,則作為世界上第一所新制大學,影響了整個十九世紀各國的高等教育發展。
在普魯士,服兵役和受教育被視為公民的兩項基本義務。據統計,在十九世紀後半期的歐洲各主要國家中,德國的文盲率是最低的,德國人無論在讀、寫、計算能力上,還是科學理論的實際運用方面都要領先於歐洲各國。

普魯士善於利用外交手段 最大限度為本國謀求利益

無論是早期的普王腓特烈二世,還是後來的首相俾斯麥,他們都被公認為是當時最機敏的外交家之一。雖然為達到自己的目的,這些人可謂是“背信棄義、貪狠奸詐”,但不可否認,如果沒有他們高超的外交手腕,很難想像普魯士能在列強環伺的歐洲得以生存和壯大。
團結盟友,孤立對手,是普魯士最基本的外交策略。比如,1834年開始運行的關税同盟是普魯士的一個巨大成就――不僅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而且使整個德意志在政治上開始向它靠攏,既增強了普魯士領導德國統一的能力和決心,又逐漸從政治經濟上把奧地利排擠出德意志,可謂是一箭雙鵰。關税同盟有點類似於1993年成立的歐盟,各(邦)國通過政治經濟的一體化,來最終向統一的國家共同體邁進。普魯士善於籠絡德意志各邦國,作為關税同盟的成員,這些邦國從中得到物質上的好處,加上它們的發展程度都沒有達到哪怕是接近普魯士的水平,於是普魯士成了這些邦國資產階級嚮往的中心。這些資產者把普魯士看作是自己在經濟上的前衞和將來在政治上的靠山。這樣,普魯士就開始躍居德意志的領導地位。

普魯士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的外力推動

1805-1807年的軍事勝利使拿破崙佔據和控制了德意志的大部分,普魯士王國充當了了法國反英反俄的附庸。為維護和實現法國大資產階級的利益,拿破崙在對普魯士實行軍事佔領,政治統治和外交操縱的同時,也按照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的模式,在當地強力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比如取消教會和貴族的特權;廢除農奴制,解除農民對地主的封建義務;革除古老的典章制度,取消行會法規等等。
雖然由於戰爭的頻繁,以及反法勢力的極力阻撓,拿破崙在德意志的資產階級改革最終沒能堅持下去,但此舉已經對德意志未來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正是由於拿破崙猛烈盪滌着封建割據勢力,扶植正在生長中的資本主義關係,才使德意志擁有了真正意義上的近代工業,也使德意志民族資產階級得到了相當的發展。因此恩格斯曾説過:“德國資產階級的創造者是拿破崙……他在德國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傳播者,是舊的封建社會的掘墓人”。
綜上所述,正是經由這樣一條特殊的發展道路,普魯士才能在短短百年內迅速崛起並完成了近代德國的統一,所以普魯士有時就成為了德國人精神和文化的代名詞,而一部“普魯士道路”的演進史,也在某種意義上不斷給予着我們警示和啓迪。

普魯士內政外交

普魯士版圖疆域

古代普魯士地區僅包括今立陶宛以南、波蘭東北部維斯瓦河河口以西、以但澤為中心的西普魯士地區,以及原東普魯士地區(現俄羅斯加里寧格勒州)的領土。1295年佔據普魯士的條頓騎士團購買了波美拉尼亞和但澤地區。1308年自勃蘭登堡選帝侯手中購買了紐馬克地區,普魯士同神聖羅馬帝國本土接壤。15世紀時將但澤和西普魯士割讓給波蘭。
1618年普魯士公國併入勃蘭登堡公國,至1701年普魯士王國成立的時候,其領土以普魯士王國的首都柏林為中心,包括勃蘭登堡、波美拉尼亞、紐馬克和阿爾特馬克,以及德意志南部的霍亨索倫-西格馬林根地區。18世紀時,普魯士先後從瑞典、波蘭和奧地利獲得前波美拉尼亞、波森、西里西亞等地區。三次瓜分波蘭後,普魯士獲得了新東普魯士、南普魯士、但澤、託倫,以及波蘭王國的西部和中部,包括華沙地區。1806年普魯士敗於拿破崙後,被迫割讓波蘭地區,法國在此成立華沙大公國拿破崙戰敗後,在1815年維也納會議上,普魯士失去了拜羅伊特、安斯巴赫、納沙泰爾(加入瑞士)、東弗里斯蘭、希爾德斯海姆等領地,華沙大公國除西部以波森為中心的一小塊領土外都被俄國吞併。作為補償,普魯士獲得了薩克森王國五分之二的領土,以及德意志西部的漢諾威、明斯特主教區、萊茵河東西兩岸的威斯特伐利亞和萊茵蘭、以及薩爾路易、薩爾布呂肯等領土。
19世紀,普魯士經過戰爭,又先後兼併了黑森-萊茵、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法蘭克福等王國、公國和自由市。到1871年成立德意志帝國時,普魯士王國已經擁有22個省,包含了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以外的大部分現今德國領土與西波蘭及北波蘭,還有於普法戰爭中奪自法國的阿爾薩斯洛林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原屬普魯士王國的波森省、西普魯士和但澤割讓給波蘭,默麥爾地區割讓給立陶宛,石勒蘇益格的北部歸還丹麥,萊茵蘭地區南端被併入薩爾區,阿爾薩斯洛林歸還法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根據盟軍定下的奧德河-尼斯河線,界線以東的東普魯士、西里西亞及波美拉尼亞被併入蘇聯及波蘭;普魯士的西部地區併入西德,中部併入東德,地理意義上成建制的普魯士已不復存在。

普魯士對外關係

1862年,俾斯麥出任普魯士王國首相兼外交大臣之後,先後發動了對丹麥奧地利的戰爭。1867年,以普魯士為首的萊茵河以北22個德意志國家和3個自由市組成了北德意志聯邦,併成為法國在歐洲的勁敵。拿破崙三世力圖通過戰爭阻止德國的統一,俾斯麥亦決心通過戰爭的方式實現德國的統一。
1870年7月,拿破崙三世對普宣戰。戰爭開始後,法國接連失利,在9月1日的“色當會戰”中慘敗,拿破崙三世率10萬軍隊投降。11月,南德意志聯邦與普魯士簽訂聯合條約,條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給德國,賠款50億法郎,三年付清後德國佔領軍開始撤退。5月,兩國正式簽署《法蘭克福和約》,確立上述內容。為建立確保對法勝利成果,戰後,俾斯麥組織了新的反法同盟,並於1873年建立了德奧俄的“三皇同盟”為基礎的新的戰略格局,史稱“俾斯麥體系”。
在普法戰爭中,德意志實現了統一,在歐洲中中心,一個強大而富有侵略性的德意志帝國出現於開始衰弱的俄國、法國、英國和奧地利的身邊,使得歐洲的均勢開始動搖。但英、法、德、奧、俄仍是左右歐洲乃至世界形式的主要強國,仍是一種羣雄角逐的多極狀態。因此,“法蘭克福格局”也稱“法蘭克福多極格局”。這一格局大致維持了40年左右!

普魯士帝王世系

普魯士簡介

普魯士歷代國王 普魯士歷代國王
普魯士王國(德語:Königreich Preußen)是德國曆史上一個重要時代,國家元首稱普魯士國王(德語: Könige von Preußen),所有普魯士國王均屬霍亨索倫王朝(德語HausHohenzollern)。
公元1701年,時任勃蘭登堡大選帝侯普魯士公爵(德語:Markgraf von Brandenburg-Herzögevon Preußen)的腓特烈三世(Friedrich III)支持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向法國波旁王朝宣戰,藉以換取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一世的承認,使普魯士公國(德語:Herzogtum Preußen)升為普魯士王國。1月18日,腓特烈三世在柯尼斯堡(今俄羅斯加里寧格勒)加冕成為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此後,積極參加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繼續擴大領土,獲得林根、默爾斯、上蓋爾登、諾因堡等地,此外還買得泰克倫堡和奎德林堡,為普魯士爭奪歐洲霸權打下基礎。由此展開了普魯士王國200多年的顯赫歷史。
1850年,德意志邦聯議會曾經給普魯士國王加皇帝的尊號,但被拒絕。1871年普法戰爭結束後,以普魯士為中心建立了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德語:Deutsches Kaiserreich),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巴黎近郊的凡爾賽宮加冕稱“德意志皇帝”(德語:Deutsches Kaiser),由此普魯士王國國王兼任德意志帝國皇帝。
1990年,東西德合併,共稱德意志。
1947年2月25日,聯合國管理委員會頒佈第47條法令宣佈普魯士這個國家正式滅亡,不復存在。
以下為普魯士王國的歷代國王。普魯士升格為王國是在腓特烈一世統治時期,他由於承諾要幫助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一世,皇帝便把他的封號由選侯提為國王。在此之前,普魯士曾建立過臣屬於波蘭的普魯士公國,該公國後來與勃蘭登堡選侯國合併。

普魯士國王列表

腓特烈一世(德語:Friedrich Wilhelm von Hohenzollern) 1701年-1713年在位
腓特烈·威廉一世(德語:Friedrich Wilhelm I) 1713年-1740年在位
腓特烈二世腓特烈大帝)(德語:Friedrich II) 1740年-1786年在位
腓特烈·威廉二世(德語:Friedrich Wilhelm II) 1786年-1797年在位
腓特烈·威廉三世(德語:Friedrich Wilhelm III) 1797年-1840年在位
腓特烈·威廉四世(德語:Friedrich Wilhelm IV) 1840年-1861年在位
威廉一世(德語:Wilhelm I)1861年-1888年在位
腓特烈三世(百日皇帝)(德語:Friedrich III,全名Friedrich Wilhelm Nikolaus Karl) 1888年在位
威廉二世(德語:Wilhelm II ) 1888年-1918年在位

普魯士王位繼承人

威廉二世 1918年-1940年
威廉皇儲1940年-1951年
路易·斐迪南王子 1951年-1994年

普魯士領土變化

古代普魯士地區僅包括當代立陶宛以南、波蘭東北部維斯瓦河河口以西、以但澤為中心的西普魯士地區,以及俄羅斯加里寧格勒東普魯士地區的領土。1295年佔據普魯士的條頓騎士團購買波美拉尼亞和但澤地區。1308年自勃蘭登堡選帝侯手中購買紐馬克地區,普魯士同神聖羅馬帝國本土接壤。15世紀時將但澤和西普魯士割讓給波蘭。
1618年普魯士公國併入勃蘭登堡選侯國,至1701年普魯士王國成立的時候,其領土以普魯士王國的首都柏林為中心,包括勃蘭登堡、波美拉尼亞、紐馬克和阿爾特馬克,以及德意志南部的霍亨索倫-西格馬林根地區。18世紀時,普魯士先後從瑞典波蘭奧地利獲得前波美拉尼亞、波森、西里西亞等地區。三次瓜分波蘭後,普魯士獲得新東普魯士、南普魯士、但澤、託倫、以及波蘭王國的西部和中部,包括華沙地區。1806年普魯士敗於拿破崙後,被迫割讓波蘭地區,法國在此成立華沙公國。拿破崙戰敗後,在1815年維也納會議上,普魯士失去拜羅伊特安斯巴赫納沙泰爾(後加入瑞士)、東弗里斯蘭、希爾德斯海姆等領地,華沙大公國除西部以波森為中心的一小塊領土外都被俄國吞併。作為補償,普魯士獲得薩克森王國五分之二的領土,以及德意志西部的漢諾威明斯特主教區、萊茵河東西兩岸的威斯特伐利亞萊茵蘭、以及薩爾路易、薩爾布呂肯等領土。
19世紀,普魯士經過戰爭,又先後兼併黑森-萊茵、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法蘭克福等王國、公國和自由市。到1871年成立德意志帝國時,普魯士王國已經擁有22個省,包含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以外的大部分現今德國領土與西波蘭及北波蘭。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原屬普魯士王國的波森省、西普魯士和但澤割讓給波蘭,默麥爾地區割讓給立陶宛石勒蘇益格的北部歸還丹麥,萊茵蘭地區南端被併入薩爾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根據盟軍定下的奧德河-尼斯河線,界線以東的東普魯士、西里西亞及波美拉尼亞被併入蘇聯波蘭;普魯士的西部地區併入西德,中部併入東德,地理意義上成建制的普魯士已不復存在。而在1947年2月25日,聯合國管理委員會頒佈的第46條法令,宣佈以普魯士為名的國家正式滅亡並不獲承認。

普魯士教育文化

普魯士王國除了建軍武備,完成了德國統一大業外,在文化教育上的貢獻也被後人所稱道。為了貫徹民族主義教育,1717年,普魯士王國開始實施義務國民教育,是全世界第一個實施義務教育的國家,也為往後普魯士高素質的軍隊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1809年威廉·馮·洪堡出任普魯士最高教育長官後,開始改革普魯士的教育制度,更成為德國後來二百年的科學、技術、文化發展的基石,
1810年,成立的柏林大學,則是第一所新制大學,更影響了世界各國十九世紀的高等教育發展。

普魯士統一之路

1834年,普魯士在德意志地區建立了德意志關税同盟,除奧地利和漢堡外,全部德意志邦國都加入該同盟。
1848年,歐洲革命期間,普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宣佈成立“自由派政府”。召開制憲會議,並拒絕接受德意志國民議會奉上的“德意志皇帝”稱號與憲法,打算趁奧地利忙於撲滅革命的空檔,強迫多數諸邦國奉其為聯盟共主。
1850年,腓特烈·威廉四世在俄、奧的武力恫嚇下,放棄稱霸的計劃,乖順地回到德意志邦聯之內。
1853年,克里米亞戰爭爆發,維持將近五十年的俄奧聯盟瓦解,雙方反目成仇;加上1852年由拿破崙三世成立的法蘭西第二帝國,特別敵視奧地利並處心積慮要給予打擊,於是在普魯士眼前,突然出現一個可以自由揮灑的國際空間。
1857年,腓特烈·威廉四世患上精神病,以其弟威廉擔任攝政王。
1861年,腓特烈·威廉四世逝世,攝政王即位,稱威廉一世
1862年,他因軍事改革所需預算及税收問題與國會發生衝突,本擬退位,但在前駐法大使俾斯麥的建議下收回成命。俾斯麥表示支持軍事改革,並稱若任命他擔任首相,他將不惜一切強行推行陸軍改革和新兵役制度。9月22日,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麥擔任首相。
俾斯麥上台後,着手策劃德意志統一大業。俾斯麥主張建立將奧地利排除在外的“小德意志。普魯士在1864年和1866年先後在普丹戰爭中擊敗丹麥和在普奧戰爭中擊敗奧地利,並在1870年領導北德意志邦聯及南方的德意志諸邦,在普法戰爭中擊敗了法國。威廉一世於1871年1月18日(即普魯士王國成立170週年紀念日)在法國凡爾賽宮鏡廳登基,成為德意志帝國的皇帝,宣佈建立以普魯士王國為首的德意志帝國。
由於普魯士擁有德意志帝國2/3的人口和3/5的領土,並且在軍事、經濟、工業等方面遠遠超過帝國內其他歐洲王國、公國,因此德意志帝國成為普魯士王國的擴大版。各邦國享有內政和財政的自治,但將外交、軍事(巴伐利亞除外)、海關等權力交給德意志帝國中央政府。普魯士歷史從此併入德意志帝國曆史。

普魯士崛起之議

在複雜的近代歐洲,普魯士曾經是一個非常小的國家,只是破碎的德意志聯邦中的一員,貧窮落後,一度淪為波蘭的附庸國。當歐洲爆發工業革命時,普魯士依然是個農業國,還保有農奴制,其工業化進程晚於英國、法國,而且是個內陸國,沒有多少海外貿易,四面被當時的歐洲列強包圍。然而,從18世紀開始,不到100年內普魯士迅速崛起,先是成為歐洲強國,隨後又統一德國,成為一個軍事強國,在一戰前它的工業實力也超過了英法的總和。普魯士是如何崛起的呢?
讓我們來解開這個謎團:真正影響並促使普魯士崛起的是四位君候——大選侯腓特烈·威廉、腓特烈一世、腓特烈·威廉一世以及腓特烈二世。這四位統治者對普魯士的諸多建樹為普魯士的強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而真正使普魯士步入歐洲強權之林的是被尊稱為“大帝”的腓特烈二世。腓特烈二世即位後,勤於政事、勵精圖治。他每天早上四、五點就起來,一直操勞政事直到深夜。他的生活十分簡樸,他要求他的官員嚴格遵守法律,發現貪污行為,嚴懲不貸。因此,在當時的歐洲,其他各國貪污腐敗成風,只有普魯士的官員清廉。
為了使普魯士躍上強國的位置,腓特烈二世可以説採取了最直接、毫不隱藏的方式,即是戰爭。在腓特烈二世一生的執政中,通過兩場著名的戰事——西利西亞戰爭和七年戰爭,奪取了大量土地,大大增強了國力。1772年,腓特烈二世又勾結奧地利和俄國瓜分波蘭,奪取了3.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法國一位高級官員(指米拉波)不得不驚歎:“別的國家是擁有一支軍隊,而普魯士則是軍隊擁有一個國家!”【軍國主義
除了戰爭外,外交的手段亦是腓特烈二世重要的方法之一,尤其是當戰爭的預期目標達成時,腓特烈二世會立即和敵方簽下和約以確保戰果,如1742年的布勒斯勞條約即是一例。可一旦局勢又轉為對普魯士不利時,腓特烈二世又立即撕毀和約投入戰場。就這樣,通過不斷的戰爭和外交手段奪取地盤,腓特烈二世樹立了“軍事天才”的個人榮譽,他將普魯士變成了一個軍事強國。
腓特烈二世同時還從伏爾泰接受了啓蒙主義思想,改進司法和教育制度,腓特烈二世鼓勵宗教信仰自由,並扶植科學和藝術的發展。到1786年,普魯士成為歐洲強國之一,其行政機構的高效率和廉潔為歐洲之首。
1786年8月17日,腓特烈二世去世,他被尊為“大帝”。他身後無子,由侄子繼承,是為腓特烈·威廉二世。

普魯士評價

如果問二戰結束後的反思中,被清算最徹底的字眼是什麼?你也許會想起法西斯納粹抑或是日本軍國主義。其實,真正的答案是個讓不少人十分陌生的字眼—普魯士。 [1] 
普魯士是歐洲歷史地名,在這裏建立的普魯士王國曾是德意志境內最強大的邦國。19世紀,普魯士王國通過三次王朝戰爭統一了德意志,普魯士國王被加冕為德意志皇帝。普魯士實現了德國人完成民族統一的夙願。然而,21世紀如果拿一張歐洲地圖,人們卻找不到普魯士這個地方,因為普魯士在二戰之後遭到了同盟國的徹底清算,拆得連毛都不剩一根了。 [1] 
其實早在二戰尚未結束時,這個字眼就已經上了同盟國的黑名單。1943年,美、英、蘇三巨頭第一次在德黑蘭聚首,英國首相丘吉爾就忙不迭地咒罵:“普魯士是萬惡之源!”美國總統羅斯福也表示:“普魯士要讓其儘可能地縮小和削弱。”也是在這場會議上,三國領導人就已經達成共識:在戰後,德國可以被允許存在,但作為德國一部分的普魯士一定要在地圖上被抹去。 [1] 
二戰結束後,説到做到的同盟國把東普魯士的首府哥尼斯堡及其周邊地區補償給蘇聯,改名加里寧格勒。東普魯士的剩餘部分被劃給波蘭。至於奧得河—尼斯河以西的普魯士地區,則和其他德國領土一起被分為四塊,分別由美、蘇、英、法佔領。在被佔領的德國土地上,所有能讓人聯想起普魯士的東西都被抹去,地名被更改、人民被驅逐、宮殿被拆毀。更有甚者,在蘇聯控制的東普魯士地區,一些著名容克(普魯士貴族)的陵墓都被拆毀和填平。 [1] 
1947年2月25日,佔領德國的盟軍管制委員會頒佈第46號暫行法,宣佈“普魯士國中央政府及附屬各級機關即日起解散”。同日,聯合國管理委員會又頒佈了第47條法令,宣佈“以普魯士為名的國家正式滅亡,並不獲承認”。理論上講,這兩條法令其實依然生效。根據這些法令,德國甚至不被允許以普魯士之名重新組建一個邦—雖然統一後的德國,仍然佔有歷史上的西普魯士的一部分領土。 [1] 
仇恨往往來源於恐懼,為什麼普魯士這個字眼會被如此懼怕,甚至被定性為“萬惡之源”呢?
參考資料